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筆記范文
時間:2023-03-18 09:0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班教育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像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蓚バ∨笥褏s不一樣別的小伙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僅一只眼睛看不見,并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jié)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此刻走路還不是很穩(wěn),語言表達本事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中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fā)現(xiàn)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教師,我也要去玩?!币痪湓?,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異常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必須要細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2、在我們?nèi)粘I钪邢髠ミ@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我的夢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去飛翔。如果教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教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fā)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fā)育卻很正常,識字、數(shù)數(shù)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教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所以,偉偉最終鼓起勇氣,對教師說:“教師,我也要去玩”。教師應當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讓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應當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團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教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明白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幫忙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xiàn)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一、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特點
總體而言,當下使用的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兼有時代性、科學性和人文性等特點,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有如下幾個較為明顯的變化。
1.專題編排方式的變化
與傳統(tǒng)教材的編排相比,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擺脫了以知識能力點織網(wǎng)的編排結構,整個教材設置了多個專題,每個專題又是塊狀結構,整個框架體系新穎、發(fā)展目標明確。
從教學實踐效果來看,借助于專題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全新的語文學習情境,將語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的學習天地被有效拓寬,而且每個專題還向外延展衍生出更為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了與文本、與其他同學、與老師、與作者多重對話的過程。
2.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蘇教版高中必修教科書以人文話題統(tǒng)領專題,語文因素中熔鑄人文精神。從話題的選擇來看,重點突出,服務于高中學段學生成長的需要,充分體現(xiàn)了生命精神,有意傳遞人類文明,旨在完善學生的人格。整本教材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人文主義學說鑲嵌,對相關的人文內(nèi)涵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梳理,有利于高中生研讀,學生涵泳其間,促進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從選入的文本來看,選文時代性和典范性很強且大多是大家名篇,美的文字、語言同時蘊涵著美的思想。
3.課文注釋的標新立異
從課文的注釋來看,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與老教材或與人教版教材相比可謂是標新立異,當然這是課改專家研究的成果,不過給我們教材二次開發(fā)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例如,“蘇教版”教材中的《赤壁賦》一文,一共有62個注解,與“人教版”教材相比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其中有些變化,筆者認為是有爭議的。如“擊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流光”,蘇教版與人教版的注解分別為“在
水波中流動的月光”和“江面上浮動的月光”,只要稍作比較和推敲,便可以看出后者的注釋來得更準確些。
4.更適合探究、體驗式學習
新課程倡導探究式、體驗式學習,這套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整本書在呈現(xiàn)形式上大膽革新,“文本研習”“問題探討”“活動體驗”等模塊引領學生的學習方式向探究、合作、體驗式學習轉(zhuǎn)變。
二、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整合策略
1.教材內(nèi)部資源的整合
江蘇高考語文權重大,所以每個學生對語文還是很重視的。課本一發(fā)到學生的手中,學生通常會瀏覽,不過缺失了教師的指導,也就是隨手翻翻而已。在學習了一本教材后,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方法和情感還處于零散狀態(tài),更是需要我們教師用整合的思想去幫助學生串起前后所學的內(nèi)容,編制成立體的認知鏈,內(nèi)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這樣的整合屬于教材內(nèi)部資源的整合。具體在教材內(nèi)部資源整合使用過程中,要強化對教材的研讀,要樹立專題模塊教學的意識,將人文板塊與知識、能力板塊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文”與“道”的水融。
例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必修一的“月是故鄉(xiāng)明”專題中的《今生今世的證據(jù)》與“像山那樣思考”專題中的《西地平線上》整合在一起,可以讓學生著重體會作家獨特的生命意識,從而引導學生寫出有真實性與獨特性的生命體驗。
2.教材與其他資源的整合
篇3
使作文教學徘徊于教師“趕鴨子上架”,學生消極應付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由于某種認識上的偏頗,導致對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把握不準,輕視或部分輕視語言文字基本功在形成作文能力方面的關鍵作用;(2)由于中學生生活比較單調(diào),對生活缺乏愛心,思想凝滯、感情木然,缺少激情,導致中學生思維狹隘,缺少創(chuàng)新思維;(3)由于中學生人生觀、審美觀、辯證意識均未達到應有的層次,思想水準不高,加之教學中忽視智能開發(fā),導致學生作文思路不夠開闊,寫作底蘊淺薄;(4)由于作文教學跟著高考、中考魔棒轉(zhuǎn),偏重技巧,忽視基礎訓練,忽視知識積累,導致學生頭腦空空,寫作素材匱乏。針對上述情況,結合自己的教改嘗試,特提出如下對策:
一、苦練語言文字基本功
