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風險應對工作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10 19:44: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收風險應對工作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稅收風險應對工作報告

篇1

今年“五一”小長假,合肥市地稅系統很多工作人員,度過了一個格外忙碌的“勞動節”。

5月6日起,合肥地稅將上線運行省級數據大集中應用軟件系統,這是繼銅陵市之后,又一個開始應用“大數據”平臺的城市。

大數據到底有多“大”?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去稽核一個龍頭企業,光員工一個月個人所得稅就有七八萬條數據,一年就有100多萬條數據,這只是一個稅種的一個稅目,我們要把每個數據一一輸入,工作量特別大”。合肥市地稅局宣傳處處長劉正保說。

合肥有17萬納稅戶,而安徽全省有100萬納稅戶。可想而知,大數據之“大”。2013年下半年,一旦大數據平臺在全省地稅系統推廣應用,又將推動稅收征管、納稅服務的深刻變革。

技術是政府治理變革的重要推手,但不是唯一的推手。對于面臨多重挑戰的稅收管理來說,目標、理念、方法、技術,還有人,各種管理要素都在因時而變、互為表里與因果。

大轉型:讓稅源管理更專業

現年47歲的李洪全,是蚌埠市地稅局納稅評估局評估二科科長。1996年通過全省統一招考,他成為全省13000名地稅人中的一員。

以前,作為一名稅收專管員,為了摸清轄區戶管稅源,他不辭辛苦,騎著自行車東跑西顛,逐戶奔波,挨家挨戶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向納稅人宣傳稅收政策,催繳稅款。為完成稅收任務,不惜為了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反復跑企業清理欠稅。

現在,他的工作內容悄然發生了變化,利用征管信息系統采集信息、對各種涉稅疑點做出定性定量判斷、約談企業、提出管理建議。

一葉知秋。

從保姆式的稅收“專管員”,到綜合運用科學管理手段的納稅“評估員”,李洪全角色轉變的背后,是安徽地稅管理轉型升級的努力,其中稅源專業化管理是核心舉措。

那么,哪些因素促成了這項管理變革?

從管理效率來看。隨著納稅人數量迅猛增長,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安徽地稅系統13000人,8000人在基層,面對的則是100萬戶的納稅人”,安徽省地稅局一位處長指出,“人海戰術”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必須提高征管效率。

從管理風險來看。納稅主體日趨多元,納稅人行為復雜多變,稅收管理的難度和風險不斷加大,必須進行專業化的應對

從技術支撐條件來看,安徽地稅通過多年探索實踐,新技術、新理念的應用不斷深入,也為推進稅源管理的專業化提供了可能。

稅源專業化管理,其要義是導入風險管理內容,說到底這是一塊“洋奶酪”。西方發達國家較早地從行為學、心理學的角度對納稅人的稅法遵從行為進行長期觀察和量化分析,用以指導稅收風險管理工作。

怎樣把“洋奶酪”吃出中國味,吃出地方特色?2010年,蕪湖、馬鞍山、淮北、宣城4市局啟動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

稅源專業化管理改革的關鍵,一是機構變革,二是流程再造。

汪建國分析指出,“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要求按照納稅人規模、行業等要素重新調整設置稅務機構。目前,縣區已實現鄉財縣管,按照稅源專業化管理要求調整機構職能設置,現實可能性要大一些。關鍵問題是,在試點市如何打破‘一區設一稅務機構’的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形勢變化,對稅源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

為此,安徽“3+1”試點布局應運而生。“3”指按照一城多區、一城一區、縣(市)三種類型,采取不同改革方案。例如,一城多區的蕪湖市,打破各區行政界線,組建按規模和行業等因素分類的專業化分局;而在一城一區,則重在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市區局業務管理一體化;縣(市)則一步到位實現實體化、扁平化。“1”則是原地級巢湖市撤銷后設立的縣級巢湖市采用的特殊類型。

從流程再造來看,納稅評估環節,成為稅源風險管理的“牛鼻子”,納稅評估機構對納稅人的風險進行識別、排序,按照風險高低,分別推送至日常管理分局和稽查局,為日常管理篩選管理疑點,為稽查提供重要案源。

2011年起,安徽省地稅局組織開發納稅評估軟件,建立了12個全省性的行業和類型的評估模型,各市局也根據當地主體稅源特點,建立起分行業的評估模型。當年,全省就監測高風險等級42353戶次,補稅5157戶次,移送稽查55戶次,補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5.9億。

在這些納稅評估數據中,一定有李洪全的一份努力。

大服務:讓納稅人更滿意

管理與服務向來是一體兩面,管理升級的同時,必然對應著服務升級。

4月底,安徽省地稅局納稅服務處收到來自全省各地的函件,工作人員緊鑼密鼓地對“全省千戶民營企業納稅服務需求調查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您最喜歡的獲取稅收政策的渠道”、“您認為最有待優化的辦稅流程”、“您認為稅收管理員哪方面最需要改進”、“您最關注哪些權利”……

誠懇地問、認真地答,這份6頁紙調查問卷上的30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代表一種謙恭的態度,那就是“始于納稅人需求、基于納稅人滿意、終于納稅人遵從”。

