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筆記范文

時間:2023-04-04 02:57: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班教育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班教育筆記

篇1

2、三年的幼兒園畢業了,祝你開心、快樂每一天。

3、孩子,別忘了?;赜變簣@看看。老師愛聽關于你們的一切。

4、即將上小學了,希望你健康快樂的成長,每天開開心心的上學。

篇2

【關鍵詞】 統計;教學內容;比較;人教版;北師大版

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材也在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根據《標準》編寫的小學數學教材共有八個版本,其中以人教版和北師大版這兩個版本的使用面較廣。但通過筆者觀察,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很多教師不能吃透教材,存在統計學知識的缺失。在教學“統計”領域內容時還難以適應新教材的教學,不能較好的把握教材。因此,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對一線教師來說非常重要。

一、相同點

1.兩版教材均采用螺旋式編排體系。螺旋式課程重視教材內容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發展階段,而且在不斷反復和深化知識的過程中,有助到學習的遷移。

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是經過一系列數學學認知(思維)活動過程而得到的。兩個版本的教材在安排教材內容體系時都考慮到了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由直觀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呈現教學內容。對于統計內容,低年級,借助于直觀,讓學生了解統計圖,初步形成統計觀念,在中高段才開始學習比較復雜的數據分析和一些統計的量,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為統計觀念的形成作孕伏。人教版教材如一年級上冊第5單元的“分類”,第83頁的數學樂園和第120頁的習題“先涂色,再填數”,北師大版教材如第四單元的分類。

這些內容安排都為以后學習統計作鋪墊,是學生能更好地形成統計觀念。

二、不同點

1.北師大版教材突出了知識形成的探究過程,以活動為線,突出了探究、合作、交流,落實了過程性學習,教材具有可讀性,啟發性,提綱性及探究性。北師大版教材比較注重數學知識的建立和發展過程(如概念的提出、解題思路的探索、解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與歸納過程等)、知識的運用過程等,在統計知識方面表現為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概念的提出,如何運用統計的量解決問題等。以使學生感受、體驗到數學知識所包含的深刻的思維和豐富的智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平均數的學習。本單元沒有直接呈現概念引出平均數,而是在學生的認知沖突中引出了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了平均數的必要性。

人教版教材知識系統嚴密,邏輯關系分明,編排更適合于大部分學生。人教版比較注重數學的知識結構的教學。

2.在結構的編排上北師大版編排結構

清楚,知識簡約化。人教版知識系統化,強調基礎知識,突出數學本質。北師大版的結構清楚:知識的呈現(比一比,說一說),知識的鞏固 (試一試,實踐活動),知識的拓展和延伸(練一練,猜一猜,你知道嗎)等版塊體現了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

人教版編排結構也一目了然,由主題圖引入,再由一些例子呈現出要學的內容,接下去是“做一做”來鞏固知識,最后是一些練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

3.在內容的編排上北師大版思路比較

篇3

[關鍵詞]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顳肌黏覆術;大面積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 R74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a)-006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extradural expansion and relieving tension suture operation and temporal muscle adhesion treating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8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5 were analyzed.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Treatment A group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extradural expansion and relieving tension suture operation) was 39 cases and treatment B group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temporal muscle adhesion operation) was 39 cases.Clincial effect,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 after 6 months surgery,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function (NCSE score) and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GOS,NCSE score after 6 months surgery in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reatment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A (P

[Key words]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Extradural expansion and relieving tension suture operation;Temporal muscle adhesion operation;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X梗死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大面積腦梗死常會誘發顱內壓升高、腦水腫,嚴重者發生腦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有效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關鍵在于盡快處理腦組織水腫,降低顱內壓力,從而改善腦組織血液供應,挽救缺血性半暗帶,有效預防腦疝的發生[3-4]。大面積腦梗死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時,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手術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可以預防腦梗死病灶不斷擴大,降低死亡率,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5]。本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與顳肌黏覆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大面積腦梗死患者78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治療措施不同進行分組,治療A組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34~75歲,平均(42.3±10.4)歲;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6],平均(9.0±2.0)分;梗死體積200~420 cm3,平均(291.4±60.2)cm3;梗死部位:額顳葉13例,顳頂葉13例,額顳頂葉8例,額顳頂針葉5例,左腦14例,右腦25例;中線移位6~16 mm,平均(9.6±2.5)mm。治療B組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33~77歲,平均(42.9±10.0)歲;GCS評分6~12分,平均(9.2±2.1)分;梗死體積210~410 cm3,平均(293.4±58.7)cm3;梗死部位:額顳葉14例,顳頂葉12例,額顳頂葉7例,額顳頂針葉6例,左腦16例,右腦23例;中線移位5~15 mm,平均(9.5±2.4)mm。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經過CT或者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梗死,通過CT或者MRI測量顯示腦梗死面積大于單側腦中動脈供血區域的1/2~2/3,患者均通過神經外科醫生會診確診為具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指征,顱內壓力≥4 kPa,均通過內科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處于腦疝前期,NIHSS評分>15分,入院12~48 h內有神經功能和意識水平降低,且GCS評分>1分。排除標準:在近期具有致殘性神經系統疾病并致命性基礎疾病的患者、雙側半球大面積梗死的患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系統性出血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腫瘤、外傷和動靜脈畸形誘發的腦梗死患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取平臥位,頭部稍偏向健側,給予常規的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經過顴弓上方和耳屏前方1.5 cm的位置,繞過耳廓和頂結節,經過矢狀線的重點部位,沿著中線切開,形成一個到達發際線的切口,并且注意保護顳肌瓣血供,分離顳肌時避免損傷顳肌深動脈。切開顱骨,保持骨窗下緣和中顱底窩平行,同時咬除蝶骨嵴,形成1個10 cm×12 cm~13 cm×15 cm的骨瓣。然后將腦膜懸吊起,將其“U”形或者放射狀剪開,充分暴露頂葉、顳葉、額葉。治療A組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進行治療,其術中不需要切除腦組織,實施內減壓,通過人工硬膜外補片進行硬膜擴大減張縫合,重新建立顱腔的正常封閉性。治療B組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顳肌黏覆術治療,通過顯微鏡觀察,撕開側裂部位蛛網膜,對于側裂回流靜脈實施減壓,廣泛松解腦血管周圍蛛網膜。手術過程中將尼莫地平注射液(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 mg∶10 ml×5支,國藥準字H10950226,)50 ml溶解在4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沖洗,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應用適當溫度的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在撕裂的蛛網膜上覆蓋顳肌,硬膜緣與顳肌邊緣采用減張縫合。兩組患者均去除骨瓣,在皮下和硬膜下腔放置引流管,頭皮切口給予分層縫合。手術后給予腦細胞保護劑、氧自由基清除劑、脫水利尿劑和鈣離子拮抗劑進行基礎治療。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 根據大面積腦梗死術后6個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7-8],根據Barthel指數評價臨床療效。Barthel指數評分>85分為痊愈,Barthel指數評分61~85分為輕度殘疾,Barthel指數評分41~60分為中度殘疾,Barthel指數評分21~40分為重度殘疾,Barthel指數評分≤20分為植物狀態,死亡。

