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機電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廣東機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Based on relevant data from 2002~2009, this paper uses the G-L index and Bruelhart index to analyze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Moreover, the paper also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level of IIT of different kinds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by combining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es (TC indexes) with G-L indexes of these products.
關鍵詞: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G-L指數;Bruelhart指數;TC指數
Key words: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intra-industry trade;G-L index; Bruelhart index;TC index
中圖分類號:F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1-0080-03
0引言
產業內貿易相對于產業間貿易而言,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同時出口和進口同一產業部門產品的現象。傳統的產業間貿易產生的基礎是各國在不同的產業上擁有比較優勢,這種優勢主要來自于所投入生產要素的成本差異,而要素的成本差異則是由各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稟賦決定的;因此,當兩國相互交換各自的優勢產品、進行產業間貿易后,兩國間的生產要素比率會發生變化。與產業間貿易不同,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基礎主要是某個產業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等因素,這種貿易模式不會直接引起相互進行貿易的兩國間生產要素比率的變化,因而兩國各自國內的勞動力使用比例也都不會發生改變,進口的增長也就不會給進口國帶來敏感的收入分配及失業問題,因此產業內貿易就較少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抵制。一個國家或地區推動其對外貿易的主要模式由產業間貿易向產業內貿易轉變,不僅可以使其產品的出口盡量免受進口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抵制,還可以使其出口產業獲得更多由規模經濟和差異性優勢產品的出口所帶來的利益。當前,產業內貿易正逐步取代產業間貿易成為世界各國之間尤其是工業化國家之間貿易的主要模式。廣東省是現今出口和進口總額均居于全國首位的我國第一外貿大省,而在2002~2009年間廣東省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中,機電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分別保持在全省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的50%以上,且其各年出口額均大于進口額,呈現出貿易順差[1]。可見,機電產品整體上既是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主要出口的優勢產品,又是其主要進口的商品。因此,深入研究當前廣東省機電產品進出口貿易中的產業內貿易狀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產業內貿易分析工具
1.1 靜態分析指標1975年,Grubel和Loyd提出了迄今為止應用最為廣泛的衡量產業內貿易水平的指標:G-L產業內貿易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GLi=1- (0≤GLi≤l)(1)
上式中,GLi為某個國家或地區i產業的G-L產業內貿易指數,Xi、Mi分別為i產業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GLi的值在0到1之間變動,GLi數值越大,表明i產業的產業內貿易水平越高;若0.5
對于生產多個種類產品的產業,在計算其G-L指數時,為提高準確性,一般不采用整個產業所有產品的進出口總額直接進行計算,而是先按公式(1)分別計算出該產業每種產品的G-L指數,再將這些產品的指數值加權平均得到整個產業的G-L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GLj==1-(0≤GLj≤l)(2)
上式中,GLj為生產n種產品的j產業整體的G-L指數,GLi為j產業中生產的i產品的G-L指數,Xi、Mi分別為i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
1.2 動態分析指標G-L指數是測度產業內貿易水平的一個靜態指標,只適合于具體的某個單一時期。為彌補G-L指數的不足,1994年,Bruelhart 提出了一個可以測量一定時間跨度內貿易增量的產業內貿易水平的動態指標:Bruelhart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其計算公式為:Bi=1-(0≤Bi≤l)(3)
上式中,Bi為某個國家或地區i產業在一定時間跨度內的Bruelhart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ΔX、ΔM分別為該時間跨度內i產業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增量。Bi5的值同樣在0到1之間變動,若0.5
與G-L指數相似,可以用加權平均的方法求得生產多種產品的產業整體的Bruelhart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Bj=Bi(0≤Bi≤l)(4)
上式中,Bj為生產n種產品的j產業整體在一定時間跨度內的Bruelhart指數,Bi為j產業中生產的i產品在該時間跨度內的Bruelhart指數,ΔX、ΔM分別為i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增量。
2廣東省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的靜態和動態分析
2.1 靜態的G-L指數分析
2.1.1 機電產品整體及其中六大類別的G-L指數分析從歷年《廣東統計年鑒》中取得廣東省的“金屬制品”、 “機械及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 “運輸工具”、“儀器儀表”和“其他機電產品”這六大類機電產品2002-2009年的進出口金額數據①,按公式(1)計算得到這些年份六類機電產品各自的G-L產業內貿易指數,再按公式(2)對這六類產品的G-L指數進行加權平均求得相應年份機電產品整體的G-L指數(見表1)。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廣東省機電產品整體的G-L指數保持在0.7以上,產業內貿易水平較高,不過在此期間呈接近于逐年下降的趨勢。在有明確種類的五大類機電產品中②,“機械及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運輸工具”和“儀器儀表”的產業內貿易水平都遠遠超過了“金屬制品”,前四類產品各年的G-L指數都在0.6以上,而“金屬制品”各年指數值最高不超過0.33。不過,從2002~2009年間的變化趨勢上看,產業內貿易水平較高的四類產品中,“機械及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和“儀器儀表”2009年時的G-L指數值比之2002年的水平都有較大的下降,這其中“機械及設備”和“電器及電子產品”的G-L指數呈接近于逐年下降的趨勢,“儀器儀表”的G-L指數則各年波動較大,2007年降至0.616的低點后在2007~2009年間又較大幅度地回升至0.774,不過與2002年時0.983的最高點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運輸工具”的G-L指數也經過了較大的波動,2008年降至0.739的低點后,2009年時又大幅回升至0.919,接近于2002年時0.933的最高點。相比之下,“金屬制品”的G-L指數則較為穩定,各年指數值保持在0.3③,左右,上下偏離不超過0.03。
