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醫患糾紛問題
時間:2022-07-23 11:13:00
導語:申論熱點醫患糾紛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背景鏈接】
株洲市居民張某不到兩歲的女兒,因發燒在湖南株洲某醫院接受治療后死亡,張某與親友到醫院打條幅討要說法。7月15日下午,該醫院幾十名職工突然圍毆張某及親友,致使七八人受傷,其中張某右腳被打成粉碎性骨折,另一親屬被打得精神錯亂。
今年6月,因為醫患糾紛,湖北省某副院長被患者家屬刺傷,差點丟了性命。之前,雙方僵持了很長時間,醫院要求賠償前必須做醫療事故鑒定,而患者卻認為鑒定機構和醫院是一家,根本不相信。
【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在增加,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在提高,對自身權益的維護在增強,但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相對滯后……醫患糾紛的數量逐年增多、關系日趨緊張,醫鬧沖突時有發生,醫患糾紛呈現以下特點:
1.糾紛數量居高不下,發生范圍明顯擴大。糾紛案件數在年度之間波動較大,發生范圍也從市級醫院、中心衛生院、衛生院延伸到了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及民營醫院。
2.解決途徑以協商解決為主,走法定程序越來越少。近年來,在處理醫患糾紛中,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途徑和以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的比例逐年減少,而協商、經濟賠(補)償成為解決糾紛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方式,賠(補)償的金額也越來越大。2014年至2014年,醫患雙方協商解決的占當年醫患糾紛總數的比例為82.8%、78.6%、85.5%、87.5%和91.8%,呈逐年上升趨勢。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分別為6例、6例、6例、2例和4例;民事訴訟或庭外調解的2014年為3例、2014年為5例、2014年為1例,以后已連續兩年沒有患方走此解決通道了。
3.“醫鬧”現象增多,醫患雙方沖突加劇。糾紛引起的群體性事件呈快速上升之勢。從2014年至2014年分別為5起、10起、8起和15起。患方訴求索賠的行為過激、隊伍龐大,演變為群體性事件的越來越多。而醫方、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醫患糾紛的預防和處置缺乏經驗,面對突如其來的糾紛,主動應對、及時化解和依法處理的能力還不足,沖突較難控制,矛盾容易升級。
4.社會負面影響日益擴大。醫患糾紛的日益增多以及處置失原則、責任缺認定、賠償無標準,醫方“息事寧人”的心態和患方“有鬧有賠、大鬧大賠”的經驗助長了“醫鬧”的增多和升級,造成醫患雙方均不滿意,社會反響大,負面影響深。在現實中,醫方往往以“人道補償”代替“責任賠償”,造成醫療責任的不清不究和賠(補)償金額的相互攀比,對今后糾紛的公平公正處置帶來更大的障礙。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執業環境惡化,人人自危、時時自警,消極醫療重新抬頭,過度檢查成為醫生診療活動中保護自身的常規手段,反過來影響了患者享受科學適宜的醫療服務……患方的訴求索賠行為本身帶給醫方以監督和警示,有利于推進全社會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但當前許多患方的無序過激行為,對社會的負面作用同樣很大。
【對策】
事實上,出現醫患糾紛,并不是沒有渠道解決,既有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可以申請鑒定,又有法院大門敞開著,更有近年出現的多種形態的“第三方”調解……這些渠道解決了很多醫患糾紛,特別是“第三方”調解的出現,對于處理醫患糾紛、化解醫患矛盾,起了很大作用。醫患關系的改善應是全方位的,努力應是全社會的
首先,政府必須加快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政府要堅持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把握好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科學制定全市衛生發展規劃,合理設置衛生機構,在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引導公立醫院將工作重點進一步轉移到加強內涵建設、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滿意度上來,減少醫院因生存發展需要被迫“找米下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堅持走以人才、技術為核心資源的發展道路,加快人才培養與建設,加大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切實提高醫技水平。強化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和推進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從根本上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其次,醫院必須加強內涵建設,切實提高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和創新,切實強化醫院管理,為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提供制度保障。一要創新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核心制度建設,提高診療技術水平;二要創新醫療業務服務流程,方便群眾就醫;三要深化內部改革,創新人才管理培養機制和綜合目標考核機制,突出社會效益原則進行內部報酬分配;四要創新醫院“和諧醫患”文化建設,轉變醫務人員服務觀念,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加強醫患溝通,實現全程優質服務。
再次,積極探索建立醫患糾紛預防與處置的新體制、新機制
要解決“醫鬧”問題,關鍵還是要靠向患者及時提供醫學方面和法律方面的服務,同時降低患者依法維權的成本,將患者的維權行動疏導到合法有序的渠道中來,這樣才能使“醫鬧”無隙可乘,失去生存的空間。建議政府遵循預防為主、依法處置、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制定全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處置的具體辦法,明確基層政府和社會各方的責任,爭取在第一時間參與糾紛的疏導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引導醫患雙方依法、有序解決糾紛,要盡可能地主動提供法律援助、技術鑒定等全方位的服務。公安機關應當加強對醫療場所治安管理工作的指導,制定醫患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現場處置預案,明確現場處置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要積極探索把第三方調解機制引入到醫患糾紛處理中,組建一個既懂專業知識又超脫于醫療衛生系統的機構,增加醫患糾紛處置的公平性、專業性和規范性,贏得醫患雙方對處理結果的認可,從而建立起醫患糾紛處置的新機制。
- 上一篇:申論熱點危險駕駛問題
- 下一篇:申論熱點石油污染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