作文是運用書面語寫文章,作文能力就是運用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提高寫作能力,首先要苦練語言文字基本功。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文句通順、文字規(guī)范清楚、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等。如果一個人提筆就文句不通、寫錯別字和不會用標點,就很難說他具有了寫作能力?,F(xiàn)實中有人認為語言文字、標點之類是枝節(jié)問題,不值一提,作文教學應抓“觀點鮮明、主題正確、內(nèi)容充實、結構完整”等大問題、高難度的問題。對于切實提高中學生的作文能力來說,究竟誰是“高難度問題”?誰更重要呢?一所普通的中學,抽查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作文,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做到“主題正確,觀點鮮明,結構完整”;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基本上能達到“內(nèi)容充實”;而對于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呢,幾十本作文中,很少有句子沒有毛病、標點符號運用正確、書寫規(guī)范、沒有錯別字的。這足以說明中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要達到要求的難度之大,它才是作文教學中真正的“高難度”的問題。
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必須狠抓這個環(huán)節(jié),必須把著力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文字基本功上。要讓中學生寫出的文章生動、語言清新凝練,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訓練語言的場所和機會,如開展對詩、對句等活動——訓練語言的精煉整齊;開展辯論會、演講會——訓練語言的雄辯與嚴密;作成語連珠游戲、收集和閱讀諺語、歇后語——豐富學生的語言,增強語言的鋪陳氣勢。經(jīng)過如此的反復練習,學生的語言表達當會有明顯提高,文辭的運用也自然會豐富起來。
二、擴大生活、豐富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許多學生怕作文,在作文課上提不起精神。感到?jīng)]詞匯,沒材料,沒東西可寫,往往不會開頭、不會結尾。其實,閱讀量少,知識面狹窄是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文的主要心理因素。由于學生的閱歷,經(jīng)驗都有限,許多人往往無法根據(jù)題意廣泛聯(lián)想,去梳理生活中的素材,從而感到自己想寫卻又苦于寫不出來??梢?,平時廣泛的閱讀并能重視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的先決條件。作為教師,不應該責怪學生寫不出文章來,而要熱情地幫助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作文的“源頭活水”。
1.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詩圣杜甫的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蘊藏著極為深刻的道理。要想充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想筆下生輝,運用自如,必須從閱讀開始。自能讀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要著力培養(yǎng)。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廣泛閱讀一切有用的書,可以吸取前人的智慧,開闊視野,豐富想象,積累儲存語言,培養(yǎng)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久而久之,當能影響自己的作文。課堂里的語文教材,僅是講讀的例子,從量上說,是遠遠不夠的。課外自覺的閱讀至關重要。閱讀的內(nèi)容應盡量寬泛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都是上乘的精品,屬必讀范圍,而且多多益善。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吸納眾家之長,積累語言精華、寫作精華,力求使學生的閱讀“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
2.要學生勤于觀察,善于觀察
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文章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人云亦云,必須養(yǎng)成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習慣。人類社會萬紫千紅,異彩紛呈,有寫不完的人和事,自然界四季的更替,風花雪月,都是描寫的對象。要學生放開手腳,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閃光點,向開放的生活要素材、要激情、要技法,從而使學生記生活之事、抒體驗之情,以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標。
篇4
關鍵詞:角色扮演 情景教學法 筆記本電腦維修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60-02
中考把初中生劃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成績好,主動性強的學生進入高中繼續(xù)深造;而另一部分成績差,主動性弱的學生大部分都進入中專。導致中專學生普通存在成績差,厭學,缺乏自信。特別是理工類教學因為對學生基礎要求高,這種現(xiàn)象就尤為突出,經(jīng)常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集體睡覺的現(xiàn)象。老師上課變成了一個人的舞臺,那么采用什么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老師一個人的舞臺變成全班同學的舞臺?顯然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講解為主,學生互動為輔的方式,是不足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通過筆記本維修這門課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采用角色扮演與情景教學法是本門課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1 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角色扮演與情境教學中我們的同學變成了課堂的主角,演的都是他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景,根據(jù)上課說講述的知識,他們自編自導自演,完成教學要求,充分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授筆記本電腦CUP風扇除塵處理方法,我設計了如下情景模式:“小張接到電話,樓下的MM筆記本電腦壞了,MM說最近筆電腦經(jīng)常死機,并且測試軟件報警說溫度過高,報警器在叫,數(shù)據(jù)顯示CUP溫度有90 ℃,怎么辦?小張初步判斷是電腦散熱不好,決定親自上門維修?!?/p>
我讓三個同學分別扮演“小張、MM、MM的父親”這三個角色,通過“小張”現(xiàn)場對故障機器進行拆機除塵處理工作,而“MM”和“MM的父親”則在旁邊滿腹好奇的提問“為什么電腦會報警?”“電腦報警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為什么拆機前要放電?”“家庭中如何就地取材進行人體放電”“為什么要定期除塵?”“在家庭應該怎樣進行正確的電腦除塵?”等等問題,把該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展示給同學們。這些情景和問題都是筆記本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貼近于生活貼近于同學,然后通過表演的形式充分的展示出來,使我們課堂教學實實在在落實到生活實踐中。
2 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培養(yǎng)了多種能力
角色扮演與情境教學能夠更大的帶動全班同學的參與熱情,幫助學生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力、表達力、協(xié)作性及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在講述筆記本電腦鍵盤,內(nèi)存,硬盤的拆卸知識,我設計如下情景:“電視臺想請方正筆記本電腦公司做一期關于筆記本電腦更換常用配件的普及小常識。首期節(jié)目要求更換鍵盤、內(nèi)存、硬盤、無線網(wǎng)卡。作為方正筆記本電腦五星級金牌維修員請你根據(jù)要求,更換相應配件,并把每個配件在更換時應注意的事項和更換技巧告訴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
我安排一個同學扮演金牌維修工,一個同學扮演主持人,全班同學扮演觀眾。通過維修工的演示,主持人的提問,場外熱心觀眾的熱線電話,把我們這節(jié)課的推向。促使全班每一個同學參與到學習中,使同學們不僅僅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上面得到提高,還幫助學生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力、表達力、協(xié)作性及學習的主動性。整個過程同學們集思廣益相互探討,有效地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與鞏固。
