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訊原理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光纖通訊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光纖通訊原理

篇1

關鍵詞:地鐵 SCADA 通訊中斷 故障分析

中圖分類號:TN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051-03

Abstract:SCADA communication interrupt is mainly caused by two aspect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ult and equipment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error.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 of the disruption of the SCADA communication from two aspect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equipment parameters,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he cause of the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d the method of troubleshooting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dium, th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of the optical fiber network and the copper wire network is introduc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nel and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network are introduced. In the aspect of equipment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error, the principle of data addressing is mainly introduc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iguration and parameters of the configuration and parameters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Ethernet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Subway;SCADA;Communication Interrupt;Failure Analysis

SCADA系統是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的簡稱,是以計算機通訊網絡為基礎設備,依托調度自動化軟件實現的調度監視控制平臺。隨著技術日漸完善,對調度生產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目前地鐵SCADA系統的作用是向控制中心上傳現場設備信息,如果SCADA與智能設備之間不能正常通訊,控制中心將無法對現場設備進行監控,會對安全生產埋下重大隱患。SCADA通訊中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通訊網絡故障。(2)設備參數配置錯誤。該文將從上述兩個方面對SCADA通訊故障進行分析。

1 通訊網絡故障原因分析及處理

根據傳輸介質,目前地鐵SCADA主要通訊網絡可分為光纖網和銅線網。

1.1 光纖網故障原因分析及處理

光纖通訊原理是利用光調制器將電信號轉換成不同振幅、位相、頻率、偏振、波長的光信號,然后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使光在光纖內沿直線或曲線傳播,最后再利用光解調器將光信號解調成所需的電信息。

光纖通訊網絡一般由光調制器、光解調器、光纖和光纜、中繼器(光交換機)、耦合器五部分組成。圖1是光纖通訊的原理圖。

篇2

關鍵詞:光纖技術;通訊傳輸;特點;發展趨勢

所謂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就是指以光為傳遞載體,利用光傳導性的原理來實現信息傳輸的一種通訊傳輸技術。由于光傳播的速度較快,且不會受到電磁波等因素的干擾,因此光纖技術一經被應用在通訊領域就受到了技術人員的歡迎,并且迅速被應用在電信行業中。那么現代光纖通訊傳輸技術所具備的特點有哪些,其未來的發展又如何呢?以下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分析。

1、現代光纖傳輸技術的特點

1.1頻帶寬較大。基于現代光纖傳輸技術中所使用的材料具備的特性,其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帶寬較大,目前已經能夠達到50000GHz,可以說,光纖傳輸技術的頻帶寬是很大的,這樣能夠在同樣的條件下傳遞更大的信息量。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當前社會發展中對信息通訊的質量和數量要求都很高,以往的通訊傳輸技術不再適應社會需求,光纖傳輸技術以其較高的信息傳輸質量和數量,必將成為未來通訊傳輸的主要技術。為了進一步的充分發揮光纖傳輸技術頻帶寬的優勢,還可以在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輔助技術,例如密集波分復合技術,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提高光纖傳輸技術的應用效率。

1.2損耗低,中繼距離長。一般在制作光纖時所使用的材料為石英,其在實現光的傳遞過程中不會產生太大的損耗,因此光纖通訊傳輸系統的中繼距離相對更長,在同樣的距離下,需要的中繼站較少。當前每千米的光纖在運行中所產生的損耗不超過0.1Db,損耗率較小,因而比其他通訊傳輸技術更具優勢。就當前的技術而言,以石英為材質的光纖最長的在傳輸距離可以達到350km。另外,目前還有一些新的光纖材質被應用在光纖通訊傳輸技術中,其再結合一定的輔助技術之后可以達到的傳輸距離更長,甚至可以實現數萬千米的通訊傳輸。這種傳輸技術常常被應用在海底通信工程中,不但能夠保證海底通信的安全可靠,還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光纖傳輸。

1.3抗干擾能力較強。一般光纖中所使用的材質都不是易導電材質,因此其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會受電磁干擾的影響,抗干擾能力較強。因此在架設或敷設光纖時,可以和電力線路一起安裝施工,也不必采取防雷擊措施,較為方便簡單。另外,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信號是以光的形式傳遞,所有的信號都被束縛在光纖內部,而不會像電磁波那樣會散發到周圍,因此信號的傳遞較為安全,外界因素無法對信號產生干擾,信號也不會被外界所竊取,所以光纖傳輸不但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而且還可以極大的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并且也不會出現串音的現象,保證了信息傳輸的質量。

1.4成本低。在以往的通訊傳輸工程中往往是以銅線作為主要的傳輸線路,不但成本高,且傳輸效率低。而采用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多是以石英等成本較低的材料所制作的光纜為主要傳輸線路,不需要消耗金屬能源,成本較低。并且這種光纖在使用中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使用壽命較長,綜合經濟效益較高。

2、現代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

從目前的通訊事業發展現狀來看,現代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勢必成為未來通訊行業的主要核心技術。雖然目前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具有其他技術所不具備的很多優勢,但其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此筆者認為未來現代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向全光網技術方向發展

全光網絡技術是指光纖內部光信號在全程傳輸過程中,數據信息都以光負載形態存在,只有在到達網絡客戶端的時候才還原成數據信息。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向全光網技術發展的優勢在于,可以有效提高信號傳遞過程中的速度,降低因網絡節點處理問題造成的數據信息負載量有限問題發生,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光纖通訊傳輸網絡的總體利用率。我國現階段在全光網技術研究上還有很大空白,需要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研究成果,使我國光纖通訊傳輸技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2.2 向超高速信息傳遞時展

