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19 21:1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茶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茶禮儀

篇1

中國的喝茶禮儀

1、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一說,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的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

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其中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還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忌諱對頭坐,就是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的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兩個人,也不要坐對頭的,知禮的客人應該做主人右邊的卑位,人多,實在避免不了做對頭的情況,小孩子來坐這個位置。

第一道禮節:客人的禮儀最重要的是答禮,也稱回禮!所謂的第一道禮節,是指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請你品嘗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正式的、正規的第一次客人回禮是這樣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后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贊主人(或者茶藝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隨便你咯^_^)

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如今的電視劇武俠片上面的就是,大多做得挺規范的。合十者,雙手手掌伸長合在一起就是啦。一躬,躬身行禮。躬身越低,表示對于主人越發尊敬,對于主人是長輩客人是晚輩,躬身應該至少為45度的傾斜角的哦!

二、喝茶中

喝茶過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禮禮節是扣指禮,又叫屈指跪。這個禮節的來由前邊已經大家都知道的:微服私訪的乾隆某天在某處,因為某種原因拎起茶壺就給紀曉嵐、傅恒等人倒茶,眾人大驚,情急之下,紀曉嵐屈指扣桌而禮也。

還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談性事,不然喝著喝著茶水會發酸的。喝茶忌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的,偶們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區別的哈。

喝茶嚴禁抽煙。實在忍不住了,也應該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詢一下主人的意見,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霧的。才坐下就發煙的,視為失禮!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湯,千萬不可當著主人的面吐了出來!這個,視為極大的失禮,甚至是一種挑釁的開始。

三、喝茶禮儀要點:

我國是茶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又有著嚴格的敬茶禮節,還有著奇特的飲茶風俗。我國喝茶,從神農時代開始,少說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禮有緣,古已有之具體的喝茶禮儀有如下幾點:

1、以茶代禮的風俗

我國漢族同胞還有種種以茶代禮的風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家茶。這種風俗,就是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2、品茗著裝很重要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禮儀要求著裝整潔大方,女性切忌濃妝艷抹,大膽暴露;男性也應避免乖張怪誕,如留長發、穿乞丐裝等。

3、敬茶要注意

客來敬茶,這是我國漢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現在,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活動,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莊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4、男女訂婚的茶文化

民間男女訂婚以茶為禮,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兩家茶的諺語。同時,還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這是最尊敬的禮儀。這些繁俗,現在當然沒有了,但婚禮的敬茶之禮,仍沿用成習。

四、關于喝茶的禮儀傳說:

今天在這里給大家講的故事就是會喝茶的人懂道行的人都比較懂的故事,叩手禮或稱叩指禮的來歷。

傳說一: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這一情況,也微服前往茶樓護駕,怕萬一出事,自己擔待不起。到了茶樓,也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聞大名、相見恨晚地裝模作樣寒暄一番。

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壺給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誠惶恐,但也不好當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于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于是這一習俗就這么流傳下來。

如今喝茶的人很多都知道的禮節,可是,懂茶道的人一看這個扣指禮就知道對方的道行深淺咯,你看,有些是漫不經心的伸出兩根指頭點兩下,有些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合攏,象小雞啄米一樣的啄,有些是用食指中指指面磨兩下桌面......千奇百怪的,等等。禮儀講師王思齊表示,正規的扣指禮(客人專用回禮)是這樣的:

右手握拳,因為是回禮,你就是左撇子也得用右手的,大拇指的指尖對食指的第二指節,伸直屈著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的面,輕輕點擊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三下,切記!!!

注:從側面看,食指和中指就好比跪著的人的雙腿,立起來,用第二節指面點擊,三下,有三跪九叩的意思。如今沒有誰尊誰卑誰給誰下跪的意思,不過從扣指禮確實可以看出客人的茶道功力的。另外,主人給客人每沖泡一次茶品的時候,客人都應該行扣指禮作為回禮的。

傳說二: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來到淞江,帶了兩個太監,到一間茶館店里喝茶。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長嘴茶吊來沖茶,端起茶杯,茶壺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連三灑,茶杯里正好淺淺一杯,茶杯外沒有滴水濺出。

篇2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唐代顏真卿《春夜啜茶聯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唐代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當今社會,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點頭致謝。品茶時,講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會而不可言傳。另外,可適當稱贊主人茶好。壺中茶葉可反復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飲盡,主人可為其續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總之,敬茶是國人禮儀中待客的一種日常禮節,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容,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體現自己的修養。

