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23 09:27: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功者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出處] 佚名《武王討紂平話》。
商紂王時期,姜子牙閑來無事,經常到渭河邊去釣魚,他釣魚的方法很特別,他用的是直鉤,并且從不在鉤上放魚餌。一邊釣魚,他一邊唱道: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雖然幾天也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然每天按時來到渭河邊垂釣。
姜太公的行為終于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一天,一位叫武吉的砍柴人好奇地坐到姜太公身邊,與他聊了起來。
姜太公自我介紹說:
“老朽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
武吉聽了姜太公自號“飛熊”,覺得很可笑。便說:
“像您老先生這樣整天坐在這渭水河邊釣魚,而且還用直鉤,不要說魚,只怕連蝦也釣不到。一個連魚都不會釣的人,居然自號飛熊,實在令人可笑。”
篇2
>>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效益研究 影響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效益的因素及對策 淺談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西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現狀評估分析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研究 基于鄉村視角的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工作對策研究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研究探索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研究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中的建議 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影響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探究 現代遠程教育在農村中小學的管理和應用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現狀與建議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管理與應用的思考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實踐 淺議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教學應用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資源應用的幾點設想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李善民,毛雅娟,趙晶晶.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新進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12):32~36.
[3] 張景中,周平紅,彭翕成.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不同群體間利益博弈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4):8~14.
[4] [5] 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3
有一個人不滿意他現在的狀況,他看到身邊的人都平步青云。他認為上帝對自己不公平,不給自己機會,就去責問上帝。“上帝,你為什么不給我機會,讓我一直逗留在這個小圈子里?”“我給了你很多機會,而你總是不去理會……”“胡說!!你沒有給過我一次機會,你明明在騙我,不然,你就證明給我看。”
于是上帝就拿出一塊金子,放在路中間。這時,有一個人走了過來,那個人想:這條路我熟的不得了,閉著眼都能走過去。于是,他就閉著眼走了過去,跨過了那塊金子。
上帝又把金子放在了一堆亂草中。有一個人走了過來,他正想方便一下,就走進了草中間,方便完了,他出來了,卻被金子絆倒了。他一看,看到了那塊金子,歡天喜地的那起來,走了。上帝說,金子就像機會,只有細心的人才發現的了。那個人聽懂了,回家去了。從此,他總是用心的發現機會,成了一個大老板。
的確,機會就像金子,只有細心的人才發現的了。
篇4
對于功成名就者,因為他們身上的光環太多了,容易把人的眼睛閃花,可成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有什么?這是一個除了成功者自己之外誰都難以琢磨清楚、了解透徹的問題。
人們沒有明白,每個人身上的資源差異太大了,背景、關系、稟賦、性格、資金、團隊……
你知道成功者在干什么,但你不見得能夠學得來,即使學到了皮毛,也難獲精髓。你永遠沒有可能100%的掌握一個人的全部情況,也就不可能100%的徹底了解一個人,一個人在外界所傳遞出的某方面的強勢可能只是表現出了幾成而已,更可怕的是,甚至這并不是他最強的一面。還有天資稟賦的差異,如同一群拳手,完全相同的訓練方式、訓練內容、訓練強度,有人成了拳王,有人成了陪練。
成功之前任人說,成功之后任你說。你聽見了成功者在大眾廣庭說的話,但你看不見成功者在犄角旮旯做的事;你看了成功者在陽光下的偉岸,卻看不到成功者在陰影里的猥瑣。在一個崇尚成王敗寇的文化體系里,在中國這種混沌初開、天地迷茫的商業體系里,想真正把一個人的成功履程說明白、講清楚是一件極為復雜的事情。成功因素都可分為臺面上和臺面下兩種,只有臺面上的東西能夠登得大雅,臺面下的那些東西根本說不清楚,當然臺面下的因素其實也可以理解是完全可以說清楚但就是不能說出來,也許真正決定成敗的就是臺面下的那些東西。你說這種成功者能學嗎?能學得來嗎?
