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委員述職報告范文
時間:2023-05-17 11:31: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委會委員述職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家好
今年六月份,我當選為小咀村村民委員會主任,這半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村干部共同努力下,我緊緊圍繞當前工作為重點,盡職盡責,全村的各項事業按照預定的目標全部完成。
現在就半年的工作向領導和同志們述職述廉如下:
1、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今年的重要任務。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我村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精準識別、動態管理。2018年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了產業扶貧資金,4戶發放了小額信貸。目前還有4戶9人沒有脫貧,我作為村委主任時刻關注貧困戶的動態,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給予他們幫助,努力幫助他們脫貧。
2、改善村民生產條件
今年內我村實施了農綜辦、農業局的項目,新推寬幅梯田1500畝,在生產用電上,我村今年實現農網改造6公里。維修村委會水泥雙向道路1000多米,在無定河灘新修排洪壕130米,蓋小橋一座。安裝太陽能路燈205盞,實現了全村全覆蓋,爭取資金新建7個垃圾池,購置三輪一輛,粉刷公廁3個。綠化雷惠渠兩旁1.2公里。
3、黨建工作方面。
今年,我村陣地標準化建設,為7個村民小組辦公室新鋪地板,完善村委上墻軟件,在村委會廣場安裝宣傳欄4個,做太陽能路上黨建宣傳牌63對,即將安裝完成。
4、矛盾糾紛。
今年,村委多次協商,解決了邊莊組與朱家茆煤礦土地塌陷、房屋拆遷等工作。全組40多戶,目前已經簽定協議十多戶,其余戶正在協調解決中;協調解決了小咀組、新建隊、朱家茆組土地塌陷、墳地補償、樹木補償等問題。
5、村民文化活動
今年七月份表彰獎勵優秀高考學子8人,見義勇為村民吳子強,致富不忘家鄉先進青年肖峰峰,此外我村村民積極開展其他業余文化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
6、黨風廉政方面
半年來,我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沒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
2019規劃:
明年村委重點做以下工作:
1、將繼續推寬幅梯田2000畝,目前已經和農業局協調落實;
2、計劃硬化204省道到邊莊組道路8公里,目前規劃已經入網入庫,村委將多方面努力,爭取2019年完成此道路的硬化工作。
3、目前已經和水務局協商好,加固維修 壩,具體加高壩墻5米,加寬3米,做泄洪閘3層。計劃明年前半年動工完成。
在工作取得較好成績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思想上對學習不夠重視。總覺得忙,沒時間,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二是在工作中落實不夠全面,表現在注重經濟,輕視精神文明建設,重視建設,放松了農業。這些不足我以后將在工作中高度重視,切實予以解決。
篇2
一、抓住一個關鍵點,在加強領導、健全機制上狠下功夫
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規范運作是重點。領導干部的認識程度,決定著抓工作的力度。近年來,為全面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該區利用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各級干部尤其是農村干部,從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發展、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思路,健全機制,深入扎實地推進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區長任副組長,區直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進一步明確了紀檢監察牽頭協調,民政部門負總責,財政、農業、經管、司法、計生等部門負責具體業務指導的工作職責。各鎮(街)、村也都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責任,落實人員,形成了區、鄉鎮、村三級聯動,職能部門協調配合,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運行機制。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先后制發了《**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意見》,區紀檢、組織、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也都下發專門文件,指導和規范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健康開展。