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題剖析

時間:2022-04-28 03:39:00

導語:行測常識判斷題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測常識判斷題剖析

【閱讀提示】2014年公務員考試將于4月25日進行,備考時間較為緊張,備考效率是考生成功邁入面試行列的關鍵一步。如何才能提高備考效率?教研中心對近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中常識判斷典型試題的講解,希望能夠助考生了解考試知識點的范圍,把握命題難易程度,以便掌握自己的復習程度,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市2014年公務員考試將于4月25日進行,考生備考時間較為緊張,因此各位考生需盡快開始備考,并注意備考過程中的效率。在考生備考時,考試真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材料,這里的真題既包括近年考試真題,也包括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在真題中一方面可以了解考試知識點的范圍,另一方面,對真題的分析還有助于我們把握命題難易程度,以便掌握自己的復習程度,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教研中心對市近年真題中的典型試題進行了解析,希望能夠幫助各位考生備考。

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常識判斷為20題,相對于國家公務員考試的25題來說題量不大。從歷年公務員考試真題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的考察范圍一直較為廣泛,需要考生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有所涉獵。下文張硯青老師將從幾道經典例題來分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常識判斷題型的特點。

1、《行政許可法》規定,對于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機關應當()。【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18題】

A.根據發出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許可決定

B.根據受理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許可決定

C.均不給予行政許可

D.抽簽決定許可決定

【答案】B。

【解析】我國《行政許可法》第57條規定,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故答案為B。

2、國家對超標準排放污水的單位收取排污費,屬于()。【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16題】

A.行政征購

B.行政處罰

C.行政征用

D.行政征收

【答案】D。

【解析】國家環保總局關于追繳超標排污費的有關問題的答復:征收超標排污費不屬于對排污單位的行政處罰,排污單位在環保部門開出第一張繳費通知單之前的排污行為不應適用《行政處罰法》第29條的規定,不能追繳排污費。故國家對超標準排放污水的單位收取排污費屬于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機關或者法定授權的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答案為D。

3、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對應有誤的一項是()。【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5題】

A.立木取信——商鞅

B.臥薪嘗膽——勾踐

C.圍魏救趙——孫武

D.圖窮匕見——荊軻

【答案】C。

【解析】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自此,孫臏便聞名天下。故C項錯誤。立木取信,商鞅在國都咸陽城南門,豎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如有人將其搬到北門,便賞十金,但無人敢去,后增至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敢去了,輕而易舉地搬到了北門,商鞅如約兌付了五十金,以此表明他決不欺騙百姓。A項正確。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B項正確。《戰國策·燕策》和《史記·刺客列傳·荊軻》都記載了荊軻刺秦王的精彩故事。成語“圖窮匕見”就來自這個故事。D項正確。故答案為C。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9題】

A.大興安嶺在我國黑龍江省境內,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林區

B.內蒙古是中國發現巖畫最豐富的地區

C.松遼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帶

D.遼寧省在“中華民國”時期被稱為奉天省

【答案】A。

【解析】大興安嶺位于中國內蒙古自

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省北部,全長1220千米,寬200—300千米。原始茂密森林,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A項中“大興安嶺在我國黑龍江省境內”是錯誤的,故答案為A。

5、下列關于我國傳統節日的描述,與古代的說法或傳說不相符的是()。【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8題】

A.元宵節掛紅最早跟佛教儀式有關聯

B.清明節吃寒食最早是為了紀念一位先皇

C.中秋節吃月餅曾與反抗元朝的統治有關

D.古代的春節叫元旦,意為一年的第一天

【答案】B。

【解析】元宵賞燈習俗源遠流長。西漢武帝時,曾于上元之夜在宮中通宵張燈祭祀太一神、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東漢明帝時,也曾令宮廷、寺院在正月十五這天掛燈,以表示對佛的敬意,A項正確。清明節吃寒食最早是為了紀念晉國大夫介之推,并不是紀念先皇,B項錯誤。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的搜查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C項正確。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D項正確。故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