《孫子兵法》云:“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你看到了別人走過的成功道路,但沒有看到人家褲兜里藏著的指南針和腳上穿著的千層底兒。這種路即使你看到了,也走不通。
而且越是因為那些說不清楚的因素造就的成功者,越需要通過狠勁夸大那些可以說的清楚的因素去突顯自己的成功。
還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在于,很多人的一夜崛起,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是因為抓住了一個機會或遇到了一位貴人。直到今天的中國,逮住一個機會、干好一票生意,就能夠迅速完成原始積累的案例依然比比皆是;而因為“偶遇”一位貴人,得其扶助或點撥就直上青云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
本是偶然的因素,卻成為成功者自述或者吹噓者描述的必然因素:機會型崛起被渲染成謀劃日久的戰略,誤打誤撞的爆發戶被描繪成深諳經營之道的企業家,得到貴人相助而一步登天的角兒成了厚積薄發的商界新貴……吹噓者與被吹者倒是各取所需了,那些頂禮膜拜者算是被忽悠暈了。
馬云說過一句話很到位:“關注對手是戰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這并不意味著你會贏。”
如果你搞不清楚很多人為什么能夠一夜崛起,那你就去搞明白為什么很多人會一夜落敗。在多種情況下,知道不應該做什么甚至比知道應該做什么還要重要,就如同這些年大家公認的很多企業家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在另一些方面做得著實太差。
舉一個最切實的例子。如同一個團體中,總有那么一些人討人喜歡,也總有那么個別人招人厭惡。每個人看待那些討人喜歡者,總是有不同的收獲與看法,或實在、或勤奮、或熱情,但一定是不一而足;但絕大部分人看待那些招人厭惡者,觀點往往出奇的一致,或孤僻、或懶惰等等。
篇5
———讀《成功》有感
古往今來,成功者不計其數,于是許多人痛恨自己的失敗。但殊不知這些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是付出了難以估算的勤奮與艱苦,今天我讀了季羨林爺爺的《成功》,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示。
首先我想談談“天資”,人與人之間的天資是完全不相同的。有的天資聰穎,有的則天資愚笨。而勤奮的往往是那些天資愚笨的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別人那么聰明,所以他們用出十倍九倍的努力來彌補自己與別人的差距,而那些自命不凡,自認為比別人聰明的愚蠢者卻總認為自己很聰明,什么都懂,因為這樣便從不努力,久而久之那些與本人便超越了那些聰明人,獲得成功。
在一個便是勤奮,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鋪路石,因勤奮而出名的文人墨客也不計其數。蘇秦的頭懸梁;蘇敬的錐刺股;車胤的學而不倦;夏天的囊螢夜讀;匡衡孜孜不倦讀書,從而有了鑿壁借光……當然,勤奮的熱在我們身邊也不少見,就說說我們的班長陳逸婷,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休息,讀世界名著,是自己的知識越來越廣泛。
最后我想說的是機遇。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成功卻在于你有沒有把握住機會,只有握住機會的人才能掌握未來,享受人生。就好比蘇格拉底希望弟子找一顆最大的麥穗交給他,弟子們看看這顆看看那顆,總認為最大的還在前方,于是走啊走,挑啊挑,最后直至麥田的盡頭也沒有找到一顆麥穗。這個故事不也恰恰說明了抓住機會的重要性嗎?機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請把握機會通向成功。
篇6
在遇到困難危機時,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或是手心直飆汗、身體打哆嗦、腦子全空白,又或是從容鎮定、用心思考、智勇解決。其實,害怕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表現。只不過,久經磨練的人會用不同的態度來化險為夷而已。
今天,我偶然在書中看見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投入大半生心血的商人在一場大火中燒毀了大量的財產、商鋪和珠寶。當時,在杭州城中心地帶起火的不止他家,還有許多和他一樣的商人,他們同樣失去了不少財產。在大火過后,他們在廢墟里瘋狂地找尋自己的財產,而這位商人總只是帶著家人趕快撤離這個傷心地。當人們還沉浸在失落時,他卻已經悄悄地派人從長江地帶購買回大量的建筑材料。在家里,家人都很不理解他的用意,只好一起照常生活。不久后,朝廷為了重現杭州城的繁華,下令在杭州城內凡經商建筑用材者一律免稅。他也因此賺到了比原來更多的財產。讀完這個故事后,你是否也覺得他很理智、很冷靜呢?
其實,只有內心冷靜、沉著的人,才是最具智慧的。害怕、擔心是人的本能,我們不能怪自己天生不如他人。而是,自己經歷的磨練太少。真正的成功者,能夠把自己的畏懼隱藏地很好,讓別人看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而且他本身也很穩定,不會在困難面前縮頭縮腦,以理智的態度判斷事情,這樣的人才是社會的精英。因此,我們也應該培養冷靜的態度。“既來之,則安之”。凡事都沉著些,只這樣才會給人以安全、值得信賴的感覺。
把畏懼埋藏在心底,用冷靜的面容和態度征服世界,你就是成功者!
