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的中國夢范文

時間:2023-03-20 20:2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征文我的中國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征文我的中國夢

篇1

張軒

征文的題目一公開,同學們都爭相表達自己的中國夢。有的同學慷慨激昂地說:“我的中國夢是成為一個科學家,研制出最先進的武器,保衛自己的國家。”有的同學說:“我的中國夢是賺很多錢,買很多高樓,開豪華小車。”看著同學們激情四溢,唾沫橫飛的樣子,我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中國夢。當科學家,太遙遠;賺大錢,還太小。我現在除了看書學習就是運動。成為國家級運動員,也不是我的目標。一定要問我有什么夢想的話,那就是博覽群書。對,我的中國夢就是遍觀群書,做一個文化在胸的人。

媽媽說,現在的人都追求金錢去了,人們的大腦里只裝滿了錢,為錢而生,為錢而死。很少有人靜下來看書,汲取書中的營養,以知識和文化武裝自己的大腦,豐富自己的人生。媽媽還告訴我,如果一個國家的民眾都不讀書,那么這個國家的民眾最終會成為靈魂的乞丐。對于媽媽的話,我似懂非懂,但我明白“乞丐”是“可憐的人”的意思,也就隱隱約約懂得媽媽要表達的意思,懂得讀書的重要性。

其實,以前的我,也沒有愛上看書,但是媽媽耐心地給我講了很多道理,說到讀書于己有利,于國有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海,浩渺如煙,倘若我們丟掉先輩的智慧,一味地追求經濟的單向發展,中國最終還是會走向發展的瓶頸,所有的中國夢,都會成為南柯之夢。媽媽怕我聽不懂,就給我打了個比喻。比如一個一夜暴富的人,兜里揣著大把大把的票子,大腹便便,耀武揚威,口出臟言,隨地吐痰。這樣的人,能受多少人尊重?同樣,這樣的民族,能受多少國家敬仰?這樣的國家,更談何成為一流的大國強國?

從媽媽的話中,我明白中國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忘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所以,對我來說,我的中國夢就是成為汲取文化營養的小小一員。

曾經,我背過《三字經》,讀過《論語》,知道孟母三遷、伍子胥鞭尸,聽過屈原的無奈,了解魯迅的悲憤,欣賞過朱自清的《春》。曾幾何時,秋天,我走進了《巴黎圣母院》;冬天,相識了《大衛·科波菲爾》;夏天,漫游了《格列佛游記》;春天,聽到了《野性的呼喚》,結識了《父與子》……寒來暑往,春夏秋冬,我就像只小小的魚兒,穿梭在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的海洋里。

今天,我依然要堅持讀書。每天安排,運動必備,讀書必備。媽媽說,要用三分之一的工資用來買書。家里已經有兩個大書架,媽媽還準備添置兩個。我們的家,不僅是休息的港灣,更是書的海洋、心靈的棲息地。

篇2

(英語系 許一束)

中國夢,無疑是個讓人激情迸發的詞匯。每一代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夢想,從以前的考上大學,到現在的出國深造;從以前的餐桌有肉,到現在的追求有機生活……人們的夢想變化著。無數人窮盡一生,奮斗,跌倒,爬起,最終成功,而社會就在一次次悲喜交加的追夢的過程中,緩慢而又積極地向前移動著。中國,這個有13億人口,幾億戶家庭構成的龐大國家,也在這偉大的進步中慢慢復興。可以說,中國夢就是由每個個人的夢想組織起來的巨大的、神圣的夢想。中國夢,一方面是中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求和對未來的無限期望,而另一方面,中國夢也是中國最終實現復興的偉大的夢想。

六十多年來,三代人在舞臺上活躍著。當三代同堂,各自講起自己年輕時的光榮和夢想的時候,時間鋪開了一幅長長的畫卷。中國人民歷來就是奮斗而勤勞的民族,每個人都向往著更加富足、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用智慧、用堅持的精神和樂觀的態度,一次次地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人人都在尋夢,人人都在追夢,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時間推移,2013年,全民族開始共同關注“中國夢”。

“中國夢”既是中國的國家夢、中華民族的民族夢,也是全體中國人的人民夢。從宏觀的視野來看,“中國夢”代表了中國追尋偉大復興的愿望。“中國夢”是中國對于富強,民主,公平,正義,自由的無限的追求。而中國人民是一切改革發展的動力和主體,支撐“中國夢”的,正是13億中國人民。所以,人民必須擁有保有夢想的權利,實現夢想的途徑,展示夢想的舞臺。我們每個人的愿望和努力,將最終匯集起來,成為改變國家的力量。