2.1.2 HS分類法中歸屬于機電產品的各章G-L指數分析為了更進一步地分析廣東省不同種類機電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這里再按照《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簡稱HS)對機電產品的種類進行進一步細分。HS分類法將所有商品歸為22大類、98章。根據我國商務部編制的《機電產品進出口統計工作手冊》(2007年),HS分類法中歸屬于機電產品的商品分布于第68、70、73~76和78~96共25章中。由于歷年《廣東統計年鑒》只提供細分到HS各章的商品進出口金額數據,章以下各種商品的進出口數據難以獲取,本文因而只分析整章商品都歸屬于機電產品的HS第82~91共十章的產業內貿易水平④。下面,根據相關數據計算得到2002~2009各年廣東省HS第82~91各章機電產品的G-L指數(見表2)。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這十章機電產品中,第84章“核反應堆、鍋爐、機械設備及零件”、85章“機電、電氣設備、電視機及音響設備”、87章“車輛及零附件”、90章“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儀器設備”和91章“鐘表及零件”的G-L指數都保持在0.5以上,產業內貿易水平較高;第82章“賤金屬工具、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83章“賤金屬雜項制品”和89章“船舶及浮動結構體”則各年的G-L指數都處于0.08~0.5之間,產業內貿易水平相對較低;而第86章“鐵道及電車機車、車輛及零件”和88章“航空器、航天器及零件”的G-L指數連0.05都從未達到,產業內貿易水平極低。此外,從2002~2009年間的變化趨勢上看,第83、84、85、87、89、90和91各章的G-L指數都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趨勢;除了G-L指數保持在極低水平的第86和88章外,其他八章中只有第82章的G-L指數相對較為穩定,各年指數值保持在0.322⑤左右,上下偏離不超過0.034。
2.2 動態的Bruelhart指數分析
2.2.1 機電產品整體及其中六大類別的Bruelhart指數分析前面運用G-L指數從靜態角度分析了廣東省機電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這里再運用Bruelhart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從動態角度分析其產業內貿易水平。根據相關數據,分別按公式③、④計算得到2002~2009年每兩年間廣東省六大類機電產品和機電產品整體的Bruelhart指數(見表3)。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的各個期間內,廣東省機電產品整體的Bruelhart指數除了在2007~2008年期間不到0.5外,其他期間內均保持在0.5以上,表明其進出口貿易總量的變動在多數時候主要由產業內貿易引起。在有明確種類的五大類機電產品中,“機械及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和“運輸工具”的Bruelhart指數在2002~2009年間的多數期間內超過了0.5,表明它們貿易總量的變動在多數時候主要由產業內貿易引起;“儀器儀表”的Bruelhart指數則在多數期間內不到0.5,表明其貿易總量的變動在多數時候主要由產業間貿易而不是產業內貿易引起;而“金屬制品”的Bruelhart指數從未達到0.5,產業內貿易一直不是其貿易總量變動的主要原因。此外,從2002~2009年間的變化趨勢上看,機電產品整體和六大類產品的Bruelhart指數都有較大的起伏波動;從2002~2003年和2008~2009年這兩個起始期間段來看,除了“機械及設備”在2008~2009年間的Bruelhart指數值高于2002~2003年間的水平外,其他五類產品和機電產品整體在2008~2009年間的指數值比之2002~2003年間的水平都有較大的下降。
2.2.2 HS分類法中歸屬于機電產品的各章Bruelhart指數分析
為了更進一步地對廣東省不同種類機電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進行動態分析,這里根據相關數據計算得到廣東省HS第82~91各章機電產品的Bruelhart指數在2002~2009年每兩年間的指數值(見表4)。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的各個期間內,這十章機電產品中,第84章“核反應堆、鍋爐、機械設備及零件”、85章“機電、電氣設備、電視機及音響設備”、87章“車輛及零附件”和91章“鐘表及零件”的Bruelhart指數在多數期間內超過了0.5,表明它們貿易總量的變動在多數時候主要由產業內貿易引起;第82章“賤金屬工具、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86章“鐵道及電車機車、車輛及零件”、89章“船舶及浮動結構體”和90章“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儀器設備”的Bruelhart指數則在多數期間內不到0.5,表明它們貿易總量的變動在多數時候主要由產業間貿易而不是產業內貿易引起;而第83章“賤金屬雜項制品”和88章“航空器、航天器及零件”的Bruelhart指數從未達到0.5,這兩章的產業內貿易一直不是其貿易總量變動的主要原因。此外,從2002~2009年間的變化趨勢上看,除了Bruelhart指數一直處在較低水平的第83和88章,其他八章的Bruelhart指數都經歷了較大的起伏波動。
3結合TC指數的廣東省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分析
在國際貿易中,一種產品主要參與的貿易形式與相互進行貿易的各個國家或地區在該產品上競爭力的差距有很大關聯。若互為貿易伙伴的兩個國家或地區在某類產品上的競爭力較為接近,這兩個貿易伙伴相互間對該類產品的進出口就較為平衡,在兩者間該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量就會大大超過其所參與的產業間貿易量;反之,若兩個貿易伙伴在某類產品上的競爭力差距較大,兩者間對該類產品的進出口嚴重失衡,在兩者間該類產品所參與的產業間貿易量就會大大超過其產業內貿易量。因此,為進一步探討廣東省不同種類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特點,這里引入衡量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某種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競爭力的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簡稱TC Index即TC指數),將其與G-L產業內貿易指數結合起來,以對不同種類機電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和產業內貿易水平進行綜合分析。TC指數是通過計算一個國家或地區某種產品的凈出口額占該產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以衡量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是否具有競爭力,其計算公式為:
TCi=1- (-1≤TCi≤1)(5)
