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征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0:09: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夢征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國夢征文

篇1

我常常擁有很多五彩繽紛的夢想,粉紅色、金黃色、天藍色、銀白色……

粉紅色的夢想是我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揮灑神奇的大畫筆,變出森林草原,讓地球恢復往日的美麗,空氣變得往昔清新;

金黃色的夢想是我擁有一輛神奇的飛車,帶上各國的朋友,穿梭于海陸空,上冒險島尋找快樂探索奧秘;

銀白色的夢想是我擁有一個大大的城堡,住著災區的小朋友,每天無憂無慮,享受大家庭無限溫暖和幸福;

天藍色的夢想是我擁有哈利波特的魔法,拿起神奇魔杖,念出神奇的魔咒,讓我的學生們無所不知,活潑健康的成長;

記得剛走上工作崗位之時,面對的是簡陋的工作環境,這里沒有城市的喧鬧,看不到閃爍的霓虹燈,深夜萬賴俱寂。走進教室,面對的是孩子們玩皮搗蛋,面對的是孩子們不聽指揮,面對的是教學效果不理想……這些都曾經讓我懷疑自己的選擇,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我有了一絲退卻。就在我彷徨無助的時候,學校領導的示范和教育,身邊老師的幫助和影響,讓我認識發生了變化,思想得到了升華。因為我的身邊就有一群這樣的老師,他們扎根鄉村教壇多年,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無怨無悔;他們以校為家,默默奉獻;他們愛生如子,無微不至;他們偶遇小病小痛,從不擅離職守,堅持上課;他們為大愛舍小愛,為大家舍小家……比比他們,想想自己,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崗位?有什么借口不努力工作?他們敬業精神怎能不令人感動?他們的工作熱情怎能不催人上進?

在教育戰線上,我只是一名新兵,回首這幾年的日日夜夜,酸甜苦辣融入其間。我漸漸熟悉了這個行業,我慢慢熱愛上了這個職業。每天備課、查資料、做練習,每天觀察、了解、與生為伴,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實,我體驗到了工作的快樂,我明白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我暗暗發誓,我要做一名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爭當一名優秀的鄉村教師。因奉獻而幸福,因奉獻而快樂。

在教學工作中,我堅定終身學習的信念,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把微笑當作自己至尊法寶。清晨,伴著朝陽,我們站在校門口迎來了一群群學生,他們有的活潑,有的淘氣,有的聰穎,有的玩皮,有的嫻靜,有的木納,……無論是誰,無論他來自什么樣家庭,無論他表現如何,我都會以微笑善待他們每一個。偶爾也許會因調皮而埋怨,因退步而急躁,因違紀而失態,但只要靜心分析,真心處之,不存雜念,孩子們就會真心待你。如此這般,師生間沒有了懼怕和隔閡,沒有了緊張和擔憂,自自然然,平平常常,言來語去,你來我往,師生的心靈得到了充分交融,教育也就如行云流水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石。愛是教師無聲的誓言,它用教師的行動和心血寫成。作為老師,在學校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學生求知路上的引導者,又是學生成長生活中的朋友,更要像慈母一般去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關愛他們。愛是一縷陽光,會使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真誠的愛可以像火山曖化冰冷的心。當有的同學缺少親情關愛時,我就給他這種愛,讓他們重展了笑顏。當同學們靜靜地坐好時,我沖他們贊許的一笑;當同學們慢慢舉起右手時,我對他投以鼓勵的目光;當同學們作業按時完成時,我會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帶給他成功的喜悅;當有的同學偶爾再犯小錯時,等待他的是老師寬容的面孔和溫和的話語;當……一次次心靈的接觸,一次次真誠的關愛,漸漸地,開心的笑容在留守孩子們臉上綻放。看著他們的變化,我知道我的心血沒有白費,我的付出有了收獲,我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毋庸置疑,社會上尊師重教的風氣已逐步形成,但社會偏見依然存在。部分老師這山望著那山高,工作受到挫折就泄氣松勁,碰到困難就消沉喪氣,這是教師成長路上的最大絆腳石。我們必須克服社會、自身的種種干擾,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心理素質、學識修養和業務水平,促使自己成為現代社會現代教育所需要的德藝雙馨的專家型教師。為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潛心思考,勇于探索和創新,以樂觀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挑戰,去不懈努力和付出。我個人也許不能改變什么,但我只想為振興我縣職業教育而貢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因奉獻而幸福,因奉獻而快樂。