當前我國光纖通訊傳輸技術在基本上滿足了社會更領域發展需要,但對于電信企業來說仍存有很多問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我國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發展緩慢。部分發達國家在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研究及應用上已取得很多成果,部分國家實現10 Gbps的信號傳輸速度,而且在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應用范圍上也十分廣泛,所以我國在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發展上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現階段光纖線路無法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應用,無論是在信息承載數量上還是信息承載規模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在超高速信息傳遞技術上還有待研發。超高光纖技術在建設使用中,要結合其他先進輔助技術應用,將WDM技術與超高光纖技術以及光纖信息傳遞系統有效結合到一起,使光信號在傳遞過程中可以分復使用,在基礎上提高光的數據信息載量,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光在光纖內部的傳遞速度。我國超高速信息技術建設不是朝夕之間可以完成,主要面著WDM技術研究及應用發展程度較低,當前大部分光纖無法適合超高速信息技術應用。

2.3 向光網絡智能化方向發展

當前社會很多生產領域都在想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不僅降低了部分生產領域基礎成本,還提升了其生產效率,所以光網絡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勢在必行,同時也是我國電信領域當前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其在網絡通信領域中的應用范圍逐漸增加,其中在光纖通訊傳輸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可分為三類,自動連接控制技術、自動信息發現技術以及光纖通訊傳輸系統自檢和恢復技術。這三種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光纖通訊傳輸技術更為完善,光纖通訊傳輸系統可以根據用戶實時需要對數據連接實現自動化處理,同時通過電子計算機對整個光纖網絡進行監測,使將要出現故障以及出現故障區域進行快速準確的實時信息反饋,同時將準確故障信息反饋給監控人員,同時通過內部智能化處理將所有通過故障區域信號進行分流調整,在保證故障信息高速反饋的同時,降低因光纖故障對客戶造成的不良影響。

3、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通訊事業發展中,只有不斷的研發先進新技術才能提高通訊技術水平,促進通訊行業的發展。現代光纖通訊傳輸技術是我國電信領域中的主導技術,有效提升其技術發展可以為我國電信領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當前我國在進行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研究的同時,也應借鑒國外相關先進技術成果,結合我國現當前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發展現狀,提高光纖通訊傳輸技術的建設效率。■

參考文獻

[1] 夏堅.淺析現代光纖通信傳輸技術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1,(4).

篇3

[關鍵詞]電力通訊 自動化設備 工作模式 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343-01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的革新變化,在市場競爭體制的大環境下,如何提高同行競爭力、從眾多電力企業內脫穎而出就成了現如今電力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通訊行業的迅猛發展,通訊自動化設備的推陳出新,其為我國電力企業通訊系統的快速發展也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由于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種類繁多、工作模式的原理錯綜復雜,給電力企業通訊系統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與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根據自身發展現狀,提出針對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成了現如今眾多電力企業應為之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文將主要從現如今可用于電力通訊的自動化設備種類及其工作模式兩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對電力企業有一個實質性的幫助。

1 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

1.1 光纖通訊自動化設備

光纖通訊是利用光與光纖來達到信息傳遞的一種通訊方式,其首先利用信號的發送端將數據信息轉換為便于傳輸的電信號,然后通過調制方法將電信號轉移到激光器上,其所產生的光的強度就會與電信號形成同步變化的趨勢,與此同時利用光纖將形成的光信號傳輸到信號的接收端,最后接收端將光信號再次轉換為電信號,以此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過程。光纖通訊具有信息傳輸容量巨大、私密性高等優勢,現已成為電力通訊系統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通訊方式。光纖通訊自動化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發射機器,其主要用于實現數據信號――光信號之間的轉換;2)接收機器,其主要用于實現光信號――數據信號之間的轉換,同時還可將光信號放大到可用于傳輸的電平值;3)光纖,主要用于光信號的傳輸;4)中繼機器,其主要用于增強在遠距離傳輸過程中不斷衰弱的光信號。

1.2 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

載波通訊是電力運輸系統最基本的一種電力通訊方式,其不僅可以利用已有的高壓輸電線路實現電力信號高效、快速的傳輸,減少了額外設備的投資成本,而且由于高壓輸電線路這一傳輸介質十分可靠、穩定,使得其所傳輸的電力信號也具有可靠、穩定的優點。載波通訊方式不僅可以進行模擬電信號的傳輸,還可同時實現數字電信號的傳輸,如若將其應用在家庭、辦公室等場所,則具有明顯的節約通訊成本、安裝便捷快速等優點,若將其應用在電力通訊系統之中,則可作為遠程查抄電表的基本技術支撐。常用電力通訊系統的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主要有以下三種:1)明線式載波機,其是使用銅線作為傳輸介質的一種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可同時將加載在40組銅線上的電信號進行高效、快速的傳輸;2)對稱式載波機,其是使用對稱性線路作為傳輸介質的一種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在通訊承載數量、抗信號干擾能力以及私密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3)同軸電纜式載波機,其是使用同軸性線路作為傳輸介質的一種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

1.3 微波通訊自動化設備

微波通訊自動化設備種類繁多,不同形式的微波站,其所使用的通訊自動化設備也是各不一樣,與此同時,其所承擔的通訊業務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微波通訊自動化設備主要有收信機器、發信機器和終端機器三部分。其中,收、發信機器主要用于改變信號的發射與接收頻率,比如,在接收信息階段,收信機器就需要把接收信號的頻率降低,但在發送信息階段,發信機器就需要把要發送信號的頻率升高,以此實現信號的接收與發送功能。而終端機器則是微波通訊方式中的關鍵性設備,其在發送信息階段可用于把各路單一性信號組合成為多路群體性信號,而在接收信息階段則可用于把多路群體性信號再次轉換為各路單一性信號,但這兩次轉換其所遵循的規律則是不同的。

