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6 00:1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摸底考試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摸底考試總結

篇1

1、本次考試范圍:為必修一所學內容,考點分布在地球的宇宙環境、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地理歷史、地球的圈層結構、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熱力環流、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等,共計35個考點。

2、試卷結構:選擇題20道、60分,綜合題2道、40分,滿分100分,此外附加題1道,20分。試題難度適中,圖幅和材料多,對現實生產、生活聯系密切,試題側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的考察。

二、學生成績分析

這次考試成績總體上不夠理想,674名考生,平均成績59.02,在寶安區排名13,排名較差,比康橋低了0.02分,比華勝低了0.26分,比石巖民辦低了1.34分, 班級的情況是:原1-4班平均成績原高一3班成績較好,原高一1班較弱。

原5-14班從平均成績來看原高一8班成績較好,原高一9班較弱。

附表.班級平均分與排名

班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均分

61.42

63.27

63.98

62.72

56.72

58.51

58.94

59.26

56.06

58.88

58.45

56.08

56.75

56.2

排名

4

2

1

3

11

8

6

5

14

7

9

13

10

12

三、存在問題

(一)考試答題中問題

1. 讀題不仔細。大多沒有根據表中數據變化來答,如“城市中心區”寫成“城市”,“轉化為地表徑流的降水量”直接寫成“地表徑流”,沒有按材料答題。

2. 條理不清。寫一堆文字,卻沒有分清答點。

3. 錯別字多。比如寫成“涇”流

4. 用詞不專業,語言不簡練,如下滲寫成“滲透”, 地表徑流寫成地面(上)徑流,很多口水話。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考試涉及的內容掌握不夠,基礎較薄弱,說明老師對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

這次考試年級均分為59.02分,與寶安區民辦學校均分相同,分數偏低。選擇題作為考察基礎知識的試題。通過數據分析,我校學生在試題6、7、8、9、17、19正確率不足50%,涉及的考點是:二氧化碳的保溫特點、潮汐對進入港口的影響、錢塘江大潮的成因、冰川地貌類型、判讀避險路線、長江流域主要自然災害。

2、部分學生讀圖能力弱,對問題要求理解不夠,答題不規范,說明老師平時對學生的讀圖分析訓練不夠,指導不足。

從寶安區統計數據看,綜合題部分學生出現對問題理解不到位,答題出現偏差,如21題滿分20分,我校學生這道大題的三個小題得分分別是:2.95、1.56、2.99,得分7.5分。分數明顯偏低,拉低了平均分。該題有一段資料和兩個圖,圖幅表示了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土壤類型、河流湖泊、氣候類型,也顯示了東北地區一年內大風的各月分布,學生不能很好獲取信息完成填空和簡述。

3、教學進度把握不夠好,導致考前新授內容草草結束,沒有復習鞏固的時間。

四、今后教學的措施與改進方向

1、今后的學習中應加大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重在基礎知識掌握和技能的提高。高一備課組兩名老師將這些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登記,從課堂的學習到課后的訓練、作業關注他們,通過個別談話、上課提問、訓練和作業單獨輔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成績。

2、繼續落實“創設情境—問題導學—自主建構—拓展應用”的課堂模式,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3、規范學生表達,強調地理思維過程,課堂上老師精講精練,多給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的機會

篇2

一、復學前,進行了嚴密的防疫防控工作,發放課本、課輔資料;通過家訪等方式了解學生線上教學掌握情況。

二、復學后,一手抓防疫工作,一手抓教育教學工作。具體工作如下:

1. 組織安排班主任每天落實防疫防控,晨檢午檢等細節工作。

2. 做好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銜接,全級各科組進行了摸底考試,就摸底考試成績反映出學生對線上教學知識掌握情況較差。

3. 針對實際情況,各科組都召開了備課組會議,吳靜輝副校長主持每一次備課組會議,旨在提高教學針對性,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4. 本學期第七周至第十周的周一下午進行了物理、政治科的合格性模擬考試。

