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測備考至關重要的三點要素
時間:2022-03-16 03:47:00
導語:公考行測備考至關重要的三點要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家都知道行測在考試中題量是非常大的,而題的種類也非常多,導致考生答不完題,最后造成很多考生都在行測上出了問題!怎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來提高行測的成績呢?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或者技巧呢?怎么樣準備才更有效果呢?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考試中的器就是應對考試的能力和方法。而這個“利”字我們來怎么理解呢?就是要做好準備,做好考試之前的各方面準備,也就是我們說的備考!那又如何來進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備考呢?中公教育的公務員考試輔導專家為考生總結了三點:
一、盡可能多的掌握各種題型
題型是最關鍵的一點。一般來講,中央國家機關是120分鐘140道題,地方公務員考試,比如吉林,也是120分鐘135道題,北京公務員考試也是120分鐘135道題。無論題型題量時間有什么變化,歸結起來,它核心考的就是題型。
所以考生要在考試之前把行測考試中出現或者可能出現的題型搞清楚。那么什么叫題型呢?舉一個例子,如:1×2×3×4×5……×2014,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為幾?這一題就是公務員考試當中出現的真題,如果在考試中你見到這樣的題型能做出來嗎?為什么你做不出來呢?就是題型不會,所謂的題型不會就是在你平時備考過程當中沒有見到過程這種題型。而決定你每次行測考試成敗的就是你能否在短時間之內答出這些你很少遇到,而且可能平時永遠也遇不到的問題。
那什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呢?關鍵就是要掌握更多的行測考試中的題型,以及針對這些題型而研究出的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法。從備考角度,所有考生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最大化地擴大自己的題型庫和方法庫。做題不要做別的,就做真題。當然在我們做真題的時候,也要注意對試題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如果盲目做題,而不區別、分析、思考有關題的考點和深層含義是不會有更大的進步的,至少收效會很低。
也就是說,我們在做完每一套真題之后要對這套題中對自己產生了一定影響的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什么是有影響的呢?從個人意義上說,也就是在做題中對你的做題思路有了開拓。對你的思維方式有了啟發,對你的理解問題角度產生了變化的這樣的試題我們是必須要進行反復研究的,因為這樣的題為數是不多的。但卻極具有代表性。所以中公教育主張在做題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定數量的典型試題。
另外,從整體上來說,我們要對真題進行全面的了解,就要知道為什么真題最具有指導意義。除了剛才說的在題型上會給大家一個啟發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就是真題具有權威性。真題和一般的模擬試題比較起來,它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難度、二是準確性、三是思維方向。而這三個方面恰是作為考生的在準備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幾個方面。關于難度問題,一般可以通過分析歷年的真題來更加準確的預測將要進行的考試題的難度。這點對于我們考試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實際上也證明了這點,有很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后,對考試題大肆抱怨,說出的太難。其實這也恰恰說明了考生在考前對考試的難度沒有準確的評價。對于準確性方面,我們根據對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等進行研究和調查,能夠知道現在我們考試輔導材料、模擬試卷等所給出的問題和答案和真題相比較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真題的準確性是非常高的。當然思維方向也很重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你要是把思維方向把握住,就算是蒙題都可能做對。思維方向如果錯了,那就無濟于事了。
二、提高答題速度
中央國家機關是54秒一道題,地方公務員考試一般是48秒或者54秒一道題,你能不能在規定時間把題做出來是關鍵點。這就需要考生知道如何提升速度,中公教育專家總結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掌握每種題型優化的方法。換句話說,快速的方法。還舉這道題,P÷10與9,P÷9與8,根據題型優化的方法去解題,你會發現你遠遠超過54秒,但是命題背后的考點不是在這兒,他考的是P÷10與9,意味著P+1就是10的倍數,P÷8與7,意味著P+1就是8的倍數。你掌握了題型的關鍵點之后,30秒之內很快就可以解出來。所以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最好的就是要掌握優化解題的方法。
第二就是專業的訓練。在考試之前必須要像模像樣,認真地做幾次模擬考試。在規定時間之內從頭到尾做一下,看自己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細節,比如你先做那部分題型,先做數學部分?還是語文部分?或者資料分析部分?如果這個題不會做了,做不做不要緊,而且涂答題卡的時候按照怎么樣順序涂,這些問題是必須要進行很仔細的思考。涂答題卡的時候,一個2B鉛筆怎么涂,涂兩下還是全部涂實,所有的環節在備考時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把它思考好。當然,從備考的角度來講我們每一個環節也都要想到應急方法。如你鉛筆出問題了,怎么辦?等等,這都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考生實際進行認真琢磨的事情。
三、兩方面心態至關重要
在你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心態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你的考試成敗,第一個方面是具體心態,第二就是總體心態。具體心態就是答題時你要有什么心態,歸結為兩個字就是“放棄”,為什么這么講呢?有個故事,說古時候有個商人賺了一筆錢,腰纏萬貫往家趕,途經一條大河,就搭乘擺渡的船只過河。船行至河心,突然發生了意外,船翻了,其他的人都奮力向對岸游去,而商人因錢太多身體太沉游不動,眼看就會命喪大河,這時艄公大喊:“快扔掉身上的東西!”可這位仁兄想:“我千辛萬苦才賺來的錢怎能扔掉!”就這樣,可憐的商人因舍不得放棄身外之物而賠上一條小命,真是要錢不要命。有經驗的棉農常常會這樣:為了棉花多結果、結好果,他們總是毫不猶豫地去掉那些不結果的枝。
公務員考試亦是如此,倘若沒有能力把所有的題都解答出來,就要學會放棄。須知,放棄是一種智慧,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擁有!行政職業測驗每一道題都是命題人經過精心思考的,都有背后的題型和考點。如果這個題你在平時備考的時候沒有見過,你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天才,覺得自己可以在54秒鐘做出來,沒有那樣的可能性,經過測試,有一些考試經驗的人做稍微難點的問題,大概需要15-30分鐘不等,這跟答題人的狀態和經驗都有關系。但是如果我們在考試當中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是沒有那么多時間來解決的,那么我們大概需要明確答題思想了,那就是如果遇到這樣的題型你立刻放棄掉,這才是最重要的方法。
不放棄是不會得到的。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笨荚囍幸欢ㄒ獙W會放棄,千萬不要覺得這個題可以扣出來,做出來。有很多學生技術都非常好,最后由于這個原則沒有處理好,分數也不高,非??上АR话阏5目荚?,135道題放棄30道題左右。當然最后成績并不會低。因為至少有這些題你是不會做,或者是馬上做不出來的題。所以請放棄。
第二點就是總體心態,放平和一點。孔明先生名言,“淡泊以明智,寧靜致遠”。意思是做大事者,須心態平和,方可致遠。有很多考上公務員的學生往往不是一次公務員考試考過的,往往要有一個反復的過程,堅持的過程,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但最后他們都如愿以償。但這樣的堅持就需要在總體心態上有一些平常心,有一點做大事的胸懷和決心。
考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二十四五歲,二十五六歲,這樣的年紀距離考公務員的年齡上限三十五歲,至少還有十次考試時間。所以只要你堅持下去,成功不是問題。而問題就在于你是否可以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