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2:08: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生英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Leaving school How times flies!(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畢業了) We have spent three years in the school I am very sad that I have to say goodbye to you.(我膠在學校一起劃共度了三年的時常,現在不得不對你說再見了,我很傷感)I've learned much in the past three years.(在這三年是,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Our teachers worked hard and took good care of us.(我們的老師勤奮工作,細心地照顧我們) All the students studied very hard and were all very friendly to each other.(所有的學生努力學習,相處融洽)
We will go to different senior schools next term.(下個學期,我們將要進入不同的高中就讀) Let's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讓我們大家相互保持聯系)And I also hope everyone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我也祝愿大家,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篇2
the first day of summer vacation
summer is here, and the sun is closest。 there is no school, and there will be lots of time today; time for a picnic; and time to play, time for a boat race up stream and down, time to go shopping and see the town; time for a story and singing a song when dinner is over。 today is long——the longest day in all the year。
zuowenku.net
篇3
北京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做為一個初中生你將為奧運做些什么
We've been waiting for so long,and at last it comes true!The 29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our great country.It's not only a time to show how strong our altiletes are but also a valuable chance to exhibit how beautiful and thriving our country is!
We ar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now ,so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We can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or do some other things to do a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famous activity.
I hope the 29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successfully!
篇4
【關鍵詞】二語習得;作文批改;作文評價
一、從二語習得的角度分析初中學生英語作文的語言錯誤根源及類型
早期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母語在SLA中的作用主要來自兩方面:習慣和錯誤。由于老習慣阻礙了新習慣,因此母語中長期注入的語法和思維方式會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順利進行,當學習者從母語向目標語進行轉換過程中產生阻礙時,消極轉換(Transfer)――即錯誤就形成了,反之,當母語與目標語習慣相同時,轉換就是積極的,也就是正確的。因此,通過比較母語與目標語習慣的不同,教師可以用來預測學習者可能產生的錯誤并幫助其避免這些問題,在教授及批改學生寫作過程中應幫助他們克服母語目標語轉換中產生的消極因素。由于初中生正處于SLA的關鍵時期,因此如果教師從學生角度對其母語與目標語的不同做一個清晰的比較,就能清楚了解他們在寫作中產生錯誤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有效教學。根據本人從教初中英語近8年來的實踐經驗,初中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由于無法克服母語思維方式產生消極轉換而出現錯誤的主要類型有以下8種:
1.動詞形式:由于中文不像英語有動詞形式的變化,比如:say,says,said,英語通過改變動詞形式表達意思,中文則通過改變詞序或語境起到同樣效果,因此英語動詞的多變性會使學生在寫作中產生常見錯誤。
2.助動詞:中文不用助動詞來造句或提問,因此學生對于將“do/don’t/did/didn’t”應用于英語寫作時會產生問題,另外學生在英語寫作時受到母語習慣影響經常出現be動詞缺失錯誤。
3.人稱代詞:由于英語人稱代詞分為主格I,賓格me,形容詞性物主代詞my以及名詞性物主代詞mine,而中文人稱代詞沒有如此細致的區分,因此由于初中學生語感不是很好,加上有些學生小學基礎沒打扎實,因此在寫作中經常混淆介賓或動賓概念。
4.時態語態:中文表達時間的概念和英語非常不同,它不需要通過動詞的變化來描述時間關系,因此初中學生在寫作中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第三人稱單數加s。
5.冠詞:由于中文沒有冠詞,而且英語冠詞用法頗多,初中學生在寫作中經常出現遺漏冠詞或插入不必要冠詞的現象,比如:We made fire to have barbecue./Last Year we went to the HaiNan Island for our winter holiday等。
6.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中國學生有時發現要掌握英語可數不可數名詞的概念有困難,是因為在中文里像“furniture,news,luggage”等詞都是可數的,這又是受到了母語的干擾而產生的問題。