3 模擬環(huán)境有真實感貼近于生活,又有別于真實環(huán)境讓學生有安全感,充分提高了同學們的自信心
筆記本電腦因為價格高昂元件緊密,對動手操作的要求比臺式機高得多,很多同學往往在最開始就望而生畏,害怕拆壞了筆記本電腦而放棄了實踐操作部分的學習。而我的情景教學都是采用生活和工作中常見環(huán)境,能夠更快的讓同學們?nèi)谌氲浇虒W中的同時,因為是模擬環(huán)境,可以有效地排除同學們作為初學者的緊張和畏懼情緒。提高他們自信心,讓同學們建立“就算我是中專生,只要努力不放棄沒有什么我是做不好的”思想,促進同學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健全。
4 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更好適應從業(yè)要求
筆記本電腦維修這門課的角色扮演,因為沒有固定的劇情,很多對話都是學生們自己根據(jù)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圍繞教學內(nèi)容加以想想發(fā)揮的。而他們想出來的很多問題常常超過了回答人的認識范圍。通過課堂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探索這些問題自問自答,從網(wǎng)絡,從書本等不同渠道找出答案。角色扮演搞活了課堂氣氛,使同學們變得敢說會說想說愿意說,他們由原來被老師點名起來被動式回答問題,變成了同學與同學間的主動式互問互答,整個過程就是學生與學生相互PK的過程。而且通過扮演維修工,銷售人員等職位,使同學們提前感受到職場的特點,更好的適應職場要求,同學們的口才、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自信心、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為將來走入工作崗位從心理和能力上打下夯實基礎。
角色扮演與情境教學在筆記本電腦維修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筆記本電腦維修是實踐性較強的課,如果一味的講究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學,會把這門課變成表演課程,學生容易失去開始的興趣度和新鮮感。在實施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避免在實施過程中因為演員們天馬行空的問題造成表演進行不下去。實施的過程,老師要是隨時做好救場的準備,以免表演者出現(xiàn)知識盲區(qū)而冷場的現(xiàn)象,老師需要通過適當?shù)恼Z言提示,引導表演者的思維把表演進行下去。最后,筆記本維修是比較嚴謹?shù)恼n程,在表演過程,經(jīng)常會遇到表演者異想天開的臺詞,在表演結束時老師應對表演進行有效地點評,包括正確的觀點和錯誤的觀點,撥亂反正以免誤導同學,這需要授課教師努力提高自身授課水平和知識面。
參考文獻
[1] 睢文龍,馮忠漢,廖時人.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 李雁冰.課程評價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姚建欣,郭玉英.整合與發(fā)展-科學課程中概念體系的建構及其學習進階[J].課程?教材?教法,2013(2):44-49.
篇5
當然,高中國際班的學生又不同于參加國內(nèi)高考的學生,因而,教師不能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開展語文教學,而應該“按照具體條件和學生的需求,有選擇地、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和實施課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出國留學所必備的語文素養(yǎng)。
那么,高中國際班的學生應必備哪些素養(yǎng)呢?語文教學又能為他們出國留學提供哪些支撐呢?
我認為,他們首先要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即國際化的理念和胸懷,以及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意識。而開闊的國際視野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學習中,站在全球的高度進行思考,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而這種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和語文課堂。
今年上半年,我校高一國際班有7位同學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的“蒙臺梭利模聯(lián)”大會,其中有一位趙姓同學,以其流暢的英語口語,尤其是他站在其所代表國的立場,從全球化的高度對當今世界的環(huán)境、經(jīng)濟、人權、科教等問題所發(fā)表的獨到見解,博得了包括模聯(lián)主席在內(nèi)的所有與會人員的贊許,贏得了許多同齡粉絲。趙同學回國后告訴我,他之所以能在聯(lián)合國的舞臺上一展風采,就是得益于他平常的廣泛閱讀和我們語文課上的“新聞述評”??梢?,語文課程對于國際班的學生開闊國際視野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高中國際班的學生還應該具備必要的人文素養(yǎng)——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xiàn)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因為人文素養(yǎng)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必備元素。眾所周知,探究“人文科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歷史、哲學、文學、法學等所需要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沒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那無疑是空手搏虎;尤其是要培養(yǎng)“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語文課程更是擔當著責無旁貸之重任,這是由“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使學生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基本理念所決定的。
可以說,高中國際班學生只有具備了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必備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拿到留學“通行證”,才能為他們今后踏上“尋夢之旅”提供必要的“裝備”,如果把國際學校或者國際班比作是培養(yǎng)留學預備人才的“工廠”的話,那么語文就擔當著制造這種裝備的“車間”這一重要角色。
既然對于高中國際班學生來說,語文學科如此重要,那么,語文課程該如何實施,從何入手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兩年多來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要想使這一“車間”有序、高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配備合適的“生產(chǎn)設備”——一套適合這個群體的“語文校本教材”,而這種教材的編寫也應該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即以“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充分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要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理念為指導來編寫,當然,適應國際班孩子的特點和需要也應當成為編寫這一教材的重要原則。
遵循以上原則,并結合這個群體學生的特點和將來留學海外的需要,我嘗試著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從校本教材的高度來自編講義,力求給學生一種“大語文”的教學。
首先,對現(xiàn)有教材(蘇教版)的內(nèi)容和考核要求大膽進行取舍。取“中華經(jīng)典名篇”奠定其人生基石,如《勸學》《師說》——讓學生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道理,明白讀書學習的作用和從師而學的基本原則;《六國論》《阿房宮賦》——讓學生品味文人騷客的歌吟,傾聽歷史的回聲,了解社會興衰之道;《指南錄后序》《五人墓碑記》——讓學生領略先賢們高尚的人格如同日月星辰,永遠在歷史的蒼穹中熠熠生輝。舍文言知識的考核,對“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只要求學生作一般了解。取“人生勵志名篇”激揚其火紅的青春,如《沁園春·長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學生高唱“青春”這個人類生命激情的贊歌,將愛的火炬照徹整個生命的流程。舍重點段落的研讀和考核。取“愛國愛鄉(xiāng)名篇”激發(fā)其愛國熱情,如《祖國山川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讓學生明白,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運、情感和記憶永遠與祖國相關,體悟質(zhì)樸、崇高的愛國情感需要我們付諸行動。舍“文本研習”“詞語揣摩”等考核內(nèi)容。取“歐美文學名篇”開闊其文學視野,如《我有一個夢想》《巴黎圣母院》——讓學生欣賞人性的光芒,培養(yǎng)他們?yōu)槿祟愡M步事業(yè)奮斗的精神。舍文章語言知識的考核要求,只要求熟讀便行。
