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演講大賽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1: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演講大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Everyone has a choice when he wakes up in the early morning.You can choose to be happy or sad all the day. But for me , I think I have responsibilities to fulfill all the day. So every morning my first job is to choose what kind of day I am going to have. Today I can complain because it is rainy or I can be grateful that the grais watered for free.
Today I can feel sad because I don’t have more money or I can be glad that it will prevent me from wasting.
Today I can feel very down because of a bad cold or I can rejoice that I am still alive.
Today I can lament over all that my parents didn’t give me when I was growing up or I can feel grateful that they allowed me to be born.
Today I can be disappionted for my lack of friends or I can be excited to discover new relationships.
Today I can be exhausted because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or I can feel honored because I’m getting closer to my dream in this way.
What today will be like is just up to ourselves.We can get to choose what kind of day we will have! As teenagers,we stilll have much time to achieve our dreams, but the way to succeis not so easy.If we choose to face it in a good mood and carry on trying,I believe we can enjoy the whole proceand get to the destination of succemuch more easily and happily.
In fact,everything depends on your own attitude.If you choose to be happy and positive,you will enjoy your work and have a good time.If you choose to be sad and negative,nothing good will come to you and your life will be colourless.
The world around us is so beautiful.There is no reason why we don’t enjoy it.So,everybody,let’s choose to be happy everyday!
Ok,that’s all.
Thanks for listening!
2
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
The 2008 Olympic Game has been the most cheerful and anticipated event throughout Beijing ever since Beijing was rewarded
the right to host the 2008 Summer Olympic Games, yet the focus should be shifted from ma-ki-ng a promise to fulfilling the
promise made.
In my point of view,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promise and reality, Beijing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o begin
with,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primary concern. Such infrastructures as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facilities ought to draw our constant attention. First, traffic jam has been an ageold headache in Beijing. The
scene of long queues of vehicles worming their way inch by inch will surely cause great incontinence, and blemish the image
篇2
袁園媛:Yulin, My Love
文博生:Can We Benefi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X and Asean?
寧甲超: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伍仁超:Guangxi , You Are in My Heart
陳斯琪:China-ASEAN , Be Friends Forever
李至圓:Friendship and Development
李俐嬋 : Sailing with Expectation
鐘思萍,梁貴茜:A Land of Wonder and Beauty
篇3
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英語的:我九歲開始學英語。
我最喜歡的英語讀物:牛津英語分級讀物。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簡愛(jane eyre)
在我的英語學習歷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我的媽媽
比賽成績:河北賽區選拔賽小學組第一名,全國總決賽小學組冠軍。
二、家長或老師文章
如馨是怎樣學英語的
如馨正式學英語是在兩年前,確切地說是從XX年3月。當時如馨同媽媽一起去英國看爸爸,這就意味著如馨不得不學英語。當時連26個字母都背不下來的她,開始時有些抵觸情緒。她就讀于一所很不錯的小學,上四年級(year four)。那里的同學和老師對她都很熱情和友好,這增強了她的自信心。媽媽給如馨指定了一套系統的學習計劃。在第一個月里,如馨掌握了基本的課堂用語和生活用語,并且還掌握了200多個單詞。這些單詞是按內容進行歸類,這樣比較容易記。每天放學回家還要看一些動畫片。一開始看不懂,她就會根據片中人物表情和手勢去猜。
一個月過后,如馨加大了閱讀量。在學校里老師要求她每周讀一本簡單的故事書,而如馨卻要讀10本有時甚至更多同等程度的故事書。大量的閱讀既增加了她的詞匯量同時也增強了她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短短的四個月的時間里,她讀完了oxford reading tree 系列讀物的小學三年級的全部書籍。由于如馨學習刻苦努力以及在語言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學校多次給她頒發證書,比如, “outstanding effort in english”, “working really hard on reading”, “being very quick at maths” 等等。在英國一年的學習中,如馨閱讀了150本兒童讀物并寫了幾十篇讀書筆記。
回國以后,如馨每天堅持讀英文小說和看電視英語節目, 如中央十套的《希望英語雜志》和中央九套的新聞節目。與此同時,爸爸每周都買來一些英文原版的優秀影片,全家人一起欣賞。這既鍛煉了聽力同時也鞏固了英語語言基礎。這次如馨在比賽中聽力方面表現很優秀是與她平時經常聽,經常看分不開的。
本屆希望英語風采大賽豐富了她的人生,使她受到了一次磨礪,提高了她的心理素質,培養了她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后的路會更長,更艱難,希望她會勇敢地去面對。
三、比賽演講稿
my sweet home
hi, everyone, my name is jia ruxin. i am from shijiazhuang and in grade 5. today my topic is “ my sweet home”.
there is an old saying “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 so, we can see how important home is to everybody. i’ve got a sweet home because it is cozy. my family lives in a flat. the sitting room is the biggest and my room is the smallest, but it is a world of my own. the wall is white, the curtain is pretty, the bed is comfortable and the bookshelf is fill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in the right hand corner is the zhe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and on the table is the computer. when i feel tired, i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and when i feel depressed, playing the zheng can cheer me up. this is my sweet home, where i can find peace and comfort.
i’ve got a sweet home because it is full of love. my dad loves me. he is kind and patient. it is my dad who watches outlook english magazine with me; it is also my dad who is ready to answer my questions. my mom loves me, too. she is considerate and hardworking. every day when i go home from school, the rooms are always clean and tidy. every time when i play out and forget dinnertime, it is also my mom who calls me back with her tender voice, “come home, my little darling, dinner is ready”.
this is my home, my sweet home.
