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的心里話范文

時間:2023-05-31 15:2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老師的心里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給老師的心里話

篇1

今天,是我們全校表演六。一節目的最佳時機,我又想起了您對我們的承諾:“放心吧!你們表演時我一定會去幫你們加油‘助陣’!到時,我還會和你們一起唱歌跳舞呢!”這是多么善意的謊言,而我們卻信了。

直到下午,您遲遲不來,我們才打聽到許欣然難過的消息,他們都說您不會來了;而我卻不相信,您一定會來的,對不對?您教我們:不要打破誓言,否則別人會不相信你的。那么,陶老師,您打破誓言了,會是給我們說一聲‘對不起’嗎?還是,您不來看我們了?陶老師,盡管您再又更多的不便,有更多的理由不來學校看我們,我們還是不會生氣。

因為,您是我們的老師,相當于是我們的親生父母。

篇2

還有一次,我讓同學們依題目寫作文。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有一些同學還沒有動筆開始作文。我問他們:“為什么不趕緊寫作文呢?”他們說:“怕寫不好,不知如何下筆……”

怕,怕,怕……竟然有一些同學沒有寫作文的“膽量”!所以今天我想從三方面給害怕寫作文的同學壯壯膽子。

一、大膽寫下第一句話

作文有了題目,接下來就要起筆寫具體內容了,可有的同學總是心有怯意地不敢寫下“第一句話”。寫不出“第一句話”,自然就沒了“下文”,寫作文的過程就會僵住了。

比如有一位同學寫作文的“膽子”小,遇到《童年趣事》這篇作文,愣是“嚇得”不知道第一句話應該怎么寫。我開導他:別總想著什么“規矩”,也別被所謂“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縛住了手腳,不妨大膽些,隨意些――或者干脆就“稀里糊涂”地寫下第一句,也總比“膽小如鼠”地不動筆要強些呀。

一聽我讓他壯起膽來“隨意寫”,他果然“膽子”大起來,寫下了第一句話:我努力回想在自己的童年里到底發生過什么趣事,想來想去,還真想出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

你看,“膽子”大起來,作文就有了新開端嘛。因為“大膽”地寫下了這第一句話,所以這位同學覺得“作文荒漠”上出現了一小片綠洲,思緒似乎立即打開封固已久的閘門,進入到良好的作文狀態。

二、大膽寫心里的話

學校以《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題目組織了一次校園作文比賽。有位同學想參加比賽,但因為“膽怯”遲遲不敢動筆。通過談話,我弄明白了這位同學沒有完成作文的原因:他心里有好多話想對老師說,但是不太敢把這些心里話當成作文寫出來,因為他想寫一寫對老師的“不滿”,比如作業布置得太多,有時候上課還會拖堂等。

噢,怪不得這位同學的作文遲遲沒有完成,原來是不敢在作文里寫心里的“不滿”呀。

我開導他:作文就是要寫心里話,勇敢地寫出自己心里所想的東西,作文也才有“真實”的高度。心里話不是作文禁止的內容,而是可以“放膽”開寫的精彩。

經我這么一說,這位同學放心了,于是他“大膽”地在作文里寫出了對老師的“不滿”,大膽地在作文中向老師提出了“抗議”和“建議”。結果怎么樣――他的這篇壯著膽子寫心里話的作文,得了一等獎。

原來,在作文里大膽地寫出自己的心里話,不但不會因為“膽大妄為”而受處罰,反而會因為“率真可愛”而得獎勵呀。

三、大膽寫符合自己個性的話

趙小芳是從鄉下轉到城里來的新同學。在她轉到城里上學后的第一次作文課上,其他同學都開始依照題目寫作文了,可是趙小芳卻沒有寫。

我問:“趙小芳同學,你怎么不趕緊寫作文呀?”

趙小芳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俺從鄉下剛來,普通話說不好,寫作文時也會出現‘土話’,俺怕用這樣的話寫作文大家會笑話俺。”

趙小芳果然是滿口的“方言土語”。但是我給趙小芳壯膽:作文中的“鄉言土語”并不會成為別人恥笑你的原因,你知道有位叫莫言的大作家嗎?他就用自己的“鄉言土語”寫小說,結果他的鄉言土語小說不但沒有被人恥笑,反倒為他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吶。所以說你不能把自己的“鄉言土語”當成寫作文的恐懼,反倒應該將其當成自己的“個性語言”來使用。有自己“個性特色”的作文會大受贊美的。

篇3

我們班有一個善良、善解人意的好老師!我覺得我們班十分的幸運,因為我們班有一個這么好、這么優秀的老師。我想在這里說一聲:“李老師您辛苦了,為了我們您都廢寢忘食了,在這里我代表全班再一次的向您說:“李老師您辛苦了,我們會用我們的成績來回報您的!”