式中TCi為某個國家或地區i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Xi和Mi分別為i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TCi的值在-1到1之間變動,若0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廣東省這十章機電產品中除了第88和90章外,其他各章的TC指數在全部或大多數年份的指數值都為正,國際貿易競爭力較強。將這十章產品的TC指數與前文計算得到的G-L指數結合起來,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3.1 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競爭力(TCi>0),產業內貿易水平較高(GLi>0.5)。整個時期內的第84章“核反應堆、鍋爐、機械設備及零件”、87章“車輛及零附件”和91章“鐘表及零件”都屬于這種情況,第85章“機電、電氣設備、電視機及音響設備”從2005年開始也屬于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表明廣東省生產這些產品的能力較強,與其在這些產品進出口上的主要貿易伙伴相比,廣東省在產品的貿易競爭力上略占優勢;按照產品的生產要素特點來歸類,這四章產品中,除第91章屬于勞動或資源密集型產品外,其他四章都屬于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中的中等技術產品⑥。
3.2 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競爭力(TCi>0),產業內貿易水平較低(GLi
3.3 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較弱(TCi0.5)。整個時期內的第90章“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儀器設備”和2002~2004年間的第85章“機電、電氣設備、電視機及音響設備”屬于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表明廣東省對這些產品的生產已發展到一定規模,具備一定的出口能力,但與其主要貿易伙伴相比,廣東省在這些產品上的貿易競爭力仍處于相對劣勢;這兩章產品中,第85章屬于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中的中等技術產品,第90章則有部分產品屬于勞動或資源密集型產品,部分屬于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中的高技術產品。
3.4 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較弱(TCi
4結語
在以上基于2002~2009年相關數據的實證分析中,由廣東省六大類機電產品的相應指數值分別加權平均而得的機電產品整體的G-L指數和Bruelhart指數表明,無論從靜態還是動態角度看,廣東省機電產品整體的產業內貿易都呈現出較高水平,不過其水平較不穩定且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趨勢;計算得到歸屬于機電產品的廣東省HS第82~91各章的G-L指數和Bruelhart指數,則可以看出各章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參差不齊,且多數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有較大的起伏波動。將產品的TC指數與其G-L指數結合起來分析,并考慮不同產品的生產要素特點,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間廣東省的HS各章機電產品中,所有低技術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和大部分勞動或資源密集型產品都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競爭力,其中多數產品參與對外貿易的形式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大部分中等技術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競爭力且以產業內貿易為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所有高技術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較弱,且其中多數產品參與產業內貿易的程度較低。今后,廣東省要繼續促進機電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大力支持高技術機電產品生產的發展,增強其國際貿易競爭力;同時要注重培育規模經濟,并促進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機電產品生產,以進一步提升廣東機電產品參與產業內貿易的程度。
注釋:
①本文中用到的各項經濟數據,都根據歷年《廣東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計算得出.
②本文在根據計算得出的六大類機電產品的G-L和Bruelhart指數值進行進一步分析、說明時,大多數時候忽略沒有明確種類的“其他機電產品”的情況,只分析其他五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
③為該產品各年或各期指數值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值.
④根據商務部的規定,HS第87章產品中的“坦克等機動裝甲戰斗車輛及其零件”不屬于機電產品,但由于該種產品單獨的進出口額數據難以取得,本文在計算相關指數時,沒有將該種產品的進出口額從第87章的進出口總額中去除.
⑤同③
⑥這里根據聯合國SITC分類法,同時結合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課題組(2002)和姚晶晶(2008)各自提出的歸類方法,對HS各章機電產品按其生產要素特點進行歸類.。
參考文獻:
[1]劉琦.我國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實證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 (Supplement 2).
[2]黃觀帶.基于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中國一歐盟農產品貧易發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3.
[3]焦百強,胡彥華,葉園園.浙江省機電產品的產業內貿易研究[J].中國物價, 2010,(3).
[4]王恕立,吳亞芳.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實證研究[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6).
[5]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課題組.1993~2000年中國貿易條件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2,(69).
篇2
【關鍵詞】光伏電池板;追光;角度;方向;傳感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gle of the photovoltaic battery plate light direction is not accurate,leading to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is not ideal problem.Analysis of the reason of this problem,the project personnel proposed automatic light sensor.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ensor,the circuit design,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are studied.
