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戶口申請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21:30: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辦戶口申請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申請入黨須知
1、申請入黨的條件?
黨章第一章第一條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即是申請人入黨的條件。
2、申請人以哪種方式提出入黨申請?
每一個要求入黨的人,都必須由本人向黨組織正式提出書面入黨申請。
3、入黨申請書一般應包括哪些內容?
入黨申請書是申請入黨的人向黨組織表達自己愿望的形式,一般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住房補貼申報條件通告
根據區人民政府《關于申報45周歲以上工作人員住房貨幣補貼的通知》(政綜【】428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現將有關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條件及享受住房貨幣補貼標準
1、申報對象必須是財政全額撥款,同時工作期間從未享受過福利分房或者雖享受福利分房但住房未達標準的。配偶已經享受過福利分房且達到標準的人員,不能申請住房貨幣補貼;配偶雖享受福利分房但住房未達標準人員,仍可提出申請。凡將福利分配的住房轉賣、出售或贈與親屬子女的,一律視為已享受分配公有住房。
2、申報對象為工勤人員或者科員,享受住房標準為70㎡;申報對象為鄉科級干部或具備中級職稱,享受住房標準為85㎡;申報對象為縣處級干部、具備高級職稱或于年8月前具備中級職稱,享受住房標準為100㎡;于年8月前具備高級職稱,享受住房標準為130㎡。職務皆以年12月31日前最高職務為準,需有正式任職文件,不以現今職務或者享受待遇為準,職稱需由省人事廳頒發認證。
3、符合條件人員工作年限未達到20年的,須與單位簽訂《住房補貼借支合同》。
4、申報人員戶口簿上所在地址必須是本市。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以下簡稱《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2003年8月27日通過)將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申請書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
第三十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政務公開)。
申請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前提條件。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申請人)要取得某項行政許可,首先要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申請書需載明申請人的姓名或組織名稱、住址或組織地址、申請許可的內容、理由及自己所具備的相應法定條件。這就要求申請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行政許可,應提供相應的文件和材料來證明自己所申請的行政許可已具備行政許可規定的法定條件。
現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規定的行政許可項目較多,分散于執行的各個主體法中,適用行政許可的范圍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第一、市場主體申請準入,申請退出的行政許可,包括:
區上崗教師代課老師補助發放安排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關注和改善民生,體現黨和政府對曾經在民辦教師崗位上工作過的人員和代課人員的關心,根據市教育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人事局、市財政局《關于對曾在民辦教師崗位上工作過的人員和代課人員發放養老補助的通知》精神,現就以上人員發放養老補助有關問題安排如下:
一、發放范圍
凡年滿60周歲、曾在農村公辦中小學民辦教師崗位上工作滿3年以上(含3年)的人員和代課人員,離開教學崗位后再沒有被企事業單位錄用,目前仍為農村居民的。今后達到上述規定年齡的此類人員,從到齡次月起享受。
二、執行時間
從2010年1月1日起執行。
三、執行標準
創業貸款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做好支持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推動全民創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號)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開辦的支持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業務,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支持創業小額擔保貸款(以下簡稱小額擔保貸款),是指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設立的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商業銀行或城鄉信用社(以下簡稱經辦銀行)發放的,用于支持創業的一定額度的貸款。
第四條經辦銀行應當與擔保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
第五條本辦法由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人民銀行、小額擔保貸款機構和經辦銀行共同組織實施。
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工作細則
為規范全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行為,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妥善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促進社會公平、和諧,根據市政府《關于建立和完善城鄉特困群眾新型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政發〔2006〕50號)和區委、區政府《關于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區發〔2013〕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細則。
一、救助范圍和對象
臨時救助是針對救助對象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突發性、特殊性困難給予的一次性臨時性救助。凡具有我區常住戶口一年以上,且長期居住轄區,因病、因災及子女就學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城鄉困難家庭可申請享受臨時救助,主要包括以下家庭:
(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低保)家庭;
(二)經區民政局認定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農村低保標準120%的低保邊緣家庭,重點是低保邊緣家庭(城市低保邊緣家庭指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城市低保標準50%以內的城市居民家庭);
(三)家庭成員中有患危重疾病(白血病、尿毒癥、植物人、癌癥等),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各種醫療保險報銷、醫療救助和其他社會幫困救助后,因個人負擔高額醫療費,直接導致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城鄉困難家庭;
保障被征地農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我區社會和諧穩定,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根據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被征收(用)土地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暫行辦法的通知》(府廳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具體承辦轄區內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轄區內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被征地組織(單位)應及時提供需落實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的基本情況,協助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第二章參保范圍和手續的辦理
第三條省、市國土資源部門實施統一征地時年滿16周歲以上、被征地時具有常住農業戶籍并辦理了“農轉非”人員。參保人員分為被征地勞動力(即男年滿16周歲不滿55周歲、女年滿16周歲不滿45周歲)和被征地養老人員(即男年滿55周歲以上、女年滿45周歲以上)。
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我區社會和諧穩定,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被征收(用)土地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暫行辦法的通知》(府廳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具體承辦轄區內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轄區內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被征地組織(單位)應及時提供需落實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的基本情況,協助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第二章參保范圍和手續的辦理
第三條省、市國土資源部門實施統一征地時年滿16周歲以上、被征地時具有常住農業戶籍并辦理了“農轉非”人員。參保人員分為被征地勞動力(即男年滿16周歲不滿55周歲、女年滿16周歲不滿45周歲)和被征地養老人員(即男年滿55周歲以上、女年滿45周歲以上)。
房產證網絡輿情調處報告
2014年06月13日,收悉你辦公室轉辦的網絡輿情件,康群辦字201406010號,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由分管副局長負責、指派市場管理所進行調查處理,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網絡輿情的基本情況
市房管局、建設局亂收費。市鎮很多居民反映,在鎮,地處廣場辦房產證就要建設工程許可證,而就在旁邊的新世紀廣場等的房子辦房產證卻不要,很多居民的房子早在2006年前后就建了,只是由于開發商的原因一直沒辦理土地證,導致拖到現在才來辦房產證。當問到房管局的工作人員為什么廣場辦房產證就要建設工程許可證,而就在旁邊的新世紀廣場等的房子辦房產證卻不要時,工作人員說這是房管局作出的決定,而不是省、市作出的決定。難道一個小小的地方政府部門也能隨便作出這樣一個亂收費的決定,老百姓非常不滿。還有,房子早就建好了,為什么建設規劃局還要老百姓出錢去找設計院畫設計圖紙才肯辦證,這不是欺詐搜刮百姓嗎?說徹底就是要收錢。期望你們幫幫忙,曝光揭露這些罪惡的行徑,為老百姓解除痛苦。
二、案件的原由及信訪人的主要訴求
區鎮很多居民反映,在鎮,地處廣場辦房產證就要建設工程許可證,而就在旁邊的新世紀廣場等的房子辦房產證卻不要,詢問原因。
三、調查處理情況
自治縣規范城鄉醫療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重慶市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渝民發〔〕33號)精神,進一步規范我縣城鄉醫療救助工作,保障困難群眾能夠享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醫療救助范圍
城鄉醫療救助實行屬地管理,救助對象為:
(一)城鄉低保對象。
(二)農村五保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