在周3的下午第2節課時,李老師給我們說了她的心里話。我們都在認真的聽,聚精會神的看著李老師。李老師講了很多她的心里話,此時此刻我們班都被李老師給感動了。這時我想哭但我在心里想,如果哭了老師會傷心的,但是我的淚水不禁從我的眼睛里留了出來,因為我實在忍不住了,李老師說的話太讓我感動了。此時此刻我們班里非常安靜,都在想李老師說的話,同學們也流淚了。老師說了一句話,這句話我記的非常清楚深深地記在我的心里,李老師說:“付出總有回報的,可是我付出了,為什么沒有回報?我的心里想老師您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您的,我想其他同學心里也是這樣想的吧,老師還說學習是靠自覺,上課老師只是帶你走進文章的重點,還是需要你在下面的用功,才能學會!”下課了,辛苦一天的李老師又把我們送走,其他同學走后,還有一些學生留下來給李老師說說話、安慰一下!我也留了下來,我們給李老師說了許多話,過了一會李老師讓我們趕緊回家,怕家長擔心但是我們不想回,想多陪李老師一會兒,但是李老師回去辦公室還要背東西,周五還比賽呢!這是我們才放手,我們都回家了!

李老師在最后我想對您說:“我這一次一定要考好來報答您的,我不會辜負你對我的希望,李老師您辛苦了,我永遠愛您!”

河南鄭州管城區回一四年級:唐文燕

篇4

還有一個來月就要考小升初考試了,大家一個個心事重重,緊張得要命,就連最平常的走路也仿佛在慢跑,空氣中彌漫著緊張急迫的氣息。

可是,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凌若雪偏偏把腳給扭傷了,這可不是一般的扭傷,聽醫生說骨頭好像錯位了,要接骨。聽見“接骨”兩個字凌若雪就害怕,更令她傷心的是,自己受傷了,媽媽只是打了一個電話問候了一下(解釋一下,凌若雪的媽媽是一家化妝品的知名,很忙。)這時凌若雪一下子跌入了深淵,仿佛與世隔絕,坐在病床上的她,一臉憂郁,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當紫萱他們看到她時,一臉的吃驚。

楊老師發現凌若雪的情況時就天天一下班就往病房里趕,和凌若雪聊了幾次天,終于打開了她的心結。當楊老師聽完凌若雪的心里話時,把凌若雪樓在了懷中,輕輕的撫摸著她的頭,兩人靜靜的坐在那,一句話也沒說,夕陽把她們的影子拉得老長。

第二天,凌若雪收到了楊老師的E--mail,上面說:【若雪,說實話,昨天聽了你的心里話,著實的讓我大吃一驚,我沒有想到,在你微笑的背后,竟然有這樣一個傷感的故事,更讓我為之震驚的是,你能夠承受得住這樣大的悲痛,并且還能給他人帶來快樂,你真是好樣的.}看完楊老師的信,她,不知不覺留下了眼淚。

篇5

“幸福指數”?那不得了,老師給它施了法術的,我們每個人都被迷得神魂顛倒。文章發表了,獎你幸福指數;校、市級以上獲獎了,獎你幸福指數;成績進步了,還獎你幸福指數……反之,哼!

一月一結,達到規定指數的人就可獲得一張報紙。興許老師的爛報紙多得沒處去,要不哪有這么多。不過我們還是樂不可支,畢竟是獎的唄!最高獎勵是一個硬面抄。沒達標怎么辦?——參加幸運大抽獎。這次七人沒達標,老師竟然說抽中(半數獲獎)的人獎勵10000分。一萬分?多大數目?相當于發表20篇文章,默寫33篇課文,當上50回小組長……你說誰不想得到???我只比規定的指標多了幾百,就失之交臂,參加抽獎說不定還得大獎哩。

