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安全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07:3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系統安全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系統安全論文

篇1

1.1繼電保護的帶電檢修的二次安全措施

當繼電保護系統在帶電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時候:第一,應該禁止工作人員打開互感器的二次側開路,同時不能將回路中的永久接地點斷開;第二,對于短路電流互感器而言,禁止用導線進行纏繞,這樣才能保障短路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第三,禁止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回路進行工作,同時也禁止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導線上進行工作。總之,當繼電保護系統在帶電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時候,應該以避免二次側開路中產生高電壓危險為主要原則,從而保障回路的正常工作。當繼電保護系統在帶電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時候,應該以防止二次側短路或接地事故的發生:第一,當工作人員取下或者是投入電壓端子連接片與線頭的時候,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小心操作,避免誤碰相鄰端子或接地部分,與此同時,當工作人員在拆開電壓線頭的時候,應該給拆開的電壓線頭做好標記,并用絕緣布將電壓線頭包好。第二,當工作人員在操作的時候,必須使用相應的絕緣工作,同時應該戴好絕緣手套。在必要的時候,必須在值班負責人或者調度員允許以后才能在工作之前將繼電保護裝置關閉。第三,當工作人員接臨時負載的時候,必須在電路中安裝專用的隔離開關與保險器,并要保證保險器的熔絲熔斷電流與電壓互感器保護熔絲相配合。

1.2繼電保護設備停電檢查的二次安全措施

第一,工作人員必須斷開與被檢修設備相連接的電流回路,同時也應斷開與被檢修設備相連接的電壓回路;第二,工作人員必須將繼電保護系統中被檢修設備電流互感器到母線保護之間的電流回路切斷;第三,工作人員必須將繼電保護中被檢修設備與運行斷路器之間的跳閘回路切斷,如變壓器的后備保護跳母線聯絡斷路器、分段斷路器以及旁路斷路器的跳閘回路等;第四,工作人員必須將繼電保護中的被檢修設備啟動失靈保證跳閘回路切斷,主要包括啟動遠跳對側斷路器的相關回路;第五,工作人員必須將繼電保護中的被檢修設備啟動中央信號、故障錄波回路切斷。

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安全措施的管理

2.1繼電保護裝置中的“投檢修態”壓板

通常情況下,“投檢修態”壓板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將繼電保護裝置中發送的報文中的“test”位置“1”,這樣就能夠向其他設備中傳遞本裝置正處于檢修中的信息,當其他裝置接收到了這個信息之后,它還可以與“投檢修態”壓板進行信息交換,但是其他裝置已經不能再進行互相操作。只有檢修態設備之間才能夠進行互相操作。“投檢修態”壓板在整個繼電保護裝置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二次安全措施中最基礎的防線。現如今,在市場上某些繼電保護裝置生產廠家在繼電保護裝置面板上沒有對“投檢修態”壓板的狀態標注明確的記號,只是將“投檢修態”壓板狀態在繼電保護裝置的開入位置變位中進行標注,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導致工作人員無法對該壓板的實際運行狀態進行實時把握。因此,當“投檢修態”壓板產生接觸不良或是該壓板在連接二次引線發生松動,從而導致“投檢修態”壓板的工作位置與實際工作情況不符,會給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的影響。針對上述情況,繼電保護裝置的生產廠家可以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設計過程中,在繼電保護面板上比較醒目的位置上對該壓板的實際投入與否狀態進行明確的標注。

2.2繼電保護裝置中的軟壓板投退

繼電保護裝置中的軟壓板投退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主要有出口GOOSE、失靈啟動GOOSE以及間隔軟壓板投退。通常情況下,軟壓板投退可以為繼電保護裝置中的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提供所需的邏輯斷開點。目前,繼電保護裝置的生產廠家對生產環境的命名以及功能的定義上都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比如:在220kV母線保護工作的過程中,PCS-915所采用的主要是間隔投退軟壓板,而BP-2C-D所采用的主要是GOOSE接收軟壓板。因此,電力系統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會以所需為基礎選擇不同類型的軟壓板,這樣可以滿足電力系統對軟壓板的功能需求,但是由于軟壓板缺乏統一的規范,這就加大了管理上的難度。當工作人員進行繼電保護工作的時候,必須對市場上的軟壓板名稱以及功能差異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這就對從事繼電保護工作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這樣才能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措施做到準確無誤。針對上述情況,在繼電保護相關規范中,要統一規定繼電保護裝置的設備名稱以及功能等,從而完成對繼電保護二次安全措施的規范化管理。

