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和勞保局干部作風建設年講話
時間:2022-04-15 11:11:00
導語:人事和勞保局干部作風建設年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保平同志宣讀了區委、政府關于“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這是經區黨政聯席會專題研究制定的,各單位、各部門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近幾天來,就全區乃至全市而言,干部思想振動最大的,街頭巷尾議論最多的,特別是企業老板感受最深的,就是省、市干部作風建設年動員大會。*、*書記的講話非常震撼人心。確實有一些部門、一些干部,把服務當作權力,把權力當作利益,其作風確實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其作風和效率確實讓人震驚。
作風事關黨風,作風事關人心向背,作風事關事業成敗。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社會穩則根基牢。特別是我們面臨著發展、改革和穩定的重任,要想把復興區的工作搞好,要想實現復興區的經濟規模再造和城區面貌再造,打造復興區的西部新城,確實不易,所有這些任務都需要我們干部去干,需要我們干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去干。區委全會、“兩會”已經召開,目標任務十分明確,那就是:把服務省市重點工程作為政治任務;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促發展的重中之重;把結構調整作為加快發展的主攻方向;把三產提速作為繁榮地方經濟、提高地方財力的主要舉措;把創建“森林復興”作為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長遠戰略;把“三年大變樣”作為促進經濟繁榮、居住舒適的重要抓手;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責任;把民生改善作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第一追求;把倡導邯鄲新時期人文精神作為社會新風;把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復興發展的第一保障。任務很重,任務很多。要完成這些任務,特別是重點任務,干部隊伍建設和干部作風是根本保障。這兩年,在干部隊伍建設上,區委始終是高度重視,始終抓在手上,使干部隊伍建設和干部作風上了一個新臺階。可以說,當前全區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四套班子非常團結。也是正是不斷加大對干部隊伍的歷練,推進作風建設的持續強化,我們干了一些大事、難事、硬事、漂亮事:我們舉全區之力,完成邯鋼新區進地,形成了“特別重民生、特別講責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堅”的邯鋼進地精神;采取了一切能夠采取的措施,完成了人民路西延拆遷任務,為邯武快車道拉開了序幕;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工作,完成了邯鄲峰峰礦業集團塌陷區綜合治理、汽貿城、第三工廠站等項目進地;全力以赴,敬業負責,順利完成了奧運安保、信訪穩定任務,我區的綜合治理被推薦為全國先進。成績是巨大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書記、*書記所列舉的,在我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推動活動深入扎實開展,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剛才,宣讀的方案已經作了安排部署,我們必須做實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以新作風直面新挑戰,以新作風創造新業績。
下面,結合上級要求和我區實際,我再強調幾點:
一要抓認識。開展作風建設年,是我區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中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縱深推進和諧創建的迫切需要,是切實解決我區深層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迫切需要。在深刻認識其重大而深遠意義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開展活動敏感性。通過近一年多來,省、市領導一系列抓工作、促落實的實踐表明,這次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力度一定會不同以往。去年,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拆遷,誰能想到拆遷風暴這么厲害,所向披靡。今天參會同志提前到場,紀律好,人員全,充分表明了我們絕大多數同志的敏感性。認識不上去肯定要吃虧,作風不轉變就可能受到批評乃至處理,大家務必高度重視。對于活動的意義和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志都已經講了,講得全面,問題剖析的深刻,事實也很充分,我不再多講,但大家一定要深刻認識,深入查找,認真予以改進。
二要抓明責。人生于天地間各有責任。一家之人各個放棄其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個放棄其責任,則國必亡。抓明責就是要解決責任不清、不明的問題。我們講團結合作是好事,但是必須分清責任;我們相互補臺、互助合作是好事,但必須把責任講清。我們要記住“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但也要記住“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要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抓明責,就要解決責任不清的問題。首先,各單位、部門要有年度明確的工作目標。這個目標要定的死而又死、實而又實,決不能哪黑哪住店,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其次,要有年度重點工作、創新工作、特色工作,創造自身2009年工作的增長點、閃光點、興奮點,克服薄弱點。第三要有階段推進目標任務的時限和要求,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不能年底總算帳。