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具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8 10:0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廚具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年**月份以來,我局不斷接到群眾投訴,反映**鎮大中窯周圍空氣中有類似電線燒焦的異味,尤其是在晚上和凌晨更為明顯。累計收到舉報電話34只,居民聯名投訴信1封,投訴范圍為下沙社區北側、新建的海洲花園和**老鎮區。

收到舉報信,局領導對該投訴件高度重視,將其定性為可能引發的重點件并上報區辦。經我局執法人員認真、及時的不斷排查、監測,已查明污染源為上海歐文斯科寧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企業基本情況

該企業1997年開始生產,主要產品分為棉氈和棉板兩大系列,主要的生產原材料為碎玻璃,月用量1000噸,主要輔助材料為酚醛樹脂,硼砂,尿素,氨水,單月用量分別在80噸,80噸,2噸,1噸左右?,F有職工130人,占地面積50畝。該企業坐落在**鎮原大中窯廠區內,南側為大中路和大中花木公司,于2004年又新建了居民小區海洲花園;西側臨咸塘港;北側臨大中倉儲;東側為大中區內的其他一些工廠。工廠用水3000噸,循環使用無外排。生產工藝中主要生產設備為窯爐一臺,固化爐一臺,副線小型固化爐三臺,燃料使用的是天然氣,生產過程中有生產性廢氣產生。

二、調處情況

自群眾反映以來,我局多次安排執法人員白天夜間對企業進行監察和監測,并走訪相關投訴舉報人的住宅,實地了解情況,并進行調查取證。現查實:企業在玻璃纖維和粘結劑固化時會產生大量廢氣,主要成分為苯酚、甲醛,通過固化爐排放。排氣桶高度為27米,遇到氣壓低時,下風向的地區會聞到類似電線燒焦的異味。經我局環境監測站對排放口的廢氣監測,測試數據顯示排放速率超標,排放濃度達標,故可認定為企業工藝廢氣排放超標。

盡管企業從試生產以來,對廢氣排放系統不斷進行設備增添和改造(2003年建造了主線固化爐水幕式除塵系統,2005年安裝了廢棉回收系統,2006年增添了煙囪水噴淋系統,2007年11月對固化爐水幕式除塵系統進行了改造),但排放的生產工藝廢氣仍對周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鎮城鄉建設進度的不斷加快,無形中逐步造成了居民住宅包圍企業的規劃布局不合理狀況,這也是導致近年來群眾反映日趨激烈的重要原因。

三、對策和措施

1、我局在調查分析污染原因的基礎上,會同**鎮政府進一步向受影響的居民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2、針對該企業所處的環境地理位置,對企業近期提出的二期擴建項目予以限批。

3、對企業超標排放工藝廢氣,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報區政府限期治理的決定,要求企業于**年年底前完成治理達標任務。

另外,在我局檢查過程中發現,**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旁邊有多處空地,有拾荒者焚燒垃圾的現象,這也是產生異味的原因之一。海洲花園的居民多次報火警,消防隊赴現場處理,這一問題**鎮政府協同城管部門予以處理,并派人制止,同時,安排人員不定期的巡查。

篇2

目前,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網上經營性虛假宣傳行為也日漸增多,危害較大。為此,××市工商局于去年開始重點探索查辦互聯網廣告的新途徑,經過近一年的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三步走”的查處模式。該局結合查處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的實踐,對互聯網廣告監管工作進行一些探討和思考。

一、該局查處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的做法

一是搜索轄區內企業網絡廣告。由工商執法人員進行網上搜索,對轄區內市場主體以互聯網為平臺從事經營或者對企業形象、產品、服務進行廣告宣傳的企業,統一通過搜索引擎,對轄區內的企業網站進行監管,其中重點監管企業自建網站、在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網等全國和全球知名網站上的宣傳廣告,把一些企業簡介中自稱“銷量第一、行內最早最大”等含有夸大、虛假內容,及附有國際機構認證證書、眾多獲獎獲優證書和各種銅牌影印件的企業網頁列為監管重點,列入監管回訪名單,為下一步的實地回訪做好準備。

