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小事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00:15: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身邊的小事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班車上亂哄哄的,吵嚷聲絡繹不絕。我閑得無聊,于是掃視一下車內的情況。突然目光落到一位女孩子身上,她正在看書。
我想起老師教我們不要在車廂內看書,有害于眼睛。況且光線又那么暗,總是這樣眼睛不近視才怪。于是我下定了決心去勸她,可她只是“哦”一聲繼續看書。我無可奈何,只好休息去了。一路上,班車來來去去地搖晃,不時顛簸著,我乘機看了她一眼,她還在專心致志地看書,沒有絲毫分心,吵雜聲兩耳不聞,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好一個讀書人!”我念叨著,“但看書的時間不正確。”哎,我真想讓她明白“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含義,脫離車上看書的束縛,預防近視眼。
時間像流水一樣匆匆逝去,我們很快就到家了。因為剛下過雨,路面很濕滑,不少地方留有積水。下了車,我又乘機看了一下她,結果大吃一驚:她還在看書!我徹底服了她,但我不灰心,仍然觀察她和行蹤。只見她手捧著書,慢悠悠地走著,也許是太認真了,前面有一堆水也全然不知,一腳踩進水里,漸濺起的水花弄濕了鞋,嚇得她敢緊往旁邊走。過了一會兒,她似乎不知路線,越走越斜,竟撞倒墻上!這股癡迷的讀書勁頭把我折服!
但是,我茫然了:這種不正確的讀書時間對她有壞還是有益?
篇2
那幾天,我總是肚子疼,媽媽只好帶我去看醫生。可誰又料到那個老醫生好“狠心”,竟然給我開了一大包中藥,唉!命苦不能怨政府,我只能“聽天由命”了。
一回到家,媽媽立即按照醫生的吩咐把藥熬好了。等藥晾涼了,她小心的遞給我,便又去忙家務了。我盯著藥水,做心理準備。那藥跟泥水的顏色差不多,表面上一堆堆小氣泡悠悠地打轉。湊近鼻子一聞,胃里的東西就想往出翻騰。我趕緊把頭縮回來,咽了一口唾沫,真想吐!這可怎么吃呀!我坐在椅子上,捂著鼻子看著藥,越看越難受。
肚子又疼起來了,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將就著吃吧,我不斷鼓勵自己,我堂堂一個優秀少先隊員,怎么能被這點困難嚇倒呢?天大的笑話!想到這里我鼓足勇氣,深呼吸一口,把鼻子捏得緊緊的,閉上眼睛,咕嚕咕嚕的喝了一半。剛開始沒什么反應,可藥水一到舌根,那又酸又苦的味道立刻散發出來,胃里的東西甚至五臟六府都排山倒海地涌上來了,我捂住口跑到衛生間,“哇”地吐了出來。望望剩下的藥,我正發愁,余光掃了掃便池,突然有了主意,把要倒進便池里算了。說干就干,趁人不注意,把剩下的藥一古腦全倒了進去。媽媽過來看到我把藥喝的那么干凈,還豎起了大拇指。
篇3
血在我們
腳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邊
的笑。
半死的月下,
載飲載歌,
裂喉的音
隨北風飄散。
吁!
撫慰你所愛的去。
開你戶窗
使其羞怯,
征塵蒙其
可愛之眼了。
此是生命
之羞怯
與憤怒?
