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戶用沼氣管理措施

時間:2022-04-18 03:39:00

導語:農村戶用沼氣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戶用沼氣管理措施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綠色能源示范縣為契機,按照“鞏固成果、建管并重、強化服務、發揮效益”的發展思路,重點加強農村戶沼氣“一池三改”和農村沼氣后續服務,促進農村沼氣事業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與原則

(一)目標任務

2012年全縣農村戶用沼氣“一池三改”建設任務為1000戶,配套改廚、改廁、改圈。

(二)原則要求

1.堅持因地制宜、集中連片的原則。2012年農村戶用沼氣項目重點安排在縣域中西部畜禽養殖相對集中的鎮、村,各項目村應重點安排在畜禽養殖專業戶并做到相對集中連片,形成規模。每個項目鎮必須建設一個20戶以上集中連片的戶用沼氣“一池三改”核心方。

2.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的原則。項目實施前召開村民大會,廣泛宣傳各級政府近年來發展農村戶用沼氣的相關扶持政策和發展農村戶用沼氣的意義,引導并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考慮農民的資金投入能力,不搞強迫命令和“一刀切”。

3.堅持科學設計、同步施工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技術規范,逐戶將沼氣池、豬圈、廁所同步設計、同步施工,確保圈舍、廁所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建池改廁同步到位。凡不承認改廁的農戶不得安排建池計劃。

4.堅持建池、啟動一步到位的原則。邊建池、邊備料,一是在池體澆筑的同時,準備發酵菌種和發酵原料;二是在池體澆筑粉刷保養期滿后,立即進行試水試壓;三是在安裝沼氣設備的同時,指導農戶投料接種和酸堿度調試,及時封閉活動蓋,直至沼氣正常使用(約30個晴天左右)。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當年新建的沼氣池使用率達到90%以上,杜絕建池后不試壓,不安裝,不投料,沼氣不使用的現象。

5.堅持質量標準、按序時推進的原則。一是嚴格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施工人員必須持有“沼氣生產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并嚴格執行相關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逐戶設計,按標準施工;二是嚴格按照項目批文要求組織施工,不得隨意調整項目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和建設地點,確保項目建設質量;三是嚴格執行項目按序時推進的原則,6月底前全縣一池三改完工率達到70%以上,11月30日前一池三改完工率100%。

6.堅持綜合配套、講究效益的原則。大力宣傳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菜、豬-沼-糧、豬-沼-果”等生態種養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三沼”綜合利用率,使建池農戶取得更大的綜合效益。

三、項目選址與農戶建設條件

1.項目選址。“一池三改”項目地點應選擇在各項目村主要交通干線附近,且不在鎮區規劃拆遷范圍內的農民莊線式居住點,項目區地勢高,地質條件較好,農戶環境相對整潔。

2.農戶條件。一是農戶自愿要求建池并承諾進行“三改”;二是家中飼養畜禽、種桑養蠶或附近有養殖大戶,有沼氣發酵原料來源;三是有2個以上常住人口,能正常管理使用沼氣;四是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能夠負擔得起應由農戶自籌的費用。對不符合上述建設條件的農戶不得列為項目戶。

四、項目建設內容

1.沼氣池。建設一處容積為8立方米以上混凝土或磚混三結合(沼氣池、豬圈、廁所)圓柱形水壓式沼氣池,實行自動進料或就近進料。

2.改圈。圈舍要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

3.改廁。廁所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廁所內統一貼瓷磚,安裝座便板、門板。

4.改廚。廚房內地面硬化,沼氣設備安裝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沼氣池建設標準:沼氣池與豬圈、廁所必須“三結合”,沼氣池質量符合國家《戶用沼氣池質量檢查驗收規范》要求,確保不漏水、不漏氣,人、畜糞便應能自動流入池,以達到正常進料節省勞動力的目的。

改廁標準:改建封閉式沼氣衛生廁所,廁所與豬圈完全分開,糞便自流入池,統一使用座便蓋、門板、貼瓷磚,不得出現敞口糞池現象,真正達到衛生無害化要求。

改廚標準:廚房地面硬化,廚房內整潔明亮,建有沼氣灶臺板,上貼瓷磚。

五、項目經費使用與管理

2012年項目建設資金主要來自各級財政補助和農戶自籌兩個部分:

1.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各級財政補助到戶資金2185元/處,主要用于支付建池及改廁工資,購買沼氣設備和改廁瓷磚、座板等。其中:支付建池工資1100元,改廁工資470元;購買沼氣設備、門牌、沼氣安全使用須知等260元;購買改廁瓷磚、座板、門板225元;鎮、村技術培訓、后續服務100元;不可預見費30元。

2.財務報支手續。在完成“一池三改”整體建設任務并通過鎮、縣兩級驗收的基礎上,施工隊憑縣級驗收合格的記錄、正式稅務發票(經鎮、村負責人簽字證明)、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等相關手續送縣農能中心審核后,到縣會計中心報賬。沼氣設備、改廁座板、門板、瓷磚等貨款直接匯入中標單位或個人賬戶。所有沼氣設備、改廁材料直接配送到項目鎮,技工負責安裝到戶并由農戶在領料單上簽字確認(不得由技工代簽),杜絕弄虛作假、虛報冒領補助資金(物資)的現象。

3.項目戶自籌部分。每個項目戶應自籌“一池三改”所需建筑材料,約需材料為:1.3t水泥、4t黃砂、4t石子、5kg鋼筋、少量石灰和1-2只水泥涵洞等,具體由施工隊現場指導購買。

六、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一是健全組織機構。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縣、鎮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對項目建設工作的領導,并安排專人負責沼氣建設工作。各項目鎮按照縣政府辦公室通知精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將計劃指標落實到村、細化到戶,并及時與項目村和施工隊簽訂項目實施責任書和項目施工合同,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二是明確工作職責。縣農能中心負責項目組織實施與監督管理工作,具體包括池型設計、技術培訓、檢查驗收、項目資金管理、灶具設備、部分改廁材料供應和項目建檔工作;項目鎮負責項目村任務落實、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協調、檢查監督、技術指導等工作;項目村負責項目施工的組織協調、物資籌集、農戶與施工隊之間的對接工作,按“一池三改”建設要求和質量標準及時公示建設任務、補助標準、建池戶名單;施工隊負責池坑開挖、池體澆筑粉刷、試水試壓、沼氣設備安裝、指導投料接種和酸堿度調節、封閉活動蓋、改建廁所、張貼沼氣項目戶標識牌及沼氣安全使用須知等,以上施工中使用的大小工全部由施工隊負責;農戶負責施工現場清障、施工道路及水電、池塘開挖余土清運等。

2.加強管理,規范建設。一是嚴格執行項目招投標制度。農村戶用沼氣“一池三改”項目因項目地點分散,為便于沼氣建設和物業化管理,應以項目鎮為單位通過鎮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組織招投標,落實施工隊伍。戶用沼氣所需灶具、管網設備由農業部統一招標,改廁所用瓷磚、坐板、門板由縣統一組織政府采購,以上物資配送到鎮村;二是嚴格執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必須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制,每個施工隊必須滿足2-3個具有國家沼氣生產工資質的工人,實行持證上崗;三是規范項目合同管理。各鎮農村戶用沼氣“一池三改”項目由鎮或項目村與中標單位簽訂項目施工合同,嚴格按照合同要求組織施工;四是規范農村沼氣后續管理。各鎮按照農村沼氣服務網點“服務專業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物業化”的原則,創新服務運行機制,全面啟動網點服務工作,縣、鎮建立農村沼氣服務信息檔案,切實加強對服務體系建設的監督、檢查和考評,嚴格獎懲措施,通過多種形式的便民服務,解決沼氣用戶的后顧之憂。