區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領導小組還建立了聯系會議制度,每月通報一次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每半年進行小結,年底進行考核總評,切實加強協調和指導。三是健全督查機制。在督查范圍上,實行點面結合,每月15日前每個鎮(街)隨機抽查三分之一的村,每季度組織一次全面普查,推動村務公開全面開展;在督查方式上,堅持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普查時,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明查,抽查時,采取不打招呼、不提前預約、不用基層人員陪同,督查人員直接進村入戶暗訪的方式,保證了督查工作情況真實可靠;在工作力量上,堅持專兼職相結合,除從區紀檢、組織、民政等部門抽調專門督查人員外,還從社會上聘請了30余名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兼職督查員,實行劃片管理、交叉督查。四是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區委、區政府建立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目標責任制,區級領導、區直部門、鎮街干部與鄉村幫包聯系點,同目標、同責任、同獎懲,實行黨的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計劃生育等捆綁式幫包、一體化考核。同時,還建立實施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出現嚴重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鎮、村集體當年不予評先樹優,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當年不予提拔重用,直接責任人進行誡勉或免職,進一步增強了各級干部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責任意識。
二、抓住一個根本點,在公開到位、提高群眾滿意度上狠下功夫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農村一項長期的工作。為此,該區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內容,改進形式,拓寬渠道,確保做到全公開、真公開、群眾滿意,有力地推動了村務公開工作向縱深發展。
首先,在公開內容上,由側重財務公開向政務、事務、財務、計劃生育和村民點題“五位一體”拓展。政務公開內容主要是農村政策落實情況、社會救助情況以及宅基地審批情況;事務公開內容主要是工作安排情況、村干部管理情況以及集體資產管理情況;財務公開內容統一按省農業廳制發的財務公開表格內容公開;計劃生育公開內容按計生部門規定的統一格式公開;村民點題公開指公開欄未涉及到或村民要求公開的其他內容。其次,在公開方式上,按照“統一時間、統一版面、統一格式”的要求,由公開辦事結果向公開辦事全過程拓展。本著節省、實用的原則,在村部及群眾居住集中、醒目的地方統一設置固定、永久的公開欄。為使村務公開真正成為“陽光工程”,還要求各村把政策依據、規章制度、辦事方式、審核程序及辦事結果等內容如實告知群眾,把村務公開由事后公開調整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第三,在公開范圍上,由單純村級公開向鄉鎮(街)、村、戶三級聯動公開拓展。除規定必須對群眾普遍關注的飲水、用電、宅基地審批、計生指標、道路建設等10余項內容定期公開外,還印制了村務公開表,由村填報,鎮(街)審核。村務公開表鎮(街)、村各1份,公開內容“一表定死”。村級公開的同時,鎮(街)同步公開,使群眾不論是從鄉鎮(街)了解到的,還是村委會了解到的內容都一樣真實可靠。區、鄉鎮(街)根據村務公開表的內容定期抽查或普查,發現內容不實的,及時予以通報整改,避免了公開內容不真實、假公開、不公開現象的發生。同時,針對行政村規模調整后村級規模較大的實際,選取了部分村實行入戶公開試點。即在公開欄公開村務的同時,村干部把村務公開表直接送到各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駐村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里,由這些同志入戶進行講解宣傳,讓廣大群眾即便坐在家里也能及時了解到村務公開的情況。
三、抓住一個切入點,在完善決策、擴大民主管理制度上狠下功夫
為落實好群眾對村務工作的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區結合第六屆村(居)委會換屆后建章立制的機會,重點規范了三項制度,有效提高了民主管理質量。一是規范村級重大事務決策制度。按照先黨內后黨外的原則,規范了村黨支部的決策組織權,發揮核心作用,保證決策活動的正確方向;規范了村民會議的決策表決權,使表決結果充分體現全體村民的意志;規范了村委會決策執行權,維護村委會在村民自治中的法律地位;規范了村民議事組織的決策監督權,讓群眾參與決策的整個過程。同時,在鎮、村兩級推行了重大事務民主聽證制。對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建設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召開由黨員代表、群眾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加的民主聽證會,廣泛征求意見,增加工作透明度,減少或避免決策失誤。二是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村級財務收支情況是農民群眾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村級管理的一個難點。