5. 組織進行了周六培優班班和體藝班的培優工作,學生上課積極性較高,培優老師持續堅持做好與學生學習掌握情況跟進工作。

6. 德育方面,按照學校的工作要求,每周組織安排班主任召開有關安全、紀律等方面的主題班會教育。

7. 2020年7月9日至10日平安順利完成了為期一日半六學科的合格性考試。

8. 敦促各學科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同時著手做好與高三教學工作的銜接。

篇3

關鍵詞:微課;自主學習平臺;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操作能力

0引言

隨著計算機日益普及,相當多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就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部分學生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由于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降低教學效率且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無線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使用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和學習,作為師生交流平臺的網絡課程網站也從傳統的PC版向移動網絡課程發展。本院以Tomcat為服務器,采用jQueryMobile和HTML框架,利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設計并實現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移動網絡微課程網站。該網站主要實現了移動設備上的課件瀏覽、師生交流及服務器上對消息、微課程教學視頻、課件等后臺管理功能。網站已通過校園網,如圖1。手機用戶只要掃描二維碼即可訪問本微課程網站,教師登錄后即可對所有課件資源進行上傳、修改、刪除等維護。學生論壇讓移動用戶和PC用戶可隨時隨地都可參與課程交流,滿足了學生和老師對課程的各種需求。

1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充分利用廣東省高校聯合研制開發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1],逐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從而提高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質量,對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及規劃。

1.1課程改革思路

考慮到大學生的計算機教育不再是“零起點”教育,且新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專業設置等因素,我們對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依托學院新建好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改革傳統的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把網絡教學模式引入到計算機應用課程中;適當弱化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結合專業特性開設不同次層與難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相關課程,以滿足學生專業學習與科研的需求[3-4]。

1.2課程改革方案

1.2.1引入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到課程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本院在2011年10月份在廣東省教指委的指導下已搭建好計算機應用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平臺有以下主要功能: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監督與管理有關教學活動;編制試題和進行評分;將實時評價融入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為下一次教學過程提供支撐[5]。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可以建立豐富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引導學生應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充分擴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提高授課教師的工作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使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平臺綜合測試模塊下的摸底考試進行學前測試。然后按摸底成績實施分層教學:摸底考試成績60分以上(含60)者可免修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選擇免修且對這樣計算出的分數不滿意者,可參加該課程期末統一考試;摸底考試成績在50分和60分之間者可自主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不參加課堂授課,參加該課程期末統一考試;摸底考試成績50分以下者必須參加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授課,參加該課程期末統一考試。

1.2.2弱化計算機應用課程課堂教學,加強學生自主練習??紤]到計算機應用的教學是“非零起點”的,本方案把該課程由原來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改變為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組織教師建立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可以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計算機應用課程,同時減輕教師在課堂上的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3實施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考分離”。通過自主學習平臺的實驗操作環境與網絡考試環境,逐步實施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考分離”,從而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考試制度。

2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2.1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⑴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由于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摸底測試不及格的學生。他們看到很多學生通過了摸底測試,而且有部分學生的摸底測試成績優秀,這些學生不需參加課堂學習,這使他們感到一定的壓力,所以想通過這個學期的課堂學習提高成績,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有的學生不僅在自己的班上認真聽課,而且主動去其他班聽課。有的學生雖然通過了摸底測試,但希望期末獲得更好成績,期望獲得優秀獎學金,追求高分,也積極的來參加課堂學習。所以分層次教學是十分必要的,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

⑵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沒有分層次教學時,由于一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也來教室上課,對課上他們熟悉的內容,他們就會不感興趣,不認真聽課,時常出現打游戲,上網,帶耳機聽音樂的情況。這就嚴重干擾了那些沒有基礎的學生。學生不能做到認真聽講,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問題,自己又無法解決,教師只能重復講解,有時一個問題要重復講解三次以上,大大地降低了教學效率。采用分層次教學之后,由于多數通過摸底測試的學生沒有參加課堂學習,來到課堂學習的學生都是主動學習的學生,不會出現打游戲、上網、聽音樂閑聊的情況,想學習的學生不會受到其他學生的干擾,能做到集中精力聽課,這樣教師就不用多次重復講授內容,基本上講一次,大部分學生都能聽到、聽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⑶課堂教學對象更有針對性由于課堂學習的人數相對較少,老師容易發現學生的問題,對那些相對水平較低的學生,針對他們的薄弱環節,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講解,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更有針對性。容易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實踐操作能力。小班授課效果也好。