Keywords:photovoltaic battery plate;light;angle;direction;sensor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我國能源緊張,太陽能作為簡潔環保可再生能源,被國家政府部門大力提倡。但是,人們注重了太陽能板材質的轉換效率、儲存電能的方法,而忽略了高緯度地區太陽照射角度變化明顯的特點,為了提高光伏電池板的轉化效率,基于自動追光的、具有角度、方向補償的傳感器可解決這類問題。現在很多追光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采用時間延時控制技術,缺點是北方地區緯度大,四季光照變化明顯。本項目提出了一種光電式自動追光的傳感器,它安裝方便,價格低廉。
1.光敏元件的工作原理
光敏元件是光電傳感器的核心元件,在電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光敏元件的基本轉換原理是將被測量參數轉換成電信號并將其輸出。常用的光電傳感器是采用發光二極管作為光源,光源經過透鏡聚焦于空間某一點。如果將太陽光作為光源,如果電池板角度不正對太陽方向,太陽光就照不到光敏元件上,電路處于偏置狀態,PN結截止,反向電流很小。當太陽正對時,光照到光敏二極管上時,PN結附近產生電子――空穴對,并在外.電場和內電場的共同作用下,漂移過PN結,產生光電流。此時,光電流與光照強度成正比,光敏二極管處于導通狀態。
具體方法是在光伏電池板上下左右安裝傳感器,在受光側使用光敏二極管,并將信號處理電路集成制作在一塊芯片上。它的特點是體積小,可靠性高,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寬,接口電路的復雜程度大幅度減少,可直接與TTL,LSTTL和CMLS電路芯片連接。
2.光電傳感器測量仰角和方向的工作原理
2.1 傳感器的結構設計
如圖1所示,將光電傳感器的冠冕元件安裝在太陽能官府電池板的周圍,每個傳感器與電池板存在一定的角度,即水平方向為α垂直方向為β。與之對稱的方向為-α和-β。本文以水平方向為例,上下角度參照操作。
圖1 傳感器安裝位置示意圖
2.2 傳感器的電路設計
Q1光敏二極管與Q2光敏二極管在位置上相差2α,當太陽照射時角度也相差2α,所以它們在光電元件上取得的信號必是相差2α。通過電路處理可以將太陽光照射角度經Q1光敏二極管與Q2光敏二極管轉換得出。方向識別傳感器電路如圖2所示。圖2中UA、UB、UC是LM324運算放大電路的一部分。UA將偏差信號放大;UB、UC是判別陽光的照射角度。當太陽在偏左方照射時,UO1,為1,UO2為0。當太陽在偏右方照射時,UO1,為0,UO2為1。
有了方向識別還要測量出角度的大小。因為電路比較復雜,采用美國Lattice半導體公司推出的ispEXPXRT軟件對CPLD器件進行硬件編程,如圖3所示,電路圖是基于CPLD設計的。將UO1,和UO2端子連接到圖3中的X,Y端。當太陽照射角度偏右時,或門C1產生的信號作為D鎖存器Q3的置位端只許X產生的正脈沖通過,而D鎖存器Q4因為C1作用時Y信號尚在低電平,信號被屏蔽,Q4輸出低電平,門電路在加減計數器中作加法運算。當太陽照射角度偏左時,則Y產生的負值信號超前X產生的信號,或門C1產生的信號作為D鎖存器Q4的置位端只讓Y產生的負脈沖通過,而D鎖存器Q3因為C1作用時X信號尚在低電平,信號被屏蔽,Q1輸出低電平,門電路在可逆計數器中作減法運算。這樣就完成了辨向過程。OUT3是輸出,OUT4是進位,Z是控制端輸入。
圖3 角度測量電路
2.3 驅動電路的設計
為了讓光伏電池板更好的追光運動,采用自動方式驅動更加符合實際意義。電機運動受驅動電路的控制,由于光伏電池板的電壓不夠穩定,驅動電路驅動壓降越小越好,因此,設計了下面的驅動電路,將圖1中UO1,和UO2端子連接到圖4中的In1和In2端子。當太陽在偏左方照射時,UO1,為1,UO2為0。In1為1,In2端子為0,電機帶動電池板左轉。當太陽在偏右方照射時,UO1,為0,UO2為1,In1為0和In2為1。電機帶動電池板右轉。當太陽正中照射時,In1和In2端子電壓相等,電機靜止。
圖4 電機驅動電路
3.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基于光電式自動追光傳感器的設計方法。設計的電路結構簡單,采用元件價格低廉,安裝方便,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易被采用和推廣,也為光伏電池板采用自動追光發電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郝蕓.傳感器原理與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5.
[2]何希才.傳感器及其應用[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5.
[3]梁森.自動檢測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6.
[4]劉篤仁.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技術[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8.
基金項目:北京聯合大學“啟明星”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經費資助(項目編號:201411417SJ067)。
作者簡介:
篇3
鍋爐為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制造,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提供技術支持的超超臨界、變壓運行直流爐,單爐膛、一次再熱、平衡通風、露天布置、固態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日型結構,型號為HG-1795/26.15-YM1。
1 鍋爐啟動系統
超超臨界直流鍋爐啟動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水冷壁中建立足夠高的質量流量,實現點火前循環清洗,保護蒸發受熱面,保持水動力穩定,回收熱量,減少工質損失。我廠鍋爐的最低直流負荷為25%BMCRo啟動初期,給水泵提供鍋爐5%給水流量,爐循泵提供20%給水流量。
2 臨機加熱熱態沖洗系統
為在冷態啟機階段實現節能降耗,廣東某電廠通過使用臨掃 L輔汽加熱除氧器內的凝結水,使汽水分離器入口爐水溫度達到150-170℃,從而實現在小點火的情況卜完成熱態沖洗。
廣東某電廠利用輔汽加熱除氧器內凝結水的系統如圖1所示。
2.1 鍋爐點火熱態沖洗與用臨機加熱熱態沖洗的經濟性分析
2.1.1 鍋爐點火熱態沖洗
正常鍋爐從點火到完成熱態清洗約需6h,沖洗水量按200 t/h計算,在此期問鍋爐側運行所需成本如卜:
<1)沖洗過程中磨煤機出力按照18 t/h計算,則6h耗煤量約為108 t。按煤價格500元/t計算,原煤費用為5.4萬元。
<2)鍋爐點火需要啟動的主要輔機的電流和功耗如表1所示。
6h共耗電31 356 kW "h,電價按0.5元/kW"h計,耗電費用約1.6萬元。
<3)輔汽至空預器和暖風器的汽耗量約15 t/h, 6 h總耗汽為90 t,按蒸汽成本80元/t算,6h所需的費用為7 200元。
總費用:5.4+1.6+0.72=7.72萬元。
2.1.2 臨#J L加熱熱態沖洗