一萬分調動了每個人的神經。幾位“德高望重”(指數高)的同學現場抽獎,抓到誰的名字,誰就輕松捧走1萬點幸福指數。

他們七人各顯神通:有的求神拜佛,“天靈靈,地靈靈,幸運之神快降臨。”“阿彌陀佛,求求你給我幸運吧!”有的組成了啦啦隊,一起喊自己的名字,想把那幸運給“喊”來。

三個幸運獎順利抽出,最后只剩下吸引眼球的一個。王菲把一個鬮攥在手心,吹兩口氣默默祈禱著:“哇,一定是俺的徒弟——曹文濤中獎(老師的另一歪招:師徒結對,徒弟獲獎師傅跟著沾光)。”

“黃柏。”一旁的徐官瞟了一眼,立即馬報出名字。“耶,天助我也。造化,造化!”黃柏快樂得跳起舞來。“恭喜,恭喜!”同學們一窩蜂去賀喜。

“sorry,是黃松。”王菲大聲宣布。黃柏的笑臉頓時凝滯了,就像鐵板一塊。“唔——”獲獎的黃松喜極而泣,使勁拍打同桌。剛才還在慶賀黃柏的同學轉而恭喜黃松了,翻臉比翻書還快啊!

老師歪招一出,原先常不及格的“W、H、Z、Y”四大家族,現在抬頭走路了。我們忙著在語文本上涂鴉——寫心里話,畫畫;在習作本上配插圖;還可以指出老師板書冒出的錯別字……這些都有幸福指數可加的。要是這篇文章能入您的慧眼給登出來,500幸福指數將歸我名下。我們真的盼望老師多出歪招,歪招越多幸福越多。

[點評]:

篇6

沖鶴小學以“人文養善,科學育才”為辦學理念,就是要讓學生腦海中有善的思想,崇尚善的行為,形成善的意識。而班主任是基礎教育工作者,為了實現德育目標,班主任就要給班級注入活力和動力,這些元素直接影響到班級集體的建設與發展。在班級管理中,宣傳欄是每個班都必備的,是重要的宣傳陣地,具有宣傳教育功能。本文從如何利用板報欄的功能,在孩子心中播灑善的種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探索與做法。

【關鍵詞】

板報欄 善的教育

G620

《國語?晉語》中提到:“善,德之建也。”“善”即“和諧”,它既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高尚的品德,又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德育的靈魂就是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善”既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更符合當今時代精神的要求,有引領道德價值取向的作用。宣傳欄能發揮宣傳作用,讓它在孩子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踐行過程中,我深深感悟到板報欄完全可以發出宣傳以外的其他教育功能,可以傳播善的教育功能、溝通功能和宣傳教育的功能等。本文將以板報的宣傳功能、拓寬師生的溝通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三方面進行實踐嘗試,現將點滴小結如下:

一、以板報的宣傳功能,引導學生將善的情感遷移給他人。

別林斯基說過:“感性是先于知識的,誰沒有道德的感情,誰就不懂得道德。”善,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心理情感。每個孩子都愿意得到老師的友善與關愛。善不僅是教師道德情感的核心,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在班級中教育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宣傳欄,采取科學的、藝術的方法讓孩子受到善的教育,使學生產生積極情感體驗,獲得教育,受到鼓舞,從而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積極發展的內動力。

例如,韻晴是我們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平時課間總喜歡圍著老師身邊說說話,談談心。有一次,她跑過來故作神秘地跟我說:“黃老師,母親節快到了,你知道我對媽媽準備要送什么禮物嗎?”。望著她神秘可愛的眼神,我笑著說:“我不知道,你快告訴我!”她俏皮回答:“這是秘密,過后才告訴你!”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在班會課上對全班同學問到,“母親節,你會怎樣做?”并在班上進行點撥指引。幾天過后,韻晴表現異常興奮,一進教室就遞給我一封信和一個小畫冊。畫冊是韻晴自己親手制作的,貼上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溫馨照片。信是寫給媽媽的,還有“祝媽媽節日快樂”幾個字。我感受到韻晴媽媽當接到女兒的禮物是多么的激動,多么的安慰。于是,我馬上就這件事在全班進行了表揚,宣傳韻晴懂得關愛親人的事跡,把她親手做的畫冊貼到宣傳欄上,并在板報上專設“善行報道”活動記錄。自那次以后,班級里漸漸形成了一股樂于助人,互幫互助風氣。善行報道里的內容立馬豐富起來,有手抄報、卡片、詩歌、畫畫、自制手工作品等,班上的善行集也隨即填寫了許多學生善行事跡。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通過展示自己的善行、善心的行為,激發孩子以更高的情緒參與活動,轉化學生積極向善的內動力,成功地讓孩子將善的情感遷移給其他同學、家人,使學生善的教育得到升華。