如殘葉濺
血在我們
腳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邊
的笑。
“殘葉”是中國詩歌一個常用的悲秋的意象,但詩人不愧為“詩怪”,殘葉后面跟一個“濺血”,立刻令這首詩不同尋常起來,都說“殘陽如血”,想不到殘葉也可以濺血,秋天黃葉紛紛落下,詩人想到生命的終結,把一地落葉和一攤血聯系在一起,這是怎樣一種徹骨的悲涼。而“生命便是死神唇邊的笑”,是多么令人膽戰心驚的笑啊!詩人用一個巧妙的比喻,竟如此深刻地把生于死的辯證法詮釋出來了。生命如此短暫,短暫得僅僅是一個微笑的時間而已。生命是那么脆弱,死神隨時可以收起他的微笑。人生短暫,時間一去即不可復返,詩人只能在酒與愛的享樂世界里消除痛苦,“半死的月”,似乎暗示了這種行尸走肉的生活,詩人喝著苦酒、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還想 投入愛人的懷抱,詩人用這種方法把痛苦宣泄出來。但詩人又懷疑愛人之間是否是真的知己,長期漂泊使詩人渴望愛,但他又因懷疑而羞怯,固守自己的孤獨。詩人是矛盾的,他不甘沉淪、不甘于自暴自棄,反問自己,生命就該在這種飲酒狂歡、尋歡作樂的日子里度過么?詩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也沒有試圖去找到這個意義,結尾只是重提生于死的關系——生命是死神唇邊的笑。開頭與結尾重復,加強作品的音樂美,強化了詩歌主題,結構上的循環和生命的輪回相對應,更添悲涼。
這是一首歌頌死亡的詩歌,全詩以頹廢的觀念審視生命和死亡,僅從表達的感情來說,沒有什么積極的意義,倒是藝術表現手法上有積極的意義。奇特的想象、新奇的形容詞使詩中的意象如“半死的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一來,詩中的頹廢之感在讀者心中慢慢淡化,詩中塑造的形象卻活現于讀者面前。
篇4
在我還沒有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又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小學的大門,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擔憂,新鮮……這時我遇到了讓我一生中難忘的老師——我的班主任老師徐妮娜。她身材胖瘦適中,皮膚黑中透紅,長長的卷發披在肩上,一張圓圓的臉龐上有一對動人的慧眼,似乎總能看穿我們的心思。高高的鼻子下面有一張能說會道的櫻桃嘴,要是笑起來總不失媽媽般的溫暖,不過架在鼻子上的眼鏡又讓她多了一份嚴肅。
我們是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對于小學生的守則并不知曉,也不知道做為小學生要如何去做。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還在校園里像沒事一樣你追我跑的,各自玩的不亦樂乎,并不知道鈴響要進教室,這時老師面帶笑容走過來招呼大家進教室。課堂上有的同學突然要小便,站起來就往教室外面跑,這是在幼兒園的習慣,這時老師也沒有發火,而是告訴他下次要如何舉手報告,像這樣的突發事情有很多很多,這時我的老師徐妮娜便使出了全身的解數,全部耐心,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如何正確的遵守小學生守則。
徐老師總是像媽媽一樣關心我。我的身體素質從小就不好,經常感冒 。有一天,我正在上語文課,我的頭有點痛,惡心,我生來膽小不敢和老師說。這時徐老師走到我身邊問我:毛梓珺你看起來不太精神,有什么心事嗎?我說沒有老師。老師說:不對,你平時不是這樣的,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_徐老師邊說邊拿起她的手放在我的前額上一摸,驚訝地說:毛梓珺你發燒了,腦袋這么熱你怎么不和老師說一聲呢,要趕快上醫院。老師拿起電話就給媽媽打了電話,媽媽從學校把我接到醫院打了針。全班這么多學生,徐老師都能從我的表情中看到問題,難道她不就像是我們媽媽一樣時刻關心著我們嗎。
徐老師教會了我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讓我一個從小就膽小不自信的孩子慢慢變成了一個對任何事情充滿信心,充滿堅定。我們學校經常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比賽,如講故事大王賽,隊列走隊賽,歌詠比賽等。當時媽媽在家幫我選了《小羊過橋》的故事,我在家排演了幾十次,也已經很熟練了,但到了課堂上開始比賽了我就是沒有勇氣站起來,我東看看西瞧瞧就是不自信。老師發現了,鼓勵了我幾句話,讓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結果我的表演很精彩得到同學的掌聲。我也得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張獎狀。以后不管班級有什么活動,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自己為班級爭光。正因為我們一年一班都有這種精神和凝聚力,一年一班在同年級8個班中,我們班不論是學習成績還是活動比賽總是名列前茅。
篇5
尹老師,你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人生之路。
尹老師是個盡責盡職的好老師,她不但語文教得好,并且和藹可親,深受我們的喜歡。尹老師講課時我很投入,這是因為老師教的好,老師妙語連珠,生動幽默,所以我學得很快、很好,讓我激起對語文的興趣。以前我認為語文在實踐上不會用上,可是是尹老師讓我領悟到語文是多么重要的,領悟到了語文的精彩,我跟同學們聊天時都是成語連篇滔滔不絕,是誰的功勞,是尹老師。尹老師是辛勤的園丁,而我就是美麗的花朵。
尹老師不但教學好,而且人品更好,您還記得嗎?有一次我發燒,中午吃小飯桌時,我頭疼,你一直等我吃完飯,然后讓我回家休息。你一直送我到校門口,才分手,我真得很感動!尹老師,您牽著我的手,涼涼的感覺,好像是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拂過我的手心,鉆進我的心里,溫柔的,慈愛的,我感覺好像吃了蜜那么甜,頭好像也不那么疼了。
尹老師在我所有的老師中是最好的一個,人長漂亮,書也教的好,好比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來教我們一樣。每當我看見尹老師走過來,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尹老師,您好!
