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英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雷鋒的英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雷鋒的英雄故事

篇1

雷鋒

在“雙百”人物中,“雷鋒”這名字家喻戶曉,有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足以說明雷鋒的好品質。雷鋒從小就家境貧窮,他嘗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鋒從小立志為人民服務。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經打聽,才知道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弄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硬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熱淚感激地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微笑著說:“我叫,就住在中國。”

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實在可貴,他一生為人民做的好事不下千件,是人民的楷模,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繼承他的光榮事跡,我要讓世界上的人都成為活雷鋒,讓世界上做

好事的人變得更多。有句古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從小養成多做好事,不做壞事的習慣,哪怕這件好事再小也要認真去做,這件壞事再小都不能去做做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要繼承雷鋒的助人為樂的高貴品質。

我們應該向“雙百”人物學習什么呢?學習他們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追求真理、堅持理

篇2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書名《雷鋒的故事》。

它講訴了一個感人的真實故事:一個名叫雷鋒的叔叔的親人都被地主害死了,但他很節約很吃苦,平常還熱心幫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最后犧牲了……

看了雷鋒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很大。他虛心好學,關心同志,艱苦奮斗,永遠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人好事,助人為樂。向雷鋒叔叔學習,幫助困難的同學。還要像雷鋒叔叔那樣認真地學習,學習他刻苦努力。我要刻苦努力,上課不做小動作,這樣長大才能做個有用之人。這本書讓我知道要好好學習,幫助別人做好事。

浙江溫州龍灣區龍灣區實驗小學三年級:董亞樵

篇3

2011年7月,北京西單商場附近出現了一位打扮奇特的人物,他的背后貼著“雷鋒俠”三字,并且手里拿著雷鋒語錄的宣傳單。很快他的照片傳遍網絡,貓撲首頁瀏覽量達40余萬次。

《雷鋒俠》便是以此為題材而拍攝的一部微電影,講述了清潔工鄭英雄,在雷鋒精神感召下打扮成一個身穿舊軍裝、戴著墨鏡、披著紅斗篷形象的“超級英雄――雷鋒俠”的故事。這部電影一經推出即受到網友熱議和關注,迅速走紅網絡。

用印有雷鋒頭像的杯子喝水,背著印有雷鋒頭像的書包,用紅色斜體字“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日記本寫東西,穿印有雷鋒形象的衣服,保暖又時尚的雷鋒帽已成為一些淘寶店主主營的冬季商品……逝世50年后,雷鋒不只是全社會推崇的道德模范,在年輕人青睞的創意商店里,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附著在書籍、游戲、服裝等物質形態上,可以說雷鋒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并被大眾所認可和喜愛。”撫順雷鋒精神研究所所長翟元斌說,“從政治偶像到道德偶像,雷鋒在當代最新的定位則是文化偶像。”

而對此文化符號是否存在過度消費的疑問,翟元斌認為,“畢竟這種方式適合現代社會傳播,而且被人們所接受。更關鍵的是,它在喚起人們記憶的同時,激發了不同國家的人們探索雷鋒精神本質的好奇心。”

歌曲、時尚LOGO

1995年,雪村創作了音樂評書《東北人都是活雷鋒》,6個月后這首歌通過網絡的Flash作品廣為傳播。

“老的雷鋒精神在今天的商業社會有了新的特征,這是正常的事情。雷鋒精神不是讓我們去穿什么破衣服破鞋來艱苦樸素。你看看飯店里剩下的飯菜,就該想想勤儉節約還需要不需要提倡。”雪村說。

篇4

我的爺爺中等身材,身體健康。慈祥的臉總是帶著笑容,特別和藹可親。爺爺喜歡讀書、看報、關心時事雜志,而且還注重鍛煉身體,他每天都進行晨運打太極。

爺爺是位退休的教師,他不但自己不斷地學習,提高覺悟,還常常教育我分辨正義與邪惡,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事要有公德心,要積極參加公益事,要愛護公共財物,長大了要成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爺爺還時常給我講英雄故事,講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教育我與雷鋒叔叔為榜樣。爺爺講故事的時候手舞足蹈,十分吸引,講到感人之處,他激動得笑哈哈的。爺爺講的故事,我聽了就越想聽,我想爺爺給我講更多的故事。

祝愿爺爺健康長壽!