2.2學生考試成績分析

⑴學生成績總體提高情況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們發現,學生成績提高符合一個規律,即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分數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自主學習的學生,再次是免修的學生。這說明課堂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自主學習的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習也有一定的效果,免修的學生提高的幅度相對較小。

⑵學生成績提高幅度分析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成績提高幅度大,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出勤率高,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完成作業,課后自主學習,多數參加課堂學習的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平臺的所有知識點的測試,所以成績提高幅度很大;自主學習的學生成績提高幅度較小,自主學習的學生的自覺性不強,學期初基本沒有使用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由于自主學習的學生沒有通過摸底測試,須參加期末考試,他們往往突擊使用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由于學習的時間短,成績提高幅度較??;免修的大部分學生成績沒有提高,部分免修的學生覺得考試已經及格了,沒有期末考試的壓力了,也沒有老師督促,就放松了學習,提高幅度較小。也有部分原因是免修的學生基礎好,進步空間相對小,上課和自主學習的學生基礎相對差,進步空間相對大一些。

2.3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效果

自主學習平臺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學生使用自主學習平臺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可進行反復練習。部分學生通過看教學視頻自學能夠解決許多問題,同時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結束語

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學習風格進行一系列改革與實踐,最終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課程更具科學性。為學生適應信息社會提供的學習平臺作用十分明顯。該教改方案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和可持續發展的改革方案。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廣東省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廣東省高校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項目建設指南[ppt],2009.7.

[2]李帥軍.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7.

[3]王耀民,何文廣,曾華.淺談《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12.10:239

[4]楊竹,張文波.基于《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24:283

篇4

關鍵詞:題型特點;語言知識;閱讀策略;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9-0116-01

高中英語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江蘇高考從2008年設計任務型閱讀題型考查學生的捕捉信息、組織信息和綜合概括信息的能力,題型的難度逐年提高尤其是題型中歸納總結概括題的設計,學生無計可施只得放棄致使在任務型閱讀中失分較重。這種題型同時對教師的有效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以及加強對任務型閱讀題型的研讀和破解,筆者在學習和研究過程頗有心得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對任務型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研究高考試題特點,力求實現題型難點破解

任務型閱讀題型2008年出現在江蘇的高針對題型設計特點,實施有效教學方法策略;考題中,至今延用,且題型的設計難度逐年增加,按要求一般原詞與推理詞的比例為7:3,但2011年江蘇卷中有4個需要根據文章的推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題目難度較大學生得分率較低;2012年需要詞性、詞型變化的題有三個,需要學生對文章內容嚴密推理細致歸納總結的題有2題?;陬}型難度的加大有必要加大研究題型特點的力度,確定題型難點所在,采取有效的方法與措施力求實現難點的突破做到知己知彼解題有的放失。任務型閱讀題型的設計主要有三類,類型之一,原詞型,這類題屬于基礎題運用查讀可以迅速鎖定詞源及答案,2012 年江蘇考題中能從文中找到原詞的共5題。類型之二,詞性、詞型轉換題,例如,The nature of stress (徐州市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任務型閱讀中72題、78題考查的就是詞型變化;How to become successful(南京市2013 高三學情調研)中71題、72題、77題、考查的是詞型變化而78題考查的是詞性變化,文中句子:__you are clearly progressing (動詞)towards your goal .78題:Accomplish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o make 78progross(名詞) toward your goal .類型之三,歸納、概括題,這類題難度最大學生失分最重考查學生對語言的綜合理解概括能力,所填的詞必須具有概括性、針對性、醒目性;概括性體現在所填詞在最大程度上覆蓋欄內信息,例如,How to become successful(南京市2013 高三學情調研)中80題Developing these habits above __80__to success.就是對文章最后一段的概括(I believe these habits are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to enjoying any great success in life .)針對性主要指用詞量體裁衣、大小適度,例如,result、effect、consequence的合理選用。