1.3.2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評分)和神經行為認知功能情況(NCSE評分)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GOS評分和NCSE評分。GOS評分[9-10]主要u價患者的運動、語言、睜眼情況,總分為3~15分,分數越高,患者神經功能越好。NCSE評分[11-12]主要評價患者的意識程度、定向能力、專注能力、語言能力、結構組織能力、記憶能力、計算能力、推理能力,總分為82分,分數越高,患者神經性認知功能越好。

1.3.3并發癥發生情況 并發癥主要包括硬膜下積液、癲癇及腦膨出。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GOS、NCSE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GOS、NC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B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治療A組(P

3討論

一般情況下,內科綜合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常用方法,但是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內科治療往往很難達到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臨床癥狀加重,如發生顱內壓升高,腦疝、顱內水腫,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根據影像學資料結果,可以采取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有研究表明[13-14],采用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可將致殘率降低30%左右。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為充分暴露視野和清除病灶,骨窗較大,需要通過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和顳肌黏覆術進行治療,但是目前關于兩種方法效果比較的報道相對較少。

有資料顯示[15-16],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聯合顳肌黏覆術可以實現顱內外血管之間的間接性吻合,進而建立病灶周圍有效的側支循環,改善患者的腦缺氧狀態,促進其神經功能恢復。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可以重建硬腦膜正常解剖結構,預防血性腦脊液滲出,從而避免腦脊液刺激血管,引發腦血管痙攣,降低腦腫脹、腦水腫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GOS、NCSE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和顳肌黏覆術均可有效改善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還顯示,治療B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治療A組,提示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聯合顳肌黏覆術可能影響正常的腦靜水壓梯度,不利于腦靜脈回流,從而增加腦脊液發生滲漏、硬膜下積液的風險。另外顳肌黏覆術還可能引起腦表面和顳肌粘連,從而造成顳肌瘢痕,誘發癲癇的發生。

綜上所述,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與顳肌黏覆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均有較好的效果,但是顳肌黏覆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參考文獻]

[1]張新平,揭偉,盧鵬.標準大骨瓣減壓硬膜擴大減張縫合術與顳肌黏覆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療效比較[J].疑難病雜志,2016,15(2):123-126,130.

[2]Hofmeijer J,Schepers J,Veldhuis WB,et al.Delayed decompressive surgery increas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improves peri-infarct perfusion in rats with space-occupying cerebral infarction[J].Stroke,2004,35(6):1476-1481.

[3]于東,劉建生.大骨瓣減壓手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4):3758-3759,3761.

[4]Pikija S,Cvetko D,Hajduk M,et al.Higher mean platelet volume determined shortly after the symptom onse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 infarct volume on CT brain scans and with worse clinical outcom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9,111(7):568-573.

[5]王文學,王建偉,康新,等.早期大骨瓣減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效果和預后影響因素[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29-32.

[6]Arnaout OM,Aoun SG,Batjer HH,et al.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after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mfarction:rationale and controversive[J].Neurosurg Focus,2011,30(6):E18.

[7]馮怡墨,石滴堅,程澤沛,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聯合顳肌切除術在治療大面積X梗死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 44(22):2873-2874,2878.

[8]吳天順,葉奇勛,林細炳,等.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并創傷性大面積腦梗死30例[J].實用臨床醫學,2013,10(1):61-62.

[9]華春暉,薛泳華,劉春,等.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聯合顱內壓監測在重型煩腦損傷中的應用及對預后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5,14(6):568-571.

[10]楊華堂,于國淵,張寧,等.半球骨瓣減壓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體會[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5,20(9):555-557.

[11]肖連福,黃瑞宏,陳昌勇,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聯合硬腦膜翻轉及顳肌貼敷治療大面積腦梗死35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6,21(6):370-371.

[12]Hofmeijer J,Kappelle LJ,Algra A,et al.Surgical decompression for space-occupying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Hemi-craniectomy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with Life-threatening Edema Trial [HAMLET]):a multicentre open randomized trial[J].Lancet Neurol,2009,8(4):326-333.

[13]Huttner HB,Schwab S.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strategies,and future perspectives[J].Lancet Neurol,2009,8(10):949-958.

[14]肖偉利,元少鵬.標準大骨瓣開顱加顳肌貼敷減壓術與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7):26-27.

[15]趙剛,孫繼程,劉帥,等.大骨瓣減壓術加內減壓術治療急性大面積腦梗死30例的臨床經驗總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4):38-41.

篇4

關鍵詞: EFL教師; 大班英語教學; 挑戰; 活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5-0141-02

夸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制又稱班級教學。它是針對中世紀學校教學效率低的個別施教而提出的一種高效的集體教學組織形式。夸美紐斯認為班級授課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相同或相近編成固定人數的班集體,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弊詮挠辛税嗉夁@種教學形式,也就有了班級規模的問題。班級規模主要指一個班級內學生人數的多少。因此,大班教學就是指在規模較大的班級中進行教學活動的方式。

語言教學多為小班教學。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英語專業自然班級的人數不能超過20人,而現在許多學校的學生班級人數均在20人以上。由于近年擴招,英語專業教學也變成大班教學。因此,學生在英語課堂發言的頻率降低,每次發言的時間相對縮短,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總在抱怨學生越來越不愛發言,學生也在發問,為什么沒有可說的內容。這不僅妨礙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減少了他們表達見解的機會,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抹殺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今后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大班教學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

一、大班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挑戰

?親切感:英語教師很難在短時間記住每位學生的姓名。在大班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可能感覺沒有了解學生的需要。但是,實際上學生很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注。

?焦慮感:在人數眾多的班級上課,會讓一些英語教師感到焦慮。另外,有些學生也會害怕問問題或者不敢參與課堂活動。

?學生需要:當學生人數太多時(超過45人)就很難甚至不可能滿足每位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練習的個人需要。

