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范文

時間:2023-03-21 11:22: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感悟

篇1

[關鍵詞] 閱讀定位 學生學習行為 生本對話 獲得體驗 自由表達

閱讀教學是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由于學生認識水平、閱讀能力、生活體驗、思考問題的角度存在差異性,學生感知文本的深度、力度也就千差萬別,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我認為:尤為關鍵的是感悟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绾呜瀼嘏c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以讀為本、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我在設計《窮人》一課教案時不斷思考的問題。

一、接觸文本,觸摸語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海淀區特級教師陳延軍老師在蘭州送教時強調: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的確,作為有生命的語文課堂,要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先決條件是讓學生扎扎實實、真真切切地觸摸語言,語文課上,老師的引導讀,學生的跟讀,悟讀,品讀,對讀,稚嫩的童音彼此起伏。在老師一步一步地引領之下,孩子們讀得字正腔圓,讀得字中有畫,讀得畫中有情,不正是語文本色的質樸回歸嗎?孩子們在誦讀中品味文本傳達的情感,在對話中悟出人物情深!啟發、引導孩子讀書,用心去讀書,在讀書中進行心與心的交融、精神與精神的交匯,靈魂與靈魂的溝通。在《窮人》一課中,一個“窮”字貫穿全篇,桑娜一家、西蒙一家窮得苦不堪言,讀文后讓人撕心裂肺,如何讓學生透過文本進行心與心、靈魂與靈魂的溝通呢?我心中只有一個字―“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有了這一思想的積淀,我設計了:

1.學生自由讀讀課文,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桑娜一家人窮?找出來后,依次標上序號。

2.讀一讀,想一想,從找到的句子中你發現了什么?

3.把你的理解帶入句子,發自內心的再讀讀,你感悟到什么?

三個自學提示把學生帶向文本,學生找、標、讀、思、悟的學習活動開始了,學的投入,讀的積極.在匯報中,那70只手舉起來了?!袄蠋煟覐囊患胰说囊率匙⌒兄?,讀懂了他們的確很窮?!薄拔覐奈葜谢馉t的余溫中看出來的”?!拔覐沫h境描寫中讀出他們窮”?!拔腋杏X他們一家人太可憐了,外面這么冷,丈夫還要駕著小船去捕魚”?!袄蠋煟谴嗽趺崔k?”……

學生感悟語言并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對文中人物命運的關心,在接觸文本中,學生已經有了對語言的積淀。為進一步感悟語言、表達語言奠定了基礎。

二、深入文本、感悟中表達語言

文章中流淌著一種極富感染力的情感,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感還是很陌生的。從語文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感不適宜傳達,而在于從語言文字中感悟。怎樣感悟?我認為抓住關鍵詞句來進行揣摩、品味,是積累詞匯、理解句意、深化情感的好辦法。要讓學生進入讀書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才能激起共鳴的火花,才能領悟文本的內涵,感悟生命的真諦?!陡F人》一課中,當學到“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币欢螘r,我問學生詞語“非……不可”怎樣理解?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馬登華同學站起來,堅定地說:“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p>

看到學生自信的樣子我抓住時機適時點撥到“為什么不這樣做不行呢?”讓學生畫出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情感,

有的說“桑娜看到死去的母親和孩子生死相依的情景感動了?!庇械恼f“凄慘的現實容不得桑娜再去多想什么,只有把孩子抱回家去。”還有的說“這是窮人間至真的愛,至真的情……”學生在自讀中,悟出這是桑娜出于對死者的同情,對孩子的憐愛。此時我以肺腑之言感染學生:女主人公對自己的做法說不出理由,講不出道理,但是覺得收留兩個孤兒是義無返顧的事。你們說這表現出桑娜怎樣的品質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窮中體現大愛,桑娜用自己的心理引發她的行為,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更進一層。桑娜那純樸、善良的心地撞擊著學生,觸發了學生更深入的讀課文,同作者、老師產生思想共鳴,達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隨機我出示練習訓練:

1.如果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

2.如果不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

3.寧可( ),也要( )。

這個訓練題的出示,既有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桑娜、學生情感的交融??陬^的表達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情感,學生對感悟語言后的欲望表達更加積極主動。繼而,我順勢而導,“桑娜的“忐忑不安”隱藏著什么?”學生感悟語言有詞句向段篇延伸,為續寫做好鋪墊。