二是及時提取證據。將上述涉嫌含有夸大、虛假內容網站的內容打印,并帶上打印資料進行實地走訪,逐一核對,重點檢查企業有無以小吹大、無中生有等情況,如發現有涉嫌虛假宣傳的情況,為避免證據的滅失,通過現場登陸涉嫌虛假宣傳的網站,讓企業現場確認其行為,并在打印出來的材料上簽名蓋章確認。另外,為保證案件的質量,避免當事人規避責任,對當事人先做一份現場筆錄,了解實施虛假宣傳行為的經過及相關內容。在調查過程中,進行現場調查取證的必要性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提取證據的最重要一步。

三是根據需要征詢相關部門進行質證。如有需要,通過征詢稅務、環保、技監、經貿等相關行政部門進行質證。需要進行質證工作的案件只有在當事人不配合工作或者案情需要時才會啟動。此類問題多見于工商部門在調查過程中對當事人的銷售額、納稅額及某些如名牌產品、檢驗優質產品等榮譽證書有疑問時發生。

二、網絡廣告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一)違法廣告者主體確認難。由于互聯網廣告的不受時間、空間、國界的限制,工商部門在查處該類廣告時經常遇到無法界定違法行為發生地和管轄權得難題。必須要向通訊部門或公安的網監部門求證。導致該局目前對網絡虛假違法廣告的處罰對象只能停留在廣告主在南海登記注冊、并有固定營業場所的轄區企業,而對于廣告者的處罰則較少。

(二)電子證據易丟失,違法證據難以確定。查處違法廣告關鍵在于證據的認定,而網上證據的真實性存在疑問。因為,網上電子文檔可以任意修改,不留痕跡,對網上證據的證明力存在爭議,且電子證據易丟失或任意刪除,當事人完全可以對違法事實加以否認。

(三)廣告監管手段落后。目前由于技術設備的限制,該局監測互聯網廣告還是依靠人工監控為主,日常工作中工商執法人員需要根據登記系統內的企業數據,把轄區企業名稱的關鍵字輸入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并逐一甄別比對,看其內容有無違法,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較大,效率不高。

(四)處罰力度過輕,違法成本低。對于打擊虛假網絡廣告,由于缺少專門的法律法規規范,在適用《廣告法》對其處罰時,處罰幅度往往過輕。再加上廣告主與廣告人之間常常采取隱瞞、偽造等手段來逃避監管處罰,讓工商部門處罰力度非常有限,難以達到懲戒的功效。

三、對互聯網廣告監管的對策思考

(一)完善廣告立法工作,加大執法力度。現行的《廣告法》權威性較高,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也應該進行修改,特別是應該對互聯網廣告的監管應正式納入其規范的范圍,應在修改過程中明確互聯網廣告的定義、主體的地區劃定、各部門的責任及義務、工商部門查處的職權、處罰額度應適當加大等,這樣才能使監管部門有法可依,改變多個部門有權管但各個部門都無明確責任的現狀;加大對違法者的處罰金額是要令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大于違法收入,進而令他們自覺不違法廣告。

(二)開發互聯網廣告監測軟件,提高工作效率。開發互聯網廣告監測軟件,與現在使用的業務系統進行對接,對企業網絡廣告宣傳最敏感的“注冊資金、法人代表、企業性質、敏感詞匯、管理體系”等關鍵信息在規則庫進行了設定,將“國際領先、iso管理體系認證、營業額、產值、經營品牌、經營模式”等詞設置為關鍵字,執法人員只要在系統中鍵入企業名稱,監測系統就會自動進行搜索,對企業的廣告實施監測。

(三)提高人員素質,突出關鍵領域監管。網絡廣告作為一種新生的廣告媒介,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對其監管的難度較大,對監管人員的素質和監管形式都提出了挑戰。作為廣告監管部門,工商部門應對現有的執法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知識的培訓,對辦案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究,并搭建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積累辦案經驗。另外,工商部門應重視對網絡技術人才的引進和使用,探討查處網絡廣告的新路徑。監管中注重對醫療、藥品、保健產品、化妝品等涉及到老百姓健康安全的行業領域的監管;對大網站以監管為主,小網站以舉報為主的形式,實行全方位的監控,切實做到減少虛假廣告的目的。