2 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的工作模式

推行通訊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與轉換,正常情況下,通訊系統應按如下工作模式進行:數據信息的來源――數據信息的接收――數據信息的轉換――數據信息的發送――數據信息的傳輸――數據信息的接受――數據信息的交換――數據信息的輸出――數據信息新的接收源。

實行電力通訊自動化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自動化的高科技產物或技術手段來實現數據信息之間的傳輸與交換。實際上,通過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接收到的數據信息,其形式往往是紛繁復雜的,但為了保障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這就要求不論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接收的數據信息是哪一種,就必須要將接收到的數據信息與其他通訊設備之間實現能夠高效、快速的傳輸與交換。在通訊系統中,數據信息的來源主要有語言、文字、圖片等形式,而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則需要將任何形式的信息來源轉換為電信號,也就是說電力通訊設備必須具有轉換器的作用。此時,電力通訊設備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數據信息的輸入儀器與發送儀器連接起來,以此在不使用額外儀器設備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數據信息的發送儀器。這樣一來,不僅使得數據信息發送儀器的使用頻率大大提高,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所發送信息的準確性,為電力企業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利益。而數據信息的發送儀器,其在電力通訊系統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其所接收的數據信息準確無誤的輸送到指定目的地,比如在載波通訊方式中,各種形式的載波機之內都有這樣一個用于數據信息發送的儀器設備。

3 總結

近年來,隨著電力企業的迅速發展、用電設施的逐漸增加、電網規模的逐漸擴大、電力企業若想在同行之間擁有強大的競爭力,一定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不斷優化電力通訊系統,而這都是建立在對電子通訊自動化設備及其工作模式有了全面且系統的了解之上的。因此,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研究與電力通訊有關的技術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科技水平,以此提高公司發展行情。

參考文獻

[1]傅元秀.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及其工作模式研究[J].電子制作,2012,(8):20.

篇4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學什么 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低頻電子線路、脈沖與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技術、微波技術與天線、通訊原理、程控交換技術、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通訊、光纖通訊等。

畢業生應掌握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及程控交換技術、光纖通訊、移動通訊和計算機網絡通訊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方法,具有各類通訊系統的設計、研究及開發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電信/網絡設備;

2 新能源;

3 計算機軟件;

4 通信/電信運營、增值服務;

5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6 互聯網/電子商務;

7 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

8 其他行業。

通信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 面向新的世紀,通信工程專業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廣闊天地。隨著通信技術應用的日趨廣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無不活躍著這一專業的技術人才。現今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勢必會給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篇5

關鍵詞:PLC;ABB變頻器;PROFIBUS-DP;控制

我公司的火車卸煤系統主要由翻車機、撥車機、遷車臺、推車機等重要設備組成,是一種自動化程度極高的卸煤系統,可連續翻卸幾十節由火車運輸來的裝煤車廂。由于安全可靠性要求較高,因此采用西門子S7-300 PLC作為主控單元, 2臺45KW電機、2臺ABB變頻器ACS800系列實現對翻車機電機的控制。

為了防止出現通訊故障而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燃料的供應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同時設計了一套硬接線的控制回路。當通訊故障時,可在PLC程序中對控制方式進行切換操作,使用硬接線對翻車機的變頻器、電機等進行控制。

1 ABB變頻器ACS800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過程

1.1 工作原理

ABB變頻器ACS800系列的控制采用轉矩作為其核心控制原理,而轉矩控制技術是在變頻器內部建立了一個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軟件數學模型,根據實測的直流母線電壓、開關狀態和電流計算出一組精確的電機轉矩和定子磁通實際值,并將這些參數值應用于控制輸出單元的開關狀態,變頻器的每一次開關狀態都是單獨確定的,可以實現最佳的開關組合并對負載變化作出快速地轉矩響應,實現了對電動機轉矩和轉速的實時控制。

在控制應用中,外部信號(包括起動、停止、給定信號等)只與主機變頻器相連,主機通過光纖將從機控制字和轉速給定值、轉矩給定值廣播給所有的從機,實現對從機的控制。從機一般不通過主從通訊鏈路向主機發送任何反饋數據,從機的故障信號單獨連至主機的運行使能信號端,形成聯鎖。一旦發生故障,聯鎖將停止主機和從機的運行。

1.2 控制過程

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的蓬勃發展,由于變頻器性能穩定、節能、性價比高等優點,在工業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火車卸煤系統的翻車機電氣控制上要求驅動電機轉矩或轉速嚴格同步,否則無法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在實際生產中,有許多因素會干擾電機的同步控制,例如頻率的變化、負載的突變等。為了得到理想的同步控制效果,我公司采用PROFIBUS-DP現場總線通訊,通過變頻器的I/O接口控制電機的啟動、停止、改變旋轉方向以及調節電機轉速,通過數字輸入和模擬輸入來控制轉動單元。

2 通過PROFIBUS-DP通訊、硬接線對變頻器的控制

2.1 采用PROFIBUS-DP通訊方式

操作員在上位機進行操作時,輸出信號由西門子S7-300的CPU模塊通過PROFIBUS-DP現場總線傳送到DP適配器,然后由DP適配器通過光纖與變頻器進行通訊,2臺變頻器之間通過PROFIBUS-DP現場總線互連,實現系統對變頻器的同步控制。如圖1所示。

2.2 采用硬接線通訊方式

操作員在上位機進行操作時,輸出信號由西門子S7-300的AO或DO模塊通過電纜線接到相應信號繼電器KA,然后繼電器的觸點信號傳送到DP適配器的接線端子,最后DP適配器通過光纖與變頻器進行通訊,2臺變頻器之間通過PROFIBUS-DP現場總線互連, 實現系統對變頻器的同步控制。

