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公務員考試指導:全面了解《申論》測試
時間:2022-05-01 04:36:00
導語:06年公務員考試指導:全面了解《申論》測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公務員考試科目現狀
按照職位性質,報考職位分A、B兩大類,報考人員只能選擇一個類別中的一個部門或單位報名。A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政策、法規、規劃等研究擬定工作,指導、監督、檢查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機關內部綜合性管理的職位;B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機關內的專業技術工作,對機關的公共管理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且對外設有行政管理職責的職位,直接將各項具體規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執法職位。
筆試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共科目的筆試內容和方式:
根據2014年國家人事部確定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所遵循的原則,即“分類考試,突出能力”,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A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和《申論》兩科。《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包括常識(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聽力測試)、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擇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100分;《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考查其運用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法律和行政管理等理論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00分。報考B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一科。《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會有所不同。
從2014年舉辦過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省、市、區來看,各地的公共考試科目不盡相同:北京、福建、云南、天津等市與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設置公共科目,此外,還要考《公共基礎知識》。如上海市實行的辦法是本、專科考《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三科;碩士只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博士則無須筆試,直接進入面試。河北、浙江等則統一考《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兩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些地方不單設《公共基礎知識》科目,但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鄧小平理論基礎知識、法律常識、行政管理知識、公文寫作基礎知識經常作為常識題型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科中出現。如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4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0%之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5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5%之多。因此,在不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為備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不妨參考《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內容,至少它能把常識判斷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到一塊,便于復習。中國公務網2014-6-2217:14:39
從要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來看,這門考試的題型相對穩定,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客觀題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是非判斷三種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70%;主觀題包括案例分析、論述、公文改錯三種基本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30%。其中各部分知識測驗比例分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約占15%,鄧小平理論、時事政治約占20%,法律約占30%,行政管理約占15%,公文寫作與處理約占20%。
專業科目的筆試內容與方式,由各招考部門自行確定,不作統考。
二、申論應試中的注意事項
(一)認真閱讀材料
拿出足夠的時間仔細地閱讀給定材料,是申論答題技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閱讀材料的時候要先理清資料的邏輯聯系,總結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同時還要把握住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環境和條件,這種既定的條件是你提出的對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據。
(二)注意題目的限制性要求
題目的限制性要求包括以下幾點:
1.題目具體要求的限制
閱讀完材料以后,要認真審讀題目要求,因為每年申論測試的題目要求可能有一些變化。比如,“概括主要問題”和“概述主要內容”的指令雖然同樣是針對考查考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但二者的要求卻不甚相同。前者要求考生抓住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把主要問題是什么概括出來;后者要求考生梳理清楚給定材料所反映的情況,并予以概述。考生要注意這些具體的答題要求,以免文不對題。
2.“虛擬身份”限制
考生在答題時要看清題目要求中為你設定的“虛擬身份”,把握好角色定位。一般而言,申論要求考生提出和解決的問題大多屬于行政公務方面的問題,屬于政府職能部門的一般性工作問題。要檢測的是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應有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而絕不會突出哪一專業、崗位的專業化知識。然而,與此要求相反,不少考生往往習慣于自身角色,缺乏模擬思維,無視考題要求,撇開“虛擬身份”,著力于自身實體或專長,以突出“實”,導致自身定位不準確,其結果只是自覺分析論證精深獨到,實則相去甚遠。