篇3

“禮”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標志,唐代茶詩中即凸顯出儒家的禮文化旨趣。唐代茶詩的出現,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對茶文化的情有獨鐘。詩以言志,唐代文人墨客在品茶、飲茶之時,將自己的品飲感受寄寓于詩歌中,將自己的旨趣、愛好以詩歌的形式予以表達,從而使儒家的禮儀在茶詩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唐代茶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僧人曾起到了很大作用。文人與高僧大德在交往過程中結下不解之緣,他們彼此以詩會友、以詩言志,創作出大量詩歌。詩中有禮,以禮彰顯出儒家之禮儀文化。眾所周知,儒家文化一直講求仁、義、禮,并試圖將之推廣開來。“禮之用,和為貴”[1],此言精當地說明了儒家文化的價值旨歸。儒家所追求的文化發展目標,其終極價值指向是因禮而和。中國歷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儒家文化講求禮,唐詩中的茶文化充分體現了儒家文化的禮儀性、和諧性。如張籍的詩歌《和陸司業習靜寄所知》:“幽室獨焚香,清晨下未央。山開登竹閣,僧到出茶床。收拾新琴譜,封題舊藥方。逍遙無別事,不似在班行。”[2]4328此詩即表明了儒家禮儀文化之價值旨歸:唐代茶文化尤其發達,因之,唐代以茶待客的現象非常普遍,在喝茶的過程中,敬茶為客,待客以茶,其間彰顯了儒家的禮儀文化。詩人以茶待客,體現的是敬茶人的熱情、大方。同時,在詩人敬茶的過程中,彬彬有禮,凸顯了敬茶之人(施禮)與飲茶之人(受禮)的和諧之美,并由茶禮到茶詩構成了完美的茶文化。再如白居易《曲生訪宿》詩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2]4326,亦凸顯了儒家的禮儀文化。其一,由白居易之詩可以管窺唐代待人以禮的茶文化的興盛,在唐代不僅以茶待客,同時還配有茶果,凸顯出唐代茶禮;其二,對來訪客人敬之以茶,是一至高的禮儀,凸顯了儒家禮儀文化的規約性,即茶文化凸顯了儒家的禮文化,茶文化中蘊含著儒家之禮,由茶詩可以管窺儒家茶文化之禮事。在唐代,客人來了,小孩要以茶敬之,孩童均知茶事中所蘊含的禮文化。有唐以來,主人即使生病臥床,如若客人來訪,亦要起床提供茶飲,以示對來客的尊重與敬意。如張籍的詩歌《贈姚合少府》:“病來辭赤縣,案上有丹經。為客燒茶灶,教兒掃竹亭。詩成添舊卷,酒盡臥空瓶。闕下今遺逸,誰瞻隱士星。”[2]4326這首詩反映了主人臥病在床,客人來訪之情形。雖是臥病在床,但是有客人來拜訪,依然會起床泡茶敬客,以示主人的熱情,體現出儒家文化以禮待人的特質。詩人在病重之時仍然要為訪客“添爐烹雀舌”(劉禹錫《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為客燒茶灶”,儒家的禮儀文化在燒茶、品茶的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彰顯。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既有唐詩宋詞之美譽,同時也有隋唐佛學之佳談,詩歌與佛學是隋唐時期的顯著特征。唐以降,文士與僧人的交往,以及以茶交友之風盛行,由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因為“佛教的寺廟往往建筑在山水俱佳的名勝之地,這些地方是唐代詩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的隱逸之所和心靈向往之地。也正因如此,唐代詩人就和僧徒結下了不解之緣,與僧徒交往的詩歌、題詠佛寺的作品,在唐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3]。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尤其在文士和僧人之間。以茶待客,凸顯了敬茶之人的熱情,同時也彰顯了文士和僧人之間的禮儀文明。如劉禹錫的《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2]4026同樣,陸龜蒙的《謝山泉》亦體現出了這樣的禮儀文化:“決決春泉出洞霞,石壇封寄野人家。草堂盡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2]4026在陸龜蒙的這首詩中,反映了作者待客以禮,親自為客人煎茶的全過程,彰顯了儒家的禮儀文化。唐代文人通過詩歌抒情,以表達儒家內在的道德文化底蘊,即表現出儒家文化的禮儀特色。在唐代茶詩中,除了體現儒家的禮儀旨歸外,還凸顯出佛教文化的禪悅旨歸。

唐代茶詩中佛家的禪悅旨歸

唐茶詩中之所以能夠體現出佛家的禪悅旨歸,是茶本身的功能使然:茶清淡甘甜,常飲茶可以提神、益思以及消除疲勞,讓人之精力專注于本心,獲得本心之旨歸,這其中暗含著禪悅之趣。禪本身的意思為禪定,不為外物所擾,不為外物所動,即般若學所倡導的不執著于有,也不執著于無,倡導對待任何事物均要采取一種不即不離的態度。不執著于外物,如此才能獲得禪機真諦,為此,禪宗提出了“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三個基本命題,教化眾生不要拘泥于外界事物,因為“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4]。這即是我們所說的超然于外物的一種釋然情懷。這種情懷為文人墨客所吸納,并通過茶詩來表達他們“隨緣自適”的禪悅旨趣。“禪”本是佛教中國化的表現。禪之原初系“禪那”之簡稱,佛教經典中對禪是這樣闡釋的:“禪也者,妙萬物而為言,故能無法不緣,無境不察。然緣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猶淵池息浪,則徹見魚石;心水既澄,則凝照無隱。”[5]禪之心性之思即蘊含著“寂”,即通過內心世界的寂靜,達到內心世界的諧和。禪宗講求“悟”,“悟”有漸悟、頓悟之爭。在中國化佛家中,無論是漸悟還是頓悟,其宗旨均是為了達到直指本心、見性成佛。唐代茶詩也體現了這種直指本心之悟,而悟性的獲得即是因飲茶而起。茶的基本功能在于提神、益思、消除疲勞,讓人之力量專注于本心,以獲得本心之旨歸。僧人可借茶消除疲勞,借茶來明心見性,達到至善的道德境界,獲得人生之理,通過茶的恬淡而達到對萬物的超然,從而提升“色即是空”的人生境界。佛教講究“悟”,而飲茶能促使人有所妙悟,這種妙悟即在于悟人生之真諦,去人生之苦諦,達到最高境界。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指出“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6],揭示了禪道與茶詩在“悟”方面的異曲同工之妙。另一位茶詩大家吳海在《藏海詩話》中亦表明了這一態度:“凡作詩如參禪,須有悟門。”茶詩與禪文化具有可通約性,在唐代,一些有識之士常用茶詩來表達自己的那種安閑自然、淡泊寧靜的心境。通過對茶詩的體悟,了解到人之生命與宇宙之諧和一致,使人獲得一種超然的人生態度,不為外物所累,不為外物所遷,進而獲得禪悅旨趣。在中國哲學史上,隋唐時期主要是佛學之時代,也正因為如此,文人與僧人的交往在人之心性修養層面有著共同的話語體系。文人墨客與僧人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受到僧人的影響,他們在僧人身上尋找到生活的樂趣、人存在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文人墨客向往僧人的悠閑自在、清心寡欲和無牽無掛,艷羨僧人“共水將山過一生”(杜荀鶴《題道林寺》)的虛靜生活,并由此獲得人生的樂趣。唐代諸多茶詩均反映了詩人這種對禪悅生活的向往。如劉禹錫的詩歌《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勞動諸賢者,同來問病夫。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醫王有妙藥,能乞一丸無。”[2]4028劉禹錫這首詩作于被貶之后,本來心情郁悶,又逢身體有恙,心情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此時有遠方禪客來探望他,受寵若驚中又感到極大安慰,于是煮茶待客,以上等茶招待客人,以表敬謝之意。作者在詩歌中盛贊這些禪客身心俱空,無憂無慮,手持筇竹,美若芭蕉,云游天下,真是神仙福氣。此詩充分展示了唐代茶詩中的禪悅旨趣。再如唐代詩人李中的詩歌《寄廬山白大師》:“一秋同看月,無夜不論詩。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2]4027詩人與僧人之間的那種和諧溢于詩中,展現了詩人和僧人以茶論詩、吟詩品茶,并在幽靜的環境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享受,最終達至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境界。在品茶吟詩、吟詩品茶之時,詩人、僧人的心靈得到凈化,人生境界在茶飲中得到升華,雙方都在彼此的交流與溝通中獲得人生的禪悅,所謂“世途煩囂,詩人士大夫久處期間,則又不耐其擾,遂亦不得不往游禪林,借茶求靜,暫解塵網”[7]。由品茶、喝茶而獲得人生樂趣,稱之為茶文化之禪悅,這即是唐代茶詩中所彰顯的禪悅之旨趣。李澤厚說:“禪宗渲染的宗教神秘感受,更少具有刺激性的狂熱,更少激動昂揚的歡樂,而毋寧更為平寧安靜。它不是追求在急劇的情感沖突中,在嚴重的罪感痛苦中獲得解脫和超升,而毋寧更著重在平靜如常的一般世俗生活中,特別是在與大自然的交往欣賞中,獲得這種感受。比起那強烈刺激的痛苦與歡樂的交響樂,它更能似乎長久地保持某種詩意的溫柔、牧歌的韻味。而它所達到的最高境界的愉悅也是一種似乎包括愉悅本身在內都消失融化了的那種異常淡遠的心境。”[8]飲茶談詩,以詩寄情,禪茶一味,唐代茶詩凸顯了此種禪悅旨趣。詩人與僧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僧人對詩人的影響,這使得詩人在飲茶、品茶的過程中所創作的詩歌具有禪的屬性與特征,使唐代詩人體會、享受到了禪悅的樂趣;另一方面,僧人也頗受詩人和詩歌意境的影響,使唐代僧人身上也有著詩人的氣質與情操,因而更增添了唐代茶詩中的禪悅旨趣。