三、合理想象,創造能力

篇2

“檔案工作是個藥匣子”

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杜區長是在1997年開始主管檔案工作的。當時的通州區檔案事業步履維艱,面對檔案工作的艱難狀況,他首先找到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沒有最大發揮《檔案法》的作用;沒有最大發揮檔案工作者的潛力;沒有給檔案工作一個很好的定位。他是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審視了檔案工作后得出這一結論的。之后,他便潛心研究通州區的檔案工作,并為我們檔案工作者灌注了這樣一種精神:檔案人做事要經得住歷史考驗,不要給歷史留下遺憾。

有了這種深入的研究,也就有了他對檔案工作獨到的見解和感悟。在一次全區檔案工作大會上,當過醫生的杜區長這樣解釋了檔案工作:"檔案工作就像中藥房的藥匣子。按方抓藥,藥匣子里沒藥可不成。不但要有,還得質量上乘、管理得好、無蟲咬才行。"

一杯酒 一行淚 一首詩

通州區檔案館館藏的名人檔案在業內外可謂小有名氣,目前已建有著名作家劉紹棠、劉白羽、高占祥文庫及"面人湯"藝術館。其中,"面人湯"藝術館的建立融入了杜區長太多的情感。我們之所以可以順利收集齊全 "面人湯"的藝術珍品,源于"一杯酒"的故事。

在看了電視短片中對蜚聲中外的"面人湯"的介紹后,我們異常興奮,憑著檔案人獨具的慧眼,我們知道"面人湯"的檔案資料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可多得的重要教材,它將會極大地豐富館藏,還歷史一個多彩的鏡頭。于是我們立即與已近古稀之年的"面人湯"傳人湯夙國先生聯系,表達了我們在他的家鄉建立"面人湯"藝術館的意愿,但幼年離鄉的湯老對此態度若明若暗。杜區長得知這一情況后,對我們如此善于捕捉信息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馬上與湯老聯系,真誠地邀請他回家鄉做客?;蛟S是杜區長的誠意使然,一周后,湯老先生應邀來到區檔案館。杜區長在結束了一個會議后馬上趕到檔案館和湯老先生聊起了家常,并親自安排便宴為先生接風洗塵。席間,杜區長為湯老先生斟滿了第一杯酒,站起身,端起杯,深情地說:"這一杯酒,我敬令尊大人湯子博先生,當年他背著木箱走出通州,始創"面人湯"藝術,他是家鄉的驕傲,家鄉的人民想著他,我們要在檔案館建立"面人湯"藝術館來弘揚"面人湯"藝術,也堪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幾句話,湯夙國先生無語淚雙行。他慢慢站起身,用一雙因激動而顫抖的手端起酒杯:"家父在世時,總想再回家鄉,但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天也算是魂歸故里了吧。"此時,兩人目光交織在一起,不約而同地將杯中酒緩緩地灑入家鄉的厚土之中。在湯老那溢滿淚水的臉上舒展著寬心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一種信任,一種回歸,一種找到根的感覺。

才為杜區長融入酒中的真情而心動,我們又有幸領略了湯老的文彩,先生為杜區長作詞"采桑子"一首:

古塔君心系,

坦蕩為官,

妙手臺前,

刀筆黎民荷兩肩。

年華綿瑟誰當度,

千禧之年,

棠棣之緣,

為是運河文化傳。

接下來的工作,我們進展得很順利。湯老親自參與到藝術館的設計工作中,并對每件藝術珍品或資料背后的故事都詳細告知我們。2001年的7月,"面人湯"藝術館在家鄉的沃土上揭幕了,目前已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眾多的參觀者。

瑞雪與小年飯

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的"小年",在這一天勞累了一年的人們要先嘗嘗年的滋味,備上豐盛的飯菜或與家人歡聚,或邀幾位知己小酌,愜意之極。但2003年的"小年"飯是我們有生以來吃得最為香甜的。

