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試卷二及答案
時間:2022-06-03 04:18: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試卷二及答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資料
1.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城市668座,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數量超過1億噸,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此外歷年的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以上。目前已有200余座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垃圾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社會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運和處理。城市垃圾的處理,已受到國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10多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先后建成垃圾衛生填埋場,使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不斷提高,處理率已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11%上升到目前的58%。但是我國垃圾的處理水平,還是無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城市仍然面臨垃圾困擾的難題。
2.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堆肥和焚燒等,這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環境、垃圾成分、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由于城市垃圾成分復雜,并受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結構、自然條件及傳統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國外對城市垃圾的處理一般是隨國情而不同,往往一個國家中各地區也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很難有統一的模式,但最終都是以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為處理目標。從應用技術看,國外主要有填埋、焚燒、堆肥、綜合利用等方式,機構化程度較高,且形成系統成套設備。從國外的情況看,有以下趨勢:①工業發達國家由于能源、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焚燒處理比例逐漸增多;②填埋法作為垃圾的最終處置手段一直占有較大比例;③農業型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以堆肥為主:④其他一些新技術,如熱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術,正不斷取得進展。
3.焚燒是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的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大型的配備有熱能回收與利用裝置的垃圾焚燒處理系統,由于順應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漸上升為焚燒處理的主流。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特別是日本和西歐,普遍致力于推進垃圾焚燒技術的應用。國外焚燒技術的廣泛應用,除得益于經濟發達、投資力強、垃圾熱值高外,主要在于焚燒工藝和設備的成熟、先進。世界上許多著名公司投入力量開發焚燒技術與設備,且主要設備與附屬裝置定型配套。目前國外工業發達國家主要致力于改進原有的各種焚燒裝置及開發新型焚燒爐,使之朝著高效、節能、低造價、低污染的方向發展,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4.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起步較晚。近幾年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從對策和規劃著手,對城市垃圾處理技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杭州、常州、天津、綿陽、北京、武漢等城市在學習國外城市垃圾處理技術經驗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垃圾機械化堆肥處理生產線;深圳、樂山等城市建設垃圾焚燒廠的成功,也為各城市應用焚燒技術提供了經驗;沈陽,鞍山等城市對醫院垃圾實行統一管理,集中焚燒,也走出了特種垃圾處理的新路。
5.三種垃圾處理方式比較:
處理方式填埋焚燒堆肥操作安全性較好,須防火好好技術可靠性高高高建設投資較低較高適中占地面積大較小中等選址較困難,須考慮地形地質,須遠離市區容易,可靠近市區較易,避開居民密集區即可運輸距離較遠距離較短距離適中適用條件無機物>60%,含水量<30%,密度>0.5t/d低位熱值>3300kJ/kg時不需添加輔助燃料可生物降解有機物≥10%,肥效應>40%效益可回收沼氣發電能產生熱能或電能建立穩定的堆肥市場較困難環境污染有可能污染地表水,但可采取措施,減少可能性。采取防滲措施后仍有滲漏的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在大氣污染問題,但可用覆蓋壓實等措施控制。填埋場區有土壤污染問題。僅殘渣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10%。爐灰填埋對處理場區地表水污染較小。灰渣無有機污染物,對地下水污染可控制,大氣污染可控,須控制二惡英等微量劇毒物。無土壤污染問題。非堆肥物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20%~25%,有可能污染地表水。重金屬等可能隨堆肥制品污染地下水。有輕微氣味,大氣污染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污染土壤,須控制重金屬含量。