第二,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補充。其一,開設《三字經(jīng)》《論語》《顏氏家訓》《弟子規(guī)》、古典詩詞等國學講座。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黃仁生教授指出:“很多年輕人是從周杰倫的《東風破》開始領略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美的,這是多么可怕的文化現(xiàn)實。讓中學生讀經(jīng)典,不是為了讓他們將來個個都研究經(jīng)典,而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根基,埋下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的確,中國文化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國學經(jīng)典中更是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精髓。其實,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此類講座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傳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鑄造精神,提升素質(zhì)。從各方面的反饋來看,此講座還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其二,開設“江蘇(鎮(zhèn)江)地域文化”的鄉(xiāng)土文明講座。內(nèi)容側重于“鎮(zhèn)江飲食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茶道文化”“古跡探幽”等。目前,從各方面的反饋來看,講座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三,針對學生今后留學海外的特點,開設“歐美文化”講座,讓他們未出國門,就先領略西方文明之魅力,從而拓寬其國際視野。其四,開設“怎樣寫簡歷”“如何寫申請信”“調(diào)查報告的寫法”“論文的寫作與答辯”等實用講座,讓學生早日和高等教育、國際教育接軌。事實證明,這類講座為學生申請海外留學起到了很不錯的“實用”效果。
現(xiàn)在,這些講座的講義僅僅還是在“講義”階段,它需要在專家們的指導下上升到更科學、更理性的層次,即校本教材,如此,才能產(chǎn)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效應。
當然,僅僅讓學生擁有各種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尤其對這些即將走出國門的孩子來說,具備各種語文能力是相當重要的?!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在生活中和其他領域的學習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文;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庇纱丝梢?,要讓學生具備這些語文能力,就得重視語文活動,而對于高中國際班來說,語文活動更是尤為重要。我國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墨翟的“躬身實踐,言行一致”,荀子的“學至于行之而止矣”,孔子的“學以致用”以及宋代程頤、朱熹的“知先行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的“知行和一”等理論無不闡明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因此,活動先行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是必須的。那么,高中國際班適合開展哪些語文活動呢?其一,采風。學生可以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能鍛煉身體,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其二,編演課本劇,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文章,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感同身受地體驗作者的情感。其三,舉行辯論賽或演講賽,讓學生在激辯中閃爍出思想的火花,在火花的碰撞中悄悄地長大。其四,走進新聞單位,如電臺、電視臺等,讓學生在現(xiàn)代傳媒的氛圍中感受新時代的濃濃氣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到真正的語文,才能在語文的熏陶中奠定其人生的基石。
篇6
[關鍵詞] 試管;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布魯氏桿菌病
[中圖分類號] R51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c)-0105-03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Value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in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SHI Qing-fen1, LIU Xue-zhen2, TAN Lei1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21 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LA 404th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in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Methods 1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ucell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vein blood was extracted for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serum of 128 cases of pati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BPT of 24 cases was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18.75%, the SAT of 20 cases were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15.63%, 10 cases were 1∶100 and 10 cases were above 1∶100 and 6 cases were suspected,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93.81%,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test rate between the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rps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specificity of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was high and the sensitivity of rpst was high. Conclusion The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the clinical positive patients, and the rpst can be used for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survey of epidemic disea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in diagnosing the brucellosis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test rate and avoid the false positive results.