2.針對題型設計特點,實施有效教學方法策略

2.1注重課堂教學,加強語言基礎知識教學;任務型閱讀以語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任何語篇都以詞匯及語法為基礎,又題型設計以表格形式呈現的,題型設計涉及到詞匯及語法破解題,例如,The nature of stress (徐州市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中原文呈現:.Finally ,friends and relatives may give us instrumental support ,providing material goods or services to overcome the stress .80題:Instrumental support provides materal goods or services to get _80_the stress .get over=overcome 此題考查的是同義詞;而79題則考查學生對語法結構的掌握把原文中helping現在分詞變成題目中的謂語動詞helps 。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加強詞匯及語法基礎知識的教學,詞匯方面應重視同義詞、反義詞、詞性、詞型變換的教學及單詞釋義、概括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語法方面,加強語法結構的掌握、理解與應用,例如,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非謂語動詞等語法結構的靈活掌握與應用。題型設計訓練方面,題型有:1)針對詞型變化設計用所給詞語的適當形式填空重點是鞏固動詞及形容詞的變化,2)設計根據提示用意義相同的詞完成句子題型培養學生英語釋義及概括能力3)設計句型轉化題鞏固語法題;所有題型設計應由易到難針對性強的語法及詞匯練習遵守教學規律循序漸進夯實基礎提高解題能力。

2.2采取多種閱讀策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任務型閱讀包括文章及圖表閱讀量很大但難度適中。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以有效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獲取豐富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高閱讀速度及基于語言材料下形成的準確的判斷力。首先,通過略讀的方法通讀閱讀材料,對原文段略結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掌握其主旨大意,做到對文本的宏觀認識從而判斷文章的文化背景,通過語言材料學會體會作者表達的意圖。例如,The nature of stress (徐州市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文章的脈絡及大意:第一、二兩段陳述的是壓力的來源的種類,一類是失控的事情(outside o our control) ;另一類是不能確定的事情(uncertain events).

篇5

“同學們下節課是英語課我們要進行摸底考試!”我站在講臺上說,“啊~!”同學們叫著。

“上課了,上課了!會座位上去!”老師說,“我姓莫。叫莫冉。好了現在考試了!童愛、于森發一下卷子!”

“你們應該知道考場紀律吧!如果讓我抓到就按校紀進行處罰,知道嗎?”老師說,“恩,現在開始答卷子吧!”

…… …… ……

“答的怎么樣啊!姐”童心坐過來問,滿臉的微笑,一定考好了。

“恩,還行啦!”我說。

“你呢!恩?”童心轉向于森,仰著下巴問,“說啊!怎么樣?”

“我?”于森不肯定的指著自己的鼻子問。

“還有別人嗎?”童心反問道,“笨蛋!”總結。

“噢!還行吧!”于森傻笑著說。

“切!”童心不在意的說。

我回頭看看司馬俊,他正在玩筆,看來考的還不錯??!這樣我就不用擔心了!

“你們說多會兒發卷子?。 庇诹謫?,這家伙什么時候這么說話了?。?/p>

“明天吧!”我說,因為這么簡單的卷子應該判的很快的!

“??!這么快啊”于林驚訝的說。

“恩!”

“死定了!”于林說。

“怎么的!死丫頭,考砸了吧!嘿嘿,看看這次誰是笨蛋啊!”童心斜著眼睛看著于林。

“童心,你……”于林又一次氣的說不出話來。

“好了!快上課了!”我笑笑說,“于森下節什么課??!”

…… …… ……

“司馬俊你給我站起來!”英語老師氣急敗壞的把卷子往講臺上一摔。

“恩!”司馬俊站了起來。

“你為什么交白卷??!”老師說。

“交白卷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不會答,一個是知道答案不想答,我就是第二個原因!”司馬俊說,這么狂?。?/p>

“你是我的學生你必須答!”老師說,唾液橫飛。

“我有自由!老師我替王源同學請假!”他說完便向門外走去。

“你去那里現在在上課啊!”老師叫到。

“逃課!”從他嘴里蹦出兩個字,好厲害??!