7.介詞及固定搭配:眾所周知,英語介詞具有數量多用法多的特點,而且有時有“唯一性”,比如be famous for,加之動詞有時與介詞構成固定搭配詞組更令初中生在寫作中混淆介詞用法屢見不鮮。
8.詞序及間接引語:中文寫作中陳述句與疑問句的詞序一樣,例如“你學英語多久了?”“我學英語好幾年了”,但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時往往忽視詞序的倒裝,有時為了增加文采分運用賓語從句,但在從句中卻使用了疑問句式,從而產生中國式英語的現象。
二、教師如何有效批改及評價學生作文
剛才筆者從初中生二語習得的角度分析了他們在寫作中出現的主要8類語言問題,那么在認清這些主要來自于母語和目標語思維方式及習慣差異導致的問題后,教師如何有效批改及評價學生作文,以幫助其不僅在語言層面改正錯誤,而且在寫作中更像持母語者一樣思維呢?筆者認為有以下3類方法可以在教學實際中借鑒:
1.重視學生寫作情感態度,增強其對寫作興趣與信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對此應有充分認識,對初中生來說,詞匯量較少,句型句式有限以及結構層次單調是限制其作文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在批改前的設計作文練習環節,首先要充分考慮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教師不至于讓自己在批改中陷入痛苦而做無用功,尤其對初中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結合課文話題鼓勵學生半仿寫半實寫,如上海牛津教材6A幾乎每篇課文都是一個話題,my family,my friend,my favourite job,friend of the Earth,how to keep a healthy diet等等,教師在設計寫作題目時應充分利用課文基于課文,這樣學生不僅意識到自己辛苦背誦的課文能用于寫作,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背書而背書,以此激發其背書與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由于這些話題比較貼近學生生活,是他們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學生有話可寫,再者,低年級學生寫作初期通過背書能培養語感,多讀多背,而不只是單一從語法入手,能逐步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是restricted practice與unrestricted practice的有效結合,從一定程度上又增強了他們寫作的信心,事半功倍。試想,如果由于教師設計寫作題目不恰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中都是教師紅筆圈劃修改語言錯誤的痕跡時,會產生怎樣負面消極的心理感覺?因此,設計基于課文話題的作文能有效減少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沮喪負面的情感暗示。
2.采取“鼓勵”與“批評”相結合的二次批改評價方式
首先,教師第一次批改的最基本工作當然是明確指出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詞匯,語法,句型,結構等語言錯誤,并用規范清晰的批改符號圈出劃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還應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例如學生運用了諸如“It is +adj.+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too ...to...”,“...enough to...”等多變句式,然后用簡單易懂的統一批改符號,比如波浪線圈劃出學生運用的好詞好句,并在打完分數后給予及時的鼓勵,例如“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 by using‘not only...but also...’!”
然而,筆者并不完全贊同有些教師將正確寫法直接給學生的做法,這樣會剝奪他們自我改正的思考機會,學生看了老師提供的正確寫法后通常會不動腦筋地完成訂正任務,等到下次寫作時很有可能仍然犯相同錯誤,因此這種“包辦式”的批改方式效率較低,效果不佳。相對而言,教師應將第一稿基于語言問題的詳批作文還給學生,在批改中給學生些切實的建議和提示供其參考,從而讓學生通過思考自己訂正,補充或加以修飾,即自我批改(self-correction)。
3.運用同伴互評的改評方式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當今比較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它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可以體現在課外作業的實踐上,比如學生一起完成一份poster或survey,當然在批改作文中也能得到有效利用,即同伴互批(peer review)。大多數初中學生習慣了以依賴教師為主導的作文批改方式,但長期如此會導致學生逐漸減弱學習主體性,因此,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進行同伴互批能彌補這一不足,學生能夠通過相互欣賞與批改同學的作文了解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博采眾長,開闊思路,提升其寫作的主動參與性(involvement)。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寫作檢驗的是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反饋,是集合語言本身,思維習慣,文化認知等方面的綜合性考查,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挑戰,正如一句英語名言所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從二語習得的角度冷靜理性分析學生英語寫作中產生問題的根源和類型,在批改與評價環節尋求幫助其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并采取靈活多變的改評方式,切忌為了所謂的應試成果而違背教育的真正意義,讓學生寫英語“八股文”。
【參考文獻】
[1]Ellis,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Vygotsky,L.(1978)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篇5
