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儀式發言稿范文

時間:2023-03-17 15:00: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授牌儀式發言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授牌儀式發言稿

篇1

再見何蔚萍,是在春暖花開的杭州江干區皋亭山。在何蔚萍的積極推動下,過去寂寂無聞的皋亭山已經建成了融自然風光與文化內涵于一體的風景區。那日,正趕上一年一度的桃花節,盛開的不止是桃花,還有杭州市民們那洋溢喜樂的笑臉。何蔚萍作為評委之一,參加了風景區管委會組織的詩文大賽的評審與頒獎。

2013年4月26日,由文化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文化廳和義烏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文博會”在義烏隆重開幕,引領了浙江省乃至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何蔚萍作為具體工作的實施者之一,為“文博會”的成功召開付出了不少。

作為浙江省文化產業的管理干部,也作為浙江省每年一度的文化產業盛典“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的操盤手,何蔚萍跟我們分享了“文化新浙商”誕生的全過程以及未來發展的展望。

引領浙商從草根商人

走向文化新浙商

記者:“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已經主辦了三屆,獲得非常好的社會反響,當初組織這個活動的背景及動力是什么呢?

何蔚萍:2009年國家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強國慢慢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作為浙江省,如何去推動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眾所周知,浙江的民營經濟非常富有活力,引領了浙江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甚至也影響到了全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通常講的四千精神,就是“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萬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浙江精神。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浙江的文化創意產業還不夠強大,許多民營企業還處在草根階段,或者說剛剛從草根階段走過來,還缺乏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當然,社會上也缺乏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缺乏對文化創意企業的支持。

浙江省文化廳就是想通過“文化新浙商”年度評選這樣的大型活動,來提升社會各界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知與支持,促進浙江更多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促進草根浙商成為文化新浙商。簡單來說,就是引領浙商,從草根商人走向文化新浙商;引領企業,從草根成長為常青樹。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三屆“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

何蔚萍:“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由文化部產業司、浙江省文化廳和新華社共同作為主辦單位,浙商文化促進會作為承辦單位。我們在2010年9月15日舉行了首屆“文化新浙商”活動的新聞會。2011年1月14日舉行了首屆頒獎晚會,此后第二屆,第三屆,今年4月份舉行了第四屆文化新浙商的新聞會。

首屆“文化新浙商”是評選十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新浙商”,以及十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獎”,總共有王培火等20名獲獎者;第二屆起增設了十個“文化創意產業新銳獎”,有30名獲獎者;第三屆延續第二屆的方式,也是30名獲獎者。現在每屆都會評選30個“文化新浙商”,代表30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模式。

文化新浙商體現商業文明的理念和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記者:“文化新浙商”的概念是什么?

何蔚萍:我還是用楊建新廳長的話來闡述“文化新浙商”的概念吧。楊廳長說,“文化新浙商必須有文化意識、文化自覺、文化遠見和文化擔當。”文化意識,就是要有對文化的認知和熱愛,過去浙商從家庭作坊起步,現在也多是制造業,需要升級換代;文化自覺,就是文化的使命感,自己有動力,更要努力去做文化企業;文化遠見,就是在大眾尚未覺醒之前發現文化商機的眼光。十多年前,從群藝館下海的黃巧靈,睡地鋪借了50萬創業,在杭州郊區打造了一臺融匯杭州歷史文化的節目。現在光演出收入一年4個億。成為中國最好、最成功的的商業演出。想別人之未想,做別人之未做,而且做成了,這就是文化遠見;文化擔當,就是有勇氣、有責任、有堅守,過去說“摸石頭過河”,我想,“摸石頭過河”的意思是說,并非每個人都能過得了河,選擇文化產業,就要有擔當,急功近利是做不了文化產業的。做文化產業,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判斷,有時候要力排眾議,有時候需甘守寂寞,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定的自信。他有時需要比較強大的內心。

記者:過去長期流行的說法是“儒商”,在您看來,“儒商”與“文化新浙商”的區別是什么?

何蔚萍:“儒商”概念與“文化新浙商”概念是不同的。過去中國“重儒輕商”,商人地位很低下,讀書人經商之后,把儒家的行為準則帶入商界,形成新的商業規則。這時商人形象有很多讀書人的成份,所以稱為儒商。而“文化新浙商”身上雖有傳統文化的印記,但更多的是其身上體現出現代商業文明的理念和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入選“文化新浙商”,

不要一分錢

記者:具體操作“文化新浙商”評選,入選標準和程序又是什么呢?

何蔚萍:入選“文化新浙商”,我們有五條具體的標準:遵規守紀、社會效益、綜合實力、企業品牌、市場競爭力。

在評選程序上,我們是先召開新聞會,公示當年評選標準、程序、時間等,然后由11個地市加義烏的文廣新局推薦當地的優秀文化企業作為預選名單。然后將50家入選名單刊登在新華網、《都市快報》、《中國商人》雜志等各地市媒體上,開始投票。民眾投票占40%,文化廳、浙商促進會、有關媒體的專家投票占60%,綜合得分排名,評出最終的30家獲獎企業。

記者:許多企業一聽到參加“評選”活動就頭疼,擔心要出錢;很多民眾也認為,現在有許多評選活動都是圈錢,誰出錢多誰就能入選獲獎。但是,反過來說,任何活動的評選都要操心費力,人手、場地、紀念品等等,都要付出許多,入選及獲獎企業即使贊助一些費用,也是合情合理。那么,“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收費嗎?

