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學術會議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3 18:0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學術會議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1

上午八點半會議進行了年會開幕式,開幕式結束舉行了“2017年湖北省第二屆臨床工程師技能大賽”的頒獎儀式,宜昌市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一名,我院周蕾是宜昌市代表隊參賽隊員,隨后就是精彩的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大會特邀了全國知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各位專家就臨床工程師的教育與培養,醫療器械與醫院好彩管理以及臨床工程和醫學技術創新,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講報告。上午會議演講內容主要包括《臨床工程師的教育與培養》,《物聯網支撐醫療器械行業新飛躍》,《醫療器械采購把控要點》,《臨床工程和醫學技術創新》。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就醫學工程的人才培養,醫療設備的管理進行了點評與展望,專家們高瞻遠矚的視野和超前創新的理論引來場下陣陣掌聲。下午的學術會議一點半開始,分兩個會場,主要涉及內容有醫療設備規范化管理,設備質控管理方案,醫用耗材管理,醫用耗材衛生技術評估,醫用耗材使用管理創新與實踐。整個論壇學術氛圍濃厚,演講者就醫用設備質控,醫用耗材管理創新和評估各抒己見,專家們就醫學設備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展望做出了精彩的演講,參會人員都認真聆聽,收獲頗豐。

在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以下收獲。

1、專家們的演講,闡述了許多我們平時在工作中接觸不到的先進理論和管理經驗,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和思路。

2、通過在會場中聆聽專家的演講和與同行之間的交流,我們認識到設備管理存在各方面不足,醫療設備質控工作還未開展

3、臨床工程師培養理念與管理不足,人才匱乏。

4、對于醫療設備和耗材的管理存在管理不夠規范,不夠精細。

以后我們將積極學習此次論壇中先進的理念和方法,結合自己的工作,將這些寶貴的理論和經驗合理的運用和實踐運用到以下幾個工作方面:

1、努力規范醫療設備和耗材管理,學習其他大醫院經驗,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耗材進行精細化管理。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夏夜雨后的清晨,空氣分外清新,陽光格外耀眼,我們全體師生借助升旗儀式的機會,隆重集會在充滿希望的小廣場上,舉行__中心小學第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寫字大賽、廣播操大賽的總結表彰會,讓我們對授獎的寫字之星及先進班級表示熱烈的祝賀!

寫字特色是我校從20__年一直堅持到2013年長達四年的辦校特色,在區級教學視導及各上級部門的檢查督查中,寫字特色已經成為我校的品牌,同學們在習字中學會了硬筆寫字的技巧,更加重要的是一筆一畫中同學們學會了寫字和做人,只有扎扎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才會有美好的未來與前程。

在此感謝各位語文老師辛勤無私的付出,四年的時光,語文老師用辛勞的汗水,澆灌著我校寫字教學的肥沃土壤,在全體語文老師的不斷耕耘下,這肥沃的土壤終于結出了欣喜的果實,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最敬意的掌聲送給可親可敬的老師們!

世間最難擁有的魔法與能力是什么?那就是持之以恒!在堅守習慣的道路上,總會有困難相伴,克服的人會率先到達理想的彼岸,半途而廢的人往往一事無成。透過第九屆寫字大賽,暴露出一部分同學寫字不重視,習字不認真,對待寫字他們顯得十分浮躁不安,不能靜心寫好字,寫字課上不能聚精會神,對待老師的指導熟視無睹,這樣的態度如何才能練好寫字質量呢?

希望授獎的寫字之星,繼續努力加油,把自己的字練出特色、個性和水平,更加希望未授獎的同學能夠汲取經驗與教訓,真正重視老師的寫字教學,把寫字當作學習中的一大樂趣來對待。高考閱卷已經做了調整,學生的試卷將通過大型掃描儀掃描到電腦上進行閱卷,此時,學生的書寫將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了明天的成功和希望,讓我們努力寫好每個漢字,這會讓你終生受益!

在班主任的精心組織下,我校第九屆校園廣播操大賽圓滿結束,每個班級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整齊的呼號到堅定的步伐再到規范的體操動作,靠我們的團結一心,廣播操大賽彰顯了各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新時代少先隊員的精神風貌被我們重新詮釋,三年級整體表現完美,得到了評委老師與校領導的一致好評。

篇3

今天的風兒格外清新,

吹拂著我們燦爛的笑臉;

今天的校園彩旗飄舞,

飛揚著我們心頭的喜悅;

正當我校第六屆科技藝術節如火如荼的進行時,

我們又迎來了自己快樂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在這里,我們首先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

感謝老師們為我們付出辛勤汗水,

在這個歡樂的時刻,我們新生小學將進行第六屆科技藝術節的總結表彰大會,

同時,還會有精彩的節目奉獻給大家!

首先,請曾校長對第六屆科技藝術節進行總結和表彰。(總結表彰后)

新生小學慶“六•一”文藝匯演現在開始!