我甜美的家
大家好!我叫賈如馨。我來自石家莊,是五年級的學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甜美的家。
俗話說:“東好西好不如家好。”從這句話我們可以體會到家對每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我有一個甜美的家,因為我的家既舒適又安逸。我們住的是單元樓房。客廳是最大的一間。我的房間是最小的,但這里是我自己的天地:潔白的墻壁,精美的窗簾,溫暖舒服的床和裝滿各種書籍的書架;在屋子的右手方向放著古箏,一種傳統的中國樂器;在桌子上則有一臺電腦。當我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玩一會兒電腦;而彈奏古箏可以使我擺脫消沉。這就是我甜美的家,在這里我可以找到寧靜和舒適。
我有一個甜美的家,因為它充滿了愛。爸爸疼愛我。他既和藹又有耐心。陪我一起看希望英語雜志的是我的爸爸,隨時回答我提出的各種問題的也是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也愛我。她不僅考慮周到而且不辭辛勞。每天當我放學回到家里,房間總是既干凈又整齊。每當我在外玩耍而忘記吃晚飯時間時,也是我的母親用她那溫柔的聲音叫我:“寶貝兒,晚飯已經好了,快回家吃飯吧!”
這就是我的家,我甜美的家。
四、賽后感想
中央電視臺第四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結束了,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比賽中所有的參賽選手都一展才華,顯示出很強的英語水平。雖然我獲得了小學組的冠軍,但是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彌補。
篇4
個人簡歷模板:應屆生簡歷 個人概況姓名:*** 年齡:22 出生日期:
性別:女 籍貫: 民族:漢
畢業院校:吉林師范大學 專業:英語
聯系方式:
E-mail:
證書2006.10.11“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吉林師大選拔賽)優秀獎
2007.06.06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口語大賽二等獎
2007.06.15四平英語協會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
2007.04全國計算機二級(VB)
2007.10.10外國語學院外語節英語演講大賽二等獎
2007.11外國語學院英語知識競賽三等獎
2008.04英語專業四級
2009.05.18外國語學院模擬招考筆試競賽一等獎
2009.05.20外國語學院講課說課大賽三等獎
2009.07全國外語翻譯口譯證書
商務英語二學歷
普通話等級證書
教師資格證
批注:簡歷的黃金位置都被那些所謂證書覆蓋掉了
社會實踐06年10月曾為院體育愛好者協會組織的年組籃球比賽做宣傳,每場比賽都吸引了幾十人來觀看加油。
07-08年為學院策劃編寫了生活周刊,為同學提供了及時準確的第一手新聞。
07年6月-08年6月分別給初二(1)、高一(2)、高三(1)四名學生做過英語、數學家教,成績大幅提高。其中高三學生英語分數由平時不及格到高考打出了115分
09年5月的周末給統一飲料做促銷,具備了一定的營銷能力和管理能力
暑期除實習外在個人輔導班給高二學生做帶班,深得學生喜愛
多次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和英語演講比賽并取得好名次(后附獲獎證書)
2009年9月-10月****高中實習
批注:把你在實踐中具體干了啥,取得了什么成績寫出來。
自我評價有親和力,認真負責,,踏實勤勉,見賢思齊。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樂于接受挑戰,能夠適應在壓力下工作。通過每一次的工作經歷,不斷總結,充實,完善自身日后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專業學習技能。以一顆淡定自如的心態,期待更多的美好和成功。
篇5
關鍵詞: 地方院校 第二課堂 英語演講能力 對策
英語演講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掌握和應用英語的較高層次要求。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英語尤其是英語演講能力,不經長期訓練和一定的環境熏陶,很難達到流利的水平。
然而,地方院校受教學內容、教學課時、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學生基礎等諸多因素制約,在第一課堂中較少涉及英語演講能力訓練。因此,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積極影響
第二課堂,是指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教學內容、計劃學時之外展開的以拓展知識層面、培養興趣能力為主旨的教學活動,它是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延伸。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最大區別在于學生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改變,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教師在其中發揮啟發、指導作用。
開設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有利于創造寬松、自由、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進行真實意義的語言交流,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在第二課堂中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目的并不是培養演說家,而旨在提高大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帶動其英語聽、說、讀、寫等技能,以及邏輯思維、應變能力的發展,建構創新意識。
二、現狀
地方院校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經多年發展,其呈現形式日漸豐富,國內許多地方院校普遍采取諸如“歐美國家英語電影賞析”、“英語演講興趣小組(團隊)”、“校園廣播英語節目”、“英語俱樂部”等模式。但由于種種原因,地方院校在這一領域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方院校重視程度不足,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地方院校整體實力有限,其對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開展這一工作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尤其是限于學生基礎薄弱,地方院校在校外各層次的大學生英語演講競賽中成績普遍不夠理想。這些都導致其對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缺乏熱情。
另外,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地方院校以第二課堂模式培養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有序開展。具體表現為:第二課堂管理部門職責不明晰、經費活動來源不穩定、缺乏對第二課堂指導教師及參與學生的激勵機制等。
(二)缺少經驗豐富的專業師資力量。
對于英語演講訓練這一實踐性較強的項目而言,基礎再好的學生也需要有一名熟悉和擅長英語演講的專任教師給予日常指導。
地方院校由于師資規模和師資力量限制,普遍缺乏在英語演講領域有深入研究和較多成果的專任教師。目前,地方院校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指導教師多以教學熱情較高但經驗較少的年輕教師為主,這部分指導教師自身對大學英語演講訓練這一課題也處于摸索之中。
(三)地方院校學生英語演講基礎較弱,積極性不高。
當前的高考制度具有極強的優勝劣汰特點,一般而言通過高考進入普通地方院校的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面、學習方法等方面要遜色于重點院校。具體到英語演講,地方院校的學生英語口語基礎普遍較弱,參加英語演講競賽的經驗、熱情和能力也偏弱。從歷年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各省區賽及全國決賽可以看出,表現出色的地方院校選手仍是鳳毛麟角。