這種方式實現了鍋爐在小點火的情況卜完成熱態沖洗,節省了因鍋爐點火產生的輔機電耗和燃料消耗。若按完成熱態沖洗時問為6h計算,所消耗的總蒸汽量為60X6t,按蒸汽成本80元/t算,6h所需費用約2.88萬元。
每次啟機所節省的費用:7.72-2.88--4.84萬元。
表2列出了3次機組啟動時使用臨機加熱方式熱態沖洗階段的相關參數。
采用鄰爐加熱實現小點火熱態沖洗的時問里,減少了煙氣中SO2, NO,等污染物的排放,減排效果顯著。
2.2 臨機加熱熱態沖洗的安全性分析
(1)控制好除氧器內壓力與水的溫度,要讓壓力時刻高于該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要保持壓力穩定,防比壓力低而溫度高,這樣在汽前泵入口有可能發生汽化,影響泵的安全運行。飽和水壓力與溫度對應關系如表3所示。
(2)啟機期問給水流量用給水調節閥控制,給水經過調節閥后壓力卜降,容易在此處汽化,會導致給水管道振動劇烈,給水流量會大幅波動,小容易控制。所以要提前沖轉一臺汽泵,提高給水壓力,把汽化風險控制到最低。
(3)爐循泵入口也是一個容易發生汽化的地方,一定要嚴格監視其入口壓力與溫度。在熱態沖洗期問,爐循泵入口的過冷水已小再起到減溫的作用,因給水溫度高于爐循泵入口爐水溫度,所以小要開啟過冷水,否則會加劇爐循泵入口爐水發生汽化的風險。
篇4
2012年9月28日消息,據德國移動應用市場平臺Trademob公布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40%的移動廣告點擊是無效點擊,其中22%是誤操作點擊,18%為欺詐性點擊。
報告稱,Trademob通過研究全球超過600萬次的移動廣告點擊,發現欺詐點擊現象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Trademob的COO亞歷山大弗蘭克介紹稱,目前移動廣告的欺詐點擊占到18%,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其中來源于服務器端的占8%,來自僵尸客戶端的占10%。
弗蘭克同時指出,移動廣告的誤操作點擊也是一個大問題,占到移動廣告點擊的22%。但這并非全是用戶的錯,弗蘭克認為只求點擊率的者常常把小按鈕放在大幅廣告旁邊,造成用戶誤操作點擊。
分析認為,移動廣告面臨挑戰,這些欺詐和誤點擊最終損害了為移動廣告支付金錢的廣告發行商和開發商的合法利益。(編選:)
篇5
公布時間
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廣東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順利結束的通知》了解到,廣東2020年考研成績將于2月中旬公布,考生可在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網站上查詢本人成績。
查詢方式
2020年廣東考研成績查詢入口開通后,考生可以通過廣東省教育考試院(eea.gd.gov.cn/)或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yz.chsi.com.cn/)碩士初試成績查詢系統輸入姓名、證件號碼、準考證號、驗證碼、等相關報考信息后點擊查詢即可獲取考研分數信息。
查分網站1: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提示:如果在查分過程中網頁出現緩慢或者打不開的情況,請大家耐心等待。
2020年廣東考研成績查詢網址:eea.gd.gov.cn/
查分網站2: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提示:姓名、證件號碼必填,準考證號和報考單位至少填一項。
2020年廣東考研成績查詢網址:yz.chsi.com.cn/apply/cjcx/
歷年復試分數線
20192018 20172016 2015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相關推薦
想要及時了解到廣東2020考研成績查詢及考研分數線相關信息,考生可關注或者[CTRl+D收藏]以下專題:
篇6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18年考研成績查詢后,廣東考研生也可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或者《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成績查詢系統查詢成績,點擊下方入口進入成績查詢頁面。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查分入口】
廣東2018年考研成績查詢入口 點擊進入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分入口】
廣東2018年考研成績查詢入口 點擊進入
注意:部分院校考研成績查詢系統開通后,希望考生提前注意,由可能查詢的人太多,希望家不用著急,稍等一下。
更多需要關注的考研成績查詢信息:
篇7
關鍵詞:廣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電力系統是由發電廠、輸電網、配電網和電力用戶組成的整體。其中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而繼電保護既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基礎,又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重要保證。由此可見,繼電保護的發展對電力系統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廣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作用及基本要求
(一)繼電保護的主要條件
繼電保護的基本條件是具有真實可靠性、判斷選擇性、靈活敏捷性和速動性。各個要求之問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缺一不可的。①真實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核心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主要由配置精確、性能優良的裝置以及定期的維護和管理來實現。②判斷選擇性基本含義是保護裝置動作時,僅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去除,讓系統中沒有出現故障的部分繼續正常運行,最小范圍內減少停電戶數。③靈活敏捷性是指設備或線路在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④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在接受到短路情況時第一時間切除短路故障,以減輕損壞程度。
(二)繼電保護的影響
