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縣)

時間:2022-04-14 02:45:00

導語:水利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局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縣)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推動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的全面落實,現決定在局機關開展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活動。具體要求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著力解決當前機關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措施、健全機制,激發全局干部以飽滿的創業創新熱情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好地優化作風、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狠抓工作落實,為推進新一輪水利創業創新提供堅強的保證。

2、總體要求

以開展“做*人、知*情、辦*事、創*業”大討論活動為載體。通過大討論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進一步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推動水利各項工作落實,營造雷厲風行、真抓實干、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

二、開展大討論活動,推進機關作風建設

從6月初開始到7月上中旬,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局機關開展“做*人、知*情、辦*事、創*業”大討論活動,并以此為抓手,不斷加強機關作風建設。

1、主要內容

倡導“做*人”,致力于增強干部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針對機關干部中存在的責任意識不強、干勁不足,講實惠、怕吃苦,工作無所謂、不作為,消極被動、敷衍應付等問題,大力弘揚愛鄉愛家和敬業愛崗精神,以*榮為榮,以*恥為恥,從而激發工作潛能,促進專心干事、用心做事。強化機關管理和運行機制,完善領導值周、工作考核、學習、效能監督、內部管理、公車管理等制度,以制度加強管理,推動工作。

倡導“知*情”,致力于增強干部的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針對機關中一些干部宗旨意識、服務意識不強,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不夠等問題,自覺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結合議案提案辦理工作,實踐聯系基層制度,局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及聯系基層人員每月深入基層和聯系村不少于1次,并配合縣里的“工業經濟服務月”活動,走訪企業10家。通過一線調查走訪,認真傾聽群眾呼聲,了解基層實情,掌握社情民意,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切實發揮水利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特點。

倡導“辦*事”,致力于增強干部的思想解放和創新意識。針對機關中一些干部思想僵化、行為守舊,怕擔風險,怕擔責任,習慣于凡事都要找出處的問題,要真正推動思想解放,在吃透上情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簡化水利行政審批程序,開展群眾滿意窗口建設,推行“十點”服務,全面完善為民服務機制。創造性地開展亞海水淡化水利用和下掘式水庫的可研工作。

倡導“創*業”,致力于增強干部的爭先意識和進取精神。針對機關中一些干部安于現狀、自我滿足,或悲觀埋怨、信心不足等問題,堅定行業發展的信心,始終保持敢為人先、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圍繞今年工作目標和任務,迎難而上,在完善預案體系、防汛信息系統和水庫保安建設上下功夫,抓好防汛安全工作;在改善水體質量,提高防洪能力上下功夫,開展玉坎河整治、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和河道保潔工作;在改善飲水條件,在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上下功夫,加快境外引水、農村改水和高位用水工程建設進度;在水資源優化配置和保障供水正常上下功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和防旱工作,等等。

2、方法步驟

動員學習、統一思想階段(6月2日至6月6日)。主要任務是做好動員宣傳和組織學習。6月2日召開動員會,及時傳達全縣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大會精神,對工作進行部署、落實,會后各科室組織開展機關作風建設討論;建立工作機構,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學習中央、省委、市委關于作風建設的文件精神。

查找問題、作出承諾階段(6月6日至6月20日)。主要任務是征求意見、對照檢查和公開承諾。設立征求意見箱,征求局機關與局班子意見,召開由鄉鎮水利員、行風監督員參加的作風建設座談會,向各機關單位發放征求意見表,深入鎮鄉、村居、企業等基層,向服務對象及時征求意見,找準問題。同時把本單位需要改進的作風和重點解決的問題在電視上公開向社會作出承諾,所有干部職工也在*水利網政務公開欄上公開作出作風承諾,接受公眾監督。

落實措施、推動工作階段(6月6日開始)。主要任務是完善制度,落實整改措施,優化作風,推動工作落實。重點是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深化為民辦事制度。在各科室開展群眾滿意窗口建設,全體干部職工都要實踐作風承諾,實行“十點”服務(語氣輕點,微笑多點,儀態好點,溝通暢點,肚量大點,理由少點,辦事勤點,行動快點,執行活點,效率高點)。同時根據縣里要求,做好與全程辦事窗口銜接工作,疏理審批流程,配合縣里統一開展實施。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在*水利網設立政務公開欄,完成2003-2007年水利局信息公開目錄的編制與上傳,主動公開相關信息。

二是強化學習制度。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通過黨委中心組學習、周一夜學習、學習筆記制度和*水利網學習專欄等載體,認真組織學習十七大精神、中央省市縣關于作風建設的文件、講話精神和專業知識等內容,參加縣里組織的公共知識、業務知識考試,營造機關濃厚的學習氛圍。