那天,天降大雪。杜區長與檔案局領導一起去幾位通州名人府上拜年。為了給歷史留個影,我拿著相機有幸加入了他們中間。早晨8點我們準時出發,先后到了"面人湯"傳人湯夙國、奇石收藏家張源、著名作家高占祥、劉紹棠的家中,一路過來已是下午1點多鐘了。望著天空不斷飄落的雪花,杜區長微笑著說:"我們到馬橋鎮再吃這頓小年飯吧!"我有些詫異,要知道馬橋鎮離我們剛剛走出的劉紹棠家中還有50多里的路程。"我們到馬橋鎮給甘博士拜個年,他可是我們通州農家走出來的生物醫學博士,在美國深造后,不留戀海外高薪執意回國、回家鄉,把他的研究成果獻給家鄉,難道不值得宣傳嗎?現在就得跟蹤收集他的檔案資料,以免將來留下遺憾。通州區檔案館內不光要有大文學家、大藝術家,還要有生命、生物工程學專家的檔案資料。檔案工作要延伸,就得把觸角伸得長一些,今天也算是我給你們搭個橋。"

車在鋪了厚厚積雪的公路上行進,趕到馬橋鎮給甘博士拜年后已是下午2點半了。在鎮政府的食堂,我們吃了這頓格外香甜的小年飯,沒有豐盛的菜肴,只是簡單的一頓餃子,卻有我們怎樣也忘不掉的滋味。

雪還在下,厚厚的,皚皚的,是那樣的純凈,就像杜區長對檔案工作、檔案人完全沒有功利、不求回報,只講給予和付出的質樸心靈。

一路上,我拿著相機不停地拍,我要拍下杜區長為檔案工作奔波的身影。我不忍錯過他每一個動情的笑容,每一個充滿人間博愛的眼神,但我能拍出他對檔案工作濃得化不開的情嗎?

“四宜”區長不簡單

一次偶然的談話,杜區長講了他的人生處事箴言:難明之理宜平;難處之人宜厚;難辦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從這"四宜"中,可以領略出杜區長闊達深遠和中正內實的高妙。在他的工作中,有"難"便用"四宜"潛心而為,每每求得最佳結果。

今年,通州區檔案局就辦成了兩件特別漂亮的事。一是完成了城建檔案的收集工作;一是完成了對區燃氣辦檔案的升級指導工作。完整的城建檔案、天燃氣檔案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要知道這可都是檔案界不好解決的難點。比如對城建檔案的歸屬問題,杜區長的觀點就有其深廣之處。他認為:眼下先不爭論?;A設施建設等檔案應不應該移交檔案館呢?應該。但有些工作不是我們檔案館所能包容的。如今,通州區的規劃部門已投資200萬元建立了城建檔案管理機構。這是好事兒,檔案收上來了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規劃部門有優勢,他們有專業人才)。我看檔案局和城建檔案機構應互補,需要檔案執法檢查的可由兩家聯合進行,確保該存的檔案歸檔,涉及到檔案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就留待將來由政府解決。他提出的這一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對于我區的天燃氣檔案的管理,杜區長曾多次和局內業務人員共同探討,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區燃氣辦與檔案局業務人員通力合作,最終在燃氣辦建起了413卷的天燃氣檔案。

這"四宜"在我們每一位尤其是年青干部的心中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至少,在我們面對檔案工作的諸多不如人意時,不再傷春悲秋了。

語重心長的拜托

為了促成通州區檔案館新館建設,他出主意,想辦法:邀請區領導參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親自到區規劃部門……最終,區委、區政府決定把新檔案館建設列為2003年的重點工程,投資4000萬元,并要求建成標志性建筑。在新館建設邀標會上,杜區長親自參加,他對幾個設計單位動情地說:"新館建設要獨具匠心,盡可能體現運河文化特有的文化氛圍;在設計上不要浪費,要在生態上、數字功能上、安全存儲和利用上做到可持續發展;力爭做成一部藝術經典,成為通州的標志性建筑。新館的建設就拜托各位了,拜托,拜托了!"這幾句語重心長的拜托,讓我們聽了是那樣的溫暖和親切,同時也感到了肩頭的責任是何等重大。

一次不尋常的會議

前一時期SARS的流行,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了杜區長。

剛剛開始有SARS情況的時候,他親自來檔案館詢問"查閱檔案的人近期還多嗎?要注意采取措施保護好自己,打好人自為戰、館自為戰,不要讓檔案和檔案館成為新的傳染源。"當過醫生的他已十分敏銳地預感到這場疫情的重大,于是及時選擇在檔案局召開了政府有關部門會議,他說:"我們不是醫生,不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但我們文秘及檔案工作者要以史為鑒,充分認識到在非常時期收集管理好疫情檔案的重要性。為領導服好務,對歷史負責,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資料。所有有關'非典'防治的政府常務會、專題會,政府及各單位執行的值班制度、消毒制度以及好的經驗,包括首發病例的時間、所采取的措施等等都要形成文字材料,全部整理后由防治'非典'領導小組辦公室移交檔案館。"

