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講法治課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31 20:3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個人講法治課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個人講法治課材料

篇1

2010年7月3日中午,一輛從蘭州駛來的長途汽車緩緩進入山丹縣汽車站,車停穩后,一個背著大包小包的女人走了下來。走出車站,她摘下寬邊遮陽帽,打量著這個有些破舊的西部小縣城。

背包的中年女子名叫馬蘭,是一位資深律師。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她從繁華的北京來到偏僻的山丹縣。來之前,她頗富詩意地認為,她要到的山丹縣一定有著很多紅艷艷的山丹花。到了縣城她才發現,山丹縣既沒有山丹花,也沒有想象中的美麗風景,這里缺水、干旱、偏僻,整個山丹縣只有20多萬人口。

在一家單位廢棄的辦公樓里落下腳后,馬蘭便展開了工作。山丹縣是全國213個沒有律師的貧困縣之一,當地人有了矛盾大都私下協商,協商不成就到鎮上找司法助理員進行調解,打官司只能請一些沒有律師證的“法律工作者”。

馬蘭記得第一次提供法律援助時的情景。那是一位神情憔悴的單親母親,一見面就緊緊握住她的手,聲音哽咽著說:“馬律師,你來了我就看到希望了,你要為我兒子做主,我兒子人沒了,人沒了啊……”馬蘭給那位一臉愁苦的母親倒了杯水,安慰她慢慢說。這位母親說,他兒子酒后駕車與對面正常行駛的摩托車相撞,當場車毀人亡。因系酒后駕車且無照駕駛,當地交警部門認定她兒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面對這樣一個滿心傷痛、滿心期待的母親,馬蘭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安慰她。接手案件后,她分析案情,研究卷宗里的證據材料,認為對方當事人也有可能承擔事故的10%至40%的責任。她讓那位母親又補充了證據材料,寫好訴狀后去法院立案。

立案的當天下午,馬蘭和那位母親沿著辦公樓的樓梯下樓時,那位母親突然緊緊抓住馬蘭的手,眼淚汪汪地說:“事情從發生到現在,我沒睡過一個好覺,沒吃過一頓踏實飯,今天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握著那位母親的手,馬蘭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責任。

不久,馬蘭又接手了一起車毀人亡的交通肇事案。該事故中,駕車人深夜駕車,車速較快,撞到了一棵大樹上,司機和副駕駛位置上的人當場死亡,車后座的人被撞成重傷。坐在副駕駛位上的男孩大學畢業工作剛一年,自幼喪母,是父親一手把他拉扯大的。男孩的父親請求馬蘭給他寫訴狀,馬蘭問一句,他說一句。馬蘭寫好訴狀,男孩的父親向她鞠了一躬,捧著訴狀轉身走了。從男孩父親沉默的背影中,馬蘭能讀出他內心的悲傷。

馬蘭從幾起交通事故訴訟中分析,山丹縣人少地多,除縣城外,村與村距離較遠,當地人出行一般依靠摩托車,加上路況不佳,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因為當地人法律意識淡薄,再加上沒有法律援助,這些交通事故私下協商不好,很多人選擇極端的方式解決,就會釀成大禍。

馬蘭還發現,在山丹縣除了交通事故案件外,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也不少。2012年4月20日,山丹縣發生了一起6名未成年人將一名不滿14歲的初一學生活活打死的案件。不滿15周歲的小龍是犯罪嫌疑人之一,山丹縣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馬蘭擔任他的辯護人。

翻閱卷宗后,馬蘭心情異常沉重。一個未滿14歲的男孩慘死在拳腳、棍棒之下,死后被埋,幾小時后,尸體又被挖出焚燒,現場慘不忍睹。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花季少年犯下如此暴行呢?馬蘭一直思索著這個問題。她走訪了6個少年的家庭,發現有3個孩子家世相同: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而學校對這些留守少年也缺乏關心,對孩子的關心同樣沒有做到位的還有司法機關。比如逮捕這些孩子時并沒有考慮到他們是未成年人,直接開著警車到學校去抓人,這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為了不讓未成年的孩子再次走上犯罪道路,馬蘭決定到學校去講法制課,對他們進行普法教育。全縣20多所中小學,不管路多遠、多難走,馬蘭都一一走到,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宣傳圖片教育孩子們知法、懂法、守法。除了學校,馬蘭還到各鄉鎮進行普法宣講,給成年人講《侵權法》《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等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馬蘭認為,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給老百姓進行普法教育,比辦一樁案件更有意義。 康巴漢子跳舞謝恩,為老漢三只羊出面調解

