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經濟發展心得體會

時間:2022-04-06 08:24:00

導語:醫藥經濟發展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經濟發展心得體會

醫藥經濟是當今國際貿易增長最快的陽光產業之一。縣委、縣政府敏銳地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把醫藥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行業,醫藥經濟正在成為該縣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縣的醫藥經濟規模還很小,競爭力和總體實力還很弱,發展還處于滯后和弱勢狀態,為此,我們必須正視縣醫藥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全縣醫藥經濟的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

一、醫藥經濟發展的現狀

1、醫藥工業長足進步。山高制藥是縣醫藥龍頭企業。近年來,通過改制重組,充分激活了企業的活力。200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100萬元,實現稅收110余萬元,生產銷售額同比增長40%以上.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近期,該企業新增藥品生產批準文號6個,投資200萬元進行GMP改造,投資近2億元在工業園區征地247畝新建廠區,企業發展勢頭看好,這對拉動當地的醫藥經濟發展取到積極的作用。

2、醫藥商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由于政府重視,部門引導,轄區內醫藥企業全部完成了改制,一批新興民營醫藥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外地大企業不斷進入藥品市場,為醫藥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德順醫藥公司、江邊藥品配送站承擔了我縣農村藥品主要配送任務,南華公司已經成為藥品零售名牌。城鄉藥品供應網絡健全,服務優質,品種齊全,價格合理,城鄉居民能夠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藥品服務。全縣現有藥品批發企業各2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1家,連鎖門店2個,單體零售藥店36家,并均已通過GSP認證。醫藥商業實現年銷售收入達2700萬元,利稅300余萬元。

3、經營理念與時俱進。縣的絕大多數醫藥產業經營理念得到改變,從經營方式上看,連鎖藥店從無到,規模越來越大,已經成為藥品經營大的發展趨勢;從服務方式有上看,以前是等客上門,現在的藥店紛紛推出免費送藥、提供健康咨詢等服務,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明顯改善;從開店區域上看,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已從城市向農村延伸,醫藥網點更加合理;從管理手段上看,現有很多企業都開展了安全誠信和創優示范店建設,大大提高了經營質量,提升了經營檔次。

二、醫藥經濟存在的問題

縣醫藥經濟雖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是低起點發展、低效益增長、低速度擴張,不能對全縣經濟形成有力的支撐和牽引,與醫藥經濟發達地區比,差距在進一步拉大,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經濟總量較小,經營規模不大。全縣醫藥生產企業僅有1家,且規模相對較小,生產的藥品品種規格不多。在現有的37家藥品零售企業中,大部分銷售僅在10萬元左右。從經濟總量上看,醫藥經濟所占比例偏低,全縣醫藥商業企業年銷售額僅2700余萬元,占全縣銷售業總額的7%左右,實現藥品生產總值1100萬元,占GDP0.5%左右。

2、經濟效益不高,市場競爭力弱。2008年,全縣醫藥企業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平均每家僅2萬余元;實現稅收200余萬元,占全縣稅收總額的1.5%左右,占全縣財政收入的1.2%左右。年銷售超100萬元的醫藥企業只有5家。

3、市場觀念滯后,經營機制不順。醫藥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新的經營理念沒有很好地與時代同步,管理模式沒有及時與現代企業管理接軌,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思想和行為,不少醫藥零售企業缺乏長遠發展眼光,在小范圍內惡性競爭,制約了企業做大做強。

4、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設備落后。縣的醫藥企業普遍面臨投入不足、設備和技術落后的問題,特別是零售藥店還是家庭式的經營方式,經營規模小,設施簡陋。

5、技術人才不足,經營管理粗放。縣醫藥企業僅有執業藥師5人,每7萬人才有1名執業藥師從事醫藥產業。具有中等以上學歷的藥品技術人員只占從業人員的30%左右。大部分醫藥企業管理粗放落后,還是傳統的坐店等客的購銷方式,現代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手段還未完全建立。

