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考察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09:11: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博士考察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博士考察報告

泥沙環境學術管理論文

一、會議概況

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秘書長胡春宏、副秘書長王兆印率團參加了2002年7月21–8月2日在美國舉行第二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我國水利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支持的重大課題《江河泥沙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研究》項目組骨干成員及相關知名專家25人赴美參加交流會,其中水利部所屬成員有胡春宏、王兆印、劉成(國際泥沙研究與培訓中心)、楊小慶(水科院)、張俊華(黃委)5人。有50名美國和6名比利時代表參加了會議。會后,代表們實地考察了美國Sheboygan河生態修復項目、Peoria湖保護工程、伊利諾伊河、周文德水力實驗室、胡佛水壩、科羅拉多河等水利、環境工程。

二、主要內容

1、學術討論會

7月22日–24日進行了學術討論會,主題為輸沙和環境影響。中心議題為:流域泥沙、侵蝕與環境影響、泥沙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湖泊與水庫泥沙、河流水力學與輸沙、濕地開發、粘性泥沙輸沙及污染物吸附、環境修復。

7月22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首先全體與會者起立,為原美方組委會主席顏本奇(BenChieYen)教授、博士默哀三分鐘,他曾為促進中美學術交流、發起并促成第一屆和本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然后由美方組織單位Marquette大學工程學院院長DouglasM.Green(douglas.green@marquette.edu)致歡迎詞,中美雙方組委會主席王兆印、CharlesS.Melching(charles.melching@marquette.edu)分別致開幕詞。上午還由美國地調局地表水辦公室JohnGray(jrgray@usgs.gov)介紹了中美泥沙合作的報告“美國地調局輸沙研究及與中國的合作”,美國伊利諾伊大學MarceloGarcia博士做了主題報告“河流整體的自然化”,我國北京大學倪晉仁做了主題報告“分洪區點面綜合信息損失評估”。

查看全文

干部培訓班赴外學習情況考察

為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化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作用的認識,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以及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我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一行65人,在自治區黨校巡視員、校黨委委員同志的帶領下,于**年**月**日至**月**日赴**、**兩地進行了為期14天的考察學習。

一、基本情況

根據**市委黨校學習考察計劃安排,學員們先后聆聽了**市委黨校校委委員、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市情介紹”、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創新制度,構筑預防腐敗新機制”、余信鴻教授作的“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是貪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對**經濟的影響”、市委辦劉福祥同志作的“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是發展的關鍵”、省委黨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以及香洲區委辦張獻斌同志作的“學習《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體會”。同時,大家還參與了**市委黨校中青班課題調研匯報會,聽了“CEPA對珠澳經濟的影響”、“**市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情況的調查”、“嚴格依法行政,努力實現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強制度建設,解決干部能下問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西部工業園區競爭力的思考”等調研報告,倍受啟發。結合著理論學習,學員們還先后參觀了**市容市貌、科技創新海岸、大學園區、格力集團、工業園建設、農村及臨港工業區、駐澳部隊**駐地等。

在**市委黨校,學員們聆聽了劉校長作的關于近幾年**發展狀況和近期所進行的幾項重大改革試點情況的報告,并認真解答了學員們的提問。

通過聽課學習和實地參觀考察,學員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所到之處,受到了兩地市委黨校的熱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溫暖。為期14天的考察學習,不僅使學員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而且學到了經驗,受到了啟示,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相信對今后學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將會大有裨益。

二、**、**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經驗

查看全文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考察報告

干部考察報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培訓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借鑒美國農業推廣方面的經驗,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工作水平,促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持續發展。經農業部和國家外專局批準,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派出以梁志杰同志為團長,江西、上海、貴州、湖北、山西、天津、湖南等省市和遼寧省大連市、錦州市、四川省雙流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培訓考察團一共14人,于1995年11月4日至12月2日執行赴美國培訓考察任務。