為此,該區建立健全了村級財務“雙代管”和民主理財制度。村級財務“雙代管”即將村級財務、帳務全部納入鎮(街)代管,各村不再單獨設立財務帳目。民主理財即村里的每筆支出單據,都必須有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和經辦人的簽名方可支出;所有支出單據,必須由民主理財小組審核通過并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后才能入帳。通過強化監督管理,有效地堵住了村級財務管理上的漏洞。三是規范監督制度。建立健全了民主評議制度和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即:每年對村班子、村干部進行一次評議,評議時,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班子成員都要作述職報告,并接受黨員、群眾的質詢,由評議者評出稱職或不稱職,由鎮(街)黨委、政府考核認定。兩次被評為不稱職的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和村委會班子成員,要進行組織調整或通過法定程序進行罷免。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每年底由各鎮街抽調經管站、審計站、財政所的同志,對全區107個行政村、18個居委會進行交叉審計,形成審計報告,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篇3
昔日臟亂不堪、被群眾稱為“露天垃圾場”的干家弄河道,如今芳草茵茵、綠樹成行,成為人們茶余飯后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原洪溪鎮工業區水泥廠兩條肆意作惡的“黑龍”――煙囪,如今已被徹底制服,正冒著淡淡的白煙……對此種種,身居嘉善縣城的居民群眾個個心里跟明鏡兒似的:這都緣于人大代表聯絡員及時向代表反映問題,代表向人大和政府提出意見建議,促使許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代表有了“聯絡員”
“一個人大代表對應著成千上萬個選民,由于大多數代表是兼職的,平時工作很忙,經常走訪選民幾乎是不可能的。”
“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聯系不多、溝通不暢的情況非常普遍,造成選民有意見不知如何向代表反映,代表提議案、建議也聽不到選民的意見和建議。”
……
如何搬開代表與選民之間的“隔心墻”,拓寬代表與選民的聯系渠道,成為2004年的一次嘉善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們熱烈討論的一個問題。
嘉善縣有206名縣人大代表,每位代表所在的選區有五六千選民。選區內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僅一二名人大代表很難全面聯系選民,及時聽取和解決選民提出的問題。
縣人大常委會總結2004年魏塘鎮“人大代表聽民情、解民憂”活動經驗時,發現主動向代表反映意見的選民相對比較固定,而且這些人往往比較關心選區內的大小事務,參政議政的意識比較強。為何不能讓他們在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呢?
縣人大常委會經過認真研究,出臺了代表聯系選民聯絡員的制度。制度規定,每位縣人大代表配備10名、鎮人大代表配備5名不同層次的本選區選民作為聯絡員。選民聯絡員由代表自行確定,必須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議事能力,要有黨員干部、普通群眾和困難戶等。并明確了聯絡員工作職責、內容、活動方式等。平時代表通過定期約見、上門走訪、電話聯系、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與選民聯絡員保持經常性的聯系,聽取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聯絡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并反饋辦理結果,為群眾排憂解難。
思路一開,工作馬上動起來。嘉善全縣落實選民聯絡員5428名。人大代表分別召開選民聯絡員會議,進行溝通和聯絡,聽取意見和建議。
為確保代表聯絡員制度真正落實到位,縣人大常委會接著又推出了幾項配套措施:
建立代表公示牌。在村委會和社區居委會所在地醒目位置,以代表小組為單位,公示本選區的縣、鎮人大代表基本情況以及代表職責和義務。
發放“代表名片”。開展代表聯系卡進萬家活動,把記載代表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和聯系方法的“代表名片”,發放到所在選區的所有選民。
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各鎮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形成分片約見、定點接待、定期約見等富有特色的接待選民制度。
制作民情日記本。制作一本統一格式的民情記錄本,代表可隨時隨地記錄選民或選民聯絡員反映的批評、意見和建議,并記錄好承辦部門、受理領導和經辦人員,辦理情況和結果,向選民反饋情況以及選民對辦理結果的滿意度等內容。
開展代表向選民聯絡員述職活動。在部分縣人大代表中先行試點,每年年底代表到自己選區,向10位選民聯絡員作述職報告,匯報一年來履行代表職責的情況,并介紹從選民聯絡員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的辦理落實情況,接受選民聯絡員的評議和監督。
