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的作風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1-08 09:16:00

導語:團的作風建設情況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團的作風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一、團的作風建設的現狀

團的作風建設總體上看是好的。長期以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團干部在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實踐中,堅持圍繞經濟建設辦實事、育新人的根本方針,在繼承和發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的同時,形成和積極倡導了“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有作為才能有地位”、“實事求是、朝氣蓬勃”和“倡樹文明新風、敢開風氣之先”等具有鮮明共青團特色的良好作風,廣大團干部和團員青年腳踏實地,辛勤工作,表現出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這些都為團的作風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主流。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團的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主要是:

1、存在形式主義傾向,辦實事的力度不夠。團的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主要表現在:不認真領會上級團的工作精神,也不去了解基層團的狀況,不明團情,不議團事;習慣于做表面文章,滿足于提口號、喊口號,只求面上熱鬧和一時轟轟烈烈的花架子,應付上級,脫離青年;有的熱衷于打電話、要材料、下指示,對團員青年的根本需求把握不準。

2、存在浮躁、冷漠現象。浮躁就是有的團干部干工作得過且過,不深入實際,不求高質量,存在著情緒主義和短期行為;冷漠就是個別團干部干工作沒有激情,責任意識差,對工作大局、青年利益不了解、不熟悉,漠不關心。個別團干部不珍惜團的崗位,“名利”心理較重,守不住陣地,心浮氣躁,大事干不來,小事不愿干,眼高手低。

3、學習意識不強。部分團干部學習抓得不緊,有的對理論略懂皮毛,便自認為有了理論功底。一些團干不學習團務,不研究經濟,對團的基本業務知識、對上級團的工作要求一知半解,對團的基本數據、基本狀況、基本概念心中無數,問起來支支吾吾,胡編亂造。學習意識的淡化,導致部分團干部的責任感下降,對工作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團的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

1、團干部自身是主因。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團干部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形式主義和辦實事不夠,對廣大群眾和團員青年接觸不多。一些團干部,雖有服務基層、服務青年的愿望和想法,但缺乏具體的辦法和工作能力。也有一部分團干部,把握不好團的工作社會化的度,還有的團干部不愿當青年友,只想做青年官,宗旨觀念樹立得不牢,團的崗位和團干部的責任意識不強。

2、理想信念不堅定。當前,有些團干部在國際國內的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各種思潮相互激蕩的影響下,放松了對自己主觀世界的改造,理想開始動搖,信念開始滑坡。這種思想堅決要不得。這一點要大講特講、常講多講,廣大團干部要始終注重加強黨性修養,把團的崗位真正為黨的事業奉獻的崗位,真正在思想上解決好當團干部為了什么、在團的崗位上應該做些什么,將來團的崗位留點什么的問題。要始終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正確的人生追求。

3、大環境方面的因素。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發生積極變化的同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也乘機滋生起來。從思想上、作風上和組織上逐漸侵蝕著廣大團員和團干部,影響著團的凝聚力、戰斗力的加強。一部分人對形式的、享樂的、物質的東西感興趣,放松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忘了自己是一名團干部,忘了團組織和青年。

三、加強和改進團的作風建設的著力點

共青團的作風,直接影響團的事業的生存與發展,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共青團的作風建設要著重在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和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上下苦功。共青團干部必須樹立志在潮頭、勇創一流的意識,必須立下“開風氣之先”的豪情壯志,努力在創新中提升人生境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開創工作的新局面。面對繁重的發展任務,適應共青團工作的時代轉換,我們必須大興求真務實、言行一致之風,力戒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和一定程度的官僚主義,力戒華而不實、嘩眾取寵、作風飄浮。必須大力倡導真抓實干的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扎實苦干,鑒實情,謀實招,鼓實勁,求實效,使我們黨求真務實、言行一致的優良傳統蔚然成風,在我們團干部身上煥發出共產黨人的先鋒本色和浩然正氣。結合共青團的實際,當前團的作風建設應從改進和加強團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文風和干部生活作風5個方面入手。

1、大力倡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要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作風建團的第一位,做到解決思想、實事求是,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身,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團,進一步提高廣大團員和團干部的理論素養要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用黨的新世紀目標凝聚青年,幫助青年構筑起強大的精神支柱,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破除等待,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陳舊觀念,強化團干部和青年的機遇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效益意識;要進一步加強團的思想建設,保持作為黨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這一性質,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發揮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要堅持一切從團的實際出發,從青年的實際出發,服務基層,服務青年,針對青年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多辦好事、多辦實事,把教育青年與服務青年結合起來,提高從政治上判斷是非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樹立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使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適應不斷變化了的新形勢,跟上時代的步伐,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進行團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