【關鍵詞】英語教學;作文技巧;策略思考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人們也和語文老師一樣,感到比較頭疼的是學生的寫作,為什么學生的寫作就如同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呢?其本質性的問題當是技巧問題未曾能夠去根本性地解決好。現結合自己平時教學的實際談幾點關于學生習作的技巧問題,權且拋磚引玉。
一、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廣泛
應當說,初中英語教材文本內容也是相當廣泛的,不僅僅就比較適宜初中學生去閱讀,而且也比較適合學生進行相關寫作的模仿。這就從相關意義上說明,英語教材內容給了我們學生以比較廣泛地進行模仿寫作的空間。由此,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思考,教學英語文本時,能否從模仿教材進行比較廣泛的訓練上去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其回答就應當是完全意義上的肯定。因此,我們就應當在英語教學中做出這樣的抉擇:教學時,要想方設法去賴于教材提供學生寫作訓練的資源,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譬如,平時的閱讀我們都接觸到圖文并茂的文本,圖上不僅僅就有人物、景物,還有相關的文字、環境和數字等與文本有緊密聯系的內容,那么在教學時,我們就必須利用圖,讓學生在觀察插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思考,看看文本作者是怎樣把圖中的相關信息轉化成為文字的,通過分析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樣把握住圖中信息與信息之間比較嚴密的邏輯關系的。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再提供與文本插圖相近的圖畫,引導學生去比較仔細地看這樣的圖,比較認真地去“讀”這樣的圖,比較深刻地去思考這樣的圖。如果學生能夠去由淺入深或者就是嚴格意義上由表及里地看懂了這樣的插圖,那學生圍繞插圖進行寫作也就顯得完全意義上的游刃有余了。因為學生已經把握住插圖的邏輯關系,而且沒有停留在插圖的淺表層面,發現所提供圖畫情景方面的意圖和內涵。這樣的經常性的訓練,對于學生而言則比較有意義地產生熟能生巧的效果。
二、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漸進
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上,我們不能總想讓學生能夠去一口吞個餅兒。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我們也不能以學生的漢語作文去要求學生的英語作為,這更不符合語言教學的輸入輸出的規則。因此,從相關意義上說,對于初中學生所進行的第二語言學習之寫作,就不僅僅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遵循學生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規律,堅持學生的循序漸進。平時,我們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都很想能夠將自己的文章寫得那樣的漂漂亮亮,但就是茶壺里有的嘴里倒不出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特別受著相關詞匯量的限制,學生就很難去予以文筆意義上的表達了。所以,作為學生的英語寫作,我們所要求學生寫作所運用的素材或者就是一定意義上的題材,當需考慮學生能否做到文如泉涌,尤其不能讓學生因為多少詞匯的多沒有掌握,而就像口頭表達那樣吞吞吐吐地寫不下去,或者就是嚴重意義上的不可能再有下文。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寫作盡可能地掌握一定的技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竊以為訓練的起點要低,訓練的過程要細,而且當是一定意義上的螺旋式上升,作為教師尤其不能就是那樣的心血來潮。因此,在平時讓學生進行寫作時,我們都堅持做這樣的事兒,仔細思考和設計學生的寫作要求,也仔細權衡學生在寫作中可能出現的語言表達上的困難。譬如,一次以提綱的形式讓學生去寫作,考慮到學生在相關習作中所出現的問題,特地提醒學生去注意,多用簡單的句子去表達,多用自己熟悉的短語和句型。如果遇到表達上的障礙,也完全可以去換一種說法,也完全可以將一句變成兩句,或者就是原則意義上的三句。學生們按照如此要求進行寫作,那就顯得相當的輕松。這樣的輕輕松松寫作,學生也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循序漸進意義上的掌握住一定的寫作技巧。
三、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獨到
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去寫作應當說人們還是比較重視的,也在一定的時段提出過多種意義上的口號。譬如讓學生去多寫多練,以為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都是靠著無休止的訓練所達成的。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寫作的經常性操練也就顯得那樣的司空見慣了。學生寫得多了,老師也無從去進行過多或者過精的批閱。學生是寫了,但學生也很難看到自己在寫作中的存在問題,尤其是那些中等偏下的學生,本身就對英語寫作是一團霧水,那么對于那多多的寫作,多多的看不到自己存在問題的寫作,其價值和意義當是何在?所以,對于初中學生英語之習作我們也不宜去比較麻木地高喊著沒有任何價值的口號,更不要去哄眾共走獨木橋,在學生的習作上去做點比較實實在在的事情。譬如,對學生的習作,我們也不宜提倡學生無休止的多練,而應當讓學生練一次就是一次,練一次就應當能夠獲取一次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學生的英語習作,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獨到。在平時學生所必須進行的英語寫作中,為了做到寫作訓練的獨到,首先從設題開始思考,如所設的寫作題目必須是要求學生去細心閱讀不可的,要能夠讓學生細心到讀好每一個提示。如要求學生去做看圖寫文的寫作訓練,那所提示給學生的圖,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數字,或者就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文字,都要讓學生感到是那樣的有咬嚼,當學生能夠去比較理想地咀嚼起圖上的每一個信息時,當一個個學生就是那樣比較認真地咀嚼起來后,學生不僅僅就在寫作時是那樣的文思泉涌,更為理想的是養成起比較理想的看圖審題方面的良好寫作習慣,尤其是能夠比較現實地讓學生應對那形形式式的中考試題,比較理想地寫出令閱卷老師都感到比較瞠目結舌的文字來。