2.3繼電保護裝置中的拔除光纖

在進行停電檢修過程中,可以運用常規微機保護方式,通過“跳閘脈沖”的方式對電力系統中的回路進行完整的檢測。通常情況下,在電力系統中如果不進行拔除光纖工作,就會導致不能進行有效的硬件間隔。因此,這就會造成繼電保護裝置運行中很有可能會出現風險,甚至引發比較嚴重的事故,這就要求工作人員除非在現場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拔除光纖工作,否則便不能進行拔除光纖的方式進行檢測。針對上述情況,需要電力系統重視變電站本身的調試工作,同時以此為基礎進行跳閘邏輯的全面性檢測。此外,電力系統還應該重視對相關的保護校驗工作運用適當的檢修方法進行定期檢修。

3結語

篇2

【論文摘要】:文章結合目前大部分醫院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現狀,主要從網絡設備、計算機軟件維護和人員管理等方面談一下醫院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維護工作。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醫療衛生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醫院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已經深入到醫院日常業務活動的方方面面。醫院的計算機系統一旦崩潰,將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因此如何加強醫院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設備安全

(一)硬件設置對網絡安全的影響

1.網絡布線

醫院主干線以及各大樓之間采用多模光纖,并留有備份。光纖到機器端采用屏蔽雙絞線,線路之間避免交叉纏繞,并與強電保持30CM以上距離,以減少相互干擾。新增網點,距離交換機盡可能短,以減少信號衰減。平時做好跳線備份,以備急用。

2.中心機房

綜合考慮供電、場地、溫濕度、防水、防鼠、電磁環境以及接地防雷。

3.服務器

對最上層的服務器和數據庫來說如何保證所提供服務的可靠性和不間斷性以及數據存儲的安全是決定一個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首先必須使用不間斷電源(UPS),保證服務器24小時不間斷工作,防止停電造成的數據庫損壞。對于中心服務器,目前大部分醫院采用的是雙機熱備份+磁盤陣列柜的模式,當一個服務器發生故障時,備份服務器能在十幾秒的時間內進行切換,啟動數據庫,一般能在2~3分鐘內恢復業務處理。這樣只做到了一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時,能保證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陣列出現故障,整個系統仍要停止運行,一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備有應急服務器。應急服務器在日常工作時,通過數據庫的備份服務實時地進行異地備份,保證數據與中心服務器的同步,當雙機服務器或陣列出現故障時,系統能順利轉移到應急服務器上運行,所有用戶的使用方法保持不變,患者數據信息連續,不僅方便了操作人員,而且大大的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4.邊界安全

內外網物理斷開,這樣徹底消滅外網黑客的入侵,內外網需要交換信息時采用U盤或移動硬盤作為中介,并做好防病毒工作。

(二)外界環境對網絡設備安全的影響

1.溫度會導致邏輯電路產生邏輯錯誤,技術參數偏離,還會導致系統內部電源燒毀或燒壞某些元器件,影響機器運轉和導致一些熱敏器件內部損壞或不能正常工作。

2.濕度過高,會使接插件和集成電路的引線等結合部氧化、生繡、霉爛,造成接觸不良、開路或短路;濕度過低,會吸附灰塵,加劇噪聲。

3.對于機器內部的電路板上的雙列直插或組件的接線器,灰塵的阻塞會形成錯誤的運行結果。過多的塵埃可造成絕緣電阻減小、泄漏電流增加,機器出現錯誤動作,如果空氣潮濕會引起元器件間放電、打火,從而損壞設備,嚴重的還會引起火災。

4.靜電是網絡使用中面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以上談到的溫度、濕度、塵埃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靜電。計算機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對靜電非常敏感,它的破壞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5.靠近網絡的計算機、大型醫療設備和網絡設備自身等,都能產生電磁輻射,通過輻射、傳導等方式對網絡系統形成干擾。他們造成的問題是:設備的一些部件會失效,但那些部件的失效看起來又是由于其他部件引起的,像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被忽略,而且很難診斷,需要專門的診斷軟件和硬件來檢測。

二、計算機軟件的安全

(一)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

目前一般醫院服務器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統多采用微軟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這要求對計算機使用的帳號、用戶權限、網絡訪問以及文件訪問等實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定期做好監視、審計和事件日志記錄和分析,一方面減少各類違規訪問,另一方面,通過系統日志記下來的警告和報錯信息,很容易發現相關問題的癥結所在。及時下載和打好系統補丁,盡可能關閉不需要的端口,以彌補系統漏洞帶來的各類隱患。對各類工作站和服務器的CMOS設置密碼,取消不必要的光驅、軟驅,屏蔽USB接口,以防止外來光盤、軟盤和U盤的使用。對關鍵數據實行加密存儲并分布于多臺計算機。

