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銀行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7 01:19: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子銀行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子銀行論文

工商銀行電子銀行論文

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500強中名列榜首的中資銀行,擁有810萬戶工商企業客戶和4億多個人客戶。2000年以來,工商銀行先后四次被英國《銀行家》、《歐洲貨幣》和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評為中國內地最佳銀行。2002年英國《銀行家》將工商銀行網站評為2002年全球最佳金融網站;2002年美國《環球金融》雜志在首次全球和地區最佳電子銀行評選中,將工商銀行評選為中國最佳企業網上銀行,工商銀行是國內唯一獲此稱號的商業銀行。

“金融e通道”——我們共享的空間,電子銀行業務已成為中國工商銀行在同行業中的優勢項目,也是我行大力推出的精品品牌。中國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重點產品有兩項: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客戶能夠實現自助服務,即客戶不必每筆業務都要跑到銀行來辦理,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子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方式,自己來進行交易、查詢和控制,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自主理財”的現念。

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它將逐步取代傳統銀行業務。2002年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全年實現交易額超過了8萬億元,業務量超過了6千萬筆。工商銀行威海市分行的電話銀行交易額超過了5億元,交易筆數為2.5萬筆,客戶數量超過了7千戶;網上銀行交易額達到10億元,交易筆數為4千筆,客戶數量接近400戶,目前威海市所有的財產和人壽保險公司、政府機關、財政機構、通信公司、移動公司、供電公司、百貨大樓、新華書店、中石油、中石化、海通證券、南方證券、三隆期貨、三角輪胎、威海船廠、客運公司、雙輪集團、華墾房地產、成山橡膠、好當家、黃海造船、華力電機、榮成玻璃廠和幾家較大的漁業公司、鈴蘭味精、億達公司、文登電機、三環雙連等等,一大批機構、集團、企業已經成為工商銀行企業網上銀行的客戶。

一、中國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對廣大客戶提供的好處

1、安全可靠: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在網絡安全上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防黑客技術,軟件使用了5級先進的加密校驗技術,企業在使用網上銀行辦理業務時能夠看得見的防范措施還有客戶軟件、讀卡器、客戶證書及其密碼,個人通過卡號及多級密碼登錄,還可自主申請e通卡進行網上購物。目前全國的廣大客戶通過工商銀行電子銀行結算的資金已經超過8萬億元,結算量已經超過6千萬筆,至今還沒有發生一筆資金丟失、帳務差錯的情況。從以上的情況看,客戶完全可以解除資金是否安全的憂慮。

2、方便實用:客戶自己可以隨時查詢帳戶的余額、今日明細和歷史明細等詳細信息,查看某筆款項是否到帳,還可打印出電子回單做為臨時入帳的憑證;即使是非銀行工作日或者是非銀行工作時間都可以進行帳務對帳和轉帳結算,也就是說工行網上銀行業務真正實現了24小時銀行服務。

查看全文

電子貨幣對商業銀行影響論文

摘要:電子貨幣作為貨幣演進的最新形態,與傳統貨幣相比,能夠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電子貨幣取代傳統的銀行券和硬幣作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世界性發展趨勢。電子貨幣除了具有貨幣的一些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其自身從發行到流通這一過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屬性。本文在解析電子貨幣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電子貨幣對傳統銀行業的挑戰,并就我國商業銀行如何應對電子貨幣的挑戰提出了意見。

關鍵詞:電子貨幣銀行金融

貨幣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商品貨幣、紙張貨幣和電子貨幣。從貨幣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貨幣制度的變遷是為了提高貨幣流通速度、降低貨幣流通費用,從而降低商品交易費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電子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一體化使經濟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特別是以因特網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使人類社會逐步向信息社會邁進。由于金融業對信息有超乎其他產業的特殊需求,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在這個網絡經濟時代,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業在業務處理、顧客服務、經營決策、管理拓展方面的技術環境。這些革命性的變革無疑都必須依賴于貨幣及支付手段相應的電子化。電子貨幣的出現和發展是20世紀末支付領域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它正在并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改變銀行的經營方式。由于在降低交易費用上的巨大優勢,電子貨幣取代傳統通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當然電子貨幣對傳統銀行業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商業如何應對電子貨幣的沖擊就成了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電子貨幣相關概念解析

20世紀以來,電子商務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作為其支付工具的電子貨幣也隨之產生和發展。電子貨幣的產生被稱為是繼中世紀法幣對鑄幣取代以來,貨幣形式發生的第二次標志性變革,并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應用與發展不僅會影響到電子商務的進行,而且會影響到全球的金融體系。