唐代茶詩中的道家隱逸旨趣

唐代茶詩不但盡顯儒釋的禮儀與禪悅旨趣,還彰顯道家的隱逸旨趣。唐代茶詩中的道家隱逸旨趣也別有韻味。如果對中唐以后的詩歌進行發掘與整理,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部分唐詩彰顯了文人的隱逸旨趣,這與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息息相關。中唐以后,唐朝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與沖突日漸凸顯,朝廷內部紛爭不斷,爭權奪利,黨羽斗爭,弒父、弒君現象日益嚴重,這種社會現實使一些有識之士的入世情懷遭受打擊,“遁世”之念不時涌現。詩以言志,詩人在創作過程中,將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寄托于茶詩中。整體看來,中唐以后飲茶之風盛行,反襯出當時文人墨客消極遁世的思想。中唐以后的詩人,在茶詩中明確提出“中隱”這個概念,如白居易的《中隱》:“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2]4032白居易的這首詩,明確表達了文人的隱遁情懷。這首詩歌雖然不是茶詩,卻表明了文人墨客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與感傷,以致想要隱遁起來,逃避現實之難。顯然,在當時環境下,文人還不能完全將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表達出來,只能以詩言志,茶詩正反映了文人墨客的這一思想情懷。“中隱”是介于“大隱”與“小隱”之間的一種歸隱,中隱能有效逃避現實間的混戰與紛爭,逃避對現實的不滿。與儒家的入世情懷相反,“中隱”更多的是一種出世隱逸情懷。“中隱”之價值功用,可從茶葉本身獲得,因為茶本身的諸多特點與“隱”息息相關。首先從茶之色來看。茶之色為綠色,與自然之色一樣,動物也常以綠色逃避天敵。由茶之色,唐代文人墨客浮想聯翩,創作了不少詩歌,因為綠色能讓人放松身心,平復心情,拋下煩惱,怡心養情,并讓人進入到逍遙自在的境界之中。如詩人盧仝《玉川茶歌》中的“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云凝碗面”[2]4066,即凸顯了茶之色。此詩中,作者對茶的顏色、形狀作了生動的描繪。詩人面對碧綠的茶園,回想起現實生活中的喧囂,不禁產生暫時逃離現實、躲避現實之念頭,渴望彼岸世界的幽靜與安寧。再從茶之生長地域來看。茶樹一般生活在幽靜的高山坡地之中,且喜溫好濕。文人墨客一般喜歡游山玩水,享受山水所帶來的寧靜與逍遙,如此才能激發自己的創作激情和靈感。文人的這一喜好與茶樹的生長環境正好契合,同時也符合道家遁世的超然情懷。最后從茶之香來看。茶有淡淡的清香,甘甜中略帶苦。一些文人在品味茶之“疏香”之時,能體會到君子之間淡如水的感覺,從而祛除自身張揚、狂躁之性情,在淡淡的人情中體悟出超然忘機和高雅脫俗,使人達到“疏”之境地。另外,茶之香甜中還帶微苦,使人在成功之時不忘奮斗之苦,在享受之時不忘勞碌之苦。唐代詩人在品茶之時創作的一些茶詩,常常借茶之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幽靜、清雅、恬淡,超然于世。如詩人韋應物在《喜園中茶生》曰:“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馀,率爾植荒園。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2]4132韋應物系隱逸詩人,此詩通過描繪茶的習性反映了他隱逸田園的情懷和不染塵俗的、恬靜的生活態度。白居易在其詩歌《題施山人野居》中也借茶表達了自己隱遁的思想:“得道應無著,謀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2]4029在這首茶詩中,作者描繪了道家閑適的隱遁生活:白天插秧種田,晚上品味茶香,并借茶以明志,表明了文人墨客在亂世時所向往的生活,反映了道家的隱逸旨歸。再如白居易的茶詩《食后》“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舉頭望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2]4037這是一首典型的茶詩。在詩中,作者借茶描繪了他所向往的隱逸生活:吃完飯后,小睡起床,手持茶碗,悠然自得。再如唐代詩僧皎然的詩歌《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2]4033作者皎然既是僧人,同時也是詩人。詩中,好友送來了剡溪名茶,白色瓷盞里的茶湯如瓊漿玉液,清香四溢,作者一飲二飲再飲后,仿佛進入了道家物我兩忘的仙境,妙不可言。茶后仙境正是作者所說的仙人丹丘所追求的那種境界,在此神仙境界中,作者獲得了心靈的超脫。唐代像白居易、皎然等借詩以言志的茶園詩人較多,通過茶詩,反映了這些文人恬靜、淡雅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家的隱逸旨歸。