佛山市西南街道第四小學六年級:巫靜韻

篇5

清明時節雨風風,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的節日。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讀了英雄人物故事的書。上面記載著、、雷鋒、劉胡蘭等等英雄人物事跡。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人。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受黨的教育參加了革命,十四歲入黨。1947年敵人突然襲擊他們的村莊,劉胡蘭鎮靜地站在敵人面前說:“只要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決不投降,她在敵人的鍘刀下,寧死不屈,犧牲的時候只有十五歲。為他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讀了英雄的故事,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前仆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面對這些英雄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我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告慰英烈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懂得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要愛祖國,要發奮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請想信我們吧!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榜樣。”

篇6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娶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勤儉節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依賴于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奶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篇7

提起“雷鋒”,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3月5日,是學雷鋒日,全國上下,城市農村,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濃厚氛圍。雷鋒精神就是“一日行一善”的美德,是我們身邊不經意發生的事,它常常被人們忽視,但又是因為它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讓我們有了發現美的眼睛。而雷鋒正是從這點點滴滴做起,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雄。

在我家附近,住著一位孤寡老人,她已經85歲高齡,子女常年在城市工作,一年中偶爾會回來幾次。她頭發花白,皺紋已布滿她的臉,讓人一看就知道她歷經了風霜。她每天過著樸素的生活,經常一個人呆坐在院子里,望著陪伴她多年的那棵臘梅。每到冬天,她總會邀請我一同欣賞臘梅的姿態,嗅醉人的花香。我一有空就去看她,她很喜歡我。

今天,我又來到那熟悉的院子。見我來了,她非常高興,連聲叫我坐。我和她說:“奶奶,我是來學雷鋒做好事的,我要幫你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幫到你。”她聽了,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學雷鋒啊,我知道很多關于雷鋒的故事,我給你講講”我拿起掃把,一邊聽她講一邊細致地掃起來,奶奶坐在一旁,對我講述著關于雷鋒的故事。還不時地叫我休息一下。我從未看見她這么開心過,也許有兩個原因吧,一是看見了我,二是想到了雷鋒叔叔吧。在她們那一輩,雷鋒的精神都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和奶奶一起拍了一張照片。“我們村上有一個小雷鋒,又乖又懂事呢!”我的學雷鋒成功嘍!學雷鋒,從點滴做起吧!

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離我們遠去,它一直都存在于我們的心中,并且將繼續、永遠地薪火相傳下去。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需要的時候,你,我,他,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雷鋒。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有了它,世界將充滿愛,這個愛、是無私的、真誠的、永遠不變的。充滿愛的世界將是多么美好、令人向往的呀!

三河中學初一:曾帥

篇8

一個個使人感動,好玩的片段,展現在我的眼簾,令我哭笑不得.

一位矮矮的,黑黑的,還帶著孩子稚氣的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就是雷鋒。一次,孩子們要求雷鋒叔叔給他們講打仗的故事,雷鋒微笑的搖了搖頭說:"我沒打過仗,要不我給你們講英雄!"可孩子們板下臉,對于他們的要求沒滿足,他們當然不會甘心,又對雷鋒進行一陣死纏爛打,我想:他們怎么這么不講道理,雷鋒不講打仗的事肯定有他的苦衷,干嗎要這么強迫他呢?可他的臉上還掛著笑容,真搞不懂,我的話早已氣的火冒三丈,暴風雨即將來臨,擺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來嚇嚇孩子。

這時,一個孩子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指著他的手問雷鋒:"那你手上怎么會有一塊疤痕呢?” 聽了這話,我也感到很好奇,想馬上知道原因.雷鋒聽了這話,轉喜為悲,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講起了他小時侯的故事:"他七歲那年,因為家境貧窮,哥哥出去打工累死了;弟弟在媽媽的懷抱里餓死了.”聽他說到這里,我的淚水仿佛閑不住一樣,開始在眼眶打轉,接著雷鋒又說:"爸爸在出去打工時被機器壓死了;媽媽被逼的無奈上吊自殺了;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生活,每天帶著爸爸的鋤頭上山砍柴,可地保偏偏說柴是他家的,搶去之后,還踩了我的手,令我痛不欲生!”我心想:地保你怎么這么壞,他家已經家破人亡,你還這樣,你不覺得自己的心比豺狼狠,行動比眼鏡蛇毒嗎?我是你的老媽的話,老早一腳把你揣到大西洋里去,才解我心頭之恨。想之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不知是為了雷鋒哭,還是什么原因.