(一)電子貨幣的定義

查看全文

電子銀行發展分析論文

一、發展電子銀行的原因

1.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一種新的支付體系與其相適應

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要求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理論告訴我們,經濟領域一旦出現資源的不合理運用就會出現帕累托改進的空間。調劑資金余缺是銀行的基本職能,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必將會出現規模更大的資金流,運用傳統的貨幣支付體系將會產生各種資源的浪費,所以經濟金融市場的順利運行要求電子銀行這一新的支付體系來滿足更大的資金支付和轉移。

2.科學技術的進步為電子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進入21世紀,在全球范圍內,以電腦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有了飛速發展。這就帶動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金融也提供了新的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無論是國際金融發展的趨勢還是國內的金融市場開放方向,其趨勢都將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務平臺,科學技術的進步正是為這一新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可能,各種基礎金融服務結合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將會使以銀行業為代表的金融服務迅速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3.國際金融發展的趨勢是金融服務網絡化,這一趨勢促使中國要發展電子銀行

查看全文

電子貨幣對商業銀行影響分析論文

摘要:電子貨幣作為貨幣演進的最新形態,與傳統貨幣相比,能夠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電子貨幣取代傳統的銀行券和硬幣作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世界性發展趨勢。電子貨幣除了具有貨幣的一些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其自身從發行到流通這一過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屬性。本文在解析電子貨幣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電子貨幣對傳統銀行業的挑戰,并就我國商業銀行如何應對電子貨幣的挑戰提出了意見。

關鍵詞:電子貨幣銀行金融

貨幣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商品貨幣、紙張貨幣和電子貨幣。從貨幣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貨幣制度的變遷是為了提高貨幣流通速度、降低貨幣流通費用,從而降低商品交易費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電子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一體化使經濟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特別是以因特網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使人類社會逐步向信息社會邁進。由于金融業對信息有超乎其他產業的特殊需求,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在這個網絡經濟時代,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業在業務處理、顧客服務、經營決策、管理拓展方面的技術環境。這些革命性的變革無疑都必須依賴于貨幣及支付手段相應的電子化。電子貨幣的出現和發展是20世紀末支付領域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它正在并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改變銀行的經營方式。由于在降低交易費用上的巨大優勢,電子貨幣取代傳統通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當然電子貨幣對傳統銀行業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商業如何應對電子貨幣的沖擊就成了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電子貨幣相關概念解析

20世紀以來,電子商務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作為其支付工具的電子貨幣也隨之產生和發展。電子貨幣的產生被稱為是繼中世紀法幣對鑄幣取代以來,貨幣形式發生的第二次標志性變革,并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應用與發展不僅會影響到電子商務的進行,而且會影響到全球的金融體系。

(一)電子貨幣的定義

查看全文

電子銀行風險控制論文

因特網的出現給銀行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超越現存國界的機遇,國際銀行業的面貌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變化。越來越多的國際銀行開始關注和瞄準電子銀行業務,并試圖涉險進入和占領電子商務的新領域。受網絡技術變革、金融監管自由化和不確定的法律、規制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電子銀行業務給銀行風險控制方面帶來了挑戰。

國際電子銀行業務游戲規則的權威制定機構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電子銀行小組(EBG)于2000年10月了《銀行監管人面臨的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問題》的白皮書。本文試圖以此為參照物,探討、分析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及其控制問題,以期對我國銀行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有所啟發。

一、風險分析

EBG將電子銀行的基本風險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子銀行發展帶來的新風險,另一類是電子銀行本身具有的傳統性銀行風險。

1、戰略和經營風險

戰略和經營風險是指經營決策錯誤、決策執行不當或對行業變化束手無策,對銀行的收益或資本形成現實和長遠的影響。戰略風險是銀行開展電子銀行業務時面臨的最重大的風險之一。戰略風險在屬性上更加普遍和寬泛。銀行董事會和執行管理層所采取的戰略決策都會對其他風險種類產生影響。如果銀行戰略的規劃和執行出現無效或不當,飛速的技術變革,激烈的同業競爭和該戰略的性質都會暴露出銀行的巨大風險。類似的,如果管理層采取一種過于謹慎的技術跟蹤戰略也將使銀行在一個飽和的市場或迅速鞏固的市場中沒有絲毫的立足之地。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網絡銀行論文

很遺憾,盡管網絡銀行已經興起和發展了好幾年,國內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銀行。

網絡銀行大致有三種模式:一是基于互聯網的純粹的網絡銀行(又稱虛擬銀行),其特點是沒有實體柜臺,完全依托金融網絡和其它銀行的金融服務終端提供服務;二是依托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模式;三是依托傳統銀行的模式,即銀行通過自建或并購,建立一個并不獨立的網絡銀行,將傳統銀行業務延伸到互聯網上。