3 在西門子S7-300程序中實現變頻器控制方式的切換

當西門子S7-300的CPU模塊與DP適配器、2臺變頻器之間PROFIBUS-DP通訊故障時,為了不影響卸煤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保證生產中燃料的充足供應,及時恢復控制系統對翻車機變頻器的控制,可以在PLC程序中將常閉點M1011.2更改為常開點,實現硬接線的控制方式。

4 結束語

PLC與變頻器之間采用PROFIBUS-DP的通訊方式和硬接線的控制方式,是一種實現對變頻器安全、可靠的最佳選擇方案,不僅能夠保證多臺變頻器的同步運行,減少了設備因不同步、負載分配不平衡而導致系統故障的發生,而且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廖常初.PLC編程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載波通訊;微波通訊;光纖通訊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12)8-0075-02

一、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

1.載波通訊設備

一個完整的載波通訊系統,按功能劃分,大體分為調制系統、載供系統、自動電平調節系統、振鈴系統和增音系統。其中前四部分是載波機的主要組成。

(1)載波機

電力線載波機概括起來由四部分組成:自動電平調節系統、載供系統、調制系統和振鈴系統。載波機類型不同,各自系統的構成原理、實現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調制系統:雙邊帶載波機傳輸的是上下兩個邊帶加載頻信號,只要經過一級調制即可將原始信號搬到線路頻譜;單邊帶載波機傳輸的是單邊帶抑制載頻的信號,一般要經過兩級或三級調制將原始低頻信號搬往線路頻譜。自動電平調節系統:此系統的設置是為補償各種因素所引起的傳輸電平的波動。在雙邊帶載波機中,載頻分量是常發送的,在接收端,將能夠反映通道衰減特性變化的載頻分量進行檢波、整流,而后去控制高載放大器的增益,即可實現此目的;單邊帶載波機,設置中頻調節系統,發信端的中頻載頻一方面送往中頻調幅器,另一方面經高頻調幅器的放大器送往載波通路,對方收信支路用窄帶濾波器選出中頻,放大后,一方面送中頻解調器進行同步解調另一方面作為導頻,經整流后,再去控制收信支路的增益或衰減,從而實現自動電平調節。振鈴系統:為保證調度通訊的迅速可靠,電力線載波機均設置樂自動交換系統以完成振鈴呼叫自動接續的任務。雙邊帶載波機是利用載頻分量實現自動呼叫,單邊帶載波機則設有專門的音頻振鈴信號。載供系統:其作用是向調制系統提供所需載頻頻率。在雙邊帶載波機中,發信端根據調制系統的需要,一般設有中頻載頻和高頻載頻,而且收信端除設有一個高頻載頻振蕩器外,中頻解調器的載頻則主要靠對方端送過來的中頻載頻,以實現載頻的“最終同步”。

(2)音頻架、高頻架

在載波通訊中,如果調度所和變電站相距較遠,為了保證撥號的準確性和通訊質量,在調度所側安裝音頻架,而在變電站側安裝高頻架,兩架之間用音頻電纜連接起來。載波機按音頻架、高頻架分架安裝后,用戶線很短,通訊質量明顯提高,另外給遠動通路信號電平的調整也帶來方便。同時,話音通路四線端亦在調度所,便于與交換機接口組成專用業務通訊網。

2.微波通訊設備

根據微波站的作用,所承擔任務的不同,微波站分為不同類型。根據站型的不同,其設備也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包括以下設備:終端機、收發信機、天饋線、微波配線架、電源、蓄電池、鐵塔等。

(1)收、發信機

微波收、發信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群路信號與微波信號之間進行頻率變換。在發信通道,頻率變換過程是將信號的頻率往高處變(群路信號變為微波信號),即上變頻。在收信通道,頻率變換過程是將信號的頻率往低處變(微波信號變為群路信號),即下變頻。

(2)終端機

微波通訊系統中,必須有復用設備作為終端機,其作用是:在發信端,將各用戶的話路信號,按一定的規律組合成群頻話路信號;在收信端,將群頻話路信號,按相應規律解出各個話路信號。

3.光纖通訊設備

光纖通訊系統主要包括光端機和光中繼機以及脈沖編碼調制PCM數字通訊設備。

(1)光端機

光端機是光纖通訊系統中主要設備。它由光發送機和光接收機組成。在系統中的位置介于PCM電端機和光纖傳輸線路之間。光發送機由輸入接口、光線路碼型變換和光發送電路組成。光接收機由光接收定時再生、光線路碼型變換和輸出接口等組成。光端機中還有其他輔助電路,如公務、監控、告警、輸入分配、倒換、區間通訊、電源等。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提高光端機的可靠性,往往采用熱備用方法,使系統在主備狀態下

(下轉第77頁)

(上接第75頁)

工作,正常情況下主用部分工作,當主用部分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到備用部分工作,目前應用較多的是一主一備方式。光端機各主要組成部分作用如下:輸入接口:將PCM綜合業務接入系統送來的信號變成二進制數字信號。光線路碼型變換:簡稱碼型變換,將輸入接口送來的普通二進制信號變換為適于在光纖線路中傳送的碼型信號。光發送電路:包括光驅動電路、自動光功率控制電路和自動溫度控制電路。光驅動電路將碼型變換后的信號變換成光信號向對方傳輸。光接收電路:將通過光纖送來的光脈沖信號變換成電信號,并進行放大,均衡改善脈沖波形,清除碼間干擾。定時再生電路:由定時提出和再生兩部分組成,從均衡以后的信號流中抽取定時器,再經定時判決,產生出規則波形的線路碼信號流。光線路碼型反變換:簡稱碼型反變換。將再生出來的線路信號還原成普通二進制信號流。光端機一般采用條架結構,單元框方式。不同速率下工作的光端機,單元框的組成情況也不同。