1、首先請欣賞鄧思喬、陳嘉洛等同學表演的音樂劇《小花貓歷險記》,該節目參加龍崗區科普創新大賽榮獲二等獎。指導老師:××*

2、地球屬于你,地球屬于我,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讓我們一起來裝扮]藍色的地球,下面請欣賞六(2)班應奇霓等同學表演的歌舞《裝扮藍色的地球》。指導老師:××*

3、下面請欣賞三(4)班張小培、周志鵬同學表演的相聲《走向光明》。指導老師:××*

4、運動——健康,健康——運動,我們需要健康,我們需要運動。下面請欣賞一(2)班雷詩韻等同學表演的舞蹈《健康歌》。指導老師:××*

5、我們每天都需要氧氣,為什么氧氣總是用不完呢?氧氣是從哪兒來的呢?下面請欣賞黎玉潔等同學帶來的科普小品《葉經理招工》,相信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該節目參加龍崗區科普創新大賽榮獲一等獎。指導老師:××*

6、剛剛欣賞完幽默滑稽的小品,接下來請欣賞由五(1)班郭東霞、陳雅思等同學帶來的青春活潑的舞蹈《palapala》。指導老師:××*

7、拳出能帶風,腳起如龍騰,一群男兒虎虎生威,幾個女孩也英姿颯爽,他們是誰呢?下面請欣賞四(4)班李臨風、鄭冉煬等同學的武術表演《男兒當自強》。,

指導老師:××*

8、下面請欣賞一(3)班等同學表演的舞蹈《種太陽》。指導老師:××*

9、《白雪公主》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但是你聽過英語版本的《白雪公主》嗎?今天,六(1)班姜秋月等同學給我們帶來了英語課本劇《白雪公主》。指導老師:××*

10、在陳雪梅老師的指導下,一(1)班天真可愛的陳芷柔等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時裝表演,掌聲有請!

11、噪音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二(4)班韋曉生同學去感受一下《城市噪音》。指導老師:××*

12、看了剛才的啞劇,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環境對我們人類生活是多么重要!同樣,對于鳥兒也是如此,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森林是鳥兒的家園,在楊玉梨老師的指導下,你聽!三(1)班鐘怡璇等同學演奏森林奏鳴曲開始了!

13、保護環境發人深??!動物猜想令人開懷!請欣賞三(2)班施鈴鈴、黃超鵬同學表演的相聲《動物猜想》。指導老師:××*

14、看了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感覺到我們的同學真是多才多藝!我們的朱景東、李潤老師更是多才多藝,他們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器樂演奏和動聽的《好漢歌》,掌聲歡迎!

15、漂亮的衣服人人都喜歡,奉承的話個個都愛聽,可要小心哦!堂堂的一國之君都上當了,下面請欣賞六(3)班劉兆燕等同學表演的課本劇《皇帝的新裝》。指導老師:××*

篇4

10月13日,美術全體團員在4201教室召開了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動員大會,黨總支副書記胡桂香、團總支書記張衛東向全體同學做了動員報告,使同學們對這次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晚7:00各團支部書記在電教室召開會議,商討并制定了此次活動的開展計劃。

在領到學習材料和讀書筆記后,各團支部便積極有序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由于2001級學生正在實習階段,活動開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各團支部書記還是盡最大努力,利用晚上和周四例會時間組織同學集體學習《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材料》,使同學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禮,通過學習材料,反省自身不足,及時彌補。

2002級四個團支部聯合開展活動,嚴格點名制度,確保每原創網站:次活動順利進行,每次由一個團支部負責聯系教室、租借影碟,分別于10月15日、18日、22日、27日在4602電教室觀看了影片《五月、八月》、《紅河谷》、《沖出亞馬遜》、《地道戰》等愛國影片,這幾部影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人民的愛國情結,很多場面感人淚下。通過這種生動直觀的學習教育,使人印象深刻,銘記于心。同學們紛紛表示出極大的愛國熱情,更加主動積極地配合團員先進性活動的開展。

10月28日,2002級共同組織各支部團員到英雄山革命烈士紀念塔,進行了一次入團宣誓儀式。儀式結束后,同學們還到革命烈士陵園為長眠在此的烈士們敬獻白花。在這種嚴肅靜穆的環境中,同學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升華。大家表示將把烈士們的這種革命精神體現到以后學習、生活中,使自己各方面得到提高,讓這次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原創網站:

2002級各團支部在開展集體活動的同時,也在各支部內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體現班級特色。2002級油畫班還與山東大學聯系,準備配合山大管理學生會組織開展一次由山大主辦、山東師范大學協辦的“泉城廣場汽車容載量大賽”。2002級國畫班還發揮專業特長,舉辦了硬筆、軟筆書法和篆刻評比,并將選取優秀作品制作成一幅宣傳海報。此外,2002級國畫班還制作了在10月28日英雄山革命烈士紀念塔的宣誓儀式上所用的白花。2002級綜合繪畫班組織了班級同學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討論會,讓同學們自由交流在此次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中的體會、感想。2002級藝術設計班組織班級同學學唱了愛國歌曲《紅旗飄飄》,調動起大家的愛國熱情。原創網站:

2004級新生在此次團員學習“八榮八恥”心得體會--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中,結合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開展了各種多彩多樣的集體活動,增強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他們利用周末組織班級同學游覽了千佛山、植物園、泉城廣場等濟南各大景點,活動中同學們相互交流入學以來的各種體會感想,為以后的共同學習生活增進了感情。2004級攝影班還為班級起了一個“22度奇跡空間”的名字,激勵同學們共同努力,創造班級奇跡。另外,英語是美術學生的弱項,2004級新生在一入學便加強了對英語的學習,他們組織同學一起交流英語學習經驗,以學唱英語歌曲、舉辦英語角等各種形式使枯燥的英語學習生動有趣起來。