朋友們,讓我們去做一棵樹吧,播撒綠蔭的同時,也壯大著自我;讓我們去做一條河吧,灌溉幼苗的同時,也豐富著自我;讓我們去做一條路吧,經受千壓萬踏的同時,也延伸著自我。我們不斷壯大、豐富和延伸,去播撒無盡的綠色,帶給教育一個美麗的春天!

我相信,希望是一棵破土待出的種子,吸收著溫暖的陽光和夢想的雨露,茁壯成長。

我相信,希望是一面張揚待航的風帆,流動著大海的歡笑和海鷗的叫聲,破風乘浪。

我相信,希望是一首清新嘹亮的歌曲,跳躍著歡快的音符和童真的大膽,催人奮進。

我相信,希望是一輪初升明亮的朝陽,散發著蓬勃的朝氣和生命的鮮活,照亮夢想。

希望,溫暖我的中國夢;希望,成就我的中國夢。

中國夢七彩夢征文之二:

許多年了,我依然記得一句話,那是我的老師的老師說過:“許多年前,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自己將來成為一位偉人,后來我發現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人!我對自己說,那么就讓我做偉人的父母吧!再后來,我走上工作崗位,我忽然有了新的夢想:就讓我做偉人的老師吧!”

多少年的風風雨雨,時光流逝,當我帶著教科書,走進孩子們中間,這句話時時在我耳畔響起,我明白,我的夢在這里啟航!我期待桃李滿天下的美妙時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分享著教學的快樂,也體會到工作的艱辛。我曾面對過一個渴望上學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不但無法上學,連生病都無法就醫,彼情彼景,迄今想來,歷歷在目。

那是秋末冬至時節,這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居然說不念書了!聽其他學生說,他中午到校時臉色難看,雙手抵住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來,得了闌尾炎的他無錢買藥,更不要說動手術了。他的父親因胃癌去世欠下一大筆債,他的母親以烤山芋維持生計,早就不想讓他念書了。

帶著擔心和責任,踏著無月的星光,沿著小河堤一路摸黑來到他家,昏暗的燈光下孩子蜷縮一團,肚子壓在唯一一條窄凳子上,就著微弱的燈光一邊看書一邊看著煤球爐上不緊不慢熬著的稀飯,他等著母親回家一同吃飯。

在工資發放不及時的日子里,我只能求助學校,求助醫院,在我四處求援下,終于讓孩子及時地做了闌尾切除手術。

看到康復的學生重新回到課堂,此時的我很開心,我清楚地懂得,能夠托起孩子們的夢想,培養出自立、自信、自強、健康快樂的學生是我最大的愿望!

篇2

北星小學 肖勤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不可以沒有夢想。”這是我一直以來記得的最深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每個民族也都會有一個夢想,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就是一個“中國夢”。以前我們的國家貧窮落后,飽受欺凌,那時候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想要急著向世界證明我們能力。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從黃帝開創歷史到如今的我們誦讀歷史,在這遙遙幾千年間我們歷經了無數的滄桑歲月。中國這幾十年也開始在蓬勃地發展,揮過汗水,灑過淚水,留下了許多的事跡,至始至終我們一直堅持著同一個口號,那就是:富強!富強!