篇7

關鍵詞 電力通訊 自動化 傳輸 工作模式 科技發展水平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促使了更多的新型技術的產生和到來。而電力通訊技術也日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關鍵因素。所以國家正在不斷大力發展企業電力通訊的水平,不僅要在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上跟上全國科技發展的腳步,及時更新和改進,同時工作模式也要不斷的完善,還要注意適應新設備的要求,努力使得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在我國科技發展中站穩腳跟。

1電子通訊自動化設備

1.1微波通訊自動化設備

微波站在當前可以根據劃分依據的不同分為幾個種類,而我們在目前主要是以要完成的任務為劃分依據,據此,我們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根據提供的設備不同微波站也會有差異。首先微波站可以劃分為發信機和收信機。而這兩種微波站共同的任務就是變換頻率,主要是在群路信號和微波信號的范圍內變化。為了更好的實現對頻率進行變換,在收發信時信號的頻率會相應的變低和變高,進行下上變頻的轉化。終端機,是一種復用設備,其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收發信也是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發信時,終端機會將使用用戶全部的話路信號轉化成群頻信號,這樣在收信是就可以依照同樣的韻律把這一種頻率發送給各個話路信號。

1.2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

載波通訊自動化設備主要是根據實現的功能差別,將其中的載波機分解為以下四個大部分,由載供系統,自動電瓶調節系統,以及調制系統和振鈴系統四部分組成。不同類型系統實現的原理和方式是會隨著不同類型的載波機而變化的。因為包含面十分復雜和瑣碎,該處就以兩種典型例子進行細致的探究。首先對自動電瓶調節系統而言,設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協調改進每個相關因素對傳輸電瓶產生的變化,調節它的波動,同時注意對單邊帶載波機的中頻調節。在發信的端口要實現能把中頻載頻傳送至載波頻道和中頻調幅器中,這一過程通常要借助高頻調幅器具備的放大功能。此時收信的一端就要通過窄帶濾波器來選出所有的中頻信號,再經過放大整流,進而控制收支線路的增加和減少,完成自動電瓶的調節程序。所謂的單邊帶載波機,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單邊具備制載頻的信號,需要借助兩級到三級的調制來完成對原始信號的一個線路頻譜。而雙邊帶載波機呢,就是在載波機的上下兩邊都具有載頻信號,而且只需要一級調制就可以完成原始的線路頻譜。而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發現變電站相對調度所的距離比較遠,我們可以借助電纜來連接安裝在調度所側面的音頻架。載波機安裝好之后,就可以縮短用戶的線路,這樣一來在提高通訊質量的基礎上,讓通訊信號的電平得到了更好的調節。

1.3光纖通訊自動化設備

光纖通訊自動化設備是有三個部分組成的,有光端機,以及數字通訊設備還有光中繼機。其中光端機包括了光接收機和發送機,它的具置就在光纖傳輸和PCM電端機的線路之間,在光纖通訊自動化設備中充當最關鍵的因素。為了讓系統時刻處在主備狀態下,我們一般利用熱備用來提升光端機的可靠性。目前被我們采用最多的是一種形式是一主一備,就是要求它在正常工作的期間是主用部分起作用,當主用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系統可以切換到備用部分繼續工作。光中繼機如果在光傳輸途中費時較長,那么它的傳輸距離就會被限制,而且不能任意變換,可能出現的有對光頻率,機器接受的靈敏程度以及光纖線路等的效率限制。

2電力通訊自動化的工作模式

上述提及的三種自動化設備在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內容下,有自己適應的工作方模式,不管是哪種工作方式,我們最后的目的就是更好更快捷的實現電力通訊。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具體的工作要求采用相適應的自動化設備和其設計模式。

首先先談談電力通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讓信息的交換和發送更加快捷和方便。信息最重要最關鍵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非電信號,即信息源。一般電力通訊的具體程序,第一是將非電信號通過某種輸入設備轉變成電信號。然后發送設備就要對轉換而成的電信號作進一步的處理,要求在滿足信道基本的傳輸條件下,還能夠使這一傳輸信道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交換設備是用來連接輸入和發送設備的,用來提高發送裝備的使用率。接受裝備就是接受發送線路中的數據信息。在所述的三種電力設備中,最常使用的是光纖傳輸。看到不斷發展的的通訊業和日益復雜的電網模式,我們在接連建設各種各樣電站的同時,也要不斷跟進通訊技術。高頻通訊和移動通訊等在電力通訊的自動化設計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3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都不斷發展,電力通訊業的不斷提高壯大,社會對電力通訊的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的要求也逐之提升,榱伺浜細上科技發展前進的腳步,電力通訊事業的發展就要求有更加完善,科學的自動化電力通訊系統。我們在日常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善于總結經驗和反省現狀,從而歸納出一種更適合電力通訊事業發展的設計模式,并朝著建設更加有水平有質量的通訊自動化系統而努力探究。

參考文獻

[1] 桂曉明.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及工作模式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9):56-58.

篇8

關鍵詞:通訊傳輸 常見問題 原因 解決方法

作為通信行業中一種新型的傳輸介質, 在光纖傳輸通道中,光纖的耗損程度直接決定了通信系統及中繼站的容量 ,而對管線中傳輸信號造成影響的因素包括很多種,在光纖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素,而我們又很難控制這種原因造成的信號耗損,所以選擇那些質量上乘的產品,是我們選擇光纖時所遵守的原則。

一、下面就詳細分析產生光纖耗損的原因

1.光纖原始特性引發

引發光纖耗損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因素是在光纖生產的過程中造成的,而直接影響光纖耗損的重要因素是生產工藝的高度因為工藝的問題,在生產光纖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均勻分布的折射率及包層偏心 在投入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這些有缺陷的光纖在銜接之后,在熔接點附近,就會出現不均勻的現象而在光纖傳輸的過程中,若遭遇不均勻的位置點,就會有散射發生,直接造成了信號的損耗為了解決這類耗損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將配盤工作安置妥當,或者是利用高質量的設備進行熔接,將信號衰減降到最低值。