篇3

班級:八年級三班姓名:楊銘鑫指導老師:韓麗霞

有夢想才會有希望,有希望才會有激情,有激情才會有事業,有事業才會有未來。“中國夢”里,有“強國”也有“富民”;“中國夢”里,有期盼也有實干。“中國夢”有大有小,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民族、國家全面科學發展,個人才能實現夢想。同樣,只有每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夢想,“中國夢”才夠美麗,才夠堅定。

每個人都有一個美麗的夢想,這些夢想有大有小,亦真亦幻,人生只有擁有了夢想,才真正擁有了意義……

小的時候,能夠玩的開心就是我最大的夢想,那時的我,一無所知,童真無邪,心地單純。但隨著逐漸長大,我認識到了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我那童真的夢想,也隨之改變,那時,我立志要成為一名有錢人。

而經過兩年的初中學習與激烈的成績比拼,我明白了,知識是這世界上一切財富的源泉所在。童稚時我那“偉大”的理想開始變為現在平凡,卻不普通的理想——學習。我立志要好好學習,考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獲取更多的知識。

這個夢想可能不算遠大,但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知識是國家進步的動力。同理,失去了知識,這個世界將止步不前。設想一下,我們青少年是隨時準備大放異彩的一代,同時也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每一名青少年都能夠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將來的祖國,將會有多少的“動力”,那時的中國將會領跑在世界的最前列,站在世界的第一“領獎臺”上。那將是多么美好的未來啊!

篇4

高一(1)班 阮嶸

靜靜的河流攬過春天的臂彎,迎來幾許冬日殘余的冰寒。一張相片迎風而來,時光褪去了相片上青春的色彩,卻永遠鎖不住,那激昂的夢想。

月光傾瀉而下,氤氳出一片祥和。小巷里,古屋中,我們一群少年圍著一位白發老者——歷經戰火的老者講那戰斗的歲月。時光輪轉,鏡頭切換,我仿佛隨老者來到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在這里,老者和他一連的兄弟們為了一個夢想——保家衛國,而戰至最后一刻。為了守住陣地,他們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彈;為了敵軍的潰敗,他們不惜讓自己的援軍向自己開炮。終于,他們打了勝仗,但整個連也只剩下了老者一人,而老者依賴死去同伴的血液,在槍林彈雨中活了下來……

時光如水,歲月如刀,匆匆地,時光沖走了一切,茫茫地,歲月也將一切雕琢得無法辨認了!此刻的老者,他的頭發,因歲月的浸染,而變得花白,他的臉上,也充斥著歲月的雕琢。而他那堅毅的眼神和緊鎖的眉頭卻未曾改變,像是在傳給一旁聆聽的我們一種名叫精神的夢想,也就是——中國夢。

窗外,綠樹的光和影郁出一片綠意,像是在低頭凝思些什么。在許久的沉默后,老者又開始了他的訴說,隨著耳邊渺遠的炮聲,我來到了的戰壕,忽然,一陣嘶啞的喊聲傳來:“連長被迫擊炮擊中了!”陣地里立刻炸開了鍋,戰士們都像瘋了般一邊哭著,一邊吼著,咆哮著向前沖去。隨著一聲“跟他們拼去!”震天響的口號聲立刻蓋過了槍聲,向美軍壓去。隨即,美軍的一位長官也被擊斃,而所有的美國兵們卻都像死了一樣,緊緊貼在地面上,不知他們的衣襟在隨風飄揚,還是他們的身體在因害怕而微微顫抖……

窗外,滿天星斗,四野煙籠,屋內,又是一片死寂,隨之,老者頓了頓,開口了。而這邊,我的思緒卻未被老者吸引,我想起了現在的李娜、川妹子勝會驕、敗會餒,但娜姐卻從未被擊潰。在法網前,她從傷病中走出,造就一段傳奇。在法網后,她又陷入低谷,可她現在不也走出來,以強勢的回球給所有置疑她的人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這難道不特別中國味兒嗎?

恍惚間,我又聽到了老人的聲音:“中國夢呀,其實是精神與夢想的融合,在這里面,有著一部分中國人的血性,但更有中國人不服輸的精神!中國夢,是我的夢,但必定也是你們的夢呀!”老人似乎在傳遞著什么……

篇5

高一(16)班 劉雪純

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世界和平,人人平等,其實這些,我們都已經得到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夢想——我的中國夢!

這個夢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早年就曾經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那么作為風華正茂的青春一代,是不是也要有一個這樣的夢想呢?