民意有了“綠色通道”
2005年3月10日早晨,魏塘鎮羅星社區辦公室闖進一位心急火燎的老者,急著要找“鐘代表”。來者是人大代表鐘麗娟的選民聯絡員王好愚,今天上門向鐘代表送來“群眾意見”。
原來,由于近年來河道淤積嚴重,城區干涇港東段垃圾淤積,河道堵塞,水流不通,西端也成了臭水浜。附近小區的居民深受其害,雨天一身泥漿,晴天臭氣沖天,窗戶都打不開,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群眾意見紛紛。
聽罷,鐘麗娟二話不說,拉上王老漢趕往現場進行察看,并走訪了附近選民和有關部門,連夜撰寫了“要求整治干涇港河道的意見”提交縣人大常委會。
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召集縣水利局、建設局和部分人大代表對干涇港進行了實地視察,并召開協調會研究辦理措施。縣政府根據人大常委會的意見作了具體部署,將干涇港河道整治列入“千里清水河道建設”實事工程,安排專項資金60萬元,進行塊石護岸和河道拓疏。目前,該工程完成項目施工圖設計,并已開工建設。
惠民鎮新潤村有個漁業社,家家戶戶以養殖業為生。2005年4月,由于該村一家養豬場豬糞外溢,造成河水嚴重污染,致使漁業社20多家養殖戶剛投放的魚苗蝦苗全部死亡,損失慘重。受害群眾情緒激動,30多人聚集在一起,準備集體上訪,場面有些失控。
聯絡員張來喜首先想到了人大代表沈月娥,當場撥通電話告知情況。
沈代表立即趕往現場,穩定群眾情緒后,逐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并根據了解掌握的情況,向縣政府和環保部門提出書面意見。
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辦公,采取了疏浚河道、擴建三格式糞池、給予適當補償等措施,及時解決了問題,化解了矛盾。
小東門社區泗洲路20號危房必須馬上搬遷;中山西路經常堵塞急需拓寬;學校附近飲食攤點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必須整治取締;善西橋堍路路面破損嚴重,要求修復;社區健身器材要加強保養維護……
一樁樁大事小事煩心事,一個個矛盾糾紛和問題,通過選民聯絡員向代表反映,代表向人大常委會提交意見,人大常委會向政府和有關部門交辦,政府進行辦理并答復。這一系列環節,就像群眾所稱的:有了選民聯絡員,民情民意就有了一條“綠色通道”,快速而便捷。
實施人大代表聯系選民聯絡員制度以來,選民聯絡員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見建議2000多件,有的由代表當場作出解釋說明,有的經過代表梳理分析、認真調研后,提交縣、鎮人大向政府部門交辦,其中以閉會期間代表意見形式提交縣人大常委會的達163件。到目前為止,已經辦理137件,基本上解決了閉會期間群眾遇到難題反映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受到了廣大選民群眾的歡迎和贊賞。
代表肩上有了“擔子”
人大代表既要監督政府工作,又要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反映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應該說身上“擔子”很重。
“以前由于代表與選民之間缺乏聯系的紐帶,在難知情、少知情、不知情的情況下,苦于沒有素材,難以履行好法定職責,這副‘擔子’也名不副實。”縣人大常委會的領導說起選民聯系員制度的好處,真是如數家珍:
“實行代表聯絡員制度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以惠民鎮為例,一個大選區一般由三四個村的選民組成,一二個代表要聯系這么多選民,其知‘民’度可想而知。人大代表配備了分散在各村、各社區的選民聯絡員后,代表們除了自己走訪選民外,還有聯絡員的協助走訪,走訪面可達到90%以上,使代表最大程度地了解民情民意,擴大了代表的知‘民’度,為代表履行職責、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創造了條件。”
如果說一個選民聯絡員就是一根“紐帶”,那么活躍在各行各業的5428名選民聯絡員,織就了一張無形的大網,覆蓋了全縣38萬群眾,不停地匯聚人民群眾的呼聲、意愿和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人大代表。
魏塘鎮羅星社區68歲的縣人大代表江福明深有感觸地說:“自從有了選民聯絡員,就像長了‘千里眼’、‘順風耳’,百姓的疾苦、群眾的訴求、選民的意見,都能及時看到、聽到,真正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許偉雁代表一年來收到選民聯絡員反映的意見33件,其中5件提交縣人大常委會,其余28件交鎮人大主席團及政府有關部門辦理,已得到解決落實30件。
郭萬友代表通過收集選民聯絡員意見,提交縣人大常委會17件,基本得到落實。
魏塘鎮10個社區的代表,一年反映選民聯絡員的意見169件,辦理結果令人滿意……
以前,代表很少在閉會期間提交意見,相比之下,現在代表的工作量有了成倍的增加。對此,鄔惠萍代表坦率地說:“有壓力才有動力,我覺得很充實。說實話,以前只有在人代會期間才覺得自己是個人大代表,閉會期間根本沒什么感覺,心里總覺得對不起‘代表’這個稱號。現在做了這些,就無愧于選民的信任。”
選民聯絡員嚴玲紅說:“一年來我向金連根代表反映了30多條意見建議,條條都有回音,即使不能解決落實的,也作出了解釋說明。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代表助手’,其實我這個‘助手’不但沒有幫助他減輕壓力,而且還給金代表肩上的‘擔子’又增加了不少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