在電力系統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故障和各種非正常情況,如短路故障和短線故障等,從而破壞了電力系統并列運行的穩定性,導致電力系統的崩潰瓦解。繼電保護的作用體現在:①當電力系統出現故障和各種不正常工作狀態時,繼電保護裝置會自動發出警報信號。②發出警報信號,繼電保護裝置通知運行人員進行處理,能準確、迅速自動將壞掉的部分從系統中中斷,從而確保其他部分能夠正常的運行,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③繼電保護裝置能及時的將備用電源投入進行重合,以確保電源不會中斷。交流電、直流電輸入和輸出是所有裝置不可或缺的,并各自要控制不同斷路器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保護。當其中一套繼電保護裝置停止運行時,有另一套繼電保護裝置控制另一組斷路器切除故障。在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下,要求這兩套繼電保護裝置和斷路器所取的直流電源都有不同的直流熔斷器供電。由此看出,雖然繼電保護不是電力系統的唯一裝置,但在確保安全運行方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廣域電力系統廣域繼電保護系統的結構體系
一般來說,電力系統的廣域繼電保護系統是一種基于廣域電網和居于電網的,專門用來確保電網中的某一固定區域的正常安全運行的電力保護系統,它通常安裝在某個變電站中,通過搜集保護系統所在變電站及相鄰變電站內智能電子設備的故障方向信息,從而準確的判斷出發成故障的元件。廣域繼電保護系統結構簡圖見圖1:
圖1
在這個固定區域的某變電站中,廣域繼電保護系統利用變電站中的內部局域網將發生故障元件的方向信息傳送給其決策系統,隨后通過決策系統確定發生故障元件所需要的故障方向信息在決策系統確定出哪個元件為故障元件之后,及時通過廣域網將斷電信號發送給這個區域的終端執行器,使這個區域的隔離出這個故障元件,避免更大的故障出現。
根據廣域繼電保護系統的結構可以看出,它是以變電站為核心的集中式體系結構,整個系統對廣域保護決策系統有十分高的依賴性為了提升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防止系統由于某個決策系統出現問題而造成整個系統的癱瘓,以變電站為基礎級別劃分的廣域保護決策系統可采取“冗余方式”來提升廣域繼電系統的整體安全可靠性能另外,提升系統整體的安全可靠性能,還可以通過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與電力專用光纖數據網的廣泛鋪設來提高,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整體系統的安全性能,還能保證整個繼電保護系統的通信可靠性。
三、廣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維護管理措施
(一)要全面了解繼電保護裝置的初始狀態
繼電保護裝置初始狀態的好壞對于其口后的有效運行會有較大的影響,所以,應該注意收集整理檢測設備數據資料、設備運行資料、技術資料、設備圖紙等。在日常檢修繼電保護裝置時,必須充分關注繼電保護裝置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第一,要加強設備全過程管理,避免投入缺陷設備,確保繼電保護裝置有效、安全、正常地使用。第二,繼電保護裝置在投入使用之前,應該對設備部件的運行記錄數據、交接試驗數據、出廠試驗數據、出廠試驗數據、特殊試驗數據、型式試驗數據等信息進行記錄。第三,為了找出設備中潛在的問題,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停止檢修。
(二)全面統計分析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狀態數據
首先對繼電保護裝置可能出現故障的規律和特點進行了解,然后分析其日常運行數據,同時對故障出現的時間和部件進行預先判斷。在還沒有出現設備故障時,就通過預先判斷將其進行及時的排查。所以,狀態檢修數據管理對于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維護管理極為重要。應該結合設備診斷數據、設備狀態監測、設備運行記錄結合起來進行狀態檢修。通過把握繼電保護裝置運行規律和運行數據,以此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使用周期和安全系數,制定相應的設備檢修方案,確保電力系統不出故障。
(三)加強微機保護裝置的維護管理
1、嚴格按規定執行微機保護裝置的接地制度。電子電路是微機保護裝置的內部零件,強磁場、強電場很容易對其進行干擾。微機保護裝置外殼的接地屏蔽能夠提高敏感回路抗干擾能力、阻塞禍合通道、抑制干擾源、對微機保護裝置的運行環境能夠進行有效的改善。同時,微機保護裝置還可以采用容錯技術設計,能夠保證微機保護裝置實現可靠、不間斷運行,即便偶爾出現局部錯誤,也不會導致微機保護裝置出現拒動或者誤動。
2、微機保護裝置要采取電磁干擾防護措施。在改造變電站的過程中,可以用微機型保護來代替電磁型保護,必須采用一系列的防電磁干擾措施,主要包括:安裝帶有屏蔽層的電纜,一定要按照微機保護裝置的安裝條件來嚴格執行,提高微機保護裝置元、器件的質量,采用隔離技術和屏蔽技術等增強抗干擾能力,對微機保護裝置的制造工藝進行優化設計。
四、廣域繼電保護系統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輸電電網覆蓋面積己十分的龐大,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己經成為電力部門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要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首先必須建立在電力系統的合理結構布局上,這是系統規劃設計和運行調度工作中必須重視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系統保護的合理配置和止確整定,同時配合系統安全自動裝置(例如:解列裝置、自動減負荷、切水輪發電機組、快速壓汽輪發電機出力、自動重合閘、電氣制動等),達到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目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一)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止常運行。
(二)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并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于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間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三)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采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總之,電力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電力的存在,社會生活就無法正常進行。所以我們對電力系統的維護和保護十分重要,繼電保護也是電力系統能否安全、正常工作的關鍵。所以只有繼電保護發展的更好才能適應整個社會。
參考文獻:
[1]張楚沛.廣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3,02:174-175.