經常聽長一輩的感嘆中國的發展是如何的迅猛,人們的生活變化是如何之大,心中盡是無限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原來中國夢它一直都在,它流淌過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里,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們總能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感受到它的存在。

2008年,那是值得歡喜的一年,也是值得悲痛的一年。那一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再緊接而來的還有泥石流,雖然壓垮了很多人,但是打擊未曾放棄,一起心連心、有難同當,并一齊挺到了奧運會開幕的那一刻。那些飽經滄桑的微笑里,收藏著歲月流淌過的每一個中國夢!奧運會、世博,還有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天宮一號的接軌成功……這些偉大的事跡全都在向全世界證明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不再是軟弱無能的東亞病夫,我們是沉睡了幾千年后剛剛蘇醒的巨龍,我們在一步步地向世界證明著我們的能力。

上一輩的夢想已經實現了,見證夢想實現的我們,沒有理由懈怠于此,我們應該有一個屬于我們的中國夢,并且去實現它。如今的中國已經繁榮富強,正在朝著世界一步步地走出去。明天亞洲博鰲論壇的序幕也即將拉開,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個小角。我們要繼承上一代永不服輸、有著堅韌毅力的精神,努力去使今天的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繁榮!中國夢的傳承,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傳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夢想;“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是少年的夢想;“口銜橄欖枝,放飛和平鴿”是正當少年的我的夢想。如今的我們已經不用再飽受戰亂的苦難,我們維護和平的夢想卻未曾改變。許多貧困國家的孩子還仍處于動蕩的不安之中,再看看自己,能夠背著書包無憂無慮的我們已經足夠幸福。姚明在退役會上就曾說過: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有足夠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篇3

濰坊新華中學2011級16班劉雨婷

所有中國人的夢,加起來便是中國夢的基礎。

夢,不單單是夢,更作為一種理想、一種抱負,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我的夢,就是將來成為一名公正的法官,坐在莊嚴的法庭里,嚴肅地對待每一個案件。感受法律帶來的正能量,體會為人服務所帶來的快樂。我希望到那時,我也能像現在這樣問心無愧的對著五星紅旗行注目禮。

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動力,而夢,恰恰是最大的動力。

為了理想的實現,我努力過、放棄過、認真過、失落過、奮發過、惆悵過……但直到現在,我仍在堅持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話變少了,心里想的變多了。

一年秋天,秋風卷著落葉,枯黃的樹葉打著旋兒落下,我又陷入到了思考當中。低著頭看著被落葉鋪滿的地面,沿著小路緩緩的向前走去,耳邊環繞著的是干枯的落葉被踩過后所發出的特有的清脆聲響。我靜靜地思考著:我最理想的職業是法官,不僅因為喜歡,還因為這份工作的穩定。可是,法官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當呀。正這樣想著,我猛地一抬頭,發現我已處在一根獨木橋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處境特別尷尬,最后心一橫,向前方沖了過去。是啊,不試試怎么知道,沒勇氣怎能成功。我決定了不退縮,嘗試才有可能成功。

夢是一個人成功的萌芽,更是一個國家雄起的開始。

有了夢,讓平凡的人內心充滿斗志,有了夢,讓國家充滿希望,有了夢,讓每個人為之奮斗,有了夢,讓一個國家更有前進的動力。

我現在的每時每刻都是在為我的夢做著準備,我會拼盡我的全力去實現我的夢。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努力。

一個人的夢想與一個國家的夢想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一朵花與一個花園之間的關系:

篇4

石首市文峰中學七(11)班 謝涵

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這種東西有虛有實,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但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能夠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從小我的心中就有夢想,夢想著趕快長大,趕快去接觸些新的東西。當我漸漸長大,懂得的東西多了,夢想的也多了。我也想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為國爭光;像李連杰一樣,傳播中國文化;像馬云叔叔一樣,取得那么偉大的成就;像試飛英雄李中華一樣,為人民奉獻……

我的夢想是使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有很多的人都很看不起一些有缺點的人;或家庭條價不好而嘲笑他們。就比如說我小學六年級班上有一個人,他因身邊總有一股氣息很難聞所以同學們都不想和她在一起,不但這樣還有人給她起外號"煤婆"。并且有人還罵她打她,沒有一個人去關心她。人們還隔離她,笑她,老師也不關心她,同學們還把她當成笑柄。一句話說的好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你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尊重你。同學們這樣笑她,她以后也不會去尊重同學們。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的夢想。雖然夢想不同,但追求夢想的信念,從沒有改變!這么多的夢想,并不用全部都實現,只要實現一個就足夠。當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失敗時,不必傷心,就像楊孟衡說的那樣“用行動去療傷”!要相信,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身為中華兒女我們不因有偏見,我們要同心諧力。