篇5

一、圍產醫學學會成立概況

1988年4月24日在北京,成立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學會。全國共有委員38名,產科工作者和兒科工作者各占半數。主任委員為北京醫科大學婦產科學系嚴仁英教授。我省有該學會全國委員一名。通過選舉,由昆明醫學院附一院婦產科教研室、優生研究室主任李眠教授擔任。中華醫學會云南分會第六屆婦產科學術會議及圍產醫學會成立大會上,于1989年7月21日經過與會全體代表無記名投票,選出圍產醫學學會委員13名。由昆醫李氓教授擔任主任委員,昆醫附一院兒科納志云付主任醫師任付主任委員兼秘書。省婦幼保健所劉鳳英所長及43醫院周琴蘭兒科付主任醫師任付主任委員。

1989年9月19日在常州召開的首屆圍產醫學學術會議閉幕式上,宣布吉林、上海、云南、湖南已先后成立了圍產醫學分會,獲得中華醫學會認可。

二、圍產醫學學會成立以來學術交流情況1989年7月,我省第六屆婦產科與圍產醫學學術交流會,重點交流內容為;

(1)我省各專州孕產婦死亡率、死因分析;(2)初步摸清圍產兒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

(3)交流了常見產科疾病,如產后出血、子宮破裂,妊高癥、妊娠合并心臟病等防治措施;

(4)討論了如何加強產前監護,提高胎兒先天畸形的診斷水平;

(5)傳達全國及國際圍產學術會議精神。以進一步促進云南省圍產工作的開展。

1989年9月我省代表3人參加了江蘇省常州市首屆圍產醫學學術會議,交流了“云南35個縣(市、區)孕產婦死亡監測分析”及“B超預測胎兒體重”論文兩篇。與會代表重點討論全國圍產兒死亡情況,提出一些解決的建議,為今后圍產醫學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三、今后的打算

1.圍產醫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少生、優生是我國國策。優生不僅包括遺傳內容,也包括孕期、產期、新生兒期的衛生保健。因之,如何降低孕產婦、圍產兒死亡,如何減少病殘兒發生;如何在不同地區、不同設備、不同環境及不同條件下,保護好母親,胎兒,是圍產醫學研究的主要范圍。全國圍產醫學學會已決定在1992年舉行全國學術會議,交流“圍產與優生”方面的經驗。

2.產、兒科共同協作,是發展圍產醫學的重要措施,在有條件的醫院,應總結個自經驗,旨在提高產科質量、加強對新生兒監護,重點在胎兒、新生兒窒息的搶救與預防;低體重兒的早期診斷和宮內治療;以及產時感染、產傷等方而的研究。

篇6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一)

在這數九寒天,寒風傲骨的冬季,我們感受到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術研討會歡迎詞,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齊聚在美麗的***,參加由***主辦的***會。在此,我謹代表醫院全體員工,向蒞臨本次會議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多年以來一貫支持我院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醫院是**地區唯一的一家三級甲等醫院,也是***醫院。建院***年來,醫院始終秉承****治院理念,堅持以,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牢固確立了**地區的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中心地位。醫院占地面積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萬平方米,開設床位張,現有在職員工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余人,人。年預計醫院門診量**萬人次,住院病**萬余人次。

作為醫院的重點學科,科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現已經成為的診療中心單位。與此同時,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科室,科積極研究探索臨床診療新概念,于年。。月開展并承擔了。。科。。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年,科就在全省范圍內較早引進了。。設備開展手術,現設置床位。。張,擁有,年量達。經過。。年的不懈

努力,科室不僅能開展**常見手術,而且還開展了**手術,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診療服務,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多年來在**手術的不斷努力,使**成為醫院的一項特色和優勢項目,為我院**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積累了較為豐富經驗。

今天,首屆**學術研討會在我院召開,這必將極大推動院乃至全省***技術的快速、健康發展,到會權威專家教授的精彩演講和內容豐富的會議交流也必將為全省**技術的臨床應用和科研創新工作帶來新的更大的機遇。

最后,預祝會議圓滿成功!祝愿各位領導、專家及與會代表們,在**期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二)

各地教育局、教研室和課改學校:

課堂興,則教育興;有怎樣樣的課堂,便有怎樣的教育。幾乎所有有關于教育的那些弊端和困惑,最終都能從基礎的課堂上找到癥結;同樣幾乎所有有關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歸根結底也都是要回歸到課堂中去。

今天,高效課堂成了課改語境下的一個熱詞。那么,我們需要建設什么樣的高效課堂文化?課堂到底需要拿什么獻給學生?高效課堂要走向何方?20xx年9月,由中國教師報主辦的全國高效課堂創新成果交流研討會將集中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本屆論壇以課堂突破:繼承與創新為主題,屆時,山東即墨28中、安徽銅陵銅都雙語學校、河南洛陽西下池小學、江蘇昆山前景教育集團等學校的課改領軍人物將出席論壇。會議以主題報告、訪談沙龍、觀摩課等為主要形式,全面解讀高效課堂何以讓教室變學室,課堂變學堂,教材變學材,教案變學案,教師變學長背后的技術文化。

特邀您撥冗蒞臨,感謝支持!

