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環保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4:46: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綠化環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綠化環保

環保城市綠化工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目標,以*城區發展規劃和生態建設規劃為指導,以綠帶、片林建設和綠色家園活動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環境優先的原則,實行政府投資和社會綠化同步推進,增加綠化覆蓋率,確保綠化景觀有較大變化,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二、工作目標

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兼顧周圍郊區,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工程建設與中心城區的各類公共綠地建設相結合,建成以小游園、街頭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綠地等綠色空間為基礎,以城市公園為核心,以街路、鐵路、河道、廊道綠化為框架網絡,將*城區建設成“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生活安逸”的綠色城市。到2010年公共綠地總面積達440.5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達到*.*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高于35%。

三、重點項目

以環城山體為綠化背景,以大凌河、什家河為綠化骨架,中心城區整體綠地系統形成“一環、兩帶、五廊、十線、多點”的網絡綠化格局。“一環”指中心城區外圍環狀分布的山體連綿地帶;“兩帶”指大凌河綠化帶和什家河沿岸的濱水綠化帶;“五廊”是錦赤高速綠化廊道、京四高速綠化廊道、鐵路沿線綠化廊道、狼山綠化廊道、哨口山綠化廊道;“多點”主要指分布中心城區內部的各類公園以及街頭綠地。

查看全文

上半年環保局城市綠化工作總結

一、扎實有效地開展了先進性教育活動

根據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從2月3日起至6月30日,我局在機關全體黨員中開展了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市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督導組的悉心指導下,我局按照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目標要求、基本原則和方法步驟,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統籌兼顧,圓滿完成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達到了“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的。

二、綠化工作勢頭良好

**年我市計劃全年新增綠化覆蓋率一個百分點,計劃新增綠地率一個百分點,計劃新增人均公共綠地0.5平方米。截至6月底,我市建城區實際新增綠化覆蓋率0.48個百分點,新增綠地率0.45個百分點,新增人均公共綠地0.29平方米。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48%、45%和58%。完成單位附屬綠地26公頃,居住區綠地16.06公頃,集中義務植樹37.55萬株,垂直綠化4.84萬延長米。

今年,我市計劃完成道路新工程35條,實際完成30條;計劃完成綠地新工程22塊,實際完成14塊;計劃充實改造道路4條(不包括三條路重點改造工程),實際完成3條;計劃完成充實改造綠地1塊,實際完成1塊;計劃充實改造游園1個,實際完成1個;計劃道路補栽66條、4672株,實際完成82條、4925株。局屬四個苗圃完成育苗面積150.3畝。《**市古樹名木保護方案》已上報市政府待批。唐槐公園順利完成北園的改造建設工程,并于五一前對游人開放。在改造建設過程中,利用仿生學造景技術完成北園1#古唐槐的修復、加固工作,取得好的景觀效果。

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查看全文

園林處苗圃項目計劃書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背景:

根據**區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處原**苗圃需要異地搬遷。按照建設部《城市規劃建設指標》和《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的規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區面積的2%,苗木自給率80%以上。因此,我區還需要新建面積不少于210畝的城市綠化專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經確定了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時完成建設,我區將消耗大量資金到市內、外其它苗木生產基礎地購買苗木,這對我區的城市綠化建設極為不利,對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也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因此苗圃建設勢在必行。

三、項目建設條件

**苗圃位于貫通**市區和**區的必經之路——**大道北側,南側正對**公園,東側與**區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景區1.5公里,西側是**生產基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苗圃地勢平坦,土層肥厚、水源充足,適合各類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設的立地條件。建成后可滿足我區城市綠化建設苗木供應的要求,將為我市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打下堅實基礎。另外,**苗圃處于城市區西部農村,地價較為便宜,可節省大量建設成本,具有較強自行性。

查看全文

低碳理念下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探索

摘要:新時代發展之下,增加城市園林工程的建設數量,能夠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提高城市的美觀性,并且為市民提供可游覽的休閑生態場所。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維護環境、綠色低碳的方針,因此設計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必須要深入貫徹低碳理念,并以此來達成節約資源、控制環境污染、提高生態效益等目標。基于此,該文重點對設計城市園林植物景觀中應用低碳理念的相關策略做出深入、細致的分析與探討,以推進我國各大城市綠化工作的持續性、穩健性發展。

關鍵詞:低碳理念;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環保;生態

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進行設計工作時,重視低碳理念的融入,具有提高設計質量、提高城市美觀度、擴張城市綠化面積、符合綠色低碳環保以及持續性發展理念等諸多優勢。但是,如果沒有合理應用低碳理念,不僅難以發揮出上述優勢,也會制約城市綠化的持續性、穩定性發展。因此,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重視當前設計城市園林植物景觀中對于低碳理念的應用,積極探尋更為有效的應用措施,從而保障設計水平的切實提高,貫徹與落實綠色低碳環保發展觀念,為良好發展各大城市綠化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設計城市園林植物景觀中應用低碳理念的必要性