“為納稅人服務”,看起來短短6個字,其內涵也經歷了一番歷史演變。自1993年“為納稅人服務”第一次提出,它意味著一杯茶、一張笑臉;2001年5月1 日《稅收征管法》的實施,將稅務機關優化稅收服務上升到法律層面;2008年,隨著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的成立,標志著稅收管理真正從管制向服務轉型。

而正是在2008年,“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優化納稅服務”第一次寫進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對安徽地稅系統納稅服務工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納稅服務寫進工作報告,是政府對納稅人的一種承諾”,安徽省地稅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

承諾如山。從此,安徽地稅納稅服務迎來嶄新局面,上至地稅局長下至普通稅干,都在踐行承諾。

在四級地稅局長帶頭大走訪活動中,省、市、縣局及分局長進企入戶,走訪納稅人5000戶,收集意見建議600條,解決涉稅問題200個;在“辦稅服務日”,千名機關干部深入辦稅服務廳,零距離聽取納稅人意見;“一對一”服務,從不同行業的重點稅源企業、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中,確定1995戶作為服務對象,為企業協調解決問題13000多個。

為納稅人提供全方位、分層次、立體化服務,服務升級需要載體支撐、人的支撐。這里就不得不提安徽地稅系統的“星系列評選”。

2010年,納稅服務之星評選、2011年納稅服務星級分局評選、2012年星級辦稅服務廳評選,從個人到團隊,這88個先進典范,起到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星系列評選,建立激勵機制,激發了廣大稅務干部積極參與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工作積極性,營造出想做事、搶做事的良好氛圍”,省地稅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

“星系列”活動所采用的網絡評選,不論票投給誰,納稅人每點擊一次鼠標,都是對安徽地稅人的肯定。

如今,最為納稅人喜聞樂見的全新服務形式,就是納稅人學校。2012年4月,馬鞍山市率先在全省為納稅人“開課”,第一期內容為“新辦企業辦稅流程輔導”。

“這是創新納稅服務的一種舉措,將納稅服務前移了,給予納稅人高效、便捷、專業的稅收輔導,盡可能地讓納稅服務緊密貼合納稅人的辦稅需求”,馬鞍山市地稅局工作人員說。

大數據:讓管理更科學

如今,在安徽地稅系統,有91個炙手可熱的業務“尖兵”,他們是安徽地稅推動大數據戰略的核心業務骨干。

2012年初,蕪湖市地稅局征管分局局長羅宏慶接到一項非同尋常的任務:開發省級數據大集中軟件,和他一起工作的就是這個龐大的91人團隊。

羅宏慶從事征管工作已有10多年,先后參加過安徽地稅AHTAX2000、AHTAX2005、AHTAX2009等征管軟件的開發工作。這位大名鼎鼎的“電子腦殼”,擔任大集中項目組副組長,他和隊友們連續作戰、封閉研發、集中攻堅。

研發耗時整整一年。

2003年1月4日,隨著安徽省地稅局局長汪建國按下啟動鍵,安徽地稅省級集中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在銅陵市地稅局上線運行。

大集中系統共包括核心征管、電子稅務局、外部信息交換、管理決策四個系統,能夠支持安徽地稅系統1.3萬名地稅人員的各項業務辦理,容納100萬戶納稅人的網上申報業務,支持10億筆國庫、銀行的稅款同時劃轉,300萬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全員全額明細申報。

省級大集中數據平臺,較之原有系統有何特點?

見證過安徽地稅數據平臺三次升級之路的羅宏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與以往的征管軟件相比,大集中系統在稅費管理方面更加精細了。

“首先,基礎信息采集更加細致,系統對納稅人的房產、土地、車船、發票、房地產建安項目等明細數據進行管理,且將這些信息與申報直接關聯。其次,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等9個稅種實行分稅種申報。最后,建立自然人社保費數據庫,為每一位繳納社保費的自然人都設立一本‘明白賬’。”羅宏慶說。

技術具有顛覆性的力量。2013年,安徽地稅系統許多人的案頭都放著一本《大數據時代》,書本中的“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以前看起來那么遙遠,但現在,就是觸手可及的現實。

他們對發生在身邊的大數據戰略既新鮮、又陌生。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省級大集中數據平臺會給日常工作帶來哪些變化。

工作流理念的引入,是省級大集中數據平臺的一個全新特點。《決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每一位地稅人員只要登錄系統,就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要做的每一項工作內容、辦理時限,不同顏色顯示不同的工作狀態。通過工作流的圖形化顯示,使涉稅文書審批、稽查案件查處等業務的辦理情況一目了然。

“工作流的引入給地稅工作帶來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人找事’,現在‘事找人’,既便于一線人員開展工作,又便于上級部門及時跟蹤問效,大幅提高了征管工作效率。同時,使工作任務、涉稅信息在不同單位、部門、崗位之間進行流轉,為深入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銅陵市地稅局副局長趙懷德認為。

而全省統一、與實體地稅局無縫對接的電子稅務局,則給納稅人帶來了巨大驚喜。

在徽商銀行銅陵分行辦稅員張雪晴看來,電子稅務局的網上辦稅功能更加完善,很多業務在網上就可以辦結,不用再來回跑多頭找了。電子稅務局還會定時為企業發來催報催繳、納稅風險提醒、涉稅審批提醒、涉稅通知等信息,非常及時和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