第四要量化分解到領導、到科室、到人頭,確保各項工作、各個環節有人抓、有人管。第五要公示承諾,對確定的事項、完成情況要主動接受領導的監督、群眾評議,不能是一筆糊涂帳。第六要驗責問責和獎懲。廣大干部作為工作推進的主體,復興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我們就不能心浮氣躁、混天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任何部門都要干事、干實事,積極參與中心建設。區級領導要把聯系點、分管戰線、分包項目和信訪案件、重點工程抓實抓好。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自己的人管好、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能讓區委、區政府作第一道防線,不能事事讓區委、政府幫你去做。要多報告、少請示,報告工作完成的怎么樣;有的請示是不想擔責任。看似尊重、實際是滑頭,看似聰明,實際是小聰明。
三要抓機制。要靠制度約束、機制推動、獎懲激勵。鄧小平同志講過,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解決不了。我們有許多好制度,要堅持、要完善、要提高。比如,周布置、月講評、季公示、半年一總結,年度真考核。比如,經濟會商、觀摩、公示通報、獎懲。比如,行政權利公開透明運行機制。在這次作風建設年中,這些制度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提高。同時,也要看到,我們還有好多制度,上到了墻上,卻沒有上到心上、落實到工作中,只是讓人看看,成了“擺設”。今后工作中,務必注意,制度上不宜過多,管用就行,不做表面文章。要敢創新、創特色。區委政府制定的實施意見,規定的動作一個也不能丟。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要創造性地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更多貼近實際、富有成效的自選動作創特色、促深入。要勇負責、真較真。好多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落不到實處,究其原因是不認真、不較真。我們有些同志,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感情、批評下級怕丟選票、自我批評怕丟面子。真想干成事,就不能怕得罪人,就不能太圓滑、不能太世故,不能明哲保身。各單位、部門和個人,都要認真審視自己的工作,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切實解決不認真、不較真問題。作風建設年辦公室和組織部、紀委要派人參加,確保作風建設年民主生活會開的深刻具體。要把3月份作為機關效能集中整頓月,嚴肅查處有紀不遵、有章不依的典型事件。同時,對開著工資不上班的,各單位、各部門會后要立即召回來上班,否則單位、部門要拿出處理意見,報區委組織部、人事局、紀委。這種現象影響極壞。一個人不上班,影響他人情緒、渙散斗志。
四要抓效能。效能是檢驗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成效的標尺。全區廣大干部要讓“工作一分鐘,實干六十秒”成為一種工作常態,讓“一日不為,三日不安”作為一種習慣意識,時時刻刻心中想著工作,手里抓著工作,從而不斷提高工作實效。要強推重點,大力推行工作“倒推法”,對既定的重點工作、重點工程要確定好每一階段的目標,確定好每一階段乃至每周每天的任務,咬死任務,強力推進。唯有如此,才會有效率、有成果,才能提能力、提水平。復興在你心中有多重,你的工作就有多重,你的激情就有多高。區“兩會”和昨天黨政聯席會上,區級領導對區工商局一致給予高度評價,他們為了復興的發展和項目建設,不僅積極優化服務水平和履行工作職能,更重要始終以開放的思路直接參與招商引資,保爾商廈引來270戶生產資料物流方面的客戶,他們是做出貢獻的。要盯緊一線,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辦公室里出不了新思路、辦公室里開不出新天地。一定要心往基層想、腳往基層邁、勁往基層使,在親力親為、做事干事中提高我們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努力使上級精神復興化、外地經驗本地化、群眾創造理論化。要把下周作為區級領導調研周,各位區級領導都要輕車簡從,到聯系點蹲點調研,到聯系的重點項目和分包的信訪案件一線了解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下周六中心組學習時交流調研成果。要強化落實。抓效能方法很多,關鍵是落實到位。省、市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作為區一級來說,我們沒有更多審批權,我們更多的是幫跑、幫辦、對上溝通,我們更多的是執行和落實。所以抓落實就成為重中之重。我講過抓落實是黨性、抓落實是責任、抓落實是能力、抓落實是成功的金橋。也講過為什么抓落實、如何抓落實和抓落實的標準。各單位、各部門要把《抓落實》講話和《區委七屆五次全會報告》作為此次活動的閱讀材料,學以致用,切實解決抓而不實、抓而不緊、抓而無功、抓而無效的問題。
五要抓隊伍。正確的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干部隊伍、關鍵在領導班子、在良好的政風、和創新創業的氛圍。要典型帶動,一方面要培樹正面典型,靠正面典型激勵人、鼓舞人、啟迪人;一方面曝光反面典型,以反面典型警示人、教育人,以此推動實力、活力、競爭力干部隊伍建設。這次活動,省、市干部交流力度很大,就我區來講,就是要根據工作需要,依據市委要求,穩妥積極地推進此項工作。同志們,干部作風建設年,就得讓作風實起來,實打實,硬起來,硬碰硬,活起來,有生機。實起來,就要解決有責不清、履責不夠;硬起來,就要解決驗責不嚴、問責不夠;活起來,就要做到聞責起舞、承責于民,真正使我區干部隊伍以新面貌、新作風開創發展的新局面。
同志們,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作風就是保障、作風就是競爭力。我們要扎實開展好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向作風建設年要效益。我們一定要講短話、行短文、開短會,我們一定要干事、干成事、干大事。我們要實干、實干、再實干,我們要落實、落實、再落實,把作風建設年真正抓到實處,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美好新復興!
- 上一篇:裝備制造業投入產出論文
- 下一篇: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