啊,尹老師,您是我人生路中的路標,指引我走上成功之路,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啊!尹老師,您是我航海中的燈塔,鼓勵著我奮發向上。我要愛戴您,尊敬您,贊美您。
教室是你的家園,講臺是你的舞臺,教科書是你領路的明燈,學生就是你可愛的孩子。你把知識傳授給了我們,才能使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是你教給了我們怎樣做人。小小的教室里,是你教會了我們怎樣寫下自己的名字,是你把整個世界溶入我們的心靈。從零開始,從此出發,一批批的學生就是在你的攙扶下,挎上了奔馳的俊馬!
小小的粉筆就是你的雙手,描繪出了你心中的藍圖。上課的鈴聲就是你征程上的沖鋒號角,一路走來把汗水拋在身后。你會為學生優異的成績感到高興,你也會為差等的學生耐心的講解,這全都是你的孩子,你舍不得把哪一個落下。為了孩子你廢寢忘食,為了孩子你鞠躬盡瘁,為了孩子你把心都給了他們。就是這樣,你把自己燃燒起來,就是這樣你把光明留給大家,你無怨無悔,你甘心付出!
把知識留下來,把精彩送別人。這就是你,我敬愛的尹老師!你會為一個呀呀學語的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你會把頑皮的學生教育成材,一路的酸甜苦辣,一路的歡聲笑語,一聲的感激,會讓你甜蜜永久。
篇6
一個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有老師了,雖然說每個老師都很優秀,可要說“好老師”,我覺得李老師是當之無愧的。
還記得我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開學第一天,班里站著一個陌生的女老師。我們都不知道她是誰。那天,吉老師穿了一身黑色的絲綢衣服,胖胖的身體讓她看起來像只“纏絲兔”,黃色的頭發里還有一絲絲黑發;肉肉的臉上有一副圓圓的眼鏡。我一看到這個老師就覺得她很有福相。下面,就她口才怎么樣了。
“我姓李,大家以后就叫我李老師吧!”這個老師很一般嘛,因為好象每個新老師都是這么介紹自己的。可是,下面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李老師的印象。
一般開學第一天我們都是要交作業的,所以我們像平常一樣,把自己的作業交了上去。我們都知道,老師一般不會去動交上去的作業,因為實在沒時間。所以每次都有同學鉆空子,少做個幾頁,給自己減輕點“負擔”。可是讓所有人沒想的事發生了,李老師說她要把我們交上來作業一頁一頁的查,而且這次作業要算一次成績,要記在記分冊上!天哪,這個消息簡直像“晴天霹靂”,從每個人的頭上一直劈到腳上。我看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我也想起了我還有4題沒做,唉,這下完了!