還記得斷臂鋼琴王子劉偉,命運對他是如此殘酷!他在10歲時因電擊失去雙臂,可他偏偏愛上了專門為手設計的樂器——鋼琴!對于一個平常人來說,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劉偉,用他的信念與堅持做到了!他用腳趾,彈奏出了人間最美的音樂。聽到劉偉演奏的動聽的鋼琴曲,你的心中是否也會震撼與感動?劉偉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會實現!是的只要堅持就會成功,只要我們堅持的減少一份嘲笑世界上便可以少一份痛苦。少一份痛苦便可以多一份快樂。多一份快樂便多一份團結,多一份團結中國就多一份力量。

篇5

文峰中學七(11)班 王紫纖

從老百姓種地免征農業稅,到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神舟九號叩問蒼穹,到蛟龍號潛下海底七千多米;昔日的中國積貧瘠弱到位居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夢想正在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現實。生活在蜜罐中的我,心中也懷揣一個中國夢。

我是一名中學生,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去學校,每天做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每天聽著家長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這些我們未必想做,也未必愿聽,但我們必須做,必須聽。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滿足家長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挑燈夜戰。“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現在家長很看重分數,似乎分數是他們衡量一個學生好與壞的標準。因為家長、學校、社會過于看重分數,現實生活中上演著一幕一幕的悲劇,每年因高考落榜而出走、自殺的青少年不計其數。家長、學校的這種評價學生的做法也讓生活中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庸才。這些學生在校成績優異,表現良好,但生活不能自理,道德與素質低下,連最基本的常識也不懂。這些人踏入社會后,很快便會淘汰。

每每從身邊或媒體上目睹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夢想,中國要改變“一考定終生”的學習評價制度。

我夢想我們大學在招錄學生時,把思想和品德放在第一位。云南大學的馬家爵殺人案、清華大學的劉海洋用硫酸潑熊案,無一不是天之驕子干下的蠢事,按理說,他們也是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的勝利者,應該是國家的棟梁,可結果呢?他們成了人民的罪人,社會的渣滓。如果國家在選拔人才時注重對學生怪異心理、低劣品德的考核,那悲劇就不會上演。

我夢想,學生在校的所有考試都將取消。學校注重學生素質培養,各種能力提高。把對學生的評價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節課,更加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在老師眼里,每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在不同時刻會散發出不同的光彩;在學校、家長眼里,每個學生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沒有分數高低標簽的學生和睦相處、團結互助,沒有了歧視。每個學生都是身懷絕技,品德高尚的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我夢想,將來的課堂更開放。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學生間的校際交流、國際交流更廣闊,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才能更開闊。

篇6

怏怏中華歷經五千年的風雨傳承著一個長長夢,時至今日,便匯聚成了一個“中國夢”,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要讓夢想變成現實,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然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今天的少先隊員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實現“中國夢”的接力棒將傳到我們這一代少先隊員手中。擔負起這個使命,我們義不容辭。只要我們每個人將自己的小小夢想匯聚在一起,就能編織起一個大大的”中國夢”。

從小我就有自己的夢想:長大了要當一名醫生。記得曾今看過一部電影《白求恩》,劇中白求恩不遠萬里從加拿大來到中國,憑借他那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從那時起,我就無比向往這個崇高的職業。當2003年 “非典”在中國大地上蔓延時,全球陷入恐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又是那些可親可敬的白衣戰士,面對病魔,勇敢地站了出來,前赴后繼,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千百個病人的康復,他們的行為再一次感動了我,也更加堅定了我將來要成為一名醫生的理想。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將更加勤奮的學習,不斷積累文化知識,以后才有可能攻克那些至今無法解決的醫學難題,成為一個醫德、醫術高明的大夫,為更多的人帶去健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用自己的夢想去創造美麗、精彩的人生,與所有的中國人一起去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我的夢想

