信息技術課程結合有感
時間:2022-07-09 10:55:00
導語:信息技術課程結合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著周圍的世界并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隨著信息技術這一新的要素介入教育教學這個傳統的系統后首先改變了學習者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也改變了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和方法也迫使教育者對課程進行改革、整合。
課程的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從而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并進而推進教師備課、課堂教學、知識結構、課程安排、能力評價、協作學習、師生關系等方面發生質的變化。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既作為基礎學科又作為認知工具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是一致的即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但對于不同學科定位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只不過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現在也有教育專家認為:"今天開設信息技術課是為了以后不再開設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在整合學習過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終身學習過程中的輔助功能不用說是顯而易見的。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也就是說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體現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學科之外單純的講解技術目前有效的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失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突破點;要開好信息技術課程就必須在課程中體現整合這是由它的基礎性、工具性、高速發展性決定的。
第二層面:其他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通過信息技術有機的運用到其他課程從而使信息技術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學生學習的好伙伴從而提高學科的教學效率;這是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各學科利用信息技術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既可以構建個別化學習環境也可以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為學習者提供對相同問題的多種不同的觀點的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條件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應避免技術化和形式化傾向即在教學中應避免為了用技術而用技術應避免在教學中追求時髦只做表面文章。
第三層面: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科間的整合有兩層含義:一、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科間的整合使信息技術成為各學科整合的聯系紐帶和工具使課程實施更趨合理;二、通過信息技術的影響改變課程結構促進課程間的整合,使課程結構更趨合理。
- 上一篇:落實統計局年度工作思路
- 下一篇:貫徹檔案局保密工作思路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