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

時間:2022-12-21 09:10:00

導語: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渤海治理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有多方面原因,請依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1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渤海治理規劃難以短期產生效果的原因有:

1.渤海海域為內海,具有封閉性特征,自我凈化能力差,短期治理難以奏效。

2.海域入海排污口眾多,污染嚴重,短期治理困難。

3.渤海沿岸涉及省市眾多,各管理部門職能不統一,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責權不明,難以形成綜合治理體系。

4.沿岸各省市之間利益多元,各方只顧追求部門或局部利益,缺乏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積極性。

5.治理規劃屬于政策性措施,缺乏法律強制力,影響治理的效果。(195字)

2.“給定材料3”中,環保專家認為“兵庫縣堪稱‘環保錯位’的典型。”結合資料內容,對“環保錯位”的實質進行闡釋。(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環保錯位的本質是沒能做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缺乏環境保護意識,采取先開發,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導致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生態退化,災害頻發,進而影響人類生存于發展。等這些負面影響顯現出來之后再開始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理與修復,開發項目又變回自然生態,增加了治理的難度和成本。(147字)

二、針對W市在進一步建設“宜居城市”中出現的問題,根據給定資料,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建議。(20分)

要求:

1.準確全面,切實可行;

2.條理清楚,表達鮮明,不超過300字。

針對“宜居城市”建設出現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考慮社會的協調發展,不能只關注短期利益,要滿足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雙重需求。

二要變簡單的產業遷移為綜合的產業整合,避免遷移帶來新的污染。宜居建設不能簡單擴大范圍,更要注重質量。

三要樹立“生態經濟治理”的發展思維,不能只搞“景觀治理”。發展旅游資源的同時要兼顧傳統產業發展,保護支柱產業;污染治理要做到“以人為本”,避免因治理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四要根據地方資源和地理特色合理定位發展方向,避免不科學的投資和項目建設以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

五要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經濟增長帶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生態改善塑造良好的經濟發展氛圍。(299字)

三、A市市政府準備大力宣傳推進對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請你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0分)

要求:

1.對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體現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關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

3.通俗易懂,不超過400字。

關于A市治理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工作的宣傳綱要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A市的近海水域污染嚴重的問題,實現海洋生態的循環發展,特制定關于我市治理近海水域整治工作的宣傳綱要。

一、近海水域的現狀

我市在宋代就享有“東海明珠”的美譽,近年來,我市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海洋生態環境遭到污染,海洋生物生存面臨困難。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三、具體措施

第一,加大對近海水域污染整治的力度,制定科學、合理和可操作的具體規劃,加大整治資金的投入。

第二,加強對污染企業的懲治力度,按照“誰開發,誰治理”的原則,制定科學的污染考核指標,進行考核,公布考核結果。

第三,實行關于近海治理的地方政府負責制和官員的環境績效考核制度。

第四,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市民的保護意識。充分調動市民和社會團體參與性,發揮其監督作用,為實現我市碧水藍天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奮斗。(376字)

四、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以“海洋的健康”為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確,事實與觀點緊密結合;

2.語言暢達,條理清楚;

3.總字數800-1000字。

海洋的健康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而海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近些年來,由于對海洋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導致海洋環境遭受著日益嚴重的污染,物種減少甚至滅絕,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珍貴水產資源面臨危機,礦物質污染間接影響人們身體健康,赤潮頻發和水質惡化等一系列問題使海洋的健康生態面臨嚴峻考驗。

正視海洋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人類維護生存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海洋生態的破壞源于人們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過渡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合理、科學、有效的規劃,有關保護的規劃缺乏法律強制性等。因而,為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具體而言:

首先,制定科學規劃,創新發展思路。政府要通過嚴格勘查和調研,制定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科學規劃,并上升到法律層面,強化執行力度;相關海域管理部門要打破“重經濟、輕環保”的陳舊思維,重視環保之于經濟發展的長期效應,做到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開發模式。

其次,進行科學開發,避免“環保錯位”。要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根據各地資源特點確定合理的開發方式;政府要強化責任意識,完善問責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引導民間組織、公民等社會各界參與改變和修復海洋環境;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避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并為環境治理付出沉重的經濟和健康代價。

最后,推動海洋保護,加強政府監管。政府要確定保護的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減少甚至杜絕資源浪費;淘汰落后產業,減少污染源;企業要提高生產工藝,引入治污設備,提高資源利用能力;鼓勵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從長遠看就是保護人類的長遠發展,是對人類根本利益的捍衛,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更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而努力。(8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