2.光纖的微彎造成

射線入射角差異直接決定了在光纖傳輸中信號的傳輸模式,若光纖發生彎曲,則射線的入射角也會發生改變,導致射線的傳輸模式隨之發生了改變若光纖彎曲比較嚴重,則射線會從光纖中透出,導致能量的耗損 在正常情況下,發生耗損的大小和光纖彎曲的程度是呈反比例,光纖彎曲的半徑值越大,則會產生較小的損耗值。

3.光纖的熔接造成

若光纖的橫截面比較粗糙,則熔接之后,在接點處,就會產生不均勻的分布,一旦有信號經過,就會有散射發生,進而發生信號衰減的現象 從目前的切割工藝考慮,無法實現光纖橫截面的整齊和光滑若想使橫截面的狀況有所改善,可以通過對切割工藝的控制來實現而常規狀態下,切割的質量和切片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所以為了進一步保證切割面的光滑和完整,應盡量選擇高質量的切刀來完成此項工作。

同時,因為在空氣中懸浮著大量包含著各種物質的塵埃,而光纖包含端面在內的各種熔接點,若和含有特種物質的塵埃接觸,就會有一定的雜質殘存在熔接點處,甚至還會有少量的氣泡產生,光線在傳輸過程中,每到該位置,就會有散射發生,一部分光線不能正常到達光纖終端,卻被散射到其他的方向,這樣產生的附加損耗往往很大另外,由于存在著一定的雜質,還會出現氧化物散射耗損吸收耗損,綜合起來,這樣的耗損有著巨大的數量。由此可見,在接續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清潔環節的徹底和仔細解決附加損耗的方法。

二、通過在理論上分析光纖衰耗特性,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接續質量,加強接續工藝來降低附加損耗值,通常情況下,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改善原始特征

在光纜開盤檢驗時,要采用先進的 OTDR儀,對每一根光纖逐個進行測試,對光線有無事件點和有無斷纖進行判定 在配盤時,在同一中繼段選擇同一批次同一廠家出產的光纜,同時相鄰光纜的連接也要選擇相近或相連的盤號,以便將接續時的接頭耗損值降到最低。

2.減少光纖微彎

通過相關的計算和實驗得出結論,當光纖的曲率半徑在某個數值以上時,可以忽略不計彎曲的耗損 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常常會隨機發生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使曲率半徑比這個數值低,所以在固定和盤留光纖的接頭時,應該規避發生硬彎,進而避免產生微彎耗損。

3.熔融接續手段應先進和可靠

正常情況下,若模板直徑偏差較大或光纖幾何尺寸較大,都可能會使連續指標在允許范圍之外而焊接機的狀態和性能是對這種障礙性接續的損耗值帶來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優良的性能和狀態,會最大程度的降低這種持續的障礙性損耗,進而改善因為較大的模板直徑偏差和幾何偏差引起的障礙性接續效果 同時觀察光纖的切割面,如果有嚴重的缺陷或者是有較大的傾斜角,則表示增加了接續耗損切刀質量不好,或者是操作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會發生此類現象。

4.保證光纖切面的清潔

在光纖接續過程中,應該使每根光纖切面都做到整齊清潔,同時還應該規范操作環境,保證干凈整潔,特別要使切割刀的光纖斷面時刻保持清潔 .在施工前,預先配置好各種必需的用品,如電風扇電暖風發電機作業臺帳篷燈,保證接續工具如切刀的清潔,用酒精棉擦拭干凈光纖斷面和切刀,不能吸附灰塵并存在任何雜質,盡量將因為污染而引發的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降到最低。

5.操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技術素質

接續操作人員具備相應的技術素質也非常重要 在施工之前,應進行一定的技術培訓,只有在考試合格之后才能持證上崗,若操作人員不能達到相關規定和要求,則應禁止參與施工工作。作為一名合格的光纖接續操作人員,必須對測試方法和接續工藝熟練掌握,熟悉光纖的構造和傳輸原理,對接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障礙準確做出判斷,并能迅速的進行處理。

三、結 語

隨著通訊傳輸的不斷發展,在今天的信息時代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因此正確的認識 ,科學的解決通訊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技術問題刻不容緩光纖通訊傳輸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端面和接續等的環節上這些環節技術復雜,工藝要求高同時也是保證信號傳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施工中技術人員要時刻重視通訊線路接續時產生的損耗,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做好光纖的接續工作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降低纜線的附加損耗,提高纜線的傳輸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摘要:電力通訊涉及的專業資源龐大而復雜,包括線路資源和設備資源,智能資源和非智能資源,物理資源和邏輯資源;另外隨著電力通訊系統的迅速發展,傳輸干線的數目大幅度增加,傳輸系統容量越來越龐大,導致網絡管理、電路調度工作的難度和復雜度增加。鑒于此,文章對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與工作模式進行了探討。