三、對策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社會對高校畢業生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也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外語水平,尤其是學生英語口語和英語演講水平。因此,地方院校開展好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可以彌補第一課堂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綜合目前地方院校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可以考慮從以下三方面逐步加以解決。
(一)注重英語演講競賽訓練團隊的選拔、組建。
地方院校要搞好英語演講第二課堂,首要的是能吸收到一定數量的對英語演講有濃厚興趣,并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參加。
地方院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每學年招新的模式進行全校宣傳、選拔,通過校內選拔賽遴選出有一定培養潛力的學生組建英語演講團隊。
在團隊組建后,可以為成員開設選修課,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寬中西文化知識面,鞏固其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提升對中西方文化的鑒賞和比較,以及對大眾話題和一般社會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日常訓練模式上,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可以選取成員感興趣的話題,從讓團隊成員撰寫演講稿開始,訓練成員的基本功。然后進行話題式的英語對話、英語演講訓練,逐步提高成員的英語演講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強管理,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推行學分制。
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順利開展,需要地方院校提供基本的物質和政策支持。其物質基礎包括場所、經費、設施和環境等。從地方院校的實際看,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物質條件的“供”與“求”之間仍然存在矛盾。主要表現為:缺乏足夠的硬件條件,如經費、實踐場所等。同時,在對團隊成員和指導教師在校外競賽中獲獎方面,地方院校的獎勵措施和力度還有所不足。
此外,目前大多數高校已嘗試和推廣學分制。鑒于地方院校中學生參與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熱情較弱。為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的積極性,地方院校可在學生培養方案中為參加英語演講第二課堂和校外英語演講競賽獲獎的學生給予一定學分,以此吸引學生參與。
(三)在英語演講第二課堂中建立導師制。
地方院校由于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其英語第二課堂常常處于自發自為、無專人指導的狀態,即便有指導教師也多以年輕教師、經驗較少的教師為主。地方院校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指導教師的配置尚未制度化、體系化。這是限制地方院校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發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地方院校需建立第二課堂活動導師制,通過教改課題申報的模式,吸引有志于該項工作的有經驗的專任教師申報、擔任指導任務。教務部門對指導英語演講第二課堂的教師,認可其教學工作量,同時對第二課堂指導工作實行考核,真正從源頭上使英語演講第二課堂活動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英語公共演講與辯論創新實踐
一、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偏重對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學生語言的應用,如教學方法上,語言知識講授與語言應用嚴重脫離;教學內容上,學生學習的語言同真實生活中能夠使用的語言有距離;教學模式化、程式化和灌注式的教學,不能有效達到提高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目的(胡慧燕,2009)。這種現象造成目前國內大學生英語學習普遍的問題是: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知識積累和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較弱。實踐證明,英語公共演講和辯論是幫助學生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演講和辯論實踐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筆者從2008年起在全校范圍開設“英語公共演講與辯論”創新實踐課程,課程以“創新”為導向采取了一些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很受學生的歡迎,同時,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與業界同行共享。
二、實踐教學理論依據
心理語言學家Ellis(1994)論證了小組討論、辯論可增加“輸入”和“輸出”的機會,從而增強了語言交際能力的習得。Swain(1985)的“可理解的輸出假說”倡導,如果“有外在壓力的輸出”的機會,而不是任何其它輸出機會,語言習得就會加快和增強。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練習機會,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創新,而且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激勵他們提高言語交際的質量,即完成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演講、辯論是一種較高級的交際活動,它們對于言語的流利性、準確性、觀點的連貫性、邏輯的嚴密性、論據的充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內在壓力,但這種壓力恰恰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有壓力方能取得更大進步,這是人們的共識,也和Swain的“可理解的輸出假說”一脈相承。
此外,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何克抗,1998:30)。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還認為:“協作,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進程的自我反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最終建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協作學習的過程就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交流對于推進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是至關重要的手段。”(鐘志賢,徐洪建,2000:18)英語辯論非常重視交流與合作,辯手必須與同伴、指導教師有默契的合作,還要學會其他選手的溝通。通過辯論,選手不僅增強了口語能力還加強了與人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本課程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實踐性,即學生學習的環境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課堂內外、校園內外整體學習環境的有機結合。以“創新”為導向,本課程大膽嘗試了一些新的實踐教育手段,例如,邀請相關比賽專家、評委客座講授、聯系現場觀摩各類全國競賽、講解各類比賽實況錄像、組織學生參加相關培訓和實際比賽等。同時,還成立學生辯論社團,讓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