后來,老師宣布了做的不錯的同學,這其中有我一個,這總讓我松了口氣。本來李老師也要宣布做得不好的同學名單,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李老師放了他們一馬,沒報名字,其實他們都已經上了“黑名單”了。至于懲罰嘛,老師說這次先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們把沒做的題補上去,好對的一些答案,便于我們改正。從這件事來看,李老師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字——嚴。但是和李老師相處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又看到了李老師慈愛的一面。
那是個星期四的下午,也是放學最晚的一天。本來我們就很累,再加上數學和英語作業都那么多,我簡直都要“崩潰”了,但是沒辦法,嫌多也得做啊,誰叫我們是學生呢?看來,我們今天又得“頭懸梁,錐刺股”了。因為語文作業還沒布置呢!然而,我們又想錯了。
最后一堂課是語文課,老師還要布置作業,我們都趴在桌上,等待“世界末日”的降臨。但是老師并沒有按自己的意思布置作業,她先問我們作業多不多,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多!”。我知道,其實有的人是認為作業確實很多,而有的人卻是想少寫點作業,所以,我什么也沒說,看看李老師到底會不會按我們的意思去布置作業。結果,老師真的只布置了一丁點兒作業。“李老師萬歲!”教室里沸騰了。李老師接著說:“你們不知道吧?我會心疼人的!”這時,我仿佛看到一個慈愛的影子從李老師身上晃過。沒錯,李老師是個既嚴厲,又會心疼人的老師。這,就是我對李老師的最初印象。
我跟李老師才相處了一學期,就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怎么樣做人,怎樣學習,以及怎樣生活……
篇7
引導學生寫小事、身邊事、底層事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培養一種關懷童識。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而具體的生活環境中,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不以生活世界為前提的作為都將一事無成。在寫作中不少學生對于周圍多彩的生活世界視而不見,很難形成富有質感的文字。所以認識、感悟小事、身邊事、底層事,不僅能奠定學生生命出發的根基、寫作能力形成的基礎,而且對培養“求真”人格,打“精神底子”也有重要的作用。而關注“底層”則體現著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寬厚的人文素養。許多具有偉大抱負胸襟的志者,許多拼命硬干的民族“脊梁”,不少是激于民生的痛苦而決定他們的人生取向的。
培養關懷意識的第一步,是要求學生做一個有心的觀察者,也就是對司空見慣的日常事物,能以一種有序的眼光來衡量。比如觀察一個菜市場,不僅要注意它的整體方位,也要注意它的布局以及和周圍環境的關系,更要注意它貨物的多寡、交流的氣氛等。有心的觀察是用思想情感和理智思考來整合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而作為材料貯藏在自己的大腦中。培養關懷意識的第二步,是要求學生做事清醒,做生活瑣事的參與者、實踐者。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鏈條都是由無數的小事組成的。而只有參與才能深切地感覺我們自身和多彩世界的聯系,也才能全面透徹地感受身邊、底層生活者的酸甜苦辣。請看學生
其次,有利于切實的探究。作文教學的本原是生活,從生活到作文最關鍵的環節,是對生活的探究。探究生活其本質是既把生活作為一種作文運用的材料、認識世界的抓手、感悟人生的依據,又把它作為一種能夠創生的課程資源。因為生活中的許多秩序呈現和文章的秩序呈現是相互依存的,況且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書。對小事、身邊事、底層事的探究,應堅持以下方向。
首先是特性探究,即研究人和事物的特點呈現。這里既指類的特征,也指個體的特點。特征的探究首先要有整體觀念,也就是說對于身邊的人和事,都要從整體上思考其特點。特征在比較中顯現,所以對人和事物的觀察,進行同點異質或同質異點的比較就顯得十分必要。特性的探究還要注意細節,細節是生命歷程的獨特提純,抓住了細節也就抓住了人和事物的本質。比如學生寫我校清潔工的作文《永遠的直線運動)中有以下描述:“大伯穿了件有點泛黃的汗衫,脖子上掛著條并不十分干凈的毛巾,腳上套了雙破舊的拖鞋,全身靠在一個拖把柄上,頭發略長而又有些卷曲,兩眼之中充滿了好奇……”這便是通過細節來表達日日所見的一名清潔工的外部特征,從這獨具特色的細節和舒緩的筆調中,我們不是感受到了學生對他的關切之心和對他傾注的一種心力嗎?
其次是關系探究,即研究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物和物之間的關系。關系決定著一切事物的本質特征。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社會的這張巨大無比的網中嗎?把事物之間的關系理順了,既使生活和諧,又有了寫作的素材和緣由,學生作文下筆也不覺難了。
篇8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主題挖掘
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不同之處在于:命題作文已經把題目給出來了,只要根據題目來選材、組織材料、表現出你寫作的中心即可。而材料作文在看完材料后先要分析材料的主要內容,再根據寫作主題的要求,提取材料中有用的素材,從而確定寫作主題和題目。學生稍有不注意,在整個分析過程中 可能會出現偏差,就直接導致作文分數上不去了。
1、材料作文要弄清材料所表達的主題,審清題目
1.1、材料作文的主題挖掘不能受表層文字影響