很小的時候,覺得北大、清華觸手可及,每當有老師問起“你的夢想”時,我總會高傲地說:“我一定要考上北京大學,讓爸爸媽媽高興!”聽到這樣富有雄心壯志的話,老師總是會欣慰地撫摸著我的腦袋,淡淡地說:“好孩子,有志氣,祝你的夢想早日成真。”其實,老師那時也只不過是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的夢想罷了。歲月如白駒過隙,不斷更迭,時代也在一往無前,此時我才發現北大這樣的學俯是多么遙不可及,于是,那個“北大夢”在時光的沙漏中不斷消逝,最終埋葬在我內心的最深處。

后來就漸漸地長大,變得成熟,在初中的我正處在青春叛逆期:為什么要讀書?為什么要做作業?我覺得就算考試得零分以后不都那么自由地活著嗎?看過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沈佳宜曾經對柯景騰說:“人生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啊!“的確,讀書只是在培養一種能力,只有在奮斗的過程中才會享受到快樂,這樣離自己的”前黃夢“才會更近一步。臨近中考的時候,我不斷地復習,做題,那時候的自己的確很用功,我總覺得,只要努力,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當中考成績揭曉的那一刻,我激動地哭出聲來,626分,以前從沒考過的分數,這一次,我真的知足了。初中的終點,高中的起點,在前黃揭過!

時光的河入海流,終于我們分頭走,沒有哪個港口是永遠的停留,在昔別初中三年的死黨后,終于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進了高中。一轉眼,高一在此已經快走到終點,也許值得紀念的事情不多,至少還有這段回憶夠深刻,青春帶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但我們曾經拼搏過。高中的夢想就變得現實很多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個“好”字,我覺得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去定義這個“好”字,我只想在兩年以后,高考的成績能讓我覺得不后悔,僅此而已。老師說你們已漸漸成為一種“造分的機器”,在一次又一次的大考小考中,變得麻木、無知……這樣也好,沒有太多的壓力,努力讓自己活得開心,應該也是一種夢想吧!

悉數當下的青春,好像一切都這么富有朝氣,在這樣的青春年華里,沒有絢麗的夢想來點綴,應該也是一種遺憾吧!青春是終將逝去的,但時代仍然在一往無前。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同時也有義務來共同守護我們的國家。雖然她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她還不很強盛,但歷史在催促我們,時代在召喚我們,新世紀的青年們正在用熱血澆灌青春,正昂首邁出一條有用青春鋪就的征途!

篇6

高一(2)班 劉書寧

遠處的夕陽掛在天邊,一點一點地被云層吞噬,天際那如火一般的晚霞像一張火紅的大網,將整個城市籠罩在其中。

我被這景色迷住了,呆呆地坐在窗前,遠處,隱隱約約飄來了一陣“咿咿呀呀”的戲曲之聲,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帶我走到了我的童年。

“走,丫頭,看戲去!”爺爺奶奶興奮地拉著我的小手往村口走。

每月初一,村頭便會有一個戲班子免費為村民們演出錫劇,爺爺奶奶,是正宗的錫劇鐵桿粉絲,從出生以來,我便生長在了他們的歌聲中。

“啊——”一聲清脆的女高音劃破了天際,遠遠地,便看到那簡易的舞臺上站著一位翩翩的女演員,年幼的我急忙掙脫了爺爺奶奶的手,像只小老鼠一樣鉆進了人群。

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接觸舞臺,幼小的我就立即被震撼住了。那位女演員真是美若天仙,一雙丹鳳眼黑而發亮,如同鑲嵌在臉上的兩顆黑寶石,高高的臉頰上涂著腮紅,使人更顯嬌羞;長長的鵝蛋臉,光滑細膩,便是奶奶經常說的“一等一的美人胚子”,再瞧瞧她的裝飾,雖沒有王熙鳳那樣“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朱釵”,但也有著林黛玉那般粉色拖地長裙,幾根鬢頭釵在高高的發髻上,隨著頭一起擺動。

第一次接觸錫劇,沒有注意到它的唱詞,而更多地驚艷于錫劇服飾之淡雅,之多彩,之迷人。從那時起,出于對服飾的向往,一顆夢想的種子便種在了我幼小的心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錫劇也接觸得越來越多,漸漸地把注意力從服飾轉向了內容。

第一個聽懂的便是《珍珠塔》,它以獨特的演繹形式向觀眾討說著一個時代的故事,爺爺的講解,更讓我對它有了深入的了解。

原來,《珍珠塔》重點不在愛情,而是諷刺當時社會中勢利小人的嫌貧愛富,揭示了傳統中國社會丑陋的一面,只是一個時間不長的表演,竟能揭示出這么多內容?當時的我立刻又被錫劇含蓄的風格和它背后的秘密吸引了,那顆小時候種在心里的種子發芽了。