3.字數限制
概括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加以簡要說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內;申述、論證應試者對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內。超過或不足的字數的比例一般不超過要求字數的10%,否則要扣分。
(三)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申論測試的主要功能是考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反映在答題中便是要求考生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申論測試切忌坐而論道,學究氣十足,提一些不現實的、籠統的方案。
(四)考前做適量模擬題
應試者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申論測試的試題結構以及各類題型的答題角度與答題技巧,以免在考試現場手忙腳亂,影響臨場發揮。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考試時間的安排,把握做題的速度,找到對時間的“感覺”,以免直到交卷那一刻還在“奮筆疾書”。
(五)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申論測試的題目更貼近現實生活的趨勢,要求考生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在參考一些新聞媒體的意見后形成獨立的判斷和思考。建議考生經常瀏覽《人民日報》等權威性媒體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可以幫助你把握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大致思路。
本章通過對申論測試的目的、性質、內容結構、標準樣式、常用文體、特點、命題發展趨勢和應試禁忌的系統介紹,幫助應試者對申論測試有一個感性、概括的了解。
第一節申論測試的目的與性質
一、申論
“申論”一詞取自《論語》的“申而論之”。申,即說明、申述;論,即分析和說明事理。不難理解,申論就是一種具有申述、申辯、論證、論述內涵的文體。
二、申論測試的目的
簡單地說,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國家公務員考試之所以設置申論測試科目,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應試人員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提煉能力、加工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檢測,考核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選拔出高素質的行政管理人才,充實國家公務員隊伍。
一般來說,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均會先有相關職位及要求,后舉行公開招考。為了對申論測試目的有一個感性的了解,我們在此列舉幾個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職位條件。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法制司的一個職位要求:“起草、審核、修改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及其他政府的法規”;
農業部辦公廳信訪處的一個職位要求:“負責分管地區農民群眾及農業系統職工來信來訪工作、重要案件的調查研究,建立、整理、保管分管地區來信來訪檔案及本處行政后勤工作”;
建設部人事教育司的一個職位要求:“日常機關公文寫作,機構、編制管理,行政管理體制及其職能設置研究”;
國家保密局的一個職位要求:“擬定、修訂有關法規,收集信息,工作調研等”;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一個職位要求:“政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收集、整理、辦公自動化和網站管理”;
中共中央宣傳部的一個職位的資格條件:“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熟悉黨的基本理論,有獨立研究能力和較強的文字能力,能熟練操作微機”;
全國總工會的一個職位的資格條件:“本科以上學歷,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強”。2014-8-1419:08:19
三、申論測試的性質
申論測試,是模擬公務員處理日常工作的能力測試。但是由于考試時間以及其他條件的限制,申論所給的背景材料不是原始的信息,而是經過加工的半成品資料。這些半成品的背景材料,頭緒不很清楚,條理順序也較為混亂,究竟反映了什么問題,需要考生研究、梳理、歸納。
申論測試命題中的背景材料會涉及到公務員社會活動方方面面的現實問題,包括一些社會熱點與大眾傳媒所關注的焦點等。
申論測試只是公務員選拔考核的初選,考生來自方方面面,專業不盡相同。所以,雖然要求他們具備較為豐富的常識,但是不會對某一專業特別傾向。這一點,從我們下面所列舉的考題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公務員處理日常工作,依據的是黨的方針、政策、法規,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有針對性,要切實可行。申論考試作答也要如此,不要說套話、假話,不能漫無邊際、無的放矢。
第二節申論測試的內容結構與標準樣式
一、申論測試的內容結構
研究一下申論試題就會明白,申論考試的結構比較規范,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項,說明答卷的要求、時間,提出指導性建議;其次是申論寫作的背景資料;最后提出申論要求,要求應試者在弄清背景資料的基礎上完成題目。
這些背景資料一般是約1500字的材料(近兩年材料文字有增加的趨勢),中央國家機關申論考試的材料會更多一些,有時會達到4~5千字,內容可能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現象的諸方面。這些資料大多是經過初步加工后的“半成品”,是帶有新聞性質的現實材料,反映的多是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熱點問題,基本上不會涉及重大理論問題或專業性極強的問題。
申論測試要求一般有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對給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歸納、概括、綜合,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的背景材料的主題。
第二,對主要問題提出見解,提出對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體現針對性與可行性,用300~400字來說明。2014-6-2217:14:39
第三,對見解、方案的論證。這部分內容要求1200字左右,標題自擬,中心明確,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這三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過2~3個題目來體現的。
二、申論測試的標準樣式
申論測試正是通過給定資料,要求應考者根據所給資料寫作申論文章,來對應考者進行測試的一種考核形式。現列舉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卷)如下:
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
《申論》試題(卷)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