自從1998年招商銀行推出“一網通”業務,國內網絡銀行全都依托傳統銀行而建立,并在傳統銀行的體制內運行的,全都屬于上述第三種類型。

由于歷史和法規方面的原因,這種網絡銀行模式大行其道是可以理解的,這種網絡銀行模式對于電子商務發展和應用的巨大推動作用也是無庸質疑的。然而,從網絡經濟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需求而言,僅有這種模式的網絡銀行,終究是不理想的。在這種模式下,網絡銀行是傳統銀行體制的一部分——盡管在實踐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必然存在不少難以克服的弊端:

——受制于傳統銀行的思維方式、經營理念、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這種模式的網絡銀行很難在戰略、模式和業務有大的開創性的創新和突破。這種模式的網絡銀行往往過于強調在傳統銀行業務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往往過于強調與傳統銀行業務的配合和整合,難免喪失網絡銀行本來的特色和優勢。實際上,與傳統銀行相比,網絡銀行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決不是傳統銀行的“網絡版”;從傳統銀行到網絡銀行的轉型決不僅交易媒介的轉型,更是交易主體、交易結構、交易規則和交易品的轉型。傳統銀行的成功經驗不能直接移植到網絡銀行,正如在傳統商務極其成功的全球500強之首的沃爾瑪不能避免在電子商務遭遇滑鐵廬一樣。

——這種由傳統銀行各自推出網絡銀行,難以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更快、更廣、更豐富、更互動、更低成本,也使跨行支付的問題從網下延續到了網上。

查看全文

電子銀行實現自助服務論文

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500強中名列榜首的中資銀行,擁有810萬戶工商企業客戶和4億多個人客戶。2000年以來,工商銀行先后四次被英國《銀行家》、《歐洲貨幣》和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評為中國內地最佳銀行。2002年英國《銀行家》將工商銀行網站評為2002年全球最佳金融網站;2002年美國《環球金融》雜志在首次全球和地區最佳電子銀行評選中,將工商銀行評選為中國最佳企業網上銀行,工商銀行是國內唯一獲此稱號的商業銀行。

“金融e通道”——我們共享的空間,電子銀行業務已成為中國工商銀行在同行業中的優勢項目,也是我行大力推出的精品品牌。中國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重點產品有兩項: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客戶能夠實現自助服務,即客戶不必每筆業務都要跑到銀行來辦理,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子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方式,自己來進行交易、查詢和控制,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自主理財”的現念。

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它將逐步取代傳統銀行業務。2002年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全年實現交易額超過了8萬億元,業務量超過了6千萬筆。工商銀行威海市分行的電話銀行交易額超過了5億元,交易筆數為2.5萬筆,客戶數量超過了7千戶;網上銀行交易額達到10億元,交易筆數為4千筆,客戶數量接近400戶,目前威海市所有的財產和人壽保險公司、政府機關、財政機構、通信公司、移動公司、供電公司、百貨大樓、新華書店、中石油、中石化、海通證券、南方證券、三隆期貨、三角輪胎、威海船廠、客運公司、雙輪集團、華墾房地產、成山橡膠、好當家、黃海造船、華力電機、榮成玻璃廠和幾家較大的漁業公司、鈴蘭味精、億達公司、文登電機、三環雙連等等,一大批機構、集團、企業已經成為工商銀行企業網上銀行的客戶。

一、中國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對廣大客戶提供的好處

1、安全可靠: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在網絡安全上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防黑客技術,軟件使用了5級先進的加密校驗技術,企業在使用網上銀行辦理業務時能夠看得見的防范措施還有客戶軟件、讀卡器、客戶證書及其密碼,個人通過卡號及多級密碼登錄,還可自主申請e通卡進行網上購物。目前全國的廣大客戶通過工商銀行電子銀行結算的資金已經超過8萬億元,結算量已經超過6千萬筆,至今還沒有發生一筆資金丟失、帳務差錯的情況。從以上的情況看,客戶完全可以解除資金是否安全的憂慮。

2、方便實用:客戶自己可以隨時查詢帳戶的余額、今日明細和歷史明細等詳細信息,查看某筆款項是否到帳,還可打印出電子回單做為臨時入帳的憑證;即使是非銀行工作日或者是非銀行工作時間都可以進行帳務對帳和轉帳結算,也就是說工行網上銀行業務真正實現了24小時銀行服務。