中國教師報

20xx年9月1日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三)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代表、醫學同仁及朋友們:

你們好!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初秋,我們感受到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對焦作市醫院的一片盛情,這種緣于醫學科學崇高的關愛,也增添了我們投身醫學研究,獻身醫學科學的信心和勇氣。我們焦作市醫學會很榮幸能夠承辦這次醫學學術會議,這對于我們,是一次極為珍貴的學習機會。因為在這次會議上,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在臨床神經外科有著豐富經驗,取得豐碩成果的著名專家xx-xx專家xx為大家進行精彩的學術演講,他們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用我們的熱烈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各位專家將會給本次會議帶來國內外臨床神經外科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大家通過這次難得的交流對話的平臺,可以就醫學實踐中的體會和困惑求教于專家學者,彼此之間開展真誠而務實的多視角暢談,零距離接觸。本次大會的演講內容涉及xx神經外科學領域的多個方面,其中為此,各位專家盡管事務繁忙,仍然冒著天氣的炎熱,懷著一份責任與使命,進行了積極充分的準備工作,作為承辦方,我們謹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無限的敬佩!

我國臨床神經外科醫學的研究與發展,目前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與突破。多個研究選題走在了世界前列,不少研究成果填補了醫學史上的空白。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臨床神經外科醫學研究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我們有必要加以不斷重視,在研究形式和研究內容上大膽走創新之路,才有可能取得更多的新成果。今天這次市臨床神經外科醫學學術會議,受到了省有關學術機構、市衛生局領導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兄弟單位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各級領導要求我們承辦方,要精心策劃,科學組織,熱情服務,確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取得預期的效果。同時要求我們,要以研究推進工作,以工作帶動研究,加快臨床神經外科建設與改革的速度,加大醫學教育與科研的力度,從而贏得患者更大的滿意度,為醫院的整體發展做貢獻,為該學科理論與實踐發展注入新的元素,做人民滿意的科研型醫務工作者,為促進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提高和帶動本地區在臨床神經外科醫學上的研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行:

盛夏時節逢盛會,洪湖岸邊迎嘉賓。今天我們在這里齊聚一堂,隆重舉行焦作市年年會開幕儀式,這是焦作市醫學會的一件盛事。年會選在醫院召開,更是我院的榮譽。

借此機會,我代表我院全體同仁,向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嘉賓及學會會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支持我院建設發展的各級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焦作20xx年學術會議,是焦作醫學會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來自焦作各縣、市、區醫院的各位同仁會聚一堂,進行學術交流,相互研究探討,的確是學界彼此促進、共同提高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大好時機。這次還特邀了的知名教授專家參加,將有效提升此次學術交流的整體層次,提高各參會醫院的診斷技術水平,并推動醫院的整體業務發展。醫院作為承辦單位,其擁有的先進??圃O備,將為此次年會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為此次焦作放射學年會的勝利召開感到無比榮幸,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加醫院舉辦的各項活動,并盡最大努力給予支持,做好各項協助工作。最后,預祝此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我們承辦方,精心策劃,科學組織,熱情服務,確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取得預期的效果。同時要求我們,要以研究推進工作,以工作帶動研究,加快臨床神經外科建設與改革的速度,加大醫學教育與科研的力度,從而贏得患者更大的滿意度,為醫院的整體發展做貢獻,為該學科理論與實踐發展注入新的元素,做人民滿意的科研型醫務工作者,為促進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提高和帶動本地區在臨床神經外科醫學上的研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五)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你好!專業建設與課程標準建設是近年來各院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點、教學改革的落腳點,是高等教育改革最活躍的領域。在進行示范專業建設個課程標準建設的過程中,各院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事,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與疑惑。

為了給各位xx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搭建一個交流研討的平臺,提高各院校xx專業建設與課程標準建設的水平,增進兄弟院校間的聯系,XXXXXX出版社秉承為教學一線服務的宗旨,與全國商務xx專業委員會密切合作,在XX省XX市XX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擬于XXXX年XX月在XX市XX大學舉辦第 XX屆全國XXXXXX教學研討會,現將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研討內容與研討形式

1、XX主任介紹XX省xx專業發展狀況,

2、出版社介紹xxxx教材的出版發行情況,

3、XX、XX代表介紹xx專業教改情況,

4、專業改革研討(小組討論)并商討第XX屆XXXX大賽有關事項,

5、會議總結。

二、參會對象

委員會委員、人大出版社有關人員、xx專業主任和專業老師等約XX人。

三、會議時間及地點

XXXX年XX月XX至XX日,XX月XX日XX:XX后報到,

研討會地點:XX市XX大學XX實驗樓XX室。

四、收費標準

與會者須交納會務費XXX元/人,交通費、食宿費自理。

篇7

[關鍵詞] 食管癌;新輔助放化療;單純手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12(b)-0007-04

在臨床消化道惡性腫瘤中,食管癌是比較常見且具有較高發病率的疾病,且生存率不高,對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嚴重危害[1]。在傳統食管癌的治療中,主要采用單純手術治療手段,但該種治療方式生存率不盡人意,且術后容易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患者遠期生存率并降低其術后復發率,一直是食管癌治療的致力所在。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輔助放化療逐漸被應用于食管癌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療效[2]。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50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新輔助放化療與單純手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50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45.9±6.2)歲;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食管癌,Ⅱ期、Ⅲ期患者分別為15例、35例。入選標準:食管癌首次發現即被確診,手術治療同樣為初次進行;年齡不超過75歲;腫瘤轉移尚未出現遠處趨勢,且可能完成對局部病變的切除。排除標準: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過腫瘤確診史;胸部曾因其他原因已經接受過其他手術,或伴隨肺結核感染,或伴隨重癥肺炎,或伴隨肺纖維化,亦或者肺間質疾??;此外當患者伴有頑固性胸背痛或者帶有刺激性咳嗽及聲嘶現象均不在本次研究之列。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各25例。觀察組患者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14例、11例,平均年齡(44±3)歲;對照組患者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15例、10例,平均年齡(45±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單純手術治療方法。在對患者實施靜脈復合麻醉和氣管內插管后,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胸內主動脈弓上食管胃吻合術,然后行食管下段及賁門癌切除胸內主動脈弓下食管胃吻合術。術后處理同其他開胸手術后一樣。