二、以板報為中心,拓寬師生的溝通渠道,讓善的教育發芽。

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曾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這些妙語哲思,讓我們明白:用真誠與理解去溫暖學生的心,要努力做學生所信賴的摯友,老師和學生只有成為了知心朋友,才能共同努力搞好班級。要成為學生們信任的老師,很重要的是要找到師生共同溝通的渠道,并不斷地拓寬它。

例如,我們班的宣傳欄上開辟一個“說句心里話”一角。讓全班同學在那個角落上把平時不敢當面與老師說的話,寫在便簽上,自己貼在宣傳欄的“說句心里話”里,可以寫給老師的,或者寫給其他同學。寫的內容自定,把自己心里想說的、開心的、解Q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寫上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教師對學生的贊賞和鼓勵,能找到教師對學生真切的期盼與對學生忠實的建議。在那里,能看到孩子對老師心與心的交流,看到孩子成功喜悅的分享,看到孩子堅定的承諾和真心的道歉話語以及改正的決心。

我們班的嘉言同學是單親家庭,因為爸爸長期在外打工,很少機會與兒子見面,家中只有爺爺奶奶負責照顧他的起居生活。所以,他性格內向,不愿意與別人談話,成績也跟不上去。本學期我和他的家長商議,合力提高他的計算能力。每天另外給他出10道計算題,讓他回家完成,他自己也很努力,計算本寫完了一個又一個,效果明顯很大。在年級的計算競賽中,他竟然得了優良的成績,我馬上肯定了他的進步。只見他輕輕地起身,將一張寫好的紙條貼在板報的“說句心里話”里,上面寫著:“我的計算有進步,老師,您說是嗎?”我對嘉言報以肯定的微笑。這個向來沒有自信的孩子,通過板報這個方式,竟然邁出了與老師溝通的第一步。,

由此可知,板報這個“說句心里話”方式,增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在溝通中將善的種子植根在孩子的心靈,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三、以板報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善的教育開花。

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這就是需要我們用實話,做實事去打動學生,影響學生。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和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沒有活動就沒有發展。因此,我們以板報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實踐中得到全面發展。

由于板報面積大,適合利用它進行一些系列性的教育活動,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有步驟的、由淺入深的教育。因此,我在班里開展了“比一比”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禮儀之花”活動、“互幫互學小組共同進步”活動、“我要追趕上你”、“誰是善美之星”、“誰是守紀之星”等活動。每個活動以一個月為限,每一期都由宣傳委員設計板報,互相記錄,相互評比。優勝結果得出以后,給優秀一組頒發一朵紅花,貼在教室的表中,同時還頒發自制的小獎狀,貼在板報的榮辱欄中。

篇7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小波上高一下半學期。有一次,小波從學校回到家,眉頭緊皺,眼含淚花。“你這是怎么啦,誰惹你了?”見此情景我問他。“哼!我們老師不講理!”小波氣哼哼地說,“今天上語文課,語文老師布置了作文,我用20分鐘就寫完了作文,然后我用剩下的時間開始做英語作業,想提前完成作業,晚上回家用擠出來的時間預習別的功課。沒想到我做英語作業被老師發現了,老師不但將我訓了一頓,還讓我寫檢討……”一向不屑于跟我說心里話的他,這回似乎將我當成了他的同盟。

見此情景,我忙打圓場:“老師批評你也是對的,你在語文課上做英語作業,這本身就不對。好了,別難過了,明天去寫個檢討,去給老師認個錯,這事也就過去了。”

“我就不!我已經寫完作文了,剩下的時間就由我支配了,我愛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師憑什么讓我寫檢討?有錯我認,沒錯我認什么?非要讓我認錯,明天我就不去學校了。”小波梗著脖子抗議道。

我拍了拍他的腦袋說:“做任何事情都有游戲規則,違反了規則就得接受懲罰。假如媽媽在上班的時候將工作放在一邊玩電腦游戲,那是不是老板也要懲罰我?同樣的道理,你在語文課上做英語作業,老師自然要批評你。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像你一樣做別的科目的功課,豈不亂套了?”