篇7
2、生命是一張弓,那弓弦是夢想。
3、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4、目標再遠大,終離不開信念去支撐。
5、相信你行,你就活力無窮。
6、創新激發潛能,潛能帶動創新。
7、牢牢地把握今天,創造美好明天。
8、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9、自信是成功之母,自卑是失敗之父。
10、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1、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12、做人誠為本,做事實為基。
13、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14、永不放棄是你夢想實現的秘訣。
15、種下一種個性,收獲一種命運。
16、永不言敗,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17、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18、偉大的力量存在于我們的內心。
19、創新有時起源于身邊的小事情。
20、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21、凝聚產生力量,團結孕育希望。
22、別讓堅強的生命,成為足下陰魂。
23、你要決心成功就要做自已的國王。
24、播種善良的種子,收獲高尚的品格。
25、健康的身體是實目標的基石。
26、夢想是點燃生命之火的催化劑。
27、用寬容的心征服別人無往不勝。
28、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29、熱情和欲望可以突破一切難關。
30、心志決定命運,態度決定高度。
31、實現夢想比睡在床上的夢想更燦爛。
3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動。
33、明確的目標是我們走向成功的起點。
34、無所保留的關愛,得到無價的幸福。
35、沒有答不了的難題,只有學不完的知識。
36、不管失敗多少次,都要面對生活,充滿希望。
37、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以實現目標為依據。
38、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39、為別人著想的創新,成就自已的偉大事業。
40、成功是因為自已,失敗也是因為自已。
41、蕓蕓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42、與積極的人在一起,可以讓我們心情高昂。
43、我喜歡讀母校的書,更喜歡讀母校的人。
44、積極向上的人總是把苦難化為積極向上的動力。
45、真正的愛,在放棄個人的幸福之后才能產生。
46、大膽自已地表現自已,別人無理由輕視你。
47、不要忽視想象,它是我們創意的源泉。
48、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49、人類最大的災難就是自已瞧不起自已。
50、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1、只有相信自已,才能讓別人肯定你幫助你。
52、你送別人一束玫瑰,你的手中也留有清香。
53、不要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找方法。
54、生命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55、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56、給自已標價越高,自已的價值實現就越大。
篇8
2、談論成功必從立志說起。追求成功要有個目標并立下實現這個目標的志向。當下談論成功之文,多是引導人們立志追求頭銜顯赫、待遇豐厚的什么“長”、什么“家”以及老板、高級白領之類,而事實上社會是有分工的,社會需要教授,社會也需要木工,大多數人只能是“普通人”。把成功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要當心給年輕人以誤導。年輕人往往好高騖遠,到頭來,空有大志卻難以實現則難免產生失望、氣餒、抱怨情緒。
3、怎樣看待成功?如今成功的人是多數還是少數?百業俱興的昌盛國運,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給人們創造了更多個人價值實現的機會,人們的“成功率”越來越高了。什么叫成功?詞典解為“獲得預期的結果”。發明家是成功者,技術能手是不是成功者?身價億萬的企業家是成功者,一個農民學了技藝,掙了錢,發了家,過上小康日子,對于他來說難道就不是成功?要正確地宣傳成功,使大多數人有成功感,這樣,社會才能穩定、和諧。不要只是盯著名人、名流、大成功者。不要一味鼓吹人們都去做“人上人”,要關注平凡人生,鼓勵人人爭取成功,進而去演繹人生價值。
4、自古以來就提倡人要立大志向。這方面的格言、警句多的是,如“志當存高遠”啊,“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啊。劉邦年輕時偶然間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儀,便立志取而代之:“嗟乎,大丈夫當如是也”。陳涉傭耕于壟上之時,就想著將來要榮華富貴,庸者笑他,他反唇相譏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對這些千古傳揚的故事,我們要分析,汲取其“寧有種乎”的自強、敢闖精神,而其中那種立志做“治人者”的思想,明顯帶有封建烙印,顯然是與當今社會和時代精神相違背的,我們必須棄其糟粕。
要樹立一個與自己境遇、條件相應的目標,才容易“獲得預期的結果”,即成功。
5、成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要認真干好眼前的事情。“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志向,是一種樂觀、豁達、堅韌的奮斗精神;成功,賜予永不灰心的執著追求者。我贊賞詩人食指那首《相信未來》中的詩句: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成功的機遇經常會有,但它只青睞于日積月累、有充分準備的人。
6、人,要有大志向,這便是理想。它是人的精神支柱、奮斗動力和前進坐標。個人的前途、命運,總是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生活在當今的中國人,認準了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有了這個志向,就會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的父母弟兄姊妹、愛周圍的人們,在為他們服務、為社會服務中去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了這個志向,就會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正確觀點,實事求是地做出自己的職業定位、事業定位、成功定位;有了這個志向,就會面對現實、正確認識自我、正視環境和機遇,腳踏實地、立足本崗位去艱苦奮斗,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知進退、明得失,從容自如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國家興旺為每個人創造了成功的機遇,每個人在努力奮斗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7、我以為,成功,主要是“道”的問題,“術”是次要的。成功與否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的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還是那句老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覺悟和全面素質,立志成人。人們往往艷羨甚至嫉妒成功者的名與利,卻較少注意從“做人”、做個“好人”這一基礎做起。成人――成才――成功,是規律。說得形象一點,可以說,成人是根,成才是花,成功是果。《大學》提出理想的人生軌跡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最強調的是修身,如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拋在腦后,只想“治國、平天下”,怎么會成功?
