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獎學金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18 08:1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勵志獎學金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蓮山 課件 w ww.5 y
k j.co
m 4
優秀受資助學生先進事跡材料
李xx,女,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環境技術專業2014級學術型研究生.曾任全國學聯副主席、xx大學學生會主席、xx壯族自治區學生聯合會駐會執行主席,獲得xx壯族自治區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干部等榮譽稱號以及國家勵志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等資助獎勵.目前任xx大學學生團委副書記、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會秘書處部長.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從本科到研究生,一直致力于服務同學、鍛煉自我,在進取中不斷成長,在挑戰中不斷超越.
一、服務同學,勵志成長
從一名普遍的學生會干事成長為學生會主席,再到主持自治區學生聯合會工作,她始終把服務同學作為工作動力,在學生組織工作崗位兢兢業業,以“學生會是學校里最大的學生志愿者團隊,學生會主席要做學校里最好的志愿者”為標準,通過全國大學生骨干培養學校第五期與xx青馬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班,不斷增強服務同學意識與業務能力,在豐富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維權、開展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推動了學生會建設與學生干部作風轉變.2013年作為自治區學聯駐會主席,她承擔了第二屆中越青年大聯歡等大型活動組織籌備工作,展現了xx大學生干部的青春風采與實干精神,得到各級領導與廣大同學的一致好評.
二、鍛煉自我,潛心學習
她始終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正確處理學習、工作、生活的關系,不斷總結學習經驗,增強學習能力.在專業學習方面,積極參加各種學科競賽、研究,并注重與相關學科的交叉,綜合提升科研能力,本科期間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及許多實際工程項目的規劃工作,多次榮獲xx大學“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以及xx大學“優秀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xx大學“校長獎學金”等獎助學金,這些獎助學金作為學習上的肯定與動力,使她更加刻苦勤奮,潛心研究.2014年作為專業第一名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截止目前,已有3篇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被ei收錄.
三、勇于實踐,不斷超越
學習工作之余,她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堅持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2009年深入調查農民工的生活狀況和清潔服務行業的行業現狀,2011年參加“xx大學―臺灣大學暑期聯合社會服務活動”并獲得了全區優秀校園文化成果獎.2012年參加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并獲得全國銅獎、全區一等獎的好成績.參賽項目――“xx學子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功注冊運營,且已投資學生創業項目“米可傳媒有限公司”、“x空間密室逃脫項目”等,使她在創業實踐方面得到了一次難能可貴的歷練.
她認為,“再多燦爛的話語也不過是一瞬間的智慧與激情,樸實的行動才是開在成功之路上的鮮花.”成績屬于過去,奮斗始于現在.一切努力都會被證明,我們都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章來源
蓮山 課件 w ww.5 y
篇2
【關鍵詞】中職學校 人物通訊 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19-02
2016 年兩會期間,“工匠精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在 2016 年 5 月的職業教育活動周,教育部將活動主題確定為“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在全社會掀起了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熱潮。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以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對象,強化對“工匠精神”的宣傳報道,講好職業教育“工匠”故事,讓越來越多“匠心學生”、技術能手從幕后走到臺前,是廣大中職學校宣傳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勇于實踐的課題。因此,探討弘揚“工匠精神”的中職學校人物通訊寫作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弘揚“工匠精神”的中職學校人物通訊寫作導向
人物通訊寫作是學校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工匠精神”是一種以追求精益求精為核心的積極的、向上的精神,其自身屬性決定人物通訊寫作必須堅持正面宣傳、以人為本的寫作導向。
(一)正面宣傳。堅持正面宣傳是“工匠精神”主流意識對通訊文稿擬制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中職學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客觀要求,它要求在寫作實踐中把握國家、地方、行業以及學校對“工匠精神”內涵的解讀,堅持一貫以來辦學形象塑造導向,堅持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宣傳導向,講好中職校園“工匠故事”,營造學校正面形象。在寫作實踐中主動將學校個體融入職業教育大環境中,堅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宣傳導向,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典型學生推到臺前,積極主動講好“工匠故事”,對于營造良好的“工匠精神”輿論環境和校園文化具有關鍵的作用。
(二)以人為本。對于職業學校來說,“工匠精神”不只是學生所要學習和追求的職業精神境界,更多的是職業學校所要弘揚和培養的教育精神。“以人為本”也即中職學校以師生對新聞信息的需求為通訊寫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歷程,在寫作中注意挖掘一般個體到普遍整體的關系,將學生人物“工匠”磨煉之路呈現在師生的眼前,樹標桿、立榜樣,搭建一條可供復制和參考的學習路徑,激勵全體學生向榜樣學習,奮發向上,在校園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弘揚“工匠精神”的中職學校人物通訊寫作策略探尋
堅持正面宣傳和以人為本的寫作導向為學生人物通訊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對學校宣傳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人物通訊員寫作也需要發揚“工匠精神”,用“有心”找到典型人物,用細心采集素材,用精心創作故事。