[Key words] Tube; 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Brucellosis
布氏桿菌病是一種傳染-變態(tài)反應性傳染病,由布魯氏菌屬細菌入侵人體所引起,屬人畜共患疾病[1]。人體內(nèi)的布魯氏菌病來源于動物傳播,若人類患有該病,可造成公共衛(wèi)生問題。布魯氏菌病的傳播根除關鍵在于撲殺患病動物,切斷傳播源及滅殺傳染源。因此,尋求布魯氏桿菌病的準確、快速的檢測方法,有助于疾病的防治,控制疾病發(fā)生與流行。該研究旨在分析試管凝集試驗與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用于診斷布魯氏桿菌病的效果,現(xiàn)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濟南市傳染病醫(yī)院、第404醫(yī)院收治的128例布魯士氏桿菌病患者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8例布魯士氏桿菌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3例,女65例,年齡21~78歲,平均(55.64±20.15)歲。所有患者均于患病前接觸過家畜或畜產(chǎn)品,存在持續(xù)高燒、發(fā)力、多汗及肌肉、關節(jié)酸痛等可疑癥狀。
1.2 方法
該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存于-20℃冰箱內(nèi)備用。先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RBPT),再行試管凝集試驗(SAT),操作如下:①RBPT:在玻片上用蠟筆劃出方格,加入血清0.03 mL,再將0.03 mL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抗原加入血清,搖勻后,在20℃室溫下觀察結果5 min,對照陽、陰性血清,若呈“+”以上反應,則為陽性。②SAT:血清裝于5支小試管內(nèi),第1支試管,加入0.5%石碳酸生理鹽水(國藥準字H14020458)2.3 mL,第2支試管無任何添加,第3、4、5支試管內(nèi)各加入0.5 mL石碳酸生理鹽水。第1支試管中加入0.2 mL血清,搖勻;吸取0.5 mL第3管混合液加至第4管,搖勻;再吸取0.5 mL第4管混合液加至第5管,搖勻;再吸出0.5 mL第5管混合液丟棄。按此稀釋,自第2~5管的血清稀釋比分別是1:12.5、1∶25、1∶50、1∶100。予以0.5%石碳酸生理鹽水稀釋抗原1∶10,再將稀釋抗原加至各稀釋血清中,第1管作為血清對照不加入,其余加入0.5 mL,從第2~5管血清稀釋比為1∶25、1∶50、1∶100、1∶200;最后對照陽、陰性血清。
1.3 觀察指標與結果判定
觀察該組布魯氏菌抗體采取兩種方法檢測的結果。RBPT結果判定:陽、陰性血清試驗結果準確對照下,陽性:血清可見凝集反應;陰性:血清無凝集反應。SAT結果判定:判定依據(jù)以試驗配制比濁管為準,結果呈“++”為血清凝集最高稀釋度,陽性:1∶100(++)及以上;可疑:1∶50(++)[2-3]。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P
2 結果
該組128例患者血清中,結果顯示:RBPT呈陽性24例(18.75%);SAT呈陽性20例(15.63%),其中1∶100有10例,1∶100以上有10例,可疑6例,兩種檢測方法的陽性符合率為93.81%,試管凝集試驗與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χ2=0.4391),詳見表1。
3 討論
布魯氏桿菌病作為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病,疾病傳播范圍廣且快,目前,臨床診斷該病的常用方法為血清抗體檢測法。在該研究中,該院對收治的128例布魯氏桿菌病患者先后采取虎紅平板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結果顯示:RBPT呈陽性24例(18.75%);SAT呈陽性20例(15.63%),其中1∶100有10例,1∶100以上有10例,可疑6例,兩種檢測方法的陽性符合率為93.81%,但兩種檢測方法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這與饒國利等[4]文獻研究結果比較一致性較高,RBPT陽性檢出率15.72%,SAT陽性檢出率12.23%。由此可知,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敏感性好,試管凝集試驗特異性好。試管凝集試驗可用于早期診斷布魯氏桿菌病,亦可用于檢測布魯氏菌疫苗免疫后機體最早血清抗體,是國家診斷布魯氏桿菌病的正式法定試驗??紤]到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判定是通過肉眼觀察比較渾濁度,易受人為因素干擾,加上試驗結果需20 h后可獲得,時間長,故在無專業(yè)實驗室條件下,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成本低,操作簡便,可快速、容易的判斷結果,加之其敏感性強,該檢測法適用于大范圍篩查布魯氏桿菌病或調(diào)查流行病學[5]。
血清抗體檢測是檢驗布魯氏菌病的有效途徑,包括虎紅平板與試管凝集試驗兩種,是人間診斷布魯氏菌病的常用血清學診斷法。RBPT檢出抗體屬IgG類,其操作簡便、迅速,特異性、敏感性均較高,可短時間定性分析出布魯氏菌病感染結果,適于大范圍初篩布魯氏菌病;非特異性抗體易干擾RBPT呈現(xiàn)出非特異性凝集,顯示假陽性,但假陽性率較低,試驗結果若呈陽性,還需通過SAT試驗以確診[6-7]。纖維蛋白原與虎紅試劑反應顯現(xiàn)非特異性凝集,故不可用血漿做RBPT試驗,否則結果為假陽性[8]。在檢測前,需觀察采血管內(nèi)有無抗凝劑,若有則需重新采血。SAT檢出抗體屬IgM類,試驗時間需20~22 h,需大量患者血清及布魯氏菌凝集抗原,其為國際規(guī)定檢測法,特異性好,不受非特異因子干擾,可定性分析布魯氏菌病,還可定量測定抗體滴度,用于臨床診斷、觀察及評估療效[9-10]。布魯氏菌病出現(xiàn)特異性抗體的早晚、抗體的滴度高低、抗體消長速度均可用于診斷疾病,且對評估療效及預后具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敏感性好,試管凝集試驗特異性好,將兩種檢測方法結合,可互補優(yōu)劣,提高布魯氏桿菌病診斷準確性。對于大面積篩查,可先用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檢測,再用試管凝集試驗確診陽性率,結合臨床體征、流行病學診斷布魯士桿菌病患者,有助于其臨床診治。
[參考文獻]
[1] 馬茜.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4,8(9):553-555.
