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送教下鄉個人感想

時間:2022-09-07 10:54:00

導語:教師送教下鄉個人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送教下鄉個人感想

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師范科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這次送教下鄉活動,年月5日、月6日。利用周六時間舉行。由區縣教研室命題,備課展示,然后由全體聽課教師共同討論。參加了初中語文階段的送課活動,分別參加了縣、兩場活動。

接到通知很輕松,起初。大大小小的公開課上過多次了也有點底氣了但當接到縣送來的課題時,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起來,執教文言文《山市》蒲松齡的山市》初一新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三篇文言文,生疏的文言字詞較多,翻譯方面饒有難度。況且,這是一篇描繪海市蜃樓的文章,學生又未曾見過,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出新點、亮點?這真是個很大的挑戰。曾在省、市優質課堂上聽過這節課,但由于文章所限,基本無精彩案例。怎么辦?啃硬骨頭吧。

開始了研課的漫長過程。說實話,利用課余時間。每次上公開課,都是一次煉獄,如同蛻一次皮。每當這時,總是自我安慰,權當鳳凰涅重生了!付出總會有收獲!先是背誦了文章,詳細備教基本資料,然后再搜集有關《山市》教學設計吸收借鑒。發現所有的資料大同小異,沒多少出奇之處,只搜集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海市蜃樓”圖片。于是又去讀了聊齋志異》有關文字介B這里,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山市》屬于自然小品文,雖然講述的有關鬼怪的幻象,但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哦?恰巧,這篇文章被選入了課本的科學探索”單元。那么這節課,教學目標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山市、探索山市,以激發他對自然的科學探索之興趣。這個突破口,應該算有別于文學評析的角度,有新意,而且也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有了這個小小的把手,教案的設計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堂課,就帶學生去“找鬼”去,讓他邊讀邊品析山市之“鬼”進而引導他去探鬼――發掘生活中的鬼現象,也可以推薦去閱讀鬼書《聊齋志異》一字剖析”一線串珠”這正是喜歡的課堂。

盡管有自己的新得,備課后。但總是忐忑不安。學生的情況也不熟悉,學習習慣也未合拍,不知課堂效果如何呢?聽課老師又是否會認同這種公開課的效果呢?一切不可預測,順其自然吧。

一同到縣去上課。盡管忐忑不安,終于到丑媳婦見公婆”那天。隨市教育局師范科的科長、市實驗學校的老師。但看到犧牲休息時間來上課的學生,尤其是面對他那雙雙明亮的眼睛時,心頓時平靜了教師的職責,就是上課,就是與學生交流,就是教會學生一些知識和能力。上課鈴響了進入了課堂,也進入了狀態。一切出奇地順利,學生的反應也很出色。當結束這節課堂時,整個人如釋重負,立時輕松起來,終不辜負幾日的辛勞。

才開始靜心與眾位聽課教師評課。第一節是張老師執教的記承天寺夜游》那是一篇“文質彬彬”文言文,上完課后。張老師也是個很有氣場的老教師。讀著她課堂,平易近人,正如她所闡述的追求的境界“實”――平實、踏實、真實。最令我震撼的備課時,張老師特地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蘇軾的詩文,對文章也頗有自己的見解。這一突破,引起了共鳴,評課的時候,很多縣的老師也暢談了有關“閑人”感受與見解。那一時刻,有種很幸福的感覺。這么多的人,這么用心地在研讀一篇文章,如同在品嘗一道美味佳肴,如何不幸福呢?更妙的各有滋味在心頭!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真希望我語文課堂也有這樣的情境!

又去了一中,第二周。執教的同一堂課。這是科長為照顧我精力而力爭的福利”不再再背新課了由于有上節課的經驗在前,稍微調整的這堂課更流暢了教學效果也不錯。只是這次教學活動,卻顯得有些拘謹,老師頗有禮貌,多提優點,很少提缺點,讓我和張老師有點抱憾而歸。因為出一堂課真的很不容易,真想聽聽“旁觀者清”意見。記得每次聽課都有些感受的相信那些老師一定有自己的意見,只是這種場合,怕我尷尬沒有直接提出而已。這也是唯一的遺憾!

仿佛輕松了許多,經歷了兩周的忙碌。也收獲了很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所做的真有很多很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語文課堂,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