本課程還在2009、2010年成功組織了北京工業大學―新加坡國際辯論協會議會制英語辯論培訓和邀請賽,邀請來自新加坡的著名國際辯論教育專家Loke教授為同學們進行英國議會制英語辯論培訓,并擔任比賽評委。來自澳大利亞威爾士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秦皇島分校、南開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礦業大學以及北京工業大學的共計100多名同學參加了此次培訓,在為期四天的培訓和比賽中,大家相互學習,不僅增長了知識,也促進了友誼。課外實踐教學模式中實踐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到校進行相關講座、培訓,擴大視野
2008年10月,新加坡辯論協會主席loke教授做有關亞洲式辯論的工程大師論壇講座。
2009年3月18日,loke教授做關于邏輯思維方面的工程大師論壇講座。
2009年10月21日,Loke教授進行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英國議會制辯論)的講座。
2010年1月11日,Loke教授進行有關公共演講方面的講座。
2009年1月,舉行為期四天的亞洲式英語辯論培訓。
2010年1月,舉行為期三天的英國議會式英語辯論培訓。
2.組織學生到校外參加培訓、校際比賽和現場觀摩高水平演講、辯論賽,增進交流
2008年、2009年組織近30名同學參加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英語辯論培訓及比賽。
2008年、2009年組織近百名同學現場觀摩“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
2008年、2009年組織近百名同學現場觀摩“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
2009年10月,組織學生和教師參加北京大學英語辯論培訓。
2009年11月,觀摩東北亞國際辯論賽。
3.組織校內各類選拔賽,邀請賽,搭建展示風采的平臺
2008年10月,“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北京工業大學賽區總決賽。
2009年2月25日-3月11日,組織第14屆“21世紀聯想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校內初賽復賽和決賽
2009年4月19日-20日,組織第十三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校內選拔賽四輪選拔賽和決賽。
2009年10月13日-15日在校內組織2009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暨首屆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選拔賽.
2009年1月11日-1月17日,策劃組織和實施了北京工業大學亞洲式英語辯論邀請賽。
2010年1月11日-14日,舉辦第二屆“北京工業大學-新加坡國際辯論協會英語辯論邀請賽”。
四、創新實踐主要成果介紹
本課程創新教育觀念,通過分層次搭建語言實踐平臺和英語學科競賽,使學生獲得持續的創新推動力。同時,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指導教師隊伍,凝聚創新教育力量,形成了英語第二課堂實踐創新教學團隊。在實踐教學的推動下成立了北京工業大學辯論社學生社團組織,在老師的指導下社團學生成為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培養了學生的領導才能并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本課程進行了英語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融合的積極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養了大批拔尖創新型人才,學生在近年來的國內外英語英語演講和辯論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1.成立北京工業大學辯論社學生社團組織,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北京工業大學辯論社成立于2008年底,主要致力于在校園內推廣中英文辯論,廣泛開展演講與辯論的培訓和比賽。辯論社的建立給我校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和學習平臺,開拓經濟政治視野,提高中英文語言表達水平,培養敏銳辯證思維,在我校建立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辯論社成長成為一個有著完善社團管理運行體制,擁有180余名會員的積極的優秀的學生組織,辯論協會多次協助學校和外語學院主辦或承辦了大型的演講與辯論的培訓及比賽,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辯論社積極與其他高校建立聯系和交流,組織學生參加了北大、北語和北外舉行的培訓及比賽,學習他人的長處,運用到社團的運行及辯論的教育教學中。另外,辯論社協助外院多次舉辦了國家及北京市等英語演講及辯論的比賽校內選拔賽,如“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21世紀?聯想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選拔賽等,在整個英語演講與辯論的教學推廣上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2.創新人才培養成果顯著
課程班自2008年9月開課以來,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課程班學生在國內外英語演講和辯論賽中屢創佳績。其中包括:
2009年4月,第14屆“21世紀?聯想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黃飛。
2009年11月,第15屆“21世紀?聯想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北京賽區二等獎 何婉青。
2009年11月,榮獲首屆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 何婉青。
2009年5月,第十三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三等獎 黃飛、鐘果程。
2009年5月,工大代表隊榮獲第五屆亞洲大學生英語辯論賽(Asian University Debate Championship) EFL組(非母語組)第五名
2009年5月,第三屆IDEA-XJTU 國際辯論賽中文組辯手一等獎:杜洪吉、李威。
2009年5月,第三屆IDEA-XJTU 國際辯論賽英文組辯手三等獎:袁婧雅、姚逖。
2009年10月,東北亞國際英語辯論賽(2009 North Asian Open Debate Championship)晉級英語非母語(EFL)組前八強劉天屹、何婉青。
2010年5月,第十四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一等獎:何婉青、鐘果程。
2010年6月,參加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舉辦的2010澳亞辯論錦標賽:何婉青、鐘果程、陳歌。
2010年11月,澳門大學舉行的第七屆東北亞國際英語辯論賽(North Asian Open Debate Championship)晉級英語非母語(EFL)組前八強。
事實證明,課程班培養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部分優秀學生已經被美國耶魯大學、密歇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錄取,繼續深造。
五、結束語
“英語公共演講與辯論”作為一門實踐型課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本課程的建設還需要得到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例如學校教務處認定的12項國際、省部級和校級各類英語競賽給予的資金的支持和創新學分的認定也是這門課程的必要保障。總之,這門課程無論對老師還是對學生來講都是一個學習、思考、創新與實踐的平臺,為師生都提供了許多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一)[J].學科教育,1998,(3):30.
