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生物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9 19:4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神秘生物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祿豐縣;旅游;形象;現狀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對祿豐縣旅游形象現狀進行調查,是為了了解客源市場特別是已經到祿豐的旅游者對祿豐縣旅游形象的認知狀況;了解不同的旅游者對旅游形象認知的差異;了解旅游者對祿豐縣旅游形象認知的信息獲取途徑。
筆者的調查于2011年“十·一”國慶旅游黃金周期間進行,調查選擇了祿豐恐龍谷、祿豐恐龍博物館、石灰壩臘瑪古猿遺址、五臺山、黑井古鎮、羅次溫泉6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對旅游者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按照隨機的原則訪問旅游者,保證了抽樣的科學性。全部調查,采取面訪的形式,共訪問了300名旅游者。被調查的旅游者來源情況為,祿豐縣境內的旅游者121人,省內旅游者108人,外省(包含港澳臺)65人,國外旅游者6人。分別占的比例為40.3%、36%、21.7%、2%,省內總人數為229人,占76.3%,省外國外合計人數為71人,占23.7%。由于是“十·一”旅游黃金周,祿豐縣又正舉辦恐龍文化旅游節,因而旅游者較多,如是在正常情況下,省外旅游者的比例還要有所下降。
2 旅游形象認知調查
2.1 省內旅游者的認知
這部分旅游者是近幾年祿豐縣旅游資源的大額消費者,因而有必要細化分析,即將省內旅游者分為祿豐縣境內旅游者和除縣境內的省內旅游者兩部分。
2.1.1 祿豐縣境內旅游者的認知
(1)形象認知。
調查結果顯示,縣內旅游者都有一種以做祿豐人為驕傲、為榮的情感。從人們選擇正面的詞匯大大超過負面的詞匯,就可以看出這點。縣境內的人因為來源地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對祿豐縣旅游形象的認識也有明顯的差異。根據來源,大體可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兩類。城鎮居民的文化程度較高一些,收入也有相對的余額,有較好的旅游物質基礎,而且有遠景點旅游的經歷,能較為客觀地比較出祿豐縣的旅游基本情況。在他們的認知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都能涉及:比如“發展勢頭可喜”,“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祿豐縣自身開發資金有限,旅游開發起步較晚,景區基礎建設不足,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而農村旅游者,因為經濟收入有限,旅游的機會相對較少,到縣城的機會也有限。因此,認為縣城就是祿豐的旅游中心,是干凈、整潔的令人向往的地方。大部分農村旅游者是在恐龍博物館接受調查的。
對祿豐縣境內的旅游者問祿豐旅游的形象時,近半的旅游者回答“不知道”, 17%的人認為是“恐龍之鄉”,定位為“剪刀之鄉”的約占11%,答“失落的鹽都”的約占9%,其余部分認為是正在建設中的旅游地。問到什么最能代表祿豐時,近半數以上的人認為是恐龍,20%的人認為是臘瑪古猿,17%認為是黑井古鎮,11%認為是五臺山自然風景區,其余還提及祿豐的橋、羅次的溫泉、縣政府,等等。
(2)信息獲取途徑。
信息獲取的途徑也就是祿豐旅游信息傳播的途徑,因此,值得去注意。縣境內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為:祿豐電視臺、報紙、口傳、廣播、景區所在地居民的親聞親見、政府宣傳。
2.1.2 省內(除縣境內)旅游者的認知
(1)形象認知。
省內旅游者對祿豐旅游形象的基本認知是:資源豐富,類型也多,有獨特性,也有與其他景區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域及面積廣闊的原因,使得旅游資源密度降低,景點過于分散,導致開發利用上難以形成規模和“聚集效應”,降低了旅游資源在開發利用上的優勢。而且祿豐縣旅游業起步較晚,旅游設施及服務明顯跟不上。
對于祿豐縣的旅游形象,25%的游客認為屬于尚在建設的景區,交通及設施正在建設,因而給人的印象是比較亂和差,24%的人說黑井古鎮代表了祿豐旅游形象,20%認為“祿豐恐龍之鄉”是祿豐旅游的標志,16%認為是“昆明后花園”,10%認為應樹“臘瑪古猿之鄉”品牌,另一部分人認為祿豐服務質量差,景區交通不便。
問及哪些是必游景點時,獲選比例為:祿豐恐龍谷75%, 黑井古鎮70%,五臺山風景區68%,石灰壩臘瑪古猿遺址46%,羅次溫泉27%,腰站煉象關24%,東河水庫14%,金山公園3%,星宿橋1%。
(2)信息獲取途徑。
省內旅游者獲取信息的途徑為: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書籍、旅行社、口傳等。