還有一次,有兩位同志開車執行任務,轉眼之間,來到交叉路口,開車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開錯了方向,坐在旁邊的王大力提醒他,可他不聽,直到凹陷的地方,他才醒悟。于是,他使壞,叫王大力開進凹陷,誣陷王大力的清白,幸虧雷鋒及時趕到,勸解了他們,王大力哀求雷鋒不要告訴上級,雷鋒猶豫片刻同意了,但要他自已告訴上級。這一句話逗的我哈哈大笑,不能自控,心想:雷鋒真好玩!還能說出搞笑話,我的話哪有他好開玩笑,只會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把王大力嚇嚇而已.

雷鋒的一生是貧苦的,但他的一生是可貴的,我們要發揚光大他的精神。

篇9

當我們又一次翻開共和國英雄的履歷,一個平凡的名字,伴隨春風映入我們的眼簾;一串閃光的故事,和著陽光走進我們的記憶……

啊!雷鋒叔叔,你是多么偉大!多么神奇!如果活到現在,你已逾花甲的年紀,可我們還是要叫你“雷鋒叔叔”,以全中國少先隊員的名義。因為你的精神永遠年輕,哪怕再過一個世紀!

別看我們誰也沒有親眼見過你,你的音容笑貌是那么親切,那么熟悉。不要說歲月匆匆,你的腳步漸漸遠去,此時此刻,你仿佛來到了我們的校園,帶著戰士的風采和青春的活力。

雷鋒叔叔,你和我們在一起——在課堂里我們一起讀課文,做習題,學海泛舟,像幼苗吮吸知識的甘霖;在操場上一起踢足球,玩游戲,鍛煉身體,像小鷹豐滿翱翔的羽翼。

雷鋒叔叔,你和我們在一起——和煦的春風中,我們一起揮汗如雨,栽下棵棵小樹,給華夏大地增添片片新綠;燦爛的陽光下,我們一起升國旗,伴著國歌雄壯的旋律,表達對共和國母親的敬意!

雷鋒叔叔,你和我們在一起——你是我們永遠的校外輔導員,全中國的孩子們都愛你!透過你欣慰的笑容,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幸福,理解了人生的意義;珍藏你留下的日記,我們便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獲得了巨大的鞭策和激勵。

雷鋒啊,你是飄揚的旗幟,我們要高高擎起!雷鋒啊,你是燭天的火炬,我們要千秋萬代傳遞!

篇10

在3月5日“學雷鋒日”到來的時候,此舉可謂為這個日子送上了一份大禮――是送給廣州市民的,也是送給全國人民的:給廣州的好人是看得見的好處,給全國的善心人則是一個制度保障的信號,是強心針和助推器。

過去一段時間里,“人心冷漠”這四個字曾一次次刺痛國人神經,老人倒地要不要扶也成了令人糾結的難題。這些事件釋放的信號,似乎是國人道德底線在滑落,中國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已經喪失。但我們又深深地知道,這絕不是事實。大多數國人的心仍是熱的,人心向善的基礎并沒有動搖!一次次大災大難前人們的善舉已毋庸贅言,就說這兩天石家莊3歲女孩失蹤事件,媒體與市民全城大搜索,數十萬人自覺轉發尋人消息,最終在9小時后成功解救這名女孩。一個個普通市民就是這則動人故事的主角,誰還能說現在雷鋒少了?讓那幾十萬石家莊市民情何以堪?

不僅善行沒有減少,人們對善行的贊美與認同也沒有減少。在河南清豐,為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的大學生孟瑞鵬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有上千人自發趕來給英雄送行。他們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見義勇為者的贊譽,這何嘗不是人心向善的生動注解。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擁有絕不缺乏善心的民眾,為什么還會擔憂人心冷漠、社會風氣不佳呢?這個難題,孟子是這樣回答的,他說人性本善,人天然有仁義禮智四端,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善人,只有知道“擴而充之”的,才能真正成為仁者。或許,“擴而充之”,才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命題。

怎么擴充呢?當然少不了媒體的擔當。資訊發達的時代,媒體人更應該堅守道義,讓英雄享受到應得的榮耀。在今天,說“學雷鋒做好事”這個話的人似乎少了。有些較真的人可能會問:學雷鋒是要學他的什么精神呢?事實上,對這種精神我們一點兒都不陌生,它就是――公益精神、社會擔當。通過媒體的教育和引導,使其轉換為365天的公民常識,“學雷鋒”才會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而最少不了的是制度的保障,因為制度起到的是兜底的作用。我們不能說有了一個比較高的獎勵標準,路見不平的時候,人們就都會去見義勇為了;但它起碼讓人們在見義勇為的時候,多了一分底氣。這就是政府最該干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