?作業批改:帶大班的英語教師在日常作業的批改和測試后的閱卷工作上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而教師獲得的報酬和教授小班課的報酬是一樣的。

?干擾:班級人數多會帶來更多的干擾。例如遲到的學生會不時打斷教師的授課;在課堂上會有學生竊竊私語。

?備課:為大班英語課準備上課的印刷品資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很多老師會抱怨:在大班課上使用課外資料太花費時間!因此,教師會自然減少課外資料的補充。

?課堂紀律:在大班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和同伴做練習或者做小組活動時,會很難控制紀律。通常這種時刻,教師更像是一位紀律的維護者。

?監督學生:教師檢查學生小組活動有一些困難。因為人數眾多,又收到教室布置的限制,當老師指導第一組時,教室另外一個角落的學生可能正在聊天而非練習。教師也不能夠同時監控到所有學生是否都在練習英語。

?空間限制: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例如角色扮演role play,“剝洋蔥”onion等活動會受到教室大小的限制。因為人數多,教室又沒有足夠的空間,因此只能放棄多樣的活躍的課堂活動。這也是大班課堂氣氛沉悶的一個主要原因。

?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室的電腦也許不能滿足大班學生的使用,因此教師只能放棄多媒體課。又或者教具數量有限、文印資料太貴等。

二、大班英語教學的優勢

大班英語教學固然有許多自身的弊端,但也不是說大班教學就沒有自己的優勢。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還是看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和組織。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大班教學的客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設計活動和組織教學,提高學生接觸和操練語言的密度,創設語言使用的機會,同樣可以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高效能:有很多學生的英語班級可能會很吵,同事學生們也很活躍和興奮。

?時間安排緊湊:大班英語教學中,課程進展快。教師很少會去看手表現在離下課還有多久。你還會發現經常會有一些額外的活動你不能在這次課堂上完成,只能把它留到下一節課。

?參與度:課堂上,總是有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即使只是猜測。并且可以確保答案來自很多不同的學生。

?補充:教師幾乎不用再做課堂補充,因為主要活動和課本內容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完成。

三、大班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在英語專業的大班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需明確認識,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準確定位角色,從過去以以語法翻譯法為主的教學中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現代交際法中強調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者(organizer)和參與者(participant),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發展交際能力的促進者(facilitator),學生語言學習動力的鼓舞者(inspirer),學生語言學習的咨詢者(consultant)和評價者(assessor)” (沈銀珍,154)。

?做好教師筆記:教師隨身帶一支筆一個筆記本。在檢查學生小組活動時隨時記錄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現的錯誤。當課堂上沒有時間做講解時,課下還可以指導學生。這時,教師是作為一位觀察者(observer).

?備用大教室:教師可以定期聯系一間大教室或者教學樓的大廳,如果條件允許,在校園里,操場上空間足夠大班學生活動的地點,組織學生做一些充滿活力的活動,讓學生動起來。例如role play 和onion.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講英語的興趣。

?創造參與的機會:課堂時間對大班英語教學來說太有限。教師可以布置家庭作業定期檢查,并且把這項成績記入期末總評。這里的作業不僅是書面的,還可以是同學間的對話或者小組的討論。這樣能為那些課堂上沒有時間或者怯于發言的學生創造機會。充足的準備時間又可以鼓勵更多成績一般的學生開口講英語。

?鼓勵競爭:建立一個活躍有競爭氛圍的大班英語課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梢悦總€月調整小組成員,也可以保持一個學期不變化。小組集體每次完成小組作業都會按照作業質量得到相應的分數。如果某一組在課堂上太過吵鬧或者發生其他問題就扣除相應的分值。學期結束時,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小組。

?放松:教師在上課前,找到方法讓自己放松,解除焦慮。永遠不要在課前臨時備課,必須提前一天做好準備。也可以隨身帶瓶水。每一節課都要準備一個額外的活動或者一項額外的內容,以便發生意外情況。事實上英語課開始的warming up 環節,既是學生的放松也是教師的放松,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環節。

?建立信任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而且要盡力記住每位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設計一個座次表,要求學生一定時間內按照座次表固定座位。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幾件個人的非教師身份的趣事,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也可以緩解學生和教師的焦慮情緒。

?控制噪音:規定一個信號,當學生聽到或者看到它,就立即停止說話。這個規定要在教師第一次在大班上英語課時制定。例如一句簡短有力的英語歌詞。一個個性化的動作。

?縮短打分和評價的時間:在大班英語課堂中,教師如果評價每位同學的作業或者糾正每位學生語音,會花費太多時間。教師可以采用同學之間互相評價的方式縮短評價時間。對于學生的英語日記類作業,只要讀完后給出一個簡短的評語。不需要逐一改正語法錯誤。但是可以記錄作于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集體糾正。

?分享你的e-mail地址給學生:在大班英語教學中,如果讓學生每天面對面向教師提問,時間上是不允許的。而且會加大教師工作量。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以郵件的方式向你提問。

四、大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活動

Nunan論及課堂活動時曾提到,“teachers develop their own preferred classroom practices based on what works best for them in their own particular situation and circumstances(教師應按照各自特定的環境和情況選取最恰當的課堂活動方式)”,但他又補充說, “if you are teaching large classes, it may not be feasible to do much pair or group work, no matter how highly you think of them(如果是大班課堂,不管你多么推崇分對活動或小組活動,大量的分對活動或小組活動仍不太可行”. 如果教師精心設計,注意細節,是可以在大班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分對活動和小組活動的效果的。以下活動在大班英語課堂教學中就會創造出學生主體的活躍的課堂氛圍。

?Who Am I?:在學生的后背貼上名人的名字。學生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向其他同學提問,以此來辨別自己的身份。一旦他們猜中了,就可以把名字的標簽貼到胸前,然后開始幫助其他同學。

?團隊拼寫競賽:每位同學拼寫對一個單詞,就會給自己的小組贏得一分。

?調查問卷:學生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行走采訪同學。學生們可以根據教師給出的主題自己設計問題。教師也可以把事先打印好的問題分發給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掌握新的語言點鍛煉口語。

從以上提及的大班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和策略來看,改善大學大班英語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要因素,而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也強調這兩個方面。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英語大班課堂教學的效果,需要調動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角色和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David Nunan,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PENG Ning, Strategies in Teaching English to Large Classes in the Universities,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Jan.2007,Volume, No.1

