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展覽時講話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28 08:54:35

導語:復興之路展覽時講話學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復興之路展覽時講話學習心得體會

2012年11月29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并發表重要講話。他說道,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我們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對“中國夢”這一新名詞進行了定義:“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們說的每個人都有夢想,現在大家也在討論中國夢,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一種夙愿,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

偉大的事業,源于偉大的夢想。個人的奮斗如此,國家的發展亦然。環顧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那樣,歷經苦難與輝煌;也很少有國家,在持續奮斗中,始終堅持“同一個夢想”。

《復興之路》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我們不會忘記昨天的歷史,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對明天充滿了向往。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不僅體現出領導人對國家發展的重視,而且為中國人民建設“美麗中國”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回首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列寧同志有句名言,“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歷史如一面鏡子,清晰反映過去得失、成敗。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這一百多年的復興之路充滿了艱辛,但是堅強勇敢的中國人在黨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奮斗走到了今天。因此,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對過去充滿了感慨。復興之路展覽讓我們了解了我國的發展歷程和黨的艱辛歷史。在新的征程上,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對復興夢想的不懈追尋始終是我們的動力之源、勇氣之源。

正視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的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眾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影響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面對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全力協調好各種矛盾關系,科學、有效、逐步地緩和和解決矛盾,為繼續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掃清障礙,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

向往明天,“長風破浪會有時”。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一個嶄新十年即將到來。中國將迎來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進入關鍵期,十八大精神將激勵著走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國人。

在《復興之路》上的講話非常樸實、親切,讓人產生心靈的震撼,鼓舞人心。同時讓我們看到了新一屆領導務實重干的作風和堅定民族復興的信念。我們要在新一屆領導集體帶領下,腳踏實地、聚精會神的干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才能戰勝一個又一個前進中的困難,進而取得更加輝煌而驕人的成績,共筑“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