(二)數據庫的安全

數據庫的選擇和備份是醫院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問題。系統一旦投入運行,就要求24小時不間斷,而一旦發生中斷,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在開發系統軟件時,數據庫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在發生故障時應能自動將數據恢復到斷點,確保數據庫的完整。目前現有醫院計算機網絡系統在數據庫的選擇上多采用SQLSERVER、ORACLE數據庫。醫院的數據庫記錄時刻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網管人員定時異地備份是不夠的,因為一旦系統崩潰,勢必存在部分數據的丟失。所以建立一套實時備份系統,這對醫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醫院采用磁盤陣列的方式進行對數據的實時備份,但是成本比較大,安全系數也不是很高。根據醫院這個特殊的網絡系統,可建議設計數據保護計劃來實現文件系統和網絡數據全脫機備份。例如,采用多個低價位的服務器分片負責,如門診收費系統采用一臺服務器,住院部系統采用另一臺服務器,同時再增設總服務器,在總服務器中全套備份所有醫院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軟件,每日往總服務器中備份各個管理系統中產生的數據,與此同時也做好磁帶、光盤的備份,若有一臺分服務器出現異常,該系統就轉總服務器進行。這種運行機制,在一些醫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病毒防范與入侵檢測

在客戶機和服務器上分別安裝相應版本防病毒軟件,及時更新病毒庫和殺毒引擎,在服務器上編寫網絡登陸腳本,實現客戶端病毒庫和殺毒軟件引擎的自動派送安裝。在服務器和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機器上安裝入侵檢測系統,實時監控網內各類入侵、違規和破壞行為。

三、人為因素對網絡設備安全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某醫院三年內局部網絡設備非正常斷電所引起的故障中,有16起為施工斷電引起網絡設備意外斷電,有130起為醫務人員不小心碰斷HUB電源導致計算機不能聯網,而僅有5起為網絡設備自身不正常掉電或自動重啟,占因斷電所引起的網絡故障總數的3.2%,其余96.8%都是人為因素導致。這充分說明,人為因素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網絡故障率。具體措施包:

1.對全院職工,特別是對管理人員進行有關教育,讓他們樹立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了解計算機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流程,對相關人員進行新業務模式和流程教育,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要求準確、熟練。

2.盡量不要在臨床科室使用帶電源適配器的小型集線器(HUB)。這也是局部網絡極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有時維護人員要反復到現場數次解決此類問題。

3.施工前加強施工單位與網絡維護人員的協調,斷電前制定詳細的切換方案和應急方案。

4.合理規劃配線間和機柜位置,遠離人群,避免噪音。

5.分置配線間內的強電電源和斷電頻繁的照明電,爭取單獨供電,和供電部門協調保證24小時不斷電。

6.加強內部人員管理,要注意隨時觀察,盡量避免因此產生的網絡故障。

四、小結

隨著醫院計算機網絡的逐步發展,它漸漸成為一個醫院關鍵的、不可缺少的資源。我們必須積極主動的利用各種手段管理網絡、診斷問題、防患于未然,為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

參考文獻

篇3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出現,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過程中,其安全技術及應用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1IP技術及其應用

目前,IP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接入唯一的IP地址,確保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獨立性,以在單獨的信道中完成各種數據的傳輸、整理等。因此,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中,IP技術可以給整個運行提供自動化系統支持功能,是提高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目前,IP技術中可以容納的兩層通信協議,在自動化狀態下還可以使用實時協議和QoS,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并且成本不高,通過數據包的方式進行信息傳輸,使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實際需求得到很好滿足。

1.2密鑰技術及其應用

根據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情況來看,密鑰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傳輸過程存在的安全問題,使整個網絡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通過合理的使用密鑰來對系統的信息數據進行加密,可以讓信息保持混亂狀態,使得沒有被授權的用戶無法正常使用相關信息,對于保障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由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信息傳輸具有不可竊聽性、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等多種特點,使得密鑰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作過程發揮重要保護作用,還可以有效減少病毒攻擊,從而真正提高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性。

1.3防火墻技術及其應用

目前,使用較多的防火墻技術是ASA技術,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可以是各種應用層的數據得到深層過濾,并對要穿過防火墻的用戶進行實時認證,從而在通過防火墻認證后,用戶才可以正常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各種網絡資源。例如:在實際應用中,利用防火墻ASA技術來完成VPN鏈接,采用設置高級訪問的方式,可以是各種網絡病毒得到有效隔絕,并有效防止黑客攻擊、信息被盜情況,從而為計算機信息系統提供一個健康的運行環境。

1.4VPN技術及其應用

目前,VPN技術主要是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通信安全進行有效保護,從而避免各種不安全網絡信息帶來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VPN技術可以使被盜信息保持不完整狀態,從而降低被盜信息的準確性,在與密鑰技術相結合的情況,可以有效避免密鑰密碼被盜竊,從而有效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性。