想到這兒,我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啊——”又是這么一聲,遠處的聲音戛然而止,把我的心緒一下拉回了現實。

現在的我,整日沉浸在現代化都市的快節奏中,已毫無時間來接觸錫劇,只是心中的那顆種子卻始終發著芽,沒有枯萎。可是,這個世界上喜歡錫劇的已越來越少,而追捧世界潮流的卻越來越多。

五千年華夏,泱泱大國,流傳下來多少傳統文化,可是,現在的中國更多地只是重視經濟的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也漸漸地被西方文化吞噬,然而,我們天天在說的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發展更實力,更要注意軟實力,把我們五千年流傳下來的精華作為一個民族富強的資本,這也是華夏兒女多少年來的夢想啊!

篇7

的愛。

我的家鄉——著名的國際風箏都濰坊,每年春天,四面八方的人們趕到這里來,只為參加一個盛會——濰坊國際風箏會。因為此時的濰坊氣候宜人,風力非常適合放飛。整個城市張燈結彩,煥然一新,到處可見風箏的元素:路燈是飛舞的蝴蝶,公交車站張貼著栩栩如生的風箏圖案,人們手里撐著繪有風箏的雨傘……漫天蕩漾著的也是那令人眼花繚亂的風箏,“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正是此時鳶都的真實寫照。大人領著孩子來到人民廣場,數不清的風箏在空中爭奇斗艷,你追我趕。看!“雄鷹”正在追逐著“小燕”,呀!一不小心被“奧特曼”纏住了,沒辦法,只好落下來再伺機捕捉獵物。放風箏的人們邊跑邊放,都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更高更遠,此時此刻,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無不感到心曠神怡,自豪感油然而生。

伴隨著風箏會的舉行,濰坊的城市面貌也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穿越濰坊市區的三條河流——白浪河、虞河、漲湎河面貌的改變給了人們太多的驚喜。河流的兩岸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樹木高低錯落有致,勤勞的環衛工人,把河岸打掃得干干凈凈。清晨或是傍晚,人們總喜歡在這優美的環境中鍛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個毛孔都是新鮮的。濰坊的道路筆直寬闊,各種標志齊全,而且名字特別好記,即使外地人來也不會迷路;濰坊的城市布局特別合理,雖然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卻一點也不感到擁擠,只是憑空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現代化的氣息;濰坊的人民特別友善,因為這里自古就是孔孟之鄉,明理知禮是每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

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離不開經濟發展的支持,我們濰坊以“文化搭橋,經濟唱戲”,吸引了海內外的無數商客,濰坊的名優特產也揚名世界,其中號稱“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的蘿卜皮”的濰縣蘿卜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還有木板年畫,紅木嵌銀家具,高密泥塑等數不勝數。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來到濰坊,為濰坊的發展增磚添瓦。濰坊人都可以自豪地說:“這是一座非常適合居住的城市。”

篇8

給我一雙翅膀,我想要飛翔------,上帝沒有給我翅膀,但給了我最美麗的夢想”。從小我就喜歡唱歌,長大后想當一位歌唱家。這夢想在我心中就像種在土里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有一個聲音為我帶路,總有一聲呼喚飄在我心上。只要我心中有一個太陽,心靈就不會黯淡無光------

音樂是美的感受,音樂是心的交流,音樂是力量的源泉。生活中時時刻刻你都可以感受她的存在。不信,你試試,當你輕輕地合上雙眼,沉醉在音樂的世界里,聽著,想著,哼著,你便能在五線譜上跳舞,跟著音符歡唱,你會永遠不知疲憊!這便是奇妙的音樂。

“河山只在我夢里,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是音樂告訴我:黑頭發,黑皮膚,我是一個中國人。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渦。”是音樂在提醒我:在歌里,在夢里,我和我的祖國,痛苦歡樂總是緊緊相系。

我在音樂里認識祖國,了解祖國的故事。“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我們都是神槍,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山高水又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游擊隊歌》------唱起這些歌,我們熱血沸騰,這是一段在炮火硝煙里沖闖過來的苦樂年華!這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激情燃燒的歲月,這是我們炎黃子孫都得深深銘記的悲壯歷史!