低碳理念具體指的是控制氣體排放量,主要是通過管控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氣體的量,進而達成杜絕污染、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綠色生態發展等目標。低碳理念的推行,與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社會的方針戰略相符合。本質上,低碳理念是表現大自然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相互促進發展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一種人類對生存責任予以履行的方式[1]。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理念對諸多種內容有所涵蓋,屬于當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需求和趨勢。

2設計城市園林植物景觀中應用低碳理念的原則

查看全文

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省,啟動一批生態省建設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社會文明的道路。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產業結構調整

1、堅持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倡導和鼓勵節水、節能、低物耗、低排放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加快發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業和產業,實施一批技木改造項目和技術創新項目。由省經貿委負責。

2、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電子與電氣產業、機械與裝備制造業、石油與化學工業四大優勢產業。改造提升輕工、紡織、化工、機械、建材、冶金六大傳統產業。由省經貿委負責。

查看全文

環保局城區綠化工作意見

為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提高我市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提升城市整體品位,加快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步伐,根據城市綠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20*年城市綠化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圍繞建設中等城市總體目標,樹立“以人為本、方便高效,建筑精美、環境優雅,新區現代化、老區古文明”的發展理念。遵循“功能求完善、綠化擴總量、建筑鑄精品、城市創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構建經濟高效、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的人居環境為目標,以部門和有關鄉鎮、企業綠化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綠化活動,擴大城區綠化總量,提高城市綠化檔次,為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加快建設中等城市做出應有貢獻。

二、任務目標

以賈莊公園、東山公園、白鶴公園、北崗林地、大洺遠水庫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城區四環路特別是xx公路綠色通道、重點企業防護林地、洺河源森林公園、城市周邊山崗溝坡、河流兩岸、城區周邊鄉鎮的環鄉鎮道路林帶、綠帶等綠化建設為重點,抓住植樹綠化的有利時機,迅速掀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新高潮,利用一月半的時間(2月15日至3月31日),完成城區植樹32萬株,綠化覆蓋面積擴大2000畝,城市綠化覆蓋率增長4%,由2005年底的xx%上升到xx%。

三、職責分工

查看全文

樹景在廣場景觀中的意義研討論文

摘要:我國幾千年來優秀的樹景造景史給民眾留下了深刻而廣泛的景觀印象,也深埋下了民族傳統的文化心理和審美特征。廣場景觀中的樹景能起到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體現中國傳統景觀文化和審美特點;促進生態環保,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意義;增強空中綠化或立體綠化效果。但現有的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中對樹景的運用少之又少。

關鍵詞:樹景傳統景觀文化生態環保空中綠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們對城市環境景觀空間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環境景觀規劃也越顯重要,特別是城市景觀中的廣場景觀更是重中之重,成為近些年來設計者、居住者們矚目的焦點。一個城市的廣場景觀設計的優劣會影響到整個城市未來規劃發展和生態環境,影響到這個城市未來景觀的旅游開發。因為廣場景觀文化是一個城市人文、歷史文化特色和未來發展趨向的具體體現,是大眾聚集和交流的開放性的活動中心。廣場景觀體現的就是一個城市大眾的審美取向和審美風格。但現實中,設計者們對廣場景觀的設計只重視草坪和硬質景觀的設計,而忽略了景觀造景的重要要素——具有中國園林特色的樹景的造景設計。我國幾千年來的優秀的樹景造景史給民眾留下了深刻而廣泛的景觀印象,也深埋下了傳統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審美特征。因此,我們在今天這個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與碰撞的時代,一定要結合中國文化環境的實際,特別是中國人實際的生活習慣和審美習慣對廣場景觀規劃的要求,在積極引進國際上先進設計理念和最新的設計成果的同時,也要技術而藝術地對我國的廣場景觀中的樹景進行具有我國文化特色和符合我國民族心理審美標準的造景設計的探索。設計者在樹景的安排設計中,不僅要解決大眾的“生存居住問題”和大眾心理上的“安全、舒適問題”,還要注意既保留我們中國文化歷史特色遺產和審美標準,又要符合時代的潮流、注重生態環境。

一、現有廣場景觀設計的局限

我國傳統景觀審美講求“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講求自然美與人工美的融合,希望能創造出與自然環境協調共生、天人合一的藝術綜合體。樹景是我國傳統景觀造景的中國要素之一,是我國傳統景觀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好體現。它在我國傳統景觀文化和審美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成為了中華景觀審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樹景在現代景觀中的使用意義和價值已經擴大,除了體現我國園林文化特色和審美之外,它還要起著綠化和美化環境、促進生態環保、調節區域氣候、增加城市中有限的空中綠化面積、塑造立體綠化景觀等作用。然而,在我國的現實景觀設計中,設計者們對樹景的應用卻遠遠不夠,樹景只是作為景觀的某種添加以填補景觀空間的漏缺,當硬質景觀出爐之后,樹景更是被許多設計者無情拋棄,更別說是要設計者們去探求樹景的更深層的景觀藝術價值和審美應用了。這種情況特別體現在城市廣場景觀的設計上。我國現有的廣場景觀流行西方廣場一覽無余的模式,完全沒有中國園林式的綠蔭婆娑、曲徑幽通、一波三折的意境和風貌,更別提樹景在廣場景觀中所起到的一系列的生態、社會意義了。曾有人這樣概括現今的城市廣場:“低頭是鋪裝加草坪,平視見噴泉,仰臉看雕塑,臺階加旗桿,中軸對稱式,終點是機關。”①例如蘭州的東方紅廣場、西安的音樂噴泉廣場、成都的天府廣場都屬于這種情況的典型。這種借鑒于西方模式的無樹景的廣場景觀勢必會失卻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特色,以及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生態環保價值,更沒起到有效的空中綠化作用。這就有違“以人為本”的城市廣場景觀規劃原則的初衷了。