培訓考察團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農業及自然資源學院負責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于1855年,是全美第一所根據贈地法成立的州立(公立)大學。學校位于密西根州首府──蘭辛市,規模宏大,景色秀麗,下設14個學院,共有4000多名教員,設有200多門專業學科。在校注冊學生4.1萬人。其中本科生3.2萬人,研究生9060人,外國留學生近3000人,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留學生900人。學校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校園占地8.5平方公里,試驗農場和農業教學、科研基地12.7平方公里。農業和自然資源學院為大學里歷史最為悠久、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在全美屬于最好的十大農學院之一,作為典型的贈地法案學院,農學院實行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的體制,負責全州農業科研和推廣工作。州政府不再設立科研和推廣機構。美國所有州都實行這種體制。在行政管理上,農學院分為四大部門:即主管教學的學術和學生事業部,主管科研的農業試驗站,主管推廣的州立大學農業技術推廣站和主管國際交流的國際農業研究所。具體負責這次培訓考察活動的是學校國際農業研究所和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在20多天的培訓考察工作中,全團受到美方的熱情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校長、農學院院長Fred·Poston博士會見并宴請了代表團。整個培訓考察日程緊湊,工作緊張,組織有序,內容豐富,方式活潑。代表團先后聽取了學校二十多位具有博士學位的農業推廣專家、教授的講課和情況介紹,訪問了拜伊(Bay)縣、埃力那克(Arenac)縣、麥森(Mason)縣等三個縣級農業技術推廣站,考察了11個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4個農產品加工廠,一個生產資料公司,二個職業中學,二個農產品收購站,一個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參加了埃力那克縣農場主協會主席舉行的情況報告會,走訪了9個美國人家庭,其中:農場主家庭5個,大學教授家庭2個,中學教師家庭1個,推廣站長家庭1個。應美方邀請代表團向有關專家、教授和部分外國留學生介紹了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績等情況,就有關問題與美方朋友進行了研究、探討,得到美方好評。本次培訓考察,內容涉及美國農業立法的沿革,推廣經費預算與使用,贈地大學體系,農業推廣理論和原則,農業推廣體制、管理、項目計劃和評估,農業推廣手段和方法,農業發展政策,現代通訊技術信息傳播設施在農業上的應用,及美國朋友的家庭生活等諸多方面。同志們認為,本次培訓考察收獲不小,對美國特別是密西根州的農業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發展趨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達到了預期目的。

查看全文

團委書記在工作總結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年,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全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展開,“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深入推進,我校也將在2009年12月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深入分析2009年時代背景基礎上,我校開展了主題為“青春奉獻奧運,共建和諧家園”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下面,我就將今年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情況給大家作以匯報。

一、統一部署、突出重點,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從今年4月份開始,我校就圍繞社會實踐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和討論工作。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組團籌備后,我們按照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機制,分校院兩級對所有申報的實踐項目進行評估答辯。最終,共確立社會實踐項目145個,其中校級重點項目15個,校級項目12個,院級項目118個,直接參與組團實踐的師生1365人,加上參加暑期返鄉調研的同學,參與今年社會實踐的總人數已經突破8000人。

實踐隊員在學校統一組織下分別奔赴京郊、河北、河南、內蒙、黑龍江、遼寧、甘肅、青海、陜西、貴州、四川、云南等全國20多個省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服務活動,受到當地群眾和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

實踐歸來,我校各實踐團隊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時總結實踐成果,共提交社會實踐論文(調查報告)1000多篇。我校赴平谷社會實踐團第三次來到掛甲峪村,經過一周的生態資源普查,完成了《平谷掛甲峪植物志》和掛甲峪生態多樣性總體評價等實踐成果;我校博士團在仔細考察實地情況后,為內蒙古自治區做了《鄂爾多斯市新區建設規劃》和《大興安嶺地區旅游發展戰略分析》;我校校環保志愿者聯合首都數十所高校志愿者利用假期對環北京奧運水系進行了水樣調查,完成了《北京奧運水環境及河流水質考察報告》;我校法學、心理專業學生深入貴州山區,為當地農民和少年兒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我校學生支教團再次來到“赤城農民工子弟學校”,和那里的孩子共同學習、生活……可以說,我校大學生用行動為地方發展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查看全文

談論擴展現代農村研究的新境界

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紀的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形成的階級分析和經濟社會史分析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目前對農村問題的研究,應下大力氣在當代農村經濟社會方面取得突破,在研究方法上應當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問題研究農村調查階級分析法經濟社會分析法

20世紀的中國農村問題研究,走過了復雜的歷程,形成了階級分析和經濟社會史分析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關于農村問題調查研究的成果,是階級分析方法的主要代表。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曾經說過,中國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對農民和農村社會階級的調查,構成了有關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理論基礎。

畢生重視社會調查,其中包括農村調查。

早在1925年底,就在他的家鄉從事過農民狀況的調查,并且組織過農民斗爭。1926年1月,發表了《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一文,初步分析了農村社會階級。年1月,又進行了湘潭、湘鄉、衡山、酸陵、長沙五縣調查,后來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列舉了鄉村農會組織農民所做的14件大事,駁斥了當時黨內黨外對于農民運動的各種責難。這是從事中國農村研究的開始。后來他說過,年春天之前,自己“得知了各階級的一些情況,可是這種了解是異常膚淺的,一點不深刻”;在考察湖南農民運動之后,“對于農村階級的結合,仍不是十分了解的”。