觀察組患者實施新輔助放化療治療方法,術前靜脈注射紫杉醇注射液,注射標準根據體表面積135~250 mg/m2。術后第1~3天按體表面積20 mg/m2,給予患者順鉑注射液,1次/d,連續注射2 d。間隔3周后根據原方案繼續治療3 d,以連續3周治療為1個療程,需對患者治療3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密切觀察,并對其肝腎功能進行檢查,2~4周后若患者病情無任何進展,再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所有患者每三個月進行1次隨訪,1年后統計和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存率,之后每半年隨訪1次。

1.3 觀察指標與評判標準

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近期療效、1年后的生存率、生活質量情況及術后復發率進行統計比較?;颊呤中g后近期療效評判共分為4個標準[3],即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與進展,其中客觀緩解率屬于完全緩解與部分緩解率之和。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近期療效

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40%與64%,觀察組客觀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 1年生存率

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96%、76%,觀察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1年生存率與術后復發率比較[n(%)]

2.3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新輔助放化療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單純手術治療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8%,兩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輔助放化療術后吻合口瘺及肺部感染分別為1例和2例,對照組單純手術治療后吻合口瘺及肺部感染分別為2例和1例;觀察組患者心律失常與切口感染發生情況分別為1例與2例,對照組患者心律失常與切口感染發生情況分別為2例與2例;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乳糜胸。見表4。

3 討論

食管癌與很多腫瘤一樣,都需要及早發現并及時給予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療法是醫學界目前比較認可的治療方案。當前我國對食管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但單純手術治療較難保證患者的生存率。據統計,單純手術治療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僅在大約20%,且術后3年內很多患者會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故此,Sliwa Barbara等人[4]通過長期隨訪得出結論,長期生存率只與淋巴結轉移情況存在統計學意義。陳賽華等人[5]研究指出,尤其在食管癌局部晚期治療方面,單純手術治療預后往往效果不高。在化療藥物不斷發展及應用的今天,對食管癌患者的治療方案近年來開始出現爭議。呂進等人[6]研究報道顯示,新輔助放化療在食管癌治療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預期效果。新輔助放化療對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可使手術治療強度更大;而且可使腫瘤分期降低,促進R0切除率的提高;細胞周期分布可被化療藥物改變,對乏氧細胞產生直接作用,從而促進腫瘤殺滅效應的提高。新輔助放化療還可通過早期、足量的化療,將微小轉移灶盡早殺滅,使部分遠處轉移得以降低。與此同時,新輔助放化療還對患者凝血機制還具有加強作用,對患者腫瘤細胞轉移加以抑制,促使患者病理完全緩解,達到手術根治的目的。

2005年中國首屆國際食管癌學術會議暨第七屆全國食管癌學術會議中,平育敏等[7]通過食管癌和賁門癌20 000例外科治療經驗總結指出,新輔助放化療對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顯著作用,且不會導致手術死亡率的增加,有效提高R0切除率,患者在2年生存率方面的絕對獲益在13%左右。鄭慶鋒等[8]在《新輔助化療提高食管癌手術 RO切除率的研究》也指出新輔助化療對RO切除率有明顯提高作用,且相比單純手術,新輔助放化療治療食管癌能夠使患者死亡風險降低22%,使患者鱗狀細胞癌與腺癌分別降低20%與25%左右。景奇等[2]的研究顯示新輔助放化療聯合手術治療1年生存率達87.5%,單純手術患者1年生存率為71.5%,新輔助放化療1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單純手術患者(P>0.05);與此同時,相比單純手術組新輔助放化療組局部復發率及遠處轉移率明顯更低,表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在新輔助放化療的治療下得到了有效改善,雖然在此次研究中患者術后并發癥與單純手術組間差異較小,甚至有增加趨勢,但其效果卻比單純手術組明顯高出。周俊等[9]的研究也顯示,在根治性切除率上,新輔助放化療組患者為85.4%,單純手術組患者為65.3%;在局部區域復發率上,新輔助放化療組患者為34.8%,單純手術組患者為58.7%;在并發癥發生率上兩組患者差異則不具統計學意義;新輔助放化療組治療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到56.5%。因此,通過他們的研究也可以看出,新輔助放化療能夠促使局部和區域復發率降低,促進患者長期生存率的提高,以及根治性手術切除率的提高,同時不會導致患者手術并發癥的增加。