[2]胡慧燕.大學英語改革的困境與出路思索.中國校外教育,2009,(8).
[3]鐘志賢,徐洪建.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攬要[J].中國電化教育,2000.
[4]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English Press,1994.
篇7
關鍵詞: 英語專業 學生角色 寧波大紅鷹學院
1.引言
我國是一個擁有眾多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人口的國家。自1779年恢復大學英語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就開始了飛速的發展歷程。然而,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不斷進步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由于歷史原因,中國大學英語教育被分為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且英語專業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導致學生數量與教學質量之間產生矛盾。不少同學,甚至英語專業的同學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都面臨各種各樣的困惑。本文從多角度對本科英語專業學生角色進行研究探討,從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一些建議和參考。
2.寧波大紅鷹學院英語專業教學概況
以寧波大紅鷹學院近三年的英語專業教學為例,在應用型的本科院校的氛圍下,本科英語專業的學生究竟應該如何更好地扮演好自身角色,從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游刃有余?以下是筆者對本科英語專業學生幾個角色的分析,幫助學生實現正確的自我定位。
3.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主要角色
3.1自主學習者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中心角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現狀的必然要求。寧波大紅鷹學院為廣大教師與學生開設了網絡教學與精品課程平臺。以高級英語這門課程為例:該課程的頁面上面共設12個版塊,分別是“首頁”、“課程理念”、“課程介紹”、“課程資源”、“拓展閱讀”、“考級共享”、“特色活動”、“學生成果”、“交流互動”、“新聞公告”、“友情鏈接”和“排行榜”。除了完成教師通過該平臺的任務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版塊,尋找有用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為學習服務。該課程還設了“班級之星”,如“學習之星”、“訪問之星”、“發帖之星”、“提問之星”、“解答之星”和“作業之星”,旨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交流,捕捉與英語學習有關的信息,分享學習經驗,討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彌補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
3.2與同學的合作者
在英語學習中少不了合作,通過英語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建立了合作的交往關系。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團體成績為評分的依據,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協作能力,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與同學合作的樂趣和收益是無窮的,因為它具有靈活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寧波大紅鷹學院本科英語專業學生的合作形式多種多樣。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學生從不缺乏與同學合作的機會。一方面教師時常為學生提供共同合作的機會,另一方面學生善于創造和利用與同學共同合作的機會。在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或者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戲,為課堂增添歡樂的氣氛。這與“發揮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的觀念是一致的。課后,學生有時通過共同探討的形式,就某一問題進行研究。這與前面所說的“自主學習”的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協調,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中。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增進了相互之間的感情。
3.3課外活動的參與者
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外活動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學生是課外活動的參與者。這些課外活動有自發的,也有學校統一組織的。寧波大紅鷹學院以外語文化節為契機,每年人文學院都會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外文歌曲大賽、外文短劇大賽、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翻譯大賽、英語寫作比賽等,這為各路英語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現自我風采和交友的平臺。其中,英語辯論賽是為“外研社?亞馬遜杯”全國英語辯論賽選拔人才的比賽,英語演講比賽是為“21世紀?可口可樂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選拔人才的比賽。近年來寧波大紅鷹學院將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納入校園比賽,2014年又與首屆全國英語口語測評大賽接軌。在各種比賽中,寧波大紅鷹學院的學生成績斐然。以近三年的英語專業學生為例。來自11英語3班的陳家儀同學和來自11英語5班的胡秀梅同學獲“外研社?亞馬遜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華東賽區三等獎,來自11英語3班的劉海琴和11英語5班的劉瓊同學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英語專業一等獎。即使是英語水平不怎么高的學生,也能獲得在英語方面展現自己風采的機會,如外文歌曲大賽。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Happy Hour英語口語角活動也持續開展。每天下午外教和學生共同參與。學校還在學生活動中心建成了寧波市最大的語言學習中心。可見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語言方面的學習。各種各樣的英語類課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英語專業學生,甚至是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舞臺表現力、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而且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英語素養。
4.結語
本科英語專業學生同時扮演多種角色。要成為合格的本科英語專業學生,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總結經驗,逐步發展。只有將每一種角色都扮演好,學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在專業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岑建軍.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現狀[M].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篇8
