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匯報材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10:29: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防汛匯報材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防汛匯報材料

區防汛抗災災情匯報材料

懷化市鶴城區成立于1998年2月,是懷化市中心城市唯一主體城區,轄懷化城區5個街道辦事處,35個社區居委會,城郊8個鄉鎮和1個旅游度假區,93個行政村。全區總面積77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4萬畝,山地73.3萬畝。2003年末總人口33.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9萬人。7月17日以來,鶴城區境內普降大到暴雨,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面對災情,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調度,勇斗洪魔,取得抗洪搶險階段性勝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鶴城區受災的基本情況

7月17日18時到7月20日18時,受北方冷空氣和南方暖濕氣流以及高空切變的影響,鶴城境內以及舞水河上游地區普降大到暴雨,連續降雨270.1毫米,創有記載以來新高,舞水河最高水位達221.86米,超警戒水位3.86米,超96年最高水位0.34米,鶴城廣大農村受災嚴重,城市防洪形勢十分嚴竣。據統計,全區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受災人口達8.1878萬人,其中農村5.35萬人,城市2.8378萬人,被困群眾0.7711萬人,被迫轉移群眾1.02萬人;農村8個鄉鎮、1個旅游度假區城區18個社區居委會受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農村倒塌房屋4100余間,城區淹沒房屋4526間,14.78萬平方米,倒塌房屋3處,600平方米;農作物受災面積50455畝,其中糧食作物40610畝,糧食作物成災26230畝,絕收面積13260畝,預計糧食減收10212噸;死亡大牲畜662頭,水產養殖面積損失6540畝,損失2417.6噸,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3617.1萬元;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損毀渠道740處,長度2.67萬米,渠道決口267處,長度3140米,損壞護岸432處,水閘135座,損壞灌溉設施228處,機電井90眼,機電泵16座;城區損壞給排水設施6000米;鄉鎮工礦企業停產140個;鐵路中斷2條次,路基毀壞105米,城市主干道中斷6條次、損壞620米,鄉鎮主干道中斷29次,塌方181處,路基損壞52處,12440米;損壞輸電線路2.445萬米,通訊線路2.2萬米。個別地方受災特別嚴重,農村如鴨嘴巖舞水河沿岸,盈口鄉舞水河、太平溪沿岸,石門鄉石門溪沿岸,涼亭坳鄉楊潭溪沿岸均被洪水淹沒,房屋、農作物、牲畜等被沖走無數;城區內如懷化鞋城、汽車城、楊家田小區、航運公司、蔬菜批發市場、市一中、市旅游學校、人民銀行、市經貿公司大院、市物資局大院、市四中等處均積水達1—3米,受災人口達1.6萬人,淹沒房屋3400多間,損失財產達1.2億元。

二、集全區之力,積極開展抗洪救災工作

面對有記載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鶴城區委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照防汛屬地管理的原則,帶領全區人民,運用科學合理的策略方法,同心協力,迎難而上,將洪災損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一)提前啟動,預防為主,扎扎實實做好災前各項基礎準備

查看全文

水利局防汛辦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在座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來自XX水利局防汛辦的工作人員XXX。在這個酷暑炎炎的夏日里,我們即將迎來7月至10月這個臺風高發期的季節,作為防汛工作人員,我深知自身所承擔著保衛我縣人民群眾生命以及財產安全的重大責任。為全面貫徹落實“防備不懈,安全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做好今年的防汛防風工作,減輕臺風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的損失。我積極參加了此次的預案會議,并特對2005年防汛防風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為例,對自身在2015年度的防汛防風工作進行了思考和部署,現向各位匯報如下:

一、往年防汛工作對我縣影響案例

在2005年5號臺風:"海棠"于7月18日至21日登陸河南省馬駐店市,嚴重影響了市縣經濟。由于"海棠"風力大、強降雨集中、持續時間長、洪峰流量大、洪(潮)水位高,使得我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的通訊線路、交通情況、供電情況等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并導致我縣出現大量供電中斷,縣區進水、房屋倒塌、農田受淹、養殖場沖毀等狀況的產生,“海棠”臺風所帶的狂風暴雨嚴重威脅了我縣的經濟與人民安全,阻礙了我縣居民的正常生活。自“海棠”臺風登陸起截止至7月21日,我縣面平均雨量23毫米,全縣共有XX個站點累積與流量超過50毫米,其中永嘉中堡站累計雨量達到56毫米。并且我縣平原河網水位明顯低于正常水位達到XX米。縣內各類型水庫平均蓄水率達XX%,其中X型水庫金溪水庫712萬立方米庫容內存有水位XX米,蓄水率達XX%,小型水庫北溪水庫899萬立方米庫容內存有水位XX米,蓄水率達XX%。在“海棠”登陸的3天期間內,我縣潮位最高達到XX米,超過警戒線XX米,嚴重影響了我縣的安全指數。