查看全文

浦江縣小學教育考察團赴溫州學習考察報告

浦江縣小學教育考察團赴溫州學習考察報告

浦江縣研培中心于錫陽

10月13日~15日,浦江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小學校長及部分教辦主任一行共30余人,赴溫州市實驗小學和溫州市蒲鞋市小學進行教育考察.本次考察的重點是校本教研和學生評價問題.考察團實地考察了兩所學校,聽取了有關專題介紹,在以下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校園充滿朝氣和人文氣息

溫州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創設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體現在辦學目標上是"辦學品位化,校園生態化,教研特色化,管理人性化".確實,一走進溫州市實驗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注世界,關愛生命"八字校訓.半天的參觀訪問,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學校處處洋溢著一種蓬勃的朝氣,到處充滿著人文氣息.校園里綠草茵茵,小橋流水,典雅寧靜;校園一角的兒童樂園,充滿童真童趣,情趣盎然;別致的教學長廊,新穎的餐廳設計,分明可以看出他們的匠心獨運.圖書館,科學館成了同學們遨游書海,探索科學的好去處.每到下午第三節課,音樂室里琴聲繚繞,舞蹈室里舞姿婀娜,書畫室里揮毫潑墨,電腦室里暢游網絡,籃球場上龍騰虎躍,游泳館里蛟龍出水,校園真正成了孩子們向往的學園,花園,樂園.特別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校里到處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別致新穎的課桌設計,五彩繽紛的餐桌顏色,充滿溫馨和睿智的提示語言等等.如:食堂里的"小主人,別忘了帶我回家","你愛干凈,我也是",操場邊的"來學,來玩,來創造",體育室的"我運動,我快樂,我成長",棋室的"后為棋之最,兵也不遜色",電腦室的"遨游在信息樂園,我就是快樂的",美術室的"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等等.真可謂是于細微處見真情,時時處處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二,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扎扎實實

查看全文

醫療衛生赴河北保定市、北京市朝陽區學習考察報告

優化整合區域衛生資源大力提升衛生事業水平

---赴河北保定市、北京市朝陽區學習考察報告

為學習借鑒外地整合和優化區域衛生資源的經驗,促進我區衛生事業發展,3月2日至3日由副區長郭景平、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石桂臣帶隊,區政府辦、研究室、衛生局、大港醫院、油田醫院一行11人,赴河北省保定市、北京市朝陽區學習考察,先后考察了保定市人民醫院、保定市第三醫院、北京市朝陽醫院和垂楊柳醫院。雖然考察時間短暫,但是由于考察內容明確,安排周密,考察人員結合我區醫療資源現狀去思考和研討,收獲很大。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初步實現集約化經營的保定市醫療集團。保定市醫療集團是以保定市第三醫院為主體,2001年1月7日經市體改委批準、由25家醫院組成的具有完整框架、組織結構的多元化醫療集團。第三醫院占地面積214.5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總資產1.5億元。現在集團擁有職工3978人,碩士生導師4人,主任醫師42人,副主任醫師210人,中級職稱868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5人,學科帶頭人92人,其中醫務人員2700人,保定名醫17人;總資產2.8億元,開放床位3160張,年門診量153萬人次,年收住院5.5萬人次,手術1.6萬人次,是保定市衛生系統陣容較大、實力較強、功能較全的多元化醫療集團。

向國際化品牌醫院邁進的北京朝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地處首都商務中心西區北側,是一家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2003年實現業務收入近7億元。醫院現設病床1030張,年門急診量120余萬人次,有臨床、醫技科室49個,職工2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余人。該院以呼吸、心臟、泌尿、高壓氧、職業病、器官移植、實驗醫學、急診醫學等學科特色和呼吸衰竭救治、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治、心臟病介入治療、臟器移植、中毒救治、試管嬰兒、急診醫學、危重癥醫學等眾多特色醫療項目為重點。“北京市呼吸病研究所”、“北京市高壓氧治療研究中心”、“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北京市職業病與中毒醫學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煙草與健康合作中心”設于該院,同時是“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中華醫學會高壓氧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大腸肛門外科專業學組、疝與腹壁外科專業學所在地。承擔著首都醫科大學及北京市護士學校臨床教學任務,是臨床醫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博士后流動站。承擔百余項國家、部、市級科研項目,獲得科研成果300余項,醫學居國家醫療機構先進行列。醫院把"博愛誠信"作為立院之本,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以先進精益的科學技術,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的醫護團隊,為廣大患者提供人文優質、可靠誠信的醫療服務并向國際化品牌醫院的目標邁進。