該次研究中未納入頸段食管癌,因根治性同期放化療是頸段食管首選治療方案,很少有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另外,單純手術治療在Ⅰ期食管癌已經可以發揮較好的療效,對術前輔助放化療的需求不大,所以也未納入該次研究中。而在這里,我們也不討論少見的例如原發食管小細胞癌的情況,如Al Mansoor S報道[10]疾病分期、年齡、是否接受治療是對于預后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近22年來的眾多研究也都顯示,Ⅰ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并不能促進其生存率的提高,且可能會導致患者手術死亡率可能性增加。該次通過對50例食管癌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比發現,在近期療效上,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40%與64%,觀察組客觀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在食管癌治療中,新輔助放化療所顯示出來的生存結果是令人欣喜的。該次研究雖然進一步證明了新輔助放化療在食管癌臨床治療與預后中有明顯作用,但在這項研究中,仍然有一些需繼續研究的問題。當前對新輔助放化療在食管癌治療中的研究中,尚沒有明確最佳化療方案與最佳用藥寂寥,李汝敏等[11]指出紫杉醇等第三代化療藥物與順鉑聯合起來可促使食管癌化療效果進一步提高,但在新輔助治療中的作用目前研究還未有突破,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繼續研究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王文憑,陳龍奇.食管癌外科治療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18(1):58-65.

[2] 景奇,陳詩奉.新輔助化療聯合手術與單純手術治療食管癌療效及安全性Mta 分析[J].重慶醫學,2011,40(32):3236-3238.

[3] Sjoquist KM, Burmeister BH, Smithers BM, et al. Survival after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or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spectable oesophageal carcinoma: an updated meta-analysis[J]. LancetOncol, 2011,12(7):681-692.

[4] Sliwa Barbara,Szelachowski Piotr,Strutyska-Karpiska Marta.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n long-term result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 due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J].Advances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 official organ Wroclaw Medical University,2013,22(3):369-375.

[5] 陳賽華,許廣照,沈飚,等.新輔助化療聯合手術與單純手術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療效比較[J].山西醫藥雜志,2013, 42(5上半月):558-560.

[6] 呂進,曹秀峰,朱斌,等.新輔助放化療對食管癌手術和預后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1):546-547.

[7] 平育敏,張毓德,杜喜群,等.食管癌和賁門癌20000例外科治療經驗[C]//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學會,鄭州大學醫學院.中國首屆國際食管癌學術會議暨第七屆全國食管癌學術會議論文集,鄭州:中國首屆國際食管癌學術會議暨第七屆全國食管癌學術會議,2005:167-171.

[8] 鄭慶鋒,馮源,吳楠,等.新輔助化療提高食管癌手術 RO切除率的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0,22(5):293-296.

[9] 周俊,陳宏俊,夏洪.新輔助化療對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質量和手術根治率的影響[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0(6):546-550.

[10] Al Mansoor S, Ziske C, Schmidt-Wolf IG. 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er Med Sc,2013,11(23):12.

篇8

一、國內外發展現況

國際上于1982年建立了國際臨床流行病學網(InternationalCliniealEpidemiolo-gyNetwork,INcLEN),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建立了五個一級國際臨床流行病學資源和培訓中心,為世界部分國家的著名醫科大學培訓了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高級專業人材,并在18個國家的27所有名的醫科大學建立了臨床流行病學組(elinicalEpidemiologyunit,eEu),擔負著本地區或本國的人材培匆.1和研究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成績卓著,有的cEu已經或正式升格為地區性的二級臨床流行病學資源和培訓中心。其中,包括我國的華西醫科大學及上海醫科大學的兩個cEU在內。該網每年召開一次國際學術年會,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對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學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INCLEN的宗旨是:“在最可靠的臨床依據和最有效地使用衛生資源的基礎上,促進臨床醫學實踐,從而致力于改善人民健康。為達此目的,本網內的各國臨床醫生、統計師及社會學家要共同奮斗,以建立和維持最佳的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這些是致力于改善人民健康的最重要條件”。

在我國衛生部的領導和支持下,通過世界銀行的衛生教育貨款項目,1983年在我國華西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廣州中醫學院建立了三個“設計、街量、評價(DME)”的國家培訓中心,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材,現在二十余所衛生部部屬及部隊、地方重點醫學院校相繼建立了臨床流行病學教研室或教研組,對臨床本科和研究生開設了臨床流行病學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了高質量的醫學人材;他們編著了本學科的學術專著和列素教材,打下了本學科的學術基拙;加強了臨床科學研究,組織了多次全國臨床流行病學學術會議,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和國內的學術交流,提高了本學科的學術水平,同時取得了豐富的優秀教學和科研成果。對我國臨床醫學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在1989年建立了中國臨床流行病學網(CHINACLEN)。在1993年建立了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學會,對本學科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二、本學科的特色和任務

(一)臨床流行病學的學科基礎是臨床醫學。其任務是采用現代臨床醫學研究的科學方法,以研究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疾病的病因、危害因素、診斷、防治及預后等規律。目的在于提高臨床醫學的診治和疾病預防水平,促進臨床醫學的進步。

(二)臨床流行病學工作者必須是臨床醫生。臨床流行病學必須為臨床研究和診治創新臨床研究方法學、善于排除各種偏倚因素的干找,確保臨床研究的結果建立在可靠的醫學證據基礎上(evidence一basedmedicine)。從而使研究的結論維持高度的真實性(validity),促進臨床經驗醫學向科學學飛躍。為此,臨床流行病學工作者首先必須是不脫離臨床實踐的具有良好臨床基礎的臨床醫生。

