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經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2 22:4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航運經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縣域經濟
一、在縣域發展電子銀行業務的重要意義
(一)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黨的十七大作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舉措。江西現有10個縣級市,70個縣,1411個鄉鎮,這80個縣(市)聚集了全省89%的人口,97%的國土面積,2/3以上的輕工業原料和工業品市場。江西省委、省政府將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建設新農村作為首要任務,縣域經濟已成為江西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06年,江西縣域實現生產總值2537億元,占全省的54.93%。2007年全省GDP達5469億元,增幅13%,財政收入665億元,增長28%,全省所有縣(市、區)實現財政收入超億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色資源開發、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等不斷推進,民營經濟、特色經濟、板塊經濟、勞務經濟等多元化經濟形式蓬勃發展,將助推縣域經濟再上新臺階,一大批經營規模大、市場化程度高的中高層次農村經濟主體將加速成長,中小企業異軍突起并出現集群化發展趨勢。而且,隨著產業轉移和城鄉經濟聯動發展,農民正在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新型農民群體也日益擴大。隨著縣域經濟實力的增強,各種客戶群體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多,對多元化金融服務的呼聲也更高。
(二)拓展縣域電子銀行業務有利于發揮農行優勢,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水平。“三農”業務是農行的“戰略支柱業務”,是農行發揮城鄉聯動優勢的著力點。近年來,江西農行網絡和電子化建設取得很大進步,一個以全國數據中心為依托,以11個二級分行、113個縣級支行為節點、以700多個城鄉營業網點為支撐的集中式計算機網絡系統已經形成。在省內同業中,江西農行金融服務功能齊全的網點最多、電子化網絡最大,具有聯結城鄉、輻射面廣、人力資源豐富、熟悉縣域市場、擁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體等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以銀行卡、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自助銀行、ATM、POS、自助終端等為支撐的、功能強大的電子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江西農行銀行卡發卡量665.6萬張,居全省各金融機構首位,其中農村及縣域地區銀行卡發卡量占到全行發卡總量的45%以上;銀行卡年累計消費額66億元,ATM運營數499臺;網上銀行注冊客戶達到11.3萬戶,其中個人注冊客戶11.16萬戶,其中縣域注冊客戶占其總注冊客戶的30%以上。事實證明,電子銀行業務在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中是大有可為的。面向“三農”和縣域,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有利于充分發揮農行在縣域及農村金融服務的固有優勢,有利于拓展縣域及農村地區潛在市場,有利于鞏固縣域商業金融主渠道地位、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能夠與其他業務形成良性互動,帶動其他業務在縣域及農村地區的有效發展。
二、如何加快電子銀行業務在縣域經濟中的運用
(一)健全服務渠道,加強推廣力量,完善營銷機制