總而言之,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是一定需要技巧的,但事實上能夠培養學生寫作技巧的也是比較難的,可困難永遠都小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之人的眼下。作為英語教師,需要做出更多更為比較理性的思考來,不要去麻木行事,那讓學生的英語寫作綻放出極為靚麗的奇葩將會是完全意義上的為期不遠。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享受與幸福[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篇6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師;做好;初一新生;六種;“常識性”;銜接
中國分類號:G633.3
當小學生進入初一學習時,中學語文教師用注重做好六種“常識性”的銜接。這六種“常識性”的銜接指的是――
一、做好教材知識的銜接
初中語文教師應了解小學語文教材。小學低年級課文貼近兒童生活,課文類型以童話、寓言、詩歌、故事為主;小學中高年級課文題材、體裁、風格多樣,并有一定數量的科普作品。而初中教材古代詩詞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占35%,目的是使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研讀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心中有數,通過教材對比,把握學生已具備的知識體系,為下一步的語文銜接做好準備,在教學的彌補上有的放矢。
二、重視初一新生“喜歡語文”的銜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想讓學生喜歡你,這是比較簡單的事,如果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語文課,這就是一種挑戰。如何才能使初一新生“更上一層樓”地喜歡語文呢?下列措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前三分鐘演講、辯論比賽、書法比賽、課本劇表演、好書推介會……這些不經意的舉動,會讓學生深深地愛上初中語文。無形中,就做好了初一新生“喜歡語文”的銜接。
三、做好學習方法培養的銜接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小學階段就要引導學生形成一絲不茍地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如: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形成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的習慣;養成書寫規范工整、格式正確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隨時積累有用知識的習慣。學生進入初一學習時,要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如怎樣做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如何利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進行課外閱讀時,如何選讀、精讀、批注;考試后如何正確檢查等。
四、幫助學生做好心理上的銜接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剛升入初中,面對新的老師、同學、環境,難免會出現新奇、緊張、甚至無所適從的現象,特別是一些成績退步的同學,他們缺乏自信心,情緒低落,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面對這些學生,如何正確引導,使其心理健康“過渡”,使其學習順利邁上新的臺階呢?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日記等方式,及時把握學生心理動向,不斷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自我調整心態。指導學生寫周記,是對初一新生進一步進行教育的最佳結合點。為此,可以指導學生寫好反映師生關系、家庭關系、同學關系的周記,由此架起師生之間心與心溝通的橋梁,幫助學生實現心理平穩的銜接。
五、做好閱讀教學的銜接
小學階段,小孩子天故事,并且幼稚單純,表現欲強,對老師的盲目崇拜和依賴也最強,這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最佳階段,只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起來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閱讀方法,語文教學幾乎沒什么大問題了。所以小學最后一個學期,應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初一階段,中學語文老師應對學生加強經典誦讀的培養,及時復習鞏固小學背過的詩歌文章,加深記憶,同時應加強初中乃至高中教材中經典古詩文的學習背誦,再者應充分利用“名著導讀”的平臺,有序開展中外名著閱讀活動,教師還應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經典現代美文。在此基礎上,應讓學生們明白,通過記讀書筆記可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加強概括能力的培養,完成詞語的積累與賞析,從而在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與能力。
六、做好學習評價的銜接
語文課上,小學教師教態親切,講課富有感染力,學生隨時都在準備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一升入中學,教師應當十分愛護學生舉手發言的積極性,讓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否則就會使他們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能注重鼓勵性評價,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地參與學習;中學教師同樣也要注意到學生身心的發展,把握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堅持正面誘導,多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關注學生,絕不吝嗇任何一次表揚的機會,用鼓勵代替批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篇7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問題;假設
一、問題的提出