2、大力倡樹孜孜以求、學以致用的學風。唯有不斷地學習,一個組織才能獲得持續發展,一個人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團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學習上多下苦功,不斷地充實自己,刻苦學習各種知識,通過學習,培養一種世界眼光,增強對世界的了解和分析判斷能力。團干部要堅持真學、真信、真用、真干,要擋住誘惑,心不旁騖,潛心靜讀;要堅定理想信念,力戒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要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力戒坐而論道,照搬照抄。要保持清醒頭腦,力戒裝點門面,學而不用。團的崗位是一個學習的崗位。學習是團干部的首要任務,要樹立強烈的學習意識。要在學以致用、學用一致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的統一。每一位團的干部都要看到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多了解大局,多掌握一些基本數據、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特別是面對知識的更新和青年思想的變化,多研究團的工作規律。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聯系實際,指導實踐,學以致用,致力于用自己學習實踐的成果來尋求攻破難題的有效載體和根本措施。

3、大力倡樹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要有一種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干事創業的拼搏精神。要重實際、講實話、干實事、求實效,力戒短期行為,自覺抵制急功近利的不良風氣的影響。團的干部特別要深入基層,明團情,知團事,抓團建,多探索,多思考,多總結,多升華,多提煉,了解真實情況,而不是表面的、浮淺的,甚至是虛假的情況。少說一些空話、套話、大話,多做黨政認可、社會歡迎、青年需要的實事、好事。要針對不同界別的青年,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使其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求真務實。務實就是要克服“浮夸之風”,沉下去,蹲下來,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學會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就是不去追求那種所謂的轟動效應,不擺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堅決克服那種團組織中容易出現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際效果,淺嘗輒止的做法。到經常遇到出現新情況、新變化的地方去,認真調查研究;到困難多的地方去,幫助解決問題;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幫助打開局面。團的領導機關要牢固樹立服務基層,服務青年的觀念,指導、幫助基層開展工作。要把為基層,為團員青年提供了多少實際服務作為考核團的領導機關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充分發揚開拓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增強對黨的青年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深入研究新的情況和新的實際,既立足于當前,又著眼于未來,還要著眼于全球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以“三個代表”為思想武器,全面推進黨的青年工作。

4、大力倡樹清新活潑、樸實雋秀的文風。從一定意義上講,文風是作風的體現。要堅持“文以載道”,反對照抄照搬、斷章取義,冗長拉雜、言之無物,假大空和為文而文的不實之風。提倡簡短明了,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說理透徹,積極倡樹共青團清新樸實活潑的文風。提倡自己寫、寫短文,講自己的話,講短話,既有激情,又有思辯性,對青年有所教育,有所啟發,有所激勵。要深入抓工作落實,堅決杜絕以會議代落實,以發文代貫徹的問題。在指導工作的方式上,堅決杜絕文件多,深入實際少,會議多,調查研究少,工作部署多,面對面進行具體指導少等現象。要真正地為青少年辦實事,辦好事。當前,有很多問題就需要認真研究,比如:如何幫助引導青年農民調整結構增加收入,如何幫助貧困地區的青年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帶動人,如何做好下崗青年職工的再就業工作,如何使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等。

5、大力倡樹嚴以律己、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圍繞提出的“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官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應該留點什么?”等問題,經常地審視自己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識,認清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做到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從嚴要求自己,必須保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自覺遵守黨的各項紀律,自覺接受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用手中的權力去為自己謀取私利,提高精神境界,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要加強自身修養,堅持廉潔自律。不為名利所動,不為貪欲所累,不為流俗所牽,不為紅燈酒綠所迷。要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促進青年干部自我反省,解決青年干部自身存在問題的有力武器。要淡泊名利,力戒浮躁。要正確處理個人和組織、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正確對待權力、名利和地位,一切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做到居上而不驕,處下而不憂。重事業,淡名利,多謀事,把在團的崗位上做事情的過程不斷涵養自己的人格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的過程。團的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慎獨、慎微、慎初,在思想上解決好入團入黨當團干部為什么,在團的崗位上應該做什么,將來離開團的崗位要為團組織留點什么的問題,不論在“工作圈”還是“生活圈”、“社交圈”,都要時刻檢點自己,不為低級趣味所誘,不為世俗交往所累。團的干部要自律自強,志存高遠,為青年作出表率。

四、關于推進團的作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1、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團的作風是團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不僅關系團的形象,關系團員團干部的健康成長,也影響著黨的事業。團的作風建設是團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抓住了團的作風建設,就抓住了提高團的建設水平,就找到了共青團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

2、切實加強團的各項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帶有根本性、長遠性、穩定性的。一個好的制度,不僅可以約束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勵人,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要按照“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要求和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原則,建好團的各項規章制度,突出實效性和針對性。要在調查研究、理論學習、深入青年、民主集中制度建設、廉政建設和干部選拔任用等方面進一步建立健全有關制度,形成有效機制。

3、要把作風的好壞作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把作風的好壞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要把這種考核放在團干部成長的全過程。團干部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頂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