二、自身防汛工作準備

通過對“海棠”事例的研究與回顧,分析“海棠”對我縣的影響,研究其重要防汛工作突破點,并分析“海棠”對我縣造成的災害及其原因,結合自身的各項防汛工作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預案,為2015年度的防汛做好準備,打下扎實基礎。

查看全文

鄉防汛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我鄉地處Xx區南部,距Xx市20公里,全鄉10個行政村,其中有4個行政村位于Xx岸邊,6個行政村位于Xx鄉南溝里,境內水系發達,溪河密布,是一個山洪和地質災害高發地區之一。長期以來,由于受全球惡劣氣候環境的影響,我鄉人民飽受水患的侵擾,災害頻發,基礎設施疊遭重創。因此,切實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是保證我鄉全面完成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護建設成果的一項重心工作,現將我鄉的具體的防河汛抗洪工作的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依法落實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

由于我鄉受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影響,導致鄉域內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時有發生,防不勝防。面對嚴峻的抗旱防汛形勢,我鄉及時調整充實了鄉防汛指揮機構,實行鄉領導班子包村,駐村負責人包組,村級干部包村,同時各村也成立相應的防汛指揮組織,明確分工,嚴明職責。確保汛令暢通,防汛工作實現全鄉一盤棋。同時,針對雙休日、節假日、夜間等薄弱時段,實行領導班子帶班制,要求鄉機關工作人員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隨時為防汛抗旱工作待命。

二、廣泛宣傳、輿論引導,提高群眾的災害防范意識

充分利用廣播和宣傳欄等手段,加強對群眾的防汛避險知識和災害形勢分析的宣傳,提高群眾對洪澇災害的認識,幫助群眾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意識,最大限度的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三、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面做好迎戰洪澇災害的工作準備

查看全文

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材料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召開的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我縣積極組織各鄉(鎮)及相關單位召開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會議,專項針對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嚴明工作紀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災害防治工作納入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主動作為、提前部署、積極備汛等工作。現將我縣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降雨量和受災情況

今年我縣境內4月初開始了降雨,5月份降雨較常年偏少約一成,6月份降雨較常年偏多約兩成。其中6月8日至23日降雨較集中,約占入汛以來降雨量的80%,發生了多次短時強降雨。截止目前,我縣鎮、鎮、鎮、鎮、等鄉(鎮)發生山洪、泥石流等災害6次,造成經濟損失近600萬元,因提前預警,成功轉移農戶37戶170余人,實現人員零傷亡目標。

其中,6月11日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草坪子組16戶64人受災,造成房屋被淹、道路沖毀等,直接經濟損失達460萬元。因提前預警、監測工作到位,提前轉移溝道沿途兩岸群眾29戶129人,未造成人員因災傷亡。

二、開展工作情況

(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

查看全文

水利局汛前防汛大檢查工作布置會會議紀要

2月18日上午,局長主持召開了2013年全省汛前防汛大檢查工作布置會,副局長、水庫管理局局長、副總工及防汛辦、辦公室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現就會議的有關主要事項紀要如下:

1、分組自查:分2個組,每組4人(建管股、農水股各1人,防汛辦2人),爭取在2月19日前,對照省防汛檢查的要求(詳見檢查提綱及補充通知),分別到各有關鄉鎮及工程現場進行檢查,鄉鎮分管領導及水管站長需參加檢查;檢查前,縣防汛辦要制作《防汛安全檢查告知單》,對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有關鄉鎮及相關負責人進行整改,并填寫《防汛安全檢查告知單》,一式兩份(整改單位或整改責任人1份、縣防汛辦存底一份);檢查完之后,縣防汛辦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并報局長審閱;該項工作及具體人員安排、分工安排、車輛安排由副局長牽頭負責。(分組安排:、、、檢查新城鎮、鎮、鎮;、、、檢查鄉、鎮、鎮)。

2、食宿安排:吃住由辦公室按照規定辦理。

3、行程安排:由負責,辦公室協助;行程安排加上水庫、水庫。

4、材料準備:

①防汛抗旱工作匯報材料,分為5大部分,即:一、總的基本情況;二、2013年防汛抗旱工作總體安排;三、目前所做的工作;四、存在的薄弱環節或面臨的困難(不能寫問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材料由防汛辦起草,副局長負責把關,并轉局長、副總工核稿;材料不可照搬照抄。

查看全文

學校防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為切實做好全縣中小學校防汛工作,確保臺風、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組織搶險救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有關法律條例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防汛抗洪搶險工作方針

防汛抗洪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

二、縣人民政府中小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協調領導機構

縣中小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協調領導機構負責統一指揮全縣中小學防汛抗洪搶險工作。