(三)本學科的研究對象是病人及其患病的群體。將臨床醫學從醫院內的個體病人診治,擴大到社會人群的疾病診斷與防治,此系本學科“流行病學”的特征。這樣就突破了傳統的臨床醫學局限醫院內的框框,使醫院內與人群中對疾病的診治研究相結合,無疑對疾病的早期發現與有效地防治以及對整個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規律的認識會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正如著名的國際臨床流行病學創始人之一大衛·薩克特博士(Sackett,DL)指出的:“在臨床醫學實踐中善于破舊立新,應用臨床研究中創立的新方法和新知識,指導臨床醫療和教學實踐,解決臨床疾病的診治問題,發展臨床流行病學,促進臨床醫學現代化,否則,這門學科就會成為教條而凋姜”。

三、本學科研究的方法學

由于患者不同的臨床特點、病程、心理狀態和社會經濟地位手,構成了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l臨床狀況的復雜性。而臨床資料的來源是患者的病史、體征、實驗及某些特殊檢查的結果,這些資料是否真實可靠,直接關系到臨床研究和診治的質童。而傳統的臨床科研或經驗總結,往往利用的是現存資抖,由于受資料質量的限制,本身就制約了臨床醫學的研究水平,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不解決這類問題,就很難使臨床科研產生質的飛躍。對此,逐漸發展了臨床流行病學的方法學一臨床醫學研究的設計、漢lJ量與評價(Design、MeasurementandEvaluation“ne一sniea一Researeh,oME)。它有著+分豐富的內涵。

(一)設計(Design):注重下列要素:

1.根據不同性質的臨床研究課題,在注重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抉擇相應的設計方案。

2.研究對象的正確診斷:研究的對象,一定要符合臨床公認的診斷標準,同時按課題設計的具體要求,確定具體的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確保研究對象的可靠性。

3.樣本含量的怡葬要合適。

4.試驗措施要有創新性。

5.試驗的期間要合適。不宜過短或過長。

6.要有識別和防止偏倚因素干擾的對策。

7.要正確地應用統計學分析的方法。

(二)測蚤(Measurememt):病因致病或藥物的治療效應,需要未用一些方法及指標來發現和測蚤,作為診斷和治療效果的依據。

1.試驗的措施一定要有反應性和可測蚤性,否則,就沒有測黃的價值。

2.測量的方法要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否則,或發生漏診或誤診。

3.測童指標的判斷標準和臨床意義要明確,否則,就難以評價客觀效果。

(三)評價(Evaluation):

1.臨床意義的評價:建立在臨床科學證據基礎之上而總結的關于病因學、診斷、治療與預后等嚴格評價的標準和方法,有利于分析和評價臨床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臨床意義。

2.研究結果的統計學分析和評價:如果研究的結果具有臨床意義,則必須應用正確的統計學方法對結果進行顯著性檢驗,以評價臨床差異的真實程度。

3.研究結果的衛生經濟學的評價:包括成本一效果,成果一效益及成本一效用分析和評價,肯定那些質佳價廉的臨床研究成果能推廣應用。

四、本學科對臨床醫學的作用和價值

(一)為臨床醫生提供對疾病病因、診斷、治療及預后等一系列評價的原則與方法。有利于鑒別真偽與應用可靠的研究成果。

(二)為臨床醫學研究提供科學的方法學

篇9

【關鍵詞】休克;創傷;液體復蘇

【中圖分類號】R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324-02

工地事故傷與交通事故傷是引起非醫源性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創傷性休克是創傷和失血所致全身應激反應、有效循環血量銳減、組織灌注不足和缺氧,引起微循環灌流障礙或衰竭、細胞代謝障礙和酸中毒,最終導致細胞及亞細胞結構和功能改變、細胞死亡、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 [1]。而在死亡原因分類中,失血性休克僅次于顱腦損傷,占總死亡人數的20%~25%。此外,搶救工作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多。如何提高創傷患者復蘇的質量尤其在液體復蘇中有關輸液量及液體組成方面一直引起爭論。根據我們多年的體會回顧性總結我科自2002-8~2012-9救治的523例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早期液體復蘇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523例嚴重創傷患者于2002-8~2012-9在我院急診科被救治其中男312例;女211例;年齡6-81歲平均(34.3)歲.本組傷員交通事故傷為203例,墜落傷126例,擠壓傷 84例,穿透傷58例,砸傷52例;多發傷424例(占81.07%) 以四肢骨盆傷為主154例,腹部創傷為主133例,胸部創傷為主127例,顱腦創傷為主109例,創傷指數均≥10;損傷嚴重度評分(ISS, 根據AIS1990版計算)均≥20分。傷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輕度休克168例,中度休克198例,重度休克157例,不同創傷部位休克程度所占比例間有明顯的差別。

1.2 救治方法:按照國際創傷急救復蘇ABC原則,我們對各類創傷傷員分級救治。①快速評估傷情;②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迅速進行液體復蘇,靜脈輸入平衡鹽和膠體溶液(晶膠比為3:1);③氣管插管輔助機械通氣(253例);④心電、血壓及血氧監測;⑤緊急實施確定性手術,控制活動性出血(包括開顱減壓、血腫清除術52例,剖腹探查術67例,胸腔閉式引流或開胸術48例,骨折固定術82例,清創縫合、血管結扎術84例);⑥預防和控制感染;⑦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紊亂。

2結果

本組嚴重創傷患者由于急診早期的液體復蘇及確定性手術等治療,存活468 例,(占89.48%), 死亡55例(占10.52% ).不同輸液量時患者的存活率有顯著的差異(X2=11.793,P=0.003,見表2);不同休克程度患者的存活率有明顯的不同(X2=23.03,P=0.0000,見表3);在急診復蘇過程中,死亡55例.