篇6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月29日,迎著煦暖的春風,北街實驗學組織召開了“西峰區‘優秀校長+’中考備考策略的實踐改進研修”活動,為春日的校園又增添了一抹綠意。

研修活動由北街實驗學校拓俊儒校長主持。來自肖金中學、什社中學、彭原初中、野林初中、地莊小學、北街實驗學校的校長和教學負責同志共13人參加了會議。

肖金中學劉志科副校長首先對九年級摸底考試成績從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分享了備考策略:一是細抓教學常規,做到“四個結合”;二是分層實施備考,做到“四個”跟進。隨后,他就示范引領、培優補差、家校合作、教師隊伍建設等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做了探討交流。

什社中學齊永杰校長從通報成績入手,深刻剖析了影響質量提升的原因,并結合校情和工作實際,就重視課堂效率、抓好畢業班班級管理和教師業務成長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描繪了學校發展愿景。

彭原初中王平主任在會上通報了七科生均成績、各科成績及排名,并從六個方面交流了備考策略。一是營造氛圍,鼓舞士氣;二是表彰先進,比學趕超;三是研究真題,精準備考;四是分析成績,直面差距;五是培優補差,全面提升;六是惜時如金,分秒必爭。在問題探討環節,她提出的分層教學、“教師下題海,學生泛輕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措施發人深省。

野林初中劉志海主任結合學情,分析了成績,并從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深入研讀中考試題、理清復習思路、抓常規重落實、抓課堂提效率、強化解題規范訓練、重視方法指導等七個方面介紹了備考情況,闡述了物理、化學、政治、生物、地理學科進步的原因。

北街實驗學校劉濤副主任介紹了九年級的基本情況,通報了成績,匯報了備考的具體措施,并就培優補差、縮小學科差距、強化學生養成教育等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最后,拓俊儒校長做了總結。他提出,中考備考究其根本,就是要解決方向和方法兩個層面的問題,“優秀校長+”聯盟學校要在管理、教師、學生和家長這四個影響質量提升的因素上下功夫,做文章。管理層要熟知政策,了解動態,把握方向,教師要愿教、會教、教好,學生要愿學、能學、會學,家長要愿意支持、會支持學校工作和學生學習,只有做到這些,質量提升就會指日可待。(總結圖)

篇7

【關鍵詞】中專數學;分層教學;教學方法

“數學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數學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相應的三個層次,使學生適應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近而達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逐漸縮小學生間差距的目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1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內容

1.1三個層次的學生主體

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可以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和摸底考試成績,將學生劃分為良好(A)、一般(B)、較差(C)三個層次,層次的劃分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自愿報名。這個分層的劃分只是相對的,并非一成不變的。層次教學模式的目的是通過分層教學,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層次間的升降變遷,激勵學生不斷上進,實現學生的持續進步和良性發展。

1.2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充分發揮學科的素質教育功能,全面提高教學效率。教學目標層次化,要求對不同文化基礎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良好(A)層次的學生,除了熟悉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培養其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相應的創新能力。對于一般(B)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一定的技能運用能力。對于較差(C)層次的學生,以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重點,著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戰勝惰性。

1.3課堂教學過程多層次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合理的設問方式,既要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問,又要有診斷性的提問等等。通過各種提問,找出各層次學生在知識、能力及情緒、態度等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實施有針對性的補救。對于A層次的學生,要培養他們獨立發現問題、全面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思維。對于B層次的學生可多問幾個“為什么”,了解現象背后的原因。對于C層次的學生,主要是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果他們答對了,教師要及時表揚;如果打錯了,教師要及時點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1.4多層次的考試評價