2.2 外省旅游者的認知
(1)形象認知。
大部分外省旅游者首先對昆明有了認識,然后才對祿豐有了了解。祿豐和昆明在旅游圈中都屬于滇中旅游圈,昆明是滇中旅游的龍頭,是旅游的名牌。大部分外省旅游者選擇了昆明然后才有可能選擇祿豐。少部分游客直奔祿豐而來,多為恐龍熱及古鎮熱的誘導。近年來,昆明的旅游突飛猛進,這對祿豐旅游十分有利,祿豐旅游理應抓住此機會,依托昆明發展自己的旅游產業。
外省旅游者對祿豐旅游的基本認識是:路途時間長,旅游交通費用大,交通線路單一,旅游業起步晚,當地人商品經濟觀念淡薄,景區建設、旅游產品開發、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等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具體表現為:旅游景區開發的程度低,大多數處于最低的觀光層次;旅游產品數量少、品種少;人造景觀文化品味低,旅游設施數量不足,檔次不高;項目經營基本是原始的、粗放的。但是,祿豐具有自己獨特的旅游景觀,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是一個巨大的旅游吸引地。
外省旅游者對祿豐縣旅游形象認知狀況為:近半數旅游者對祿豐旅游形象表示不了解,21%的旅游者認為是“古生物之都”,15%的旅游者認為是一個“科考的天堂”,11%認為是“恐龍之鄉”,部分認為是神秘、獨特、美麗、令人向往。部分人認為服務質量差,交通不便,存在臟亂的形象。
問到哪些是必游景點時,景區獲選比例為:祿豐恐龍博物館82%,黑井古鎮76%,祿豐五臺山自然風景區47%,腰站煉象關21%,星宿橋16%,豐裕橋14%,羅次溫泉9%,東河水庫3%。
(2)獲取信息的途徑。
獲取信息的途徑:電視(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山東電視臺、河北電視臺、上海電視臺等)、網絡(祿豐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報刊、節日(昆明國際旅游節、中國杭州國內旅游交易會、寶雞中國森林旅游博覽會)、書籍、旅行社的介紹等。
2.3 國外旅游者的認知
(1)形象認知。
國外旅游者對祿豐旅游的基本認知是:旅游資源具有原始、奇特、神秘的特點,以科考資源為主。但是旅游交通不便,開發中人造景觀文化品味低,旅游設施數量不足。
在問到祿豐旅游形象時,有4個游客的評價是“科考的天堂”,認為古生物遺址最能代表祿豐旅游的形象。有1人則對黑井古鎮及妥安的瑯井漢代墓群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歷史人文景觀,特別是因鹽而聞名全滇的黑井古鎮,最具有代表性。另外1人則認為,祿豐雖然有美麗、美好、獨特的景觀,但是尚處于開發狀態,因而給人的印象是臟亂、服務質量差、污染、交通不便。
調查還顯示,在沒有來祿豐之前,祿豐給國外旅游者的印象是蠻荒、貧窮、神秘和遙遠的。而且祿豐旅游形象是依托于云南省的旅游形象,所以旅游者往往用云南的印象來想象祿豐的旅游形象。近幾年來,云南省在不斷地改變旅游形象,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云南舊的旅游形象還殘留在人們的腦海中。因此,對祿豐的形象有此推測也不為過。這就需要通過大力的宣傳,消除這些不良的印象。
(2)信息獲取途徑。
國外旅游者獲取信息的途徑:網絡、科學考察團的考察報告、祿豐恐龍化石在國外交流、大型的國際旅游節事活動、電視、書籍、報刊等。
3 調查情況分析
本次調查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從中可得出祿豐縣旅游形象的幾點結論。
(1)祿豐縣旅游形象在祿豐縣人自己心目中沒有形成鮮明的形象,導致半數以上的祿豐縣人不知道本縣的旅游形象,甚至還有少部分人把過去的舊的已經衰落的形象如“剪刀之鄉”作為目前祿豐的形象。
一般認為,旅游地極難維持長盛不衰,大多有一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外顯,因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變化會影響旅游形象的變化。為了實現旅游地生命的長盛不衰,保持住較強的吸引力,就要求盡力打造好旅游形象,并充分發揮旅游形象的積極效應。祿豐民眾在祿豐的旅游產業建設中,扮演著多重角色,他們既是建設者,又是宣傳者和消費者。他們既是主體,亦是客體,但主要是主體。因此,在旅游的諸要素和諸環節中,他們都是不可被忽略的。他們對本縣的旅游的認知程度、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祿豐旅游業的發展。所以,祿豐發展旅游業,首先應從本縣民眾抓起。
(2)省內旅游者對祿豐形象的認識比較零亂,比較分散。但是總體上來說所認知的正面形象大于負面形象,認為祿豐是具有較大潛力的旅游地。從這些散亂的形象的總結中,可以看到年代久遠的恐龍化石、臘瑪古猿化石、黑井古鎮及古樸自然的五臺山,代表了祿豐的形象,這充分表明了人類尋根訪古的天性和零距離接觸自然的迫切愿望。這些形象,總的來說壓過了交通不便、服務質量差、污染等負面的形象,有利于較好地把祿豐形象向世人展現,便于吸引潛在的消費顧客。
