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7:21: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戰爭與和平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戰爭——每個時代交替不可取代的方式。如果說歷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戰爭相連而成,那么人的天賦就是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回顧中華上下五千年,哪一個新王朝的建立,不是用千萬條生命作籌碼換回來的。中國的第一代君王在并吞了六國后,開始了新一代的統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也是在無數的戰爭中被瓦解。其間每一個新王朝的宮殿都是用血染成的,每一個亡國之君都是在金鑾殿下的反抗中倒地。和平,為什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和平,為什么總要在戰爭之后才威風凜凜的出現。
1860年10月,有兩個強盜攜手闖進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璀璨建筑圓明園。他們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倆空身挺進圓明園,卻披金戴銀滿載而出。園中價值連城的物品因無法搬走而以木棒毀之,卻聲稱這是上帝的指引。圓明園在慘遭蹂躪之后,兩個強盜又一把火焚之。三天三夜火海的煎熬,這顆曾經璀璨絕倫的明珠嗚呼哀哉。可能失去的,總是最好的。可能因為它已不復存在,所以叫人們更懷念。
戰爭帶來的代價為什么都很慘痛,所以現在現全球也越來越關注戰爭問題,一家以色列幼兒園的校訓竟稱:“今天最可愛的孩子,將是明天最強有力的人肉炸彈。”戰爭,讓太多正在成長的孩子還未知青春的色彩就已走上了不歸之途。回顧歷史,每一頁都是殷紅一片,我不知道將來的歷史會不會也充滿血腥。但愿人們可以謹記慘痛的教訓,讓純潔的白鴿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關于戰爭和和平的作文二:
每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只有世界和平了,人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停止了戰爭,世界才會友愛。誰都不喜歡戰爭的時代,苦難的時代。
在戰爭時代里,血流成河,到處充滿了血的腥味。花兒不再盛開,天空變成了灰色,原本溫暖的太陽如今卻變得冷冰冰的。無論到哪兒,都是驚天動地的廝殺,鬧得人人提心吊膽。戰斗讓我們失去了太多東西,失去了太多親人,孤獨的孩子為失去了父母而在無聲地哭泣;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傷痛欲絕,在奮力地掙扎。許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時時刻刻都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
戰爭的時代烽火連天,充滿了血腥與一切罪惡,而和平的時代卻迥然不同,那兒擁有的是一切美好與歡樂。
和平的時代里,人們安居樂業,吃得飽穿得暖,生活過得美滿幸福。大人們安心地開拓自己的事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番成就;孩子們可以穿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衣服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專心致志地上課,在書的世界里暢快遨游,所以人再也不用擔驚受怕地過日子了。在和平時代里,每個人都是快樂的,沒有了痛苦,擁有了歡笑與幸福。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陽光燦爛,河流清澈,樹木蒼翠,人們善良,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世上的一切,才是最好的!
我們熱愛和平,有誰會希望在戰火硝煙中四處逃生?珍惜現在有的生活吧,多一份寬容,讓和平永駐人間,讓戰爭遠離我們!
關于戰爭和和平的作文三:
戰爭使國家衰亡,戰爭使無數人無家可歸,戰爭讓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讓無數的父母忍受著失去孩子的悲痛;讓億萬婦女變成寡婦。可想而知,戰爭是全人類不愿看到的。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回首往事,中國人民飽受了太多的戰爭之苦。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有多少美麗的家園被吹毀;多少無辜百姓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提起,每一個中國人都刻骨銘心。在這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中,中國軍民被集提射殺、火焚和活埋。全市房屋大部份被燒毀,整個南京城尸骨遍地,令人發指。
篇2
引導;新課程;學生;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2-0268-02
課改之風吹遍了各階層學校,高中語文新課程也已開始推開。它的主要特點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三個維度來設計教材,特別強調人文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 新課程相對于傳統的語文教學來說,是一場深刻的改革。作為高中學生應該怎么學語文呢?
1必須全身心沉浸在語文這一美麗的世界中
語文的內涵涉及現實生活、紛繁社會、人生命運、思想情感。她是所有學科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其獨特的美。當我們步入語文的世界,就步入了一個美麗的世界。我們學習語文,就是在不斷地鑒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和豐富美。我們說話、我們寫字、我們閱讀、我們作文,就是一個鑒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和豐富美的過程。語文,似乎是在教誨人去如何完成那光輝燦爛的人生之路,而這種教誨卻是潛移默化的,是對人生的一種熏陶和感染,完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語文永遠和人生相伴。人生的路有多長,語文的路就有多長。人類的路有多長,語文的路就有多長。
2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為廣泛學習語文的平臺
新教材強調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語文能力,編排體例也變成了用人文話題來統領的一個個專題,希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不是簡單的只學習一些語文的知識。新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是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和偉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選出來的,這些課文里本身就含有許多語文知識點,學習、理解課文的過程,其實就是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過程。如果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興趣學習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3必須持之以恒地做好積累工作,練好語文基本功
一個人的語文修養的高低,取決于其語文基本功是否扎實。同學們進入高中后,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學會說一口流利而較標準的普通話。平時在聽老師示范朗讀,聽電臺的廣播以及看電視臺的節目時,留心學習他人正確的發音及朗讀的技巧;早讀時大聲朗讀課文,并請老師、同學幫助自己糾正錯誤的發音。學習語文,既要重視書面語言,又要重視口頭語言。朗讀,可以鍛煉口頭語言,幫助你學好語文。朗讀不能簡單地看成是控制聲調的高低,最重要的要理解課文的詞句,邊讀邊思索,邊讀邊體會它的思想感情。朗讀得好,就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課文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就能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其次,要努力使自己寫一手端正而瀟灑的字。第三,要努力使自己養成“我手寫我心”的寫作習慣。寫作的過程,其實是創造的過程,創造出新的語言,新的形象,新的境界,新的觀點,甚至于新的表現形式和作者全新的思維方式。
至于借助于語文筆記做好語文知識的整理工作,這是傳統的學習法,在新課改中也是萬萬丟棄不得的。有關知識點、運用實例、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例題、病句典型、文學常識、詩詞名句、寫作技巧、閱讀要領、錯別字、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義顯著不同等等,這些都永遠值得我們抄在自己的語文筆記簿上。
4在互動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辯論,以便提高自己立足社會的綜合素養
語文新課改或者說高中所有學科的新課改,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同學們,是要求同學們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如果同學們還像過去一樣滿足于教師的“滿堂灌”,習慣于“題海戰術”,沉醉于“書本知識”,那么,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教育變革中,你無疑是一個落伍者和失敗者!像江蘇版和全國版語文教材,每個模塊都提出新的學習方式,如體驗式學習、問題探討及文本研習等,這絕對不是形式主義。傳統的學習就是文本研習,而現在強調感悟體驗,形成語文素養,在活動中學語文!細心的同學可以發現,老師的課堂在漸漸發生變化了,比如文言文教學,過去老師是串講,現在有不少老師則先讓學生充分預習,提出問題,課堂上則以解決問題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