篇3

關鍵詞:“互聯網+”;餐飲行業;新方向

1 “互聯網+”的相關介紹

1.1 “互聯網+”的涵義

在發改委的報告中,對“互聯網+”是這樣定義的:“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1.2 “互聯網+”的典型特征

“互聯網+”在結合傳統行業時,會有以下特征:

①連接: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構成了“互聯網+”的物理基礎,一切的數據來源、控制系統都基于連接一切為物理基礎;②融合:以互聯網思維為基本方法,融合到傳統行業的價值鏈中,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③重塑: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重塑傳統行業的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羊毛出在豬身上”、消費者深度參與、平臺化思維整合社會閑置資源等等,在結合傳統行業后,會產生企業新的盈利方式和商業模型;④體驗:互聯網是以消費者體驗,口碑傳播為基本立足點,對消費者的服務體驗追求極致化,對消費者實現個性化服務,以消費者數據為基本參考,實現跟消費者充分互動;⑤開放:互聯網系統是個開放的系統,社會化分工更加明確,平臺化、標準化的體系更加完善,對于個體中小企業的創新服務門檻要求更低。

2 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

餐飲業作為服務行業的支柱行業,對刺激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擴大內需、安置就業、繁榮市場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和貢獻。但是,近幾年來,由于受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食品安全等諸多因素影響,餐飲業營業收入增幅也相應降低,與前幾年的高速增長相比,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2014年,全國餐飲收入27860億元,同比增長9.7%,首次出現同比增速提升。

圖一 餐飲業年總零售額增長趨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

2.1 餐飲業結構向大眾化調整 近3年,高檔餐廳表現下滑明顯,2014年高檔餐飲企業近九成營業額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較差的達到80%,人均消費大幅下降,利潤率下滑明顯。從上市公司財報可明顯分析,2013年全聚德餐飲業務營收同比下降5.64%;湘鄂情全年營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虧損5.64億元。而大眾餐飲市場則表現增長迅猛,企業平均營收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味千拉面2014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4.4%。杭州外婆家、綠茶、南京大排檔、上海南小館等大眾化餐飲門店呈現天天排隊、翻臺率居高不下的繁榮景象,這都反映了大眾餐飲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2.2 私人社交需求為主要目的 在中國烹飪協會聯合中國網《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中數字表明,在除工作餐外,“朋友聚餐”、“家庭聚會”占據77%以上的飲食消費目的需求,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可見,在目前的消費群體中,餐飲消費和社交需求之間的結合度會越來越明顯。

圖二 在外餐飲消費目的各項占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2.3 信息傳播依靠口碑 在對消費者首次消費的餐廳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依靠朋友口碑推薦和點評網站的內容占比已經高達74%,且點評網站的占比還在逐年提升的過程中,說明中國餐飲業的互聯網信息傳播已經占據非常重要地位。

圖三 選擇就餐地點原因分析占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2.4 預訂方式仍然傳統 在消費者預訂過程中可以發現,電話預訂這一傳統的預訂方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但是網絡預訂發展非常迅速,已經占據31%的比例。且更可喜的是,網絡預訂跟點餐和支付的結合度非常之高,27%的人在網絡預訂后直接選擇了點餐,其中21%的人會直接提前支付,這個對重塑消費者習慣和商家的供應鏈管理提供重大的參考價值。

圖四 預訂就餐地點方式對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餐飲行業結構化在調整,互聯網應用已經初見成效,消費者參與度正在逐年提升,未來進一步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潛力明顯。

3 “互聯網+”餐飲業的變革新方向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餐飲O2O在線用戶規模為0.98億,相比2011年增長58.1%;2013年達到1.39億。未來幾年,餐飲O2O商務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到2015年這一規模將超過2億。

圖五 線上餐飲行業年用戶規模圖

(數據來源:品途國際《中國餐飲行業O2O發展報告》)

市場規模增長更加明顯,2012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為386.6億,比2011年增長87.1%;2013年市場規模將增長61.1%,達到622.8億。預計到2015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左右。

圖六 線上餐飲行業年市場規模圖

(數據來源:品途國際《中國餐飲行業O2O發展報告》)