鳥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天空和白云之間翱翔;魚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大海更深處漫游。我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

做為一名醫生,我一定要肩負起醫生的神圣職責——救死扶傷。我要讓老人們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讓大人們身體強壯,精力充沛;讓孩子們活潑可愛,茁壯成長。我要去貧困山區為病人們義診;我要第一時間奔往災區搶救生命;我要刻苦鉆研醫學知識,找到攻克癌癥和各種絕癥的最新方法,讓病人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當然,現在還只能是“假如”,但只要我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在這欣欣向榮、突飛猛進的中國,我一定能成為一名醫生……到那時,“假如”就不再是假如了。夢想像一粒種子,種在“心”的土壤里,盡管它很小,卻可以生根開花,我要為我的夢想時刻努力著,讓夢想變為現實。

我的中國夢

每個人都會做夢,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美羊羊的夢想是能夠在青青草原上盡情地玩耍,光頭強的夢想是把大森林里的樹木都砍光。我的夢想,可以是一個漂亮的發卡,一盒可口的點心,是考試后的100分,媽媽對我夸獎的笑容……可現在,老師說,我們每個人不但要有自己的夢,還要有中國夢。

篇7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初二四班 汪佳匯

改革開放以來,一幢幢高樓猶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科技飛速發展,中國終于成為了一個強國。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是一夜間出現的,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住在高聳的樓房里,卻一次又一次的忽視,忽視那些建造如此美麗中國的人。

是的,是農民工。他們住在簡陋、破舊的小房子里,啃著饅頭就著咸菜。農民工是特殊的一群,離開家鄉,離開妻兒,來到大城市里,干著最苦、最臟、最累的活兒。他們是城市里的最底層,卻是他們用一雙手筑成了今天。

當他們背井離鄉,帶上行囊,憧憬地走進城市,人們卻有意無意地避著他們,歧視他們。為什么?他們同樣辛勤勞動,理應受到平等對待。但,受到歧視讓他們不得不面對事實。

2011年11月22日上午,一名中年男子騎電動車經過武漢民族大道時被一輛轎車撞倒在地,轎車的前輪碾過他。附近干活的幾名農民工當即丟下了手中的工具,沖到了現場,幾個人毫不猶豫地擼起袖子,七人合力抬車。終于,該男子獲救了。當記者、攝影師趕到時,他們卻早已悄然離去。

是啊,他們不介意歧視,依然有一個善良的心。而同年十月的“小悅悅”事件卻讓人心酸,城市里的人們為何如此冷漠?竟不及一個拾荒老人。即使沒有高學歷,依然善良。

既然如此,我們有什么資格去歧視、嘲笑、甚至侮辱他們?

他們也是這個城市里重要的一份子,他們更是城市的建造人。他們用那雙粗糙、裂開口子的手,筑成了中國。

他們什么印記也沒留下,只建起層層高樓,只揮灑下辛苦的汗水。別的,什么也沒留下。

農民工的心中同樣也有夢想,那就是建造出更美麗的中國。而他們正在一步一步實現夢想。

篇8

高一(4)班 傅王楠

兩百年前,一場大火燒紅了所有人的眼,滿目尸骸,遍地鮮血,天地間冤魂浮現。

兩百年間,人才輩出,代代傳承,只為復興。

兩百年后,我站在這方土地,圓我夢,亦是圓中國夢。

中國夢,是自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卻依舊不放棄的富強之夢。

學技術,失敗;學制度,失敗;學思想,失敗……我們卻依舊不放棄。如今,我們仍在努力,國家雖在富強,卻依舊不是巔峰之國,不在山頭,何知景之恢宏?不富旨,等待的是欺凌和壓迫。我氣憤,氣憤小日本的多次挑釁,氣憤美國的打壓排擠,氣憤別國的不斷偏見。根源何在?實力不夠。只要足夠富強,才能被仰望。生為中華兒女,理應挑起大梁,中國的富強夢,亦應是我的夢,要我來創!