二、樹景在廣場景觀中的意義

查看全文

園林綠化建設調研報告

21世紀是綠色環保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愈益受到更多地關注,園林綠化水平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對于新城來說,要把**建設成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海上花園城市,新城城區的園林綠化建設能否有所突破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進行了相應的調研后,本文擬對新城園林綠化建設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新城園林綠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綠化投入日益加大,綠化建設以點、線、面有機結合為原則,以種植樹木為主,各類建設項目綠地率指標均比國家標準提高5%,道路綠地、公園綠地、庭院綠地等已初具規模,翁山公園二期、海洋文化廣場等工程加緊實施。截止20**年8月底,新城園林綠地面積166.15萬M2,公共綠地面積94.32萬M2,城區綠化覆蓋率60.92%,綠地率55.3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1.25平方米,已基本形成以城市公園為主體,河流道路綠地為紐帶,居住區綠地為點綴,大面積山體為背景的總體綠化格局。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缺少考慮園林小品對綠化的作用,缺乏標志性綠地。在主要的交通要道視線聚集點,缺少突出綠化的重心,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觀綠地,如進城入口處等重點地段缺乏既有特色又有園林藝術感染力的園林綠化作品。在公共綠地、街頭綠地缺少園林小品,使人感覺綠地就是覆綠,缺少靈氣。二是林相比較單一,綠化的生態性還欠考慮。大面積的草坪、廣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改善了城市形象,但城市綠化作為一項基礎性建設,綠地質量和生態效益亦是根本。在強調了色塊、草坪、大樹個體、規則的行道樹的同時,缺少重視植物間的相互搭配、互相依偎的群體美。對綠化的生態性還欠考慮。三是幾個問題還待探討形成共識。如本土樹種培育和種植、引進花卉樹種與當地花卉樹種的協調問題、大樹移栽進城的適度問題、果樹進城的合理性問題、植物品種反季節移栽的適量問題等等。

三、對新城園林綠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查看全文

低碳經濟城市園林綠化研究

[摘要]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人們在經濟發展中引入了低碳經濟概念。低碳生活理念已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探討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應采取的措施,以達到低碳高效、節能減排的效果。

[關鍵詞]低碳經濟;園林綠化;建設;策略

1低碳經濟概念

低碳經濟是指為了減少二氧化碳這一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經濟建設中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指導,積極研發和使用無污染的新能源,盡可能減少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最早見于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必然產物,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低碳經濟喚起了全社會的節能減排意識,維護的是全人類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施工建設中,低碳環保利己利人,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2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意義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國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在城中居住,人們不僅需要方便的購物、交通,而且十分關注工作之余的休閑環境。在城市園林中漫步或者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城市園林綠化惠及民生,人們越來越關注這一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園林綠化在改善城市生存空間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有利于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有利于維持城市生態平衡,有利于美化城市空間。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要低碳高效、節能減排,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查看全文

熱電環保整治匯報材料

2012年月15日,市副市長、區政府副區長召集市環保局,區環保局、城管局、水利局、經信局等部門,對熱電環境整治以及污水處理系統改造進行了現場調研。2012年月19日,區政府副區長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經過仔細研究討論,并結合我區霸王河水體景觀建設進度,針對涉及企業污水處理、大氣污染、地下水源保護、垃圾煤灰污染、污水處理補貼、供熱欠費等方面進行協調。為加快污水配套設施建設進度,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促進我區循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政府已經組織各部門協作配合開展工作。

目前,熱電正處于集團與電力集團的重組階段,集團已經在熱電派駐了工作組,在此期間已對熱電環保設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并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改造方案,但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于重組工作未簽訂正式協議,電廠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無法注入,區政府已督促供熱公司盡快付清拖欠熱電的1300萬元供暖費,此筆資金將專項用于熱電的環保技改項目。熱電在環保治理方面開始進行如下工作:

一、除塵器的煙塵排放

兩臺機組除塵器由于布袋使用年限已達五年以上,破損程度較為嚴重,存在漏灰現象,另外提升閥長期磨損造成關閉不嚴,從而使得煙塵排放濃度較高。目前除塵器改造所需的備件已經完成招標采購,預計8月20日前到貨。

治理計劃:#1機組計劃于8月20日開始進行B級檢修,屆時機組停運后更換除塵器提升閥和布袋;#2機組已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30日進行了臨修,對除塵器設備進行了維護檢修,計劃于9月20日對#2機組進行供暖前的檢修,10月10日雙機運行時可確保煙塵達標排放。

二、污水治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