篇4

關鍵詞:酒店管理;茶藝課程;教學

酒店管理是現代服務行業中的代表,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在酒店中顧客的消費更趨向于時尚的綠色,茶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在酒店行業中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茶藝服務,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體現良好的職業道德,還能培養良好的情操。因此,在高校酒店管理專業開設茶藝課程十分必要。

1茶藝能弘揚茶文化[1]

茶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它從神農氏更早年代誕生到如今就一直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茶不僅是一種清香的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一種藝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良好的精神享受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進入茶館不是因為口渴,而是由于茶館寧靜、舒適的環境,能夠陶冶情操,屬于一種時尚的文化消費。在泡茶的過程中,從茶葉的選擇、泡茶所采用的水的選擇、盛茶的器皿、地點、品嘗的過程中,人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四溢的茶香,還能體會到精神的享受。尤其是當代的生活節奏快,會導致一些人心浮氣躁,不僅影響了工作學習,還影響了人際關系。茶文化是一種美好的事物,不僅傳遞著和諧處世的理念,還能表達著奉獻的心靈。另外,茶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飲品。[2]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茶葉中還有幾百種化學元素,是全球公認的優質飲品。例如:咖啡堿,能夠使中樞神經興奮,有益于消除疲勞,同時,還能有效的抵抗煙、酒的危害;又如: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主要成分,能夠有效的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抗輻射、抗衰老等功效。此外,茶葉還能促進新陳代謝,能夠有效的增強人體的抵抗力。茶葉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例如:鈣、鎂等都是人體健康必須的營養。

2積極的進行茶藝培訓能夠豐富學生自身技能與自我修養

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茶藝是茶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時展的需求。因此,在酒店專業中增加茶藝課程,不僅能增強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還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就業。茶藝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使之成為一種藝術,就應該努力學習,積極練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明白以下幾點才能更好地學習:

2.1茶藝是一種禮儀

在茶藝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應該明確茶藝是一種禮儀,是一種不同于其他的禮儀培訓,茶藝培訓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茶藝服務追求的是一種高雅的服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服裝不能過于鮮艷,要和相關的環境、茶具等相配套,努力與環境融為一體,才能展現茶藝的優雅。

2.2茶藝服務過程中需莊重且姿勢優美

茶藝服務具有高貴、典雅的氣質。因此,在實際的茶藝學習中,要保證優美的手勢,通常來說,茶藝工作者應該具有一雙纖細、柔嫩的手。同時,手上不能帶飾品,例如:戒指之類的;還不能留長指甲、涂指甲油等;主要是因為在泡茶過程中顧客的目光始終都停留的手上,來觀看泡茶人的茶藝是嫻熟,如果,手勢優美、技藝嫻熟也會影響客人的品茶心情。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溫壺、溫盅、置茶、倒水、分湯以及敬茶都是基本功,只有長期練習才能夠掌握。在泡茶過程中,對于水的溫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綠茶需要的水溫為90℃,其余茶葉都需要沸騰的熱水。

2.3茶藝表演中需配合講解

在泡茶過程中,要配合講解茶葉的名稱以及產地,泡茶的用具以及步驟,相關的品茶技巧等,講解時應該口齒清楚、聲音溫柔婉轉。同時,還要耐心的回答顧客的詢問。

3茶藝課程的開設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3]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推崇仁義禮智信。茶藝的培訓能夠有效的繼承這種處世理念,由于茶藝課程的開設能夠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社會和青年中易產生自傲,甚至迷失自我,因此,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十分必要。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能掌握得再好也是徒勞。茶藝所傳遞的內容就是讓人們放下利益之心、淡泊名利、從容處世。通過茶藝課程的教學,積極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更好地就業。

4茶藝課程的開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茶藝服務的經營方式具有多樣性,不僅能夠在一些餐廳以及休閑場所,會所等部門進行服務,也可以單獨經營。就目前來看,茶藝師已經成為高檔酒店和一些一線城市短缺的人才。院校學生通過茶藝的學習,不僅要明確了解茶飲的制作流程,還要具有淵博的知識,例如:中國的經典詩詞歌賦、歷史文化、養生知識、心理健康等。一般來說,學校培養的茶藝師可以參加茶藝師職業技能證書考試,這樣還能促進學生的就業。

5教學思路設計

5.1教學設計理念[4]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的開展理論加實踐的教學。在相關的教學完成以后,教師還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課后反思,進行總結,不斷完善實踐。充分體現職業性以及開放性等,以學生持續發展作為基礎,通過相關的輔助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5.2茶藝教程的設計思路

5.2.1一體化教學

所謂的一體化教學就是從理論到實踐,然后再從實踐到理論,師生之間應該加強交流合作,積極進行探討,活躍教學氣氛,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5.2.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茶藝作為一門技術課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茶藝發展的趨勢,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最大化地提高教學質量。

6茶藝課程的具體教學過程

茶藝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待人接物、禮儀禮貌及就業技能,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6.1模擬教學

一般來說,模式教學法是茶藝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法,它主要是通過對實際的茶館茶藝進行模仿。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扮演茶藝師、顧客等,然后進行相關的技藝訓練,學生應該積極進行泡茶、倒茶等茶藝技術、技能的練習,教師還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2項目教學法