按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英語課程分級目標要求,義務教育九年級結束時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需達到第五級的要求,學生必須要會依據“寫作要求”正確審題,要有打草稿的習慣,有“修改”文章的意識與行為,積極采用過渡詞(連接詞)來正確體現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這里面其實暗含了從句問題,因為從句與主句之間就有各類關系存在),在“描述人物或事件”或“圖示”或“表格”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正確時態的選用問題。
本文研究者根據多年初三英語教學的實踐發現,一方面,本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則體現在時態問題、從句問題(主、從句之間的引導詞)和過渡詞問題(起過渡作用的連接詞)上;另一方面,所有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生在正確審題的基礎上,打完草稿后,有意識地綜合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技能自己去發現、去修改。
1.時態問題
對于任何一門語言來說,其時態的意義就在于,一旦時態變了,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也就變了。一個人昨天做了某件事與他(她)明天將做該件事在意思上是完全不同的。
本研究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處于初三復習階段的大部分學生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時態問題的掌握大都停留在語法知識的角度,只能單純地掌握類型和基本結構,但是,對于語法技能,他們還遠遠達不到課標所規定的五級要求,在英語寫作中,具體表現句子缺少謂語動詞,或是時態錯誤表達。
2.從句問題
對于語言的表達來說,表達內容決定句式的選用。在陳述復雜事件或情感時復合句的選用中,從句作用尤為重要。從句借助連接詞與主句相關聯,能有效地幫助作者陳述事實、表達思想情感。隨著學生思維變得越加復雜,他們必須借助更為復雜的語言形式來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
從語法知識的角度看,大部分初三學生知道有賓語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這些類型,能從語言形式和結構上進行辨認,但是在把從句知識轉化為從句技能的語言技能實際運用寫作中,他們往往忘了從句知識的存在,表現為“寫作中不用從句,或者明明用了但是意識不到自己用了,還有就是用得不恰當或者根本不對”。而這些缺憾直接導致學生在英文寫作表達上的無力與苦惱,不能表達自如,使學生體會不到寫作的樂趣,于是越來越厭煩寫作。
3.過渡詞問題
語言的過渡詞(連接詞)既能使文章的展開更加流暢、增強文采,更能體現語言應用者清晰縝密的邏輯思維。
大部分學生對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一些常見的過渡詞還僅僅停留在語言知識的識記層次,雖然對這些過渡詞的音、形和義掌握得很到位,但是還不能提高到語言技能的層次,達不到課標五級寫作技能所要求的“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在實際寫作活動中,他們往往忽略這些過渡詞,集中表現為“寫作中不能有意識地采用合適的過渡詞、或者用了但是意識不到自己在用,另外就是用得不恰當或者不對”。
二、理論與假設
1.理論支持
“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的知識,其運用形式常常是輸入信息的再現。而程序性知識是體現在動態的操作過程中的知識,其運用常要對信息進行變形和運算,結果往往得出不同于輸入刺激的信息。”以命題和命題網絡來表征的陳述性知識被貯存在大腦的長時記憶里,在某一特定的時刻,絕大多數命題處于靜止狀態,只有當其中的命題被選擇性注意到的外界信息所刺激且進入工作記憶后,該命題才處于被激活的狀態,成為我們能夠意識到的觀念。
從初中生英語寫作問題中可知,學生靜態的語言知識部分還停留在學生的長時記憶里,由于缺乏一定的刺激,而沒有被意識到加以利用。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某些相關聯的外界刺激信息,以激活“沉睡”在長時記憶里的對應的目標知識,為學生對這些靜態的英語寫作知識的提取與運用,實現英語寫作知識轉變為熟練的英語寫作技能創造條件,實現將英語寫作知識轉變為熟練的英語寫作技能。教師為學生提供這些相關聯的外界刺激性信息可以被設為某些外顯動作。利用這些顯而易見的外顯動作,加上反復練習和不斷反饋修正,使這些靜態的陳述性知識轉化為動態的、程序化的和自動化的熟練的時態技能、從句技能和過渡詞(連接詞)等語言技能。
篇8
【關鍵詞】浪漫主義;生態批評;英國文學
一、生態批評的概念
生態批評主義是一種全新審視文學的視角,它是18世紀工業革命開展以來,地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后而形成的“拯救型”產物。生態批評主義是站在對自然和生命尊崇的立場上,對文學作品中作者對自然的表現進行鑒賞與批判,具體的說,生態批評主義源于人類自身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動的一種反思,在文學作品中是以批判的視角看待文學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崛起,達到了繁榮的時期,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作家柯勒律治、濟慈等作家的經典作品加以研究,從生態批評主義的視角探討這一類文學中體現的意義。
二、浪漫主義經典文學中的生態批評
浪漫主義文學是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產物,到19世紀快速發展,是19世紀文學代表作品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浪漫主義文學最高出現于英國,英國涌現出了大量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們代表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在這一時期,浪漫主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流派:1.消極浪漫主義,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消極避世的態度,文學作品中較多的留戀過去,其代表人物有柯勒律治、華茲華斯等人;2.積極浪漫主義,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積極應對的態度,文學作品中較多的正視現實,并且批評現實社會中的黑暗面,其代表人物有雪萊、濟慈等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針對消極浪漫主義和積極浪漫主義中的代表各選一人,對其文學作品加以分析。