從業界形態來看,餐飲業跟移動互聯網之間的結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綜合型餐飲平臺主導 最早誕生的鏈接商家和用戶的餐飲類互聯網應用是團購業務,這種以線上信息傳播、支付購買代金券、線下消費、評價來形成整個消費者閉環的應用方式,幫助消費者尋找更物美價廉的服務,幫忙商家獲取更多消費人群發揮了重大作用。目前市場上,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累積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

圖七 各團購網站月銷售市場占比圖

(數據來源:團800)

而隨著消費者需求升級,商家對產業鏈整合能力提升,以在線支付、物流配送為核心能力的外賣業務平臺發展更加迅速。目前來看,四大外賣平臺巨頭,已經占據絕對領導地位:(圖八)

3.2 垂直細分領域的高度整合 除了滿足大眾需求,提供標準化服務體驗,滿足基本飲食需求之外,市場上還誕生了以滿足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化更具價值感的服務體驗的垂直領域應用:

3.2.1 餐飲品類外賣的垂直整合,以全流程和質量管控體系為內容的整合。如到家美食會,專注于為城市家庭用戶提供知名特色餐廳的外賣服務。用戶通過“到家美食會”的呼叫中心、網站或手機客戶端,可以方便的從周邊知名特色餐廳訂餐,并由“到家美食會”的專業送餐團隊配送到家。

專注與火鍋配送的“挑食”,火鍋不僅僅是將菜品送上門的服務而已,它的競爭力更在送上門后的服務上――配送人員到家后是否可以為用戶進行很好地擺桌、擺盤、讓用戶在家里也能很有品質地吃上火鍋。

專注于甜食下午茶配送的樓下100服務的客戶有三類:第一類是85度C、宜芝多這類連鎖品牌,電商化程度很低,處于線上線下夾縫中的觀望狀態;第二類是線下的烘焙精品店,產品味道不錯,客單價高,但是喜愛它們的年輕白領大多是在周末慕名而來,工作日生意稀少,訂單量極不平均;最后一種是廿一客、諾心這些電商原住民。以聯系消費者為模式,以配送為核心競爭力。

3.2.2 以最后一公里生鮮市場配送為核心。愛鮮蜂用戶提供一小時內的配送和零售服務,配送的物品包括食品和部分生活消費品,配送時間為早上9點到凌晨2點。其專注于社區生鮮最后一公里配送,整合小區小賣部等資源,以眾包微物流配送為核心模式,基于移動終端定位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O2O運營服務。

圖九

3.2.3 專注交易環節的網站。除了垂直化做全流程交易的網站外,還有一類是專注于餐飲服務分某一環節類應用,對于餐飲來說,排號、預約、領號、支付等等都是消費者與商戶之間發生聯系的交易環節,現有的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從某一個環節切入整個的交易過程,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如專注于給消費者提供提前點菜服務的優先點菜。商家通過優先點菜的客戶端或網頁版上傳菜品照片,并且可以實時調整菜品價格。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優先點菜提前點菜、付款、到店報手機尾號用餐。其主要意義主要是:減少了等菜、等座時間;簡化了點菜的決策過程;解決了很多大眾餐廳菜單沒有圖片的困難。

3.3 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

3.3.1 上門的個性化服務?;ヂ摼W的一大特性就是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在未來,會利用大數據維度,給消費者從食材訂購、廚具的配置、菜譜的設計等關于原料和用具的個性化服務,會從外出就餐到廚師上門服務,從提供原料到提供半成品待加工的配料,從線下購買到生鮮蔬菜均可有電商配置這樣的變化。

3.3.2 食材供應鏈信息透明化。當前,食品安全為制衡餐飲業發展的最大問題,食材在培養過程中的信息不透明,監管不到位,消費者缺乏安全感。在未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會有統一標簽技術溯源,在培育、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伴隨著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供監管部門檢查和消費者認知,消除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恐慌和價值欺詐。

3.3.3 結合大數據,深度服務用戶,提升用戶體驗。當前,還沒有一個平臺是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項飲食需求,只是單純的滿足比如說外賣、點餐等。但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深度應用,對消費者的信息需求把握更明確,針對消費者需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一定會出現,能夠深刻了解用戶,不管是外賣、工作餐、家庭聚餐還是朋友聚會、出差商務用餐等等,都能針對用戶的口味偏好、成本支出甚至健康情況等提供針對和建議,提升用戶體驗。

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面臨新的革命性變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大量的企業面臨轉型和升級,也會有部分不適應環境變化的企業面臨失敗和淘汰,新的創業者在不斷的涌入這個行業,未來的餐飲業發展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發改委.《政府工作報告》,2015.