關鍵詞:技能大賽;英語教學;技能教學;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5)05-009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26
自2008年原教育部周濟部長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職教理念后,各級各類的職業技能大賽就蔚然成風,變成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同時也受到廣大職業學校師生的積極響應,技能大賽的方向儼然已經成為職業學校教育的指揮棒。誠然,一方面,技能大賽對促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方面的確發揮了積極影響,因為它對提高參賽學生的職業技能素質顯示出促進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在各個學校自上而下頻繁地籌備比賽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了技能大賽對日常教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擾情況。
1 . 關于技能大賽對日常教學的消極影響
(一)技能大賽只是為少數尖子學生提供了展示平臺
因為很多技能競賽的內容往往與教學內容不能完全匹配。為了展開大賽的籌備工作,很多學校都會把選拔出的尖子學生集中起來進行賽前的突擊培訓。為了讓選手們在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全校會集中優勢資源為少數參賽選手服務,因此,筆者認為全員參與的大賽初衷并未真正體現出來。
(二)輔導教師為了競賽的停課培訓影響到日常教學安排
尖子選手們的停課集訓,相應也需要配備優秀的教師輔導團隊為備賽制訂方案和實施計劃。大多數學校一般會采取主要輔導教師停課抓培訓,其他教師兼顧日常教學和競賽輔導的形式,這種情況勢必不能按照常規組織教學,很可能會使教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其他不能參賽的受教育者的利益。
(三)把大賽成績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
由于社會各界對大賽的關注和廣大師生對大賽熱捧的狀況,已經讓大家忽略了技能大賽只是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的眾多方式中的其中之一。而技能大賽的真正意義,應該是把賽場選手的高技能狀態滲透到平時的學習過程之中,最終實現讓其他未能參賽的學生們的職業技能素質都得以提高。
鑒于社會對技能大賽的曲解和很多學校以及教師在籌備大賽中對比賽和教學的厚此薄彼,技能大賽與整個職業教育基礎性教學之間逐漸脫離了相輔相成的趨向。廣大的一線教師正面臨一個問題,即如何解決競賽選手的培養與搞好全體學生普遍教育的矛盾,如何將大賽與日常的英語教學有機結合,把大賽精華部分有機地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去。筆者多次輔導學生參加了省級英語技能大賽演講和情景劇項目,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這種有機結合不僅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革新,而同時也要注重改革日常教學評價模式。
2 . 借鑒大賽的比賽形式以賽促教
(一)對中職英語技能大賽的解讀
以2014年12月河南省中職學校技能大賽英語演講賽為例。比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1)初賽:主題演講,時間3分鐘。題目:My Dream。參賽選手的50%入圍決賽。(2)決賽:即興演講,時間為3分鐘。參賽選手從10個題目中抽取1個,在預備室準備20分鐘后進入賽場演講。評比采用百分制,具體分配如下:(1)語音20分。發音標準、吐字清晰。若出現①元音不夠飽滿清亮;②輔音爆破不當或吞音等情況,每處扣1分。(2)語調20分。能正確運用升、降調;恰當把握連讀、單詞重音、句子重音;能根據意群和呼吸群停頓。語調自然流暢,悅耳動聽。(3)內容30分。內容完整,健康向上。句子前后要合乎邏輯,且符合英語語法和習慣用法;時態、語態前后呼應。(4)儀容儀表10分。儀容端莊,儀表整齊,儀態優雅,表情自然。整體形象賞心悅目。(5)綜合效果20分。表達時間合理;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肢體語言恰當、優美;選手表現自然大方,內容熟練。
通過各個比賽環節,我們可以發現競賽并非單純的檢驗學生的英語發音的檢驗,而是通過重點考察學生在比賽中的學生綜合表現能力,包括基本的英語基礎、心理素質、臨場發揮和當眾的表達能力。
(二)競賽對改善英語教學的啟發
我們通過技能競賽深刻地體會到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在訓練過程要體現練習中教學和教學中練習的職教理念,學生的學習要樂在其中并且富有競爭性,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今后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給學生們多多提供當眾大膽發言機會的教學方法,根據競賽各項目的技能要求來加強對每個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并將教學內容分解成有機聯系的技能訓練項目,使每個項目都跟隨著所有的相關基礎知識,這樣完成一個項目就有了相關應用能力。另外,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作為主體進行參與,教學中多采用互動模式和采用小組比賽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對英語應用技能的興趣,營造和諧、寬松的教與學的氛圍。
篇9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導向,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對區域經濟主導性產業有利的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以培養能力型、應用型的英語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關注學生能力的鍛煉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輸入,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增加實踐課的比重,加大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我校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在教學體系中貫穿了英語專業技能訓練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由簡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充分吸收所學技能。設置了合適的實踐課程和實踐活動,安排了適應教育改革需要的課程內容,采用多樣化全方位的實踐方法和手段,使地方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成為一個連續的整體。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1.調整課程體系,注重能力和技能培養
傳統的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方面的教學課程是非重點課程,其明顯反映在實踐類課程所占比率較少,知識性課程所占比率較多。為了加強英語教育人才的教學能力和應用能力,我校根據中小學教學崗位和教學科目來確定學生的學習課程,對不同能力進行分層分類,使之貫穿于每個學期的階段性課程之中。經過反復實踐,我校按階段設置了主要的實踐課程:
(1)必要教育:即入學教育、軍事訓練、就業指導課程、大學生心理素質課程等。
(2)知識技能:即英語聽力技能、英語口語技能、英語閱讀技能、英語寫作技能、英語語法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等。
(3)教學技能:即英語教學法、教學技能課程、教案設計與模擬教學技能、英語演講等。
(4)職業能力:即畢業論文寫作、畢業實習與相關報告、見習等。另外開設了一些與職業相關的選修課,比如多媒體課件制作、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課、舞蹈課、音樂課等有助于教師職業發展的課程。而且學校經常舉辦一些突出能力鍛煉的活動,比如英語演講大賽、英語口語大賽、英語口譯大賽、英語詩歌朗誦比賽、英語教學技能大賽、英語背誦比賽等。畢業實習采取了集中實習和頂崗實習兩種方式。學習結果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來檢驗,頗具有效性。課程環節安排緊湊、內容完整、結果可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