說實話,在剛剛認識SARS的時候,大家多的是恐懼,是如何保護自己,很少有人想到要在這時做好檔案工作,為歷史留下印跡。杜區長的反應和行動的速度要比我們這些蘭臺人快上不知多少倍。

一封寫給“光興局座”的信

這是一封杜區長寫給"光興局座"(通州區檔案局局長)的信,現全文抄錄如下:

光興局座臺鑒:

為利用館藏為防治SARS服務,特建議:

1.請查閱2003年5月19日中國檔案報第四版"清代北京地區瘟疫防治情況"中四處提及"通州大疫"。

望盡速查閱史料,編研出言簡意明之文章給我,爭取在《通州"非典"簡報》、《通州時訊》上刊出。

2.請編寫"通州境內傳染病發生及防治情況匯編及回顧"---(題目請酌定)。待防治SARS結束后列幾個題,如(1)通州第一例非典;(2)流行的幾個期(如始發、上升、高發、平臺、下降、基本控制等);(3)對通州經濟的影響及分析;(4)兩手抓的措施及效果。

以史為鑒,除必收的防"非典"材料整理、消毒、歸檔之外,并要延伸,要有前瞻性,注意收集材料,并史實性記載(如區委在院內安全距離內開會;如5月初區稅收財力800萬元,下降26.7%,5月20日報增加20%)。什么意思?請閣下關注7月份稅收總征期的結果。

總之,我是拋磚引玉,給檔案人、專家提個醒,千載難逢的機會,史料記實、記清,以為今人服務,為后人借鑒,惟是我檔案人心系之事,望不負我托,吾亦愿與同道一并完成此事。到那時,吾愿足矣。

致 禮

杜宏謀

篇3

也許是不甘,那些關于過去的記憶總在歲月的某個角落發出幽微的光……昭示著時光的逝去,歲月的流失。

曾經執拗地停滯在前行的路途中回首美好的昨天,卻早已忘記“逝者往已矣,來者猶可追”的道理。

行走在消逝中,也許是行走在重生中,人生本是一趟沒有回程的旅行,如果繼續為過去后悔,為錯過哭泣,那美好的前景也終將會脫離我們前行的軌道。行走在消逝中,體味那一份失意的辛酸,攜一份赤誠之心,感悟生命的起落。行走在消逝中,接受洗禮,懷著一顆凝重的心,洗褪浮華,用一份真誠的豁達去感知世界,感悟心靈之淵。行走在消逝中,感悟一份真性,迎接一場新的挑戰。

行走在消逝中,或許失去比得到更好。

歲月匆匆走過,那一條蜿蜒曲折的流水,帶著多少消逝的美麗過往,流淌在璀璨的生命長河中,猶如雨中散落的黃花,甚是悲涼……

也許是不甘,那些關于過去的記憶總在歲月的某個角落發出幽微的光……昭示著時光的逝去,歲月的流失。

曾經執拗地停滯在前行的路途中回首美好的昨天,卻早已忘記“逝者往已矣,來者猶可追”的道理。

篇4

聽起來的確十分殘忍,但那位科考隊員明白極地的生存法則。他出手可以救下企鵝的命,但也就此破壞了極地的不可侵犯的優勝劣汰法則。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感悟到什么?

企鵝并非生下來就注定成為海豹的獵物,就像蚊蟲并非被創造出來用來吸食人血??墒侨绻俏豢瓶缄爢T救下企鵝,究竟是正確的義舉,還是殘忍的同情?

大自然看似是個不公正的天平,讓獅子雄踞草原,讓鯊魚稱霸海洋,讓雄鷹統領天空??墒谴笞匀灰灿兴慕鹱炙▌t,越是金字塔頂端的獵手,數量越是稀少。當災難降臨時,它們也更難逃滅頂之災。這是大自然所建立的至高無上、天衣無縫的法則,屢屢以同情的理由破壞法則,則會毀掉我們想要保護的生物。

篇5

我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去見大海時的情景,但不是被大海所感染,而是看到了可愛的浪花,最重要的是從浪花感悟到一個道理。

記得那是一個黃昏,夕陽在海的懷抱中沉浮,海面上微波粼粼。白帆點點。海鷗撲打著潔白的翅膀,在藍天與碧海間穿梭。山坡上萬頃蒼翠擁著紅。白。黃。份造型奇特的小樓,宛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立體油畫。忽然,舒曼的夢幻曲隨海風飄來,與浪花合奏,令人心曠神怡。我生平第一次領略這奇美的大自然的曲子,忍不住大聲呼喊:“浪花,你好嗎?”