[3] 沈昌洪,王之江.自主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篇5

關鍵詞:大班額;多層次;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144-02

近幾年來,由于辦學規模和師資條件的限制,很多學校普遍形成了大班額教學。所謂大班額是指每班學生人數超過標準人數的20%以上的教學班,即每個班人數在54人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擇校,使教學質量較高的重點學校及市區學校也形成了大班額教學。由于大班額的出現,必然出現學習能力有較大差異的不同學生。隨著課改的推進,各學校將取消設置重點班,多層次學生的存在更是無法避免。

由于大班額班級,多層次學生的存在,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困難。首先,學生差異大,教學定位難以把握,備課中常常顧此失彼。其次,組織實施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難度大。學生基礎參差不齊,進程不一,增加了完成教學目標的困難。另外,教師負擔加重,作業批改量大,個別教育相對減弱,無法更好的進行因材思教。教學要照顧個別差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所以在本文中探討大班額多層次條件下的物理教學方法問題,使各類學生在物理學科上學有所得,全面提高,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同類班級的不同方法的教學效果的比較,總結出在物理教學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導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確實能使每一個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一、自主預習階段---使用思維導圖

1、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就是用文字、符號、圖畫等載體把自己的思想(知識網絡)畫出來,如同全息照像一樣把采集到的重要信息表達出來。它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包括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等。

2、用思維導圖學習的優點

(1)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2)各知識點間的聯系通過網絡表示出來,一目了然;

(3)使回憶和復習變得更有效和快速;

(4)方便添加新的內容;

(5)使筆記的整理有更多的創作空間,提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效果。

3、教會學生如何使用思維導圖

(1)學生可以用思維導圖記筆記

傳統的直線型筆記僅僅是對老師課堂內容的機械的不完全的復制,相互之間沒有關聯、沒有重點;而且很多學生忙于記錄,沒有時間真正地去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改變自己是課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養成了學生記憶知識而不是思考知識的習慣,形成了思維惰性。

(2)思維導圖用于幫助學生建構物理知識體系

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規律時往往容易犯一些錯誤。每個章節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出物理概念、規律及其之間區別、聯系的思維導圖。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后,學生可以共同總結、完善思維導圖,也可以把討論過程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樣再回過頭來復習時,不僅對本章、本單元的內容了然于胸,而且當時的學習過程也會歷歷在目

(3)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時共同創造思維導圖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時,往往效率會不高,而且對小組成員的觀點不能有效記錄,教師對小組的討論不能進行有效監控。而這些正是思維導圖的強項,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記下本小組的主要觀點,支持此觀點的依據,生活中的實例等等,教師發揮其引導作用,控制討論方向,不要讓學生跑題。然后再把各小組的觀點收集起來,制成一張全班的關于某一物理主題討論的思維導圖,然后全班對此大圖進行集體修改、定稿。

(4)做物理習題時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

有些學生在做物理習題時往往思路不夠清晰,而且容易犯數學化的毛病。針對這種情況,要求學生在解題時,畫出其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而且使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哪兒、什么程度一目了然,從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此問題再度重演。

(5)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做實驗

有些學生在教師做演示實驗時沒有仔細認真記下重點及注意事項,或記得不全面,自己做實驗時就不能正確操作,經常要求助其他同學或老師,實驗后又不很好地總結,結果實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更不能理解此實驗的意義。如果讓學生把實驗前的準備,實驗中的操作、數據記錄,實驗后的數據處理、結論導出,做成思維導圖將改變學生對物理實驗不嚴謹的作風,切實認識到實驗對物理的重要性,并使學生思維在復習實驗時更明了。

在和學生共同把“思維導圖”深入運用到物理學習的各領域的過程中,一起學會思維、學會組織建構思維,使我和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能力,真正實現終身學習,學會學習的目標。

二、課堂學習階段---使用探究式自學學案合作學習

所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一種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礎上的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師組織下的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和課程的學習任務把班級的同學劃分成若干組,小組的成員通過師生、生生合作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動形式,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它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可實施性。它對于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識品質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1、教師要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把全班學生搭配成若干異質的學習小組,一般六至八人為一組。

2、課堂教學程序與策略:

(1)課前準備:課前學生預習課本知識,自行畫出思維導圖,對上課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2)課堂中合作探究學習:教師發放準備好的探究式學案,引導學生討論本節內容的重要知識點、易錯點、疑惑點,讓學生們通過討論找出已經學會的知識,或者還有疑惑的知識。雖然是以學生自主學、合作交流,探索研究最終獲得知識為主要形式。但整個學習過程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課堂中一方面放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展開討論,探索實踐,合作交流,一方面加強知識的指導,互相解釋所領悟到的知識;互相找出不足的地方和原因,及時改正;互相小結學習心得,小組長作總結。這樣使學生輕松愉快而且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收到良好的效果。

(3)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成效進行全面評價:全面正確地評價是提高合作式探究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組際競爭,有效的減小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評價要全面,評價的重點也要側重于學習的過程。評價的目的在于領會學習方法,體會思想感情,總結經驗教訓。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形式作為集體教育形式的一種補充,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啟迪、相互補充、相互吸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種學習方式始終處于動態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又有利于培養拔尖人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和完成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鞏固檢查階段---使用階梯式過關習題自我檢測

由于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不同,如果以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必要會出現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后進生吃不了的局面。針對大班額多層次的情況,課后作業采用階梯式過關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一級一級的往下做,既激發了學生挑戰自我的信心,又能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思教。

1、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精心進行階梯式習題的編制,優化習題。

沒有任何一本教輔書是完全適合所有學生的課后作業的,所以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具體內容,精細設計習題。在階梯式習題的編制中,把習題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基礎題,第二類為能力訓練題,第三類為鞏固提高題。

2、物理習題教學的基本策略

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讓學生選擇,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相應的習題,這樣就避免了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隨便應付的現象。

(2)讓學生表達,進行小組討論,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在物理概念習題教學中進行小組討論為例。如在鞏固“摩擦力”概念的習題教學中,教師可提出一系列問題:摩擦力是怎樣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有何關系?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受摩擦力嗎?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嗎?然后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相互說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相互補充、相互質疑,教師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給予指導。小組討論結束后,由各個小組的“中心發言人”發表本小組的討論結果,綜合、糾正與補充各小組的發言,從而達成對物理概念正確的認識。這樣做比教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好得多。