2.注重課堂活動,調動學習興趣
完成實踐教學目標的決定性要素是課堂效果。在進行教學準備工作時,要認真修訂教學大綱、合理安排組織教學內容,使知識理論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進行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教師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合作教學、小組討論和任務型教學等多種教學法相結合,避免直接講授。讓學生勤于練習,在各門學科中都積極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授課教師應做到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來提高自身各項能力。在進行講授的同時可以開展多種課堂活動,比如問題討論、案例分析、小組展示、課下學習、撰寫論文、課件輔助講解、網上答疑、學生的微課程等。在講授《英美文學史》的時候,可鍛煉學生的歸納和推理能力,讓學生根據年代、人物、作品、特點等不同的主線對文本進行歸類;在學習《綜合英語》課程時,可按照語篇教學法,進行主題式教學。在同一主題范圍內,記憶相關單詞、句型和表達。在分析課文時,可以不斷改變教學法、比如小組討論、根據問題找答案、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在講授完一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各種活動、提問、或游戲的方式分階段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英語演講》的課程,在學習時讓學生模仿名人的語音語調、鼓勵他們用英語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是用英語表演節目、展示才藝。
3.營造學習氛圍,鼓勵自主學習外語系鼓勵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課上課下學習,使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持續性學習。
(1)以教師為主導的自主性學習
為了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本系編寫了《外語系學生學習指導手冊》,內容涉及了實踐教學的內容、要求,實踐實訓環節,實踐活動、網絡聽力等。通過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讓學生合理規劃學習進度。我系還制作了《綜合英語》和《英語語言學》精品課程網上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在線測試、在線閱讀、在線討論、在線反饋和相關的學習資料。我們通過反復實踐、學生反饋和教學效果,最后確定了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講授《英語教學法》時,教師運用了微課堂,讓每個學生準備一節10分鐘的課程,運用所學教學法進行實踐,并組織了一個評審組,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點評。對于《英語技能訓練》課程,本系安排了教學活動,讓大學生承擔了本市第三中學的教學輔導任務,對中學學生進行集體教授和個別輔導。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也對中學教學有一定的幫助,深受好評。
(2)集體活動式的自主學習
本系每學年都會安排英語文化月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讓學生在學校廣播中多讀英語文章和名人演講,播放英文歌曲、宣傳英語文化等。每周都有英語角活動,外教在現場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本系還舉辦了多種比賽,比如英語演講大賽、英語朗誦比賽、英語話劇表演、英語單詞記憶比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不但促進了英語的學習,還讓學生增長了知識,了解了英語文化,提高了學習興趣,加強了英語應用能力,認識了自身學習的缺點和不足。
(3)校外的實踐鍛煉
學校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校外見習。不少學生在校外做英語家教、在英語培訓班任教、去農村支教、做外貿翻譯、給外教做助教、做英語導游等,這些都是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絕佳方式,也頗受學生喜歡。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措施
1.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
為了構建英語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并確保其有效性,我校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即形成性評估和結果性評估相結合。學生的最終成績包含三部分:課堂表現、課外實踐和考核成績,這三部分所占比例為3∶3∶4。形成性評價指課堂表現和課外實踐,其內容包含了英語口試、課堂辯論、小組呈現、課堂討論、學生作業、見習報告、階段總結、課下讀書報告。這三個部分緊密結合、相互聯系,獲得了良好的校內校外評價。它不但使學生重視了學習的過程,也提高了實踐技能,課上主動學習,課下積極反思,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優化實踐教學制度保障
為了保障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真正落實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學生實踐鍛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系制定了“外語系教育專業學生技能訓練基本要求”,其中涉及到學生的英語語言要求、教學實踐要求、情感溝通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學能力要求、相關才藝要求等,并提出了實踐教學的培訓方法,規范了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出臺了管理辦法,完善了一些實踐教學資料如畢業論文設計、英語競賽活動、英語活動月、見習、頂崗實習等,保障了資料的完整保存,相關程序的有條不紊,實現了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和科學化。
四、結語
篇10
本文作者:趙巧紅單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英語教學只重視英語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有人將語言學習等同于外語語言的聽、說、讀、寫“四會能力”。“四會能力”當然很重要,但是它遠不是語言學習的全部。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如何說”、“不說什么”,有時候比“說什么”更加重要。因此,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卻硬要脫離其背景文化,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只重視語言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在課堂上會增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詞匯和相關內容,對詞匯的講解也是詳盡至極;學生也會為了考試努力地背誦單詞,從而使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語單詞和詞匯用法,卻無法進行必要的英語交流;或是具備一定的英語口語能力,但面對外籍患者時,由于缺乏對其語言文化背景的了解而無法進行有效交流,甚至還會出現交流失誤。除了缺乏中外文化背景的講解,教師對醫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也有所欠缺,大部分人文素質的培養只在體育、美術課中體現。其實,醫學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互滲透,趨向融合,醫學的本質屬性就包含著人文性,它是和人文社會科學高度綜合的復合體。而英語作為一種全球性語言,幾乎所有院校都設置了英語課程,4個學期中就有3個學期開設了基礎英語課程,所以,必須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把對醫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當作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正如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爾德霍夫曼教授在談及他的人生經歷時說“:一個人要想成為優秀的科學工作者,必須具備人文修養。