[2]項立剛.“互聯網+”不是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簡單相加[J].銷售與市場(渠道版),2015,04:26-27.

[3]辛嘉言.“互聯網+”,加的不僅是技術[N].經濟日報,2015-03-3001.

[4]周鴻t.“互聯網+”是一場化學反應[J].中國中小企業,2015,05:16.

篇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caused by tainted food, and to do a good job on safety supervision of school health. Methods: During May 5, 2016 to May 12, 2016 by questionnaires randomly the school selected 350 students, took 11 case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caused by spoiled fo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ed a Hygienic investigation, the laboratory testing and so on, to determine the causes and pathogen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and then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in this group of 11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s 3.14%(11/350), male 6 cases, female 5 cases; from the 25 cases of feces, 8 cases ofswab, 7 cases of Norovirus were detected, and the food poisoning which has not been detected was caused by a common pathogen. Conclusion: This group of students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s due to eating contaminated food; the main causes are norovirus infection, so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in schools,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awareness of disease preven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early detection, early treatment, positive control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and ensure the epidemic or event controlled in the bud.

關鍵詞: 污染變質食品;急性胃腸炎;病因;流行病學;對策

Key words: tainted food;acute gastroenteritis;etiology;Epidemiology;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6-0220-02

0 引言

本校學生在2016年5月5日到2016年5月12日期間出現了11例因食用污染變質食品而引發急性胃腸炎,其均有程度不等的嘔吐、腹痛等急性胃腸炎典型臨床表現。根據其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研究對象的臨床表現,判定該起事件是因諾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腸炎的聚集性事件,本組患者均為輕型病癥,并經門診治療后痊愈。

本次事件經過衛生部門調查主要原因為:污染變質食品引起急性胃腸炎。本文主要是通過還原事件過程來發現引發事件的主要因素,針對性的給予適當措施減少同類事件的發生。經過此事件學校應加強對學校所提供食品安全性的衛生管理,并加強學生的防病意識宣傳教育,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積極控制急性胃腸炎,確保疫情或事件控制于萌芽狀態。當前,本校學生的急性胃腸炎已經獲得有效控制,現報道本次疫情調查結果如下。

1 疫情概況

1.1 基本信息

將學校2016年5月5日到2016年5月12日期間因食用污染變質食品引起急性胃腸炎的9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所在校區均設有食堂,提供學生早中晚餐,活動場所、通風以及環境衛生均良好。

1.2 發病情況

該校自2016年5月5日開始有學生發生腹痛、嘔吐、腹瀉等臨床癥狀,對該癥狀實施主動搜索,確定該學校自2016年5月5日下午有2例學生出現急性胃腸炎,截止到2016年5月12日,一共有11例急性胃腸炎病例,其急性胃腸炎發生率是3.14%(11/350),其中11例學生均有嘔吐癥狀,其構成比是100.00%(11/11),腹痛患者7例,其構成比是63.64%(7/11),腹瀉患者2例,其構成比是18.18%(2/11)。嘔吐次數是1~5次,平均嘔吐3次,均無發熱癥狀,屬于輕型急性胃腸炎,病程是1~3d,平均病程是(1.71±0.23)d,沒有死亡病例,經過門診對癥治療后痊愈。

2 結果

2.1 衛生學調查

①學校廚房衛生學調查:該學校是一層建筑,包括倉庫、獨立更衣室、烹調間、面點間、洗碗間、烘烤間。在廚房內未見蒼蠅、蟑螂活動,其中廚房內共有6名工作人員,并持證上崗。經現場調查發現,其中2名廚房工作人員制作食物時沒有帶手套,且口罩佩戴不甚規范。

②進食餐譜。廚房中有餐飲服務許可證,食物原材料則由既往商家送貨,并登記有臺賬。該廚房從周一到周五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和夜宵,周六到周日則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廚房每日所供應的早餐品種相同,是廚房自制的糕點、餅、粉等。經調查,學校2016年5月5日到2016年5月12日期間的早午晚餐以及宵夜,其供應品種包括蔬菜、魚、肉、蛋、豆制品等。同時,學生否認食用校外提供食品。