數學分層教學中的學生評價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鼓勵性原則。評價過程不僅僅是最后的考試成績,而應該是全程的,涉及到課程的預習情況、課堂提問的表現狀況、作業批改情況、期末成績中對學生的評價,如果及時給學生一種動態性的評價,就會對學生形成一種激勵。當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A層次的學生,評價以鼓勵和激勵為主,培養其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對于B層次的學生,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培養其與A層學生競爭的精神;對于C層的學生,以表揚為主,使其慢慢培養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分層次教學模式的特點

2.1根據實際,劃分層次

我們對學生進行劃分有兩個依據:第一是學生的數學入學成績,第二是學校組織的摸底考試。通過這兩次考試,可初步診斷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把學習成績相近、某些特征相似、需求相同的學生分在一層,一共劃分為A、B、C三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在編排課程表時對分層教學的數學課安排統一時間授課,學生自行到相應層次的教學班學習,其它課程仍回到原來的班級學習。

2.2跟蹤調查,及時調整

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水平都是處于不斷變化的,它的發展具有連續性、順序性、差別性等特點。因此,對學生層次的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是一種動態的管理過程。另外對于學生層次的第一次劃分也不一定是準確的,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和觀察,老師就會對學生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此時再進行調整,這個時候的劃分才是比較準確的。

2.3有效管理,井然有序

如果管理制度不健全,分層教學模式可能會出現紀律松弛、課堂秩序不嚴格的情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根據以往經驗,可以給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分別確定分層次學號,任課老師可以行使班主任的權利,每個班設班長一位協助任課教師負責考勤、秩序維持,設學習委員一位負責收繳作業、調查反映同學的學習情況和建議,每個學生按照固定座位安排座次表。這些措施有效地維護了課堂秩序,使分層教學處于井然有序的狀態。

3分層教學的案例舉例

老師在進行講解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對A、B、C三組的學生定出不同的目標要求,現以絕對值不等式為例。A、B、C三組的同學都應掌握教材中例1的解題思路。

例1:解不等式 |x-500|

讓全體學生知道解絕對值不等式的基本方法。A、B兩組同學還需掌握例2的解法。

例2:解不等式

根據絕對值不等式的意義將其轉化為兩個不等式來解。對A組的同學要求高一些,還需掌握例3的解法。

4實施分層教學應達到的效果

4.1解決好后進生的轉化和兩極分化的問題

由于傳統教育自身的缺陷,造成了教育中的“兩極分化”和“后進生”兩大頑疾?,F在利用分層教學的優勢,終于解決了這一大難題。實施分層教學后,首先鼓勵了后進生,由于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后進生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也就避免了教學中兩極分化的問題。

4.2使三類學生共同提高、一起發展

在分層教學中,由于層次的目標不同,可以使優、中、差三類學生都得到提高,獲得成功感。同在A層次的優等生就沒有優勢可言,消去了他們驕傲自滿的心理;同是后進生比較,就消去了后進生自卑失落的心理,促進了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多層次的評價體系,鼓勵組員相互學習和相互指導,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為職專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全面細致地掌握學生的情況,了解各個學生數學基礎及薄弱環節,分析好各個學生這些薄弱點形成原因。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要每隔一段時間,及時和學生一起總結學習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做到教師和學生不斷改進教學、學習方法,真正使得學生數學成績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知識整合;鞏固加強;課后輔導;知識延伸

一、知識的整合和歸納

知識的整合和歸納主要在于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復習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以及歸納總結。其中,實施的主要方法就是讓學生先對典型習題進行練習,然后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分析和思考,找出題目的共同規律,再在規律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梳理。老師在這整個過程中,要注意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把握復習進度和方向的同時,也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二、薄弱處的鞏固和加強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不明白以及疑惑的知識點,那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就需要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首先,老師應該要找出學生已犯的錯誤以及缺漏的地方,可以通過查找學生的練習本以及摸底考試的測驗。其次,老師要注意的是,測驗的題目最好以原題為主,開放性、思考性的題目要避開,題目的數量也要控制。最后,根據測驗的結果,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和問題,老師再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其的練習,在不斷的題目訓練中,加強和鞏固學生的薄弱環節,提高復習效果。