“哦哦,那我想想吧。”小波第一次沒有反駁我說的話,這讓我感覺很意外。事后仔細想想,他之所以沒有逆反心理,是因為在整個交流過程中,我都是以傾聽者的姿態平等地與他交流,不像以往那樣高高在上地擺出一副家長的架子教訓他。這次事件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消除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障礙,就得先做孩子忠實的聽眾,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真誠地幫孩子解決問題。父母愿意做孩子的聽眾,孩子就認為父母尊重他、重視他,從而愿意將心里話說給父母聽。

之后的日子里,我放下家長的架子,試著去與小波做朋友。在他遇到難題或者犯錯的時候,我不再以指責命令的方式讓他去怎么做,而是以探討和商量的方式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的事情有了幾次后,小波感受到了我的變化,再與我交流時也愿意對我敞開心扉了。春節過后開學不久,他們班改選班干部,本來有望當選團支書的他落選了。回到家,他將自己關在房間里獨自郁悶。

見此情景,我敲開了他的門。進去后,未等我開口,小波就憤憤不平地說:“媽媽,你說今天的選舉有多氣人,論能力、論成績,楊平平根本不如我,可他卻偏偏票數超過了我。有同學對我說,楊平平在選舉前曾經以賄賂的手段為自己拉票。要是憑真本事,他根本競爭不過我。”

聽了小波的話,我對他說:“人生在世,有失就有得,有些事情用不著太在意。你那位同學靠著賄賂別的同學拉選票當選了團支書,也就是說,他不是靠著自己的實力和素質贏得了這場選舉。他暫時贏了,又能怎么樣呢?將來走入社會,是要靠真本事的,雕蟲小技是派不上用場的。這些生活中的小挫折你不必太在意,你現在要做的是學好讓自己將來能騰飛的本領。”

篇8

姐姐,我想對你說:六年彈指一揮間,我和你還有爸爸媽媽來到中國已經六年了,連我都適應了中國的生活,跟周圍的人相處得很好,可你為什么還是不能大膽地向你周圍的朋友展示你的風采呢?

姐姐,我想對你說:你不要對中國感到陌生,那是你的祖國!你應該記得我們剛來到中國時的事情吧?當時我還應該上幼兒園,你應該上小學五年級。那時候的我和你只會說日語,只能天天“躲”在家里用日語交流。不能和別人說話,因為語言不通;不能和周圍剛認識的小伙伴們玩耍,因為在他們眼里我們只能算是“日本侵略者”,還沒有得到要在中國生活的資格,當然也有語言不通的原因;不能……有太多的“不能”,這么多的“不能”是我們兩個人都很難受,時時刻刻都非常想發泄。面對著這陌生的土地,還有陌生的人群,我們都感到自卑,感到非常不適應,好像我們是不該來的“日本人”。慢慢地,可能是因為小孩子學語言學得快忘得也快的原因,我很快就學會了漢語,也適應了原本很陌生的中國。你雖然也掌握了大部分的漢語,可是還是不能適應和周圍的人進行交流。時間又再流逝,你上完了小學,升入了初中,我也和幼兒園說了聲“再見”,踏上小學的階梯。我在你上過的小學里,聽曾教過你的老師說你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說一句話,下了課也是坐在作為上茫然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或者是連看都不看,干脆坐在座位上發呆。周圍的同學都很關心你,并沒有因為你在日本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不理你,但你還是不理睬他們,整日沒有笑容。老師叫你回答問題,你一直站著,低著頭,垂著臉,眼睛里偶爾打轉著令人搞不懂的眼淚……聽了這些老師們的話,我感到我的心里似乎有什么東西不停地翻來覆去。我始終不明白:你為什么會這樣子?作為比你小6歲的我都能和適應這里的生活,可你為什么就要像面對陌生的世界一樣面對這里的一切呢?我又有一些害怕,我擔心你會不會以為中國對你來說是陌生的國家,你所謂的祖國是日本?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如果你真是這樣想,那我要以一個妹妹的身份來告訴你:你的想法錯了,你真正的祖國不是日本,是中國!你是真正的中國人,是黃種人!面對你的同伴,你不要感覺像是面對一群陌生人!

姐姐,我想對你說:你是一個很棒的女孩,很棒的姐姐,你學習很好,還有不少藝術特長,你要大膽的向你的同伴們展示你的風采!以前的你總是不能和別人好好相處,總是獨來獨往,好像置身于跟你不相關的世界中。現在的你漸漸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跟同學們相處得不錯,而且肯和別人進行交流,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可是,你還是不肯將你的風采全面得展示出來。我真希望,以后的你可以將你的所有風采都展示給所有人,變得更加開朗。

姐姐,這些都是我想給你說的心里話。我相信,如果你聽到了我想跟你說的所有心里話,你一定會變得更加開朗,更加優秀的!