6.目前,我國城市垃圾的處理主要采用填埋法,約占70~80%;堆肥法,約10~20%;焚燒法極少,僅占1%。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借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對污染控制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污染源。近幾年來,國內開始出現一批工藝比較先進,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便、比較適合國力水平的堆肥技術和生產線,已在廣州、常州、廈門等地得到應用。在北京,由德國政府援助,建立了一座日處理4000噸生活垃圾規模的現代化連續式機械化堆肥廠,起到示范作用,其總投資已超過1.7億元人民幣。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在我國原來幾乎空白。1988年,深圳市引進日本技術生產兩臺日處理150噸生活垃圾馬丁式焚燒爐,建成我國首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至今。隨后各地出現一些垃圾焚燒爐制造廠家,積極推廣應用。國產焚燒爐結構多數還不夠完善,焚燒溫度不高,過程穩定性差,自控程度低,廢氣凈化裝置效率不高,急需完善。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正在積極籌建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后將會形成我國垃圾處理填埋、堆肥、焚燒三分天下。
7.福州為徹底解決生活垃圾的困擾,投入上億元巨資,在距市中心17公里的紅廟嶺修建了占145000多畝、總容量達2117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紅廟嶺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后,福州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100%,但是福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9%,這意味著全市生活垃圾總量每7年就會翻一番。這種幾何級增長速度,對城市垃圾處理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隨著垃圾總量每年增長,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大為縮短。據福州市環保局介紹,1995年,廟嶺填埋場1號庫區建成,當時預計它可以使用20年,現在看來,它可能用不到10年;整個填埋場的設計壽命是50年,而根據目前垃圾年產生數量的增長速度,它很可能用不到30年。為了延長垃圾填埋場的壽命,人們開始把目光放到了削減垃圾排放總量、減緩垃圾增長速度上。據測算,每100噸毛菜就有20噸不能吃的菜根、爛葉等廢物。為了減少廚房垃圾產生數量,自1998年起,福州市開始實行凈菜進城,把不能食用的菜根、菜葉留在城外,用作農肥。這樣做減少了城市生活垃圾總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壓力。
8.當前處理垃圾的國際潮流是“綜合性廢物管理”,就是動員全民行動起來,減少垃圾的產生數量。行動口號是:①減少浪費,②物盡其用,③回收利用。當全社會都這樣做時,生活垃圾的總量和城市處理垃圾的負擔就會大大減少,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就會延長。由此節約了土地,降低產生垃圾污染的威脅。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各方面建設都需要資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狀況難以立即改變。而且,我國雖是資源總量大國,但人均資源量卻居世界后列。因此,我們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辦法,全部靠高投資、高科技來消納垃圾,期望一次到位,又不能對巨大的垃圾資源置之不理,任其泛濫成災。中國城市的垃圾處理應走自己的路,發揮人民政府善于宣傳、組織、領導群眾的特點,通過立法,由簡到繁,從低級向高科技過渡的方法,依靠群眾,能做的先做起來,逐步加大環保投資力度,趨向完善。
9.據報道,中國約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圍城的困境。我國僅“城市垃圾”的年產量就近1.5億噸,這些城市垃圾絕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僅影響城市景觀,同時污染了與我們生命至關重要的大氣、水和土壤,對城鎮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垃圾已成為城市發展中的棘手問題。垃圾不僅造成公害,更是資源的巨大浪費。每年年產1.5億噸的城市垃圾中,被丟棄的“可再生資源”價值高達250億元!北京市現日產垃圾13000噸,全年生產495萬噸,而且每年將以8%的速度遞增。我國目前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還有衛生填埋,這種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產生的問題,其缺點是建填埋場占地面積大,使用時間短(一般十年左右),造價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浪費了;再是焚燒,使垃圾體積縮小50%~95%,但燒掉了可回收的資源,釋放出有毒氣體,如二惡英、電池中的汞蒸汽等,并產生有毒有害爐渣和灰塵;第四種是堆肥,這種方法需要人們將有機垃圾與其它垃圾分開才行,它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北京市現處理一噸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處理費用就是5億多元。這還不包括建設垃圾處理場的費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廠就得花1~2億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燒廠就得花20多億元,這又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當前大量未經分類就填埋或焚燒垃圾,既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又會產生二次污染。
10.城市生活垃圾問題一向是人們無法回避且令政策部門頗為頭痛的問題,那么,有沒有辦法既可以減少政府的投資,又可以變廢為寶呢?垃圾處理的產業化,也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不錯方法,垃圾產業在國外是非常賺錢的行業,我國的廣州市早在1996年已著手推進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目前正在迅速發展,并大大領先于全國絕大部分城市。預計至2014年廣州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將全面走向市場化。目前,廣州正計劃興建生活垃圾回收處理中心,經垃圾分類收集,科學分解和再生利用工廠連成一體。垃圾產業的興起告訴人們垃圾不是一文不值的東西,而是資源財富。