何蔚萍:我們不要入選及獲獎企業贊助費用,一分錢都不要。為什么?因為收費就失去公信力。我們的評選盡可能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文化新浙商”是花錢買不到的榮譽,如果花錢可以買到,它的所謂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記者:評選活動的支出如何解決?

何蔚萍:我們覺得很高興和需要感謝的是,得到了中國建設銀行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贊助。當然,最開始也有其他機構要贊助,但是我們希望是長期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合作伙伴。雖然第一屆只贊助了30萬,第二屆也只是贊助了50萬,第三屆也差不多,除去要支付的人工、場地、宣傳等許多費用,主辦這個活動我們不賺錢,甚至還貼一點。但這是為了真正把“文化新浙商”做成一個響亮的品牌,做成一個真正讓企業覺得自豪的一種榮譽形象,這樣這個活動就自然會有影響力和帶動力。

記者:入選“文化新浙商”的企業,除了花錢買不到的社會榮譽與美譽度,還有什么樣的好處呢?

何蔚萍:“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不只是每年評選一屆獲獎浙商就可以了,對于入選及獲獎的企業,我們還從各個方面協助企業發展。

首先,我們和中國建設銀行達成協議,中國建設銀行對“文化新浙商”的獲獎企業,提供總額100億元的信用資金支持。其次,組委會每年追蹤入選及獲獎企業的發展業績,看企業獲獎后的業績是增長還是下降?以此來檢討我們的評選成績,更好地修正我們的評選標準,同時也對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建議及資源整合方面的支持。第三,“文化新浙商”的獲獎企業,我們會推薦給文化部,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候選單位,比如音王集團、衢州根雕、泰普森、大豐集團等文化新浙商企業已經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了。第四,這些獲獎企業,還會獲得很多資源整合的機會,得到許多商機,相互之間建立更廣泛的合作和聯盟。

2012年3月30日,由17個獲獎企業出資1億、建設銀行配套3億,成立了“卓越浙商文化產業基金”,文化浙商聯手,集合資金,助推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部產業司司長參加了授牌儀式。基金的第一筆投資是投拍100集的大型紀錄片《文化新浙商》,塑造文化新浙商形象,宣傳文化新浙商精神。

深化“文化新浙商”,

文化企業與制造業對接

記者:通過你們三年多的辛苦努力,“文化新浙商”的理念和品牌都已經被廣泛認知,未來規劃是什么呢?

何蔚萍: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主要的亮點有:一、浙商文化促進會要有更大的發展,通過促進會服務和推動浙江文化產業的發展,凝聚和整合文化產業的資源。二、2012年12月18日,浙江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已順利開業,這也是接下來推動浙江文化藝術品市場發展,推動浙江企業與資本、人才與創意、產權與股權等融合、整合的重大平臺。我們希望更好的借助這個平臺,幫助更多企業資源整合,快速發展。三、除了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義烏文博會”,我們還希望將義烏打造成“動漫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基地。推動制造業與動漫業的資源整合。現在動漫產業遇到了盈利模式的困境,而制造業請不起專業設計人才,許多就盜用動漫形象非法生產,也發展不起來。我們這一次嘗試“動漫衍生品形象授權洽拍會”的形式,讓動漫企業的設計與制造業的需求直接對接,實現雙贏。這個項目由浙江省文化廳指導,得到了義烏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因為義烏有170萬種小商品,但企業利潤不高,出名的品牌不多,其實還是因為我們的產品缺文化,需要增加文化和科技含量,需要轉型升級。

記者:制造業與文化企業對接,一定會碰撞出絢麗的火花,產生疊加的能量。

何蔚萍:是的,比如龍泉的青瓷寶劍是浙江名牌產品,是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這些年產量和產值都遇到瓶頸,很難突破。為什么?因為“繼承有余、創新不足”,沒有新的文化元素注入,就無法迅速提升。這時候我們組織的動漫沙龍就發揮了作用。制造企業與動漫企業在沙龍里相遇了。鑄劍大師與動漫企業“秦時明月”企業簽約,打造秦時明月寶劍。進而為浙商打造——浙商風云劍,在企業展館里展示了“浙商劍”、“勵志劍”、“仁者劍”三把樣品,每套8萬,結果訂單一下子就是五十多套。由此一發不可收,很多電影紛紛來定制寶劍,如電影“王者的盛宴” 的“王者之劍”系列,企業也從原來不到500萬的收入,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萬。這個企業叫“劍瓷世界”。這就是文化創意的力量,也是文化企業與制造業對接的很好例證。

現在,兩家企業都從授權中嘗到了甜頭,他們準備更深入的合作,聯手打造打造文化主題酒店——“秦時明月主題酒店”。相信這個酒店一旦開張,會有很好的品牌效應和市場效益,可以從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獲益。因為秦時明月網上點擊已超過2億,擁有幾百萬粉絲群。

記者:“文化新浙商”評選活動的形式是否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