所謂的項目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進行實踐操作,然后,再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講解并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茶藝實踐。還包括了茶室的布局、茶葉的購買、泡茶以及相關的禮儀、解答顧客的詢問等,只有讓學生自己動手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

6.3模塊教學

在模塊教學中,茶藝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了茶葉的識別、茶水的沖泡、茶禮儀、茶席的布局等。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對每一的模塊進行茶藝的專門訓練,促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茶藝技能。并且,在實踐完成以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相互評價,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茶藝技能。6.4實地訓練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酒店茶藝室以及茶館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觀摩與體驗,在觀摩過程中教師及企業工作人員應該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指導。在觀摩與體驗完成以后,還應該讓學生積極進行總結,這樣才能更好地啟發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7有關茶藝教學的一點思考

7.1教學中應該突出茶藝課程的綜合性[5]

酒店管理專業主要是培養綜合性的技術人才,不僅要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還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茶藝教學中,教師不能只讓學生進行技能的練習,還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并讓學生在進行整套的茶藝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積極進行完善。

7.2加強作業練習

課堂的時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光靠課堂時間,學生很難掌握重點,因此,教師應該布置課后作業。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由于茶藝課程內容廣泛,泡茶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讓學生能自由地進行選擇,體驗現其多樣性,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還能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考核。

7.3采用靈活的評估方式

茶藝課程是一種技能課程,因此,應該進行大量的實踐。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理論基礎,還要具有堅實的實踐能力。在課后評估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從考試成績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還要從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進行評估。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及時發現不足,進行自我完善。

8總結

綜上所述,在酒店管理專業中開設茶藝課程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豐富學生自身的技能,促進學生就業,還能有效的弘揚傳統文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手段進行教學,不僅要保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保證學生具有堅實的實踐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積極提高課堂質量,促進茶文化的傳承。

作者:楊光輝 單位: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盛婷婷.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設計與教學[J].亞太教育,2015.(14):166.

[2]李秀進.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實踐教學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5.,(09):113.

[3]馬珊珊.淺談酒店專業設置茶藝課的意義[J].職業,2014,(12):181.

篇5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家具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說,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onerror=javascript:errlogo(this)src="/up_files/chadao.jpg"border=0>

茶圣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凈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里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說。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修煉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閑、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煉與完善。

篇6

在很長時間里,原始資本基金的市場價格一直遠遠低于其資產價值(巴菲特在它的市價只有凈資產價值的一半時也買進了不少)。因此,管理層在1976年決定按凈資產價值的10%分配紅利。這個辦法很有效,它的市價大大提高了。當然,如果基金的利潤率小于10%,這種紅利分配辦法勢必要減少它的資本,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只在1987年發生過一次。在12年里紅利水平增加了14次,總共增長了150%。

米查利是如何創造這一投資奇跡的?他的哪些投資理念又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不喜風險

在米查利看來,他的首要動機并非是使投資回報最高,因為他對風險的承受力有限。他保持高度的流動性,10%的現金持有量是他的最低持有水平。在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潰之前,他的現金持有量是20%,1988年中期為18%。“你投資時,必須要想到百年一遇的風險,”他說,“這似乎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但一旦發生時,還要生存下去。”

米查利盡力避免大的損失,在股市上漲時也不急于追漲。結果是,從1973年到1988年,他的基金只有1/4的時間比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降得要多。在可怕的1987年第四季度,他的基金僅下跌了13.5%,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22.5%。

“一個人必須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響市場時的相互作用。正如資本衛報信托公司總裁羅伯特?科貝爾所觀察到的,‘股票比它們所代表的產業更易變動’。因此,一位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能控制他的情緒。在股市中,成功的方法有許多種,但是你必須知道你擅長哪一種方法。我不喜歡風險,我最喜歡的狀態就是沒有受到損害。”這句話很好地展現了米查利的風險觀。

盈利最重要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資信條是購買折價的資產,米查利的信念則不同。他認為,盈利能力同資產一樣重要,因此要盡力購買折價的盈利能力。在必要的時候,米查利愿意高價購買特別好的盈利能力。米查利說,以機械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他的行為。他購買的公司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征:

(1)它們屬于高收益企業。一般有高的凈資產利潤率和總資產利潤率。高凈資產利潤率應該是可靠的。

(2)它們的盈利能力不受商業周期的影響。

(3)由于同樣的原因而獲利。通常有足夠的能力保持25%~30%的回報率。如果他發現了收益,他將試圖找出收益來自于何處,而當找到出處后,他將衡量收益的可持續性如何,這樣他才會對整個投資有充足的自信心。

米查利還反對高債務率。他的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般在15%左右,而標準普爾所列的公司平均為25%。高盈利的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債務會分掉一部分利潤),這類公司的安全性也更高。當盈利機會出現時,現金充裕的公司可以迅速抓住機會。

通過主張高盈利率和低債務率,米查利始終置身于風險之外,當然,也無法買到那些前途可能(也可能不)變得更好的公司。他持有不同的經營良好的公司,這些公司一般有著很長經營穩定的歷史。

“比如凱勒格,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他說,“我對它進行過研究,終于領悟到這完全是規模經濟作用的結果。通過占有40%的市場和兩倍半于競爭對手的規模,他們可以更有效地宣傳自己,以及有效地生產,他們的消費模式也不像那種市場占有率較小的公司一樣輕易改變。因此,哪怕凱勒格連續四年或五年經營不佳――這從未發生過――它也僅僅是丟失些市場份額,基本的利潤不會受到侵害。”

羅爾公司的投資卻是一次失手。米查利雖然在該公司身上發現了他所欣賞的一些特征,卻忽略了它的幾處致命的弱點。羅爾公司有很過硬的專長,飛機機艙和著陸裝置,除了幾家飛機廠商內部制造使用外,羅爾實際上沒有競爭者。它占有了90%的市場,賣零部件給一些大的制造商如麥道、空中客車或波音公司。羅爾拒絕從占優勢的行業中退出。當米查利投資時,公司沒有負債,并且儲備了一大筆資金。他忽視的是羅爾許多項目已處于后期階段,需要大量資金。當公司被迫投資于風險性很大的長期項目時,情況開始變化。它的談判地位不再那么的堅固,例如,波音可以自己生產某些產品。公司的虧損達1.5億美元,那筆現金儲備耗光了。米查利在1987年9月又將它賣出,所獲利潤微薄。