也許,我的呼喚另浪花心潮激蕩,突然涌起浪濤,前浪引后浪,后浪疊前浪,勇猛前進。前浪遇到黑色的巖礁,陡然立起,撞得粉身碎骨,化成朵朵浪花。后浪毫不畏懼,又滾滾推來洶涌澎湃,氣勢磅礴,發出動人心魂的轟鳴。面對如此呼嘯。激蕩的海,我的心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激動,我索性閉上雙眼用

心去傾聽……難道這就是浪之聲韻嗎?

我被浪的氣勢喚醒,感悟了一個真理:沒有巖礁的阻擋攔阻,哪會激起美麗的浪花?成功哪能不經歷屢伏屢起的拼搏?它靠的就是這么一種精神,這么一種力量。人生不也如此嗎?磨難是砥礪我們生命之花的“巖石”,勇敢的承受一切,面對一切,不管成功與失敗也一樣偉大和自豪。

篇6

下雨了,喜歡開著窗,安靜的聽雨滴瀝瀝。清風拂來,發絲里滿滿的雨水香,坐在窗邊,讓自己沉浸在雨水和瓦片拍打出的聲樂中,心底,泛起了柔柔的醉意,一種 和幸福有關的沉醉。

喜歡感悟身邊的每一種風情,并把它們融入我的生活,融入我的文字,這是我曾經最奢侈的夢想,從前總是為著種種而忙碌,感覺那些過去的最好的青春時光過的有些荒廢,而今終于也有了一種徹悟,雖然也是忙碌,卻是為了愛人 孩子 家人。

人生的旅途中,有著不同的風景,有著不同的路,每一段路總有一些領悟。

篇7

美,令人陶醉,令人心曠神怡;美,可以是享受,也可以是給予的;美,永遠不會消逝。因為我們對美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止?!}記

傍晚,天邊涌起一片紅霞,美的醉人。我和媽媽漫步在公園里。經過幾天雨水的沖洗,眼前,公園里的樹顯得更加青綠了;坡上的小草翠滴,精神抖擻;花兒在晚風的吹拂下,搖晃著婀娜的身姿,如少女在歡快的舞蹈著;山澗 的潺潺溪水“叮——咚——叮”的流淌著,似乎在演奏著一支悅耳的曲子;抬頭,空中幾只鳥兒撲扇著美麗的翅膀,從我們的頭頂飛過。我心一怔,突然發現公園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美麗。哦,我明白了,原來,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從前,只是我不小心把她疏忽了。

我在公園里漫無目的的走著,心里只顧著欣賞美景,卻沒注意在我腳下潛伏的危機。在我前面,一塊香蕉皮不知道從哪幢樓的住戶家飛了下來。就在我剛要跨出的那一步,一個熱心腸的小男孩飛奔過來,指了指地上的香蕉皮,氣喘吁吁地對我說:“姐姐,小心!”我不由的被嚇了一跳,連忙止住了腳步,順著她指點的方向,只見一塊黃橙橙的香蕉皮正懶洋洋地躺在那里等著我上當呢!辛虧小男孩的提醒,不然后果可是麻煩了。正當我準備向小男孩道謝時,卻只見他已撿起香蕉皮迅速地跑向垃圾桶那邊了。我怔了怔,回想起小男孩那稚嫩的聲音,那天真的臉龐,卻擁有著一顆美麗的心靈!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那我們的家園是不是會變得更加美麗呢?————答案:是的!

篇8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都有各自的生活理念,你不理解,你不明白,只因你不是他,只因你沒有站在他的位置之上。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盡茍同,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會有不一樣的關注方向,也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體會!

被稱為“傻子”的人,可能并非真傻,只是眾人憑借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生活經驗無法去理解那個“傻子”的行為作風!也許被眾人不理解的地方正是這個“傻子”強于眾人的最大優勢所在!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難處,都有他人無從理解的隱私,都有一個他人很難跨越的心靈溝壑!