中學生作文多是以記敘為主,在文章中通過具體的事例反映人物的性格,以表達出你寫作的主要目的。無論給出什么樣的材料,都要能認真閱讀挖掘材料背后的內容,不能受表面的文字影響。如果是寫人的作文,不能僅僅落入在人物的外貌、衣著上,要從人的內在精神品質來寫,讓人物的形象通過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顯得豐滿真實。尤其要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挖掘出的主題要和中學生實際相符,要具有教育意義或是啟發意義的。這樣的作文往往能吸引讀者眼球,也能取得不錯的分數。
1.2、從“小處”入手,讓小故事反映大道理
很多同學在寫作文時,為了將作文寫的更吸引人,往往喜歡選擇一些“大”的方面來寫,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指導思想。中學生受到年齡、閱歷、人生經歷的限制,想寫出“大”的內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每個人都生活在群體之中,每天身邊都會有很多事情發生,假如抓住身邊發生的小事,通過對小事的描述反映大的道理,不僅會讓作文有生活氣息,更加真實,還能避免無話可說的現象發生。
“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關鍵是學生能不能發現生活中的事例,根據主題來提取寫作素材。比如寫作“偉大”這個主題,如果以身邊小事反映人物品格高尚、偉大不也是很好的思路嗎?不一定非要選擇偉人的事例來寫,因為我們知道的偉人事例大家基本上都知道。
1.3、圍繞材料的內容,發揮創新思維選材,不落入俗套
幾乎所有老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習慣,同樣水平或同學選擇材料的兩篇作文的分數,絕對是不一樣。批改作文是第一次讀到選材比較好的作文,老師自然會很高興,給出的分數高是理所當然的。當連續不斷出現同樣素材的作文時,你再想取得高分可能就難了。
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的選材思維,能幫助學生作文亮起來,吸引老師的眼球。
2、材料作文的寫法指導
2.1、認真閱讀材料,找出材料中的主題,圍繞材料的主題確定寫作的主題。要能在材料中提取出關鍵詞,比如在一則關于“需要”的材料中,要能積極發揮聯想和想象提取關鍵詞。可以想下人成長需要什么,于是可以聯想到“成長”、“合作” 、“奮斗”等詞。植物成長需要什么,可以聯想到“剛光”、“水分”、“環境”等詞。這樣寫作思路就更寬廣了,挑選自己能駕馭的關鍵詞,加上身邊的素材完善,就能寫出比較好的作文了。
2.2、確定寫作的文體是作文成功的一部分
多年的作文教學經歷,發現很多中學生的作文寫的是近似于議論文的文體。這是學生在寫作前沒有明確寫作方向導致的,假如在動筆前就確定好文體,就不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以“需要”為例,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會用很多的文字來寫需要的,像議論文是因為文中有很多文字都是議論性的。但有沒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只能算是近似議論文。這樣的文章是中學生寫作中出現最多的,這樣的作文是不會有好的得分的。
初中生的作文應當以記敘為主,通過簡單的故事反映大的主題。宰表達方式上采用記敘為主,加以適當點明寫作中心的議論,以突顯出文章的主題。
2.3、要精選素材,是成功作文的必要因素
生活中有哪些事件可以作文素材的,進行篩選,選擇與主題最符合,也最能駕馭的材料來寫。材料要具有真實性,這樣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要注意避免太陳舊的材料,有些同學喜歡用別人用過的材料,要知道一味地模仿別人是很難提高的。
很多學生和老師抱怨素材太少,原因是學生的閱歷太少,難以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只要用心發現總能找到需要素材,關鍵是有沒有一個善于發現素材的敏感的心。
3、如何讓作文“亮”起來,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
讓作文吸引人,也就是“亮”起來,是作文可以得到高分的前提條件。如何讓作文“亮”起來,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3.1、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讓文章的主題及時呈現出來
比如事例結束后及時的議論,可以把文章的主題表現出來,讓讀者明白你選擇的事例想表達什么主題。夾敘夾議也好,先敘述后議論也行,只要能將多種表達方式靈活運用,就能把文章的主題呈現出來。
3.2、修辭手法的運用,讓文字更優美
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如比喻、擬人等,能夠讓文字更具有靈性。同時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調動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讓文章的內容更豐富。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嘗試用比喻句等修辭手法,激勵學生用修辭讓文字更優美,是得到高分的前提。
3.3、不同寫作方式能靈活掌握,能輕松應對不同類型的作文
篇9
剛開始寫日記,有不少學生不知從何下手,教師可以從每天的小事引導學生去記,例如每天都做了什么事?對你印象深的話是什么?爸爸和媽媽說了哪些話?不會的字詞可以用拼音代替。教師一方面找出一些范文日記講給學生聽,另一方面把班級中誰寫的好的日記進行分析講評。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隱私,經本人同意方可在班級宣讀,與同學們一起討論、發表看法,發現學生所寫的字詞或一句話使用的恰到好處,就要及時贊美鼓勵他,使學生們寫日記的興趣逐漸變濃。
二、從課文入手,說寫結合