3.加強培訓,確保質量。農村沼氣建設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建池技工隊伍,各鎮要在現有技工隊伍的基礎上,不斷選派年齡輕、素質好、能力強并熱愛農村沼氣事業的優秀施工人員,參加建池業務技能培訓,請經驗豐富的技工進行一對一的“傳、幫、帶”,不斷充實技工力量,確保農村沼氣建設后繼有人;縣農能部門要定期對建池技工、農村沼氣服務網點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建池安裝、維護維修、故障排除操作技能,確保沼氣池施工質量;各鎮要通過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平臺,舉辦農村沼氣安全使用技術培訓班,不斷提高沼氣用戶的自我管護能力,確保農村沼氣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4.典型引路,以點推面。各鎮要培植一批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典型村和典型戶。在“一池三改”方面,要培植一批布局合理和“三高一連片”的典型,三高:建池質量高、改廁標準高、沼氣池正常使用率高。一連片:相對集中連片;在“三沼”綜合利用方面要培植一批沼氣、沼液、沼渣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的生態健康種養殖典型;在沼氣后續服務網點建設上要培植一批服務模式先進、管理到位、服務便捷、用戶滿意的先進服務網點,進一步放大典型的示范帶動效果。

5.統籌兼顧,科學安排。一是任務分解。2012年“一池三改”項目任務已下達到各鎮,各鎮應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項目村,各村將任務落實到戶頭,確保工程隊施工不斷線;二是按序時推進。2012年農村戶用沼氣“一池三改”項目建設時間為2月1日—12月30日,其中6月30日前新建“一池三改”量占全年任務數的70%,11月30日“一池三改”量占全年任務數的100%,當年新建沼氣池正常使用率達到90%。各鎮要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充分利用上半年雨水少地下水位低的有利時機,增加施工人員,科學安排施工計劃,任務落實必須滿足施工進度需要,只能讓項目戶提前準備好建池材料等待施工,而不能讓施工隊停工等待落實任務,確保序時推進;三是落實應急措施。各鎮應制定陰雨天氣的應急預案,小雨穿雨衣,大雨搭雨棚,想辦法降低內河水位,在地下水位低的時候先從地勢較低的地方施工,盡量減輕地下水給施工造成的困難,一著不讓抓緊建池。四是落實專人負責制。各項目村要安排一名村干具體負責施工隊與項目戶對接及物資籌備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動員教育項目戶積極配合施工,為項目實施創造良好環境,確保施工隊連續順暢不停地施工。

6.健全臺帳,完善檔案。根據項目管理要求,各鎮、村要明確專人負責項目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和上報工作,及時填寫《省農村戶用沼氣項目農戶自愿申請表》、《省農村戶用沼氣項目農戶自愿申請匯總表》、《省農村戶用沼氣項目用戶檔案》、《縣農村戶用沼氣項目農戶匯總名單》、《省農村戶用沼氣項目沼氣設備領用表》等,收集項目戶公示照片、農村清潔能源項目領導小組文件、會議記錄、培訓材料、招投標會議紀要、合同等。對上報的各種統計報表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確保各種資料齊全、準確、可靠,不錯項、不漏項。項目戶標牌必須固定上墻,對沼氣池無編號、項目戶無標牌的,不能算完成任務。

7.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項目鎮要加強沼氣池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利用各種途徑開展沼氣安全生產培訓和教育,印發張貼沼氣安全管理與使用明白紙。施工隊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生產,推行沼氣安全生產責任負責制,要求建池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杜絕盲目施工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8.加強督查,嚴格考核。一是強化督查。項目實施期間縣農村清潔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分別將對各鎮項目質量、建設進度進行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分別開出限期整改通知書,交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限期整改。同時,對一些好的經驗和先進典型加以宣傳與推廣。二是嚴格考核。縣農村清潔能源領導小組繼續對2012年農村戶用沼氣目標任務進行考核,印發《關于對2012年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建設實行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通知》和《關于對2012年農村戶用沼氣“一池三改”建設質量考核的通知》(東農能組〔2012〕2、3號)文件,明確組織領導、項目核心區建設、任務完成、工程質量、信息上報、項目驗收等方面的考核內容。采取季度考核與年終考核、電話普查與現場抽查相結合的辦法,對各鎮農村沼氣建設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分。對工作成績突出、任務完成好的項目鎮(區)進行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項目鎮(區)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下年度沼氣建設項目申報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