6、地理區位劣勢,競爭環境不利。縣地處邊遠山區,不沿邊不靠海,缺乏國際、國內市場的有效帶動;遠離大都市,缺乏中心城市消費的有效帶動;企業不大不強,缺乏龍頭的有效帶動;沒有關聯度高的醫藥企業集團,缺乏有效的輻射和拉動。

三、醫藥經濟面臨的機遇

1、縣委、縣政府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實施提高“機關效能-項目建設年”戰略,依托市被列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有利時機,縣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爭資金、跑項目的力度,這為縣的醫藥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2、隨著縣經濟的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之,城鄉人口老齡化比重的不斷上升,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長等因素,醫藥消費需求將大幅增長。同時,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保險制度的普遍建立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力推進,這都將有利于增強我縣醫藥市場發展的潛力。

3、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的弱化,縣一批通過GMP、GSP認證的醫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縣域醫藥市場逐漸顯現出產、銷兩旺的勢頭,為醫藥經濟良性發展增添了后勁。

4、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自然環境優越,具有優質的金銀花、黃梔子、茯苓、天麻、厚樸等中藥材資源,為藥品研發、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

5、縣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隨著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實施,對貧困縣扶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內、外資進入我縣的趨勢更加明顯,為縣醫藥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醫藥經濟發展的對策

1、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強化經濟趕超意識。營造科學的發展觀、先進的經營理念、強烈的改革意識是加快縣醫藥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前,要很好地解決我縣醫藥發展中難題,重點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要解決醫藥經濟發展中的思想障礙問題。充分認識不加快發展就是落后,不發展更要落后,形成領導高度重視、決策指揮科學、發展舉措有力、全社會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圍。二是要解決企業因循守舊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問題。徹底糾正不顧大局的錯誤認識,牢固樹立開放競爭意識、合作發展意識、經營戰略意識,形成集團優勢,實現互惠雙贏。三是要解決職能部門服務發展的認識問題。有效制止對政策執行不力、重部門利益不重企業發展,影響醫藥經濟發展的不作為現象。進一步轉變職能,牢固樹立既強化監管,又服務發展的思想。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專業技術支持。要立足實際,把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作為醫藥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一是強化技術支撐。把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放在突出位置,采用新技術對山高藥品生產企業進行改造,全面提升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增強生產、銷售能力;與藥品科研單位合作,加大新藥研發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實施中藥材科學規范種植,為藥品生產提供優質穩定的原料。二是加強人才培養。認真抓好企業帶頭人、科技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的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對醫藥從業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企業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

3、強勢推進規范管理,幫促醫藥企業發展。實施GMP、GSP是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的重點舉措,是促進醫藥企業優化升級的有效途徑。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引導,做好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一是在政府給于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引導企業進一步深化對認證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徹底消除觀望、等待、僥幸心理,要把人力、財力全部用于認證工作。二是要切實做好醫藥企業的軟硬件建設、人員培訓、技術改進等工作,確保認證目標如期實現。三是通過實施GMP、GSP,切實破解長期以來制約我縣醫藥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醫藥行業生產經營規模小、競爭力弱、經濟效益差、市場秩序不規范、管理粗放等問題,全面提升醫藥企業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

4、努力創新體制機制,增強醫藥企業活力。切實解決好我縣醫藥經濟發展中體制機制的深層次的問題。一是全面深化企業改革。徹底解決山高、德順和江邊配送站等藥品企業改制遺留問題,破除長期困擾企業改革的人、資、債等難題,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二是大力招商引資。要以中藥材種植加工、新藥研發、建設現代藥品物流中心等優勢項目吸引投資者,以誠信和良好環境打動投資者,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知名品牌,帶動我縣醫藥經濟發展。三是全力培育龍頭企業。大力支持山高制藥、德順醫藥公司、江邊藥品配送站和南華連鎖藥店等醫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打造知名品牌;引導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向農村藥品市場輻射,拓展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