在甘肅的法律援助經歷,讓馬蘭看到西部法律援助人才的匱乏。隨后5年,她又申請到、云南、新疆、貴州進行法律援助,行程6萬公里,普法宣講5萬人次,辦理各類案件300多件。

2011年7月,馬蘭來到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一個人撐起整個法律援助中心。剛到拉薩時,當地干部群眾對法律援助工作還不了解,馬蘭主動要求培訓司法助理員和鄉鎮干部,到學校、機關進行普法講座。很快,“北京來了個專門幫助困難群眾打官司的好律師”的消息傳開了,找馬蘭辦案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忙的時候,她一天要接待50多位群眾,有時連水都顧不上喝。與馬蘭打交道的大都是藏民,藏民對她的信任就像拉薩上空的藍天白云一樣不含雜質,馬蘭時刻繃著一根弦兒,提醒自己不能辜負藏族同胞對她的信任。

2012年春節前,20多名來自林芝的藏族男子走進城關區法律援助中心,這些面龐黝黑的康巴漢子頭上盤著小辮,靜靜地站在馬蘭面前,把手里的白條遞給她,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她,那種發自內心的信任讓馬蘭心里熱乎乎的。馬蘭了解到,這群康巴漢子在拉薩做建筑工,工地老板本來承諾年底付給他們工錢,沒想到他們收到的卻是一張張白條。

隨后,馬蘭找到欠薪的老板,先給他講法律,然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盡早籌錢發給民工。經過多次溝通、協商,馬蘭最終幫那群藏族同胞討回了血汗錢。拿到應得的報酬后,粗獷的康巴漢子們簇擁著馬蘭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向她表示感謝。那一刻,馬蘭內心充溢著滿滿的幸福。

忙碌的一年即將結束,因為身體不適,馬蘭準備結束在拉薩的工作。不料,城關區司法局的領導來到她辦公室,懇請她續任一年。想到自己離開后,好不容易開展起來的法律援助工作沒人接替,馬蘭選擇了留下。

2012年7月,兩年的法律援助工作結束了,馬蘭臉上已經有了高原紅。大家以為她該回北京享受家庭生活了,誰知在接下來的3年里,她卻先后到云南、新疆、貴州等地繼續著法律援助工作。

2013年7月,馬蘭來到新疆巴楚進行法律援助工作。她在處理一起交通肇事案時,需要到新疆哈密巴里坤法庭開庭。時間緊迫,馬蘭帶著受援人匆忙坐上火車。由于沒有提前訂票,在窗口已經買不到座位票了,受援人恰恰又是拄著雙拐的殘疾人,馬蘭攙著他上了車,看車廂里擁擠不堪,考慮到受援人無法久站,馬蘭花30塊錢在餐車給他找了個臨時座位。

馬蘭和受援人到達哈密后,又乘坐中巴車趕往巴里坤,途中要穿越天山。天山的路險峻狹窄,沿途都是90度大轉彎,司機很難看到對方來車。一路上馬蘭緊張得一刻都不敢閉眼。到達巴里坤后,馬蘭立刻趕去開庭。庭審從下午4點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30分。由于對案件研究透徹,準備充分,馬蘭的意見最終被法官采納了。判決結果下來后,馬蘭的當事人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賠償款。拿到判決書時,那位不善言辭的受援人噙著淚說:“大姐,如果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該咋活下去了,您是我的恩人??!”受援人發自內心的感激,讓馬蘭連日來的疲憊瞬間煙消云散。

2015年春節后,馬蘭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做法律援助工作。她連續14期做客當地電臺《金州法制時空》節目,在節目中宣講法律知識,與聽眾分享一些典型案例。

