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診所自查整改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10 02:45: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診所自查整改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診所自查整改報告

篇1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整治責任

我局把深入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工作作為今年醫療器械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為確保專項整治工作落到實處,不走過場,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各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醫療器械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藥械化監管科。同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下發了《區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宜伍食藥監【2014】15號)文件,明確了整治工作的指導思想、整治目標、主要任務、整治措施和工作要求,對專項整治的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進行了細化,堅持做到工作有目標、監督有記錄、查處有案卷、舉報有回音。我局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專項整治推進中遇到的問題。

二、做好宣傳動員,營造良好氛圍

在市局“五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出臺后,我局通過醫療機構監管和藥店監管QQ群上通知、公告等形式,及時將專項行動時間、內容及要求告知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及使用單位,要求各單位增強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和自律意識,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積極與新聞媒體溝通,通過多種方式報道專項行動工作進展。在專項檢查中,執法人員以督促檢查和教育培訓相結合,注重加強對醫療器械從業人員《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守法意識和責任意識;采取發放宣傳資料、現場示范、當場指導等形式,提高醫療器械從業人員管理使用水平,要求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建立醫療器械采購、驗收、使用、養護、銷售、銷毀等制度,嚴格執行并做好記錄,從源頭上控制醫療器械的質量。通過檢查與宣傳、檢查與服務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了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的用械質量安全意識和水平,切實保障了群眾用械安全有效。

三、突出工作重點,開展集中整治

在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檢查工作中,我局克服人員少、力量單薄等問題,堅持與中藥飲片、終止妊娠藥品、個體診所藥品等專項整治活動相結合,采取自查與監督檢查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在轄區內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面檢查。

(一)組織轄區內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按照市局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和我局對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安排,要求轄區內的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對器械的購進渠道、驗收記錄、銷售記錄、銷毀記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上核準的經營范圍、執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監測和報告制度、購進醫療器械索要的合格證明以及從業人員體檢等方面進行自查,并要求各器械經營、使用單位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相關法規要求整改到位,確保各自所經營、使用的醫療器械合法、安全、有效。

(二)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對轄區內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自查整改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監督檢查。在專項整治過程中,對單位存在的一般性問題進行指導,督促整改到位,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調查處理。截至7月28日,我局共出動執法人員580人次,出動車210輛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06家、使用單位120家,責令整改6家,群眾投訴舉報6件,立案1件,媒體宣傳2次,罰沒款2萬元(還未結案)。

(三)加大案件的查辦力度。我局2014年4月23日根據河南省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協查函,對本轄區的區南北天城萬隆口腔門診部史軍的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發現該門診部購進120支牙科車針無注冊證號、無供貨單位資質證件和隨貨同行票據,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工作人員立案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當事人為了逃避處罰,不配合調查,設置重重障礙并誣陷和誹謗執法人員,我局并沒有因為各種困難和阻力而放棄調查,進一步加大力度對此案進行查處,目前已對當事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車針120支并罰款2萬元。我局以此案件為契機,對轄區口腔診所進行了專項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情況要求其單位進行了整改,進一步規范了各醫療機構用械行為。

四、存在問題

(一)購進驗收環節。部分醫療機構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普遍在購進醫療器械時不注意查驗對方的資質證明,只索要供貨方《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產品注冊證和合格證明,未對資質進行詳細的審核,導致部分資質證明文件過期或收集不全。

(二)無單獨的醫療器械倉庫和醫療器械陳列區。部分醫療機構沒有醫療器械專用倉庫,醫療器械一般都放在藥品庫房內,且無明顯標志。

(三)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銷毀記錄不規范。在檢查中發現,部分個體診所都沒有建立銷毀記錄,且建立的記錄只寫明了銷毀的具體數量,其他內容信息記錄不全。

(四)醫療器械經營、使用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對醫療器械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五、下階段工作要求

(一)要嚴格按照《市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抓好階段性工作的推進,樹立問題導向,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違法行為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切實解決一些影響公眾安全的突出問題,達到整治一類產品規范一種行為的目的,切實保障公眾用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