查看全文

記錄測繪考察隊先進事跡材料

“雖然尋找**冰蓋最高點的路途上每一步都困難重重,但是朝圣般的感情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團結協作、任勞任怨、兩赴**填補國際空白的最小隊員;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登上**冰蓋最高點的世界第一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中國**測繪研究中心博士生**。

北京時間2009年1月18日3時16分,**將一根標志桿深深地插進一片雪地里。這一歷史時刻,標志著人類首次確定了**內陸冰蓋最高點dome-a的位置。確定冰蓋最高點后,**把從武漢大學帶去標有“china”字樣的三角架和測繪標志墩,永久性埋設在**冰蓋dome-a點上。

**,1977年6月出生于山東省東明縣。1994-1998年,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量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2001年,在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工作。2001-2003年,在武漢大學測繪學院讀碩士研究生,2003年,提前攻讀博士至今。2002-2003年,參加中國第19次**科學考察,深入**內陸500多公里的格羅夫山區進行科學考察。2009-2009年,參加中國第21次**科學考察,前往**冰蓋最高點domea區域進行科學考察,其主要職責是精確測定冰穹a最高點的位置、海拔高度,并為科考隊導航。1月9日,**等人成功到達**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這是人類首次從地面進入冰穹a。

domea是**內陸距海岸線最遙遠的一個冰穹,也是**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地區,氣候條件極端惡劣,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國際上迄今還沒有從地面進入domea開展過系統科學考察活動,是**科學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區和制高點。由于獨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層水平流動最小,動力過程最為簡單,是冰蓋動力學觀測研究最理想的區域。domea區域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冰層中儲存著具有全球規模的氣候變化信息和大氣本底環境信息,是**冰蓋最理想的深冰芯鉆取地點。domea地區是**冷源的中心區,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最有可能出現在domea地區。domea冰蓋覆蓋的甘伯采夫山脈最有可能是**大陸板塊運動和地殼形變的記錄載體,對研究**大陸的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domea地區的高海拔、低風速和干燥、低溫、少地震的特點,使之成為日地關系和天文學觀測的理想之地。因此,domea是國際公認的**內陸冰蓋最后一個最為理想的科學考察區域。

從科學考察價值和極地話語權角度來看,**有四個必爭之點———極點、冰點、磁點和冰蓋最高點“dome-a”,前三個點已分別被美國、前蘇聯和法國捷足先登,占據并建站。只剩下海拔4千多米的冰蓋最高點這最后一個科考空白。按照國際條約,**不屬于某一國家,是大家可以共同開發利用的。但是按照慣例,一個國家在重要位置建站,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在**問題上更具有發言權,在該地區的開發利用也會得到各國的默認。

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向國際**研究科學委員會正式提出domea科學考察計劃,并于1996/1997年,1997/1998年,1998/1999年,2001/2002年4次向domea沖擊,最遠行程1100公里,為最后沖頂domea奠定了基礎。2009年,我國終于完成了沖頂domea的各項準備工作,于第21次中國**科學考察隊中設立13人組成的內陸冰蓋隊,向domea頂點發起最后沖擊,**成為冰蓋隊13人之一,承擔測定domea最高點的任務。

查看全文

美國教育評估歷史與章程

按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案的規定:凡本憲法未規定而又非各州所禁止的事權,皆歸屬各州和人民。美國憲法中沒有對教育管理權的規定,因此,聯邦政府無權確定國家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及課程設置均由各州與地方政府決定。這也決定了美國教育管理體制是地方分權、聯邦政府無權直接干涉高等教育事務的特征。聯邦政府只能通過立法、資助等手段間接影響高等教育,而各州對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不完全相同。

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聯邦政府頒行了《莫里爾法案》、《海奇法案》、《史密斯-來沃法》等一系列法案,給美國高等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高等院校數量迅速增加、規模快速擴張以及高等教育結構的急劇變化,給整個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無序和混亂。[1]社會和院校不得不關注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問題。同時,自由市場經濟的發達以及“始終對國家存有戒心,人們更加信賴自發的民間組織”[2]的文化傳統,使得美國人民更愿意依賴自愿性組織的社會力量來解決社會問題。基于以上背景,有助于保證美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各種民間認證機構逐步發展起來。認證主要分專業認證和院校認證兩種。專業認證通常與專門職業資格證書相關聯,由專業或職業認證機構來實施,主要對高等院校內各學科領域的專業或學院進行認證,還包括對單一學科的高校進行認證。專業認證組織極為專門化,例如,醫學教育中除了整體的醫學院認證機構外,還有骨科、兒科、牙科等分支學科的認證機構。因此,美國專業性認證機構名目繁多,且各機構覆蓋的學科范圍大小不一,是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認證機構。