篇6

一、設施設備。通過不斷努力,幼兒園的辦園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園的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戶外有大型玩具和大量的幼兒操作性玩具。每班教室內有電視機、VCD、電子琴、錄音機、消毒柜等硬件設施配備比較齊全。幼兒園衛生間、幼兒宿舍、活動室等布局比較合理,適宜幼兒生活學習。積極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園址附近無污染,噪音及危險,日照充足,排水通暢;建筑設施,布局合理,園內環境達到凈化,美化,兒童化,教育化。

二、行政管理。幼兒園領導配備健全,具有正確的辦園理念和清晰的辦園思路。制定了長期和短期的發展規劃,具有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幼兒園非常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各類人員培訓有計劃。幼兒園的教師培訓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明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隊伍穩定,整體素質較好。全園教職工必須嚴格遵守上下班作息時間,按時到崗并做好班前準備工作。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并向園領導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離崗。

三、人員資格及配備。教師隊伍優化管理是現代教育科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將教師隊伍由傳統的“金字塔”管理方式向著現代化、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目標邁進。為了達到教師隊伍的優化、素質提高、實施自律,我們將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先行創建一個優秀的骨干的教師隊伍,真正發揮其作用。二是將優化管理引入一個競爭的管理機制,在工資、實績進行激勵掛鉤制,拉開工資的檔次,充分發揮工資效應的作用,讓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奮斗的目標和方面,從而也增強了優化的真正作用。三是加強民主管理,無論是對于教師的管理,還是領導干部都要體現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杜絕拉幫結伙,采取公平的民主測評考核,最后形成園長督導和管理教師,教師監督和評價園長。四是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和業務素養,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了解了職工的想法,自然而然也就攻破了心理的防線,以了解為前題進行管理,必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也要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修養,不斷提高教師的覺悟,發揮自律效應,對于管理者而言可能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四、衛生保健。全園教職工應堅守崗位,高度負責,保證幼兒身邊有人,隨時清點人數,嚴防幼兒走失。加強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隨時檢查幼兒鞋帶、衣物,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解決。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帶幼兒外出活動,必須請示領導,選好安全場地,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并隨時清點人數,走路時注意不離隊、不掉隊。外來人員經允許方能入園,一般情況當班老師不能會客,建立健全幼兒接送制度,不準陌生人來園接幼兒,防止冒領。凡陌生人來接幼兒,教師必須電話聯系家長,家長同意后方可離園。一切不安全用品、藥品必須由專人妥善保管,熱水、熱湯應放置適當位置,電器設備應安裝合理,嚴防中毒、燙傷、觸電等事故的發生。做好防火、防盜工作,下班后應關好門窗,做好巡視工作,安排好節假日值班人員。

五、辦園方向與保教質量。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幼兒園的教師能較好的內化《綱要》新理念,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組織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體體現在保教管理工作組織有序,教養常規良好,教育目標明確具體,各項計劃、總結齊全。教師注重創設良好的支持環境與師幼關系,教育筆記、教案書寫認真,檔案資料保存完備,記錄詳實。幼兒園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提供更大的創新空間,避免小學化傾向。并有完整的保教工作計劃,月工作重點及周安排。這一項是幼兒園資料最齊全的。幼兒園教師都能認真編寫教案,能根據教學實踐和幼兒情況寫出教育筆記、反思。每篇教案后都有課后反思;對教案反思的檢查落實到位,每天批閱,教育筆記半月或者一個月就檢查一次,并有評語;幼兒園的月反思很好,從各個方面比如常規、教學、心理行為等每月寫出反思,每篇教案后也都有課后反思。這些在觀察本班幼兒的基礎上寫出的反思、筆記都能有效的及時總結,并使教學有所改進和創新。根據細則要求進行科研課題的研究,積極開展園本教研,并且做園本課程或課程園本化的研究和探索。加強對大班幼兒的幼小銜接工作,注意在教學中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避免小學化傾向,做好大班幼兒入學的心理和生理準備。注意收集有關家長工作的資料。比如家長會發言稿、家長簽到表、家長開放日記錄等,并且各班教師要開設家教園地,積極為家長介紹科學育兒早期教育的知識。聽取家長意見,以便協助我們更好的管理幼兒園。

六、資產和經費運行。我園制定了嚴格的經費管理制度。我們堅持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原則,實行收入與成本、費用配比,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合理分攤各種費用,如基建費,大型玩具、電教設備等費用,辦公費,幼兒各種活動經費等等,從而準確完整地核算幼兒園成本。同時在經費管理中實行分級管理,如射陽明達幼兒園財務處作為一級財務機構,另兩所幼兒園作為二級機構,管理中堅持“一支筆”審批經費開支,同時授予二級單位更多的管理權限。一級財務機構負責三所園的財務管理和核算。

篇7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評定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191-02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同時也存在普遍性問題:對思想政治理論建設的緊迫性認識不足、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被弱化的現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特別是缺乏既有淵博知識、人格魅力,又有教學熱情的學科帶頭人和教學科研骨干;學科建設基礎薄弱,理論學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支撐不夠;思想政治理課與大學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課程、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不夠,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谏鲜龈鞣N不足之處,筆者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和總結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以供同行參考。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考核方式改革的具體設想

為了探索出符合我院實際情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應該遵循先試點、再推廣,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改革路徑。具體來說,就是先辦好幾個教改試點班,每個試點班的教改側重點不同,然后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到一門課程的全部授課班級,進而推廣到所有4門課程的全部授課班級。試點班級授課應以專題講授為主要教學方式。關鍵在于辦好以下幾種教改試點班:

1.組合式教學試點班。由一個教師將一門課一講到底的做法是“承包式”的教學方法,而一種“組合式”的教學方法應該大力推廣。具體來說,就是由多個教師來講同一門課的不同專題。可以由系上帶過相同課頭的6~7位老師每人選擇2~3章的內容,按章節順序依次給同一個班的學生上課。

2.學生能力培養試點班。選擇一個人數相對較少的班,主要由學生自己講課。學生們3~4人一組,自由結合,自選專題,自己備課、自己做課件。第一小節課由小組代表講課50分鐘,第二小節課由小組全體成員接受其他學生的質疑、提問、進行答辯,再由全班學生當場給該小組成員打分統計成績,最后由教師點評。講得好的學生,還可以去給其他系其他班級上示范課。