3討論

過去,對于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多主張在徹底控制大出血前早期、足量、快速的大量輸注液體,盡可能地將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恢復重要臟器灌流,但忽視了大量晶膠體液的輸入,本身不含有血紅蛋白,并不能直接有效地增加重要臟器供血供氧,相反還會加速機體內環境的惡化,嚴重擾亂機體具保護性的代償機制,加重出血[2]。低血壓性液體復蘇又稱限制性液體復蘇或延遲性液體復蘇,是近十年來國內外通過大量實驗研究后提出的主張。目的通過早期限制性液體復蘇,充分調動機體代償機制的同時,使液體復蘇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保證心、腦、腎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流,不加重損害,同時減輕血液的過度稀釋及加重酸中毒等不良后果,不破壞機體本身的凝血機制。并可滿足患者每天的液體及代謝支持的供給,同時節約了人力,減少了醫療費用。

液體復蘇與預后的關系隨著對休克認識的進步和治療手段的更新,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基礎的傷病,而是由此造成的循環功能紊亂。創傷患者傷后低血壓與死亡、器官功能不全及感染的發生率是密切相關的,而休克越重,失血量多,其預后越差,臨床治療越困難,發生器官衰竭的比例越高。因此對于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確定正確的休克復蘇目標,早期大量、合理地擴容,把握住院內第1h黃金時刻,穩定血流動力學,是治療休克的關鍵。同時,休克復蘇的判斷標準:判斷休克復蘇的標準應以血流動力學穩定為基礎,以糾正氧代謝紊亂和防止MODS為目的,應監測血氧變化,以糾正低氧血癥,改善氧運輸及氧利用,糾正氧債失衡[3]。晚近有研究者報道[4]:血乳酸是判斷休克的客觀指標,當血乳酸≥2mmol/L時,反映患者仍然有低灌注和嚴重休克存在。因此糾正血乳酸的時間對于休克患者的存活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劉海燕,胡維信,裴輝,劉保池. 創傷性休克的液體復蘇與堿缺失監測[A]. 第四屆全國災害醫學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華森杯”災害醫學優秀學術論文評審會學術論文集[C]. 2007.

[2] 王波. 創傷性休克[A]. 2009年浙江省急診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 2009.

篇10

此次大會參會代表超過3000人,是迄今為止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參會代表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和臺灣地區,同時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出會并發言。

陣容豪華

作為國內醫學影像領域最具權威、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本次大會的參會嘉賓陣容堪稱豪華。四川省衛生廳廳長沈驥,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戴建平,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以下簡稱“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馮曉源,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兼盛京醫院院長郭啟勇,放射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克等出會。

出會的港澳臺及海外專家還包括中華臺北放射線分會理事長周宜宏、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創院及前院長梁馮令儀、美國放射學會前任主席Joseph K.T. Lee、印度放射與影像學會候任主席Rajesh Kapur、《Radiology》主編Herbert Y. Kressel等。

本屆放射學分會新任主任委員馮曉源在開幕詞中首先對參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說:“回顧影像學的發展歷程,從普通的X線平片,到最新的后64排CT,從低場磁共振到超高場磁共振,影像設備不斷改進和完善,檢查技術和方法也不斷創新,放射診斷也從單一依靠形態變化進行診斷,發展成為集形態、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系統,我們每上一個臺階,都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觀念的更新?!?/p>

四川省衛生廳廳長沈驥在發言中表示,希望中國的醫院和專家多多支持國產醫療設備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普及,希望中國的醫療設備制造業像電器、汽車行業一樣,早日打一個翻身仗。

放射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盛京醫院院長郭啟勇代表學會,為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前神經放射科主任、美國神經放射學會主席徐志誠教授頒發“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榮譽會員”證書,以表彰他多年來對中美學術交流和中國放射學人才培養方面所做的杰出貢獻。

影像醫學應參與整個醫療過程

大會主席馮曉源做了第一個主題發言,題目為《影像醫學的發展和思考》。在演講中,馮曉源首先回顧了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歷程。

馮曉源說:“我預測十年以后的影像醫學的發展會以預測和預防為先導,以早期診斷為重點,為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提供一切與健康有關的,以影像為基礎的生物學信息。它必須參與各種治療計劃的制訂,是各種治療計劃制訂的不可或缺的基礎。是預防治療和康復效果監測的重要手段。”

他同時還強調,目前影像醫學只是參與治療中的診斷這很小的一部分,事實上它應該參與整個治療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科才會壯大,才會真正成為整個臨床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瘪T曉源說。

他最后總結:影像醫學應更加貼近臨床的需要,將影像醫學的發展融入整個醫療過程;通過智能技術、圖像融合、移動通訊技術、綠色環保技術等技術創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變組織架構,將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建立以人為中心的診療組織;重視人才的全面發展,改革本學科醫生的培訓方式。

大會活動豐富多樣

2012中國醫學影像融合戰略研究高峰論壇、醫療器械產業創新與科技金融論壇等五個論壇與大會同期舉行。除了學術活動以外,本次大會還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比賽。

為對北美放射學會中稿論文作者進行鼓勵,大會開設了“青年放射醫師北美放射學會中稿論文英文演講比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放射科的張佳胤博士獲得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