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精講系列之刑法常識四
時間:2022-12-21 08:23:00
導語: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精講系列之刑法常識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十四篇刑罰的具體運用(3)
近幾年來,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中,法律常識都是重點考查內容。法律常識判斷和專業法律考試不一樣,考查內容比較簡單,不需要考生具備專業理論基礎,但考生也不能輕易視之。為方便考生精準備考復習,學易網將法律部分經常出現和可能出現的考點知識總結成篇章,并就每個考點的出題形式輔以相應例題,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本篇主要內容包括:減刑;假釋;時效。
【考點知識】
一、減刑
減刑指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表現,將其原判刑罰予以適當減輕的一種制度。
減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l)減刑的適用對象。減刑的適用對象是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是刑法對減刑適用對象范圍的限定。這就是說明,減刑的適用,只有刑罰種類的限制,而沒有犯罪性質、罪行輕重或者刑期長短等方面的限制。
(2)減刑適用的根據。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這是適用減刑的實質條件。
(3)減刑適用的限度。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裁定減刑之日起計算。
(4)減刑的程序條件。對于犯罪分子的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
二、假釋
假釋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以后,根據其悔改表現,附條件地提前釋放的制度。根據《刑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適用假釋應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①假釋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②犯罪分子必須已經執行了一定的刑期,即被判處有期徒刑的,已實際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已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假釋的犯罪分子必須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刑法規定,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十年。
三、時效
我國刑法中的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超過這個期限,就不能再對犯罪分子提起訴訟。我國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②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③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此外,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司法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例題1】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單選)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正確答案】答案選B。
【例題2】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年。(單選)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正確答案】答案選B。
【例題3】根據《刑法》規定,減刑必須有一定限度,即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單選)
A.三分之一/五年
B.三分之二/十年
C.二分之一/十年
D.二分之一/五年
【正確答案】答案選C。
【例題4】不能適用假釋的罪犯有()。(多選)
A.累犯
B.無期徒刑犯
C.有期徒刑犯
D.因殺人、強奸、搶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正確答案】答案選AD。
【例題5】適用假釋,必須不是累犯以及因()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多選)
A.殺人、搶劫
B.爆炸
C.強奸
D.綁架
【正確答案】答案選ABCD。
【例題6】假釋適用于被判處()的犯罪分子。(多選)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無期徒刑
【正確答案】答案選CD。
【例題7】根據《刑法》規定,適用減刑應當具備()條件。(多選)
A.只適用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犯罪分子必須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勞動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
C.減刑必須有一定限制
D.有一定的程序條件,即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確有悔改或立功事實的,裁定予以減刑
【正確答案】答案選ABCD。
【例題8】在刑罰執行過程中,對于具有()表現的犯罪分子,可以減刑。(多選)
A.服從監管
B.悔改表現
C.立功表現
D.積極參加勞動
【正確答案】答案選CD
- 上一篇:常識判斷典型例題附答案解析七
- 下一篇:公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