③標本采集與檢測結果。現場采集標本61宗,其中學生患者肛拭子8宗,食品13宗,學生糞便標本25宗,廚房用品以及餐廚具等表面涂抹6宗,廚房工作人員的肛拭子3宗,手部涂抹標本6宗。檢測結果如下:自上述25宗糞便、8宗肛拭子中檢測出7宗諾如病毒(病例4宗),未檢出的食物中毒為常見致病菌。

2.2 疫情控制方式

綜合防控方式:①隔離感染學生,實施全程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是大便成形后的1周,并逐一排查親密接觸人員,并對學生進行晨檢和午檢,并予以3天預防性用藥治療;②加強對食品衛生監管;③展開全校師生急性胃腸炎預防知識教育。

2.3 分析和結論

依據衛生學調查、臨床癥狀檢測結果,確定該起事件作為諾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腸炎集體事件。經過甄別核實發現,發病人數共11例,均為輕型急性胃腸炎事件,經門診治療后痊愈。當前該事件已經控制,其爆發原因是學生食用污染變質食品,其污染環節尚未明確。本組急性胃腸炎患者中男6例,女5例,發病時間集中于2016年5月12日至2016年5月15日,其餐次食物與其他學生不一致。

3 討論

經本次實驗室檢查、臨床資料檢測等確定本次疫情的群體性發病,是因其所進食食品受到諾如病毒感染所致。因諾如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急性胃腸炎多以流行、爆發等形式發生[1],感染患者的病情多屬于輕型病毒,以惡心、腹痛、腹瀉和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發頭痛、發熱等表現[2],屬于自限性急性胃腸炎,無并發癥,可自愈,嚴重者有脫水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其生命安全[3]。諾如病毒的致病力極強,因諾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腸炎有起病急驟、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泛等特征[4~5],且該種病毒極容易發生變異,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B類病毒[6],主要因水源性、食源性爆發[7~8]。

對此,本文建議學校作如下急性胃腸炎防控建議:①對學生每餐后的餐具均及時清洗,并予以高溫消毒柜予以消毒處理。對檢測出的諾如病毒感染的廚工暫時調開工作崗位,且保證其無腹瀉、發熱以及嘔吐等臨床癥狀和外傷,一旦發生則立即治療,治療后后再次予以糞便檢查,確定無諾如病毒感染后上崗。②學校應建立有效衛生管理制度,強化從業人員的衛生教育,并增強其衛生意識。同時,加強對廚房食品的管理,并定期檢查食品衛生安全,定期消毒,加強對急性胃腸炎監測工作。同時,改變學生用餐的消毒處理,堅持每日兩次集中檢測食堂用具、公共洗碗池、學生餐具,銷毀其過期變質、不合格食材,對廁所、病患排泄物、污染場所予以消毒,隔絕任意可能的疫源。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宿舍、教室的消毒和通風,每日應用消毒劑對學校教室桌椅、公共用品表面進行擦拭消毒。④開展學校師生的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識教育,確保其了解病毒性腹瀉嚴重性,增強其衛生意識,預防其食源性傳染病、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羅華.一起家宴食用被鼠傷寒沙門氏菌污染皮蛋引起食物中毒的調查報告[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4):2502-2503.

[2]沈鈺鋼,應錫鈞,竺小春,等.浙江某中學一起GⅡ型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暴發疫情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9):1154-1158.

[3]周國營,張巍巍,鄭德生,等.北京市密云區居民急性胃腸炎流行病學特征與風險因素調查簡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16,28(5):648-652.

[4]沈鋼,應錫鈞,竺小春,等.一起農村學校諾如病毒Ⅱ型急性胃腸炎暴發疫情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 36(1):72-75.

[5]繆國忠.一起菜豆引起食源性急性胃腸炎疾病暴發的病例對照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21):3889-3890.

[6]王洋,蔣榮榮,周幗萍.我國首例因Asaia sp.污染而導致含果汁及果肉飲料變質的案例分析[J].中國釀造,2012,31(11):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