3.實踐教學試點班。實踐教學不能占用理論教學課時,也就是要在理論教學學時之外,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開展實踐教學活動。①組織全班學生看一些紀錄片、資料片或者聽取專題報告,教師統計學生出勤情況。②每位學生在規定的周次內,選讀原著或人物傳記,寫出讀書心得,由教師評定等級并記入平時成績。優秀文章在全班交流。③全班學生分組進行社會調查,先明確組內分工,然后設計問卷,而后實施調查,回收的問卷和調查報告一并交給教師,由教師寫出評語并記入平時成績。④利用在校課余時間,組織全班學生參觀考察近一點的地方。利用寒暑假時間,可以組織部分學生參觀考察遠一些的地方。愿意去的學生自己應適當出一部分費用。

4.大班課堂互動試點班。從我院現實情況看,以后思想政治理論課“大班上課”、“合班上課”還是主流,這就面臨一個怎么開展提問、討論等課堂教學互動活動的問題。比如,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自己起一個有特色的“組名”,提問回答、討論辯論都以組為單位計分,組內成員共享該小組的成績。這種做法應該能夠擴大課堂教學互動活動的參與面。

由于各種教學試點班的教改側重點不同,平時成績的計分方式就不宜整齊劃一。但是,最起碼要包括出勤分、作業分、筆記分三項,除此之外,教改側重什么,平時考核就應該突出什么,這一點可以通過調整其權重來實現。同時,建議我院取消思想政治理論課全校統一閉卷考核的原則性規定,改為不同的任課教師或同一任課教師所帶的不同班級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評定方式

1.平時考核。①學生出勤:教師每學期點名次數不得低于10次。學生全勤計分為100分,如有遲到或者早退,每次扣除2.5分;請假每次扣除5分,曠課作為一種嚴重的違紀行為,每次扣除10分,教師要詳細將上述情況記錄在考勤表上,直到100分扣完為止。②課堂筆記:每學期教師至少檢查對學生的課堂筆記一次,如果學生筆記記錄的板書內容齊全、書寫工整,整體質量高,則按100分計,如果筆記書寫不工整,內容缺失較多,則按60分計,若該生無筆記,則此項成績為0分。③平時作業:作業分為書面和口頭兩種形式。書面一般結合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形式,從現實出發,對熱點焦點事件,作出評論或者給出相關建議。口頭作業一般以小組形式完成,對于大班授課,可將學生按照10人一組的標準分組,由每小組編輯、播報新聞,并且上交PPT。每小組成績共享,具體負責的小組成員單獨加分。④課堂互動:教師盡量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活動,包括討論、提問、辯論等。學生只要能夠集中精力聽課、比較積極的參加課堂互動并給予反饋,就可以得到基本分60分。在此基礎之上,每有一次積極的表現就可以加10分,直到100分加滿為止;而每出現一次消極的表現就減10分,比如上課不停地說話、瞎起哄、破壞正常的互動活動等,直到60分扣完為止。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課堂互動活動,其成績即由該小組成員共享,但是若該小組成員沒有出勤則記為零分。

2.階段測試。因為平時考核的方式并不足以衡量學生對該門課的學習情況,所以,在最終給成績時,仍然要以具體的測試為主。一般情況下,測試分三次進行,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2次書面測試和1次口頭測試。當然,也可進行三次書面測試。書面測試即跟普通考試方式類似,給學生出題,開卷考試。由每個學生隨堂獨立完成。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出題時盡量少出或者不出客觀題,出主觀題時盡量不出課本上能夠找到的原話。至于如何安排分階段考試內容,由任課老師自己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陬^測試可以借鑒上文所提到的學生能力培養試點班的情況來進行。由學生自己制作課件,講稿并講課。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于該門課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訓練了學生對于計算機方面的應用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篇8

關鍵詞:大班額教學;專家教師;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5-0065-02

課堂管理問題本來就是困擾教師的難題之一,如今,大班額的現狀更是令許多教師苦不堪言,成為其職業壓力的主要來源。由于受我國不同地區教育的不均衡發展、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以及隨之而來的擇校風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內地中小學大班額現象仍然普遍存在,且中西部地區的超大班額比例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一間間按四十人左右設計的教室擠滿了孩子們,擁擠得再擺不下一張凳子,人數最多的達到九十多人,一些小學甚至出現了百人大班的現象。針對大班額這一問題,一方面應呼吁、督促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加強全國中小學校舍硬件建設、師資配置的一體化和標準化建設,致力于教育的公平、均衡發展;另一方面,在大班額問題短期內未能解決的情況下,探索大班額現狀下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問題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為此,筆者對教授大班額的部分中小學專家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分析其課堂教學策略,期望為其他教師提供某些啟示。

本研究于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利用我校師范生進行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機會,采用參與式觀察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平頂山市9位中小學專家教師的課堂行為進行課堂觀察及課后訪談,研究、分析專家型教師在大班額現狀下的課堂教學策略。這里,專家型教師是指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教學能力突出、被同行公認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研究發現,在目前大班額的現狀下,部分專家教師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一、以豐富的知識素養、優秀的教學水平征服學生

專家教師認為,在大班額的現狀下,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關鍵不在于教師千方百計、費盡心力去“管理”學生,而是教師要設法以豐富的知識素養、優秀的教學技能吸引學生、征服學生。因為,當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充滿興趣、求知如饑似渴時,是很難發生不良行為的。而教師要想以豐富的知識素養、優秀的教學征服學生,就要如饑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的第一需要。因為,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為了在學生眼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知識的海洋”,“一個好教師,應具備比中學教學大綱的規定多許多倍的知識”,“教師在他大學畢業3—5年以后所擁有的知識,應當比他工作頭一年時多3倍、5倍乃至10倍”。只有教師具有廣博有而深厚的知識底蘊,才能在講授自己的專業課程的時候,旁征博引,開闊學生的視野,樹立教師的威信,喚起學生對本門學科的強烈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如果教師懂得的僅僅是他教給學生的那點知識,他就不能做到一心多用、察言觀色,顧不上去觀察全班的情況、學生的情緒和興趣,因為他的全部注意力、全部精力和思想主要都集中在教材的內容上,只顧緊張地回憶事先準備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既然教師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回憶教材內容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他的講解就不會帶有感彩,他就發現不了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行之有效的課堂規則約束學生的課堂行為

專家教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大班額的課堂環境和擁擠的十字路口非常相似,十字路口需要用交通規則來約束行人和車輛,課堂上同樣需要規則和程序來管理學生,否則,課堂秩序將會陷入一片嘈雜和混亂。因此,要想成為一個有效的課堂管理者,教師就有必要建立課堂行為規則,提供給所有學生最基本的課堂言語、行為規范的要求及相應獎勵和懲罰。實際上,班級中的大部分潛在問題和搗亂問題都可以通過這種預先制定的規則和程序來加以預防。