2結語

篇4

國內大型油田集團在完成了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后,各個油田的安全管理辦法和運行規則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導致了上市公司和存續公司兩個主體的利益差別化。上市公司內部機構較為完善,設有專門的資源管理供應處,但是存續公司也重復對該部門進行設置,并且將油田物資轉交給上市公司看管。這樣導致了上市公司既要對本公司進行物資供應,還要滿足存續公司的物資需求,加大上市公司的資源管理供應處,從而影響整個運行機制的正常運轉。在這種不健全的物資管理以及供應體制下,各部門很難避免權錢交易這一惡劣現象的出現。在利益的驅使下,個別物資供應商會運用極端的手段抬高油田物資的競爭度,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對產品進行推銷處理。為解決此類問題,相關的油田物資供應管理部門會出臺相應的對策,但是對策的實施會受到外界因素較大的影響,無法正常實施。具體包括,部分物資供應系統的管理人員不會按照正常的手續和規律辦事,而是出于人情世故的影響,使得油田物資供應變成了的平臺,權錢交易現象層出不窮。另外,物資的物流(采購、運輸、包裝等)環節,都沒有舍棄計劃經濟影響下的管理方式,雖然這種管理方式能夠輕松掌握物資供應的實時狀況以及調劑余缺,卻造成了分割成塊、自成體系的不良現象,使流水線般的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沒有聯系,造成了庫存量巨大以及占據較大資金空間的后果,給油田企業造成了巨額損失。因此,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安全管理改革仍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

2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安全管理創新策略

2.1完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

油田實現大規模物流的前提是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創建,現如今,對其完成符合現代化企業條例的創新迫在眉睫。因為企業在這方面的改革創新過程十分復雜,所以在改革的初級階段必須進行規劃統一,并分步執行。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將物流的各個功能進行整合,這是完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初級階段;第二,加大力度提升物流的功效,這是完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發展階段;第三,以服務規則為根本,滿足第三方的所有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創建完備的、系統的社會化服務制度,達到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油田綜合效益的目的。

2.2擴大油田物流格局

如今油田物資供應管理的實際開展中,還存在采購渠道不穩定、儲存物資管理不統一等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妥善解決,才不會影響擴大油田物流格局的總體前進。因此,在完善了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前提下,創造一個完善的油田物資供應信息獲取平臺,是油田企業進一步的目標。在研究分析了二、三級單位的職能和工作范圍后,對油田物資供應網絡實施統一規劃,進一步實現一、二級物資供應網絡的緊密結合。在規劃的過程中,完善的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將以完善配送服務機制以及構建配送價格制度為根本,并且在此基礎上創造油田物資供應信息獲取平臺,在結合了實際的供應物資數據后,對其進行整合。在詳細的操作程序上,加大力度改造和更換物資供應設備,對物流的各個功能(檢驗、信息服務、加工等)進行完善和優化,增添必要工序以及設備,其中包括分揀、包裝等,真正滿足油田大物流格局的各個要求。以此途徑對物流格局進行擴大和優化,使得油田物資供應系統進一步實現集中管理、協同運作等先進運行模式。

2.3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

重視對干部職工進行安全培訓,在培訓中提高職工的思想認識和安全意識。干部職工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安全培訓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安全培訓的工作是建立油田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能夠增強職工們的安全意識,保證石油企業能夠安全地進行生產。安全培訓的具體工作應該重點面向全體的基層職工,培訓的內容包括安全意識的建立、安全知識的掌握以及正在操作現場安全技巧的掌握。主要進行基層培訓,要把重點放在生產一線,沒有經過培訓或者在培訓考核中不合格的職工不能進入生產。明確安全培訓的基本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培訓,并且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最終提高所有職工的安全意識。

2.4注重研究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是第一生產力,安全問題關系到整個油田企業的命運。現階段大部分油田企業都會出現安全事故案例的研究學習與具體開展分離的現象,所以對油田企業員工進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對安全事故的分析不僅可以杜絕相同原因引發的安全事故,還可以使各級員工在思想上時刻注意安全問題。

3結語

篇5

1.1公安網絡系統中軟件設計問題

由于公安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軟件的開發周期與早期的系統分析不適合當前安全防護形勢的原因。其公安網絡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中存在很多的安全樓同,這些漏洞的存在將對網絡的正常運行構成很大的隱患。

1.2病毒的防護漏洞

公安網絡目前對網絡病毒的防護手段十分有限,沒有建立專用的計算及病毒防護中心、監控中心,這同樣對公安網絡的安全造成巨大隱患,“尼姆達”與“2003蠕蟲王”等網絡病毒曾對公安網絡造成想打的危害,造成網絡擁堵、降低性能,嚴重擾亂了公安系統的正常工作秩序。