(一)用“有心”找到學校典型人物。在不同歷史時期,社會人物通訊層出不窮,寫作對象廣,寫作素材多。但與之相比,中職學校學生人物通訊的寫作對象局限于學校學生,寫作對象固定,寫作素材有限,宣傳工作者思維容易定性,學生人物不容易受到關注,也就無法發現典型人物。殊不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只要“有心”就會尋找到有故事的人物。“有心”要全程跟隨學生的學前、學中和學后。
1.“學前”的有心。中職學校的招生形式是自主招生,為爭取更多更優質的學生生源,學校會派出專職招生工作人員負責招生宣講、校園接待以及新生錄取,他們基本掌握新生的基本情況。因此,宣傳員要有目的地了解即將入學新生的基本情況,以便為入學之后的新生開學報道做好構思。這種“有心”主要集中在哪些新生身上呢?中考成績較好但是選擇職業學校就讀的、具有較為突出的個人特長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殘疾的學生等身上都有很多可供報道的故事,這些故事背后蘊含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題、學生和家長的教育理念轉變、黨和國家對特殊人群的關注以及學校對學生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引導,是較為典型的人物故事。
2.“學中”的有心。在學期間,中職學生通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強化專業技術操作能力,謀求各方面全面發展,促進個人成長成才。“學中”的有心要把握好“成長成才”這個關鍵詞,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人物,這些學生主要在以下幾方面表現突出:一是技能操作水平高,參加自治區級及以上技能比賽獲獎;二是勤奮學習,各方面表現突出,獲得自治區政府獎學金;三是自強不息,勵志成才,參加勤工助學或創業完成學業的學生;四是獲得資助、重拾自信,順利完成學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殘疾學生;五是在頂崗實習期間表現異常優秀的學生。
3.“學后”的有心。中職學生畢業后,有的走上工作崗位,有的繼續深造學習。宣傳報道優秀畢業生和考進高職院校的學生,一方面能夠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可以帶動學校招生工作的開展,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隱性的經濟效益。因此,中職學校要重視收集畢業生的優秀事跡材料,重視跟蹤繼續升學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對典型學生的宣傳報道。
(二)用“細心”采集典型人物素材。找到典型人物后,接著就是著手進行采訪。采訪是獲取寫作素材的關鍵,采訪的過程同時也是走進人物工作、學習、生活各方面的過程,要深入到主題人物以及相關人物當中,全面地采集寫作素材。采訪過程要做到“細心”,不放過任何有關的一環,環環相扣,全面而深入地獲取寫作素材。
1.以主題人物為中心,細心引導。中職學生年齡一般在 17-19 歲之間,他們接觸社會不多,人際交往不廣,表達能力不強,這就要求宣傳員要做到兩個“引導”。一是提綱引導。在采訪前要M寫一個采訪提綱,要采訪哪方面的內容,有關的人和事,想要學生說什么話,細細地擬好提綱,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細心引導,按綱說話,控制好整個采訪進程。二是層次引導。不要蜻蜓點水式的采訪,采訪的提問要步步深入,如采訪技能比賽獲獎的學生,不要滿足于其在籌備比賽中的刻苦訓練,而要深入其在課堂中的表現、在課后的努力,全方面勾勒一個“工匠”形象。做到這兩個“引導”,獲取的素材將會更加豐滿而深刻。
2.以相關人物為輔,細心補充。對學生人物的采訪不要止步于對象本人,相關人物也要采訪,班主任、任課教師、指導老師、同學等都是需要進行采訪的,采訪這些相關人物會從一個側面勾勒出主體人物的形象,讓語言的現場感更加強烈,讓寫作素材更全面,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三)用“精心”創作人物故事。中職學校學生人物通訊不單要勾勒出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寫出人物精神的內涵,將在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背景下,學生成長成才的典型挖掘出來,從而起到宣傳典型、榜樣示范、謳歌時代的傳播主題的作用。基于這樣的寫作需求,我們可以采取五步“精心”策略進行擬寫。
第一步,精心確定宣傳主題。根據學生成長成才的類型確定宣傳的主題和方向,如是技能水平成長型學生則將“工匠”精神確定為宣傳的主題,沿著“工匠”是如何煉成的這一主題組織寫作素材。
第二步,精心擬好標題。標題的擬寫,要吸人眼球,有醒目性,最好以經過提煉的主標題+開門見山的副標題組成,主標題呼應宣傳主題,副標題凝練全文內容,主標題用時代精神引領全文,副標題用人物線索貫穿全文,一正一副,一深一淺,高度凝練。
第三步,精心搭建寫作框架。寫作框架如同高樓大廈的地基,支撐著整篇文稿的高度與深度,可以說是整篇文稿的“腳手架”,框架搭建不好,時代的宣傳主題凸顯不出,人物的形象也沒有深度。因此,精心搭建寫作框架體現在如何安排各部分寫作的順序上,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需要謹慎思考;體現在各部分的詳略處理上,哪些部分應該詳細些,哪些部分可以簡略地寫,需要恰當處理。
第四步,精心使用細節描寫。細節的描寫可以形象地寫出人物的形象,塑造人物的精神,可以讓靜止的紙面的文章,化成靈動的立體的情感,滲入讀者的內心,增強人物形象的可視性和精神的感染力。細節描寫是通訊文稿的血肉,要圍繞主旨表達的需求,精心使用,以使文章有骨有肉,人物形象生動傳神。
第五步,精心升華結尾。結尾在寫作中俗稱“豹尾”,表現力要強。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的政策要求,“工匠”型人才是經濟建設發展的要求,學生成長成才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職業學校人物通訊只是一個鏡子,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到學生與國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學校的有機和諧統一。所以,中職學校人物通訊要精神升華結尾,以榜樣示范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題,起到寓意深遠、引人深思的作用。
總而言之,國家經濟建設需要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國家高度重視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背景下,不斷探索和實踐中職學校人物通訊寫作策略,講好職業學校“工匠”故事,是每一位職業學校宣傳員神圣的職責和光榮的使命。中職學校人物通訊寫作以“有心”找到典型人物、“細心”采集素材、“精心”創作故事的策略進行寫作,將一個個典型的“工匠”形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從而充分發揮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職業引導作用,進而為職業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羅超F.讓新聞人物躍然紙上――人物通訊寫作之我見[J].中國地市報人,2013(4)
[2]郭桂萍.在新聞與廣告之上舞蹈――公共關系新聞寫作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1
[3]徐正英.用平民視角寫校園典型人物[J].高校與經濟,2008(2)
[4] 正.人物通訊寫作八步法[J].寫作,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