(3)外省旅游者對祿豐的旅游形象,大部分表示不了解,只有少部分在恐龍熱再次掀起和古鎮熱的熱潮中把慧眼投向祿豐。在外省旅游者心目中,祿豐給人的是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受,是一個古生物世界探秘的好去處,是科學考察的天堂,古生物之都。另外還有被聯合國在1984年宣布為“人類征服自然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田箐大橋,有明清時期占云南稅收一半的鹽作坊,有神秘的五臺山。但是目前祿豐形象知名度還很低,不利于祿豐旅游的做大做強。因為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行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和旅游者需求的不斷提高,旅游地形象在旅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內外的旅游研究學者發現,旅游地的形象所能產生的推動效應,對旅游地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祿豐旅游形象知名度低,但只要結合實際資源情況,成功地塑造高品位的旅游地形象,就可以使之成為外省旅游者來祿豐旅游的巨大吸引力和推動力。
(4)在這次調查中顯示,半數以上外國旅游者都是沖著祿豐豐富的古生物而來,認為“科考天堂”最能代表祿豐形象,有的也對黑井古鎮的人文景觀具有較大的興趣。相對來講,外國旅游者對祿豐旅游形象的認知相對清晰些,這和來祿豐旅游的外國旅游者比較少、層次比較高有關。“科考天堂”成為了外國旅游者心目中較為集中的形象。這極其有利于吸引有一定知識,并對科考具有濃烈興趣的旅游者。但是,這部分旅游者只占據所有旅游者較少的比例。祿豐目前需要在科考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抱著其他旅游目的的旅游者。目前,還存在著的一個不利的因素,是多數旅游者在來祿豐之前就有了一個先期印象,即蠻荒、貧窮、神秘和遙遠,而背后潛藏的是單一、低層次、行路難、不安全等先入為主的認知,從而成為來祿豐旅游的心理障礙。祿豐縣只有加強宣傳力度才能消除不利因素,變抗阻因素為誘惑因素。
(5)各類旅游者對祿豐旅游形象認知有較大的差異,這和各類旅游客源市場的經濟、文化、知識背景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生活條件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但也有一些認知的共同點。如在問到祿豐旅游形象代表時,恐龍、臘瑪古猿、古鎮、五臺山在各客源市場的游客中,都有所提及。神秘、科考和古生物群,這三個詞也常常被提及。雖然各客源市場的游客對這些詞使用的側重點不同,但也顯示了他們對祿豐旅游的需求信息。因而在設計祿豐旅游形象時,恐龍、臘瑪古猿、古鎮、五臺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景點就應該成為塑造祿豐旅游形象的重點對象。只有讓“神秘”、“科考”等修飾詞在祿豐旅游形象的口號設計中頻繁出現,才能吸引具有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要使祿豐眾多的景點展示出各自的特色和價值,為游客提供多種旅游項目,從而提升祿豐的旅游地位,使祿豐旅游走出尷尬的境界。
(6)旅游者獲取祿豐旅游信息的途徑,就是祿豐縣旅游形象傳播的途徑。在現代產業中,信息也是一種強大的生產力。將信息變為生產力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把信息傳播出去。要傳播信息,就必須要有傳播的途徑。旅游地要把當地的旅游信息傳播出去,使旅游形象在受眾的腦海中產生良好的印象,并在該印象的影響下決定旅游地。故此,旅游形象設計中,傳播也就成為最終實現目的的重要手段。祿豐在利用現代信息傳媒手段時,要注意多渠道性。一是借助電視宣傳。要抓住近年來電視媒體特別關注西部旅游的時機,不斷加大宣傳促銷力度,積極配合中央和各省市電視臺在祿豐景區的拍攝采訪。二是利用互聯網。祿豐縣已建立了人民政府公眾網,但還須充實旅游宣傳方面的內容。三是借助各種旅游節事活動,如昆明中國國際旅游節、中國杭州國內旅游交易會、寶雞中國森林旅游博覽會的舉辦,散發宣傳祿豐旅游信息的資料。四是組織祿豐恐龍化石文化對外交流。近幾年,祿豐恐龍化石曾先后到日本橫濱、美國費城舉辦展覽,結果引起了轟動。國內專家稱,祿豐恐龍的品牌價值不亞于西安兵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今后,還應拓寬展覽的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和宣傳效益的雙贏。五是借助報刊、書籍、雜志,廣為宣傳祿豐旅游。
參考文獻:
[1]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劃:理論與實務[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1999.
[2] 成偉光.論城市旅游形象戰略[J].學術論壇,2001(5):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