1.3信息安全的管理體制不完善

公安網絡系統是與公共網絡物理隔離的系統,但是還未在整體上建立完善的安全結構體系,在管理上缺乏安全標準以及使用條例,甚至有些地方公安網絡中的計算機出現公安網絡與公共網絡同時使用的現象,這都對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帶來不可忽視的安全威脅,使非法入侵者有著可乘之機。

2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體系結構設計

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體系結構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該體系對安全的需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因此本文設計了比較完整的安全體系結構模型,以保障整個系統的完備性以及安全性,為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提供切實有效的安全服務保障。本文在借鑒了多種成熟的信息網絡安全體系結構,并且根據國家公安部提出的具體保障體系的指導思想,設計了適應我國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體系。該體系從安全服務、協議層次以及系統單元三個維度,綜合立體的對公安信息網絡的安全體系進行了設計。這個三個層次均包含了安全管理模塊。

2.1協議層次維度

本文從網絡的七層協議模型來設計公安網絡的安全體系結構中的協議層次。每一個協議層次都有專屬的安全機制。對于某一項安全服務,安全實現機制隨著協議層次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審計跟蹤的安全服務項目在網絡層,主要對審計記錄與登錄主機之間的流量進行分析,對非法入侵進行實時監測。病毒防護層一般在應用層實現,一般用來對訪問事件進行監控,監控內容為用戶身份,訪問IP,訪問的應用等等進行日志統計。

2.2安全服務維度

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體系中包括的安全服務有,身份識別認證、訪問控制權限、數據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抗抵賴組成了安全服務模型。在安全服務模型中,每一個安全服務對應著不同類別的應用。這幾種安全服務模型不是獨立的是互相聯系著的。進入公安網絡安全體系的主體登錄系統時,要進行身份識別認證,并且查找授權數據庫,以獲得主體訪問的權限,如果通過驗證與授權,則對訪問信息進行加密返回至主體,主體通過解析進行信息獲取。并且,主體訪問的過程被審計跟蹤監測模塊記錄,生成訪問日志,以便日后進行查驗。

2.3系統單元維度

公安網絡的信息安全體系的實施階段,上述安全服務與協議等要集成在物理單元上,從系統單元的維度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首先,物理環境安全,該層次保護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基本設施安全,能夠有能力應對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物理誤操作對安全體系的基礎設施的干擾以及破壞。其次,網絡平臺的安全,主要保證網絡的安全可靠運行,保障通過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的信息的安全。最后是應用系統的安全,該層次提供了訪問用戶的身份認證、數據的保密性以及完整性,權限訪問等。

3總結

篇6

探索思考當前形勢下的醫院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管理文/張健毓對于醫院而言,其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信息系統真正的安全了,醫院的醫療工作才能夠正常的開展。所以為了確保醫院信息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以及高效,本文針對網絡設備、服務器安全維護和軟件系統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摘要在醫院中,終端包含了所有的醫院信息網絡接入的計算機,進行終端管理的時候可以將一些網管軟件運用進去,避免一些非法人為操作的出現,僅僅需要使用相關的辦公軟件和HIS軟件,將光驅、軟驅卸掉,將USB接口屏蔽,將數據共享取消,做好防水、防塵工作,讓專人進行終端的維護。

2軟件系統的安全管理

2.1進行數據庫的管理

醫院信息網絡中可以使用雙機系統結構,將兩臺服務器作為集群,若是其中的主服務器出現故障,那么另一臺從服務器必須馬上進行工作的接管,避免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還可以將雙電源運用進去,這樣能夠避免因為電源出現故障而導致數據出現丟失的情況。此外還應該進行遠程容災機制的建立,將醫院數據庫的數據實時的傳輸到異地并做好備份工作,這樣能夠確保重要數據是萬無一失的。若是數據庫被破壞,那么還可以將備份數據利用起來,用其進行數據庫的恢復,這樣能夠讓醫院的業務正常進行。

2.2做好操作系統的管理

無論是終端用戶程序、服務器應用服務還是網絡安全技術,都是通過操作系統進行操作的,所以必須確保操作系統本身的安全性。在平時除了必須及時的進行補丁的更新,還應該采取措施對系統進行一定的監控,并進行用戶口令的建立,對訪問進行一定的控制。

2.3做好因特網和醫保網的安全管理

醫院端的一包前置機可以利用光纖以及路由器進行一包網絡的連接,在軟件方面則將嵌入式一包接口方案應用了進去,前置機可以利用Java編寫出來的Socket服務進程給醫保工作站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務并進行數據的傳輸。而HIS則可以利用DLL函數的調用來對醫保系統進行一定的操作。醫保網絡本身功能是比較單一的,因特網的安全隱患比較的多。首先應該進行防火墻的安裝,對那些不需要的端口進行屏蔽,對計算機的訪問進行一定的限制,及時的進行補丁的更新。此外,還應該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識。