1.加強電子銀行服務機構建設。一是完善機構,建立產品經理隊伍。隨著業務的發展,電子銀行從業人員嚴重不足與業務規模迅速膨脹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面向“三農”提供服務后,服務鏈條長的問題更加突出。為解決這個問題,有條件的、電子銀行業務量較大的市分行可考慮成立電子銀行部門,暫時不具備條件成立機構的行要充實專職的電子銀行產品經理,各縣級支行可視業務量的大小設置電子銀行產品經理。二是明確電子銀行管理部門和各前臺業務部門職責。各行電子銀行管理部門負責電子銀行渠道規劃、管理、推廣、培訓,各行前臺業務部門負責電子銀行的營銷及客戶維護,每年的產品推廣、營銷計劃由各行前臺部門完成。三是明確電子銀行產品經理職責以及與客戶經理協同工作機制。電子銀行產品經理的職責是負責電子銀行產品的引進、開發和測試,產品營銷任務的分解及考核,本行客戶經理、員工的培訓和下級行產品經理的培訓,促銷活動策劃,為客戶經理提供業務指導和支持。各二級分行、支行、網點所有客戶經理和網點大堂經理負責向客戶營銷電子銀行產品,指導客戶使用,跟蹤服務,為客戶解答簡單的、常見的電子銀行產品使用問題。客戶經理在不能解答客戶提出的電子銀行問題時,可以向產品經理請求支持,得到解決辦法后,再向客戶解答。各網點配備客戶經理或大堂經理,負責向客戶營銷電子銀行等產品。
2.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產品經理和客戶經理隊伍。一是組建一支高水平的產品經理隊伍。建立產品經理準入制度,要求各行選擇業務過硬、年紀較輕、學歷較高、既懂業務又懂計算機的員工充實到產品經理隊伍中。二是加強培訓管理。在建立電子銀行專家隊伍,制定常態化、制度化的培訓計劃,編制電子銀行產品培訓手冊,加強培訓工作考核,對考試合格人員頒發培訓合格證,不合格者要接受再培訓。三是創新培訓方式。充分利用行內信息載體和內部網站,開辟網上銀行專欄知識講座與論壇;制作簡明、形象、生動的培訓多媒體光盤;利用遠程教育系統提供員工自助培訓。
3.建立強有力的產品推廣激勵機制。充分利用營銷考核杠桿的引導作用,制訂包括營銷單位及其員工和分管行領導在內的三位一體的考核辦法,將營銷單位的利益、分管行領導的利益和普通營銷人員的利益掛起鉤來,激勵領導和員工共同努力完成網上銀行產品推廣營銷任務。一是根據發展需要建立電子銀行考核指標,將電子銀行金融性業務量占有率、電子銀行有效注冊客戶數、交易金額納入全行綜合績效考評中,提高網上銀行產品推廣目標在各級行綜合績效考評中的比例。二是制訂網上銀行計價考核辦法,將網上銀行營銷成果與相應的績效工資掛鉤考核,將利益直接分配給具體經辦人員,以此調動全員營銷網上銀行的積極性。要開發客戶經理考核系統,以方便對客戶經理計價考核。三是制定網上銀行專業部門考核辦法,將考核的結果與各行專業部門和主管領導的績效工資掛鉤。
4.與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廣泛合作。在縣域經濟日益繁榮的大背景下,隨著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農業發展銀行擴大業務范圍、郵政儲蓄銀行增強服務功能以及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準入門檻降低,農村金融機構日益增多。農業銀行要與這些金融機構進行廣泛合作,利用其他各類農村金融機構在廣大農村地區的銷售終端,營銷農行的電子銀行產品,擴大農行電子銀行產品的覆蓋范圍,提升縣域地區金融服務水平。在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的合作中,農行要成為農村地區規模化服務的牽頭人、農村先進金融產品的推廣者,更好地為“三農”和縣域經濟服務。
(二)選擇目標客戶,加大宣傳力度,拓寬服務平臺
細分市場,合理選擇目標客戶。一是做好個人客戶市場細分和目標客戶選擇。縣域和“三農”個人客戶分為農民客戶、縣城和鄉鎮居民客戶。農民客戶分為未受過教育或受教育少的農民,以及受過一定教育的出外務工青壯年農民、種養加工大戶、個體工商戶等。后三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收入,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有較強的轉賬、取現、匯款、貸款、理財等金融需求,由于其居住地離城鎮較遠,辦理業務不方便,稍加引導,消除對電子銀行安全性的擔心,容易接受電子銀行服務。這些客戶是電子銀行的重點個人客戶。城鎮居民客戶細分比較復雜,一般來講有具有中學以上文化、一定的經濟收入、年齡在18-40歲的居民為電子銀行的主要客戶群體。其中,個體工商戶、鄉鎮、縣黨政機關領導、效益良好的企事業單位員工、企事業單位領導及財務人員、喜歡上網的青年人等為電子銀行的重點客戶。這些客戶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理財、代繳水電費、網上支付的金融需求,對電子銀行的安全性不是很放心,但抵觸心理不強,較易接受。二是做好企業客戶市場細分和目標客戶選擇。縣域和“三農”企業客戶是電子銀行的重點客戶,可劃分為涉農的企業和非涉農企業。按企業規模和行業影響,涉農企業又可劃分為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等。其中,龍頭企業較少,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農業企業以公司加農戶為主要經營方式。