從低年級起,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就應該重視訓練學生的字詞句到段。如學習《春天》這一課,學生由字—詞—句的說話訓練后,讓學生說說他們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感受到了什么?你們喜歡春天嗎?如果喜歡,課后請同學們寫到本子上。到了高年級,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說寫結合,極容易調動學生的說與寫的積極性。再例如,學習寫景的課文《頤和園》時,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根據查閱與課文有關的內容或課文中沒有講到的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小小導游的身份,把各處的景點有聲有序地介紹給同學們。學習說明文《鯨》這一課,課后學生根據查閱資料采用“鯨的自述”的方式,把各種鯨生動活潑地介紹給同學們。為了做到語句通順得體,態度自然大方,最好動筆寫一寫。有的篇章可以讓學生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筆,也可以讓學生寫寫學了有關篇章的讀后感。這樣既做到了對課文的延伸,又得到了練筆。隨著課后的練筆可以降低學生寫作文的難度,打消寫作文的畏懼情緒,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樂于動筆。
三、從做游戲、看電視和見聞中開導
游戲是兒童和少年最正當的行為,學生們喜歡游戲活動。課堂上通過做游戲引導學生觀察、體驗和比較,會給他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進而激發學生們的寫作情緒,促進學生表達他們的內心的真情實感。看電視,特別是動畫片是學生喜愛的節目之一,哪些任務或動物可愛,哪些又是你不喜歡的?它們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人物的外貌、神態和動作是怎么樣的?將這些問題提出來,進行回答,記下來。看圖畫,觀賞魚鳥花草,身邊的大事小事的見聞,學生們都很好奇。凡是觀察到的事物和人物,只要能引起我們注意,就會激發出我們的興趣,產生出真實的想法,都可以去寫一寫,寫完后再讀一讀,字是否寫得正確,句子是否通順,要寫的事情是否寫明白了,請老師檢查。
四、閱讀積累,讀寫結合
篇10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葉老也曾說過:“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停歇,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所以,如果學生不能夠融進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不只是堵住了作文之源,而且失去了生活對學生作文的現實參照,從而導致脫離實際,作文也便難免無病。
為改善作文教學現狀,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學生寫作因為缺乏興趣,作文課上常常是干熬時間瞎受罪,只能寫一些空洞乏味的無病之作。我首先注意了寫作的興趣問題。興趣從何而來?
第一,指導學生寫身邊的生活小事,不提高要求,只求其寫生活中的真事,而且只要敘事清楚,句子通順就算合乎要求,即我所提倡的“以樸真為美”。
第二,鼓勵積極寫作,激發寫作熱情。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熱情是最有效的催化劑,加強表揚,盡量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如,字寫得好、詞用得好、語句表達通暢、用詞生動華麗、文章精粹短小、內容充實篇幅長、中心突出、主題深刻、題目命的好、開頭好、結尾好、過度好等,力爭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展示出來,予以表揚。
第三,個別指導評改。作文講評不只在課上整體進行,還要在課下個別指導交流,這樣既抓住了“面”,也強化了“點”,既是講評形式的變化,也是心理素質的個別強化,便于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
通過以上三種途徑,循序漸進,學生的寫作興趣越來越濃,積極性越來越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地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形成積淀
研究學問需要厚積薄發。厚積是前提,必須注重積累。如同建筑高樓,沒有建筑材料磚石水泥等,蓋樓便無從談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讓學生言之有物,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有的是名著,有的是報紙雜志,而更多的是作文類的期刊。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我都要求學生寫心得體會并將閱讀心得展示出來。這樣,一方面,寫心得也是一種寫作訓練,另一方面,促使學生認真閱讀,取人之長。
三、關注生活,注重實踐
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同樣,學生的作文也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寫作的本源,沒有生活實踐,所謂“文章”,也不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也不成其“文”。
那么怎樣關注生活、關注實踐呢?
第一,寫身邊的真人真事,生活小事。比如,某同學寫上英語課時,一只老鼠跑進教室引起學生的驚呼“騷動”和“混亂”這些詞,使文章生動,形象、幽默而風趣。另一位同學寫自己的父母慪氣鬧離婚的事,表現了自己的無奈與痛苦,寫的很真切。還有一位同學寫自己到商店買文具遭到售貨員的冷落,從而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等等,不一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