教師在運用課堂規則時,首先要注意,規則應少而精,因為規則過多過濫,不但令學生難以遵守而引發問題行為,而且也可能使課堂成為一個充滿焦慮、壓抑的地方。而如果規則較少,那么學生記住和遵守規則就較容易。有效的課堂管理者在學年剛開始時僅強調最重要的規則和程序,其他的在以后需要的時候再告訴學生。此外,有效教學還會做到規則表述言簡意賅,正面積極,執行規則時保持前后一致以及定期復查、修訂和不斷完善。

三、以學生小組而非學生個體為單元評價學生

專家教師認為,過大的班額往往使教師分身無術,難以做到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管理。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小組管理,變對學生個體評價為對學生小組的評價,目的是發揮小組內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同時減輕教師的管理壓力。

分組時教師要注意小組組員結構的合理性,根據學生的性格、認知水平、組織能力、性別比例等基本情況,依據志愿組合與合理搭配的原則,6—8人為一組,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組。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和組長每周輪換制。組長是教師的在膀右臂,負責管理本組學生,提醒、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約束,把小組榮譽作為自己的榮譽,力求避免一些不良行為的產生。

教師每節課都對小組做出評價,對表現好的小組當堂表揚,對表現差的小組提出建議或希望,并填寫在黑板上的“小組評價登記表”中;每天將教師對小組的評價進行匯總,每周對學習小組進行小結評價,根據操作積分的總和表彰優秀學習小組。在對小組的評價時,嚴格按照遵守紀律、參與率、作業完成情況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專家教師針對優秀小組使用的獎勵方法也非常靈活多樣,主要包括分發該年齡段學生喜歡的小獎品,如彩色貼畫、橡皮以及帶有教師簽名的筆記本和課外書,買獎品費用為班級賣廢品的收入;寫封表揚信讓學生帶給家長,贊揚學生某方面的進步以及對家長表示感謝和祝福;作為教師和班干部的助手幫助收發試卷、取送教具以及為教師杯子灌滿水;免做某些全班學生都要完成的部分家庭作業;等等。

四、以具體的信號、手勢引導學生

大班額課堂環境下,在教師講授、提問、輔導答疑的各個環節,相對于小班額,學生更易出現較多課堂問題行為。比如,每當教師提問意欲考查學生學習效果時,由于班級人數太多,教師無暇提問更多學生,而學生為得到教師的關注,往往舉手如林、面呈饑渴狀,性急的根本等不及就開始叫嚷起來,所以,一般是教師話音剛落,下面幾十張嘴巴馬上吵成一片,此學生說“A”,彼學生喊“B”,真是熱鬧非凡,亂成一片。然而,靜能生慧。思維敏捷型學生、沖動型學生的立即搶答,無形中剝奪了其他學生的思考和機會,積極、熱情的表面下掩蓋的是學生的浮躁和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專家教師會針對大班額的情況發明一套具體的信號、手勢來提醒學生,管理學生,引導學生在安靜的課堂環境中細細體會學習、思維的樂趣。

例如,課堂上當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專家教師會根據具體情況引導學生使用手指信號而非口頭的形式來回應。判斷對錯題,拇指向上表示“正確”,拇指向下則表示“錯誤”;選擇題,選擇“A”伸拇指,選擇“B”伸食指;等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得以用贊許、鼓勵的目光與更多的學生進行交流,安靜的環境中洋溢著的是思維的美麗和氣氛的溫馨。

五、以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環境溫暖學生

專家教師相信,課堂上的大部分不良行為是由于學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等等。由此可以推斷,如果一個學生早晨沒用早餐、餓著肚子,或是被同學起個侮辱性的綽號,或是感覺被教師忽視、班級同學孤立,那么當他坐在教室里時,就不太可能產生學習的愿望,而極有可能做出違紀行為。

因此,專家教師指出,在大班額現狀下,如果教師以人為本,重視研究了解并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表達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關心,建立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信賴、互相關愛、沒有威脅性質、不以權力與控制為基礎的課堂環境,那么對于課堂問題行為的預防就能產生一勞永逸的效果。這種充滿溫暖氛圍的課堂環境,再加上逐步被學生內化的課堂行為規范以及教師的淵博學識、優秀的教學技能的發揮一定能有效地預防和糾正學生潛在的課堂問題行為。

首先,教師要重視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創設快樂、安全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在督促一個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時,可以說:“你寫的作文太有趣了,我急著讀呢!”而不說:“你太磨蹭了,寫不完放學不許回家。”

其次,盡量使用無為而治的管理策略。無為而治的管理策略主要是非言語的行為,包括有意漠視、暗示干預、接近控制和接觸控制等。比如,教師一邊把手放在一個正在與同桌低聲說話的學生肩膀上,一邊繼續講課,不露痕跡地處理學生的違規行為,同時保證教學的流暢性。無為而治的策略如果無效,再考慮口頭提醒、乃至批評、懲罰。必須要懲罰,也盡一切可能將傷害降到最低。征罰時要表現出自己惋惜的情緒,說明只是依據課堂規范而已,使學生心服口服。

篇9

[關鍵詞]:廢舊材料;幼兒園環境;環保意識;親子關系;家園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3.6

幼兒園《新綱要》提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環境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環境創設能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發展。如何利用廢舊材料布置幼兒園的環境?不但要推陳出新,還要有欣賞美感,既能開源節流,又能讓幼兒從中接受和體驗到環保意識,知道廢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我園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我們根據孩子生活中接觸到的廢舊物品,進行了分類,大致歸納為五類①:(一)各種繩子類:如蛋糕盒子的帶子、花邊等。(二)各種盒子類:如蛋糕盒、泡沫盒、塑料盒、鞋盒。(三)廢布類:如棉布、滌綸布等各種碎布。(四)生活用品類:如瓶蓋、瓶子、蛋殼、蟹殼、貝殼、瓶子、吸管、碟片等。(五)廢紙品類:如牛奶箱、硬紙板、賀卡、雜志、報紙、餐巾紙、包裝袋、雞蛋包裝盒等。

其次,我們對有效利用廢舊材料的意義進行了總結

一、廢舊材料的利用有利的節約辦園經費。

幼兒園環境布置需要大量的材料,以往這些材料都是通過經費購買。因此廢舊材料資源的收集和利用不僅美化了環境、實踐,而且也為幼兒園節省了一筆昂貴的開支。據統計全園一學年可節約經費上萬元。