一、電力通訊自動化設備

(一)載波通訊設備

一個完整的載波通訊系統,按功能劃分,大體分為調制系統、載供系統、自動電平調節系統、振鈴系統和增音系統。其中前四部分是載波機的主要組成。

1.載波機。電力線載波機概括起來由四部分組成:自動電平調節系統、載供系統、調制系統和振鈴系統。載波機類型不同,各自系統的構成原理、實現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調制系統:雙邊帶載波機傳輸的是上下兩個邊帶加載頻信號,只要經過一級調制即可將原始信號搬到線路頻譜;單邊帶載波機傳輸的是單邊帶抑制載頻的信號,一般要經過兩級或三級調制將原始低頻信號搬往線路頻譜。自動電平調節系統:此系統的設置是為補償各種因素所引起的傳輸電平的波動。在雙邊帶載波機中,載頻分量是常發送的,在接收端,將能夠反映通道衰減特性變化的載頻分量進行檢波、整流,而后去控制高載放大器的增益,即可實現此目的;單邊帶載波機,設置中頻調節系統,發信端的中頻載頻一方面送往中頻調幅器,另一方面經高頻調幅器的放大器送往載波通路,對方收信支路用窄帶濾波器選出中頻,放大后,一方面送中頻解調器進行同步解調另一方面作為導頻,經整流后,再去控制收信支路的增益或衰減,從而實現自動電平調節。振鈴系統:為保證調度通訊的迅速可靠,電力線載波機均設置樂自動交換系統以完成振鈴呼叫自動接續的任務。雙邊帶載波機是利用載頻分量實現自動呼叫,單邊帶載波機則設有專門的音頻振鈴信號。載供系統:其作用是向調制系統提供所需載頻頻率。在雙邊帶載波機中,發信端根據調制系統的需要,一般設有中頻載頻和高頻載頻,而且收信端除設有一個高頻載頻振蕩器外,中頻解調器的載頻則主要靠對方端送過來的中頻載頻,以實現載頻的“最終同步”。

2.音頻架、高頻架。在載波通訊中,如果調度所和變電站相距較遠,為了保證撥號的準確性和通訊質量,在調度所側安裝音頻架,而在變電站側安裝高頻架,兩架之間用音頻電纜連接起來。載波機按音頻架、高頻架分架安裝后,用戶線很短,通訊質量明顯提高,另外給遠動通路信號電平的調整也帶來方便。同時,話音通路四線端亦在調度所,便于與交換機接口組成專用業務通訊網。

(二)微波通訊設備

根據微波站的作用,所承擔任務的不同,微波站分為不同類型。根據站型的不同,其設備也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包括以下設備:終端機、收發信機、天饋線、微波配線架、電源、蓄電池、鐵塔等。

1.收、發信機。微波收、發信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群路信號與微波信號之間進行頻率變換。在發信通道,頻率變換過程是將信號的頻率往高處變(群路信號變為微波信號),即上變頻。在收信通道,頻率變換過程是將信號的頻率往低處變(微波信號變為群路信號),即下變頻。

2.終端機。微波通訊系統中,必須有復用設備作為終端機,其作用是:在發信端,將各用戶的話路信號,按一定的規律組合成群頻話路信號;在收信端,將群頻話路信號,按相應規律解出各個話路信號。

(三)光纖通訊設備

光纖通訊系統主要包括光端機和光中繼機以及脈沖編碼調制PCM數字通訊設備。

1.光端機。光端機是光纖通訊系統中主要設備。它由光發送機和光接收機組成。在系統中的位置介于PCM電端機和光纖傳輸線路之間。光發送機由輸入接口、光線路碼型變換和光發送電路組成。光接收機由光接收定時再生、光線路碼型變換和輸出接口等組成。光端機中還有其他輔助電路,如公務、監控、告警、輸入分配、倒換、區間通訊、電源等。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提高光端機的可靠性,往往采用熱備用方法,使系統在主備狀態下工作,正常情況下主用部分工作,當主用部分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到備用部分工作,目前應用較多的是一主一備方式。光端機各主要組成部分作用如下:輸入接口:將PCM綜合業務接入系統送來的信號變成二進制數字信號。光線路碼型變換:簡稱碼型變換,將輸入接口送來的普通二進制信號變換為適于在光纖線路中傳送的碼型信號。光發送電路:包括光驅動電路、自動光功率控制電路和自動溫度控制電路。光驅動電路將碼型變換后的信號變換成光信號向對方傳輸。光接收電路:將通過光纖送來的光脈沖信號變換成電信號,并進行放大,均衡改善脈沖波形,清除碼間干擾。定時再生電路:由定時提出和再生兩部分組成,從均衡以后的信號流中抽取定時器,再經定時判決,產生出規則波形的線路碼信號流。光線路碼型反變換:簡稱碼型反變換。將再生出來的線路信號還原成普通二進制信號流。光端機一般采用條架結構,單元框方式。不同速率下工作的光端機,單元框的組成情況也不同。

2.光中繼機。在進行長距離光傳輸時,由于受發送光功率、接收機靈敏度、光纖線路衰耗等限制,光端機之間的最大傳輸距離是有限的。例如34Mbit/s光端機的傳輸距離一般在50~60km的范圍,155Mbit/s光端機的傳輸距離一般在40~55km的范圍,若傳輸距離超過這些范圍,則通常須考慮加中繼機,相當于光纖傳輸的接力站,這樣可以將傳輸距離大大延長。由于光中繼機的作用可知,光中繼機應由光接收機、定時、再生、光發送等電路組成。一般情況下,可以看成是沒有輸入輸出接口及線路碼型正反變換的光端機背靠背的相連。因此,光中繼機總的來說比光端機簡單,為了實現雙向傳輸,在中繼站,每個傳輸方向必須設置中繼,對于一個系統的光中繼機的兩套收、發設備,公務部分是公共的。3.數字通訊設備。一般來說,數字通訊設備包括PCM基群和高次群復接設備。PCM基群設備是將模擬的話音信號通過脈沖編碼、調制,變成數字信號,再通過數字復接技術,將多路PCM信號變成一路基群速率為2048Mbit/s信

號進行傳送,以及將收到的PCM基群信號通過相反的處理過程,還原成模擬的話音信號的一種設備。

二、電力通訊網絡的工作模式

通訊的目的是為了傳送、交換信息。雖然信息有多種形式(如語音,圖像或文字等),但一般通訊系統的組成都可以概括為:信源是指信息的產生來源,這些信息都是非電信息,要轉換成電信號,需要一種變換器,即輸