[2] 郭安娜,韓春來,李國峰,等.布魯氏菌病檢測方法比較[J].畜牧與獸醫(yī),2016,48(3):156-157.
[3] 郝璐,戴曉光,申捷,等.幾種布魯氏菌病檢測方法的比較[J].中國奶牛,2014(15):23-26.
[4] 饒國利,高芳.試管凝集試驗與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判斷布魯氏桿菌病的比較[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4,8(4):248.
[5] 黃德蕙,曾竣,蔣震羚,等.兩種檢測方法在布魯氏菌病監(jiān)測方面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13,34(4):261-262,275.
[6] 唐志堅. 布魯氏菌病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5(3):7-8.
[7] 李玲,王勤,曹培義.常規(guī)試管凝集試驗與虎紅平板試驗判斷布氏桿菌病的比較[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7):1749-1750.
[8] 呂迎輝. 新形勢下布魯氏菌病的預防和控制[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5, 12(35):97-99.
篇7
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綱要》精神,認真學習幼教新理論,全面推進教育改革,轉(zhuǎn)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結合本園及中班幼兒的實際,樹立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幼兒保教質(zhì)量,認真制定適合中班年齡的活動計劃,并步步組織實施,使年級組活動能正常開展。
二、主要工作與措施
1、按照幼兒園各項工作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不斷提高全年級教師的思想覺悟和服務水平,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真誠合作、友愛相處的集體。
2、從實際工作出發(fā),學習領會《綱要》精神,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3、要求各班教師齊心協(xié)力、協(xié)調(diào)一致的做好輪崗工作,促使班級保教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三、具體工作:
九月份
1、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穩(wěn)定幼兒情緒。
2、開展“老師愛我我愛她”主題教育活動。
3、討論、熟悉教材,視唱音樂教材中的樂曲,制定教學計劃。
4、各班結合班級情況召開家長會。
5、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
6、新教師匯報課,了解新教師課堂組織情況,積極反饋信息,并提出改進意見。
7、思考課題研究,確定課題研究方式、制定計劃。
8、評選當月優(yōu)秀教學活動設計、反思、教學筆記。
十月份 :
1、“我們愛祖國”詩歌朗誦等師幼聯(lián)誼主題活動。
2、各班開展“尊老敬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
3、教師秋游活動,親子自行秋游。
4、評選當月優(yōu)秀教學活動設計、反思、教學筆記。
十一月份:
1、家長學校授課活動。
2、幼兒體育比賽活動。
3、家園聯(lián)誼,冬季運動會。
4、評選當月優(yōu)秀教學活動設計、反思、教學筆記。
十二月份:
1、課題研究匯總。
2、安全疏散撤離演練。
3、書寫各項總結,填寫幼兒發(fā)展評價。
4、評選當月優(yōu)秀教學活動設計、反思、教學筆記。
元月份:
篇8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有效實施
引言:
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很多班主任教師在德育工作上消耗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德育效果卻并不顯著,究其原因,削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在德育教育策略上缺乏科學性?;谶@一問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德育工作開展的策略實施深入研究。
一、樹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為的先導,因此為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教師首先需要從教育理念上進行突破和轉(zhuǎn)變。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秉承著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和學生站在平等高度。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尊重和自我表達的機會,由以往的管理者成為引導者和傾聽者,避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叛逆和抵觸心理。德育工作中還需要注重教育理念的開放性,將小課堂轉(zhuǎn)移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此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價值觀[1]。
二、以激勵點評作為突破口
傳統(tǒng)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通常都是以初中日常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各類道德問題出發(fā),以此來結合小學生的道德行為展開有效評價。這種激勵式教學點評發(fā)不僅避免了強硬的語言產(chǎn)生,同時還從正能量的角度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的引導,通過種種身邊的案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行為準則[2]。例如在組織學生觀看洪水突襲、火山爆發(fā)等災難場景來鼓勵學生講出心理的想法,最終說出在大環(huán)境下每一名初中生應當從什么樣的角度入手來為環(huán)境保護做出貢獻;而在“老人摔倒后應該不應該扶”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教學法來幫助學生認識到如何通過積極而有正面的方式,來面對一些突發(fā)事件、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助人為樂。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幫助初中生開拓了眼界,同時也滿足了每一名學生需要被關愛、需要被關注的想法,以此來減少了違反道德行為與思想的產(chǎn)生。
三、激勵適度性與多元性原則