縱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后宮佳麗三千的皇帝,他也有他的難處,他也有他的孤獨!歷代皇帝都稱自己為“寡人”、“孤”等等,也許就是因為天下只有他一個皇帝,只有他一個會去想皇帝應該去想的問題,去做皇帝應該去做的事情,他人無從去想,也無從去真正理解作為皇帝的難處,作為皇帝的孤獨!很多人在孤獨的時候,都在渴望著有熱鬧陪伴在自己的身旁,可是當自己真正被熱鬧包圍著的時候,更是感覺到那種孤獨的所在。為什么獨自一人的時候會感到孤獨,而在與眾人共舞的時候又會感到孤獨呢?因為那種孤獨屬于心靈的孤獨,并不是以是否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旁來判斷的。

………………

篇9

威嚴的天,崇高的地。渺小的人確是那么高傲,他是天地精華,但冥冥之中或許早就注定了命運。

“嘩嘩……”,天公下起了地雨,迸濺到地面,卻發出“啪啪”的響聲。在天地之間,夾含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單是這身邊的雨,也有著無限情感。也許是昨夜小城云繚繞吧!也許是恨別時的一份痛心嗚咽吧!也許是……總之,我們所能察覺到的天地之間的一切,都包含著各自的靈性吧!

是天,是地孕育了我們,使我們推開生的大門,去迎接理想和未來。它們飄飄然的,給我們一份生的空間。

“三千里路縱然漫長但卻無所意義。”不記得起是哪位哲人所訴的了。他一日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原以為登上了世界顛峰的人卻哭泣地走了下來,他對我悄聲地說:“當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站在巔峰上的時刻是多么可駭,他逃不出天的法眼,地的監視。更加令人可悲的是——無所依賴……”

天,地峻然可怕,但它卻飽含著人生的憧憬與希望,而那個“他”令我感受得更深的是——一個人的孤寂與冰下萬丈的可駭。

篇10

一、雁聲斷秋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你微微倚著窗,欣賞著流瀉下來的月光。為何一句“負篋遠游”便將我鎖在幸福之門的背后?這是清照,李清照??偸菐е鴳n傷的女詞人。命運為何總是捉弄著這單薄的人兒?當她踏進夫君的大門,當她淚別馳騁疆場的夫君時,她似乎就確定了她一輩子只能呆在幸福之門的背后,只是偶爾沐浴一下門縫中的幸福光芒。從此,她的眼里只有“綠肥紅瘦”的點點希望,寄情于三杯兩盞淡酒的麻醉。你真的以為什么都隨著歲月、家國而事過境遷嗎?我真的想搖醒你,搖醒醉倒人生路上的你。幸福不是永恒的等待,幸福是自己雙手營造的蜜果。我感悟到生活需要堅強,像紅蓮一樣不屈地綻放,妖嬈絢麗。

二、葬花凄絕吟

這是從天上來還淚的人兒吧?出落得這般模樣。靨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穗披霜。其靜若何,松聲容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她是天下落下的天使,到了賈家,生性冷淡,對事對人皆是如此。她蔑視世俗的不堪,與寶玉真心相愛,她堅強地打擊外人的鄙視。游絲軟系飄香榭,風刀霜劍猶相逼。即使她沒有贏過世俗的阻礙,最后含淚離世,但是她奮斗過,堅持過。那天,卻是寶玉與薛寶釵的大喜之日……沒有人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離別。我感悟到成長要堅持自己的正確思路,像紅蓮一樣為了愛而存活,永不放棄。

三、胭脂紅下歌

舊上海曖昧的胭脂紅下,她唱出一季繁華,一生凄涼。她是張愛玲。她的文字清香馥郁,可剖開才明了,青春內部傷痕累累。她以她華麗的筆落下凄美的韻腳。她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荒涼的句子,因為牽手之后必然是永久的放手”。愛玲筆下的女子是最美的畫,青春被畫下最濃重的一筆,奢華,熱烈,絕美。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我參不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這是愛玲的思想,她的情感。隨她情感幻化的文字一顆顆擲地有聲,敲到了人們的心中。是舊時大上海的新銳,現在文明中另類的風景。我感悟到了做人需要高潔,像紅蓮一樣永不受黑土地的渲染,卻紅得煞它。

感悟,使我以史為鏡,學會生活;

感悟,使我以人為鏡,學會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