入設備。交換設備是溝通輸入設備與發送設備的接續裝置。它可以經濟地使用發信設備,提高發信設備的利用率。發送設備的任務是將各種信息的電信號經過處理(如調制、濾波、放大等)使之滿足信道傳輸的要求,并經濟有效地利用信道。載波通訊中,載波機的發信部分就是一種發送設備。信道是信息傳輸的媒介,概括地講分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信號在傳輸過程中,還會受到來自系統內部噪聲和外界各種無用信號的干擾各種形式的噪聲集中在一起用一個噪聲源表示。接收設備和輸出設備的作用與發送設備和輸入設備作用相反,它們是接收線路傳輸的信息,并把它恢復為原始信息形式,完成通訊。在電力工業中,現已形成以網局及省局為中心的專用通訊網,并且已開通包括全國各大城市的跨省長途通訊干線網絡。在現行的通訊網中光纖通訊已占主導地位。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大電站、大機組、超高壓輸電線路不斷增加,電網規模越來越大;通訊技術發展突飛猛進,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更新周期明顯縮短。數字微波、衛星通訊、移動通訊、對流層散射通訊、特高頻通訊、擴展頻譜通訊、數字程控交換機以及數據網等新興通訊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會得以逐漸推廣與應用。

三、結語

在合理規劃、設計和實施各種網絡的基礎上,如何為電力系統提供種類繁多、質量可靠的服務,就成為擺在電力通訊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建立一個綜合、高效的電力系統通訊資源管理系統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35kV大供電分區;數字通訊過電流保護

1 前言

目前國內地鐵35kV中壓環網供電系統接線方式有大供電分區和小供電分區兩種供電方式,大供電分區方式中一般情況下分區數量為主變電所站數量的兩倍,兩個主變電站之間的可通過環網開關直接聯通。小供電分區方式中一般以四五個站為一個供電分區,直接從主變電站取電。為了減少主變電站饋出斷路器數量和節省環網電纜投資,廣州地鐵六號線35kV中壓環網供電系統即采用大環網分區的供電方式,但是大環網分區存在環網電纜故障情況下對下級車站變電所供電影響范圍大及進出線過電流保護梯級設置困難等問題。六號線35kV中壓供電系統中首次采用了GE數字通訊過電流保護,該保護系統有效解決了原有線路環網進(出)線開關過電流保護設置不合理等問題。

2 原有線路環網過電流保護設置的缺陷

原有線路環網進出線繼保裝置不具備相互間數字通訊功能,只設置線路差動保護和過流保護,其中過流整定值從主變電所向下逐級梯級遞減設置。上級110kV主變電所的過流延時整定為了配合供電局電網大系統,保護整定只能設為1.2s,這樣35kV環網供電開關過流延時整定只能設置為0.9s和0.6s兩種延時,造成一個環網供電區中有一半環網開關延時整定值一樣,當下級故障時可能存在多站環網開關同時跳閘風險。

以五號線35kV環網保護整定為例,如果下級故障超過文沖站保護定值且不在線路差動保護范圍之內的話(如下級開關柜或者母線故障),將可能造車文沖~大沙地5個開關同時跳閘,見圖1。

圖1 五號線魚珠至文沖供電分區示意圖

3 數字通訊過電流保護原理

廣州地鐵六號線35kV環網局部供電圖如圖2所示。

圖2 六號線35kV環網電分區局部示意圖

在該35kV環網供電系統中設置的GE數字通訊過電流保護主要由35kV環網進(出)線開關的過流選跳保護、母線主保護、數字后備電流保護及數字饋線失靈保護組成,各種保護的邏輯原理如下分析。

3.1 環網進(出)線開關過流選跳保護

過電流選跳保護是基于微機保護裝置間的直接通信功能提出的一種新的保護方案。它利用保護裝置上的光纖模塊,通過光纖接線,在保護裝置之間傳遞數字信息,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對保護裝置進行邏輯編程,對地鐵站內及站間保護裝置的電流保護動作與否進行比選、邏輯判斷,快速判別線路故障區段,實現選擇性地快速切除故障線路。

電流選跳保護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區間線路沿線各開關是否流過故障電流判斷故障區段,即當環網線路發生單一的故障時,則故障區段位于從電源側沿供電方向最后一個經歷了故障電流的開關和第一個未經歷故障電流的開關之間的區段。如圖3所示,這是一段35kV交流環網供電系統,假設短路點發生在c段,根據供電方向,Q2是最后一個過流的開關,Q3是第一個沒過流的開關,則可判斷故障發生在c段,Q2、Q3開關應斷開。

圖3 區間故障區段的判斷和隔離

如圖4所示,當故障點出現在d點時,IED1至IED4均感受到過電流,IED5至IED8均無過電流,IED4是最后一個過流的保護裝置,設備IED4與IED5將本身的過流與否的數字信號互送,邏輯判斷,設備IED4與IED5同時速斷跳閘,從而切除故障點。

圖4 保護裝置連接圖

3.2 環網進(出)線開關母線主保護

六號線35kV母線保護通過進(出)線開關設置的母線主保護實現,主要用于切除所內35kV母排故障。其邏輯為進(出)線開關保護裝置檢測到本側存在過電流,但是母線上其他任何開關數字通訊都沒有過電流啟動,則母線主保護出口動作。

3.3 環網進(出)線開關數字通訊過流后備保護

進(出)線后備保護的目的是利用進(出)線作為同段母排出(進)線的后備保護,即當同段母排出(進)線有保護動作啟動,達到延時后故障電流仍存在,跳進(出)線開關。

3.4 環網進(出)線開關數字通訊饋線失靈保護

進(出)線設饋線失靈保護作為饋線開關保護拒動情況下的后備保護。當饋線開關保護動作后,達到延時后故障電流仍未消失,則啟動饋線失靈保護,跳進(出)線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