3月13日下午,一位穿著少數民族服飾的老伯走進馬蘭的辦公室。老伯說,他每期都聽馬蘭在電臺里講的法制故事,想讓馬蘭替他做個免費的法律服務。原來,老伯與鄰居不和,他喂養的5只羊跑到鄰居田里,被鄰居用鋤頭打死了3只。這些羊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今被鄰居打死了,鄰居卻不肯賠償,他想讓馬蘭幫他討個公道。馬蘭清楚,3只羊被打死對她來說只是個小案子,可是對這個老伯來說,羊就是他的命根子。老伯眼巴巴地望著馬蘭,像孩子一樣無助。馬蘭無法拒絕,跟隨老伯下了鄉,找到了老伯的鄰居,指出他惡意打死老伯的3只羊,等同于故意損壞別人的財物,如果協商不好,老伯可以報案。那樣的話,他不但要賠償老伯的損失,還會受到拘留的懲罰。老伯的鄰居懾于法律的威嚴,主動要求賠償了事。馬蘭又從社會和諧的角度,教育老伯的鄰居要以和為貴。在馬蘭耐心的勸導下,鄰居向老伯道了歉,兩家和好了。 6年“法援”路收獲滿滿, 當選年度法治人物實至名歸

截至2015年底,馬蘭已經做了6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這期間,她經歷過西北的風沙肆虐、高原的干旱缺氧、云南大山里提防毒蛇的心驚膽戰??蓪τ隈R蘭而言,這些困難都不算什么,在山丹縣的一年就像喝一壺陳年老酒,過后回味起來滋味綿長。馬蘭清楚地記得,她剛到山丹縣時,把廢棄的辦公樓作為棲身之所,所住的房屋窗戶打不開,白天光線昏暗,夏天異常悶熱。辦公樓平時沒人住,她接水還要到四樓的男衛生間。為了給自己壯膽,她哼著歌上樓提水。由于缺水,一到周六,全縣城經常停電停水,她只好買礦泉水解渴。周末沒有吃飯的地方,她只好靠餅子和拉面打發。辦公條件更是簡陋,法律援助中心只有一臺電腦大家共用,連裝卷宗材料的文件袋都沒有。 馬蘭當選2015年度法治人物

“甘肅都這么缺律師,的律師會更缺!”隨后,馬蘭來到拉薩市城關區進行法律援助工作。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考驗她的不僅是高寒缺氧,還有服務地沒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尷尬。馬蘭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找辦公室、掛牌、工作。在拉薩,她辦公與住宿的地方僅被一個擋板隔開,衛生間也是多人共用。初到拉薩,馬蘭的高原反應很厲害,家人勸她不行就回北京或換個地方算了,馬蘭卻咬牙堅持了下來。在拉薩的兩年,讓馬蘭對幸福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物質生活可以平淡,精神世界一定要富有。

6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經歷,讓馬蘭難忘的事情很多。2015年3月,馬蘭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金州法制時空》節目一連做了十多期法制宣傳,影響很大。有一次,她做完節目打車回家,上車剛開口說話,就被司機認出來了:“你是馬蘭律師吧?我聽過你的節目,你講的案例很生動,讓我很受啟發!”司機的話讓馬蘭很是欣慰。到達目的地后,馬蘭掏出錢來付車費,出租車司機說什么也不肯收她的錢,并真誠地說:“你能無償幫助別人,我當然也能無償拉你!”那一刻,馬蘭內心的滿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馬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家庭生活卻失去了很多。當初她報名參加西部法律援助工作時,親人朋友都說她瘋了,放著北京舒適安逸的日子不過,非要到貧困落后的西部自討苦吃。馬蘭卻這樣回答他們:“北京有2萬多名律師,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西部很多縣卻連一個執業律師都沒有,我在那里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6年來,馬蘭每年只回兩次家。有一次,她和丈夫通話,丈夫半開玩笑半是抱怨地說:“老婆,你再不回來,你長啥模樣我都不記得了?!瘪R蘭知道自己欠丈夫很多,玩笑里含著歉意:“等我做完這一年,就回家給你當牛做馬!”馬蘭對家人總是說做完這一年就不干了,可對西部那塊土地的眷戀和對法律援助事業的熱愛,讓她一年又一年地干了下去。在干滿兩年回到北京時,女兒到車站接她,看到她臉上有了高原紅,人也瘦得脫了形,忍不住擁住她哭了。一旁的丈夫調侃她說:“你要是穿上藏袍,我都懷疑自己娶了個藏族老婆!”

2013年除夕夜,馬蘭收到了日喀則牧民次仁多吉的電話,次仁多吉曾在馬蘭的幫助下討回了屬于自己的3萬元工錢。在新年里,他沒忘記給回北京過年的馬蘭打電話送去祝福:“馬律師,祝您全家新春快樂,扎西德勒!”次仁多吉的電話讓馬蘭既意外又感動,掛了電話,她眼圈泛紅,涌出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