因為,一個科學家只具備自然科學素質,就只能是一個‘殘缺不全’的人。缺乏人文修養很容易使人從簡單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間的一切事務,使自己的事業很難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因此,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應以基礎英語知識與技能為起點,在與醫學英語相結合的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出在聽說、閱讀、翻譯、寫作諸方面擁有較高醫學英語水平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綜上所述,醫學院校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語言的教學,更應是引導學生對英語所牽涉到的整個文化體系進行學習和認知的過程。要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巧妙利用課前導入,注重文化素質培養注意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加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其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因為國家的文化影響著該國的語言,所以,要想更深刻地掌握語言必須了解該國的文化。如在講解《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一單元“TheDinnerParty”一課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印度的常識,如印度的位置(location)、眼鏡蛇(Cobra)和玩蛇者(charmer),還有印度國旗(nationalflag)上的顏色以及印度的婚俗(marriage)和吃飯的習俗(印度人吃手抓飯時只用右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等。這樣不但使學生對該篇文章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而且對文章內容產生了興趣,對文章的學習有了激情,學習起來自然就不會覺得枯燥;又如在講解《大學英語精讀》第二冊中的第六單元“TheMakingofaSurgeon”一課時,可以對中西方醫學制度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使學生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我校的特點是一部分學生將要赴國外學習和就業,但在國外醫院不能馬上從事臨床工作而只能去老人院,學生對此感到不理解。通過教學使他們了解到國外的醫學制度,并使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具備良好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很高的英語口語水平,就可以在國外醫院發展,從而增進他們出國的信心。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利用課堂教學內容及時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的培養。仍以《大學英語精讀》第二冊中第六單元“TheMakingofaSurgeon”一課為例,文章中描述了一位住院醫生的故事,他的經歷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成為一位外科醫生(surgeon)重要的是責任(responsibility)和自信(self-confidence)。這時候可以讓學生討論:“在中國成為一位醫生需要具備什么優良品質?”學生通過討論達成共識: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成為一位合格的醫護工作者的基礎;又如在講解《新職業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的“CustomerService”一課時,“Warming-up”活動中有一項對校園餐廳的調查表“SurveyofCanteen”,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餐廳情況做調查。但是通過調查發現,3+2段專科生由于認識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客觀地作出評價,他們的回答與事實有一定的出入。如調查宿舍到餐廳的距離時,他們認為從宿舍到餐廳需5分鐘,而實際只需3分鐘。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給他們解釋,評價一個事物是否合理需要對其客觀地進行評價。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列出與食堂相關的英語單詞如:“地溝油”的英文“illegalcookingoil”。開展口語練習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讓學生練習口語。可以提前把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結合練習,教師也可以提前把練習內容安排給學生,如“接診、診斷”、“護理洗手”、“美容常識”等項目,讓學生課后進行準備。利用課前5分鐘讓學生展示練習結果,并根據每組的表現打分。學生在進行口語準備的過程中,不僅練習了口語,而且鍛煉了與人合作和溝通的能力、鞏固了醫學知識,增強了職業道德。開展英語演講和英語小品比賽每年學校都會開展英語演講和英語小品比賽,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自由結合,自由選題,并在教師指導下自己練習。最后由學校統一選拔,挑選出一些內容健康、符合高校發展、符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表演內容,如英語演講題目“WhenGlobalizationiscoming”、“I’mPride,I’maNurse”和英語小品大賽“TheEarthquake”。這些作品的內容符合當前時展的特點,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抒發了他們作為一位醫學生的驕傲和自豪。學生在表演的同時,自身的人文素質也得到了提高。課外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要激勵他們在上好英語課之外還要積極練習英語口語,并參加能提高他們英語實踐能力的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小品大賽。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教師,在對學生布置英語實踐任務時,應注意所選材料的易懂性和易操作性,要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樂意參與;作為學生,應盡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學習成果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此促進自身英語基礎知識、英語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共同提高。提高教師人文素質“學要好,教先行”。教師若能夠嚴謹治學、勤奮工作、無私奉獻,必定會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勤奮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并要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學技術,了解國內外教學改革發展動態等,結合各專業培養目標,在“教、學、做”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總之,在當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教學方針的指導下,英語教學必須結合專業培養目標,注重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使學生的專業技術同人文素養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