3做好病毒的防治

醫院應該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殺毒軟件的選擇,避免醫院信息系統出現病毒感染的情況。

4確保數據的安全并做好備份工作

在醫院信息系統安全中,數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數據不但有醫患數據還有經濟數據。現在計算機本身的軟件系統以及硬件系統的進步提高了系統本身的可靠性,但是無法確保數據的萬無一失,所以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

5做好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5.1進行服務器管理制度的建立

在網絡中網絡服務器是其核心,所以,必須對其進行管理并保證管理的有效性。每天應該對服務器的一些操作進行記錄,了解服務器的實際運行狀況,并做好監控方面的工作。

5.2進行操作規程的建立

在醫院信息系統中,信息的來源是操作人員,為了保證采集到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必須進行操作規程的建立,提高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5.3做好人員培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操作人員上崗之前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培訓,確保其真正的熟悉入網的相關操作規程,了解系統操作,并重點對其安全意識進行培養。

6結語

篇7

信息系統的風險性可以分為人為性風險和非人為性風險,非人為性風險主要包括環境和系統風險。信息系統的脆弱性主要包括硬件、軟件、管理以及運行環境等四個方向,從硬件方向講,指硬件設備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從軟件方向講,在信息系統的研發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信息,進而導致系統出現漏洞,對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從管理方面講,是指在日常管理和應急預案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從運行環境方面講,指的是辦公室、計算機房、溫度、濕度以及照明條件等情況導致的系統漏洞。

2信息系統管理中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方法

2.1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內容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評估資產的威脅性和脆弱性,對已有安全措施進行風險評估分析。信息資產是指對信息資源產生一定利用價值的總稱,是信息安全評估中的重點保護對象,主要分為人員、數據、軟件和硬件等資源,根據各種資源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進行等級劃分,評估組織系統中資產的威脅性,包括直接威脅和間接威脅等,根本目的在于對安全風險需求的分析,建立風險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信息安全的威脅性因素。

2.2風險評估方法

信息系統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方法較多,本文主要從人工評估法和定性評估法兩方面進行分析。人工評估法。又稱為手工評估法,是指在整個風險評估的過程中,運用人工作業的形式進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通過對資產、投資成本的風險的安全需求、威脅性、脆弱性以及安全措施等,進行有效評估,根據其風險效益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決策。定性評估法。定性評估法是根據專業機構以及專家等對風險的判斷分析,屬于一種相對主觀的評估方法,該評估方法偏向于關注風險帶來的損失,忽略了風險的發生頻率。其他評估方法包括工具輔助評估和定量評估等方法。

2.3層次分析方法

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信息安全的評價體系進行構建,進而對風險進行綜合性評價。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信息安全的風險作出評估,評價信息安全風險所涉及到的各個要素間的相對重要的權數,根據各個要素的排序,作出橫向比較分析,為信息安全的風險評估提供可靠依據。對信息安全的風險評估中,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有效評估,進而增強風險評估的有效性。通過分析資產、威脅性、脆弱性以及安全措施的四個評價指標體系,對安全風險進行合理性的分析評估,降低安全風險系數。

3結語

篇8

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維護工作缺乏標準化管理,使管理人員存在工作疏忽或操作不當現象。在信息安全管理中,不同的操作人員在執行工作過程中存在差異性。例如,不同工作負責人在開票時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有的操作人員將工作內容作為重點,有的把操作流程作為重點,有的以“三措”為重點等等,這些都使開票存在一定的差別。這種問題也導致其他方面的工作存在的一定的條理不清晰,或整體工作不足。操作人員對危險點分析后相關安全措施制定存較強隨意行,影響后續審核工作時間,同時使簽發人的工作量較大。工作過程中過強的隨意性,會造成操作流程缺乏科學管理,使整體流程管理過于隨意,從而使管理存在安全隱患。根據目前這種問題和影響原因來看,實現管理標準化十分重要。提高管理的標準性,能夠提升運行維護的安全性和操作性,促進電力系統信息安全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2加強電力系統信息安全日常運維管理的對策措施

為有效加強電力系統信息安全維護和管理,要從總體上進行措施防護,展開詳細的分區管理、分級管理以及分域管理。要從制度上進行有效信息保護,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進行安全管理網絡的建設,信息安全日常的運行和維護技術措施網絡圖。

2.1日常運行和維護工作的分類

信息運維過程中,受到工作內容、性質影響可進行不同分類:電源、信息設備、網絡以及信息終端類等的安裝等。

2.2環境模擬發現危險點

通過具體分析信息運維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環境模擬,并基于此重點分析工作內容當中的危險點。進而采取有效的手段改進日常工作效果,總結歸納該內容。通過結合UPS電源工作情況,環境模擬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關掉舊電源系統,并拆除主機以及系統電源蓄電池;