不迷信衍生品

米查利不相信期貨、期權、套期保值、“保險”以及其他被過分鼓吹而泛濫于市場的金融工具。他說,他看到很多人在這些投資領域敗北,因為他們太聰明,正如他們太愚蠢一樣。理性的投資者被吸引到需要高智力的優雅概念中,如復雜衍生工具,將他們從基本的現實(既簡單而又明顯的)中分離出來。

他舉了一個例子,“例如CMOS――附屬抵押債券。你可以把抵押品分成幾種:短期、中期和長期。一個想盡快收回投資的人,可以選擇5年期的債券,長期投資者可以選擇20年期,這是非常好、非常聰明的做法。然而在一個蕭條的市場上,你只能得到混亂的、可怕的價格信息:你怎樣看待這些收入與其現值之間的差別,以及這種預付的權利呢?這些對于大多數人們來說還知之甚少。現在,所羅門和美林建立了關于這些工具的名義市場,但如果真實市場不景氣,他們將很難操作好,等待他們的是混亂。我們不妨來考察一個簡單的市場:我們把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作為標的,競標的結果可以讓我們得到2%~3%的價差,而這卻是一個所謂的完備有序市場!”

“1985年開始的債券市場牛市,利率從14%降到7%,抵押銀行停止了套期保值業務,而那些抵押貸款到期者大受其害。到了1987年3月,市場轉為熊市,那些沒有進行套期保值的銀行迅速進入期貨市場以回避風險。這導致了驚人的浪費。我們做好準備購買他們的債券;通過停止在期貨市場上的業務,我們獲得了15%的收益率,因此,銀行依賴于事后證明是很虛弱的工具,實際承擔的風險要高于正常情況下的風險。”

觀察管理者

米查利略帶譏諷地評論道,市場對誠實管理的評價很有趣,有表決權的股票和沒有表決權的股票在發行的折價和溢價上的差別就表明了這一點。“例如,對國際勝地公司有表決權的股票的溢價發行,就暗示著市場認為唐納得?特朗普會濫用他的地位……正如他做的一樣。相反,布朗?弗爾曼的表決權股票以折價售出,因此公眾相信它的管理者是誠實公平的。”

米查利又說,他喜歡一個公司有老式的清教徒式的工作精神,管理人員長期不變,并且自己擁有很多公司的股份。如果管理者只想為自己謀利而不愿從股東的利益出發,他們就會把自己的工資定得出奇的高。

投資建議

沃倫?巴菲特有一次和米查利散步時說,“告訴我你三個最好的投資建議。”而巴菲特對自己的交易情況從不對外說。當他開始購買20世紀工業股票時,被其他投資者模仿了,股價隨著消息的傳出開始上漲,從16美元升至20美元,而當時正處于熊市之中。三四年前,巴菲特的交易與現在沒什么不同,但卻很少有人感興趣他購買通用食品的股票。

米查利則喜歡凱勒格、梅維里、本得格、瑪什一麥克蘭那、格羅福特、布里斯托爾一梅耶以及IBM。今天他不會投資于那些在衰退中出現很多問題的公司。他和布里斯托爾?梅耶及梅維里的合作很愉快。

篇7

以下是閩南和臺灣地區一組工夫茶禮俗的精彩鏡頭。

客來敬茶 以茶待客是當地普遍的習俗,不論走進富裕之家還是貧困之戶,工夫茶對于接待來客是必不可少的第一禮節。賓朋登門,泡沏一壺芳香四溢的茶,賓主間濃厚的親情、友情便在品茶中更加融洽。主人在斟茶時要采取“關公巡城”(倒茶) 、“韓信點兵”(點茶),做到杯杯均勻、濃淡一致,通過茶色證明主人的平易近人,無厚此薄彼之意。

斟七分茶 斟茶時,手要放得很低,茶壺嘴伸到杯中幾乎貼近杯底,謂之“高沖低斟”。但有一忌:不能將茶斟得過滿,只需七分滿即可。茶諺云 “七分茶,八分酒”,說的便是斟酒、倒茶不可斟滿,太滿不僅客人不好端,也容易溢出茶湯,濺到客人衣服上或燙傷客人的手。

擺三杯茶 當地人家中的茶盤通常只擺三只茶杯,這種工夫茶杯又薄又小,疊起可含口中而不露。品飲工夫茶以三人為宜有其理由:“品”字為三個口,工夫茶貴在品,不是大口大口地喝。三只茶杯擺放好像“品”字,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即使客人多,也只擺三不擺四。這樣一來,大家推來讓去,才顯得熱鬧。

叩指謝茶 操工夫茶者一般不飲頭泡茶(第一次斟的茶),頭泡茶當讓與長輩或賓客,操茶者要伸手示意:“請喝茶!”。為客人端茶時,要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端著茶杯邊沿,中指托杯底,這叫“三龍護寶”;無名指和尾指收緊,不能指向別人,以示對客人尊重。主人續茶時,客人須用手指敲桌致謝:單敲中指,表示本人致謝;食指和中指同敲,表示攜愛人同謝;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同敲意為代表全家人答謝。

端杯重禮 工夫茶除在泡茶時需要工夫外,喝茶時也十分講究禮節:端茶杯時不能讓杯底碰著茶具或桌面,不能擦茶盤邊沿,這叫刮主人的臉,小指頭不能指向人,否則有“故意尋釁”之嫌;放茶杯時要輕手,不能讓杯發出響聲。

換茶迎客 當賓主正在津津有味地喝茶時,中間若有稀客來訪,主人就要撤換茶葉重新沖茶,以表示對新來客人的歡迎。當茶葉沖了幾遍后,茶湯淡了,便要更換茶葉。如果無茶色時還在沖,會使客人誤解為主人是對他們冷淡,看不起他們。

