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初入職有感

時間:2022-08-31 11:03:00

導語:大學生初入職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初入職有感

新單位工作已滿一個月。悠閑的校園生活方式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大多數應屆大學畢業生。使這些處于“斷乳期”職場新人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失等問題已成為不少剛工作大學生的通病。而來自心理咨詢中心的一份統計也顯示,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人群中,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癥狀的比例高達90%

一挨批就哭哭啼啼

單位對今年新招聘的幾個大學生很不滿意,某傳播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肖先生告訴記者。幾個大學生都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平時聚在一起喜歡“唧唧喳喳”對領導也很會討好,但對布置的工作卻沒有時間概念,經常拖拉。結果有兩次被經理訓斥,幾個女孩子當場就委屈地大掉眼淚,怎么勸也打不住。現在經理再給她布置工作,只能這樣說:小李,乖一點,今天5點下班前一定要完成任務,可以早點下班。小徐,不要再和小李說話啦,讓她快點做。簡直就是連騙帶哄”肖經理認為,現在一些新大學生雖然功課學業都不錯,但由于被家庭過分嬌寵,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對待工作的責任心也不強。公司的重要崗位,以后情愿招聘三四十歲有工作經驗的人,更有責任心,吃得起苦。

誰啊”接電話大聲說“喂。

學習如何正確坐、立、行走,記者在一所培訓中心看到一群新進單位的大學生正在接受專門的禮儀培訓。如何在西式宴會上使用餐具、如何接電話等等。負責培訓的張老師告訴記者,這是某外企給職場新人上的第一課,原因就是很多大學生剛進單位待人接物很不禮貌,缺乏基本的禮儀知識。張老師說,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會忽視一些工作中的小細節,如見了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接電話時喜歡大聲說“喂,誰啊”坐姿不雅觀,客戶去吃商務餐不會用刀叉等等,曾經有一個前來上課的女孩子就是因為吃西餐時把刀盤弄得“咯咯”作響結果被客戶視作不禮貌。張老師指出,基本的社交禮儀看似很簡單,但在工作中恰是用得最頻繁的如果職場新人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不好,輕則被認為個人素質不高,重則影響到單位的形象和業務,因此建議大家都要好好學習,如最基本的接聽電話時應該說“您好,某公司的職員,請問…而“謝謝”請”等用語也要常掛嘴上。

一進單位就想身居要職

學校是有名的才子”可他新單位后,心理咨詢中心傾訴“心病”小吳認為自己被單位“大材小用”小吳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發現自己沒有那么“吃香”工作近一個月來,除了接電話、開會、收發傳真等基本工作,沒有得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機會。小吳認為,部門里很多同事不過是本科生,論學歷才華根本比不過自己,因此他很煩惱。小吳公司的領導則指出,剛進單位的所有新人必須從基層做起,一方面是讓新人充分了解單位的運作情況,熟悉各項業務;另一方面也是單位考察新人、鍛煉其能力。但現在很多新人往往自視甚高,一進單位就想身居要職,這種想法太好高騖遠。

嬌驕之氣要戒除

初出校門的大學生不能適應新環境,上海交大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主任費毓芳認為。大多與其事先對新崗位估計不足、不切實際有關。當他按照這個過高的目標接觸現實環境時,往往會產生一種失落感,感到處處不如意、不順心。因此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后,要能夠根據現實的環境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標。同時職場不是學校,不是家庭,一些學生的嬌驕之氣就要徹底戒除,切忌以自我為中心;要具備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合作精神,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