1.柯勒律治在消極浪漫文學中的生態批評
柯勒律治少年喪父,一生基本上是在貧窮病苦和鴉片的陰影中度過的。受生活經歷的影響,其對于工業革命和城市文明比較厭惡,更加向往自然與農村生活,其代表經典文學作品《古舟子詠》就體現了這一點。《古舟子詠》講述了一位老水手奇特的航行經歷,在航行過程中,他遇到了冰雪、大霧,一只信天翁飛來指引他航行到了一個安全的地帶,可是他卻無故的將信天翁射殺,此后,海上無風無浪,船只無法航行,水手無處安生。后來,老水手每天都懺悔著這一切,于是在看到海蛇后涌起了對自然萬物無盡的愛,正是他對自然的憐愛,天使出現救下了所有“死去”的水手。
在詩歌中,柯勒律治將信天翁比作自然界的保護神,如果人們不尊敬自然,那么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處就會被打破,人們也會受到自然的懲罰。這種互相傷害似的懲罰,對于自然和人類雙方而言都是極其慘痛的。令人慶幸的是,詩歌的結尾,老水手對大自然充滿了關愛與敬畏之心,而自然也會回饋給老水手真誠的對待,幫助人們的生活環境回到一切正規之中。
這首詩歌的價值從生態批評主義的角度來說,較好的宣傳了對自然的仁愛與贖罪思想,19世紀的英國受工業革命的影響最大,極大的豐富了人類生活的同時,也對自然帶來了持續的傷害,在這種背景之下,人們必須喚起對自然的關愛才能促進人類生活的持續發展。
2.濟慈在積極浪漫主義文學中的生態批評
濟慈是浪漫主義文學中擅長描繪自然景色的代表,在其代表性文章中,對自然的描繪都非常的華美,《秋頌》是其描繪自然篇幅較多的詩歌,其創作背景是在19世紀印尼特火山爆發之后,受火山爆發的影響,英國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天空幾年都是灰暗的,直到三年后的秋季,英國的自然環境才從印尼特火山爆發中緩和過來。溫潤迷人的秋季來臨,欣欣向榮的果實生長,這一切觸發了濟慈的內心情感。他在《秋頌》中描繪了一個安寧且和諧的秋景,在詩歌結尾,濟慈感嘆道:“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你也有你的音樂――”此時,何柳、飛蟲、微風、蟋蟀、知更鳥、羊群、燕子等自然界的一切和諧共處,詩人無法不感嘆這個秋季的來臨,實在讓自己流連忘返,不再一心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在詩歌中,詩人都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萬物,表明了濟慈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時,也表明了濟慈對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熱愛自然,那么自然所帶來的災難是需要很長時間去愈合的,這也在側面反映出詩人對于工業革命對自然帶來破壞的憂思與不滿,于是只能用完美的秋季之景映襯出工業革命給自然帶來的滿目瘡痍。濟慈作為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在詩歌結尾描繪的完美的秋景也極大程度上獲得了讀者內心的共鳴,使人們意識到了自然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三、結語
生態批評主義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作用是促進人類對自然的進一步關注與關愛,利用生態批評主義的視角對浪漫主義文學加以研究,能夠促使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改變工業革命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現象。無論是消極浪漫主義文學還是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其只是在對生活的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對自然的描繪中,都體現出了作者對于自然的敬畏與關愛。在研究過程中,生態批評主義更加發揮其價值,讀者進一步感知文學作品中的自然環境,文學作品也進一步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張劍.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與生態批評[J].外國文學,2012.03:123-133+160
[2]劉燕.生態批評視角下的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2:167-168
篇9
【關鍵詞】初中生;寫作;問題;措施
一、前言
寫作是使用文字表達情感,反映客觀現象,傳承知識和信息的腦力勞動過程。與職業作家、專職寫作人員的寫作不同,初中生的寫作是根據教師的指導、要求進行創作的一個過程。從考試的角度出發,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考試中,寫作分數占的比重也比較大,一般在30%~40%之間。從初中生以后發展來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良好的寫作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教學中,初中生普遍存在對寫作缺乏興趣、厭惡甚至抵觸寫作等問題,個別初中生甚至對寫作產生了心理陰影。筆者總結了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生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實際工作對初中生的寫作指導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初中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寫作語言不生動
初中階段,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語言內容的僵化是限制寫作水平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學生由于平時不喜歡看書,對于一些優美的語句缺乏積累,在寫作過程中缺乏一些華麗的辭藻,使得整篇文章如流水賬一般。
換句話來說,初中生目前基本能夠做到寫作語言的流暢、完整,但是文字比較枯燥,不夠生動,也就是常說的文章“不接地氣”,寫作語句沒有出彩的地方,缺少語言的美感。這樣的作文在考試中只能達到及格水平,離高分相差甚遠。
(二)文章思路不清晰,重點不突出
良好的寫作思路是優秀作文寫作的基礎,只有具備了清晰邏輯的思路,才能夠保證作文寫出來生動形象,具備一定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學生在文章寫作思路上存在極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忽視了學生寫作思路的培養;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沒有良好的系統觀,沒有掌握文章的整體脈絡,寫一句想一句,導致文章缺乏系統性。