在初中班主任展開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堅持做到適度性原則,這種適度指的是恰如其分的激勵、而不是過度的溺愛,如果我們對初中生的種種行為都采取激勵策略,那么學生們便會感覺到茫然[3]。例如學生在違反課堂秩序的情況下班主任就需要掌握好這種教育的尺度,既要保護好學生在同學們面前的顏面,同時還要幫助他認清自己的不足與錯誤,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得到最好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僅憑班主任的一己之力很難對學生德育方面起到鼓勵與激勵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必須要與家長、校方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來樹立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元化的激勵手段來提升德育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4]。
四、利用情景化的教學展開激勵策略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還應當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優(yōu)化德育教育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德育小觀察員”制度,每天安排一名綜合表現(xiàn)最佳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公益廣告,通過這些主題各異、內(nèi)容積極的小片段來對初中生們的心靈上進行洗禮,在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分辨人世間的真、善、美、假、丑、惡,同時,以入選“觀察員”為激勵手段,從學生們的角度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同時發(fā)揚人性之美,相信每一名初中生都會以當選“德育觀察員”而倍感榮幸。
五、實施物質(zhì)激勵
物質(zhì)激勵相對于榜樣激勵而言,似乎更為真實,更能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的激勵。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可適時運用物質(zhì)激勵,以引導更多學生積極配合德育教育工作。為更好地實現(xiàn)對學生的激勵,初中班主任可制定這樣一個規(guī)則:班級內(nèi)的學生每做一件好事,都會得到一朵小紅花,并貼在個人榮譽欄中。待學期末時,班主任會根據(jù)大家所得小紅花數(shù)量的多少,為大家頒發(fā)獎品。獎品分別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通過這樣的物質(zhì)獎勵可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的激勵,督促更多學生爭做好人好事。為更好地發(fā)揮物質(zhì)激勵成效,對于在平時生活和學習中,有突出思想品德表現(xiàn)的學生,初中班主任應及時予以物質(zhì)獎勵。例如,某班有一位學生,在周末時參加養(yǎng)老院的義務勞動,此事在學校很快得到關注。針對此種情況,班主任亦及時給予獎勵,獎勵其一本精美的筆記本。這樣的做法立即引來其他學生的艷羨,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都積極爭做好事。在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為更好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激勵,可適當采用物質(zhì)激勵的方式。物質(zhì)激勵所用獎品無需特別貴重,雖然并不貴重,但這對學生而言卻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結束語:
綜上,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及時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正視傳統(tǒng)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改正,那么,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然會逐步得以提升,他們也會更加積極地配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呈現(xiàn)出更高水平、更高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林偉紅.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12):83-83..
[2]劉蜀民,甘霖.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20):10.
[3]王國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施行激勵策略的有效路徑探索[J].教育,2016(8):14-15.
篇9
關鍵詞:高考;班主任;半職業(yè)化;心理
班主任是有教育機構以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累計、實踐而建立起來的職位,是一個班集體的領軍人物,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整個班集體的精神風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而,找出近年來班主任半職業(yè)化的原因所在,從而采用有效切實的解決方案,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重整教師風氣以及樹立良好的社會教育新風起到了關鍵作用。
1.影響高中班主任實現(xiàn)“半職業(yè)化”的負面因素。高中班主任相繼出現(xiàn)“半職業(yè)化”,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包括社會原因和個人原因以及主管部門原因。
1.1社會原因。據(jù)網(wǎng)絡調(diào)查顯示,在中國一線城市的高中班主任收入一般處于每月4000元左右,相當于一個IT行業(yè)的普通白領。而教師尤其是高中教師,所承受的來自學生、學生家長、學校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壓力是一個IT行業(yè)的普通白領的三倍還要多,這其中以班主任居首位。很多人把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的確,我們的教育界確實存在著很多真正的園丁。他們有責任心,有志向、師德,可是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認為,所獲得的收入與所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