篇8
關鍵詞 廣播電視;移動;接收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 TN9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112-0232-01
近年來,數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無線傳播領域內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促使無線網絡數字媒體的快速發展,不管是手機電視,多媒體電視還是車載電視等系統全部開始更新,儼然,廣播電視移動接收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重點,其中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吸引了廣播業者及很多生產廠家的關注。廣播電視最初產生的時候潛在的移動性已經開始表現出現,不過這種移動接收要受電源、設備的限制,無法從根本上實現無線接收。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無線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技術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實施,最移動接收最困難的不是廣播而是電視,因此,必須加強對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方案。
1 數字電視的地面廣播
數字電視的地面廣播簡稱為DTTB。數字電視在現在的通信過程中嗎,主要是通過光纖、衛星以及數字微波等傳輸手段進行的,并與地面上的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一個信息主體。據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的數字電視均是按信號的傳輸的手段分為地面上的無線傳播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以及有線傳輸數字電視等三大類。其中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主導。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根據現實應用要求必須實現移動接收的功能,達到整個接受系統的最高化。數字電視廣播具有易接收,易實現以及價格較低等優點。不過數字電視廣播接收不易城市施工建設以及自然災害等環境的影響,容易造成網絡斷路。除此之外,數字電視地面廣播主要是利用電視臺制高點天線所發出的無線電波傳輸給電視用戶,使用戶利用天線接收信號搜索到要看的節目,針對的范圍主要是本地區的群眾。因此,逐漸完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不僅可以提高頻譜的利用率,還能夠使寬帶無線進入競爭市場,此外,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還便于移動和攜帶,在系統要求上已經滿足了“信息到人”,不管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均可以接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等。
2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額移動接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和地面接收。因此,可以發現,數字移動地面廣播在移動接收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衰落,衰落這個問題很普通,幾乎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要想解除它就必須制定相應的有利措施。
經分析,顯而易見,分集接收對移動接收來說毫無作用,滿足不了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移動需求,因此,衰敗問題出現。無線電波在沿地面傳播的過程中容易受到障礙物的反射、散射以及吸收,實質上,能夠達到的接受信號的天線處除了發射天線的直波外,還有物體發射和散射的電波,并且易產生電波干擾。除此之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容易出現移動天線劃過波幅而駐波的現象,導致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及相位上發生變化,信號極度的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衰敗的現象表現,并且隨著線路頻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據研究分析,目前還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法,對其的預測明顯的不準確。另外,移動接收的重點是移動,除了存在這些衰敗現象外,還具有其他無線網絡不曾有的現象——多普勒效應等。
2)關于多普勒效應,在日常生活中常見。比如警車鳴笛。我們在車的遠處時候聽到車的鳴笛聲一步步靠近自己,等到越來越近時汽車的笛聲音調越來越高,離開之后聲音越來越低,這種變化就是多普勒效應。
3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移動接收關鍵技術OFDM
1)OFDM在數字化電視地面廣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抵抗電磁場的干擾,確保數據穩定的完成傳輸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基本原理為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針對較低的子信道進行傳輸,并且每個子信道是根據周期相應增加的,這樣做就可以減少由無線信道多徑時因擴展而產生的時間彌漫性對無線系統所造成的干擾。因此,在引入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保護間隔的情況下,可以阻止或避免多徑帶給信道間的干擾。
2)OFDM的個子載波相互正交,是它顯著的特點之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內擴頻經過調制使頻譜相互重疊,既可以減少子載波間的互相干擾,有可以提高頻譜的利用率等。除此之外,OFDM具有跟多技術方面的特點,例如:①能夠有效的阻止信號波形間的干擾,可以廣泛應用于多徑環境以及衰敗信道中高速數據的傳輸過程。②聯合各子載波編碼,增強對抗衰敗的能力。③通過離散傅里葉反變換以及離散傅里葉的變換來正交調節各子信道。
4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移動接收制式
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具有多種多樣的制式,主要分為單載波與多載波兩大類,在美國、英國得到過廣泛的應用。我國應用的DTTB制式是根據特定原理制定的:1)能夠傳輸大量的信息,支持高清電視的廣播服務。2)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3)跟現在模擬的電視廣播頻道相兼容,為頻道規劃奠定了基礎。4)靈活性較大,能夠支持移動性的設備。5)擴展性較強,能夠支持互聯網等,適應國內外的發展需求等。
5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移動接收技術必須跟隨發展的腳步,加強對自身的管理,增強移動技術能力,并拓展發展的空間,為大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無線網絡接收空間等。
參考文獻
[1]謝歡,張靜力,陳繼努.移動電視技術應用解析忉[J].中國有線電視,2007,07:131-132.
[2]楊娜.廣播電視移動接收的制式及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5:256-257.
[3]陳影.數字地面廣播電視移動接收技術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1,20:101-102.
[4]馬顯陽.淺談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移動接收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7:44-45.
篇9
【關鍵詞】光伏發電 有功控制技術 功率預測技術 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K826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直接將太陽輻射的能量轉變為電能的一種發電形式,對緩解能源危機和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光伏電池陣列的輸出功率與環境溫度、光照強度、方位等有關,具有明顯的非線性特性。