中國夢,是自始皇劍指蒼穹統一中原來,永不停息的團結之夢。五十六個兄弟姐妹,可以被分離,但是不可被分割;海峽兩岸,可以有摩擦,但是不能有背叛;之爭,可以洽談,但絕不退讓。泱泱華夏,生我育我之土,豈容他人指染?也許有過短暫的離別,卻也是離別之痛帶來新的震憾,鑄就如今絕不離棄的誓言和偉大的夢想。我們要統一,不要分離;我們要團結,不要爭斗。汶川地震攜手相擁,以笑面對;大雪封山,擁抱取暖,以心祝福,哪怕是螻蟻,聚團也有沖火而生的希望。巍巍大國,團結向前,定是所向披靡,無人可擋。

中國夢,是路不拾遺我為人人的和諧之夢。

欽羨盛唐的繁榮,無偷無竊夜不蔽戶。而如今,小偷盛行,騙子當道,甚至有組織有紀律。欽羨古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七過幼嬰無人伸出援手,山路上公車墜崖的凄慘又有幾人知曉?我為人人,人人或不一定為我,但陽光為我,鮮花為我,心為我。輕掃他人門前積雪,陽光便會照到你的心房。社會需要互助,互助才能安康,穩定的社會是富強的保障。

宏圖大業,靜待展望,中國藍圖,夢想啟航。

篇9

高一(4)班 沈家麒

“嘭、啪……”煙火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震落一片片雪花撒落大地。新年的喜慶在璀璨的煙花中綻放,窗外是瑞雪點綴的豐年月夜,窗內是一桌美食陳列的年夜飯。

通明的水晶吊燈下,一盤盤美味佳肴無不閃爍著油亮的光澤,五彩斑斕、香氣撲鼻,中華百姓幾千年的傳統與美食文化都凝聚在這一桌年末新舊交替、一族團圓的年夜飯上。十幾人圍成一桌,各自和身邊的親人談笑著。爺爺不斷勸眾人吃菜。奶奶更積極,不時地往我們幾個孫子外孫的碗里夾肉夾魚。民以食為天,年終美食,自古未變。

除夕夜,是對舊的歡送,亦是對新的憧憬,堅定對夢的執著,來年繼續奮力。餐桌上,金黃鮮紅的炸雞燒魚漸盡,碧綠的青菜卻少有問津。爺爺忍不住建議大家多嘗幾口蔬菜:“來,都吃些青菜。這可是我們自己地上種的,完全不灑農藥,沒有害的,不像外面賣的那些!”爺爺邊絮叨一邊卻已開始往我們碗里送。爺爺自己在房子后院里種了一些蔬菜,每天侍弄著這些莊稼,除草澆水,施肥都只施農家肥。爺爺說這樣安心,況且能省些菜錢。姑姑們卻不以為意。大姑姑還打趣道:“那不如穿越回舊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空氣還干凈!”但爺爺堅持種蔬菜,說起碼活動一下筋骨,人不能懶,一松就把莊稼人的吃苦耐勞都丟田里養雜草了。就此每年年飯桌上就多了一道綠景,那是夢想與希望的顏色,令人賞心悅目。

堂弟吃了幾口菜便放下了碗,剩下了大半碗飯菜,推脫說下午吃了很多薯片和可樂,飽了。姑姑看了,忍不住責備他不應吃那么多垃圾食品。表哥也笑著幫腔,用手推了他兩下,隨即裝作一臉嚴肅的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是最大的源罪!”堂弟撇了撇嘴:“對,也不你這吃貨,早上一根地溝油油條加一碗豆精豆漿,中午一碗石臘翻新白米飯加注膠牛肉,再來點蘇丹紅鴨蛋的飯食,絕不浪費外加不再碰外國垃圾食品!愛我中華,對吧!”我忍不住一口飯噴出來,于是粒粒皆辛苦便入了土。表哥被倒打一耙,隨即搭風轉了向:“食品問題的確嚴重。小農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食品不給自己吃,便毫無顧忌地用藥用激素。以前農民想吃飽,現在我們只希望吃不死就好!真是越發展越倒退!”表哥一臉哀己不幸的裝模作樣道。“嗯,果然是古代好!”大姑姑清宮戲看多了,滿腦子的穿越。爺爺見大家聊得熱烈,再次勸大家吃菜:“吃菜,吃菜!至少今天這桌絕無安全問題!”說著,自己也樂了。