1.2個人原因。一些高中教師本著“掙自己的錢,老師學生都受益”的原則,在主職工作的基礎上“兼修”,身為班主任,主職工作更是為兼職提供了大批的生源。近期,教育部大力提倡的“高中生減負減壓”政策,推行的高中學?!叭齻€不”,使得“兼職熱”更加升溫。在這種上下連鎖的“推波助瀾”下,很多班主任退而求其次,逐漸出現(xiàn)了對主職工作的“怠慢心理”。而在半職業(yè)化的環(huán)境中生存,讓很多忠于主職的教師逐漸產(chǎn)生了“跟隨心理”,導致半職業(yè)化的嚴重性。
1.3主管部門原因。主管部門對于教師工作的視察主要停留在工作筆記與公開課試聽,而這兩項從本質(zhì)上無法體現(xiàn)教師的工作成果與工作態(tài)度,更趨向于主職工作的“花邊”。一些教師為了評到職稱、提高工資,把精力都放在如何做好公開課與如何寫好工作總結上,而工作總結中的“官樣文章”層出不窮,無法體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問題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一些公開課則更加趨向于作秀。
2.高中班主任“半職業(yè)化”對主職工作的影響。班主任的這種“半職業(yè)化”,雖然其情可憫,但勢必會對主職工作產(chǎn)生很多不利影響。下面就這些影響淺談一二。
2.1對學生的影響。班主任“半職業(yè)化”的首要受害人是學生。學生作為受教育群體,教師的一言一行勢必會對其產(chǎn)生一些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基本成熟,能夠明辨是非,但仍然處于進化階段,一些負面消息進入,仍會影響其成長畸形。班主任身為一班之長,是學生的榜樣,也是學生所尊敬的對象。班主任如果是非分明、言出必行,其學生做事基本也會正直、不拖沓。因此,班主任的“半職業(yè)化”,只會讓學生對教育工作者產(chǎn)生矛盾的、不清晰的心理。而正因為班主任的“兼修”,退而求其次的狀態(tài),讓學生逐漸失去對正式課堂的興趣,而過分依賴于“兼修課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降,導致其上了大學以后的不健全學習方法。這不僅僅對其學習會產(chǎn)生影響,久而久之,也會導致其人格的惡劣發(fā)展。
2.2對學生家長的影響。班主任“半職業(yè)化”的受害人之一便是學生家長。很多家長因工作繁忙,或者學歷有限,將子女完全的托付給學校,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家長看來是最正確,最能反映孩子現(xiàn)狀的風向標。班主任的半職業(yè)化,也導致很多家長的盲目跟從心理,把校外的學習看作是教師對子女的重視,過分的依賴、支持,這對學生、對家長本身以及社會的教育模式勢必會造成不良影響。
2.3對社會的影響。班主任的“半職業(yè)化”,造成社會教育界的混亂。很多情況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意欲整頓卻難于下手,想查卻苦于無從查起,最終導致不管不問的結果。其一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總結,此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深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切實反映教育的相關問題。而“半職業(yè)化”導致班主任不能夠以全身心的精神去對本職工作進行反思與總結,往往是一傳十而十傳百,總結與反思成了負擔,于是就出現(xiàn)了班主任的“應試心理”,寫完交差,上級部門的“閱覽心理”,而真實存在的教育問題卻得不到解決。
3.可以做到哪些來避免班主任的“半職業(yè)化”。找到問題的根源,了解了問題的嚴重性,解決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那么,教師以及社會各界可以做哪些事情來避免班主任的“半職業(yè)化”問題呢?
3.1班主任。班主任應切實履行班主任義務,認真授課,勤懇工作,把精力與心思放到主職工作上,用事實來教會學生如何做好一份工作。認真做好總結與班主任政務反思,避免“兼修”。
3.2學校主管部門。學校主管部門主管人員應做到“三多”:多看真實的課堂,多聽真實的聲音,多做真實的事情。既要看到真實的課堂,可抽查教師授課,避免花哨的公開課,看真實的學生;聽真實的聲音,聽聽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做真實的事情,對主職工作認真負責任的班主任,要給予鼓勵。
3.3家長
篇10
形式創(chuàng)新:一課多講,充分激發(fā)教師的教育潛能
改進活動:先集中總分園的教師開會,把公開課的活動安排下去:1.一課多講。同一個教研組的多個教師共同上一節(jié)課。2.內(nèi)容指定,從弱項入手:二組大班藝術領域《孤獨的牧羊人》,中班藝術領域《龜兔賽跑》;一組大班健康領域戶外《科學家和機器人》,中班健康領域戶外《好玩的圖形》。3.換班講課:通過抽簽的方式選取班級。4.同組聽課,同組教研。5.重點評課,每位教師重點評兩位教師的課,其他人不再評價。6.聽課后馬上評課,不再預留時間。
內(nèi)容創(chuàng)新:選擇弱勢課程,給教師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
改進活動:這次活動,我選擇了音樂課中的節(jié)奏課、游戲課,這對于我園的大部分教師來說是個弱項,所以大家都很擔心。為了開拓思路,我把聽過的很好的一個課例給大家呈現(xiàn)并分析,并提出要從《新綱要》出發(f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去預設教案,不要考慮多少花樣,重點看的是教師的教學思路,看的是如何激發(fā)幼兒興趣,幼兒的主動性體現(xiàn)。
時間安排創(chuàng)新:緊湊安排,不給教師思維停滯的時間
改進活動:在時間安排上我采取國培中的方法,把時間和效率相結合,明確的說明每節(jié)課幾點開始,上午安排五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課,讓時間安排清楚,不等人,并且要求在聽課過程中手機靜音,即使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的意見也不要在聽課過程中評論,這樣緊張有序的安排讓教師們都很遵守要求,所以聽課的時候沒有拖拖沓沓,沒有隨意張望,大家都認認真真的聽課記錄。結束時我收回聽課筆記,看到每個教師的筆記中都有點評。
評課創(chuàng)新:教師作為組織者、評課人
改進活動:這次我改為聽課之后馬上評課,所以在聽課時候如果不及時把想法寫下來是來不及后補的,影響不僅僅是個人的工作不到位,還意味著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教師們深知這點,所以都積極準備。
開始大家還不適應,第一位教師講評時,斷斷續(xù)續(xù)的不知道怎么組織,評課教師還算流暢,把優(yōu)點不足都評價到位。隨著評課人數(shù)的增加,教師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評課方式,越到后面狀態(tài)越放得開,而且評價的觀點獨特。尤其是說到李教師的《孤獨的牧羊人》的爭議很多,因為在幼兒學習看指揮獨立演奏一個環(huán)節(jié),李教師安排幼兒分成六組,請六位教師去做每個組的指導教師,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就解決了孩子演奏的問題,但是教師提出質(zhì)疑,這樣還是常態(tài)課嗎?讓教師幫助孩子攻破難點,孩子自己學會了嗎?
通過評課,大家對這次活動中的觀摩課有了很清楚的了解,所以,在選擇好課的時候意見基本上都很一致,共同推出了相對好的四節(jié)課作為這次活動的優(yōu)質(zhì)課。大家對此沒有任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