組長:胡小紅

查看全文

公路防汛搶險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理念和以防為主的思想,立足于防早汛、防大汛,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增強防汛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安全順利度汛。

二、防汛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

局領導高度重視,為切實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我局成立防汛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防汛辦公室設在我局養護科,李煜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惠炳軍、劉連軍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三、落實防汛責任,強化防汛措施

查看全文

住建局防汛搶險工作預案

為全面扎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確保安全渡汛,根據蘇防〔2013〕2號、徐防指〔2013〕4號和云防指〔2013〕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工作實際,修訂完善本單位防汛搶險預案如下:

一、防汛搶險工作由局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全面落實各項防汛任務。汛期每當遇到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或當湖水庫達到警戒水位34米,故黃河達到警戒水位38米以上以及其他特殊情況發生時,接區防指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通知后,帶班領導(見汛期值班表)立即進入指揮崗位,24小時不得離崗,立即擔負起本系統防汛搶險工作的指揮責任,全力以赴抓好搶險工作,有特殊情況向局長請示。搶險隊員集結待命,隨時聽從帶班領導的統一調遣,不得貽誤時機。任何領導和個人,無故不到崗或不聽從防汛指揮部調度安排,影響防汛搶險工作落實,造成不良后果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觸犯法律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在上級部門宣布解除緊急狀態后,應于24小時內形成書面材料,將搶險工作和受災情況向區防汛指揮部匯報。

二、在汛期到來前,將住房和建設局負責的排水管網全面掏挖一遍,確保排水暢通。汛期,對易堵易冒的重點路段,如永安里巷、大慶南巷、開明老街南段、千里巷等處,加大掏挖頻度,扎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堅持每天巡察,發現管網不暢或設施損壞,立即進行搶險和疏通。

三、備好搶險物資、工具和設備,做到專物專用,不經局領導批準,任何個人不得私自挪作他用。防汛物資設備統一存放在市政養護倉庫,實行建賬管理,日常使用、損耗及時登記。不足時,及時報局領導批準購買補齊。人員方面,保證20余人的搶險隊伍,確保汛期搶險工作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四、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白班一人、夜班兩人一組分別按白班、夜班值班表輪流值班,值班電話為:。值班人員要及時到崗,做好交接班記錄。有汛情時,及時記錄電話或傳真內容,同時跟帶班領導聯系,重大事情直接向局長匯報。局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帶班,帶班領導做好值班人員的督促指導工作,保持24小時開機,確保防汛指令暢通。在發生汛情或進入緊急狀態時,應及時到崗,擔負起指揮抗汛搶險職責。

緊急狀態時,區防汛指揮部將啟動應急防汛電話:,傳真:。帶班領導應隨時保持聯系,以及時了解汛情,匯報搶險工作進展情況。搶險隊員分為兩組(包含養護工人),每組12小時交替值班。第一組由孫玉龍帶隊,第二組由徐辰亮帶隊。

查看全文

防汛工作匯報專題6篇

第一篇:防汛工作匯報

切實做好鄉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堅決防范各類交通安全事故、地質災害的發生,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我鄉按照縣防汛辦的要求在近期集中組織開展了一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活動。現將隱患排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鄉黨委、政府一直把防汛減災工作當作目前的頭等大事來抓,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任真覺、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包村干部以及村兩委會領導班子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在各村成立一支應急搶險隊伍。同時設立防汛減災辦公室,安排干部職工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域進行24小時值班監測,并安排專人負責相關材料上報。

二、突出重點

為把防汛抗旱工作與鄉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并在工作中突出重點,鄉防汛領導小組始終在安全監測過程中做到“四個加強”:一、加強對重大危險源以及地質災害頻發的區域進行監管,派專人負責;二、加強對學校、衛生院、寺廟、公共活動場所的掌控力度;三、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落實相關責任人,限定整改時間、措施;四、加強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違規操作的排查。同時,對防汛不力的單位、村、個人,一律給與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查看全文

縣委三民活動調查匯報

一、調查對象

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各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一般干部職工及部分村(居)組干部、基層群眾。

二、活動時間

2012年3月23日至3月29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民情調查。各地各單位要大興調查研究、拜人民為師之風,把開展民情大調查活動作為聯系群眾、鍛煉干部、轉變作風的重要抓手,根據前一階段下鄉走訪情況,組織本地本單位全體干部職工填寫《縣“三民”活動民情大調查問卷》(見附件一),并由單位主要領導帶領干部職工到“三民”活動幫扶村(鄉鎮干部要到掛點村)發放《縣“三民”活動民情大調查問卷》,開展民情大調查活動,確保全縣每個村至少有20個村(居)組干部、基層群眾填寫《縣“三民”活動民情大調查問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