查看全文

電子銀行風險論文

內容摘要:國際電子銀行業務游戲規則的權威制定機構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電子銀行小組(EBG)于2000年10月了《銀行監管人面臨的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關鍵詞:電子銀行風險戰略系統可用性數據影響經營

國際電子銀行業務游戲規則的權威制定機構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電子銀行小組(EBG)于2000年10月了《銀行監管人面臨的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問題》的白皮書。本文試圖以此為參照物,探討、分析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及其控制問題,以期對我國銀行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有所啟發。

一、風險分析

EBG將電子銀行的基本風險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子銀行發展帶來的新風險,另一類是電子銀行本身具有的傳統性銀行風險。

1、戰略和經營風險

戰略和經營風險是指經營決策錯誤、決策執行不當或對行業變化束手無策,對銀行的收益或資本形成現實和長遠的影響。戰略風險是銀行開展電子銀行業務時面臨的最重大的風險之一。戰略風險在屬性上更加普遍和寬泛。銀行董事會和執行管理層所采取的戰略決策都會對其他風險種類產生影響。如果銀行戰略的規劃和執行出現無效或不當,飛速的技術變革,激烈的同業競爭和該戰略的性質都會暴露出銀行的巨大風險。類似的,如果管理層采取一種過于謹慎的技術跟蹤戰略也將使銀行在一個飽和的市場或迅速鞏固的市場中沒有絲毫的立足之地。

查看全文

電子銀行業務制約論文

內容提要:電子銀行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新型分銷方式和渠道,是商業銀行未來生存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競爭手段,已經成為各大商業銀行和中小銀行的效益增長點和服務利器,也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方式、實現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電子銀行,制約因素,發展對策

一、電子銀行業務概述

電子銀行是一種新型的銀行服務方式或渠道,客戶不需要到銀行網點,只要通過電腦、電話、手機、ATM、POS等電子終端,就可以方便地獲得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繳費、網上購物、外匯買賣、國債、基金、保險、股票等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務。一般來講,電子銀行家族成員包括自助銀行、家庭銀行、企業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

自助銀行以ATM、CRS、DCD及POS機為主,體現在客戶可以自行選擇和操作機器設備進行自我服務。這種服務方式1972年3月起源于美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顧客已經可以在自助銀行的各種終端設備上,享受到幾乎與柜臺業務完全一樣的一整套銀行服務。

家庭銀行以電話銀行為主體。基于設施的不同,家庭銀行可大體分為電話銀行、視頻終端家庭銀行等形式,目前以電話銀行(TelephoneBanking)為主。家庭銀行(HomeBanking)服務使得客戶在家里便能辦理各種業務,其服務大都具有靈活方便、反應快捷等優點,因而吸引了大量顧客,提高了銀行服務效益。

查看全文

商品電子交易銀行資金管理論文

摘要: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了世界的矚目。隨之而產生的的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既不像普通B2B(商業對商業)的第三方交易市場,也不像期貨市場,而是具有自身獨特的存特性。由此催生了商品電子交易銀行的發展。其中銀行的資金管理的優劣將直接決定商品電子交易能否合理運行。本文首先對商品電子交易銀行的資金管理模式進行概述,分析現今商品電子交易銀行管理模式出現的問題和模式優化,并通過實踐探討如何完善銀行的資金管理模式。

關鍵詞:商品電子交易;銀行資金;管理模式;問題和對策

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形成主要是以商品交易的網絡平臺建設為基礎而出現對眾多大宗商品進行大批量交易的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同普通的第三方交易市場存在明顯的區別,主要是在交易的商品上,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價格波動較為頻繁,且商品標準化程度較高,在服務內容上也主要以現貨交易為主。這種特性就決定了商品電子交易銀行的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國內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逐步擴大,交易的商品種類豐富,交易的金額大大增加,商品電子交易對銀行的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業銀行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模式推動商品電子交易的資金管理,已經成為當前相關機構和諸多經濟學者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銀行資金管理模式的分析,提供未來商品電子交易銀行資金管理模式發展的策略,為我國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合理運行提供理論支撐。

一、商品電子交易銀行資金管理概述

(一)資金管理模式的產生

我國商品電子交易銀行的產生主要是借鑒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運營經驗,在各大商業銀行的資金業務中形成的一種為商品電子交易提供資產委托的業務模式。這種模式出現的主要目的是對電子交易的資金進行安全管理,避免出現資金挪用的問題。具體的管理流程是,在電子商務市場活躍發展的時候,在進行商品交易時,銀行會協助交易雙方代為管理交易時所需的資金,當商品順利的實現交付之后,銀行便會根據買方的要求將實際的貨款交付給賣方,從而實現資金運作的安全性,當前得到越來越多行業的交易商的認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