三、課后輔導的強化

強化課后的輔導工作,老師就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課后輔導方式,這樣既能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需求,還能促進課后輔導有效性的提高。其中,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在進行知識輔導的同時,加強對他們思想的輔導,通過采用科學的方式,在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同時,傳授一些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四、知識的延伸和拓展

復習不僅是要溫習學過的知識,還應該對原有知識進行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利用率。這就需要老師在復習過程中,通過對復習題目的精心設計以及科學方法的使用,

有意識地引導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復習中,老師應該從不同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復習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能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更好地對薄弱環節進行查漏補缺。

篇9

關鍵詞:大學新生;英語聽力;自主學習;動機;教師介入;學習策略

作者簡介:席娟(1981-),女,河南駐馬店人,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王秋玲(1959-),女,江蘇宜興人,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江蘇?常州?213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8年常州大學教育研究項目“教師介入在外語自主學習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3-0147-02

外語應用技能是一個由聽、說、讀、寫、譯五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越來越受到各個高校的重視。文章通過對幾屆大學新生的問卷調查分析了他們的聽力學習現狀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大學新生英語聽力學習現狀

1.較高的學習需求

筆者分別對所教2007、2008、2009年入學的新生(6個教學班,共計188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要求學生認真反思目前的英語學習情況,指出自己在聽、說、讀、寫中最需要提高的一個方面。匯總結果顯示,選擇聽、說、讀、寫的學生人數分別為73、83、13和19,分別約占總人數的39%、44%、7%和19%。顯然,大學新生普遍對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有著較高的需求。

2.聽力程度參差不齊

由于地區的差異以及中學階段不同的英語學習模式,同一個教學班中學生的聽力水平差異較大,這點在新生入學英語摸底考試中體現得非常明顯。筆者通過對所教2008級兩個班級中成績較好的工商班摸底考試分項成績的分析發現,28名學生中,聽力(滿分25分)最高分23分,最低分只有6分,標準差為3.63,遠遠高于閱讀和寫作項。

3.學習主動性不夠

盡管許多同學認識到自己在聽力能力方面的不足,但由于中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影響以及信心缺失,他們更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課堂上的聽力訓練,而花在課下的聽力自主學習時間很少。入學一個月后,筆者對2008級工商班28名學生課后聽力練習時間進行了調查。

表1?課后聽力練習時間調查結果統計表

從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花在課后聽力練習上的時間十分有限,課后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對于課后聽什么、如何聽的問題知之甚少。

4.課時限制

由于課程設置的原因,許多高校中大學英語課程中聽說課的時間有限,平均每周共有4課時大學英語課,視聽說只有1課時。

二、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及內涵

1.意義

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方面的能力。[1]其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適應大學新生英語聽力學習現狀的有效途徑。另外,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利于帶動大學新生其他方面的學習自主性,能幫助大學新生改善學習效果,增強自我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積極影響其他幾項語言技能的培養。

2.內涵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把握自己學習的能力,由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是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和教師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制定并實現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理想的,完全自主的“學習者在學習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就是能夠就有關學習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決策,如: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與技巧,監控學習過程,如節奏、時間以及評估學習效果?!盵2]

三、聽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途徑

1.前提

對大學新生英語聽力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培養他們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

英語學習中,動機是重要的學習者因素,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動機水平的高低會顯著影響各種自主學習能力。[3]英語學習動機分為三類:工具性動機,即以英語為工具通過考試,獲取信息,實現個人發展等;文化性動機,即出于對英語文化的興趣和關注學習英語;情境性動機,即由于英語課堂、教師、教材等情境因素對英語學習感興趣。[4]大學新生英語聽力學習中,工具性、模糊型動機的人數居多,缺乏穩定的積極性,學習目的模糊,有效明確和調控學習動機對培養英語聽力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影響學習動機的兩個重要因素是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要激發大學新生持久穩定的英語聽力學習動機,必須提高他們在聽力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激發他們對英語聽力的內在興趣。