篇9

做個“老頑童”,與學生一起分享憂與樂

孩子總歸是孩子,他們難免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有一些單純怪異的感受,更有許多自己獨特的歡樂與憂愁。用學生的眼睛看世界,才會與他們產生共鳴。教師在傾聽學生談話或回答時,首先要保持一顆童心,讓自己變成孩子,不要擺出一副嚴肅、莊重的姿態,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緒,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同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同喜同樂、同悲同憤。要用平等的眼光注視學生,用平等的心態接納學生,而不是把他們當成不懂事的孩子,置于自己的對立面。

在傾聽時,還要做出一些積極的反應,有時可以用面部表情,有時可以用各種手勢,許多時候要做出一些孩子們特有的夸張的語氣、動作或表情。比如,哇噻地大叫、哈哈地大笑、豎起大拇指、OK的手勢等等。這些都可以把承認、接納和關心的信息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感到教師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做個“知心朋友”,讓學生樂意把心里話對你訴說

少年人很多的煩惱與憂愁,其實在于他們的內心和行為得不到成人的理解。有人把“課堂傾聽”貼切地稱為“師生的心靈之約”。教師不應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指揮者,而應是學生的朋友,而且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多和學生交往,了解他們對人生的態度、對未來的向往,也了解他們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師的看法。在課下和學生單獨交談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的策略,可以先和學生拉拉家常話,隨便聊聊班級或家庭的情況,也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淺白問題,如“老師這樣講課,你能適應嗎?”“我想組織一次文娛活動,你有什么好建議?”等等,引導學生把真實想法、看法告訴你,在友善、溫情的氣氛中,逐漸做深入的交流。學生只有把你當成知心朋友時,才愿意把心里話對你說。

傾聽,并不單純指聲音,傾聽心聲才是更深的層次。寫信,就是傾聽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心中許多當面不好講的話,都可以在信中自然流露。網絡聊天,其實也是一種更新的傾聽形式。網上交流,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自然而親切,正日益受到年輕教師的重視。師生之間的許多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地溝通和解釋。

做個忠實的“聽眾”,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課堂上隨時都可以出現學生的質疑、反駁、爭論,這一切更需要教師學會傾聽,全身心地聽學生說,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在回答問題時,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無論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無論是說得清楚明白還是語無倫次,教師要專注地傾聽,不輕易批評對方,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有半點不耐煩。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不會武斷地制止學生偏題的發言,他會給學生留足表達的時間;他不會冷嘲熱諷地應付學生的詢問,他會帶著朋友般的熱忱與親切來聆聽學生的傾訴;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善于慢慢觸摸孩子情緒的溫度,善于耐心剖析學生的言外之意,善于在學生的謬誤中發現蘊藏的智慧火花。

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給我們深刻啟迪。一個老師問一個小學生長大后想當什么,小學生回答說要當飛機駕駛員。老師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大海上,沒有油了,你會怎么辦?小學生想了想說:我先告訴乘客綁好安全帶,然后我系上降落傘,先跳下去。老師驚得瞪大眼睛,同學們都露出鄙夷的神情。但老師看到孩子激動地張著嘴說不出話,就鼓勵他把話說完。那學生說:“我下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聽到這里,老師會心地笑了――他因為保持著傾聽者應該具有的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才聽到這個小學生最善良、最純真的心語。

篇10

我是臨鋼中學XXX班一名普通的學生,我有個很好的班主任,可是```

前幾天,不知道因為什么,他帶我們班這時第一回喝了酒,而且耍酒瘋,在男生的廁所把我們班一半以上的那些“壞學生”給打了一頓.有個男生他脾氣不好,而且不知道為什么打他.最后,他沒有上自習課就跑了,還說什么不回來上了.第二天,有一個同學的家長找班主任,問為什么打孩子?打孩子是犯法的,可是班主任什么也不知道了.他也許有什么難言之隱吧!老師也是恨鐵不成鋼啊!

我很喜歡我們的班主任,他不說對我好!而且對我像親生女兒一樣,我有什么也和班主任說,我還和班主任在QQ上聊天說話,說心里話,老師也對我好的不是一點,雖說有點偏向我,但是我犯了錯誤他和同學一樣的說我,有時還打我.他為了讓我好好學,讓我當他的課代表.可是我不努力,讓給了別人,我想當了,老師對我大失所望!哎!沒辦法!