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介
時間:2022-03-31 04:50:00
導語: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簡稱AAT)是指專門用于測查與行政職業上的成功有聯系的一系列心理潛能的標準化考試。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性質是一種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要對這個概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們先要明確知識、技能、能力和能力傾向這些相關概念:
一、知識、技能和能力
知識涉及一個人知道什么,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所得。從整體而言,知識是指人類在從事各種社會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客觀事物運動規律的系統認識成果;對個體而言,知識是指一個人對事實、理論、系統、慣例、規則和其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理解。它既包括處于零散、個別、孤立、膚淺或不完整的感性認識階段的感性知識,也包括達到理性認識高度的理論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理性知識。
能力和技能涉及一個人能做什么。能力可以概括為能勝任某種工作或完成某項任務的主
觀條件,這種主觀條件可以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也可以是由學習和實踐獲得的。不論能力是來自先天遺傳還是后天學習,都是指當時已經具備而不需要進一步訓練的主觀條件。技能則可以定義為通過一定練習而形成的,使個體得以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和智能的操作系統,常體現為一定的熟練性。
二、能力傾向
能力傾向(即潛能)是指經過適當訓練或被置于適當的環境下完成某項任務的可能性,而
不是當時就已經具備的現實條件。換言之,能力傾向是指一個人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技能的潛力如何。
能力傾向是一種潛在的能力素質,它既不等同于人的智力,也不等同于人在某方面由教育和訓練而獲得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它有如下特點:
第一,相對廣泛性。我們通常所謂的“智商”即智力水平,可以影響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時的效率,但通常都是間接的;而我們所說的“能力傾向”則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在某一職業領域中多種甚至全部活動的效率;而專業知識技能則僅僅影響某種具體的活動。
第二,相對穩定性。它不像人的智力水平那樣很難改變,一個人的知識技能的積累很難影響到他的智力水平,但卻會影響到他的能力傾向。能力傾向又不像具體的專業知識技能那樣容易通過強化訓練而在短期內提高或遺忘。
第三,潛在性。它表現為一種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已有的水平和現實。一個人的手指靈活性很強,我們可以預測他在許多與手部動作有密切關系的活動領域中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但這僅是可能而已,這個人也許并沒有條件或機會發揮他的優勢。
從理論上講,認知能力結構的各個部分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測評工具,如測驗來進行評價,
而能力測驗考查的就是處于人的能力結構中間層次的能力要素。
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于公共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知識技能的測驗,它主要是通過測試一系列心理潛能,預測考生在行政職業領域內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預測一個人在行政管理職能領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種考試。這種考試測試的是一個人在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而形成的能力。性質是一種基本潛在能力的考試,功能是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心理潛能,進而預測考生在行政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作為一種為公務員職業選擇合適的從業人員的評價手段÷公務員錄用考試必須把行政職業能力評價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它有利于幫助人事部門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力與差異,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性。
第二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特點
一、題目數量多
要測量考生的行政職業能力,僅憑一兩道試題是難以奏效的,必須設置大量的試題。
一般說來,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會設計135~140道試題,各省、市地方公務員略有不同,但都不低于。l20道題。測試內容以文字、圖形、表格等多種形式出現,因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具有題目數量多的特點。
二、時間緊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還具有時間緊的特點,它要求考生在120分鐘內,答完所有試題。由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內容比較簡單,如果時間充分,一般考生都會取得高分;但在時間緊、題量大的條件下,就能有效地反映考生反應的快慢,區分考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快速解決問題的水平。
三、內容覆蓋面第三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公務員錄用考試總體包括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核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功能。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考前報名資格審查,可以了解考生的學歷、經歷、工作表現以及其他背景信息,以此來考查考生一般智力水平和社會適應性。通過體檢,可以了解考生的身體狀況。在面試中,通過結構化的面談答辯,我們可以了解考生在社會適應性及個性傾向方面的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求索精神;通過精心設計的情景模擬作業可以考查考生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綜合性品質;通過操作演練可以了解考生與具體工作職位有關的操作技能。在筆試中,通過專業科目考試,可以考查考生具體的專業知識;通過語文、數學、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寫作與處理、自然科學知識、中國近現代史、時事等科目的考試,可以了解考生對行政職業有關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以上這些環節看起來已經有很多內容,也很復雜,但是如果在考試程序中沒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那么就會很不全面,或者存在致命的缺陷。
因為從能力的層次結構來看,如果只測查考生的一般能力和知識技能而不測查其職業能力,就不能知道考生在行政職業方面是否有發展前途,考取的考生即使暫時表現得適應工作,
也很可能是一種“高分低能”的人,沒有發展后勁。因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概括起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具有否決權。