自我效能感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即對個體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主觀判斷。不少大學新生對英語聽力相對缺乏信心,低估自己的學習能力,感到難以獲得學習成功。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引下充分認識信心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培養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其次,積極聽取教師建議,結合自己的聽力學習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階段性目標,并努力達到;另外,教師在檢測學生的聽力學習情況時,要善于發現并及時肯定他們取得的進步。

同時,學生和教師也需要注意聽力學習內在興趣的逐步培養。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業余愛好,發掘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如聽英語歌曲、英語新聞,看英語電影,到英語角和外國朋友聊天等。教師應該肯定、鼓勵學生的這些愛好,在設計聽力課時注意選材的多樣性、趣味性,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如請學生學唱他們喜愛的英文歌曲,為他們喜歡的英文電影配音等。

2.保證

篇10

長期以來,盡管我市對藝術教師也進行過多次短期學科間技能交叉的培訓,但由于時間短、經驗不足,所取得的效果甚微。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積極推進課改實驗向縱深發展;為了使藝術教師的的專業素質與專業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了教師更好的服務于教學,xx市教育局于2009年7月17日——26日,7月29日——8月7日分兩個時段對全市小學藝術教師進行了為期20天的學科專業知識交叉培訓。

本次暑期培訓,參加培訓的專職小學藝術教師共44人。

為做好本次培訓,從培訓初期考試摸底到培訓計劃的制定,到授課教師及培訓內容的確定,以及培訓過程的管理,教研室都作了充分的準備和周密安排。20天的暑期小學藝術教師培訓,由于計劃周密,措施得力,管理到位,又注重人文關懷,同時培訓內容豐富,培訓形式多樣,因此,受到了參培教師的高度評價。

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培訓計劃。

培訓前,按市教育局統一要求,由相關學科教研員出題,對全市小學教師進行了統一摸底考試。在了解教師綜合素質同時,主要了解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及教學需求。在此基礎上,教研員崔波和市級小學藝術教師骨干一起制定了音樂、美術兩班的培訓計劃。做到培訓目標具體明確、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培訓內容豐富多彩,主要突出前瞻性、互動性、實效性。

二、精心確定主講人。

為了使參培的教師通過培訓,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在確定主講人上,教育局本著立足全市藝術教師,面向小學教學一線優秀教師,外請專家學者的指導思想,形成多層面,立體型的授課隊伍。授課教師隊伍中,除了有在教學一線工作的優秀藝術教師,還請了銀川市教科所的所長張建才、副所長王煒光等專家來靈為培訓班做專題講座。

三、加強培訓管理。

為了保證本次培訓高質量、高效率地進行,確保參培教師按時如期參加培訓,教研室為每個班級都配備了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培訓過程中,采取課前、課后一天多次點名,確保了教師的出勤率。

四、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在教師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教育局于7月24日邀請寧夏銀川市教科所所長張建才及教科所部分專家對全市教師進行了《新課程實施中若干現象的分析及建議》、《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素養》的專題講座。要求教師真正更新觀念,學以致用,把理論學習同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同時增強學習和實效性,要求大家做好學習筆記,并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寫出自己的感悟。

五、培訓體現實效性,考核具有導向性。

從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培訓操作的可行性出發,本次培訓主要設置了以下內容:

音樂教師學習班:

素描基礎練習、兒童畫(油畫棒)創作、水墨畫基礎練習。

美術教師學習班:

樂理知識、視唱練習、電子琴指法練習。

為檢查學習效果,于培訓結束前分別對音美教師前進行了專業考試,其考核成績記入教師繼續教育檔案冊。

六、一些思考

本學期藝術教師的培訓工作初衷是讓藝術教師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初步掌握一些相應藝術的藝術技能,為教學服務的同時,為后續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奠定基礎。

培訓盡管有一定成效,但問題依然很多,歸納一下,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培訓的內容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還有一定差距,既如何轉化為課堂教學。

2、強調了公共學科知識技能的培訓,忽視了教師個人特長的發揮。

3、對培訓意義宣傳不到位,個別青年教師對培訓重視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