二、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有效發揮了教師內在的潛力

因為廢舊材料的利用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這就需要老師發揮自覺性,上網查資料,上書店看書,討論,相互學習,從而自覺提高了自己的敬業精神,有效地運用關于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其他知識,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內在潛力,看懂幼兒的內心世界并與他們積極地互動,能為他們的發展和權利的實現創設最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三、廢舊材料的利用促進家園互動。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在廢舊材料的收集過程中,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力量進行了整合,家長對幼兒園經常收集廢舊材料的行為不理解,我們通過開家長會、家園通信息平臺等活動向他們宣傳環保理念后。我們的行動得到了家長積極配合,家長們樂意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材料,一起做手工,變廢為寶。

四、教師在廢物變寶的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影響著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師的態度、管理方式和言談舉止都是隱性教育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在老師和幼兒不斷變廢為寶,創造一件有一件藝術品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的影響著幼兒,自信、樂觀、開朗、興趣廣泛,做事認真,形成了溫馨的心理環境和良好的班級氛圍。如: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大班的大部分幼兒在吃完東西后,都自覺的把剩下的盒子,瓶子等放到收集箱,要做創意作品。有效的形成了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情感。

幼兒教育是人接受知識最初的學習活動,幼兒環保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環保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幼兒認識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環境是我們的第三位教師”,如何把環保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布置進行有效整合,以環境教育為載體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我們幼兒園也在探索當中,通過觀察和實踐。

1.廢舊材料在教室墻面上的利用

根據不同年段幼兒的心理特點,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室墻面裝飾中體現幼兒認知特點,色彩上以艷麗的純色為主,造型以稚拙、簡潔為主要表現手法,內容應以幼兒熟悉的東西為主。

2.廢舊材料在走廊掛飾上的應用

幼兒園是個大環境,大環境有很大部分都是走廊組成的,幾乎每個教室門口都有走廊,所以除了教室的墻面外,走廊環境也是重點要利用的,在走廊我們采用掛飾來美化環境,當然體現不同是根據班級的特色,大班的幼兒對美術的愛好特別濃,大班馮老師力求把環保和美術特色整合,用鞋盒子做各種造型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不禁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望,更激勵大班幼兒創作更好的作品。中班年段老師根據幼兒喜歡建筑物的特點,用廢箱子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房子,平方、樓房、小屋等物體當掛飾,這些事物開拓了幼兒的思維,發揮了想象。小班幼兒年紀小,教室外走廊掛的是用易拉罐做的風鈴。風一來,清脆的聲音叮叮當當,賦予幼兒快樂的心情。

掛飾還有家園聯系角,小墻面及各活動角的墻飾等,應將這些畫面作統一的安排布局,以大墻面為主體設計一個主題,小墻面布置則圍繞這個主題安排相呼應的畫面。如大班的教育重點之一是愛國主義教育,我就選擇了“偉大的祖國”這一主題,大幅墻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國”的內容,而家園聯系角應用了“天安門”的墻飾,小墻布置了“我愛祖國大好山河”照片專欄,并用彩紙、布條編拼出各活動角的墻飾,這樣就形成了既多樣又統一的裝飾風格。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題也要變化.最好以半學期為單位換一個主題,來一次全面的更換.

3.環境裝飾形成主題,形成風格

幼兒園環境布置作統一的安排布局,設計主題,小環境圍繞大環境的主題展開,如大班的教育重點之一是2008年奧運會,老師就選擇了“我心中的奧運”這一主題,一樓大墻面用鐵環布置了“奧運五環”的內容,用各種布條拼出運動員體育競賽的項目,這樣形成多樣又統一的裝飾風格。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題也要不斷的變化

幼兒園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有心更要用心,有效地把環保教育與幼兒園環境這一教育資源,有效的整合,以各種手段提高其藝術性,觀賞性、以及實用性,讓幼兒生活在充滿自然、和諧色彩的世界里面,將來長大才懂得去愛、去保護這個我們共同的家。

參考文獻:

[1]劉波,如何利用廢舊材料開展幼兒園特色活動[J]新課程(教研),2011(07)

[2]趙巖,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應用之探究[J]都市家教,2010(04)

篇10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校2010級普專臨床醫學1-18班與2011級普專臨床醫學1-15班學生,分別為757和627人(緩考、作弊、缺考者除外);其中2010級實驗組389人(使用多媒體教學),對照組368人(未使用多媒體教學),2011級實驗組312人,對照組315人。研究資料為上述兩屆學生的期末理論考試成績。

1.2 方法

統考按高職大綱要求統一命題,就分數段、均分、標準差和P值進行評估考核[2]。數據用用EXCEL2003、和SPSS(11.5版本)軟件進行處理。

2、結果

兩屆學生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分布均服從正態分布(表1),表明試卷難易度控制的較好。實驗組均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2),兩組比較,P<0.01,有顯著差異,表明使用多媒體教學可顯著提高學生的成績。

3、討論

多媒體的直觀、動畫、立體、生動、快捷及逼真,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2]。組織胚胎學教學內容繁多,教學課時少,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它有許多優點:(1)信息量大,可容納文字、圖像、視頻等資料,即時采用網上的最新醫學進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 [3]。(2)可節約板書時間。(3)變抽象為形象。(4)大班授課,解決師資不足。(5)具有可重復性[4]。

多媒體教學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1)信息量大,學生忙于記筆記,思考減少;內容多,學生易疲勞。(2)無傳統板書,學生腦海中缺乏完整的知識框架。(3)大班授課,學生多,師生課堂交流減少。(4)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制作課件,教師負荷加大。(5)多媒體課件不能取代顯微鏡,不能取代組織切片、實物標本、胚胎模型。

建議:(1)利用多媒體講授時應該應用遙控操作,注意學生的反應,調節講課節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2)多媒體教學中要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3)教師要不斷提高課件的制作質量,及時把握現代醫學的新理論、新知識、科學前沿動態并融入到課堂中。

總之,只要我們科學地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重多媒體技術和其它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5],一定能使醫學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江小華,田艷霞,呂翠平等.組織學與胚胎學課題教學中教學幽默藝術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0,33(5):701-703

[2]王小波.多媒體用于組織胚胎學教學成績調查分析[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6,16(2):78-79

[3]姜信誠,潘愛英.多媒體在組織胚胎學教學及考試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03,26(6):571

[4]賈雪梅.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的初步探索[J].解剖學雜志:2001,24(1):93

[5]霍興華,閆長虹,王衛華.組織學與胚胎學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比較研究[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1,23(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