1當代美國高等教育評估的發展回顧

美國高等教育認證機構種類繁雜、數量眾多。因此,存在著由誰來保證這些認證機構的認證質量的問題。在美國,有兩種高等教育認證質量外部保證機構。一種是非官方的美國高等教育認證行業的協調機構或理事會或委員會;另一種是官方的美國教育部,分別開展對高等教育認證機構的行業認可或官方認可工作。認可是外部保證機構對認證機構進行高等教育認證質量外部保證最主要的方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和較高認同度的高等教育評估組織主要有美國高等教育認證理事會(CouncilforHigherEducationAccreditation,以下簡稱CHEA)等機構。CHEA的組織機構由高等院校和認證機構兩方面成員組成,它們共同協調全美的各類認證活動。具體而言,由CHEA對各類認證機構進行資質認可,各類認證機構對高等院校進行整體認證和專業認證,但認可標準、認證政策以及相關問題的研討、信息等活動則由理事會共同決策和協調安排。同時,認證機構又要接受政府的認可,有的高等院校還要接受政府的學科評估,見圖1。圖1美國高等教育認證理事會的組織架構CHEA的主要職能有:一是提高學術質量,確認認證機構有推動提高學術質量的標準,并與院校宗旨的框架相適應;二是向社會公證,代表公眾審核教育努力的結果,證明其是否與公眾和高等教育界的愿望相一致;三是鼓勵改革和完善,確認認證活動能鼓勵院校和項目進行有目的的改革和完善,并推動持續的發展變化。到2003年為止,在美國大約有8個地區性和13個全國性院校認證機構以及76個專業認證機構,在這各類近100個認證機構中,接受CHEA或聯邦教育部(USDE)認證的機構數大約各占總數的60%左右,其中有近30%的機構接受了“雙重”認可。CHEA對認證機構的認可,僅僅表明認證機構滿足了CHEA的認可標準———行業性質量規定。聯邦教育部對認證機構也進行認可,但認可的目的是通過這些機構認證的院校來確認其參與聯邦項目(如學生資助)的要求。CHEA認可的準則分資格條件和認可標準兩部分。資格條件主要有8條,其中要求認證機構是非政府性質的、獨立的;所認證的院校和專業具有合法的學位授予權;以保證和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質量為宗旨;公開闡明其決策程序、認證范圍、認證層次和評估準則;不會受被認證學校及資助單位的影響;具有公正的申訴程序等。認可標準主要有6條,包括推動學術質量的提高;向社會進行教育質量公證;鼓勵有目的的改革和完善;采用恰當和公正的決策程序;對認證實踐進行元評估和持續改進;具有充足的資源。

2當代美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

2.1美國高等教育評估機構

查看全文

充分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思想問題、組織問題、切入點問題

同志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把農民“組織起來”放在首要位置,并把合作社運動列為十四件大事之一。你們認為“組織群眾仍然是新農村建設第一要務”的原因何在?

在一定意義上說,組織群眾,發動群眾,辦好合作社可以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從我省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可以看出,新農村建設呈現可喜的態勢,但是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癥結所在,就是廣大農民還沒有真正組織起來。

中央連續五年出臺一號文件,把“三農問題”放到重中之重,我省各級政府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出于對過去的經驗,對現行的新農村運動心懷疑慮,大多數農民仍然處于茫然和觀望狀態;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除少數能夠組織發動群眾處于新農村建設前沿外,相當基層干部難以有效地組織發動群眾,處于等、靠、要狀態;農村缺少經濟增長點和相應的載體,反哺的社會力量擔心農村能否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得到預期收益缺乏信心,一些公益性部門和個人對捐款和投資能否專項用于農民持懷疑態度。

據省工商部門2008年初統計,全省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僅有419家6617人,說明農民合作組織比較弱小。

這是當前新農村建設的組織問題之一。組織問題還體現在其它兩方面:一是如何協調好“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問題,避免政府包辦,農民觀望現象發生和蔓延;二是非政府組織發展滯后。市場中介組織、自律性行業組織等非政府組織發育滯緩,現代企業組織介入少,農村建設對行政組織過度依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