總之,文章思路、重點不清晰是初中生寫作常見的問題,在寫作中沒有中心思想,隨想隨寫,作文的前后沒有呼應,該重點寫的地方沒有重點寫,文章詳略安排上不夠恰當。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寫作思路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文章立意較淺,容易跑題
立意是文章之本,初中生命題或半命題作文的立意一定要符合所給題目要求。現在有些初中生還沒有意識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審題不嚴,不加思考就下筆寫,寫作容易偏題、跑題,考試中這種類型的作文荼鼗嵋起改卷老師的反感。
三、對初中生進行有效寫作指導的措施
(一)推薦學生多讀課外讀物,豐富寫作素材
寫作的核心就是對語言文字以及積累的各種素材的理解運用。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字詞句是寫作的基礎,識字多,詞匯積累就會豐富,遣詞造句才能順利進行,立意行文才會行云流水。如果初中生日常的語言文字積累不夠,寫作素材匱乏,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好文章的。初中生記憶力比較強,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多讀課外讀物,教師不應該強制學生去讀某些或者某一類的課外讀物,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由學生自己來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課外讀物,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思路,積累有特色的寫作素材,為以后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現在網絡文學非常熱,每天都有很多各種類型的網絡文章、小說發表,有的教師對網絡文學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能全盤否認,更不能限制學生的閱讀,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或者推薦比較好的網絡文學,這也是初中生培養閱讀寫作能力、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今后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必須充分利用網絡世界的各項功能來完成[1]。”
(二)認真進行作文選題,激發初中生的寫作積極性
學生能否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反映自身寫作的真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作文題目的選擇。一次成功的作文訓練,不只是要看有多少學生得到了高分,更重要的是要看能否成功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喜歡寫,愿意寫。題目設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操作的激發學生寫作需求的手段[2]。教師首先要拓寬作文選題的題材。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但是好奇心強,也比較容易接受趣味性的東西。因此,教師在選題時應該讓題目盡量變得有趣。具體來說,作文題目要盡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要新穎,并且有一定的思想沖擊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其次,在日常作文訓練中,教師布置完題目后,要注意及時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把握題目,而不是讓學生悶頭自己去寫。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互動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寫作本題目時遇到的困難,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這樣作文訓練的效果會更好。完整的寫作過程包括寫前準備,學生在動手寫作前對作文認真的思考[3]。那種隨便布置完題目就等著學生交作文,然后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來批改作文的訓練方法效果其實并不好。
(三)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性點評
在日常教學中,寫作點評環節容易被教師忽略,部分教師的作文評語比較粗略,個別教師的寫作評語比較嚴厲,這容易打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寫作熱情。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寫作點評環節的重要性。點評是指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很重要的環節,也是學生了解自己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發現作文訓練環節存在問題并及時調整訓練方法的重要依據。任何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教師在對作文進行點評時,要盡量避免使用比較嚴厲的詞匯,而是用委婉的方式,善于發現每篇作文中的亮點,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另外,在作文點評環節,也可以引入互動方式,讓學生對其他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和分析。這樣,學生在閱讀其他學生文章的同時,也鍛煉了自身的鑒賞能力,對閱讀寫作能力也是一種提升。
四、結束語
寫作是初中生語文教學環節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初中生的寫作訓練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日常寫作指導中,教師應注重發揮學生的特長,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文選題、作文點評等方面,結合初中生的實際特點,促使學生在快樂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限定。
【參考文獻】
[1]陳素花.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20).