窗外,瑞雪飄飛,夜空不時被繽紛的煙花照亮。透過明亮的落地窗,我看到爺爺的菜園在雪中靜臥。那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寶地,是食品安全的寶地。它飽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樸素、勤勞,遠離城市、經濟與市場,遠離被利益污染的中華飲食文化。我想,不一定要倒回小農經濟,那是落后,是貧弱。我們需要的只是綠色的菜園,純凈的中華飲食文化,是返璞歸真。綠色的菜園,靜待更多樸實真誠的勞動者來將它拓展……

篇10

高一(3)班 潮超

中國夢,我的夢,百年來的華夏子民,人人都有過一個美麗的夢,等待夢想成真,幸福滿天。

公元十七世紀——

陽光刺痛了我的眼,我昏昏沉沉地爬起來,下意識地摸摸身邊,還好,妻子和孩子都很好,睡得很沉。女兒瘦削的臉上蒙了一層灰,在睡夢中還餓得不停地泯著嘴巴。我鼻子一酸,又慌忙擦去將出的淚水,悄悄站起身往河邊洗把臉。一路上,到處橫臥著像我們這樣逃往關內的災民,分不清是死是活,干涸的大地上寸草不生,只有間或的一聲鴉鳴才能讓人知道這里還有些活物。來到河邊,我徹底驚呆了,整條河都被尸體堵得死死得,發出陣陣惡臭,成堆的尸骨都已經流不出血來了。這時,腳下的大地突然開始顫抖,是騎兵!后金騎兵又來了!我立刻往回跑去,我的妻子,我的孩子……腿一軟,我一頭栽倒在地上。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我做了一個夢。我好像是回到了我們大明的盛世,那時天下一統,國泰平安……

公元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夜——

夜深了,未知與恐懼就像這濃濃黑夜籠罩著上海城。聽說日軍很快就要來進攻了,我們在城樓上日夜戒備著。我回頭望著空蕩著城區,大部分市民已經被轉移了,可還有很多人留了下來,甚至有人加入了我們要一起保護上海,保護他們的家。左邊崗樓上,兩個戰友正在換班,其中一個伸手遞過去一支煙,拍著另一個的肩,好像還在安慰他什么,右邊連長親自在放哨,他手中似乎攥著一封信,緊緊地,或許那是他的最后一封家書吧。我抱著槍倚在柱子上,慢慢合上了眼……

在夢中,我看到我們保住了上海,還把日本人從中國的土地上徹底地趕了出去,回家去,遠遠地,爸媽就沖我招手呢……

公元二零一三年五月一日——

當我再睜開眼,看到的還是那疊錢和那張滿面堆笑的臉,“局長先生,你看……”我煩躁地揮了揮手,疲憊地感受名為“責任”與“欲望”的狼在心中撕殺。金錢,有時就真的這么重要嗎?人的尊嚴應當比金錢貴過百倍。為人民服務難道有錯嗎?我們每個人都是人民,善待人民就是善待自己。我的夢想難道會一文不值嗎?不!我伸出手最終按上了那只箱子,按上了那張討好的臉的最后一絲妄想。我,是中國孩子們的教育局長,我要保護每一棵夢想茁壯成長,他們的夢,就是我的夢!

青年的夢就是時代的夢,人民的夢就是國家的夢。我的祖國,是由五千年來一代代人的夢構成的堅不可摧的整體,中國夢,也正是我的夢。

青年的夢就是時代的夢,人民的夢就是國家的夢。我的祖國,是由五千年來一代代人的夢構成的堅不可摧的整體,中國夢,也正是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