大規模光伏并入電網后,其出力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電網運行控制的難度,為應對大規模光伏接人帶來的運行控制難題,根據系統調頻的要求進行適當地有功控制調節,更好地控制光伏發電并網成本,減小電網平衡壓力,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最大化消納光伏發電。
二、光伏功率預測
光伏電站發電的功率主要受到太陽能電池板的結溫和太陽輻射強度兩個因素的影響。太陽輻射強度主要受到天氣情況的影響,在晴朗天氣情況下光伏處理基本滿足一天天空無云的情況下的輻射規律,而在多云,雨或者雪的情況下光伏處理隨機性較大,并且在多云情況下,光伏發電功率的波動最為明顯。
影響光伏發電功率的主要因素為太陽輻射強度和光伏電池板的結溫,而未來時刻這兩者的值都是未知量,考慮到超短期預測時間段內溫度的變化不明顯,直接用本時刻的溫度值代替下一時刻的溫度值;但是對太陽輻射強度,不同的天氣類型變化規律不同,考慮按照天氣類型不同分別建立預測模型。將光伏發電功率量看作時間序列,并加入光伏電板結溫值一起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入,隱含層使用小波基函數作為傳遞函數,形成小波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最后用馬爾科夫狀態轉移矩陣對預測結果加以修正,得到適用于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超短期預測算法。對于調度部門而言,將光伏發電功率作為負的負荷處理,即將其發電量作為一個負荷擾動,仿真表明了在光伏發電功率達到一定比例后,在超前調節量中加入其發電功率預測,有利于系統頻率的穩定。
三、光伏有功綜合控制
光伏大規模、集中式接入主網,光伏出力的不確定性和不同于常規能源的調峰特性對電網運行控制的影響愈加凸顯。隨著未來光伏滲透率的增加,依賴于常規發電的有功調度與控制手段將難以適應光伏控制的需要,單純依靠傳統有功控制方法已無法抵御光伏功率波動造成的電網沖擊。因此,有必要在保證電網運行安全和經濟的前提下,優化光伏運行方式,將其納入有功調度體系中,作為電網調峰調頻的輔助手段,共同參與電網有功調節。
光伏并網對電網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調峰、調頻和斷面安全3個方面,結合光資源發電特性,提出最大功率、限值功率、計劃跟蹤、給定時段限制和計劃增減5種光伏有功控制模式,分別實現符合光伏電量最大化消納、電網緊急控制、調峰控制、斷面控制和預留備用的多種調節需求。
1)最大功率控制。光伏電站處于自由發電方式,適用于電網對光伏出力沒有限制要求的時段,實現電網最大化消納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2)限值功率控制。光伏電站功率限值來源于電網調峰或斷面控制要求,可以取自人工設定或光伏控制系統自動計算分配量,適用于電網緊急控制、調峰和斷面控制。
3)計劃跟蹤控制。光伏發電計劃編制以預測為基礎數據,并綜合電網安全運行約束條件、電網調峰能力等信息,在最大化消納光伏的同時,使光伏參與必要的調峰和斷面控制。
4)給定時段限制控制。光伏電站有功出力在設定時段內限制到給定限值,非限制時段執行原計劃,綜合了限值控制和計劃跟蹤控制的優點,以貼合電網實際調節需求,適用于電網調峰和斷面控制。
5)計劃增減控制。基于光伏發電計劃預留有功備用,使光伏具備靈活的有功上下調節能力。隨著光伏滲透率增加,光伏分布式和集中接人將形成多斷面控制集合。當部分斷面下無匹配常規電源參與斷面越限校正時,該模式會是較為可行的解決方法,可作為電網輔助安全、平衡控制的手段,適用于電網緊急控制和斷面控制。
四、應用光伏并網逆變器的有功控制技術
功率的可調度性是指:發電單元能夠跟蹤電網或用戶的指令,發出指定量的功率。顯然,如果可調度特性的目標得以實現,將大幅提升現有以逆變器為主體的光伏發電單元的運行靈活性,而目前此領域的深入研究還無人涉足。
在并網逆變系統的工作過程中,輸出電壓即為電網電壓,可控量為并網電流。傳統的控制方案均以電流為控制量,利用電流環控制策略實現對電網電壓的相位跟蹤。本文為應對實際系統對于有功功率的控制需求,在電流瞬時值控制模塊的基礎上,增加了功率控制模塊。前者可實現電流的實時跟蹤,獲得快速的動態性能,保證輸出畸變率較低,后者實現對輸出功率的自動控制,提高輸出精度并增加系統對于用戶功率指令的快速反應能力。
在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大多數使用場合,電流環控制方案已可以保證逆變單元具有良好的電流控制性能,但在有功功率控制中,逆變單元需要快速跟蹤指令,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并網需求。在很多情況下,用戶對有功功率的需求量會在額定范圍內頻繁變化,這就給單獨的電流環控制帶來了不便。雖然它對于在額定值附近的單一指令可以通過調整控制參數實現快速、準確跟蹤,但當指令頻繁變化時很難在較寬范圍內保持滿意的控制精度。在這種情況下,功率控制模塊通過對電流的有效值控制,使之迅速跟蹤用戶給定,從而保證有功功率的控制精度。
四、有功功率控制能力測試及性能評估指標
1、自動啟停機測試。測試時電站所有逆變器并網運行,在不外加人工控制的條件下,使電站出力隨輻照度變化,數據采集裝置在并網點處采樣光伏電站自動啟停機時的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等數據。
2、人工啟停機測試。測試時電站所有逆變器并網運行,通過功率控制系統發出電站停機指令,采樣停止發電前至少10 rain內并網點的電壓、電流以及有功功率數據。通過功率控制系統發出電站啟動指令,采樣啟動后至少10 min內并網點的電壓、電流以及有功功率數據。
3、測試時電站所有逆變器或規定數量的逆變器應并網運行,不限制光伏發電站的有功功率變化速度。記錄當前光伏電站發出的有功功率為P0(只至少為被測光伏發電站所配逆變器總額定功率的70%),通過控制系統連續設置光伏電站的有功功率輸出為80%、60%、40%、20%、100%,每個測試點功率穩定后持續2min。連續測量并記錄整個檢測過程的電壓、電流以及有功功率數據。
4、光伏發電有功控制的性能評估。光伏發電站有功控制實現方式不同于常規能源機組,同時光伏發電站有功控制主要采取限出力措施,受制于一次能源來源的間歇性和波動性,不具備上調節能力,因此針對光伏發電的控制性能,統計與考核方法與常規能源差別較大。調度端下發的計劃曲線是光伏發電出力上限值,光伏發電站應通過自身控制系統將全站出力控制在限值以下,以確保對電網運行的影響最小。還要統計光伏發電控制精度和調節速率信息時,增加了控制帶寬統計,通過統計光伏發電控制精度、時段合格及調節速率指標,評估光伏發電控制效率。
六、結語
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材料的表面,產生光生伏特效應,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過程。目前,光伏并網發電技術的大規模推廣不僅受制于光伏電能成本高,而且受制于光伏發電質量和電能可調度特性均較差。進一步完善控制策略和控制技術是突破以上瓶頸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陳昌松, 段善旭, 殷進軍. 基于神經網絡的光伏陣列發電預測模型的設計[J]. 電工技術學報, 2009, 24(9):2-6.
篇10
【論文摘要】: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廣播電視朝著移動接收方向發展。現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是OFDM,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還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多種制式問題,各種制式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解決了這些問題,應該就解決了移動電視的接收問題。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線傳播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就在這一兩年間,無線數字媒體的類型驟然豐富,除傳統媒體之外,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樓宇分類電視,多媒體信息亭、地鐵多媒體信息系統等新興媒體紛紛涌現,移動接收是個熱點,尤其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現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但我覺得,已經快接近目標。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
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四、移動接收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