篇10
1. 目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出現的現狀與問題
1.1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現狀的描述
英語作為一門主干課程,在高考的升學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如果英語成績低,就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水平,甚至影響學生的高考,最終影響學生的一生。為此,我們針對高中,英語作文水平低下的基礎原因也進行了調查,了解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初中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缺失,如果沒有寫作任務,學生基本上不會去主動地進行英語表達的寫作練習。即使有英語寫作任務,他們往往也只是應付了事,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初中生由于英語知識的薄弱,導致英語寫作能力受到限制。最后初中生英語寫作,沒有經過教師高效的寫作指導和精致化的練習。
2. 高中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2.1高中英語寫作中語言點應用差
對大多數高中生而言,他們學習英語是很注重語言知識點的積累。對語言點知識的了解不夠全面,所以會出現只知其意,不知道如何去應用的情況的出現。例如,你有些動詞需要搭介詞才能夠使用。很多學生使用了動詞而忽略了介詞,或者用錯了介詞,導致英語寫作中句子錯誤百出,甚至寫出了整個的句子讓教師多起來不知所云。
2.2高中生英語作文中句式變化能力差
根據我的實際教學經驗發現,在高中生的英語作文寫作中,往往使用的是單一的句型。句型的結構變化很少,大部分的句型都是簡單地套用結果。簡單句占多數,復合句的比例很小。不能夠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很難看到強調句、倒裝句、虛擬句子的使用。通篇作文讀來往往帶有濃厚的中國味道,不符合英文的邏輯順序和語法規則
2.3高中英語作文篇章邏輯層次混亂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高中生英語寫作中很少有主題句,即使作文有的主題句,當下面的內容也不能很好地與主題相呼應。在高中英語作文中,句子與句子之間,沒有合適的連接詞。在文章的結構安排上也沒有主次之分。使教師看來感到邏輯混亂,層次不清。
3. 高中英語作文教學對策與方法
3.1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高中生要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職責不是教授學生知識本身,而是傳授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語言習慣的極端重要性。首先,高中生要注意固定詞語的積累。大量的英語詞語是高中英語作文的基礎,高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平時要注意收集固定搭配和句型,以便在英語作文中有效地使用。其次,高中學生學習英語課文時,要加強對重點句式的背誦與默寫。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加強高中生對英語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語感。
3.2高中作文教學要重視語法句型的訓練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最根本的是寫好簡單句,關鍵是句型語法的綜合應用。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對英語作文中的時態語態比較迷惑,容易出錯。作為英語教師要對此格外重視。由于英語屬于結構性語言,有自己的固定搭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五種基本句型的教學,要對學生不斷地訓練,為他們以后英語作文打好基礎。另外,英語教師要對高中生加強變式訓練,培養高中生英語寫作中多種表達方式。隨著五種基本句型的掌握,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她們在英語寫作應用非謂語動詞、復合句等比較復雜的句子來增加文章的亮點。只要堅持練習,就會逐漸能夠寫出地道的英語作文來。英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詞組來做翻譯練習,對英語寫作中靈活運用詞匯能起到關鍵作用。
3.3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段落訓練,不斷形成語篇能力
在英語文章中,文章的基本單元是段落。文章主要的寫作技巧,在一個結構合理安排順序的段落中都可以得以體現。故此,在對高中生寫作練習時,應要求他們先從學習寫好一個段落開始。這應成為高二高三作文教學訓練的重點。在進行段落訓練時要注意主題句的訓練,因為它是整個段落的綱領,其好壞對于整個段落成功至關重要。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于語篇進行分析,把握布局謀篇的技巧,總結結構語塊的合理使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4. 結束語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