三是加強機關效能監督。出臺績效考核制度,根據個人年度工作任務,在年終進行考核;完善領導值周制度,每周不定期對機關作風建設、學習情況和內部管理等進行督查,督查結果作為個人年終評先評優依據;精簡文件,廢除過期和現在與法律法規有抵觸的文件,取消不必要的會議,促進機關效能建設。

四是開展機關“清水文化”建設。加強干部職工廉潔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建立誡勉談話制度,觀看電教警示片,學習“一日一條規”,張貼水利警示格言,實踐廉政座右銘,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五是加強公車管理。完善公車管理制度,對公車實行定人定車管理,禁止擅自交換;設立車隊長,加強統一調度管理和定點保養定點加油管理;實行出入庫登記,安裝實時監控系統,杜絕公車私用、夜不入庫現象;實行安全獎懲制度,提高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

三、有效推進重點工作落實

加強作風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推動工作落實。因此,要把抓落實的成效作為檢驗作風建設成效的主要標準。要按照《2008年度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責任分工抓落實方案(水利部分)》,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有效推進農村改水、節水型社會建設、玉坎河治理、河道疏浚整治、河道保潔、水庫保安工程、里墩水庫配套工程建設、水文站建設項目、亞海水淡化利用、下掘式水庫前期工作和飲用水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務的落實。

加快農村改水工作,二季度完成主管網鋪設8km,舊網改造8km,完成燈塔社區高位提水泵站建設,解決小閭、水桶岙等8個村0.8萬人飲水問題;三季度完成主管網鋪設7km,舊網改造10km,完成陳嶼福山片提水泵站建設,完成坎門里岙獨立式凈水裝置建設,解決燈塔、福楊等10個村1萬人飲水問題;四季度完成主管網鋪設4km,舊網改造9km,完成干江棧頭獨立式凈水裝置建設,解決草皮塘、十五畝等9個村0.9萬人飲水問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6月完成《*縣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大綱》的編制,7月向水利部申報工作大綱。實施玉坎河治理,6月進行水體置換,7月底完成河道清淤工作,確保年底前主河道水體基本潔凈。開展26km的河道疏浚整治,完成城關新塘河、陳嶼古順河、楚門中央河、清港徐都塘河、干江六塘港河、沙門雙斗河、沙門泗邊河、龍溪龍攻門河、龍溪國慶塘河、海山大塘河、漩門二期水系等11條河道的疏浚整治任務。開展河道保潔工作,對縣城區玉坎河、三合潭河、天開河、城坎河、解放塘河及18條支河36公里70萬平方水面進行保潔,6月底完成第二輪承包,并聘請河道保潔協管員,加強監督。推進水庫保安工程建設,龍溪水庫加固工程6月完成施工圖設計,8月完成招投標工作,10月實現開工;龍溪水庫引水工程6月完成引水工程初步設計審查,8月完成引水工程施工圖設計,10月完成招標,12月實現開工;玉潭水庫加固工程9月完成預制塊澆筑,10月完成內坡工程,12月完成帷幕灌漿;石門坎水庫加固工程7月實現完工。推進里墩水庫配套工程建設,6月完成初步設計,10月完成招標工作。啟動水文站建設項目,6月完成項目招標,并開始動工建設,9月完成*水文觀測站土建工程施工,11月完成水文觀測設備安裝調試,12月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開展亞海水淡化利用研究,11月份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開展下掘式水庫可研工作,11月前完成城關七星坑下掘式水庫的可研和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加強飲用水安全管理,完善水庫巡查制度,在雙廟、小閭、小陳岙水庫開展禁止水庫游泳、洗衣執法活動,對芳杜、小閭水庫開展藍藻預防,在里墩、小閭、玉潭、雙廟、芳杜、龍溪、石門坎、小陳岙水庫進行全年水質監測,定期公布結果;10月底前,落實全縣獨立式供水裝置水質檢測制度,定期開展檢測;完善出廠水質檢測制度,規范凈水工操作,開展化驗室達標建設,每月對管網排污1—2次,確保出廠水合格率在98%以上。

為加強對工作的督查,各科室每月上報當月工作總結和下月工作計劃,局機關及時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公布。

四、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領導。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這項活動是鞏固和深化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的領導,局機關建立“一把手”為組長的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做*人、知*情、辦*事、創*業”大討論活動,從而形成一把手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全體干部職工參與的局面,確保大討論活動順利開展。

加強督查。通過領導值周制度,每周不定期對作風建設、抓落實工作進行督查,及時解決問題,促進各項任務落實。并把作風建設、抓落實工作納入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干部績效考核有機結合,確?;顒尤〉脤嵭?。

營造氛圍。在*水利網開辟“做*人、知*情、辦*事、創*業”大討論活動專欄,大力宣傳加強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的現實意義,統一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宣傳大討論活動開展進度、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努力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