(2)安裝新電源系統以及主機和蓄電池,并進行開機測試;

(3)對系統設備當中的線路以及安全標示進行制作;

(4)對電源系統工作現場進行清理,并根據工作內容進行危險點等的分析。從危險點內容角度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機房設備出現全面停電情況,由于誤碰造成的其他相關設備的運行問題,觸電問題、電池短路以及落物等。針對這些危險點內容進行分析,可以采取幾下幾個方面的應對舉措:

(1)通過聯系物業公司,實現對機房系統進行市電方面保護;

(2)在進行機房設備相關操作的過程中,對相鄰機柜選調設備前懸掛警示語。

(3)采用絕緣材料工具進行操作,對未使用過的電源采用絕緣膠布進行連接。蓄電池附近不應當放置雜物。

(4)應當選擇有利于同性的地方放置物品,便于運輸和搬運。

2.3工作規范情況

根據上述中的極點內容進行分析,并結合IMS操作系統相關內容要求,形成了有關信息網絡割接典型工作票內容,具體包括幾個方面:

(1)在工作現場做好準備工作,并落實安全措施以及危險點、技術交底的工作;

(2)進行系統線路方面的布設,包括通信用直流電源線路以及相關光纖等;

(3)安裝信息柜當中的相關設備,主要包括H3C-S3610-28P等設備;

(4)在布設成功之后,應當進行開機測試,確定上述中線路的暢通與電源穩定;

(5)設備實現正常運轉,應當進行設備校準與調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通道割接相關工作;

(6)進行割接的過程中,應當停用線路發射器等設備的電源使用,并查處光纖手法設備等;

(7)連接布設完成的線路設備,進行運維方面的狀態測試;

(8)對各個分配線路設備管理IP以及引用IP進行遠策測試連接;

(9)當測試完成,應當將測試數據內容進行保存;

(10)當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應當進行標示設置;

(11)整理工作現場,關閉電源等設備。上述工作內容當中包括幾個方面的危險點,具體如下:開關交換機電源過程中需要加強注意備份,避免出現數據丟失情況;設備電源連接之前應當保證進行驗電,防止出現問題;設置防雷電源設備,避免出現柜內帶電情況。基于對上述工作內容以及危險點分析,形成以下幾點安全措施:

(1)設置安全防護設施,避免出現在工作運行期間出現誤碰造成的安全事故,并懸掛“在此工作”等警示牌。操作人員應當穿戴標準工作服,使用的安全運維工具。

(2)連接市電的設備應當進行防觸電等的安全防護測試,在進行直流電連接的過程中,應當對相關工作流程進行準確的掌握。避免由于誤碰造成的短路或者是打火現象出現。

(3)為防止出現靜電損害用電設備,拔插業務功能板過程中應當穿戴防靜電設備。

(4)為避免出現數據隨時,應當及時保存設備當中相關數據參數。

(5)為避免出現信息安全事故,需要對各項操作步驟進行核實,防止出現信息網絡安全問題。

3結束語

篇9

有效的數據備份體系包括備份介質、網絡備份與存儲管理軟件等,制定有效的數據備份措施,包括雙機熱備份、日常備份機制、災難恢復措施、甚至災難備份中心等。數據存儲備份技術包括DAS、NAS、SAN等。

2系統安全

2.1目標

系統安全的目標主要是保證主機,特別是各個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操作系統、應用服務器及其數據的安全。

2.2需求分析

系統安全主要是防范對各種操作系統(各種Windows、UNIX、Linux系統等)、網絡基本服務(如FTP、TELNET、HTTP)、應用服務器(如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等的攻擊。常見的網絡攻擊類型包括端口掃描、IPC攻擊、CGI攻擊、數據庫口令猜測、強力口令破解等以及針對特定服務的攻擊。

2.3建設方案

(1)獨立區域劃分:按照行政劃分,以每個行政單位為單元劃分獨立的安全區域,每個區域內設置安全管理員管理本局域網內的服務器和主機,獨立完成服務器的安全配置,加強現有系統安全。

(2)漏洞掃描平臺:包括漏洞預警、漏洞檢測、風險管理、漏洞修復、漏洞審計、漏洞知識庫、漏洞識別、基于WEB的漏洞安全分析。可以檢測出掃描對象的操作系統版本及安全漏洞、應用服務程序的安全漏洞、木馬程序、用戶列表的不安全賬號等。

(3)網絡防病毒體系:網絡防病毒體系建設中,應遵循層層設防、逐層把關,分布配置,集中管控的原則,堵住病毒傳播的各種可能途徑,建設措施包括網關防病毒、郵件防病毒、服務器防病毒、主機防病毒等。

