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個人挑戰書范文

時間:2023-03-26 17:43: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生個人挑戰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生個人挑戰書

篇1

去年,當我再一次站在一群活潑、可愛又純凈的一年級孩子們面前時,我決定用書籍這支奇妙的“彩筆”,在孩子們純凈的天空里描繪出一片繽紛的畫卷。于是,我在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任務外,每日堅持抽出十分鐘陪伴孩子們閱讀。也許你要說十分鐘太短了吧,但是一年了,看著孩子們的成長,我更加堅信自己的決定,更喜于這十分鐘閱讀的收獲。

一、閱讀打開了一扇扇窗

每天堅持十分鐘的閱讀,能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兒童步入小學就意味著從現實的對話進入一個較多使用文字符號的神奇世界。從此,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剛入學的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起先我每天為學生閱讀十分鐘,這時如果老師只講了一個精彩故事的開頭,又或是讓故事的結局戛然而止的話,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便產生了。后來當所有的學生都迫切的詢問故事下面發生了什么時,我便把一本本好書介紹給他們。你可以想象這時孩子們拿起書閱讀的樣子,真可以用“如饑似渴”來形容。現在“讀書時間到了!”這句話已經成為我和學生們每天的默契。書包里、書桌上、圖書角,進了我班隨處都能見到書,經常能聽到片片的讀書聲,我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散發著濃濃書香味的環境,讓他們在我精心挑選或推薦的書籍里暢游。從那專注的神情中,我發現他們已經打開了一扇扇心靈之窗,讓書的喜、怒、哀、樂鉆進了他們的內心,原有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我喜于用閱讀點燃了他們內心閱讀的火焰。

二、閱讀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語文素養

每天堅持十分鐘的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語文素養。當閱讀成為學生個體自覺的行為,根據閱讀興趣與需要,閱讀符合自己年齡段特點的讀物,自由展開閱讀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平時有了閱讀的積累,我班的孩子上課思維活躍,語言豐富、表達流暢。他們會積極的將自己平時的積累與讀書感悟與同學一起分享,課堂上踴躍參與活動,大膽展示自己,讓閱讀豐富了語文生活。上課時,我有意問一些有挑戰的問題,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大多能迎刃而解。學生也是有思想的,他們會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把自己的看法和書中的進行互動,因此,我的課堂經常有超出預設而生成的精彩,課后也經常有學生圍繞在我的周圍,歪著腦袋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還大膽的挑戰書本的“不足”。

三、閱讀把情感的心弦撥動

每天堅持十分鐘的閱讀,能把學生的情感心弦撥動。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書籍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因素,在閱讀的同時引領學生感知體悟,激勵學生表情達意,豐富學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當他們聽了《賣火柴的笑女孩》后,為大年夜熱鬧氛圍中凍死的小女孩而傷心;看了《丑小鴨》后,為丑小鴨的命運而擔心;讀了《白雪公主》后,替美麗可愛的白雪公主遭受后母的毒手而氣憤……時,我總抓住機會鼓勵他們談談心中的想法,目的是發展語言表達的同時,借著故事情節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用故事去撥動他們情感的心弦。如此這般,學生看書就不是看一個個呆板的文字,而是與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故事進行感情的溝通,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閱讀讓想象插上了翅膀

篇2

一、教學評價的方式

1 建立學生數學學習的檔案袋

用數學學習檔案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數學過程,可以全程、多樣、有效地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學生在收集學習數學記錄的過程中,會看到自己一天一天積累起來的知識,會看到自己的進步,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怎樣就是好的,怎樣就是不太好的,這也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客觀評價的過程。久而久之,這種對優劣的判斷能力會指導孩子如何學習數學,如何克服不良學習習慣。在實踐過程中體驗自我充實、自我完善,逐漸樹立自信心。

在建立數學學習檔案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辟一方自我展示區域,供學生辦個人數學學習記錄展覽。如開辦“×××個人數學學習成長足跡展”,或“×××學習檔案展”等。任何一名同學只要提前向老師提出申請,都可運用那塊區域,所展出的學習記錄可由自己或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之下設計完成。

2 給學生二次評價與延遲判斷

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差異,教師應該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達到。因此,教師可以選擇推遲做出判斷的方法。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測驗的答卷或作業不滿意,可以提出申請,重新學習后再解答。教師可以據此對學生進行第二次評價。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了學生的縱向發展。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種“推遲判斷”能讓他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變化、成長和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給學生提供二次評價或延遲判斷是保護學生學習信心和熱情的有效手段。

二、過程評價不同方式的運用

關注過程,兒童對數學的感受對于今后是否喜歡數學學習、能否學好數學十分關鍵。因此,過程評價應從第一學期開始,關注全面,關注全程。過程評價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過程,重點放在縱向評價,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眼于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而不是簡單地分等排序,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關注平時,教師要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時間上看,有學習前的預習性評價、學習中的形成性評價和學習后的總結性評價。從空間上看,在學校應該包括課堂上的評價、活動課的評價;在校外,應有家庭評價和其他活動的評價,要實現評價時空過程化,及時了解學生已經達到的程度,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調控教學行為,使全體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

關注呈現,過程評價要防止空泛,教師要采用多種呈現形式,形成清晰的評價軌跡。可采用個人、小組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口試、面試、筆試相結合;免試與重試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口試的主要內容是說理,即:說算理、說解題思路、講公式的推導過程等。面試的主要內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擺學具推導公式,測量,制作等。讓每個人體會到只要你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關注個性,過程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共性,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實行統一評價與分層評價相結合,以分層評價為主要方法。對于優等學生的評價,重在引導他們創新,引導他們勇于挑戰教師、挑戰書本,勇于超越自我。對于相對后進的學生,則要千方百計抓住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發現,都要及時加以表揚。同時,實行“彈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規定。從而引導其參與到學習之中,品嘗學習的樂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篇3

一、情景的創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情景創設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目的明確,情境的創設,要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例如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么”等問題。其次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或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系較緊密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或能把課堂所學應用到生活中去。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利率》,我創設了三個問題,1.有多少同學在過新年時有收壓歲錢,大約有多少?2.你每年的壓歲錢怎樣處理?3.為什么存入銀行?讓學生通過交談明確儲蓄的意義是可以支援國家建設,更加安全有計劃,還能增加收入。讓學生明白數學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后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例如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睛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營造緊湊的課堂氛圍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占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足勁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一節課40分鐘學生的注意力往往無法從頭到尾都集中。在教學時試我通過“提問――思考――發現”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學生高參與的課堂氛圍。試想想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時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于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容易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而在強調重點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愿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往往在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里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在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也不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這樣的課學生注意力能跟上知識的遷移而取得異常的效果,學習的積極性往往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三、注重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