篇9
作 者:劉詩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在世界經濟步入“后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發展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這種反思和審視顯得尤為必要。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劉詩平的《匯豐帝國》一書,將全球最大金融機構之一的匯豐集團近150年發展歷程,放在中國大歷史的背景下生動演繹,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和審視“后危機時代”金融業發展方式的全新視角。
一部匯豐發展史,就是銀行業國際化和綜合化經營的發展史。匯豐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洗禮下仍保持世界銀行第一品牌的地位也有力地證明,即便在“后危機時代”,其發展路徑仍未過時,其成功經驗仍可借鑒。
匯豐的發展路徑主要有二。一是全球化。匯豐控股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于香港和上海兩地的匯豐銀行,成立不久就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展開業務和網絡布局,并初步形成一家國際化銀行的經營格局。100多年來,匯豐先在亞太地區建立基地,繼以戰略收購進入美國、歐洲發達市場,以及巴西、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實現海外擴張,最后通過做深做實目標市場核心業務加以鞏固,其國際化發展路徑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終于形成遍布全球的國際化金融服務網絡,確立其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強勁競爭力和堅實地位。二是綜合化。匯豐很早就認識到收入來源單一的風險,始終將綜合化經營作為其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為自己的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在匯豐,既有個人金融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為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又有公司銀行、投資銀行與資本市場以及私人銀行,向全球客戶提供多元化服務。
高度的全球化和穩健的多元化,使得匯豐的發展路徑始終契合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大勢,始終迎合全球金融客戶不斷變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當然也使得匯豐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
對于處在“后危機時代”謀求轉型發展的中國金融業,匯豐的發展歷程可資借鑒。當前,國際金融業的變革之門已悄然開啟,在這場危機中整體表現出色的中國銀行業正佇立在變革的門前。如何學習和借鑒匯豐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的成功經驗,積極參與這場全球金融變革,已成為中國金融業發展無可回避的課題。
人才始終是金融業競爭的一個焦點。國內銀行業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應建立視野更寬廣的職位體系和薪酬評估體系,以及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快培養能夠開拓財富管理業務、擔當國際化和綜合化經營重任的人才,加快引進戰略性緊缺人才。
篇10
某校的期中總結大會剛結束,下課鈴聲響起,安靜的班上頓時喧鬧開來。甲、乙兩同學互談感慨……
甲:“哎呀,這么些人都超越了我,其實還不是為了圖老師表揚,得獎本?還是要穩住自己,用平常心看待超越吧!”
乙:“是啊,事情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都在分秒不停地努力進取,怎么能說是圖老師表揚,得獎本呢?”
兩人不再說了,各想各的“超越”……
心得體會:生活中是充滿競爭的。事物也是在瞬息萬變的,就在于你如何看待“超越”,用平常心發現超越的意義:進取向上,不懈奮斗。
二、生靈之語
波濤洶涌的大海上,狂風陣陣襲來,海鷗與大雁相遇,議論起這小小的蝴蝶……
海鷗:“真想不到,蝴蝶這小生靈也在冒險,她怎么可能飛越大海呢?”
大雁:“喲,看多努力,可惜她再努力估計也會落入滾滾海浪中,不見蹤影呀!”
蝴蝶輕盈地飛過來:“我相信自己能飛越大海,我有恒心與信心,我的努力,我的意志決不會落入大海。”
經過長途跋涉,蝴蝶歷盡艱難,終過了大海,領略了“世外”無限風光,這就是“滄海蝴蝶”的故事吧!
心得體會:自身的潛能是巨大的,也是無限的,在于我們如何去挖掘。而恒心與信心則是超越自我的首要條件,奮發努力吧!
三、大學教堂的成功者
某大學教師說道了“超越”,而某孩子卻無奈地確定自己不可能超越……
大學教師說:“超越呀,是你勤勞誠懇智慧的結晶,你們只要勤奮刻苦,超越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快樂享受與精神食糧。”
某孩子嘆氣道:“恐怕我是永遠都享受不到了,我腦子又笨,又沒人開導我,怎么可能……哎!”
教師給予了他許多暗示與教輔,讓他樹立起遠大理想目標,終于他成為第一位成功者。
心得體會:樹立遠大目標與理想是成功的先決,這樣才能實現超越,享受不盡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