通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說明應考人員具備了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公務
員職業能力測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公務員的最低限度要求,它通常配合其他考試和
測評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補充。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成績應規定一個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將得分與其他方面的測評結果結合起來考慮;低于此限度的則不能被錄用。這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的否決權原則。
二、對用人部門來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可以作為早期篩選測驗來使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一種紙筆施測的團體性測驗,全部采用客觀化、標準化試題,因而可以使用機器閱卷。經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初選后,不具備基本能力素質的人就不可以進入以后的評價程序,從而可以大大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三、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性。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利于幫助人事部門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能與差異,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以達到“人適其職、職得其人”的目的。
四、從人才的選拔制度上說,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采用標準化試題并由機器閱讀,從而使這種考試具有極大的客觀性。在我國錄用考試發展的現階段,它可以作為一個有力的盾牌,有利于打破選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各種不正之風。
五、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利于提高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由國家公務員局組織有關專家精心編制的,它原理科學、材料精確、施測嚴密、結果客觀,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第四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所要考核的是與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的潛在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決定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的內容。
根據國外公務員錄用考試一百多年的經驗和國家公務員局部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我國
確定了在職業能力方面,機關行政工作要求有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最基礎的素質能力。只有當這些基本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并得到一定知識經驗的支持后,才能形成綜合判斷、組織與人際協調能力以及資料分析能力等較高層次的職業能力。另外,考試內容設計上還充分考慮到要適應大規模選拔性考試的可操作性。
基于這些認識,國家公務員局選擇了上述能力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和便于實際測查的方面,即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大內容作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只有當這些基本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并得到一定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支持后才能形成綜合判斷、組織與人際協調能力等較高層次的職業能力。這五種能力只體現了對國家公務員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不代表行政機關職業能力和所有方面,因此,能通過測驗只是說明應試者具備了做好行政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下圖為2014年和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試卷構成,包括了各部分的題量與時間分配,及各部分內容的測量目標概括。(僅作參考)
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要求具備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等多層次的能力素質。因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必須能夠考查考生這些方面的能力素質,這就決定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必然包括相關內容知識,覆蓋面廣也就相應成為其特點之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這種特點要求考生必須了解這一測驗的性質和方式,熟知各種題型和答題方法,以避免因不了解考試的形式而影響考試的成績。
四、目標、功能和特性界定明確,旨在選拔公職人才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考查一個人的行政管理潛在能力的考試。其作用是通過測試一系列的題目測驗考生在公共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從而發現和選拔那些適合從事公務員工作,特別是政府等部門工作的人才,以充實、更新和優化公務員隊伍。
年份
部分
內容
題量(道)
時限(分鐘)
測試目標
言語理解與表達
40
30
中文詞句含義理解能力、文章段落的準確理解掌握運用程度
數量關系
20
20
基本數量關系的快速理解和計算能力
判斷推理
35
40
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
判斷的基本能力
2014
四
常識判斷
25
10
涵蓋法律、政治、經濟、人文科技等方
面,考查應試者在這方面應知應會的
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
斷的基本能力
五
資料分析
20
20
較簡單的圖、表、文字資料的閱讀理解
和分析能力
合計
140
120
言語理解與表達
40
30
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思考、迅速而
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數量關系
20
20
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
關量問題的技能
判斷推理
35
40
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2014
四
常識判斷
25
1O
法律知識運用能力
五
資料分析
20
20
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
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
合計
140
120
- 上一篇:體育投資項目風險投資論文
- 下一篇:論賣方保理業務貿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