3應用安全

3.1目標

應用安全的目標是針對電子政務系統上運行的各種應用系統和應用系統數據,其安全目標主要是防范各種內部攻擊,包括利用應用系統中存在的后門、陷阱,竊取合法用戶身份、非授權訪問、竊聽重要數據等。

3.2需求分析

電子政務系統應用安全體系必須能夠提供全面的的安全服務,包括嚴格的用戶身份認證、細粒度的訪問控制、高強度的數據傳輸保密性和完整性、詳細的審計記錄等。應用安全體系必須能夠為電子政務系統現有的、將來的各種應用提供一個統一的安全平臺。應用安全體系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理平臺,這個應用安全管理平臺必須提供全局的用戶、資源和授權策略的管理功能。

3.3建設方案

(1)統一安全認證:用戶登錄統一的應用系統平臺時,首先要通過統一認證中心的安全認證,使得系統在應用級別又加了一層安全防護。統一認證中心通過雙因子認證保證了用戶的合法接入,為安全使用做好了入口的防護。

(2)數據加密:用戶登錄系統時,通訊的數據將用戶的信息(用戶名、密碼等)進行加密,然后再進行傳輸,當用戶的加密信息與服務器端相匹配時,才能完成安全登錄認證。

(3)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是確保數據真實性的基本方法。利用數字簽名技術可以進行報文認證和用戶身份認證。數字簽名具有解決雙方糾紛的能力。

(4)訪問控制:當一主體試圖非法使用一個未經授權的資源時,訪問控制將拒絕這一企圖,并將這一事件報告給跟蹤系統。

篇10

企業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威脅

當前,大多數企業都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網絡化,這是提高辦公效率、擴大企業經營范圍的重要手段。但也正是因為對計算機網絡的過分依賴,容易因為一些主客觀因素對計算機網絡造成妨礙,并給企業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1網絡管理制度不完善

網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妨礙企業網絡安全諸多因素中破壞力最強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就是規矩。當前,一些企業的網絡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未形成規范的管理體系,存在著網絡安全意識淡漠、管理流程混亂、管理責任不清等諸多嚴重問題,使企業相關人員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網絡威脅,也給一些攻擊者接觸并獲取企業信息提供很大的便利。

2網絡建設規劃不合理

網絡建設規劃不合理是企業網絡安全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企業在成立初期對網絡建設并不是十分重視,但隨著企業的發展與擴大,對網絡應用的日益頻繁與依賴,企業未能對網絡建設進行合理規劃的弊端也就會日益凸顯,如,企業所接入的網絡寬帶的承載能力不足,企業內部網絡計算機的聯接方式不夠科學,等等。

3網絡設施設備的落后

網絡設施設備與時展相比始終是落后。這是因為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是發展更新最為迅速的科學技術,即便企業在網絡設施設備方面投入了大筆資金,在一定時間之后,企業的網絡設施設備仍是落后或相對落后的,尤其是一些企業對于設施設備的更新和維護不夠重視,這一問題會更加突出。

4網絡操作系統自身存在漏洞

操作系統是將用戶界面、計算機軟件和硬件三者進行有機結合的應用體系。網絡環境中的操作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安全漏洞。其中包括計算機工作人員為了操作方便而主動留出的“后門”以及一些因技術問題而存在的安全隱患,一旦這些為網絡黑客所了解,就會給其進行網絡攻擊提供便利。

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策略

如前所述,企業網絡安全問題所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構建企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已經刻不容緩。要結合企業計算機網絡的具體情況,構建具有監測、預警、防御和維護功能的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企業的信息安全。

1完善企業計算機網絡制度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業網絡安全體系的重要前提。要結合企業網絡使用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和使用制度,強化企業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明確網絡安全管護責任,及時更新并維護網絡設施設備,提高網絡設施的應用水平。如果有必要,企業應聘請專門的信息技術人才,并為其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同時,還要為企業員工提供網絡安全的講座和培訓,引導企業人員在使用網絡時主動維護網絡安全,避免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

2配置有效的防火墻

防火墻是用于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設備或軟件,防火墻技術是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的重要構成。防火墻技術主要通過既定的網絡安全規則,監視計算機網絡的運行狀態,對網絡間傳輸的數據包進行安全檢查并實施強制性控制,屏蔽一些含有危險信息的網站或個人登錄或訪問企業計算機,從而防止計算機網絡信息泄露,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

3采用有效的病毒檢測技術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在計算機原有程序中插入的能夠破壞系統運行或破壞數據,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病毒是對網絡造成最大威脅的因素,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病毒檢測及反應技術,及時檢測到病毒并對其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