驚雷一聲撼天地,華夏奮飛鯤鵬翅。“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年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神州歡笑。大地沸騰!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改革、開放、發展!我們偉大的中國,點亮了世界的目光!,;08奧運,10世博------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五千年文明是一首歌,最強的音符是驚天吶喊,追尋夢想彈奏出不懈開拓,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美好的未來是一首歌,動人的旋律是萬家團圓,華夏兒女歌唱起幸福生活,長城萬里,彩綢舞蕩,那是中華民族在騰飛;黃河滔滔,嗩吶聲響,那是中華兒女心花怒放;泰山巍峨,鑼鼓咚嗆,那是中華民族崛起雄壯;長江滾滾,縱情歌唱,那是中華兒女歡聚一堂!音樂把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們聯系在一起,在音樂的共鳴中,中國走向了世界,世界認識了中國!

我愛你中國,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我愛你中國,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這都是我心靈最真的訴說——

篇9

文峰中學七(11)班 王紫纖

從老百姓種地免征農業稅,到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神舟九號叩問蒼穹,到蛟龍號潛下海底七千多米;昔日的中國積貧瘠弱到位居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夢想正在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現實。生活在蜜罐中的我,心中也懷揣一個中國夢。

我是一名中學生,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去學校,每天做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每天聽著家長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這些我們未必想做,也未必愿聽,但我們必須做,必須聽。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滿足家長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挑燈夜戰。“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現在家長很看重分數,似乎分數是他們衡量一個學生好與壞的標準。因為家長、學校、社會過于看重分數,現實生活中上演著一幕一幕的悲劇,每年因高考落榜而出走、自殺的青少年不計其數。家長、學校的這種評價學生的做法也讓生活中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庸才。這些學生在校成績優異,表現良好,但生活不能自理,道德與素質低下,連最基本的常識也不懂。這些人踏入社會后,很快便會淘汰。

每每從身邊或媒體上目睹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夢想,中國要改變“一考定終生”的學習評價制度。

我夢想我們大學在招錄學生時,把思想和品德放在第一位。云南大學的馬家爵殺人案、清華大學的劉海洋用硫酸潑熊案,無一不是天之驕子干下的蠢事,按理說,他們也是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的勝利者,應該是國家的棟梁,可結果呢?他們成了人民的罪人,社會的渣滓。如果國家在選拔人才時注重對學生怪異心理、低劣品德的考核,那悲劇就不會上演。

我夢想,學生在校的所有考試都將取消。學校注重學生素質培養,各種能力提高。把對學生的評價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節課,更加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在老師眼里,每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在不同時刻會散發出不同的光彩;在學校、家長眼里,每個學生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沒有分數高低標簽的學生和睦相處、團結互助,沒有了歧視。每個學生都是身懷絕技,品德高尚的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我夢想,將來的課堂更開放。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學生間的校際交流、國際交流更廣闊,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才能更開闊。

篇10

五華縣水寨中學高三(7)班 李清輝 指導教師:溫善先

曾幾何時,我曾幻想過回到過去,試著讓故事繼續,至少不再讓時間肆無忌憚地流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尋找一份屬于自己那有價值的畫面,才發現這已經是“不堪回首月明中”了。我想我不能再頹廢了,只因為你——中國在呼喚著我,等待著我去把你發揚。

你走過了歲月的地毯,卻仍舊散發著朝氣蓬勃的活力。時間不斷阻擋著回憶播放,但一些些史書典籍卻無不一一記錄與細數著你過去的點點滴滴。你有過威震天下的輝煌史,那時你還屬于封建時期,四大發明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領先于世界,只可惜好景不長而已。你也有過被外人欺負過的屈辱史,一直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卻被別人利用來傷害了自己,被傷害以后,你開始覺醒了,并重新振作起來,隨后變得成熟穩重了。

你將會為被你孕育了上下幾千年的華夏子孫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驕傲,因為有他們,讓你不再被外人瞧不起,因為有了他們,讓你看到了更美好的明天。孔子是你眾多孩子中的一位,他的“以仁待人”思想對今天的影響還是深遠而持久的,還有那乖孩子“雷鋒”那樂于助人、為人民服務的那種無私奉獻精神無一不體現著你所孕育出來的燦爛中華文化的偉大與精妙。

作為華夏子孫的一員,我愿奉獻我的青春去實現你那繁榮富強的夢想,也有義務去傳播你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只因為你值得我去這樣做,你的繁榮富強會給華夏一族帶來幸福安康的生活,我有理由不去奉獻出我那微不足道的青春嗎?在實現你的夢想之前,我想,我應該讓自己足夠強大,這就不得不迫使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從而達到量的積累,促成質的飛躍。你——中國,相信你在不久的將來會因為眾多像我一樣懷著夢想奮斗的青年而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