置備茶配 來到閩南和臺灣旅游或做客,如果您初飲那濃似醬油色的工夫茶,若不稍加自控,一旦飲茶過量恐怕會引起“茶醉”。“茶醉”頗似餓過頭的感覺,渾身無力,冒虛汗,其感受不亞于喝醉酒。所以,主人在敬茶前須置備一些糕點、花生米之類,謂之“茶配”。“茶配”不但防備“茶醉”,而且體現主人的待客周到、慷慨大方。

篇8

專業敏感肌膚護理

技術支持/北京輝亞思納商貿有限公司

思蒂的專業敏感肌膚護理療程專門為免疫力差、容易過敏的肌膚而設計,可以增強此類肌膚的免疫力,改善由于肌膚免疫細胞的數量減少及強度減低而引起的過敏,可以快速鎮靜、舒緩肌膚不舒適的感覺,消除紅腫、刺痛等現象。

1 卸妝

將1ML柔潤眼唇卸妝清潔水倒在棉片上,輕輕擦拭眼部、唇部及睫毛上的彩妝和污垢。

2 潔面

將5ML敏感洗面奶直接涂于面部,用手打圈按摩1~2分鐘,不要超過3分鐘,用紙巾擦去再用清水洗凈。

3爽膚

將2ML敏感爽膚水倒在棉片上,擦拭洗面奶洗過的地方,然后使用紙巾將多余爽膚水沾干。

4祛角質

將1~2ML溫和祛角質膏涂在干燥的T字部及頸部,待微干時用手輕輕搓去。輕度敏感、皮膚免疫力很差的皮膚只在T區使用溫和祛角質膏,非常敏感或正在過敏、已被凍出紅血絲的皮膚不用。

5二次清潔

用1ML敏感爽膚水進行二次清潔。

6涂精華素

將2/3安瓶柔敏精華素用1~2分鐘涂抹在皮膚上,并按摩至吸收,極敏感肌膚可以不用。

7 按摩

先用2ML柔敏乳液按摩,再用3ML柔敏營養霜按摩,共5~8分鐘(避開眼周)。狀態非常差、特別敏感的肌膚只用柔敏乳液打底,不施行按摩。

8敷面膜

使用10ML柔敏面膜,非常敏感的肌膚敷5分鐘,中度敏感的肌膚敷10分鐘,一般敏感的肌膚敷15分鐘,避開眼周。

9爽膚

洗掉面膜后,用1ML敏感爽膚水爽膚,平衡安撫肌膚。

10涂精華素

將剩下1/3安瓶柔敏精華素涂在面部,避開眼周。

11營養

根據皮膚類型選擇柔敏乳液或柔敏營養霜。非常敏感的皮膚或正在過敏的皮膚使用柔敏乳液作保護油,輕度敏感的皮膚視肌膚情況使用柔敏乳液或柔敏營養霜作保護油,也可先用柔敏乳液再用柔敏營養霜。

火山能量絲柔修復護理

技術支持/海南山蘭玉火山礦石科技有限公司

火山能量絲柔修復調理療程,是以獨特的火山能量石為護理工具,它內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成分,可以深層滋養肌膚,鎮靜舒緩,排除毒素,并提高肌膚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微量元素硒能對抗炎癥,抗老化,清毒解毒,并能預防皮膚癌。鋅參與維生素A的合成,分化上皮細胞,預防毛囊角化。而鈷是合成維生素B12的主要成分,能修復粘膜組織,增強血管彈性,解決皮膚敏感和紅血絲問題,讓冬日的肌膚變得更健康,美麗。

護理步驟:

1清新卸妝

以晶顏卸妝液清除面部彩妝與污垢,并且抗自由基,令皮膚健康潔凈。

2凈膚

以絲柔潔面乳,溫和清潔面部污垢,含防敏配方,清潔的同時修復皮膚。

3礦物水療

以棉片沾取適量絲柔養膚水輕輕拍打至吸收,含火山礦泥提取精華、鎖水磁石、鈷、錳、絲氨基酸的養膚水,平衡皮膚Ph值,并補充水分,防止皮膚干燥及皺紋產生,有瞬間補水、鎖水的功效。

4有氧開穴

取適量絲柔修復精華涂抹在皮膚上,以中醫經絡開穴手法按摩,打通經絡,補充皮膚所需水分,并提高皮膚免疫力。

5能量凍石理療

將在冰箱里稍稍凍過的火山能量奇石取出來,然后以絲柔修復按摩乳均勻地涂抹在奇石上,含有火山礦泥提取精華、微量元素鋅、鈷、絲肽素。絲柔修復按摩乳有著像蛋白一樣的絲滑,隨著清涼的奇石一起在臉上滑動,以一種清冽的涼爽舒緩放松皮膚,并能滋潤平衡,增強皮膚抵抗力。

6能量面膜

奇石按摩之后,以絲柔滋潤面膜泥敷于面上,富含火山礦泥提取精華,以及碘、鋅、鈷、保濕因子等成分的面膜泥能充分補充皮膚營養和水分,并增強皮膚抵抗力,10~15分鐘后清洗。

7礦物水療

以絲柔養膚水平衡皮膚Ph值,補充水分。

8全息調理

取適量絲柔舒敏修復精華素輕輕涂抹面部皮膚,修復細胞,并提高皮膚免疫力。

9隔離

最后為皮膚涂上光譜智慧粉底液,隔離外界污染,防止紫外線輻射。

千杯水王牌全效保濕療程

利用日本“回春法王”光子嫩膚儀,供給細胞微循環來活化淋巴排毒,重組細胞壁彈性纖維,增強皮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濕、活化、修護結蒂組織,減少角質層的形成,緩解過敏反應。同時深入吸取皮膚上有害物質,凈化毛孔,讓肌膚通透,以便獲得均衡的水分及養分。使用后肌膚柔白細致,光潔迷人。

護理步驟:

1 檢測

根據每個客人的不同情況進行檢測,選擇適合的療程為其服務。注意孕婦及皮膚嚴重過敏者慎用,心臟病者不可使用,且儀器每人每天只能使用一次。

2清潔

用卸妝油卸除面部彩妝,然后用潔面乳清潔肌膚,用爽膚水平衡肌膚。

3祛角質

將祛角質霜均勻地涂抹在面部,輕輕打圈按摩。10分鐘后洗掉,用爽膚水進行清潔爽膚。

4精華滲透

用超聲波導入特效精華,進行精華滲透,約進行8分鐘。

5按摩

用獨特手法進行約2分鐘臉部按摩,然后涂抹保濕霜。

6熱敷

用熱毛巾敷在面部,并輕輕按壓,安撫肌膚,促進血液循環。

7敷面膜

將調好的骨膠原滋養彈力面膜用刷子涂勻于面部,持續15分鐘左右。

篇9

“‘愛我中國車’評選活動,一路走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品質逐年提高,比起7年前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玲瓏輪胎杯?2012第七屆“愛我中國車”年度車型評選頒獎典禮上,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清華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宋健作為主辦方代表致辭。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是連續七年參與這一評選活動,而宋健是作為歷屆評選的顧問專家參加每年的終評會。他說:“七年來,我們親手測試、親身感受,見證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不斷的突破、超越、發展。”

2012年最大的亮點是主辦方邀請了來自國內汽車院校的十大院長組成了“十大院長評審團”及各個汽車領域的專家,利用科學的手段,從各個指標進行評測,評審出包括年度車型在內的各個獎項,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的評測、評價體系,并且積累了很多的數據,對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發展方向進行引導,對促進我國自主品牌的發展盡了綿薄之力,宋健認為,這些評選的結果也必將對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購車選擇產生影響。

核心零部件的向上突圍

雖然近十年來,中國車市高速發展,汽車企業也獲得較快地進步,對于當前我國的汽車產業發展環境,宋健認為,與美國、歐洲相比,我國的汽車企業數目過多,“在汽車市場大幅度增長時,產品供不應求自然會促進企業發展,但是,一旦處于增長放緩的環境,自主企業就面臨洗牌了。”

如何扭轉自主企業岌岌可危的長期態勢,宋健指出,自主品牌應該在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淘汰掉一部分,或是自主品牌積極主動的進行聯合、重組,以增強每個企業的實力,總而言之,自主品牌的分布不應多而亂,而應當謀求精而強大之路,這是自主品牌擺脫落后局面的根本路線。

除此之外,中國車的品牌距離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在制造理念、設計思想、材料工藝、生產管理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自主品牌汽車在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表現出來與國際品牌在性價比、尤其是性能方面的差距,宋健認為自主品牌企業還是需要從練內功做起,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是自主品牌向上突圍的關鍵。

對于汽車廠商來說要通過找準服務對象,集中精力使產品適宜消費人群,同時根據消費人群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服務,這就是一種消費模式。另一個角度來說,為了使得汽車廠商的產品滿足某一個目標,是否能夠隨心所欲地配制其產品,就一定能完成這個目標?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實際上這就是目前我們自主品牌汽車最缺失的地方。”宋健說,因此,我國發展這么多年了,盡管汽車市場已經到了很大的量,但很多人都說“大而不強”,其“不強”最主要體現在核心的零部件技術的缺失,無論是發動機的機械部分,還是加工精度,大批量精密加工能力等。

各大汽車集團都沒有拿出主要的精力去做零部件,那些企業基本上都把精力放在整車上,宋健反問道,問題是整車靠什么來保障?沒有好的零部件不能保證整車的性能。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關鍵的核心零部件是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把關鍵的核心零部件掌握了,整車上才能相對比較自由。”宋健說。

創新才有出路

三年前,在清華舉辦的首屆市場高峰論壇上,宋健認為,到2015年,未來中國汽車基本上翻一番,到了2015年之后,中國的汽車產量不會低于GDP的發展,而2015年前,中國的汽車產量應該高于GDP,到了2020年以后,汽車的增長量很可能會低于GDP的增長速度這是當時他對中國未來汽車產量的基本判斷。

幾年過去,他對于未來車市的發展預測,重型商用車應該會是緩慢下降的格局。“對卡車來說,2010年已經是高峰了,中國的GDP只占全球1/10,所以不可能靠我們國家來消費全世界50%以上的重型商用車,從2010年的高峰開始,重型商用車市場一直在回落,這種跌勢應該會繼續持續下去。”

而轎車方面宋健更為看好,認為如果國家不出臺大規模的限購政策,轎車市場在未來就應當會保持GDP的1.5倍左右的增長。也就是說,GDP增長在7%左右時,轎車市場增長大致會在10%左右。

在這樣的發展速度中,中國的汽車品牌如何尋求生存,事實上,宋健認為自主品牌面臨的嚴峻形勢就在于不夠自主。政府要創造更多條件讓自主品牌真正地自主,不要用“父母官的眼光”去看待市場經濟。政府要盡量減少條條框框的束縛,避免制度的屏障,在金融資源的配置方面要更加符合市場競爭規則。這樣,中國的自主品牌才能在數量規模基礎上沉淀出幾個世界級的品牌。同時,國有企業的改革也要進一步深化。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要沉得住氣,理性地看待自主。

篇10

補充維C;新鮮的果蔬是維C最好的來源,如果是上班族,中午或者下午給自己補充個水果,緩解疲勞還能補充營養。而且盡可能不要間斷。

適當吃點蜂膠;蜂膠是女人的滋補營養品,具有防止細菌和病毒侵入的作用。但是如果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就不要服用了,會使肌瘤變大。

有機會吃點蒜;大蒜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尤其在東北,大蒜是很多人的餐桌必備。大蒜可以降低膽固醇、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中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物質,方便的時候吃點蒜,對人體很有好處的。

生病時可吃點蘑菇;蘑菇中含有一種叫做蘑菇多糖的東西,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產生,吞噬細菌,能讓不嚴重的疾病快速好起來。

多做運動;運動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不喜歡運動的人可以找伙伴陪同、在家里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出去跑步。其實運動難的是開始決定的時候,當你換上運動服,走出家門,運動就開始了。當你堅持1個星期或是1個月,身體有好轉的跡象時,你就會愛上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