11.要想使城市垃圾在數量上得到控制就必須先改變人們一些舊的生活習慣,例如近年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很大一部分來自廢棄包裝物的增加,對此,國外許多國家均制定專門的法律條文進行限制,并提出了“零包裝”的概念。“零包裝”并不是不要包裝,而是簡化、減少包裝,同時使用可利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有關專家指出,根據國外一些先進管理經驗和我國的現狀,制定包裝管理辦法已勢在必行,比如調整稅收政策,限制過度包裝,另外通過“產品責任”立法等措施強化企業的環保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德國的《循環經濟和垃圾管理法》中關于產品責任的規定就是很好的借鑒;誰生產了產品并將其銷售至用戶,誰就要對該產品從生產直至使用后作為垃圾最終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從而引導產品的生產者,在設計產品時,就要考慮到盡可能減少產生不必要的垃圾,最終垃圾要易于采用對環境友善的方式進行處理。
三、申論要求
1.請用200字以內的篇幅概括出上述材料的主要內容。要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20分)
2.簡析福州“凈菜進城”對解決城市垃圾問題的啟示。限400字內。(30分)
3.依據給定資料,比較三種垃圾處理方式的利弊,結合國際潮流和我國國情,談談你自己對解決我市城市垃圾問題的主張。
要求: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字數限1000字內。觀點鮮明,論證充分,條理清晰,語言順暢。(50分)
參考答案
1.答案提示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和技術。我國各級政府根據自己的國情,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適應自己國情的垃圾處理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局限,其處理水平不能滿足城市垃圾增長速度的需要。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政府應發揮善于宣傳、組織群眾的特點,減少垃圾的產生數量,逐步加大環境投資力度,并加強立法工作。
2.答案提示
福州采取“凈菜進城”對解決城市垃圾問題的啟示主要有兩點:
其一是通過制定相關法律規范,在城市垃圾產生的源頭進行有效控制,減少城市生活垃圾總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壓力。因此,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同時要加強宣傳,加強監督,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從而減少浪費,減少垃圾產生的數量。
其二是物盡其用,把此處不能用的垃圾用在它處,使之變成資源。因此,政府應倡導居民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組織各種經驗活動交流,把居民的好的經驗集中起來在社會中推廣,使廣大居民形成良好的社會習慣,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從而降低垃圾污染的威脅。
3.答案提示
實現我市垃圾處理資源化
隨著我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生活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由“節約型”向“拋棄型”的轉變,城市垃圾的產量不斷增加,給我市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并直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如何變廢為寶,讓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循環利用,實現我市垃圾處理資源化,是解決我市垃圾處理問題的根本途徑。
隨著城市垃圾在產量上的迅速增加,垃圾構成中有機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這么多“廢物”可再生利用而不去利用,其實也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我市現日產生活垃圾3500余噸。除焚燒發電外,其余垃圾全部采用簡易填埋方式處理,不僅垃圾循環使用率低,而且因為缺乏必要的污水處理與防滲措施,很容易對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周邊農田造成污染。在美國,垃圾回收已經形成一個年產值150億美元的產業。德國工業垃圾如金屬、木材廢料、廢機油、廢汽車、舊輪胎等的回收利用率接近100%。
垃圾焚燒是最適合我市垃圾處理的方法。焚燒法是將垃圾置于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和供暖。隨著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低位熱值有了很大提高,大都已達到或超過了維持焚燒爐正常燃燒所需熱值的要求。同時在這些地區由于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垃圾填埋場遠離城市,而且還很難找到符合要求的場址,因而用填埋法處理垃圾的建場費用和運行費用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這些地區采用焚燒法處理垃圾具有現實意義。實踐證明,焚燒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而且具有占用土地資源最少的優點。
實現垃圾焚燒,首先要實現垃圾的分類處理。垃圾焚燒需要垃圾具有一定熱值,只有當熱值達到標準,焚燒爐才能正常燃燒,而無需添加輔助燃料。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要從源頭做起,要形成“誰制造,誰分類”的好習慣。
實現垃圾焚燒,就要加大對技術的引進和研發的投入。采用焚燒處理生活垃圾是工業發達國家廣泛采用并且是卓有成效的辦法,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建廠投資高、操作運行費用較高、設備比較復雜。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的關鍵技術都靠從國外引進,因此我市應加大對垃圾焚燒技術的研發,研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垃圾焚燒設備。
能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將垃圾變為資源,不僅可以凈化城市,保護環境,減少垃圾污染,還將緩解我市原料和能源的不足,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上一篇:電子商務證書培訓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子商務網絡營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