農業企業集中坐落在縣城的工業園區。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管理狀況和需求各有特點。龍頭企業管理較嚴謹,財務人員配置充足,要求網上銀行功能強大,除能提供基本的結算業務、代繳費服務,還能夠提供集團資金管理、投資理財等服務。中小企業多為私營經濟,資金有限、管理較松散、財務人員配置較少,一般只要求提供基本的結算業務、代繳費業務、自助生產經營貸款使用和歸還等業務。大部分企業客戶擔心電子銀行的安全性。非涉農企業也可劃分為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企業管理狀況和需求與涉農企業類似。三是實現電子銀行渠道和傳統業務注冊渠道的融合,方便縣域或“三農”客戶開戶和注冊電子銀行業務。對于遠離城鎮或鄉鎮沒有農行網點的農民客戶或農業企業客戶,可充分發揮電子銀行自助注冊功能,解決他們在農行開戶和注冊電子銀行不方便問題。一方面在網上銀行上提供申請開辦銀行卡和存折等業務功能,該功能提供申請表給客戶在線填寫,然后將申請表提交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辦理完業務后,通過掛號郵件寄給客戶;另一方面依托網上銀行便于認證客戶身份的優勢,在網上銀行增加開通其他電子渠道(電話銀行、手機銀行、手機信使)業務的功能。與此同時,在網點將傳統銀行產品和電子銀行產品捆綁起來營銷,將電子銀行注冊業務放入傳統業務開戶申請表中,引導客戶選取。四是開發功能強大的電子銀行管理系統,方便管理電子銀行注冊客戶、對客戶經理進行計價考核、給出各種業務報表。
2.注重營銷,加強網上銀行安全性宣傳。首先,應告知客戶網上銀行作為一項成熟的銀行產品向社會推廣,是一項安全可信的業務。安全性作為網上銀行賴以生存和得以發展的核心及基礎,銀行都建立了一套嚴密的安全體系。一是采取了高標準的網絡技術安全措施。例如,設置多重高性能軟件和硬件防火墻,有效阻止了黑客病毒對網上銀行系統的惡意攻擊;網絡數據傳輸采用128位SSL密鑰加密,各種交易數據以密文形式傳輸,可以防止客戶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截取和篡改;通過數字簽名技術建立客戶身份認證方式,數字證書認證采用國際上安全性最強的1024位非對稱密鑰算法PKI安全體系,實現對客戶身份的合法認證。二是采取了周到細致的客戶端安全防范。如客戶必須持有網銀證書和密碼才能進行交易,對企業客戶設置了個性化的權限管理,企業賬戶任何一筆資金類交易需要兩名以上的操作員才能完成,關鍵交易需要兩次密碼輸入。三是實行嚴格的制度管理和規范的業務流程。如從市場拓展、開戶資料收集、開戶資料確認,直至系統開通,都制定了嚴格的人員分工合作和互相監督的管理制度;設有網銀后臺監控崗位,實時監控網銀業務情況,進而保障客戶交易的快捷安全。
其次,應加強對客戶安全意識宣傳,培養客戶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要建議客戶使用安全性較高的操作系統,并為系統設置一個密碼;提醒客戶妥善保管自己的網上銀行證書,為證書設置一個不易猜中的密碼,不要將密碼告知他人;安裝防病毒軟件并及時升級病毒庫;不要將網上銀行密碼與卡或存折的密碼設置成相同密碼,同時對密碼要定期更換;對操作系統補丁及時更新;不要使用來源不明的軟件;最好不要在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銀行等等。
第三,還應該向客戶解釋造成網上銀行風險的原因,告知客戶網銀案件的發生大部分都是證書或密碼丟失泄密等非技術原因造成的,著重向客戶宣傳越來越優化的網絡使用環境和廣闊的業務發展前景,通過網上銀行的方便快捷,引導鼓勵客戶使用網上銀行產品。
(三)整合電子渠道,為客戶匹配產品
從客戶定位看,要重點選擇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的關聯市場客戶,新農村建設中的縣域支柱產業和中小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民群體,以及農業促進體系市場的主體。從區域定位看,要以縣域為基礎,按產業鏈要求,服務產業關聯的城鄉市場和產業帶布局的區域市場。從產品定位看,應擇機發展電子銀行業務,培育“三農”客戶各層次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使農行成為先進金融產品的推廣者和農村金融層次提升的引導者,
對外出務工青壯年農民提供手機銀行和電話銀行;對種養加工大戶主要推薦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手機信使、金穗支付通;對個體工商戶主要推薦使用手機信使、手機銀行、金穗支付通;對城鎮居民重點客戶推薦使用網上銀行、手機信使和手機銀行。
對農業龍頭企業、縣城大企業推薦使用網上銀行企業版;對中小企業推薦使用網上銀行中小企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